九年級語文下冊 23 出師表 (教學設計)-同步備課系列(統(tǒng)編版)_第1頁
九年級語文下冊 23 出師表 (教學設計)-同步備課系列(統(tǒng)編版)_第2頁
九年級語文下冊 23 出師表 (教學設計)-同步備課系列(統(tǒng)編版)_第3頁
九年級語文下冊 23 出師表 (教學設計)-同步備課系列(統(tǒng)編版)_第4頁
九年級語文下冊 23 出師表 (教學設計)-同步備課系列(統(tǒng)編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3課《出師表》教學設計【學習目標】1.了解有關“表”的文學常識,疏通文意,積累重點詞語與句式。2.感受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體會諸葛亮的耿耿忠心。3.結合本單元其他篇目的學習和對補充材料的理解,品析古人高超的勸諫藝術,分析他們不同的勸諫風格,掌握勸諫技巧?!局攸c難點】1.感受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體會諸葛亮的耿耿忠心。2.結合本單元其他篇目的學習和對補充材料的理解,品析古人高超的勸諫藝術,分析他們不同的勸諫風格,掌握勸諫技巧?!菊n時安排】2課時?!緦W習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一提起諸葛亮,同學們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有關他的故事、傳說比比皆是。同學們你能說出幾個嗎?明確:三顧茅廬、舌戰(zhàn)群儒、草船借錢、七擒孟獲、空城計等過渡語:你還知道諸葛亮的哪些故事?今天就讓我們走近諸葛亮,學習他給后主劉禪的《出師表》,感受他的忠貞與無私。二、教學過程任務一:知作者,明背景1.走近作者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瑯玡陽都(今山東沂南南)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發(fā)明家。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2.表表,我國古代的一種特殊文體,也是封建社會臣子對皇帝有所陳述、請求、建議時用的一種文體。我國古代臣子寫給君主的呈文有各種不同的名稱。戰(zhàn)國時期統(tǒng)稱為“書”,如李斯《諫逐客書》。到了漢代,這類文字分成章、奏、表、議四小類?!罢乱灾x恩,奏以按劾,表以陳情,議以執(zhí)異?!保ā段男牡颀垺罚冻鰩煴怼肥浅霰蛘糖?,主帥給君主上的奏章。這種表,或表明精忠報國之心,或獻攻略之策。3.背景資料223年,劉備病死于白帝城,將劉禪托付給諸葛亮。此時蜀漢伐吳慘敗,元氣大傷。諸葛亮施行了一系列比較正確的經(jīng)濟措施,使蜀漢境內(nèi)呈現(xiàn)興旺景象,同時與孫吳通好,平息南方叛亂,穩(wěn)定了蜀漢的政治局勢。適逢曹魏兵敗祁山、孫吳兵挫石亭,于是227年,諸葛亮決定抓住時機北上伐魏,臨行之前感到后主劉禪暗弱,不懂得治理政事,深懷內(nèi)顧之憂,所以上此表文,給后主以告誡和勸勉,希望后主認識到必須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yè)。任務二:積累字詞,誦讀課文1.學字詞,明節(jié)奏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bì,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xiè于內(nèi),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hónɡ/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fěi薄,引喻失義,以塞sè/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zhì罰臧否zānɡpǐ,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zhāo/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nèi)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費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wèi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補闕quē漏,有所廣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dū。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ɡ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huán、靈也。侍中、尚書、長zhǎnɡ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yòu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sù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lú,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shù竭駑nú鈍,攘rǎnɡ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zhēnzhuó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jiù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yí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2.聽名家朗誦,學生自讀課文任務三:疏通文意,研讀課文要求:課文分成幾部分,小組合作翻譯提示:出示重點字詞解釋——復習翻譯五字口訣:留替調補刪八字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時間為:5-8分鐘(一)第一部分: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1.重點注釋:(1)先帝:指漢昭烈帝劉備。先,尊稱死去的人。(2)創(chuàng):開創(chuàng),創(chuàng)立;業(yè):統(tǒng)一天下的大業(yè)。(3)中道:中途。(4)崩殂(cú):死。崩,古時指皇帝死亡。殂,死亡。(5)今:現(xiàn)在。(6)三分:天下分為孫權,曹操,劉備三大勢力。(7)益州疲弊:弱,處境艱難;益州:漢代行政區(qū)域十三刺史部之一,包括今四川省和陜西省一帶,這里指蜀漢。疲弊(píbì):人力缺乏,物力缺無,民生凋敝。(8)此:這;誠:的確,實在;之:的;秋:時,時候,這里指關鍵時期,一般多指不好的。(9)然:然而;侍:侍奉;衛(wèi):護衛(wèi);懈:松懈,懈?。挥冢涸?;內(nèi):皇宮中。(10)忘身:舍身忘死,奮不顧身。(11)蓋:原來;追:追念;殊遇:優(yōu)待,厚遇。(12)誠:的確,確實;宜:應該。(13)開張圣聽:擴大圣明的聽聞,意思是要后主廣泛地聽取別人的意見;開張,擴大。(14)光:發(fā)揚光大,用作動詞;遺德:留下的美德。(15)恢弘:發(fā)揚擴大,用作動詞?;?,大。弘,大,寬,這里是動詞,也做“恢宏”;氣:志氣。(16)妄自菲薄:過于看輕自己;妄:過分;菲薄:小看,輕視。(17)引喻失義:講話不恰當。引喻:稱引、譬喻;喻:比如;義:適宜、恰當。2.譯文:先帝創(chuàng)業(yè)還沒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如今天下分為三國,我們蜀漢國力困弊,這真是危急存亡的時刻啊。然而侍衛(wèi)臣僚在內(nèi)勤勞不懈,忠心的將士在外舍身忘死,這是因為他們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在您的身上進行報答。您應該廣泛聽取臣下的意見,以發(fā)揚光大先帝遺留下的美德。激發(fā)志士的勇氣,不應當妄自菲薄。援引不恰當?shù)钠┯鳎远氯已赃M諫的道路。3.研讀課文第一部分(1)作者是在什么形勢之下寫的《出師表》?文中如何表述的?明確: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2)為什么說當時是“危急存亡之秋”?明確:說是“危急存亡之秋”,是因為:①先帝中道崩殂;②天下三分;③益州疲弊。(3)由此,作者首先向后主劉禪提出了什么建議?明確:開張圣聽(廣開言路)(4)回顧全段,說說作者是如何一步步提出建議的。(二)第二部分: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nèi)外異法也。1.重點注釋:(1)以:以致(與以傷先帝之明的以用法相同:以致);塞:阻塞;諫:勸諫。(2)宮:指皇宮;府:指丞相府;俱:通“具”;全,都。(3)陟(zhì):提升,獎勵;罰:懲罰;臧否(4):善惡,這里用作動詞,意思是評論人物好壞。(5)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觸犯科條法令。作奸:做了奸邪的事情;科:科條,法令。(6)及:以及;為:做。(7)有司:職有專司,就是專門管理某種事情的官吏。(8)刑:罰。(9)昭:顯示,表明;平:公平;明:嚴明;理:治理。(10)偏私:偏袒,有私心。(11)內(nèi)外異法:內(nèi)宮和外府刑賞之法不同。內(nèi)外,指內(nèi)宮和外府。異法,刑賞之法不同。2.譯文:宮禁中的侍衛(wèi)、各府署的臣僚都是一個整體,賞罰褒貶,不應有所不同。如有作惡違法的人,或行為忠善的人,都應該交給主管官吏評定對他們的懲獎,以顯示陛下處理國事的公正嚴明。不應該有所偏愛,使宮內(nèi)宮外執(zhí)法不同。3.研讀課文第二部分(1)作者為后主劉禪提的第二條建議是什么?提出的目的是什么?明確嚴明賞罰宜:俱為一體付有司論其刑賞不宜:內(nèi)外有別偏私不公(目的)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三)第三部分: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1.重點注釋:(1)志:志向;慮:思想,心思;忠純:忠誠純正。(2)簡:選擇;一說通“揀”,挑選;拔:選拔;遺(wèi):給予。(3)悉以咨之:都拿來跟他們商量。悉,全部;咨:詢問,商議,征求意見;之,指郭攸之等人。(4)必能裨補闕漏:一定能夠彌補缺點和疏漏之處;裨(bì):補;闕(quē),通“缺”,缺點,疏漏。(5)有所廣益:有所啟發(fā)和幫助。廣益:增益;益,好處。(6)性行(xíng)淑均:性情善良品德端正。淑,善;均,平。(7)曉暢:精通。(35)試用:任用。(8)督:武職,向寵曾為中部督(禁衛(wèi)軍統(tǒng)帥)。(9)營:軍營、軍隊。(10)行(háng)陣:指部隊。(11)優(yōu)劣得所:好的差的各得其所。(12)小人:晚輩,下人,這里指宦官。(13)傾頹:傾覆衰敗。(14)痛恨:痛惜,遺憾。(15)死節(jié):為國而死的氣節(jié),能夠以死報國。2.譯文:侍中郭攸之、費祎、董允等人,都是善良誠實、心志忠貞純潔的人,因此先帝選拔他們留給陛下。我認為宮中之事,無論大小,都去咨詢他們,然后施行,必能彌補缺失,集思廣益。將軍向寵,心性品德善良平和,又通曉軍事。過去經(jīng)過試用,先帝稱贊他很有才能,因此眾人商議推舉他做中部督。我認為禁軍營中的事都去咨問于他,必能使軍隊和睦,不同才能的人各得其所。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前漢所以興盛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后漢之所以衰敗的原因。先帝在世時,每次與臣談論這事,未嘗不嘆息而痛恨桓帝、靈帝時期的腐敗。侍中、尚書、長史、參軍,這些人都是忠貞善良、守節(jié)不逾的大臣。希望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那么漢朝的復興,就會指日可待了。3.研讀課文第三部分(1)諸葛亮向后主劉禪提的第三條建議是什么?明確:親賢臣,遠小人(親賢遠佞)。(2)文中作者以先漢興隆與后漢傾頹作對比,意在說明什么?明確:以史為鑒,從正反兩方面向后主言明:能否親賢遠佞關系到國家的存亡,強調了親賢遠佞的重要性。(四)第四部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1.重要注釋:(1)計日:計算著天數(shù),指時日不遠。(2)布衣:平民;百姓。(3)躬:親自;耕:耕種。(4)南陽:當時南陽郡治南陽城。(5)茍:茍且;全:保全。(6)聞達:顯達揚名,揚名顯貴。(7)卑鄙:地位、身份低微,見識短淺。卑:身份低微;鄙:地處偏遠,與今義不同。(8)猥(wěi):辱,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枉屈:枉駕屈就。(9)顧:探望。(10)感激:有所感而情緒激動。(11)許:答應;驅馳:奔走效勞。(12)有:通“又”,跟在數(shù)詞后面表示約數(shù)。2.譯文:我原本一個平民,在南陽親自耕田。只想在亂世里茍全性命,不求在諸侯間揚名顯身。先帝不因為我地位、身份低微,而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廬中來拜訪我。向我詢問天下大事,由此使我感動奮發(fā),而同意為先帝奔走效力。后來遭遇失敗,我在軍事失利之際接受任命。形勢危急之時奉命出使,從這以來二十一年了。3.研讀課文第四部分(1)自讀文中作者自述身世的部分,想一想這樣寫有什么目的。明確:說明自己低微的身份,淡泊的生活,無意于功名利祿的高遠志趣。敘述先帝“三顧茅廬”之恩,稱贊先帝寬宏氣度和不恥下問的品德,也表達了自己的知恩、感激之情。最后概括敘述跟先帝患難與共的歷史,說明了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進一步表達了作者效忠劉備父子的心愿,以陳情的方式為“出師”作鋪墊。(五)第五部分: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1.重要注釋:(1)臨崩寄臣以大事:劉備在臨死的時候,把國家大事托付給諸葛亮,并且對劉禪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迸R:將要,臨近。(2)夙夜憂嘆:早晚憂慮嘆息。(3)瀘:水名,即如今的金沙江。(4)不毛:不長草木,這里指人煙稀少的地方。毛,莊稼,苗。(5)兵:武器;甲:裝備。(6)獎率:獎賞率領。(7)庶:希望;竭:竭盡;駑(nú)鈍:比喻才能平庸,這是諸葛亮自謙的話;駑:劣馬,走不快的馬,指才能低劣。鈍:刀刃不鋒利。(8)攘(rǎng)除:排除,鏟除;奸兇:奸邪兇惡之人,此指曹魏政權。(9)還:回;于:到;舊都:指東漢都城洛陽。(10)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這是我用來報答先帝,效忠陛下的職責本分。所以:用來...的是(11)斟酌損益(zhēnzhuósǔnyì):斟情酌理、有所興辦。比喻做事要掌握分寸,(處理事務)斟酌情理,有所興革。損:除去;益:興辦,增加。2.譯文:先帝知道我做事謹慎,所以臨終把國家大事托付給我。接受遺命以來,我日夜憂慮嘆息。惟恐托付的事不能完成,有損于先帝的英明。因此五月渡瀘南征,深入不毛之地?,F(xiàn)在南方已經(jīng)平定,兵甲已經(jīng)充足,我應當勉勵統(tǒng)率三軍,北定中原,以便竭盡我拙劣的能力,掃除奸邪、興復漢室、返還舊都。這是我用以報答先帝盡忠陛下的職責,至于處置日常之事,決定取舍損益,毫無保留地貢獻忠言,那是郭攸之、費祎、董允的責任。3.研讀課文第五部分(1)細讀課文第7段,作者“夙夜憂嘆”的原因是什么?明確: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2)文中哪些句子表明北伐的時機已經(jīng)成熟?明確: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3)從“至于斟酌損益,進盡……之任也”一句可以看出諸葛亮有什么用意?明確:諸葛亮在出征前說明國內(nèi)正事安排,強調了郭攸之等人的職責,意在啟發(fā)后主親賢納諫。(六)第六部分: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1.重要注釋:(1)效:功效(2)告:告慰,告祭(3)興德之言:發(fā)揚陛下恩德的忠言(4)慢:怠慢,疏忽,指不盡職(5)彰其咎:揭示他們的過失(6)咨諏善道:詢問(治國的)良策(7)雅言:正確合理的言論(8)涕零:流淚,落淚2.譯文:希望陛下把討伐漢賊、興復漢室的任務交給我去完成;若不能完成,就治我的罪,以告于先帝的英靈。如果不能進獻增進圣德的忠言,那就責備郭攸之、費祎、董允的怠慢。已表明他們的過失。陛下也應當謀求自強,征詢臣下的意見,考察并采納正確的言論,深思先帝的遺詔。臣蒙受大恩,不甚感激?,F(xiàn)在即將遠離,一邊寫表,一邊流淚,真不知該說些什么。3.研讀課文第六部分(1)文章最后一句話體現(xiàn)了諸葛亮怎樣的思想感情?明確:結尾是表文的結語,表明諸葛亮臨行前的百感交集,無限眷戀之情。這本來是“表”這種文體的套語,但其聲嗚咽似泣,其情沛然如注,勤勤懇懇之態(tài)全現(xiàn),耿耿忠心盡袒。(2)全文最能概括諸葛亮感情的六個字是什么?明確:報先帝,忠陛下。任務四:知識梳理一詞多義1.道中道崩殂(名詞,路,道路)咨諏善道(名詞,方法)2.任受任于敗軍之際(名詞,重任)則攸之、祎、允之任也(名詞,責任)3.遺:以光先帝遺德(yí,形容詞,遺留下來的)先帝簡拔以遺陛下(wèi,動詞,給予)古今異義1.先帝不以臣卑鄙:(古義:社會地位低微,見識短淺。今義:(語言、行為)惡劣;不道德)2.由是感激:(古義:感奮激發(fā)。今義:因對方的好意或幫助而感動并產(chǎn)生謝意)3.不宜異同(古義:不同。今義:不同之處和相同之處)4.誠宜開張圣聽(古義:擴大。今義:商店等設立后開始營業(yè))5.愚以為宮中之事(古義:我,謙稱。今義:愚笨)文言句式判斷句1.此皆良實:“此……”表判斷。2.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也”,表判斷。倒裝句茍全性命于亂世狀語后置,正常語序應為“于亂世茍全性命”。臨崩寄臣以大事狀語后置,正常語序應為“臨崩以大事寄臣”。省略句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省略主語,應為“后值傾覆,(臣)受任于敗軍之際”三、課后作業(yè)給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起一個主題名。【板書設計】出師表諸葛亮危急存亡之秋1.開張圣聽報先帝2.嚴明賞罰忠陛下3.親賢遠佞第二課時一、檢查作業(yè),主題分享過渡語:上節(jié)課的學習中諸葛亮的肺腑之言感人至深,千古《出師表》帶給我們深深的震撼那么這篇文章同學們給它一個什么主題呢?二、出示主題:忠言不逆耳,勸諫需智慧過渡語:讀諸葛亮《出師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忠;讀李密《陳情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孝;讀韓愈《祭十二郎文》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友。一一趙與時《賓退錄》三、教學過程【任務一:尋關鍵字,探語言智慧】活動一:圈點勾畫.在文中找到能夠體現(xiàn)諸葛亮亦師亦父亦臣這一多重身份的關鍵詞。明確:"先帝""陛下""誠宜""不宜""愚""臣"活動二:請同學們依據(jù)找到的關鍵詞,結合上下文與具體語境進行賞析,分別說一說諸葛亮是怎樣使忠言不逆耳的。關鍵詞語境批注"先帝""陛下""誠宜""不宜""愚""臣"明確:關鍵詞語境批注"先帝""陛下"(1)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2)報先帝,忠陛下(3)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4)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5)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忠臣的形象"誠宜""不宜"(1)誠宜開張圣聽,不宜妄自菲?。?)不宜異同(3)不宜偏私,使內(nèi)外異法也為人師者的形象"愚""臣"(1)愚以為宮中之事(2)愚以為營中之事(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催淚的老父形象和臣子的謙恭過渡語:肯肯側側,是君臣語,亦是父子語??雌鋽櫽?則曰"三顧臣",曰"咨臣",曰"寄臣以大事";敘報效,則曰"許先帝",曰"受任",日"恐托付不效"。一過珙《古文評注》諸葛亮幾重身份交織,勸諫君王,那么勸諫過程中體會什么智慧呢?【任務二:拓展延伸,品勸諫藝術】"諫.證也。從言.柬聲。"——《說文解字》"諫,猶正也。以道正人行。"——《周禮?司諫》活動三:當“勸諫”遇上“微信”,讓“智慧”穿越千年1.這天,諸葛亮、曹劌、鄒忌三位諫臣正在微信群中暢聊自己的當年風采,提起自己的勸諫往事,曹劌率先說道:"直言進諫者,雄也。壯哉!在局勢瞬息萬變的沙場上,必須進諫果斷,否則國家就會因"肉食者鄙"遭受巨大損失啊!”(情景設計)請你結合《鄒忌諷齊五納諫》和《出師表》兩篇文章,基于對鄒忌、諸葛亮不同勸諫方法的理解,補充鄒忌和諸葛亮可能發(fā)言的內(nèi)容,并說明理由。明確:(鄒忌:進諫有良方。委婉的進諫,讓諫言易于讓君主接受,才是行之有效的對策!諸葛亮: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言辭懇辭,滿懷期待,輔佐新帝的道路上,要讓君主有所觸動,才能讓君主易于納諫。鄒忌:迂回諷諫者,妙也。齊威王懈怠朝政,不喜百官進諫,所以必要巧譬諷諫,否則不僅會進諫無用,更有可能招致殺身之禍。諸葛亮:情理結合者,摯也。出征之際,幼帝不能穩(wěn)治朝政,必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告誡帝王治國之法,并讓帝王接納,否則必生禍亂。)總結:勸諫要審時奪度,鄒忌和諸葛亮的諫言智慧,各有千秋?;顒铀模寒敗皠裰G”遇上“勸諫”,讓“智慧”和而不同諫有五:一日正諫,二日降諫,三日忠諫,四曰慧諫,五曰諷諫?!犊鬃蛹艺Z?辯政》過渡語:一番精彩言論的交鋒后,諸葛亮不禁在"朋友圈"中發(fā)表了今日感言:今天真可謂是高山流水遇知音啊!也真是棋逢對手遇諍友啊!請結合下列文本的具體內(nèi)容,借助表格,說一說諸葛亮提到的"知音""諍友"分別是誰?材料一:房玄齡與高士廉偕行,遇少府少監(jiān)竇德素,問之曰:"北門近來有何營造?"德素以聞太宗。太宗謂玄齡、士廉曰:"卿但知南衙事,我北門小小營造,何妨卿事?"玄齡等拜謝魏征進曰:"臣不解陛下責,亦不解玄齡等謝。既任大臣,即陛下股肱耳目,有所營造,何容不知。責其訪問官司,臣所不解。陛下所為若是,當助陛下成之;所為若非,當奏罷之。(諍友:能夠直率坦言的朋友;亦指勇于當面指出缺點錯誤,敢于為"頭腦發(fā)熱"的朋友"潑冷水"的人。)材料二: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jié)選自先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