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二上學期語文期末考試試卷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語文期末考試試卷
一、現代文閱讀。
(2023高二上?成都期末)現代文閱讀I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小題。
材料一
在敘事性抒情長詩《離騷》的下半部分,屈原以大段篇幅,寫到
了詩篇主人公因在楚國處處碰壁,很不得志,而不得已離開人世遠游
天國的情節(jié)。他在向重華陳辭后,踏上了“往觀乎四荒”的征程,幾
乎《離騷》詩的后半部分,詩篇的主人公一直在幻想的廣闊天國遨游,
上下求索,“覽相觀于四極兮,周流乎天余乃下”,只是由于畢竟心系
楚國,不忍心去而不返,才中止了天國之行,最終回到了現實人間。
毫無疑問,《離騷》中這一部分遠游天國的情節(jié),乃是詩人屈原
展開想象翅膀,讓詩篇主人公神游天國世界的生動表現,是詩人想象
力豐富的充分體現。不過,在屈原那個時代,人的想象力是否已達到
了如此驚人的地步,居然可以離開人世,去往宇宙天際?為何之前的
《詩經》,以及同時期北方地區(qū)的詩歌或歌謠中,卻罕見類似藝術性
的夸張描繪或表述?這就使我們想到了楚國的歷史、風俗和文化,想
到了楚國的歷史史料,其中尤以楚國本土出土的文物最有說服力,它
們是第一手的原始資料,最能說明屈原時代的文化背景和楚人的民風、
民俗。
我們先從楚國出土的工藝品說起。湖北江陵馬山一號墓出土的鳳
虎紋禪衣,江陵戰(zhàn)國楚墓出土的楚漆器圓盒等,其中禪衣的圖案與紋
飾、漆器圓盒的造型和繪畫圖式,都表現了鳥獸與云霞在天際空間的
翱翔飄飛形態(tài),給人們以強烈的漂浮動感,這些都毫無疑問地讓人們
了解到,楚人在當時已具有了朦朧的宇宙空間意識。
再看楚墓出土的帛畫,這是能直接體現楚人企求靈魂升騰上天意
識的文物。長沙烈士公園發(fā)掘的三號墓的內棺外表絲織物上,其圖案
為龍鳳;湖北隨縣發(fā)掘的曾侯乙基,內棺上畫有鳥身執(zhí)戈奮翅的羽人,
羽人上方有風,這些帛畫都表現了一個共同的主題一一借龍鳳而登天
飛仙,離開人世到宇宙天國去。從帛畫在當時的功能來說,它主要是
為死者祭魂、招魂、安魂、護魂,代表生者對死者的祭奠與祝愿,而
這種做法的最終理想歸宿,乃是死者靈魂的升入天國,到天國世界去
尋找歡樂。
由此,我們再來看屈原《離騷》中的神游,也就更可明白問題的
實質了。作為生于楚地、長于楚國的屈原,深染楚風,是不容置疑的,
加上他博聞強記,熟諳文史,對天文星象之類,一定深懷好奇之心,
并有所專研,正因此,當他一旦思想受到強烈沖擊,情緒難以自已時,
抒發(fā)升天國神游、尋找理想境界和歸宿之情,便是自然而然的了。鑒
此,我們可以斷言,屈原《離騷》中的神游描寫,與楚國的出土文物
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楚國的出土文物,為我們尋求屈原神游思想及
其創(chuàng)作表現,提供了最好的來源和富有說服力的實據。
(摘編自徐志嘯《從楚國出土文物看的神游》)
材料二
所謂的神游,就是超越時空,出入古今,在時間隧道中穿行,在
虛實相兼的空間中漫游。對于先秦楚辭抒情主人公神游的精神寄托,
古今楚辭學者所作的論述可謂多矣,其中不乏真知灼見。但是,先秦
楚辭抒情主人公神游敘事的一個重要的指向往往被忽略,那就是在時
間隧道中的逆向穿行,追本溯源,最終把楚族祖先圣地作為精神家園。
由對時間隧道的逆向穿行而導致精神依托空間挪移,表現出深沉的戀
祖情結。
《離騷》正文最末一段提到的舊鄉(xiāng),指的不是楚國疆域,而是指
此次神游的目的地一一西海。西海是楚族的發(fā)祥地,傳說顓頊就在那
里出生。西海是孕育楚族的搖籃,屈原把那里稱為舊鄉(xiāng),可謂名副其
實,恰如其分。抒情主人公神游太空,來到西海的上方,當他俯視到
自己祖先出生之地,就悲傷懷戀而不離去。言外之意,抒情主人公要
在這里駐留,守護楚族發(fā)祥的圣地。正因為如此,亂辭稱“又何懷乎
故都”,他認為自己決定在楚族發(fā)祥地駐守,就沒有必要再懷念當下
楚國的首都。由此可以斷言,《離騷》正文結尾及亂辭,所表現的不
是屈原的愛國情懷,而是他的戀祖情結,即對楚族發(fā)祥地西海的眷戀,
也是對祖先的崇敬和守護。這是他在現實生活中屢受挫折之后所作的
選擇,以此作為心靈的安慰和精神的寄托。
把屈原定性為忠君愛國詩人,這個歷程從賈誼、司馬遷就已經開
始.到了王逸為楚辭作注,把這種看法滲透在楚辭注解的各個方面,
并且得到古今注家的普遍認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屈原
的愛國情懷又被進一步放大,把他說成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與此
形成鮮明對照的是,詩人的戀祖情結則被淡化,乃至被忽略。對屈原
所作的偉大愛國詩人的定性成為主流話語,從而詩人的戀祖情結被遮
蔽埋沒,很少作為研究的對象。在現實生活中,屈原的確沒有離開楚
國,這是歷史事實。可是,先秦楚辭作為浪漫之作,抒情主人公的神
游卻是上天入地,遠離楚國,并且把自己的最終歸宿鎖定在祖先圣地,
以戀祖情結取代先前的忠君愛國情懷。
文如其人是中國自古以來根深蒂固的理念,人們往往根據作家的
立身行事去解讀他的作品,而忽視二者之間的差異。從這種理念出發(fā),
既然屈原是愛國詩人,最終沒有離開祖國,那么,先秦楚辭抒情主人
公對自己歸屬的設定,就只能是楚國故都,而不應該是其他的地方。
根據這種邏輯推理,本來是祖先圣地的舊鄉(xiāng),卻被說成是當時的楚國,
把詩人在現實中的立身行事與作品的敘事抒情混為一談。
(摘編自李炳?!断惹爻o神游敘事的戀祖情結》)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認為,《離騷》中存在神游情節(jié),取決于作
者及其生活的時代。
B.材料一認為貫穿《離騷》首尾的神游情節(jié),依靠屈原個人的
想象力是難以完成的。
C.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指出,神游情節(jié)蘊含著詩人受挫后找尋人
生的理想或歸宿的努力。
D.材料二認為,很多人正是由于忽略了詩人的戀祖情結,才將
屈原定性為愛國忠君詩人。
2.下列對材料一和材料二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材料一用多個論據,從宇宙空間意識和靈魂升天意識兩方面
證明了楚文化具有想象力。
B.材料一第四段指出帛畫在屈原時代的功能,強化了當時楚人
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要死摳字眼。
(2)本題考核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答題時注意
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系,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關系,
論證方法的類型,重點考核為論點是否正確,論據證明的是什么觀點
和論證的方法,同時關注選項敘述與文章內容表達的細微差別。
(3)本題考核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答題時注意
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系,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關系,
論證方法的類型,重點考核為論點是否正確,論據證明的是什么觀點
和論證的方法,同時關注選項敘述與文章內容表達的細微差別。
(4)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句子表達作用的能力。論述類文本中重
要句子的作用,可從對論點的作用,對文章內容的作用,對表達效果
的作用等方面來分析。
(5)本題考查學生對多個信息進行比較、辨析的能力。解答此
類題目,考生應先通讀全文,整體理解把文本的內容。然后仔細審題,
抓住問題的指向,到文中搜尋相應的答題區(qū)間,抓住重點詞句,歸納
概括要點,然后順應問題的方向組織答案,分條回答即可。
1.本題考查學生理繇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取決于”有誤,從原文的表述來看,只是受到影響。
B.“貫穿《離騷》首尾”有誤,結合“在敘事性抒情長詩《離騷》
的下半部分……”可知是貫穿《離騷》的下半部分。
D.強加因果。結合“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屈原的愛國
情懷又被進一步放大,把他說成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與此形成鮮
明對照的是,詩人的戀祖情結則被淡化,乃至被忽略”可知,無因果
關系。
故答案為:Co
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C.”《離騷》并沒有表現屈原的愛國情懷”有誤。結合“由此可以
斷言,《離騷》正文結尾及亂辭,所表現的不是屈原的愛國情懷,而
是他的戀祖情結,即對楚族發(fā)祥地西海的眷戀,也是對祖先的崇敬和
守護”可知,說的是“《離騷》正文結尾及亂辭”,選項擴大范圍。
故答案為:Co
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第四段觀點是不能忽視作家的立身行事與作品的差異。
A、B項都是在證明作家與作品的一致性,C項是在證明創(chuàng)作與時
代的關系。
D.體現作家的立身行事與作品的差異。
故答案為:Do
4.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句子表達作用的能力。
①結合”不過,在屈原那個時代,人的想象力是否已達到了如此
驚人的地步,居然可以離開人世,去往宇宙天際”可知,通過設置
問題引發(fā)讀者的思考和閱讀興趣;
②結合“這就使我們想到了楚國的歷史、風俗和文化,想到了楚
國的歷史史料,其中尤以楚國木土出土的文物最有說服力,它們是第
一手的原始資料,最能說明屈原時代的文化背景和楚人的民風、民俗
”可知,疑問句“為何之前的《詩經》,以及同時期北方地區(qū)的詩歌或
歌謠中,卻罕見類似藝術性的夸張描繪或表述?'’引出對屈原的想象
力與楚國文化之間關系的分析。
故答案為:①通過設置問題引發(fā)讀者的思考和閱讀興趣;②引
出對屈原的想象力與楚國文化之
5.本題考查學生對多個信息進行比較、辨析的能力。
①結合"幾乎《離騷》詩的后半部分,詩篇的主人公一直在幻想
的廣闊天國遨游,上下求索”可知,材料一關注的是神游天國;結合
“但是,先秦楚辭抒情主人公神游敘事的一個重要的指向往往被忽略,
那就是在時間隧道中的逆向穿行,追本溯源,最終把楚族祖先圣地作
為精神家園。由對時間隧道的逆向穿行而導致精神依托空間挪移,表
現出深沉的戀祖情結”可知,材料二關注的是神游“舊鄉(xiāng)”。
②結合“這就使我們想到了楚國的歷史、風俗和文化,想到了楚
國的歷史史料,其中尤以楚國本土出土的文物最有說服力,它們是第
一手的原始資料,最能說明屈原時代的文化背景和楚人的民風、民俗”
可知,材料一側重于分析神游情節(jié)與楚國文化的關聯;結合“與此形
成鮮明對照的是,詩人的戀祖情結則被淡化,乃至被忽略。對屈原所
作的偉大愛國詩人的定性成為主流話語,從而詩人的戀祖情結被遮蔽
埋沒,很少作為研究的對象”可知,材料二側重于分析屈原神游詩歌
中戀祖情結被遮蔽的原因。
故答案為:①材料一關注的是神游天國;材料二關注的是神游“舊
鄉(xiāng)二②材料一側重于分析神游情節(jié)與楚國文化的關聯;材料二側重
于分析屈原神游詩歌中戀祖情結被遮蔽的原因。
(2023高二上?成都期末)現代文閱讀n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小題。
后援
[加拿大]里克?莫菲納
那天我和媽媽在家看《海綿寶寶》。看到一半時,電視畫面突然
切變?yōu)橐粋€新聞現場:一架直升機在眾多警車上空盤旋,警車的車門
都大開著,一名記者報道說一位警官被子彈擊中了。
媽媽不知所措地看了我一眼。
她總是對爸爸說我不宜看暴力和恐怖之類的鏡頭,“蒂姆,兒子
才剛滿11歲?!卑职謩t不以為然,“康妮,他遲早要了解這個世界。
他知道的其實遠比你以為的要多,特別是在杰克出事之后J
杰克?布雷迪是一名去年夏天犧牲的警官。他的兒子科迪和我同
齡,是我的朋友。
那天,科迪的爸爸在巡邏時遭到兩個劫匪的偷襲,手槍也被搶走
了。科迪說他爸爸隨身沒帶備用槍。他的搭檔那天生病了,他一個人
值勤,沒有后援??频险f:“那兩個劫匪沒有被抓住,這讓我非常沮
喪?!?/p>
現在,看到一位警官遭到槍擊的電視新聞,我立馬就想到了爸爸。
直播畫面上的混亂場景讓我驚恐不已。
情況正變得越來越糟?,F場報道的記者說他們已經弄清楚這是起
“運鈔車搶劫案”,可能有兩名警官中彈。這真是太不幸了,我又忍
不住想到科迪的爸爸,一時陷入極度的恐慌之中。我絕不能干坐在家
里想著科迪的爸爸是怎么死在街頭的,因為他沒有后援,因為他沒有
備用手槍,警方也始終沒能抓住殺害他的劫匪。而現在,這樣的槍擊
事件又在購物廣場的停車場再度上演。
我知道那個購物廣場在爸爸的值勤片區(qū),媽媽一定也知道這點,
但她可能希望事件發(fā)生在其他地方。殘酷的現實是,現在正是爸爸的
當班時間。
值完這一班后他答應帶我去踢足球。我望向窗外,希望能看到些
什么,因為這個購物廣場離我們家并不遠。我什么也看不到,除了鄰
居哈米爾太太那條睡在門廊上的老拉布拉多犬。我回頭看媽媽,她似
乎正在哭泣。我能看到電視,此時畫面晃動得很厲害,像是從直升機
上向下俯拍的。我緊張極了,因為腦中有一個聲音在高喊:“快做點
什么!”
媽媽沒有看到我順著過道溜進了她和爸爸的臥室。我在床頭柜的
抽屜里找到了一把鑰匙。我拿起鑰匙,進入壁柜。那里面放著爸爸所
說的備用手槍。我用鑰匙打開鐵盒,取出手槍,感覺它是一團燃燒的
火。
我的心跳得更快了,因為我聽到電視新聞里傳來更大的聲音,我
知道槍戰(zhàn)肯定就發(fā)生在爸爸的值勤片區(qū)。
我按照在電影上看到的那樣,把子彈壓入彈匣,然后像爸爸給我
展示的那樣把保險打開。我的雙手開始發(fā)抖。這時我看到了一件爸爸
的舊T恤,上面印有“警察學院”字樣,于是就用它把手槍包住,悄
悄回到自己的房間。
我把手槍裝入我的舊書包,從后門溜了出去,以最快的速度沿著
街道一路狂奔。
我不能告訴媽媽這是為了不讓科迪爸爸的悲劇發(fā)生在我爸爸身
上的唯一辦法。我邊跑邊祈禱上帝被劫匪擊中的人不是我爸爸,我現
在就是爸爸的后援,我正在趕來。
我跑啊跑,直到兩腰都酸痛起來。我從公園穿插而過,沿著自行
車道上了主街,來到公交車站臺,從這兒坐車可以直達購物廣場。
我要坐的是57路公交車。由于是星期六,站臺上已經聚集了一
些人。我看到一位母親帶兩個男孩和一個小女孩站在那里。兩個男孩
看起來一個和我一樣大,一個比我小點。我和他們站在一起,當我和
他們一起上車,并把零錢丟進投幣箱時,沒有任何人覺得有異常。
我坐在前排,緊盯著前方,很快我就看到了各種警車和閃爍的警
燈。一下車,我拼命奔跑,能感覺到書包里的手槍不斷碰撞著后背。
我睜大眼睛,希望能找到爸爸的警車。他上周還開車路過我們學校,
車牌是5219°但是我沒有發(fā)現他,只能一路往前找。我感覺直升機
就在頭頂上,轟鳴聲大得像空氣炸裂。
我看到兩位端著長焦鏡頭相機的攝影記者,跟我與爸爸在球場看
比賽時見到的一樣,只是他們都躲在路邊的垃圾箱后面,鏡頭對著一
個方向。
我順著這個方向跑到購物廣場后面的停車場,終于看到了橫七豎
八停在那里的警車,車門都敞開著,好像警察已經包圍了運鈔車。除
了空中的直升機和彎腰躲在警車后面的特警,周圍再沒有其他人。
我順著警車看過去。
我仔細分辨,看到不知是誰躺在地上,只露出兩條腿,就在警車
附近,一動不動。當我看到車牌時,我的胃猛地一緊。
這輛警車的車牌是5219。
我爸爸的車。
我嚇壞了。
我沖過去。
我的心狂跳不止,像要爆炸一般,兩耳也嗡嗡作響,眼前的一切
都變得模糊起來。
“別讓那個孩子過去!"我聽到有人高喊。
我繼續(xù)奔跑,打開書包,拿出手槍,在靠近爸爸的警車時拼命呼
喊。
像鞭炮、煙花和喊叫迸裂的聲音,世界突然進入黑暗,一個龐然
大物把我撲倒在地,趴在我身上,我聽到更多的喊皿聲和咒罵聲,一
股強大的力量從我手中奪走手槍。我感覺有點痛,接著我聞到了古龍
香水的味道,跟爸爸用的香水一樣。
我和把我撲倒的人都坐起來,我看到了爸爸的臉。這張臉有點模
糊不清,因為我的眼里嚼滿了淚水,但是他好好的,我高興極了,緊
緊抱住他。
爸爸卻很擔心,在我身上左看看右看看,然后把我抱在懷里,呼
喊我的名字,喃喃地說著什么“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和“天哪”之類
的話。
很快警察都沖了出來,我看到兩個劫匪被押上了警車。我聽到各
種警笛聲,一名警官告訴我,我分數了劫匪的注意力,警察趁機抓住
了他們。
爸爸打電話給媽媽,我從手機里聽到了媽媽的哭聲。
雖然回家后媽媽嚴厲責罵了我,但我對這次的后援行動一點也不
后悔。
(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本開頭通過寫母親和父親之間的對話,表明了父親和母親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存在著不同的理念。
B.和“我”年齡差不多的孩子們被母親帶著候車,而“我”獨自
乘車去援助父親,凸顯了“我”的勇敢"
C.”她似乎正在哭泣”我從手機里聽到了媽媽的哭聲“,這兩句都
寫到了媽媽的“哭”,表現了她的膽小。
D.標題“后援”關聯起兩位警察父親的故事,科迪父親因缺少
后援而犧牲,促使“我”想成為父親的后援。
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寫到“我”看到警車車牌后,使用多個獨立成段的短句,
營造了緊張的氣氛,表達出“我”的恐慌。
B.小說開頭部分插敘科迪爸爸犧牲的事件,為后文“我”的爸
爸遭遇劫匪埋下伏筆,使小說的情節(jié)前后照應。
C.“我聞到了古龍香水的味道,跟爸爸用的香水一樣”是小說情
節(jié)的轉折點,使故事氛圍從緊張走向舒緩。
D.小說多處使用形象化的表達暗示人物的心理狀態(tài),如“一團
燃燒的火”表現了“我”內心的緊張和急迫。
8.小說以第一人稱敘述故事,這樣寫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
9.有人認為,小說最后一段可以刪去,你是否贊同?請結合文
本加以分析。
【答案】6.C
7.B
8.①圍繞我的所見所聞所感展開敘述,增強了小說的真實性。
②有利于自然地展現人物在行動過程中擔心、焦灼、恐懼、高興等心
理感受。
9.答案示例一:不能刪去,理由:①前后照應:母親嚴厲的責
罵與小說開篇母親的教育觀形成呼應。②突出人物形象:“一點也不
后悔”突出了“我”內心的堅定和對父親的愛。
答案示例二:可以刪去,理由:①不影響故事的完整性:“爸爸
打電話給媽媽”報平安已經交代了故事的結局。②更有藝術感染力:
以“媽媽的哭聲”作結,蘊含著她豐富的內心感受,給讀者留下更多
回味的空間。
【知識點】對文本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分析文體特
征和表現手法;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內容;篩選并整合文本信息;外國
小說
【解析】【點評】
(1)本題考查學生綜合賞析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的能力。解答
本題時,首先要整體把握文章的內容,看清文脈,并認真品味關鍵性
語言。
(2)本題考查學生綜合賞析文學作品的藝術手法的能力。答題
的關鍵是審讀題干,把握命題意圖,找出題干所在的具體語段及語句;
將題目材料信息帶入選文比對理解分析,尋找細微的差別,得出正確
結論。
(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敘述人稱作用的能力。敘述技巧包括敘
述人稱、敘述順序、情節(jié)敘述手法等幾種。敘述人稱包含第一人稱、
第二人稱、第三人稱;敘述順序包括順敘、倒敘、插敘、補敘、平敘;
情節(jié)敘述手法包括抑揚、對比、襯托、鋪墊、照應、線索等。敘述技
巧的作用要從情節(jié)、人物、主題等角度分析。
(4)本題考查學生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的能
力。解答此類題,首先通讀文章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大意,在此基礎上
明確題目要求。答題時,首先表明觀點,然后結合原文內容分析答題。
只要能結合文章的具體內容,闡述自己持有該觀點的理由,且言之成
理,能自圓其說,都視為正確答案。
6.本題考查學生綜合賞析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的能力。
C.“膽小”錯,第一次“哭”是擔憂父親安危,第二次“哭”是
為父親安全而高興。
故答案為:Co
7.本題考查學生綜合賞析文學作品的藝術手法的能力。
B.“埋下伏筆”錯誤。只是互相映襯。
故答案為:Bo
8.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敘述人稱作用的能力。
①結合“那天我和媽媽在家看《海綿寶寶》??吹揭话霑r……”
“看到一位警官遭到槍擊的電視新聞,我立馬就想到了爸爸"我又忍
不住想到科迪的爸爸,一時陷入極度的恐慌之中”“我望向窗外,希
望能看到些什么”我把手槍裝入我的舊書包,從后門溜了出去,以最
快的速度沿著街道一路狂奔”“我感覺直升機就在頭頂上,轟鳴聲大
得像空氣炸裂”雖然回家后媽媽嚴厲責罵了我,但我對這次的后援行
動一點也不后悔”可知,小說以第一人稱敘述故事,寫“我”怕爸爸
遭遇劫匪,想成為父親的后援而采取一系列行動的故事,圍繞我的所
見所聞所感展開敘述,增強了小說的真實性。
②結合“直播畫面上的混亂場景讓我驚恐不已"“我又忍不住想
到科迪的爸爸,一時陷入極度的恐慌之中”我緊張極了”“我嚇壞了”
我高興極了,緊緊抱住他”可知,在“我”怕爸爸遭遇劫匪,想成為
父親的后援的過程中,“我”經歷了行動過程中的擔心、焦灼、恐懼、
高興等心理過程,有利于自然地展現人物的心理感受變化。
故答案為:①圍繞我的所見所聞所感展開敘述,增強了小說的
真實性。②有利于自然地展現人物在行動過程中擔心、焦灼、恐懼、
高興等心理感受。
9.本題考查學生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的能力。
不能刪去,理由:
①前后照應:結合開頭“她總是對爸爸說我不宜看暴力和恐怖之
類的鏡頭,'蒂姆,兒子才剛滿11歲'"可知,結尾段“回家后媽媽
嚴厲責罵了我“母親嚴厲的責罵與小說開篇母親的教育觀形成呼應。
②突出人物形象:結合“但我對這次的后援行動一點也不后悔”
可知,“一點也不后悔”突出了“我”內心的堅定和對父親的愛。
可以刪去,理由:
①不影響故事的完整性:結合“爸爸打電話給媽媽,我從手機里
聽到了媽媽的哭聲”可知,“爸爸打電話給媽媽”報平安已經交代了故
事的結局。結尾段“雖然回家后媽媽嚴厲責罵了我,但我對這次的后
援行動一點也不后悔”對于故事的結句沒有完善作用,刪掉并不影響
故事的完整性。
②更有藝術感染力:結合“爸爸打電話給媽媽,我從手機里聽到
了媽媽的哭聲”可知,以“媽媽的哭聲”作結,蘊含著她豐富的內心
感受,給讀者留下更多回味的空間。而“雖然回家后媽媽嚴厲責罵了
我,但我對這次的后援行動一點也不后悔”的交代更加直接,反而失
去了作品的想象空間。
故答案為:答案示例一:不能刪去,理由:①前后照應:母親嚴
厲的責罵與小說開篇母親的教育觀形成呼應。②突出人物形象:“一
點也不后悔”突出了“我”內心的堅定和對父親的愛。答案示例二:
可以刪去,理由:①不影響故事的完整性:“爸爸打電話給媽媽”報
平安已經交代了故事的結局。②更有藝術感染力:以“媽媽的哭聲”
作結,蘊含著她豐富的內心感受,給讀者留下更多回味的空間。
二、古代詩文閱讀。
(2023高二上?成都期末)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小題。
周公受封于魯,以此多風易俗。孔子修成、康之道,述周公之訓,
以教七十子,使服其衣冠,修其篇籍。故儒者之學生焉。
墨子學儒者之業(yè),受孔子之術,以為其禮煩擾而不悅,厚葬靡財
而貧民,久服傷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節(jié)財、薄葬、閑服生
焉O
齊桓公之時,天子卑弱,諸侯力征,南夷北狄,交伐中國。齊國
之地,東負海而北障河,地狹田少而民多智巧?;腹珣n中國之患,苦
夷狄之亂,欲以存亡繼絕,崇天子之位,廣文、武之業(yè)。故《管子》
之書生焉。
齊景公內好聲色外好狗馬獵射亡歸好色無辨。作為路寢之臺,族
鑄大鐘,撞之庭下,郊雉皆響。一朝用三千鐘贛,梁丘據、子家噲導
于左右。故晏子之諫生焉。
晚世之時,六國諸侯,溪異谷別,水絕山隔,各自治其境內,守
其分地,握其權柄,擅其政令,下無方伯,上無天子,力征爭權,勝
者為右,恃連與國,結遠援,以守其國家,持其社稷。故縱橫修短生
焉O
申子者,韓昭釐之佐。韓,晉別國也,地墩民險,而介于大國之
間。晉國之故禮未滅,韓國之新法重出;先君之令未收,后君之令又
下。新故相反,前后相繆,百官背亂,不知所用。故刑名之書生焉。
秦國之俗,貪狼強力,寡義而趨利;可威以刑,而不可化以善,
可勸以賞,而不可厲以名;被險而帶河,四塞以為固,地利形便,富
積殷富。孝公欲以虎狼之勢,而吞諸侯。故商鞅之法生焉。
若劉氏之書,觀天地之象,通古今之論,權事而立制,度形而施
宜,原道之心,合三王之風,以統天下,理萬物,應變化,通殊類。
非循一跡之路,守一隅之指,拘系牽連之物,而不與世推移也。故置
之尋常而不塞,布之天下而不窕。
(節(jié)選自劉安《淮南子?要略》)
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相
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齊景公內好A聲色B外好C狗馬D獵射E亡歸F好色G無辯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以為”,是認為的意思,與《論語》中“仁以為己任”的“以
為“意思相同。
B.“貧”,“使……貧窮”,與《過秦論》中“以弱天下之民”的“弱”
用法相同。
C.“國家”,“國”指諸侯的封地,“家”指大夫的封地,與今天“國
家”的意思不同。
D.“勸”,是勉勵的意思,與《兼愛》中“惡得不禁惡而勸愛”
的“勸”意思相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孔子傳承周公教誨,教導門下弟子,讓其穿戴周朝服飾冠帽,
修改儒家經典,由此產生了儒家學說。
B.墨子認為儒家禮節(jié)繁瑣,豐厚的葬禮長期的服喪,勞民傷財
妨礙事務,于是放棄了周禮而采用夏政。
C.戰(zhàn)國時期諸侯相互征伐,國與國之間經常通過結盟來鞏固統
治、護衛(wèi)疆士,合縱連橫之術應運而生。
D.韓國從晉國分裂而來,保留了許多過去的政令,這與不斷頒
布的新法矛盾抵觸,刑名之學因此產生.
1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齊國之地,東負海而北障河,地狹田少而民多智巧。
②事如此,此必及我,見犯乃死,重負國。(《蘇武傳》
14.文中為什么要介紹諸家學說的產生情況?請簡要分析。
【答案】10.BDF
11.A
12.A
13.①齊國的土地,東邊背靠大海,北邊被黃河阻隔,土地狹窄
農田稀少,百姓大多精明巧詐。
②事情像這樣,這一定會牽連我,被侮辱才死,更加辜負國家。
14.列舉諸家學說的產生緣由,借此閘明《淮南子》的價值和意
義:一是與諸家學說相比,揭示了天地萬物的根本規(guī)律;二是突破了
學說的局限,能與世推移。
【知識點】理解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翻譯;斷句;概括分析;篩
選信息
【解析】【點評】
(1)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斷句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應先把句子
代入原文,結合語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見的句
尾、句首標志性的詞語,句子結構的對稱,文中詞語充當的成分,句
子成分的省略,敘事內容的變化等。
(2)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理解文言實詞意思的技巧:從語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詞性;從詞義搭配
的角度推測詞義;從語境暗示的角度推斷詞義;從字形構成的角度推
測詞義;從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用法的角度判斷詞義;從句子結
構對稱的角度推斷詞義;從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斷詞義。
(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并篩選重要信息的能力。解
答這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干,讀全讀準。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
讀準題干,切忌走馬觀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別是在官職,
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
析。
(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語句
翻譯,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
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
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
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
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咯”其中一個,有
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5)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和概括文章相關內容的能力。解答本題,
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關鍵語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
概括即可。
參考譯文:
周公便到魯國受封,用這個辦法轉移風氣改變習俗??鬃有拗纬?、
康的主張,祖述周公的教訓,用來教導七十個學生,使他們穿戴起周
王朝的衣冠,研究遺留下來的典籍,于是儒學便產生了。
墨子學習儒家的學說,接受孔子的思想,認為他的禮節(jié)煩瑣而不
高興,厚葬靡財而使百姓貧窮,服傷害生命而妨礙政事,所以背道而
行夏政周。節(jié)約錢財、葬禮儀式簡單節(jié)儉、閑服生焉。居喪三月的簡
易喪制產生了。
齊桓公的時候,天子的地位卑下,勢力弱小,諸侯用武力互相征
伐。南夷北狄,交互侵伐中原。齊國之地,東邊背靠大海,北面有黃
河作阻塞,地盤狹小,田地很少,而百姓多有智術和巧詐?;腹珣n慮
中原的禍患,苦于夷狄的戰(zhàn)亂,想來保存滅亡的國家,繼續(xù)絕嗣的宗
族,使天子的地位尊崇起來,增廣文、武的事業(yè),因此管子的著作便
產生了。
齊景公在宮廷內貪戀音樂美色,在外愛好走狗、駿馬,射箭打獵
便忘掉歸來,喜歡賢人但是常常不能辨別。建起豪華的路寢之臺,聚
集銅鐵鑄起了大鐘,在庭下值擊之后,引起遠郊的野雞嗚叫。一個朝
上便賜給群臣三萬斛糧食,梁邱據、子家噲在左右引誘景公。因此晏
子的諷諫便產生了。
戰(zhàn)國的時候,六國諸侯地域各不相同,大水阻礙,高山隔絕,各
自治理自己的境內,守衛(wèi)著分割的土地,掌握著他們的大權,擅自發(fā)
布政令,下面沒有諸侯之長,上面沒有天子統治。用武力爭奪權力,
勝利的為尊。他們依仗聯合之國,連結遠方的援兵,用來防守他們的
封地,護衛(wèi)他們的國家。因此縱橫、長短之術產生了。
申不害,是韓昭王的輔佐。韓國原是由晉分割而建立的。土地貧
瘠,而百姓險惡,又介于大國之間。晉國原來的禮儀沒有廢止,韓國
的新法又重新出現;先君的命令沒有收回,后君的命令又接著而下。
新、舊相反,前后相抵觸,百官相背而混亂,不知如何使用。因此刑
名之學便產生了。
秦國的習俗,貪狠如狼,竭盡武力,缺少大義,而趨向利益。可
以用刑法來施行威嚴,而不可以用教化讓他們行善,可以用獎勵來勉
勵他們,而不能用名聲來使他們嚴肅;覆蓋險阻而以黃河為帶,四周
有險關堵塞,地理形勢對它極為有利方便,積蓄充足。秦孝公想以處
于虎、狼之優(yōu)勢,吞并天下諸侯。因此商鞅的法家思想便產生了。
至于像劉氏的著述,觀察天地的形象,通達古今的事理,權衡事
理而建立法規(guī),度量形體而施予合宜的措施,探索人們的道德規(guī)范,
使之符合三皇的風氣,用來統一天下,治理萬物,適應變化,通達不
同的方面。不是依循一個車軌形成的路子,恪守一個角落的偏見,拘
泥于有聯系的事物,而不隨世道的變遷而轉移。因此放置到尋常之處
而不會阻塞,布散到天下而不會有空隙。
10.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語句的斷句能力。
句意:齊景公在宮廷內貪戀音樂美色,在外愛好走狗、駿馬,射
箭打獵便忘掉歸來,喜歡賢人但是常常不能辨別。
整句的主語都是齊景公,其中“內好聲色”與“外好狗馬”是對
稱結構,故應在BD處斷開;
“獵射亡歸”與“好色無辯”是對稱結構,故應在F處斷開。
故答案為:BDFo
11.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A.兩個“以為”的意思不同?!墩撜Z》中的“以%”是“把……作
為"的意思。句意:認為他的禮節(jié)煩瑣而不高興。/把實現仁德作為自
己的責任。
B.兩字都是使動用法。句意:厚葬靡財而使百姓貧窮。/來削弱
百姓的(反抗)力量。
C.文本中的句意:用來防守他們的國與家(不同的封地)。今天
的“國家”是階級統治的工具,同時兼有社會管理的職能。也指一個
國家所領有的整個區(qū)域。
D.兩字意思相同,都是“勉勵"。句意:可以用獎勵來勉勵他們。
/怎么可以不禁止惡行而鼓勵善行呢
故答案為:Ao
1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并篩選重要信息的能力。
A.“修改儒家經典”的說法有誤。原文第一段“以教七十子,使
服其衣冠,修其篇籍”中“修”不是“修改”而是“研修、研究
故答案為:Ao
1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負”,背靠;“障”,被……阻隔;“智巧”,精明巧詐。
⑵“及)牽連;“見”,被;“犯”,冒犯,欺凌;“負”,辜負。
故答案為:
14.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和概括文章相關內容的能力。
劉安的《淮南子?要略》比較詳細地介紹了孔子、墨翟、管仲、
申不害、商鞅等為代表的諸子學說的產生背景和過程,目的是與自己
著述的《淮南子》的內容、見解進行對比。
從文本最后一段“若劉氏之書……原道之心,合三王之風……非
循一跡之路,守一隅之指,拘系牽連之物,而不與世推移也”等句看
出:《淮南子》的最大特點是博取百家之長且與時俱進,既有廣博性,
又有發(fā)展性,是其價值和意義所在。
從“以統天下,理萬物,應變化”故置之尋常而不塞,布之天下
而不窕”等句看出:《淮南子》與諸家學說相比,不僅揭示了天地萬
物的根本規(guī)律,而且敢于打破學說的藩籬,具有開放性。
故答案為:列舉諸家學說的產生緣由,借此閘明《淮南子》的
價值和意義:一是與諸家學說相比,揭示了天地萬物的根本規(guī)律;二
是突破了學說的局限,能與世推移。
(2023高二上?成都期末)古代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題。
晚興
陸游
白布裙襦退土裝,短籬幽徑獨相羊①。
莎根蟋蟬催秋候,稗穗蜻蜓立晚涼。
屈子所悲人盡醉,酈生②常謂我非狂。
知心賴有青天在,又炷中庭一夕香。
【注】①相羊:徘徊,盤桓。②酈生:即酈食其。酈食其曾求見
劉邦,劉邦以其狀貌類儒生而謝客,他自稱“高陽酒徒”,終使劉邦
接見了他,后得到重用。后常用“高陽酒徒”稱狂放不羈者。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通過外貌描寫和動作描寫,交待了詩人此時的退士身份
與彷徨心境。
B.頷聯選取多個秋天的季節(jié)性物象,視聽結合,渲染了凄涼、
落寞的氛圍。
C.尾聯中詩人將屈原酈生引為知己,表達了在現實中缺少知音
的悲涼孤獨。
D.本詩情感內斂、語言平實,與《書憤》的情感激越、語言雄
放有所不同。
16.本詩借助典故表達了對時局怎樣的看法?請簡要分析。
【答案】15.C
16.①借屈子見漁父的典故,時諷世間盡是醉生夢死之人,批判
社會的麻木沉淪;②用酈生見劉邦的典故,暗示狂放不羈只是無奈之
舉,暗諷君主不識賢才的現實。
【知識點】思想內容、觀點態(tài)度、感情類題目;古代詩歌鑒賞綜
合練習
【解析】【點評】
(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思想內容的能力。采用了客觀
選擇題的形式。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題,即明確題干的要求,然
后要注意了解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參看注釋,逐句翻譯詩句,接著把握
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領悟作者表達了怎么樣
的思想情感,思考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
得出答案。
(2)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內容和情感的能力。重點考核
詩歌的情感,分析詩歌的情感注意以詩歌的抒情方式、注釋、標題和
詩中的表情達意的重點詞句作突破口,答題時先答出情感,然后結合
詩歌的內容解說。
15.木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思想內.容的能力。
C.“將屈原酈生引為知己”有誤,頸聯通過屈原和酈生的對比,
表達了對于世俗繁華和娛樂的疏離感;從而尾聯強調了真心朋友和內
心的寧靜對于人生的重要性。此處的“知心”指的是知心朋友,并非
把屈原和酈生作為知己,而是借此來表達自己的思懣感情,尾聯應該
理解為:我能依靠真心的朋友和廣闊的天空,又能在家中點燃一夜的
香火。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意象,展現了作者對于晚年生活的思
考和追求,給人一種深思和共鳴的感覺。
故答案為:Co
16.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內容和情感的能力。
“屈子所悲人盡醉,酈生常謂我非狂”,意思是屈原深感悲傷,
認為世人都醉了;酈食其常常說他認為自己并不狂傲。詩人借屈子見
漁父的典故,時諷世間盡是醉生夢死之人,批判社會的麻木沉淪。
結合②可知,“酈食其曾求見劉邦,劉邦以其狀貌類儒生而謝客”,
詩人用酈生見劉邦的典故,暗示狂放不羈只是無奈之舉,暗諷君主不
識賢才的現實。
故答案為:①借屈子見漁父的典故,時諷世間盡是醉生夢死之
人,批判社會的麻木沉淪;②用酈生見劉邦的典故,暗示狂放不羈只
是無奈之舉,暗諷君主不識賢才的現實。
17.(2023高二上?成都期末)名篇名句默寫。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兩句虛寫月
落時游子歸家,抒發(fā)內心的觸動。
(2)歐陽修《五代伶官序)中“,"
與《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意思相近。
(3)李賀《李憑箜篌引》中“—,_”兩句使用了
以聲擬聲和擬人的手法,來描摹樂聲。
【答案】(1)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2)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3)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知識點】理解性默寫
【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錯字詞:憂、逸豫、碎、芙蓉。
故答案為:(1)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2)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3)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點評】
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疾榉种苯有阅瑢懞?/p>
理解性默寫和開放性默寫三種類型。解答此類題,要求學生平時既要
注意記憶、積累,同時在此基礎上加以理解、應用和賞析。答題時看
清題目要求,寫錯字、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三、語言文字運用。
(2023高二上?成都期末)語言文字運用I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①健康牙齒應該是什么顏色呢?②很多人認為,③健康牙齒應該
是純白色,④因此無時無刻在追求牙齒的美白。⑤但牙齒研究的相關
報告顯示,⑥很多人嫌棄的“黃牙”,⑦才是正常的牙齒。⑧正常牙
齒不僅是純白色,⑨而是乳白色或淡黃色,⑩因為牙齒顏色是由于牙
齒表面牙釉質的礦化程度和牙齒內部牙本質的顏色共同決定的。
牙釉質礦化程度低,且透明度差,內部牙本質的黃色就不能透過,
那么牙齒看上去就會偏白;A,且越透明,內部牙本質的顏色越
容易透過,牙齒看上去就偏黃了。當牙齒出現暗沉棕黃色或者灰黑色,
影響到美觀甚至功能的時候,應及時到專業(yè)醫(yī)療機構就診。醫(yī)生會針
對導致牙齒變色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使變黃變黑的牙齒
“白回來”。
但是,B―o因為牙齒漂白、貼面修復、全冠修復等治療方法,
都有各自的缺點和局限性。如果不是因為牙齒本身疾病而導致的牙齒
變色,那么只需要認真刷牙、定期洗牙,保持口腔衛(wèi)生,維護口腔健
康即可。畢竟,健康的牙齒才最美。
18.文中第一段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
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
19.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
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答案】18.語句④;“無時無刻”修改為“無時無刻不”或者時
時刻刻”
語句⑧;“不僅是”修改為“不是
語句;“由于”修改為“由二
19.A:牙釉質的礦化程度越來越高;B:不建議過分追求牙齒的
美白
【知識點】搭配不當;結構混亂;不合邏輯;語句補寫
【解析】【點評】
(1)本題考查學生病句辨析與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
有搭配不當、成分殘缺、語序不當、前后矛盾等。判斷病句,必須對
漢語的語言規(guī)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細閱讀句子,第一步憑借語感感
知句子有無毛病,再用所學知識(病句類型)作分析。可用壓縮句子
抓主要成分由整體到局部地判斷。
(2)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此類試題一般
根據上下文的語境,填上與前文或后文相照應的語句即可。語句補寫
題(也叫語段填句題)是新課標卷最具特色、出現頻率很高的一種語
言表達題型。所謂“語句補寫題”,就是指給出一個語段,空出兩至
三個句子進行補寫,補寫后的句子與語段內容貼切,語意連貫,邏輯
嚴密,語句通順。
18.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④“無時無刻在追求“不合邏輯,應改為“無時無刻不在追求"
或者“時時刻刻都在追求”。
⑧“不僅是……而是”搭配不當,“不僅”關聯詞語表遞進,此處
不是遞進關系,應改為“不是”。
⑩“是由于……決定的”句式雜糅,應去掉“于7
故答案為:語句④;“無時無刻”修改為“無時無刻不”或者時時
刻刻”語句⑧;“不僅是”修改為“不是
語句;“由于”修改為“由、
19.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
A.結合“牙釉質礦化程度低,且透明度差”的語境及“且越透明,
內部牙本質的顏色越容易透過"的句式特點可知,此處可填:牙釉質
的礦化程度越來越高。
B.結合“因為牙齒漂白、貼面修復、全冠修復等治療方法,都有
各自的缺點和局限性”的語境及“但是”的轉折可知,此處可填:不
建議過分追求牙齒的美白。
故答案為:A:牙釉質的礦化程度越來越高;B:不建議過分追
求牙齒的美白
(2023高二上?成都期末)語言文字運用II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他看不見魚的跳躍,只聽得見海面的迸裂聲,和魚掉下時沉重的
水花飛濺聲。飛快地朝外溜的釣索把他的手勒得好痛,但是他一直知
道這事遲早會發(fā)生,就設法讓釣索勒在起老繭的部位,不讓它滑到掌
心或者勒在手指頭上。
釣索朝外溜著,溜著,溜著,不過這時越來越慢了,他正在讓魚
每拖走一英寸都得付出代價?,F在他從木船板上抬起頭來,不再貼在
那月被他臉頰壓爛的魚肉上了。然后他跪著,然后慢慢兒站起身來。
他正在放出釣索,然而越來越慢了。他把身子慢慢挪到可以用腳碰到
那一卷卷他看不見的釣索的地方。釣索還有很多,現在這魚不得不在
水里拖著這許多摩擦力大的新釣索了。
是啊,他想。到這時它已經跳了不止十二次,把沿著背脊的那些
液囊裝滿了空氣,所以沒法沉到深水中,在那兒死去,使我沒法把它
撈上來。它不久就會轉起圈子來,那時我一定想法對付它。不知道它
怎么會這么突然地跳起來的。敢情饑餓使它不顧死活了,還是在夜間
被什么東西嚇著了?也許它突然感到害怕了。不過它是一條那樣沉著、
健壯的魚,似乎是毫無畏懼而信心十足的。這很奇怪。
20.海明威的文字素有“電報式”美譽,而文中畫橫線的部分表
達并不簡省,請結合文本分析其表達效果。
21.下列句子中的“對付”與文中加點的“對付”,意義和用法相
同的一項是()
A.這些舊衣服扔了很可惜,對付著穿。
B.兄弟兩人鬧矛盾,最近有些不對付。
C.奶奶學了一些字,看信也能對付了。
D.這支筆雖然不太好,對付著也能用。
2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如果把句末標點改%問號,表達的意
思有什么不同?
【答案】20.運用反復的手法,使釣索“溜”的狀態(tài)有延續(xù)感,
暗示魚的力量強大。
21.C
22.改為問號,表達的是老人對魚突然跳起來的原因不確定的疑
問;使用句號則是陳述語氣,說明這是老人思索后做出的回答,反映
出老人為自己鼓勁的微妙心理。
【知識點】標點符號的使用;字詞在語境中的含義;句子藝術手
法辨析
【解析】【點評】
(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句子表達效果的能力。句子的表達效果,
應先分析句式特點、修辭運用等,再有針對性地結合文意加以分析。
(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詞語含義的能力。答題時注意明確詞語
的含義,從詞語的使用對象、范圍、感彩等方面區(qū)別近義詞語,然后
分析詞語所在的語境,從中依據合乎語境理解詞語。
(3)本題考查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解答本題,一要積累、
熟記常見標點符號的意義和用法,二要結合語句進行判斷。標點符號
是輔助文字記錄語言的一套符號,它的作用有表示停頓,表示語氣,
表示詞語的性質和作用。標點符號分兩大類:點號和標號。標號包括
破折號、括號、省略號、書名號、引號、連接號、間隔號、著重號、
專名號等,主要標明詞語或句子的性質和作用。點號包括頓號、逗號、
分號、句號、問號、嘆號及冒號等,主要表示語言中種種停頓。
20.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句子表達效果的能力。
“溜著,溜著,溜著”運用反復修辭,重復使用一個詞“溜著”,
形容釣索被魚拖著走時的狀態(tài),使釣索“溜”的狀態(tài)有延續(xù)感,暗示
魚的力量強大。
故答案為:運用反復的手法,使釣索“溜”的狀態(tài)有延續(xù)感,暗
示魚的力量強大。
2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詞語含義的能力。
文中“對付”的意思是“應付”;
A.“對付”的意思是“將就";
B.“對付”的意思是“感情相投和”;
C.“對付”的意思是“應付”;
D.“對付”的意思是“將就"。
故答案為:Co
22.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
原句“也許它突然感到害怕了”句尾用句號,是陳述語句尾的停
頓,表達陳述語氣,是陳述老人思索后為自己鼓勁的心理。
如果改為問號,則是一種疑問語氣,表明老人的疑問,再加上“也
許”更能表現老人的不確定的心理。
故答案為:改為問號,表達的是老人對魚突然跳起來的原因不
確定的疑問;使用句號則是陳述語氣,說明這是老人思索后做出的回
答,反映出老人為自己鼓勁的微妙心理。
四、寫作。
23.(2023高二上?成都期末)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有人說,不要把人生浪費在你不喜歡做的事情上。
對此你怎么看?請據此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
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知識點】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
這是一道引語類材料作文題。
【題干分析】
材料引用了一些人的觀點,引出了寫作的話題。為什么有些人認
為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是浪費生命?這可能是因為“做自己喜歡的事”
是成就事業(yè)的前提。因為喜歡,所以會有“衣帶漸寬而不悔”的執(zhí)念
和“為伊廢人”的執(zhí)著,就像齊白石醉心于繪畫,愛迪生癡迷于發(fā)明;
因為喜歡,才會有“千遍尋她”的期待和“驀然回首”的驚喜,就像
袁隆平在逐穗檢查了14000多穗水稻后,終于發(fā)現一株不育株時的欣
喜若狂。因此,如果沒有出于愛的動力,也許我們會花很多時間在深
思熟慮和猶豫中,從而浪費我們的生命。此外,如果沒有愛情產生的
熱情,我們可能不會在成功后感受到我們想要的東西。這樣,生命的
意義可能已經消逝。另外,壽命不長。選擇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是對生
活最好的回報,而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往往并不快樂,這是對生命的
浪費。然而,我們也應該意識到,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在任何時候做自
己喜歡的事情。雖然有些事情我們不一定喜歡,但我們應該做好。“不
喜歡做”不能成為我們推卸責任的借口。所以,有時候,學會把“不
喜歡做的事”做好,是一種有意義的生活方式。
寫作時,我們可以同意材料的觀點,并指出我們應該學會發(fā)現并
堅持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對此,我們可以分析一下這樣選擇的原因。
比如我們想把這件事做到極致,天賦和熱愛缺一不可;比如,既然選
擇了自己熱愛的東西,就不容易后悔等等。你可以舉樊錦詩、鐘等人
的例子來證明這一點。當然,也可以反過來說,雖然我們一生都渴望
有機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但我們并不總能在生活中得到我們想要的
東西,或者說生活中實際上有很多比只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更有意義的
選擇。然后,我們可以進一步分析如果我們不得不做的話,如何做好
我們不喜歡的事情。比如,要做好“磨刀不誤砍柴工”的準備,要有
“板凳可以坐冷十年”的耐心,要有“橫掃千軍”的習慣,要有“登
泰山而小天下”的遠見,要培養(yǎng)“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樂在其
中”的精神
【立意提取】
L獨辟蹊徑,勇于挑戰(zhàn)。
2.選擇“喜歡”,輕裝上陣。
3.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點評】
本題考查學生寫作的能力。首先要讀懂材料,全面把握,要抓住
重點,理清關系。然后立意要準確,力求新穎,立志好壞影響到作文
的創(chuàng)新程度。使用素材要恰當巧妙,我們要在恰當的地方直接或間接
引用一下題干材料,可以照應話題,否則容易造成與材料疏遠的感覺。
1/1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語文期末考試試
卷
一、現代文閱讀。
(2023高二上?成都期末)現代文閱讀I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小題。
材料一
在敘事性抒情長詩《離騷》的下半部分,屈原以大段篇幅,寫到
了詩篇主人公因在楚國處處碰壁,很不得志,而不得已離開人世遠游
天國的情節(jié)。他在向重華陳辭后,踏上了“往觀乎四荒”的征程,幾
乎《離騷》詩的后半部分,詩篇的主人公一直在幻想的廣闊天國遨游,
上下求索,“覽相觀于四極兮,周流乎天余乃下”,只是由于畢竟心系
楚國,不忍心去而不返,才中止了天國之行,最終回到了現實人間。
毫無疑問,《離騷》中這一部分遠游天國的情節(jié),乃是詩人屈原
展開想象翅膀,讓詩篇主人公神游天國世界的生動表現,是詩人想象
力豐富的充分體現。不過,在屈原那個時代,人的想象力是否已達到
了如此驚人的地步,居然可以離開人世,去往宇宙天際?為何之前的
《詩經》,以及同時期北方地區(qū)的詩歌或歌謠中,卻罕見類似藝術性
的夸張描繪或表述?這就使我們想到了楚國的歷史、風俗和文化,想
到了楚國的歷史史料,其中尤以楚國本土出土的文物最有說服力,它
們是第一手的原始資料,最能說明屈原時代的文化背景和楚人的民風
民俗。
我們先從楚國出土的工藝品說起。湖北江陵馬山一號墓出土的鳳
虎紋禪衣,江陵戰(zhàn)國楚墓出土的楚漆器圓盒等,其中禪衣的圖案與紋
飾、漆器圓盒的造型和繪畫圖式,都表現了鳥獸與云霞在天際空間的
翱翔飄飛形態(tài),給人們以強烈的漂浮動感,這些都毫無疑問地讓人們
了解到,楚人在當時已具有了朦朧的宇宙空間意識。
再看楚墓出土的帛畫,這是能直接體現楚人企求靈魂升騰上天意
識的文物。長沙烈士公園發(fā)掘的三號墓的內棺外表絲織物上,其圖案
為龍鳳;湖北隨縣發(fā)掘的曾侯乙基,內棺上畫有鳥身執(zhí)戈奮翅的羽人,
羽人上方有風,這些帛畫都表現了一個共同的主題一一借龍鳳而登天
飛仙,離開人世到宇宙天國去。從帛畫在當時的功能來說,它主要是
為死者祭魂、招魂、安魂、護魂,代表生者對死者的祭奠與祝愿,而
這種做法的最終理想歸宿,乃是死者靈魂的升入天國,到天國世界去
尋找歡樂。
由此,我們再來看屈原《離騷》中的神游,也就更可明白問題的
實質了。作為生于楚地、長于楚國的屈原,深染楚風,是不容置疑的,
加上他博聞強記,熟諳文史,對天文星象之類,一定深懷好奇之心,
并有所專研,正因此,當他一旦思想受到強烈沖擊,情緒難以自已時,
抒發(fā)升天國神游、尋找理想境界和歸宿之情,便是自然而然的了。鑒
此,我們可以斷言,屈原《離騷》中的神游描寫,與楚國的出土文物
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楚國的出土文物,為我們尋求屈原神游思想及
其創(chuàng)作表現,提供了最好的來源和富有說服力的實據。
(摘編自徐志嘯《從楚國出土文物看的神游》)
材料二
所謂的神游,就是超越時空,出入古今,在時間隧道中穿行,在
虛實相兼的空間中漫游。對于先秦楚辭抒情主人公神游的精神寄托,
古今楚辭學者所作的論述可謂多矣,其中不乏真知灼見。但是,先秦
楚辭抒情主人公神游敘事的一個重要的指向往往被忽略,那就是在時
間隧道中的逆向穿行,追本溯源,最終把楚族祖先圣地作為精神家園。
由對時間隧道的逆向穿行而導致精神依托空間挪移,表現出深沉的戀
祖情結。
《離騷》正文最末一段提到的舊鄉(xiāng),指的不是楚國疆域,而是指
此次神游的目的地一一西海。西海是楚族的發(fā)祥地,傳說顓頊就在那
里出生。西海是孕育楚族的搖籃,屈原把那里稱為舊鄉(xiāng),可謂名副其
實,恰如其分。抒情主人公神游太空,來到西海的上方,當他俯視到
自己祖先出生之地,就悲傷懷戀而不離去。言外之意,抒情主人公要
在這里駐留,守護楚族發(fā)祥的圣地。正因為如此,亂辭稱“又何懷乎
故都“,他認為自己決定在楚族發(fā)祥地駐守,就沒有必要再懷念當下
楚國的首都。由此可以斷言,《離騷》正文結尾及亂辭,所表現的不
是屈原的愛國情懷,而是他的戀祖情結,即對楚族發(fā)祥地西海的眷戀,
也是對祖先的崇敬和守護。這是他在現實生活中屢受挫折之后所作的
選擇,以此作為心靈的安慰和精神的寄托“
把屈原定性為忠君愛國詩人,這個歷程從賈誼、司馬遷就已經開
始。到了王逸為楚辭作注,把這種看法滲透在楚辭注解的各個方面,
并且得到古今注家的普遍認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屈原
的愛國情懷又被進一步放大,把他說成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與此
形成鮮明對照的是,詩人的戀祖情結則被淡化,乃至被忽略。對屈原
所作的偉大愛國詩人的定性成為主流話語,從而詩人的戀祖情結被遮
蔽埋沒,很少作為研究的對象。在現實生活中,屈原的確沒有離開楚
國,這是歷史事實。可是,先秦楚辭作為浪漫之作,抒情主人公的神
游卻是上天入地,遠離楚國,并且把自己的最終歸宿鎖定在祖先圣地,
以戀祖情結取代先前的忠君愛國情懷。
文如其人是中國自古以來根深蒂固的理念,人們往往根據作家的
立身行事去解讀他的作品,而忽視二者之間的差異。從這種理念出發(fā),
既然屈原是愛國詩人,最終沒有離開祖國,那么,先秦楚辭抒情主人
公對自己歸屬的設定,就只能是楚國故都,而不應該是其他的地方。
根據這種邏輯推理,本來是祖先圣地的舊鄉(xiāng),卻被說成是當時的楚國,
把詩人在現實中的立身行事與作品的敘事抒情混為一談。
(摘編自李炳?!断惹爻o神游敘事的戀祖情結》)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認為,《離騷》中存在神游情節(jié),取決于作
者及其生活的時代。
B.材料一認為貫穿《離騷》首尾的神游情節(jié),依靠屈原個人的
想象力是難以完成的。
C.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指出,神游情節(jié)蘊含著詩人受挫后找尋人
生的理想或歸宿的努力。
D.材料二認為,很多人正是由于忽略了詩人的戀祖情結,才將
屈原定性為愛國忠君詩人。
2.下列對材料一和材料二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材料一用多個論據,從宇宙空間意識和靈魂升天意識兩方面
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手房按揭買房買賣合同
- 國際公路運輸合同范本
- 2025船舶買賣合同書樣本版
- 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的技能培訓
- 提高人際關系的培訓課程
- 品牌服務合同范本
- 2024年公共事業(yè)領域投資合同
- 吊車零租賃合同范本
- 鋼釘鐵釘售賣合同
- 2025有限責任公司銀行貸款擔保合同
- 2025年中國黃芪提取物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七年級英語閱讀理解55篇(含答案)
- 家庭教育指導委員會章程
- DB31-T 1440-2023 臨床研究中心建設與管理規(guī)范
- 老客戶維護方案
- 高處作業(yè)安全教育培訓講義課件
- 萬科物業(yè)管理公司全套制度(2016版)
- 動物檢疫技術-動物檢疫處理(動物防疫與檢疫技術)
- 英語經典口語1000句
- 進模模具設計
- 2021年高考化學真題和模擬題分類匯編專題20工業(yè)流程題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