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93.16014I II 3 3 3 4 44.2主要技術參數(shù) 44.3水沙平衡計算 54.4微灌水質評價 64.5骨干工程布局 74.6微灌方式選擇 7 7 7 75.3調蓄沉沙池 7 8 9 9 9 9 9 10 10 10 10 10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本文件起草單位: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運城市尊村引黃灌溉服3引黃灌區(qū)微灌工程技術規(guī)范本文件規(guī)定了引黃灌區(qū)微灌工程的規(guī)劃、設計、施工、驗收與工程管理等技術要GB/T35580建設項目水資GB50288灌溉與排水工程為防止泥沙淤塞而對微灌管網(wǎng)、配套設備等砂石過濾器過濾填料總量60%的砂通過的篩孔直徑(d60)與總量10%的砂通過的篩孔直徑(d10)4為防止泥沙淤塞管網(wǎng)而設計的沉沙設施、沖沙設施、排沙設施集中安裝在微灌系統(tǒng)入口處的過濾器、施肥(藥)裝置及量測、安全和控制設備的總稱。4工程規(guī)劃4.1一般規(guī)定4.1.1應符合流域和當?shù)厮Y源開發(fā)利用、農田水利、農業(yè)發(fā)展、社會經(jīng)濟等規(guī)劃要求,并與現(xiàn)狀灌排設施、種植結構等基礎條件以及道路、林網(wǎng)、供電等規(guī)劃相4.1.2應遵循避沙、沉沙、排沙、用沙的規(guī)劃原則,防止微灌系統(tǒng)堵塞,4.1.3應收集水文、氣象、地形、土壤、作物、灌溉試驗、能源及設備等方面的基礎資料。4.1.5應包括水源工程、系統(tǒng)選型、調蓄沉沙池、微灌首部、管網(wǎng)工程、灌水器與防淤工程。規(guī)劃成4.1.6應進行技術經(jīng)濟比較,選擇投資省、效益高、節(jié)水、節(jié)能、防淤及便于管理的方案。4.2主要技術參數(shù)4.2.3設計耗水強度應由當?shù)卦囼炠Y料確定;無54.2.4微灌計劃濕潤層應按照作物主要根系深度并結合當?shù)卦囼炠Y料確定,無實測資料時可按表34.3水沙平衡計算4.3.1從黃河水系直接取水的新建微灌水源工程供水能力計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4.3.2從已建水源工程或輸配水系統(tǒng)取水的微c)應分析輸配水系統(tǒng)淤積導致輸水能力下降的影響程度,確定水4.3.3調蓄池工程或沉沙池工程應進行泥沙平衡計算,提出泥沙處置利用方案。a)微灌工程設計引水流量應不高于水源供水能力;b)在微灌水源工程中有調蓄沉沙池且調蓄庫容、工程設計引水流量已定,設計灌溉面積可按下6K—輪灌周期內的復蓄系數(shù);Ti—第i種作物設計灌水周期(dEci—第i種作物的設計耗水強度(mm/dai—第i種作物的面積占比(%td—設計日供水小時數(shù)(h/dQs—設計引水流量(m3/hf—沖沙水系數(shù),應根據(jù)試驗資料確定,若無試驗資料,取值范圍宜為0.02~0.05,系數(shù)取值隨c)在灌溉面積已定,需要修建調蓄沉沙池時,應設定不同引水流量方案,算,并進行方案比選,合理確定調蓄沉沙池調蓄庫容和設計?QsTtd(3)d)水源供水流量穩(wěn)定且不需調蓄水量時,灌溉面積可按(4)e)在灌溉面積已定且不需調蓄水量時,需要的供水流量可按下列公式計算:(5)a)設計凈庫容為調蓄庫容,設計凈庫、蒸發(fā)滲漏量、b)死庫容應根據(jù)泵站吸水管直徑、淹沒深度、吸水管進口距池底的安全深度、淤積深度等參數(shù)c)淤積深度應根據(jù)引水含沙量、調蓄沉沙池設計處理含沙量、設計引水流量、設計清淤年限等4.4微灌水質評價4.4.2灌水器應根據(jù)水質情況分析評價其堵塞的可能性,并根據(jù)分析結果對水質做相應處理。引黃微7低中高>2>1254.4.3微灌泥沙處理工程出水水質指標應符合低堵塞風險程度要求,設計處理后含沙量不宜大于14.5骨干工程布局4.5.1水源工程。從河道直接取水的水源工程應在河床較穩(wěn)定的位置設置取水口,從渠道或管道直接取水的水源工程應結合已建分水工程或在非淤積段設4.5.3微灌首部。應選用水肥一體化設備,配備兩級以上泥沙處理設施或工程,取水泵站宜考慮減沙4.6微灌方式選擇4.6.1應根據(jù)水源、地形、土壤、氣象、作物品種、種植方式、社會經(jīng)濟、生產管理水平等因素選擇4.6.3涌泉灌適用于果樹、綠化喬灌木等耗水量較高的灌溉對象。4.6.4微噴適用于低矮平播作物或具有5.1一般規(guī)定5.1.1工程布局應有利于防止泥沙淤積,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引黃微灌系統(tǒng)運行穩(wěn)定性和使用年限。5.2水源工程5.2.1取水設施應保證水源穩(wěn)定、水流平緩、減少泥沙,5.3調蓄沉沙池5.3.2沖洗式沉沙池、連續(xù)沖洗式沉沙池、機械清淤式沉沙池宜與調蓄池一體化設計,提高沉沙、調82)池內水深根據(jù)地形、地質條件和地基處理要求比選確定,宜為4m~9m。1mm,幅寬宜為6m~8m,膜下要求為壓實、平整、無尖銳物的實土。土料可為全土料,也可采用土與卵礫石(粒徑<6cm)結合。水泥砂漿厚3~5cm;復合土工膜規(guī)格為200g/0.5mm/200g,幅寬為6~8m。水泥砂漿厚3~5cm;5.4微灌首部5.4.2砂石過濾器填料不均勻系數(shù)宜為2.05.4.4微灌首部過濾系統(tǒng)應具有自動反沖洗功能,田間灌溉控制單95.4.7調蓄沉沙池取水的泵站設計揚程一般考慮地形揚程、微灌首部水頭損失、管網(wǎng)損失及灌水器工作壓力等,其中微灌首部水頭損失計算應根據(jù)設計工況參考灌溉設備流量-水頭損失曲線確定,無實測5.5管網(wǎng)工程5.5.1管網(wǎng)工程應由干管、支管、毛管等組成,毛管宜沿植物種植行布置或沿等高線布置,干管、支5.5.2支管及上游各級管道的首端應設控制閥,地埋管道的閥門處宜設閥門井。5.5.3在管道起伏的高處、順坡管道上端閥門的下游、逆止閥的上游均應設進排氣閥,宜選用具備抗5.5.4微灌管網(wǎng)工程設計流速應高于管道允許不淤流速,宜參考當?shù)卦囼炠Y料或實測資料,無試驗或5.5.5應根據(jù)管理要求設置量水設施,宜選用超聲波流量計、電磁流量計等非接觸式計量方式。5.6灌水器5.6.1應根據(jù)土壤質地,選擇滴灌、微噴的灌水器流量,灌水器工作時5.6.2應根據(jù)滴灌系統(tǒng)設計使用年限選擇灌水器類型,宜選用內鑲短流道灌水器或邊縫式滴灌帶。5.7.1干支管末端、低點、逆坡起點等位5.7.2毛管末端宜設置能自動排除毛管泥沙的排沙管網(wǎng)及裝置。5.7.3田間排沙井應設置在輪灌區(qū)的低點,所5.8水力計算5.8.2引黃微灌灌水器的設計工作壓力宜比灌水器標稱工作壓力高20%,有效防止灌水器堵7.1.2引黃微灌工程應進行專業(yè)化管理,保障灌溉工程效益正7.1.3應定期向用水戶了解灌溉系7.1.4應針對微灌工程建立工程運行管理檔案,檔案應包含水7.1.5宜通過多種途徑實現(xiàn)灌溉排7.2.1應定期清理攔污設備前漂浮物以及提水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應對CPBA考試的策略試題及答案
- 贛州軍訓考試題目及答案
- 寵物營養(yǎng)影響因素分析試題及答案
- 專升本結構力學b試題及答案
- 2024-2025學年遼寧省七校協(xié)作體高一下學期3月聯(lián)考生物試題及答案
- 二手車評估流程優(yōu)化考題及答案
- 教育雙減政策
- 小自考行政管理的知識組織與整合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計算機基礎考試提高分數(shù)的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細解漢語言文學試題及答案
-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蜜蜂》作業(yè)設計
- 2024年晉中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附解析答案
- 三基三嚴習題庫(含答案)
- DB32∕T 2677-2014 公路涉路工程安全影響評價報告編制標準
- 2025年江蘇南通職業(yè)大學招聘事業(yè)編制人員34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北京鐵路局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食品中蠟樣芽孢桿菌的檢驗課件
- 食為天:2024中國食品飲料行業(yè)白皮書
- 2025南水北調東線山東干線限責任公司人才招聘30人管理單位筆試遴選500模擬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4-2030年中國乳腺疾病預防與治療行業(yè)深度調查及投資價值研究報告版
- 安寧療護護理個案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