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學沖刺復習-我們周圍的空氣_第1頁
2022年中考化學沖刺復習-我們周圍的空氣_第2頁
2022年中考化學沖刺復習-我們周圍的空氣_第3頁
2022年中考化學沖刺復習-我們周圍的空氣_第4頁
2022年中考化學沖刺復習-我們周圍的空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魯教版(五四學制)化學中考沖刺復習第四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

一、單選題

1.下列變化不屬于緩慢氧化的是()

A.食物變質B.動植物呼吸

C.鋼鐵生銹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2.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的物質是

A.木炭B.紅磷C.硫D.鐵絲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空氣的成分按質量計算,氧氣約占21%

B.很多物質在空氣中可以燃燒,因為空氣中的氧氣具有可燃性

C.二氧化碳過量排放會引起溫室效應,所以二氧化碳屬于空氣污染物

D.稀有氣體通電能發(fā)出有色光,可以用于制造多種用途的電光源

4.空氣是人類生產活動的重要資源。下列生活生產中用到的氣體不是來自空氣的是

A.煉鋼過程用到的氧氣

B.磁懸浮列車用到的氮氣

C.用于生產氮肥的氨氣

D.制作電光源的稀有氣體

5.下列關于水和空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A.潔凈的空氣和水都是純凈物

B.空氣中的氧氣能支持燃燒

C.因為水體有自凈能力,所以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D.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臭氧都是空氣污染物

6.有關空氣中一些成分的說法錯誤的是

A.氮氣可作保護氣B.稀有氣體可用于制作霓虹燈

C.氧氣可起助燃作用D.二氧化碳是一種空氣污染物

7.根據(jù)化學式C6H2c14,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物質屬于化合物B.該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16g

C.該物質的一個分子中含有一個氫分子D.該分子中碳元素質量分數(shù)大于氯元素

8.如圖是“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的實驗裝置,關于該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不用考慮裝置氣密性是否良好

B.紅磷火焰熄滅后立即打開止水夾

C.依據(jù)實驗現(xiàn)象推測,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

占燃

D.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2「+0?二至P2O5

9.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不同的圓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PCP催化劑、8

?'ey"■CP―

(反時前)(反應后)

A.該反應涉及到四種原子B.參加反應的兩種分子的個數(shù)比為1:1

C.該反應的生成物中沒有單質D.該反應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價都沒有變化

10.實驗室制取氣體選擇收集方法時,下列氣體性質不需考慮的是

A.密度B.可燃性C.溶解性D,能否與水反應

11.下列有關催化劑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只能加快反應速率B.二氧化鎰在任何化學反應中都是催化劑

C.能增加生成物的質量D.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后不變

12.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圖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圖(裝置氣密性很好),下列對該實驗分

析正確的是

硬質玻璃管

A.實驗時銅粉換成碳粉,不會影響實驗結果

B.用酒精燈在銅粉處加熱時,不能推拉注射器

C.實驗完畢待裝置冷卻至室溫后,應先將氣球內的氣體全部擠出,再讀數(shù)。否則會使測得實驗結果偏小

D.正常操作情況下,反應結束后,消耗的氧氣的總體積是整個裝置內氣體總體積的;

13.某同學誤將少量KMnO4當成MnO2加入KCIO3中進行加熱制取氧氣,部分物質質量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下

列關于該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A.c代表氧氣B.口時刻,1<乂1104開始分解

C.t2時刻,。2開始產生D.高鋸酸鉀是氯酸鉀反應的催化劑

14.下列有關催化劑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在化學反應中催化劑只能加快其他物質的反應速率

B.二氧化鎰是催化劑

C.催化劑只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不能改變生成物的質量和種類

D.要使過氧化氫溶液分解出氧氣必須加入二氧化鎰,否則就不能發(fā)生分解反應

15.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裝置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合理的是

A.錐形瓶里加入少量MnCh粉末,分液漏斗里盛放6%的雙氧水

B.集滿氧氣的集氣瓶從水槽里取出后蓋上玻璃片

C.集滿氧氣的集氣瓶從水槽里取出后倒放在桌面上

D.當發(fā)生裝置中液體與固體一接觸產生的氣泡即刻收集

二、填空題

16.空氣中體積分數(shù)約為0.94%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與人體內含量最高的元素所形成

化合物的化學式為o

17.如圖是化學中“有名”的裝置,有如下用途:

ab

(1)可以用做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從端進氧氣。(填"a”或"b”,下同)

(2)可以用做排水法收集氧氣,在集氣瓶中裝滿水,從端進氧氣。

(3)醫(yī)院里給病人輸氧為了給氧氣加濕和觀察氧氣的輸出速度,也可以在氧氣瓶和病人之間連接該裝置,在集氣瓶

裝半瓶水,將端接氧氣鋼瓶,通過觀察氣泡速度就知道氧氣的輸出速度。

18.下圖所示是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全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如果實驗成功,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如果實驗不成功,沒有看到上述現(xiàn)象,可能的原因

是(答一條):。

(2)小明同學在上這節(jié)課時因為身體上的原因,聽講不太好,老師講的有些問題沒有弄清楚。希望同學們給與解

答:

①集氣瓶內為什么要預先裝少量水或鋪一層細砂?.

②鐵絲為什么要繞成螺旋狀?.

③鐵絲前端為什么要系一根火柴?.

19.C60的發(fā)現(xiàn)使人類了解到一個全新的碳世界,根據(jù)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C?)的分子結構與足球相似

⑴C60屬于(填“單質”或“化合物

(2)C60這種物質是由(填“分子”或"原子”)構成。

⑶C60與金剛石、石墨具有相似的(填“化學”或“物理”)性質。

三、實驗題

20.實驗室制取氣體所需裝置如下圖所示。

請回答以下問題:

(1)裝置中標“a”的儀器名稱是。

(2)用高鎰酸鉀制取氧氣時,所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填字母,下同)。

(3)實驗室常用氯化鍍固體和熟石灰固體混合加熱制取極易溶于水的氨氣(NH3)。請根據(jù)以上裝置圖選擇,在實驗

室制取氨氣時的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為。

21.認識儀器、選用裝置以及正確處理實驗意外,是實驗素養(yǎng)的具體體現(xiàn)。

(1)以下為實驗室制備氣體常用的發(fā)生裝置。儀器a的名稱是。

(2)1773年,瑞典化學家舍勒用如下圖所示裝置制備氧氣,在曲頸甑中裝有硝酸鉀固體和濃硫酸液體的混合物,

置于火爐上加熱,產生的氧氣用動物膀胱收集。該實驗若改用(1)中的發(fā)生裝置,最合適的是(填字

母)。

(3)小明用高鋅酸鉀制備氧氣,實驗結束時,先熄滅酒精燈,導致水槽中的水倒流進入了導氣管??刹扇〉难a救

措施是(說出一種)。

四、計算題

22.工業(yè)上用分離液態(tài)空氣制取氧氣,現(xiàn)用工業(yè)方法制取200L氧氣?;卮鹣铝袉栴}:

(1)至少要消耗空氣多少L?

(2)制得的氧氣質量為多少g?(氧氣密度為1.429g-L-1)

23.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約為21%,氮氣的體積分數(shù)約為78%。小江老師讓同學往集氣瓶裝入半瓶水,再用排

水法收集3集氣瓶的氧氣,發(fā)現(xiàn)瓶中的氧氣也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請計算:

空氣

(1)本實驗中瓶內氧氣約占瓶總體積的百分比是(結果保留整數(shù)).

(2)另一同學需要2.5g氮氣(氮氣密度為1.25g/L),理論上她大致需要空氣多少升(結果保留一

位小數(shù))。

參考答案:

1.D

2.B

3.D

4.C

5.B

6.D

7.A

8.C

9.B

10.B

11.D

12.D

13.B

14.C

15.A

16.(1)稀有氣體(2)AhO3

17.(l)a

(2)b

(3)a

18.(1)鐵絲在氧氣中能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一種黑色固體(2)如果氧氣的濃度比較低或沒用引燃鐵

絲或鐵絲插入太快都有可能實驗現(xiàn)象不成功防止燃燒產生的熔化物濺落瓶底,使瓶底炸裂(3)增大鐵絲與

氧氣的預熱面積,聚熱引燃

19.(1)單質分子(2)化學

20.(1)錐形瓶(2)AAE

21.(1)錐形瓶C(2)拔出橡膠塞(或用酒精燈重新加熱、用夾子夾住膠皮管等,合理即可)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