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技術應用基礎_第1頁
計算機技術應用基礎_第2頁
計算機技術應用基礎_第3頁
計算機技術應用基礎_第4頁
計算機技術應用基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計算機技術應用基礎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第7章計算機網絡基礎

?7.1計算機網絡概述

?7.2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7.3計算機網絡的組成

?7.4網絡典型應用

?7.5網絡安全

2

7.1計算機網絡概述

?7.1.1計算機網絡的發(fā)展過程

?7.1.2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7.1.3計算機網絡在我國的發(fā)展

3

|7.1.1計算機網絡的發(fā)展過程

從ARPANET^!)Internet發(fā)展過程

1957年1980年1986年

4

7.1.1計算機網絡的發(fā)展

計算機網絡產生前

方案一甲買打印機

方案二利用軟盤或光盤

方案三甲借用乙的打印機

計算機網絡產生后

7.1計算機網絡概述

?7.1.1計算機網絡的發(fā)展過程

?7.1.2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7.1.3計算機網絡在我國的發(fā)展

6

7.1.2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⑨按網絡的覆蓋區(qū)域分類

⑨按網絡的使用范圍分類

7

按網絡的覆蓋區(qū)域分類

。(1)局域網LAN(LocaIAreaNetwork)

⑨⑵城域網MAN

⑨⑶廣域網WAN(WideAreaNetworks)

I局域網(LAN,LocalAreaNetwork)

⑨幾十米到幾千米

?一個辦公室、一棟樓、一個校園/企業(yè)

⑨特點:

門覆蓋范圍小

b傳輸速率高

(IMbps-lOGbps)

誤碼率低

b拓撲結構簡單

b單一的組織管理

9

廣域網(WAN,WideAreaNetwork)

⑨作用范圍通常為幾十

到幾千公里

?Internet是廣域網

⑥特點:

b可跨省市甚至全球

b公用電信網絡連接

b傳輸速率較低(傳統(tǒng)

:64kbps-2Mbps

、高速:2.5Gbps)

城市

門拓撲結構復雜

10

|城域網(MAN,MetropolitanAreaNetwork)

⑨介于局域網和廣域網

之間的高速網絡,一

般為幾千米至幾萬米

⑥設計目標是滿足多個

局域網互連的需求

⑥實現大量用戶之間的

數據、語音、圖形與

視頻等多種信息的傳

輸功能;

⑥城域網在技術上與局

域網相似工廠的網絡

U

按網絡的使用范圍分類

⑨公用網(例如:Internet)

。為公共提供商業(yè)性和公益性通用網絡

⑨專用網(例如:Intranet)

b為部門提供特定應用服務功能的網絡

12

7.1計算機網絡概述

?7.1.1計算機網絡的發(fā)展過程

?7.1.2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7.1.3計算機網絡在我國的發(fā)展

13

7.1.3計算機網絡在我國的發(fā)展

⑥八十年代:專用計算機網

⑨九十年代:CHINAPAC、CERNET

一目前全國范圍的公用計算機網

b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

吠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

b中國科學技術網CSTNET

吠中國聯通互聯網UNINET

吠中國網通公用互聯網CNCNET

吠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互聯網CIETNET

吠中國移動互聯網CMNET

吠中國長城互聯網CGWNET

吠中國衛(wèi)星集團互聯網CSNET

14

4

第7章計算機網絡基礎

?7.1計算機網絡概述

?7.2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7.3計算機網絡的組成

?7.4網絡典型應用

?7.5網絡安全

15

4

7.2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7.2.1劃分網絡層次的意義

?7.2.2OSI/RM參考模型

?7.2.3TCP/IP參考模型

?7.2.4IP地址

16

|7.2.1劃分網絡層次的意義

⑥為了使不同類型的系統(tǒng)設備聯入計算機網絡中,

進行通信和數據交換,針對通信過程中的各種

問題,制定了通信雙方必須共同遵守的規(guī)則、

標準和約定,這些規(guī)則、標準和約定稱為網絡

協議分層

⑨處理復雜問題的一

個有效方法,就是

用抽象和層次的方

式去構造和分析。

⑨同樣,對于計算機

網絡這類復雜的大

系統(tǒng),采用分層方

法?!褟碗s的

網絡互聯問題劃分

為若干個較小的、

單一的問題,在不

同層上予以解決。

18

I層次結構的特點

⑥各層之間相互獨立

b通過每一層實現一種相對獨立的功能來簡化

問題

⑥靈活性好

b由于技術的變化而使某層發(fā)生變化時,其它

層不發(fā)生變化

⑥各層都可以采用最合適的技術來實現

§易于實現和維護q

「不同系統(tǒng)的最低層之間存在著“物理”通信;

高層之間存在著“虛擬”通信

19

7.2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7.2.1劃分網絡層次的意義

?7.2.2OSI/RM參考模型

?7.2.3TCP/IP參考模型

?7.2.4IP地址

20

A

7.2.2OSI/RM參考模型

?ISO于1980年12月發(fā)表了第一個開放系統(tǒng)互連

參考模型,記為OSI/RM

⑥0SI最大的特點是開放性

b“開放”是指只要遵循OS1標準,一個系統(tǒng)就可以

與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同樣遵循同一標準的其它

任何系統(tǒng)進行通信

⑥0SI參考模型定義了開放系統(tǒng)的層次結構和各層

所提供的服務

b清晰地分開了服務、接口和協議三個概念

?0SI參考模型麗看醺二F6以實現的方法,

并不是一個標準,而只是一個在制定標準時所

使用的概念性的框架。

21

收進程

發(fā)送進程V每一層使用下層提供的服務,并向其上層提供服務

松用層協議

應用層應用層

表示層協議

表示層表不層

會話層協議

會話層會話層

傳輸層協議

傳輸層傳輸層

網絡層網絡層網絡層網絡層網絡層

數據鏈數據鏈數據鏈數據鏈數據鏈

路層路層路層路層十路層

物理層物理層物理層物理層物理層

物理介質物理介質

i路由器路由器路由器I

主機/]------------------------15^------------------主機8

OSI/RM參考模型

⑨物理層:

b數據傳輸單元是比特應用層

b提供網絡的物或接,利用物理表示層

傳輸介質傳輸數據比特的電信號會話層

。數據鏈路層:傳輸層

b數據傳輸單元是峽網絡層

b在通信的相鄰結點間建立數據鏈數據鏈路層

路連接;透明地傳輸數據幀一物理層

23

OSI/RM參考模型

⑨網絡層:

一基本單位是分組(或包)應用層

一提供分組傳送和路由選擇功能,E表示層

目的主機的最佳路徑,并沿該路名會話層

包傳輸層

b流量控制功能??刂谱枞苊獯蹙W絡層

數據鏈路層

物理層

24

OSI/RM參考模型

⑥傳輸層:

一基本單位是報文應用層

表示層

吠051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一層,

經網絡端到端透明地傳送報文會話層

⑥會話層:傳輸層

網絡層

b負責建立、組織、和協調兩個進

程間的相互通信數據鏈路層

一數據交換,如分界、同步等物理層

OSI/RM參考模型

⑥表示層:

b用于處理在兩個通信系統(tǒng)中交換信

息的表示方式應用層

一數據格式轉換、文本壓縮、加密與表示層

解密會話層

⑥應用層:傳輸層

bOS工參考模型的最高層網絡層

b為用戶的應用進程提供了網絡服務數據鏈路層

物理層

26

模型中的數據傳輸

交換數據發(fā)送進程接收進程

單元名稱

APDU應用層]應用層

PPDU表示層1表示層

SPDU會話層1會話層

TPDU傳輸層1傳輸層

數據分組

網絡層

(NPDU)網絡層1

數據幀數據數據

(DPDU)鏈路層鏈路層

比特

物理層

(PPDU)物理層1

主機a實際數據傳輸路線主機B

27

OSI/RM參考模型

⑨舉例:給某人給朋友寫信

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應用層

物理層

7.2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7.2.1劃分網絡層次的意義

?7.2.2OSI/RM參考模型

?7.2.3TCP/IP參考模型

?7.2.4IP地址

29

4

7.2.3TCP/IP參考模型

(g)TCP/lP是Internent網絡體系結構的核心

,是Internet的事實上白勺協議標準

⑥設計目標:實現異種網的網際互連

OTCP/IP采用分層體系結構,共分四層

。網絡接口層

。網際層:IP

。傳輸層:TCP>UDP

門應用層:DNS、SMTP、HTTP、FTP

30

TCP/1P參考模型

負責應用程序間的溝通,為用戶提供各

種服務。

兩個重要協議:DNS、SMTP、HTTP、

應用層

為應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性傳輸

”兩個重要協議:TCP、UDP

傳輸層

網際層.IP層,為IP數據報分配一個全網唯一

的傳送地址(IP地址)

網絡接口層重要的協議:IP協議

\網絡硬件接口,負責將數據包送到電纜上

重要的協議:X.25

■|TCP/1P和OSI/RM對應關系

OSI/RM參考模型TCP/IP參考模型

應用層應用層

表示層

會話層

傳輸層傳輸層

網絡層網際層

數據鏈路層數據鏈路層

物理層物理層

五層網絡結構

32

4

7.2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7.2.1劃分網絡層次的意義

?7.2.2OSI/RM參考模型

?7.2.3TCP/IP參考模型

?7.2.4IP地址

33

7.2.4IP地址

⑨TCP/1P的核心協議是IP協議

?IP地址采用分層結構,包括兩部分:

b網絡號標識一個邏輯網絡

b主機號標識網絡中一臺主機

?IP地址是一個邏輯地址;

b因特網上的IP地址具有全球唯一性

⑨IP目前使用的版本是IPV4(原始版本),長度為32位(4

個字節(jié)),常用點分的十進制標記法

b如00001010000000100000000000000001記為

?新版本IPV6使用128位,采用全新的分類

34

IPV4地址的分類

人網絡地址最高位網絡本身連接于網絡上

e必須為o而地址為從的主機的地址

7Tbit

分配給具有大ur口

j網絡地址最高2

量主機位必須為

/L1016bits

分配給一般的

網絡地址最高主機號

中型網絡類13

位必須為110

Wbits共

分配給小型網址

絡類1|1|0網絡號主木是O

或1

地址類別允許網絡數最多主機/網絡可分配主機的地址

27-2=1261.0.0.1-126.255.255.254

A類224—22670萬----------------?

14比

2=16384216-2二65534128.1.0.1-育!55.254

B類匕

全O

221約209萬28-2=254

3192.0.1.1-:或154.254

||特殊IP地址

。某些IP地址具有特殊的含義,不能分配給具

體的主機:

b廣播地址、零地址、回送地址

地址例子用途

主機位全1202.204.26.255直接廣播(對指定網絡的廣播)

全1255.255.255.255有限廣播(本地局域網廣播)

主機位全為0202.204.26.0網絡地址(標識一個網絡)

全00.0.0.0標識當前網絡的當前主機

首字節(jié)127127.0.0.1內部主機回送地址(本機測試,

不在網絡中傳輸)

36

子網劃分

⑨因特網規(guī)模的急劇增長,對IP地址的需求激增,

帶來的問題是:

b[p地址資源的嚴重匱乏

bIP資源利用率不高

⑨解決辦法:

b子網劃分:從主機號部分拿出前幾位作為子

網號

b子網劃分后,卬地址包含:

網絡號、子網號、主機號

4

子網劃分

⑥例如:三個LAN,主機數為20、25、48,

均少于C類地址允許的主機數,為這三個

LAN申請3個C類IP地址顯然有點浪費

b解決辦法:申請1個C類網絡地址,然

后劃分3個子網

38

子網掩碼

⑥子網劃分后,如何識別不同的子網?

b解決:引入子網掩碼來分離網絡號和主機號

⑥子網掩碼格式:

b32比特,網絡號(包括子網號)部分全為“1”,主機號

部分全為“0”

11......................................11loo....00

~~“網絡號+子網號”部分也主機號,前

⑥缺省子網掩碼:分

-A類:255?0?0?0

255,255,0,0

氣類:255,255?255.039

子網掩碼的算法

⑥例:

b某1P地址為54,無須再

分割子網,則該卬地址的子網掩碼是什么:

該IP地址屬于A類,且無須再分割子網

所以子網掩碼為:255.0,0.0

門某卬地址為192.168.1.10,無須再分割子

網,則該IP地址的子網掩碼是什么:

該IP地址屬于C類,且無須再分割子網

所以子網掩碼為:

子網掩碼的算法

⑥例:

b某IP地址為07,需要分割成

3個子網,則該IP地址的子網掩碼是什么:

該IP地址屬于C類,需要分割成3個子網

3個子網位需要幾位二進制來表示?

(3)D=(11)B即3個子網位需要2位二進制表示

將C類IP地址的默認子網掩碼的豐機地

址典2位置1G

葉子網掩碼不能單獨存在,它必須結合IP地址一起使用。

子網掩碼只有一個作用,就是將某個IP地址劃分成網絡

地址和主機地址兩部分

41

子網地址計算

。子網地址(網絡號)

b子網掩碼與卬地址進行“按位與”運算,得

到該IP地址所在子網的子網地址

。主機號

b從IP地址中扣除網絡部分就是主機號

42

子網地址計算

⑥例:IP地址202.117.。207,子網掩碼為:

255.255.255,192,求該IP地址所在子網的網

絡地址和主機號

110010100111010100000001ulooilll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D000

11001010011101010000000111000000

???子網的網絡地址為:202」17.L192

主機號為:15

43

思考題

。已知:IP地址202.117.2104,子網掩碼為:

255.255.255,192,求該IP地址所在子網的網

絡地址和主機號

11001010011101010000000101101000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

11001010011101010000000101)00000

???子網的網絡地址為:202.117.L64

主機號為:40

44

判斷同一子網上的主機

。通過比較兩臺主機的子網地址,可以判

斷它們是否屬于同一個子網

⑥同一子網內的主機之間能夠直接通信

。不在同一子網內的主機需要使用路由器(

或網關)實現互聯

判斷同一子網上的主機

。例如:有202.117.1.207^202.117.1.104

為C類IP地址,子網掩碼均為

255.255.255,192,判斷這兩個主機是否

在同一個網絡上

⑥分析:

b執(zhí)行“與”運算后得出兩者的子網地址分別為

92

4

b所以說明兩臺主機不在同一個網絡上

4

第7章計算機網絡基礎

?7.1計算機網絡概述

?7.2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7.3計算機網絡的組成

?7.4網絡典型應用

?7.5網絡安全

47

7.3計算機網絡的組成

?7.3.1計算機網絡傳輸介質

?7.3.2網絡互連設備

?7.3.3局域網的基本實現

48

7.3.1計算機網絡傳輸介質

⑨導向傳輸介質

b雙絞線、

b同軸電纜I有線傳輸介質

b光纖,

。非導向傳輸介質

b微波、

紅外線L無線傳輸介質

b無線電波)

49

(1)雙絞線

?由兩條具有絕緣保護層的銅導線按一定密度相互絞合而成

?可傳輸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

?分為非屏蔽雙絞線(UTP)和屏蔽雙絞線(STP)

⑨有三類、五類、超五類、六類四種

⑨信號范圍為幾公里,過遠需加放大器或中繼器。

,IUTP連接器:使用RJ-45插頭

用雙絞線與Hub連接

T5胡

白68B

如S:

51

雙絞線有3種線序

線序直連線交叉線翻轉線

WWWWv

連接方式T568B一一T568BT568B一一T568AT568B一一T568B(翻轉)

連接圖式

應用場合計算機-集線器計算機-計算機計算機的串口(COM)一路由

計算機-交換機路由器一路由器器、交換機等網絡設備的控

路由器一集線器計算機一路由器制臺端口(CONSOLE)

路由器一交換機集線器-集線器

集線器一集線器(UPLink)交換機一交換機

交換機一交換機(UPLink)

52

(2)同軸電纜

⑥銅線傳輸電磁信號,絕緣層將銅線與金屬屏蔽

物隔開,塑料封殼可使電纜免遭物理性破環(huán)。

-50Q:傳輸數字信號

-75Q:傳輸模擬信號

53

同軸電纜類別、接口

類別阻抗用途

RG-5975Q有線電視

RG-5850Q細纜

RG-1150Q粗纜

54

(3)光纖

⑥光導纖維,由石英玻璃拉成細絲,由纖芯和包

層構成的雙層通信圓柱體,傳送光信號。

55

光纖通信原理:光的全反射.

空氣璃璃

完全內部反酎

Cladding

版博

3)光電以不同的角度從破該射入空氣

當光線進入較高密度介質時,

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反之入射角比折射角小

56

多模光纖和單模光纖

。多模光纖的

傳輸速率可[LTL

Destination

達2.5Gb/s。

⑨單模光纖可

以用10Gb/JLn/v\

SourceDestination

的速度可靠

傳輸數據。

nnAn.

SourceDestination

c.Single-mode

57

(4)微波

⑥微波連網應用在不易布線,覆蓋面積大的地方,不

受地域限制

◎微波通信是使用波長為1m至0.1mm的電磁波進行的

通信

⑥它具有可用頻帶寬、通信容量大、傳輸損耗小、抗

干擾能力強、在空間沿直線傳播是微波通信的等重

要特點

(5)衛(wèi)星

⑥通信衛(wèi)星應用長距離連網。當兩地距離超過

800公里時,使用衛(wèi)星聯網更經濟

。衛(wèi)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

球衛(wèi)星作為中繼站,來

轉發(fā)無線電波的通信。

。具有通信容量大、覆蓋

面積廣、傳輸損耗小、

抗干擾能力強等優(yōu)點

59

4

7.3計算機網絡的組成

?7.3.1計算機網絡傳輸介質

?7.3.2網絡互連設備

?7.3.3局域網的基本實現

60

7.3.2網絡互連設備

。網卡

⑥調制解調器

。集線器

⑥網橋

。交換機

。路由器

61

(1)網卡

⑨計算機與物理傳輸介質之間的接口設備

⑨網卡物理地址(MAC地址):唯一

62

查看網卡地址

⑨開始/程序/附件/

命令提示符或開始

/運行/輸入cmd,

進入命令提示符狀

態(tài)

⑨輸入

“ipconfig/aII”

回左,觀察

“PhysicaI

Address”的值

63

(2)調制解調器Modem

⑨實現數字信號和模擬信號之間的信

號轉換

⑨完成了兩臺計算機間的通信

64

(3)集線器

?物理層的網絡設備

⑨對接收到的信號進行再生整形放大,以擴大網絡的傳

輸距離,同時把所有節(jié)點集中在以它為中心的節(jié)點上。

⑨集線器本身不能識別目的地址,數據包在以HUB為架構

的網絡上是以廣播方式傳輸的,由每一臺終端通過驗

證數據包頭的地址信息來確定是否接收。

65

A

(4)網橋

⑨數據鏈路層的網絡連接設備

?網橋像一個中繼器,將網絡的多個網段在數據

鏈路層連接起來。以接收、存儲、地址過濾與

轉發(fā)的方式實現互聯的網絡之間的通信

⑥網橋可以隔離不同網段之間的廣播通信量,有

利于改善互聯網絡的性能與安全性

⑨使用網橋連接起來的局域網邏輯上是一個網絡

66

網橋

67

(5)交換機

⑥新型的網絡互連設備,將共享介質方式改為交

換方式。交換機為每個端口提供專用的帶寬,

每個站點可以獨享帶寬

b企業(yè)級交換機

b部門級交換機

b工作組交換機:傳統(tǒng)集線器的替代產品

交換機

(a)共享介質局域網(b)交換式局域網

(6)路由器I

⑨網絡與網絡之間的互連設備

⑨支持網絡層協議

?可連接不同物理網絡

⑨實現LAN之間、LAN與WAN之間的互連

⑨它會根據信道的情況自動選擇和設定路由,以最佳路

徑,按前后順序發(fā)送信號的設備。

QuidvayBE8070

4

7.3計算機網絡的組成

?7.3.1計算機網絡傳輸介質

?7.3.2網絡互連設備

?7.3.3局域網的基本實現

71

7.3.3局域網的基本實現

⑨有線局域網:

吉比特

二采用工EEE802.3——100Mb/s鏈路

交換

協議,稱為以病-1Gb/s集線器

b傳輸速率高、誤碼

率低,傳統(tǒng)以太網

傳輸速率

10Mbit/s

b以太網技術發(fā)展,

傳輸速率吉比特以太網

lOOMbit/s

72

7.3.3局域網的基本實現

⑥無線局域網:

吠計算機網絡與無線通訊技術結合

b數據傳輸速率較慢、信號易受干擾

b采用工EEE80ZD1t辦議

⑨無線局域網的應用領域

b作為傳統(tǒng)局域網的擴充

b用于建筑物之間的互連

b用于移動結點的漫游訪問

b用于構建特殊的移動網絡

74

4

第7章計算機網絡基礎

?7.1計算機網絡概述

?7.2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7.3計算機網絡的組成

?7.4網絡典型應用

?7.5網絡安全

74

7.4網絡典型應用

07.4.1域名系統(tǒng)

?7.4.2電子郵件

?7.4.3萬維網

?7.4.4文件傳輸協議

75

7.4.1域名系統(tǒng)

。采用名字來標記一臺主機便于記憶

-DNS用于將主機名轉換為*地址;

-DNS服務主要基于UDP來實現,端口號=53。

⑨域名空間:

之分布式的、層次型(分級)的樹形結構,根沒有名字,

頂層域由組織域(如org、com>edu)和國家域(如

cn)構成。

b再往下分還可分為若干層子域,通常用點來分隔域

的層次:

◎葉節(jié)點名,三級域名.二級域名,頂級域名

鼻[域名系統(tǒng)

。組織上的頂級域名:。地理上的頂級域名:

bcom:商業(yè)機構組織ecu中國

°edu:教育機構組織bjp日本

oint:國際機構組織bfr法國

°gov:政府機構組織bau澳大利亞

^mil:軍事機構組織oca加拿大

^net:網絡機構組織

qorg:非贏利機構組織

型域名系統(tǒng)

地大的Web服務器:

78

域名解析過程

InternetDNSRoot

例如地質大學的cugb域里的一個客戶請求訪

問東方網景()的資源

域名服務的過程

二級域名服務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