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5688-2023 蜜蜂微孢子蟲病綠色防治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DB13-T 5688-2023 蜜蜂微孢子蟲病綠色防治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DB13-T 5688-2023 蜜蜂微孢子蟲病綠色防治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DB13-T 5688-2023 蜜蜂微孢子蟲病綠色防治技術規(guī)程_第4頁
DB13-T 5688-2023 蜜蜂微孢子蟲病綠色防治技術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32023-05-06發(fā)布DB13/T5688—2023本文件起草單位:石家莊贊皇縣蕊源蜂業(yè)有限公司、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蜜蜂研究所、石家莊市動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強、王榮申、王岳森、魏月、王岳峰、孟君麗、許亞改、王占江、陳海軍、郭偉婷、張艷紅、杜義明、劉旭東、孫繼強、姚慧敏、謝峰、馬麗榮、路偉、張晨、賈二國、DB13/T5688—20233蜜蜂微孢子蟲病綠色防治技術規(guī)程本文件規(guī)定了蜜蜂微孢子蟲病綠色防治的術語和定義、技術流程圖、診斷與鑒定、防控等技術本文件適用于蜜蜂微孢子蟲病癥狀、形態(tài)及分子生物學診斷和綜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是一種侵染成年蜜蜂中腸上皮細胞引起蜜蜂發(fā)病的致病性真菌,包括蜜蜂微孢子蟲和東方蜜蜂指為殺滅包括蜜蜂疫病病原體或寄生蟲而采取的一種措施,適用于可能被直接或間接污染的場指系統(tǒng)而持續(xù)地收集、整理和分析與蜜蜂微孢子蟲病有關的信息,并及時向相關人士傳遞信息4蜜蜂微孢子蟲病綠色防治技術DB13/T5688—202345.1診斷流程當觀察到蜂群出現(xiàn)典型癥狀時,應遵循先通過個體癥狀觀察初步確診,再取樣后通過顯微鏡鑒5.2.1.1急性重癥感染b)蜂群表現(xiàn):在蜂巢入口處及養(yǎng)蜂場地面,會見到患病爬行的和死去的蜜蜂,且蜂群群勢急5.2.1.2輕度感染DB13/T5688—20235a)病蜂活動狀況,患病蜜蜂表現(xiàn)出行動遲滯,腹部膨大,飛翔無力等癥狀;b)用鑷子從具有典型癥狀的蜜蜂腹部末端夾出中腸及后腸仔細觀察,健康蜜蜂中腸呈棕色,環(huán)紋明顯,并且具有彈性和光澤。如觀察到蜜蜂中腸膨大,呈乳白色,環(huán)紋不清,失去彈將采集的蜜蜂樣本,分離腹部置于研缽中,加入5mL~10mL蒸在明場或相差光學顯微鏡下以400~600倍進行5.3.1.2.1初診5.3.1.2.2鑒別按SN/T1683相關方法與酵母、真NaClDB13/T5688—20236PCR反應體系準確吸取至PCR板孔中,設定反應5.3.2.3擴增產(chǎn)物的分離與鑒定5.3.2.4診斷結果與辨別b)當凝膠中在218bp位置有明顯條帶時即可認為為保證所采集的樣品具有代表性,應按以下標準確定a)非定量診斷時,直接從蜂巢入口附近選取具有典型癥狀的成年蜜蜂;養(yǎng)蜂場場址按GB/T191683.1蜂場場址的選擇給出DB13/T5688—20237春繁期飼喂蜂蜜花粉時,不使用來歷不明的花粉,飼喂前應對花粉進行不少于20min的蒸汽消a)飼喂越冬飼料前應對飼料進行顯微鏡檢查,如巢脾中的蜂蜜或花粉中發(fā)現(xiàn)有微孢子蟲則應b)補飼選擇蜂蜜或白糖,白糖需要高溫溶解;c)越冬飼料的儲備量,視群勢強弱與越冬期長短貯備蜜脾。b)巢脾、蜂箱:長期保存的巢脾應置于空蜂箱中,蜂箱應整齊疊放并將所有縫隙密封,然后c)病死蜂:隨時收集養(yǎng)蜂場地面的病蜂及死亡蜂,集中焚燒或深埋,并在養(yǎng)蜂場地面撒生石每年從去除越冬包裝開始,直至下次越冬包裝前,應至少每3個月對蜂群進行1次蜜蜂微孢子蟲病的病原監(jiān)測,定量調查蜂群受感染程度。根據(jù)上兩個年度的監(jiān)測記錄及當前監(jiān)測結果隨時調整本DB13/T5688—20238362(NosemaCeranae)CGGCGACGATGTGATATGAAACCCGGTCATTCTCAAAC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