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高考真題匯編(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4_第1頁
高中化學高考真題匯編(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4_第2頁
高中化學高考真題匯編(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4_第3頁
高中化學高考真題匯編(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4_第4頁
高中化學高考真題匯編(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真題匯編

一、選擇題

1.(2018?全國卷I)最近我國科學家設計了一種CO^+H2s協同轉化裝置,實現對天然

氣中C0?和H2s的高效去除。示意圖如下圖所示,其中電極分別為ZnO@石墨烯(石墨烯包裹

的ZnO)和石墨烯,石墨烯電極區(qū)發(fā)生反應為:

@EDTA-Fe2+-e-=EDTA-Fe3+

+2+

②2EDTA-Fe,++H2S=2H+S+2EDTA-Fe

綱喳

天然氣a食天然氣

(CH,、CO等)(CH,、CO2、H2s等)

質子交換膜

該裝置工作時,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陰極的電極反應:0)2+2*+2院=0)+乩0

B.協同轉化總反應:C02+H2S=C0+H20+S

C.石墨烯上的電勢比ZnO@石墨烯上的低

D.若采用Fe^/Fe?+取代EDTA-Fe'+/EDTA-Fe2+,溶液需為酸性

答案C

解析0)2在ZnO@石墨烯電極上轉化為CO,發(fā)生得到電子的還原反應,為陰極,電極反

應式為C02+2H++2e-=C0+H。A正確;根據石墨烯電極上發(fā)生的電極反應可知①X2+

+

②即得到H2S-2e-=2H+S,然后與陰極電極反應式相加得總反應式為COa+Hf=CO+HQ

+S,B正確;石墨烯電極為陽極,與電源的正極相連,因此石墨烯上的電勢比ZnO@石墨烯

電極上的高,C錯誤;由于鐵離子、亞鐵離子均易水解,所以如果采用Fe底/Fe?+取代EDTA-Fe3

+/EDTA-Fe2+,溶液需為酸性,D正確。

2.(2018?全國卷H)我國科學家研發(fā)了一種室溫下“可呼吸”的Na-CO,二次電池。將

NaClO,溶于有機溶劑作為電解液,鈉和負載碳納米管的銀網分別作為電極材料,電池的總反

應為:3C02+4Na2Na£03+C。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5>

A.放電時,CIO;向負極移動

B.充電時釋放CO2,放電時吸收CO?

C.放電時,正極反應為:3C02+4e-=2C0r+C

D.充電時,正極反應為:Na++e-=Na

答案D

解析放電時是原電池,C10;向負極移動,A正確;電池的總反應為3C02+4Na

ZNazCOa+C,因此充電時釋放CO2,放電時吸收CO?,B正確;放電時是原電池,正極是二氧

-

化碳得到電子轉化為碳,反應為:3C02+4e=2C03~+C,C正確;充電時是電解池,正極

與電源的正極相連,作陽極,發(fā)生失去電子的氧化反應,反應為2C(T+C—4e-=3C()2,D

錯誤。

3.(2018?全國卷HI)一種可充電鋰一空氣電池如圖所示。當電池放電時,與Li+在

多孔碳材料電極處生成Li202-.t(%=0或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非水電解質/A聚物隔膜

A.放電時,多孔碳材料電極為負極

B.放電時,外電路電子由多孔碳材料電極流向鋰電極

C.充電時,電解質溶液中Li+向多孔碳材料區(qū)遷移

V

D.充電時,電池總反應為口曲-,=2口+1—尹

答案D

解析放電時,。2與Li+在多孔碳材料電極處發(fā)生得電子的還原反應,所以多孔碳材料

電極為正極,A錯誤。因為多孔碳材料電極為正極,外電路電子應該由鋰電極流向多孔碳材

料電極(由負極流向正極),B錯誤。充電和放電時電池中離子的移動方向相反,放電時,Li

+向多孔碳材料電極移動,充電時向鋰電極移動,C錯誤。根據圖示和上述分析,可知放電

時,電池的正極反應是0z與Li+得電子轉化為LiG-,,電池的負極反應是單質Li失電子轉

化為Li+,所以總反應為:2Li+(l—1)()2=Li202-“充電時的反應與放電時的反應相反,

所以充電時,電池總反應為S02+=2Li+(l—孤,D正確。

4.(2018?全國卷HI)用0.100mol-L-1AgNOs滴定50.0mL0.0500mol?L-1CP

溶液的滴定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描述錯誤的是()

V(Ag、(b)/mL

A.根據曲線數據計算可知匾(AgCD的數量級為10-°

B.曲線上各點的溶液滿足關系式c(Ag+)?c(Cl-)=K,(AgCl)

C.相同實驗條件下,若改為0.0400mol-L-1Cl\反應終點c移到a

D.相同實驗條件下,若改為0.0500mol-L-'Br',反應終點c向b方向移動

答案C

解析選取橫坐標為50mL的點,此時向50mL0.0500mol?的Cl一溶液中,加入

了50mL0.100mol?的AgNOs溶液,所以計算出此時溶液中過量的Ag*濃度為0.025

mol?(按照銀離子和氯離子1:1的比例沉淀,同時不要忘記溶液體積變?yōu)樵瓉淼?倍),

由圖示得到此時C廠的濃度約為1XIO"mol?L-1(實際稍小),所以扁,(AgCl)約為0.025X10

f=2.5X10'°,所以其數量級為10‘°,A正確。由于K(AgCl)極小,所以向溶液滴加硝

酸銀就會有沉淀析出,溶液一直是氯化銀的飽和溶液,所以曲線上各點的溶液均滿足c(Ag

+)?c(Cl)=心(AgCl),B正確。滴定的過程是用硝酸銀滴定氯離子,所以滴定的終點應該

由原溶液中氯離子的物質的量決定,將50mL0.0500mol?的溶液改為50mL0.0400

mol?廣’的C廣溶液,此時溶液中的氯離子的物質的量是原來的0.8倍,所以滴定終點需

要加入的硝酸銀的量也是原來的0.8倍,因此應該由c點的25mL變?yōu)?5mLXO.8=20mL,

而a點對應的是15mL,C錯誤。鹵化銀從氟化銀到碘化銀的溶解度逐漸減小,所以《"(AgCl)

大于A;p(AgBr),將50mL0.0500mol?「'的溶液改為50mL0.0500mol?「的Br

一溶液,這是將溶液中的氯離子換為等物質的量的濱離子,因為銀離子和氯離子或澳離子都

是按比例1:1沉淀的,所以滴定終點的橫坐標不變,但是因為溟化銀更難溶,所以終點時,

溟離子的濃度應該比終點時氯離子的濃度更小,所以有可能由點c向b方向移動,D正確。

5.(2018?北京高考)我國科研人員提出了由COz和CHi轉化為高附加值產品CH^COOH的

催化反應歷程。該歷程示意圖如下。

O()

oH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生成CH:iCOOH總反應的原子利用率為100%

B.CHLCIMOOH過程中,有C—H鍵發(fā)生斷裂

C.①一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鍵

D.該催化劑可有效提高反應物的平衡轉化率

答案D

解析根據圖示可知,CH,與CO?在催化劑存在時生成OLCOOH,總反應為CH,+C()2傕化?

CHaCOOH,只有CH3COOH一種生成物,原子利用率為100%,A正確;CR在①過程中,有1個

C-H鍵發(fā)生斷裂,B正確;根據圖示,①的總能量高于②的總能量,①一②放出能量,對比

①和②,①一②形成C—C鍵,C正確;催化劑只影響化學反應速率,不影響化學平衡,不

能提高反應物的平衡轉化率,D錯誤。

6.(2018?天津高考)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某溫度下,一元弱酸HA的4越小,則NaA的《(水解常數)越小

B.鐵管鍍鋅層局部破損后,鐵管仍不易生銹

C.反應活化能越高,該反應越易進行

D.不能用紅外光譜區(qū)分C21150H和CH30cHs

答案B

解析根據“越弱越水解”的原理,UA的《,越小,代表HA越弱,所以/T的水解越強,

應該是NaA的用(水解常數)越大,A錯誤。鐵管鍍鋅層局部破損后,形成鋅鐵原電池,因為

鋅比鐵活潑,所以鋅為負極,對正極鐵起到了保護作用,延緩了鐵管的腐蝕,B正確。反應

的活化能越高,該反應進行的應該是越困難(可以簡單理解為需要“翻越”的山峰越高,“翻

越"越困難),C錯誤。紅外光譜是用來檢測有機物中的官能團或特定結構的,C2H50H和CH2cH

的官能團不同,所以可以用紅外光譜區(qū)分,D錯誤。

7.(2018?北京高考)測定0.1molNazSOs溶液先升溫再降溫過程中的pH,數據

如下。

時刻①②③④

溫度/℃25304025

pH9.669.529.379.25

實驗過程中,?、佗軙r刻的溶液,加入鹽酸酸化的BaCk溶液做對比實驗,④產生白色

沉淀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Na2s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0r+H,0HS07+0H-

B.④的pH與①不同,是由于SOT濃度減小造成的

C.①f③的過程中,溫度和濃度對水解平衡移動方向的影響一致

D.①與④的《值相等

答案C

解析Na2s屬于強堿弱酸鹽,SOT存在水解平衡:SOr+H2OHSO7+OH\HSO;+

H20H2SO3+OH-,A正確;?、佗軙r刻的溶液,加入鹽酸酸化的BaCk溶液做對比實驗,

④產生白色沉淀多,說明實驗過程中部分NazSO,被氧化成NazSO,,①與④溫度相同,④與

①對比,SOT濃度減小,④的pH小于①,即④的pH與①不同,是由于S(T濃度減小造成的,

B正確;鹽類水解為吸熱過程,①一③的過程升高溫度,s(r水解平衡正向移動,c(s(r)

減小,水解平衡逆向移動,溫度和濃度對水解平衡移動方向的影響相反,c錯誤;D項,(

只與'溫度有關,①與④溫度相同,4值相等。

8.(2017?全國卷I)常溫下將NaOH溶液滴加到己二酸(HM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與

離子濃度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心田必)的數量級為ICT

CUY-

B.曲線N表示pH與1g—『"的變化關系

C112A

C.NaHX溶液中c(H+)>c(OHD

D.當混合溶液呈中性時,c(Na+)>c(HX")>c(X2-)>c(OH-)=c(H+)

答案D

解析由HaXH++HX可知:

小產匚.一,則c(.)等式兩邊同取負對數可得:pH,=

cH2AcHA

HX-cX2-

—1gE+lgC—o同理,由HXH++X”可得:pH2=-1gk2+lg[7T7~。因1

cH2XcHX

cHX-cX2"

〉禽》乙,則一1gAZ,<-lg心。當=,'uv-時,有pHiVpHz,故曲線N

Cri2ACnA

rY2-

表示pH與1grS1的變化關系,曲線M表示pH與1g的變化關系,B項正確。

CO2ACnA

2-2-

cVcV

由曲線M可知,當pH=4.8時,]g~~~7—^—0.6,由pH2=-1g恁+lg~~7—^■一可得:

CHXcHX

1g心比一0.6-4.8=-5.4,^=10-5"=100-6X10-6,故4的數量級為IO",A項正

確。NaHX溶液中,<1,則<0,此時溶液pH<5.4,溶液呈酸性,所

cHXcHX

CY2-

以c(H+)>c(OFT),C項正確。由以上分析可知,當lg=0,即C(X2-)=C(HXD

cHX

時溶液呈酸性,故當溶液呈中性時,c(Na2X)>c(NaHX),溶液中各離子濃度大小關系為c(Na

+)>c(X2-)>c(HX")>c(OH-)=c(H+),D項錯誤。

9.(2017?全國卷HD在濕法煉鋅的電解循環(huán)溶液中,較高濃度的C廣會腐蝕陽極板而

增大電解能耗。可向溶液中同時加入Cu和CuSO”生成CuCl沉淀從而除去Cl,根據溶液

中平衡時相關離子濃度的關系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UCuCl)的數量級為KT,

B.除反應為CU+CU2++2C「=2CUC1

C.加入Cu越多,Cu,濃度越高,除效果越好

D.2Cu+=Cu2++Cu平衡常數很大,反應趨于完全

答案C

rC]c

解析A對:當一1,…「「=0時,]g--『:約為—7,即c(C「)=lmol

mol,Lmol,L

c(Cu+)=10-7mol-r1,因此扁(CuCl)的數量級為KT?。B對:分析生成物CuCl的化合價

可知,C1元素的化合價沒有發(fā)生變化,Cu元素由。價和+2價均變?yōu)?1價,因此參加該反

應的微粒為Cu、O?+和C廠,生成物為CuCL則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U+CU2++2C「=2CUC1。

C錯:銅為固體,用量改變平衡不移動,即Cu的量對除CU效果無影響。D對:2Cu+=Cu2

+

++Cu的平衡常數K=—c——,可取圖像中的e(Cu+)=c(Cu2+)=lX10-6mol代入

cCu

平衡常數的表達式中計算,即為仁一::一尸1x10'L?molT,因此平衡常

1X10mol?L

數很大,反應趨于完全。

10.(2017?全國卷H)用電解氧化法可以在鋁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蝕的氧化膜,電

解質溶液一般為H2so混合溶液。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待加工鋁質工件為陽極

B.可選用不銹鋼網作為陰極

C.陰極的電極反應式為A『++3e-=Al

D.硫酸根離子在電解過程中向陽極移動

答案C

解析C錯:陰極發(fā)生的電極反應為21r+2鼠==11"。

11.(2017?全國卷HD全固態(tài)鋰硫電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其

中電極a常用摻有石墨烯的Ss材料,電池反應為16Li+6=8Li2s,(2<痣8)。下列說法錯

誤的是()

A.電池工作時,正極可發(fā)生反應:2Li2s6+2Li++2e-=3Li2sl

B.電池工作時,外電路中流過0.02moi電子,負極材料減重0.14g

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電極a的導電性

I).電池充電時間越長,電池中LiS的量越多

答案D

解析A對:原電池工作時,Li+向正極移動,則a為正極,正極上發(fā)生還原反應,a

-+-+

極發(fā)生的電極反應有S8+2Li^+2e=Li2S8,3Li2Sa+2Li+2e=4Li2S6,2Li2S6+2Li+

+

2e-=3Li2S1>Li2S,+2Li+2e-=2Li2S2^,B對:電池工作時,外電路中流過0.02mol

電子時,氧化Li的物質的量為0.02moL質量為0.14g。C對:石墨烯能導電,利用石

墨烯作電極,可提高電極a的導電性。D錯:電池充電時電極a發(fā)生反應:2Li2sz-2e-=Li2s?

+2Li+等,充電時間越長,電池中Li2s2的量越少。

12.(2017?天津高考)常壓下黑基化法精煉銀的原理為:Ni(s)+4C0(g)

Ni(CO)式g)。230℃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仁2X10-。己知:Ni(C0)4的沸點為42.2℃,

固體雜質不參與反應。

第一階段:將粗模與C0反應轉化成氣態(tài)Ni(CO),;

第二階段:將第一階段反應后的氣體分離出來,加熱至230℃制得高純保。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增加c(C0),平衡向正向移動,反應的平衡常數增大

B.第一階段,在30℃和50°C兩者之間選擇反應溫度,選50°C

C.第二階段,Ni(C0),分解率較低

D.該反應達到平衡時,y生成[Ni(C0)/=4/生成(C0)

答案B

解析A錯:增加c(C0),平衡正向移動,溫度不變,反應的平衡常數不變。B對:第

一階段,生成的Ni(CO儲是氣態(tài),應選擇高于其沸點的反應溫度,故選50℃。C錯:230c

時,化學平衡常數{=2X10-5,有利于反應逆向進行,Ni(CO)”分解率較高。D錯:反應達

到平衡時,4r生成仙式(:0)」=/生成(CO).

13.(2016?全國卷I)298K時,在20.0mL0.10mol?廣,氨水中滴入0.10mol?L

t的鹽酸,溶液的pH與所加鹽酸的體積關系如圖所示。已知0.10mol?廣,氨水的電離度

為1.32%,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X鹽酸)/ml.

A.該滴定過程應該選擇酚酰作為指示劑

B.M點對應的鹽酸體積為20.0mL

c.M點處的溶液中C(NHD=e(cr)=c(n+)=c(oir)

D.N點處的溶液中pH〈12

答案D

解析強酸滴定弱堿,達到滴定終點時溶液呈酸性,應選用甲基橙作指示劑,A錯誤;

若氨水和鹽酸恰好反應生成NHQ1,由于NH:水解,溶液呈酸性,要使pH為7,鹽酸應偏少,

即M點對應的鹽酸體積小于20.0mL,B錯誤;M點對應的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關系應為c(NH:)

=c(C「)>c(H+)=c(0H-),C錯誤;N點對應的溶液為氨水,。(01)=0.lOmol?L-,X1.32%

=1.32X103mol?LSc(H1)=---TT;---=.3mol?L_1,pH=ll+lg1.32<12,

CvJri1(oJoNxZ/'1U

D正確。

14.(2016?全國卷III)下列有關電解質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c1廣

A.向0.1mol?Ldh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一市而「減小

cCHBCOOH

B.將(KCOONa溶液從20℃升溫至30C,溶液中一高£鼠~而一增大

cCH3COOH0?°c0H

cNUT

C.向鹽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溶液中>1

cC1

cCP

D.向AgCl、AgBr的飽和溶液中加入少量AgNlX,溶液中丁而一不變

答案D

解析溫度不變時,CHaCOOH的電離平衡常數4=j是不變的,加

CCH3COOH

cH+

水時cGFLCOO)變小,一蒞不布丁一應變大,A錯誤;CH3COO+H2OCFLCOOH+OH一的平

cCH3COOH

CH3C0011*cQir

衡常數/=£,升溫,4增大,

CCH3COO一

,CH;/:";0H=我小,B錯誤;根據電荷守恒得c(NH:)+c(H+)=c(CT)

Niir

+c(0H),溶液呈中性時c(H+)=c(0H)則c(肌)一("),Fc-=I,C錯誤;向

cciTAg+?cC「%AgCl

AgCI、AgBr的飽和溶液中加入少量AgNCL.1B-

Ag*,cBrKsvAgBr

溫度不變,K>(AgCl)、《KAgBr)均不變,則"I~~——不變,D正確。

15.(2016?天津高考)室溫下,用相同濃度的NaOH溶液,分別滴定濃度均為0.1mol-L

的三種酸(HA、HB和HD)溶液,滴定曲線如圖所示,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中和百分數/%

A.三種酸的電離常數關系:檢〉后>航)

B.滴定至P點時,溶液中:c(B-)>c(Na+)>c(HB)>c(H+)>c(OH")

C.pH=7時,三種溶液中:c(A-)=c(B-)=c(D-)

D.當中和百分數達100湖寸,將三種溶液混合后:

c(HA)+c(HB)+c(HD)=c(0H-)-c(H+)

答案C

解析濃度均為0.1mol?L'的HA、HB和HD三種酸溶液的pH不同,pH越小,則酸

的電離常數越大,A正確;滴定至P點時,所得溶液為等物質的量濃度的HB與NaB的混合

溶液,溶液顯酸性,說明HB的電離程度強于B-的水解程度,故c(B-)>c(Na+)>c(HB)>c(H

+)>c(0H-),B正確;pH=7時,三種溶液中:c(A-)>c(B-)>c(D-),C錯誤;根據質子守恒

知,D正確。

16.(2016?海南高考)向含有MgCOs固體的溶液中滴加少許濃鹽酸(忽略體積變化),下

列數值變小的是()

A.c(C03)B.c(Mg2+)

C.c(H+)D.^(MgCOa)

答案A

解析含有MgCOa固體的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MgCCUs)Mg2+(aq)+C07(aq),加

入少量濃鹽酸后,H+和cor反應,促使MgCO,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動,c(Mg>)增大,AUMgCOs)

只與溫度有關,在該過程中不變,c(cor)=,則c(c(r)減小。

,cM丁g'

17.(2016?海南高考)(雙選)由反應物X轉化為Y和Z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

反應進程

A.由X-Y反應的A"=區(qū)一名

B.由X-Z反應的<0

C.降低壓強有利于提高Y的產率

D.升高溫度有利于提高Z的產率

答案BC

解析根據能量變化圖可知,X-Y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X(g)=3Y(g)△/六笈一反;反

應后氣體體積增大,降低壓強,平衡正向移動,Y的產率升高,A項錯誤,C項正確;X-Z

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X(g)=Z(g)△H=E\f<0;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

向移動,Z的產率降低,B項正確,D項錯誤。

二、非選擇題

18.(2018-全國卷I)采用N2O5為硝化劑是一種新型的綠色硝化技術,在含能材料、醫(yī)

藥等工業(yè)中得到廣泛應用?;卮鹣铝袉栴}:

(1)1840年Devil用干燥的氯氣通過干燥的硝酸銀,得到凡0$,該反應的氧化產物是一

種氣體,其分子式為,

(2)F.Daniels等曾利用測壓法在剛性反應器中研究了25℃時NzOs(g)分解反應:

2N2O5(g)--4N0z(g)+62(g)

2NzO,(g)

其中NO2二聚為NQi的反應可以迅速達到平衡。體系的總壓強p隨時間£的變化如下表

所示(£=8時,N2O5(g)完全分解):

t/min040801602601300170000

p/kPa35.840.342.545.949.261.262.363.1

①已知:2N205(g)=2N20I(g)+02(g)

XH、=-4.4kJ,mol1

2NO2(g)=N2Ojg)

△"=-55.3kJ?mol-1

則反應N2O5(g)=2N02(g)+暴(g)的A//=kJ?mor'c

②研究表明,心056)分解的反應速率片2義10-3><閉205(1^^?。11-1)。1=62min時,

測得體系中32=2.9kPa,則此時的項205=kPa,/=kPa?min-'?

③若提高反應溫度至35°C,則NQs(g)完全分解后體系壓強8(35℃)63.1

于\

、)

z

、

④25℃時,N2O,(g)2N02(g)反應的平衡常數&=kPa(4為以分壓表示的平

衡常數,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3)對于反應2N205(g)-4N02(g)+02(g),

R.A.Ogg提出如下反應歷程:

第一步N205NO2+NO3快速平衡

第二步NR+NOs-NO+NOz+O?慢反應

第三步NO+NOa-2N02快反應

其中可近似認為第二步反應不影響第一步的平衡。下列表述正確的是(填標

號)。

A.『(第一步的逆反應)>「(第二步反應)

B.反應的中間產物只有N03

C.第二步中NO?與N0;的碰撞僅部分有效

D.第三步反應活化能較高

答案⑴G

(2)①53.1②30.06.0X10③大于溫度提高,體積不變,總壓強提高;N0?

生成N。為放熱反應,溫度提高,平衡左移,體系物質的量增加,總壓強提高④13.4

(3)AC

解析(1)氯氣在反應中得到電子作氧化劑,硝酸銀中只有氧元素化合價會升高,所以

氧化產物是氧氣,分子式為

(2)①已知:i.2N2O5(g)=2N20..(g)+O2(g)

△〃=-4.4kJ?mol7

ii.2N02(g)=N204(g)A'=-55.3kJ?mol

根據蓋斯定律可知i+2—ii即得到

N20s(g)=2N0z(g)+$2(g)△仁率一A々=+53.1kJ?mol,

②根據方程式可知生成氧氣與消耗N2O5的物質的量之比是1:2,又因為壓強之比等于

物質的量之比,所以消耗NzOs的壓強是2.9kPaX2=5.8kPa,則此時NQ的壓強是35.8

kPa-5.8kPa=30.0kPa,因此此時反應速率r=2.0X10^3X30(kPa?min^')=6.0X10

2(kPa,min')(,

③由于溫度升高,容器體積不變,總壓強提高,且NO,生成為放熱反應,溫度提高,

平衡左移,體系物質的量增加,總壓強提高,所以若提高反應溫度至35℃,則2。59)完全

分解后體系壓強。-(35℃)大于63.1kPa。

④根據表中數據可知NQ完全分解時的壓強是63.1kPa,根據方程式可知完全分解時

最初生成的NO2的壓強是35.8kPaX2=71.6kPa,O2是35.8kPa+2=17.9kPa,總壓

強應該是71.6kPa+17.9kPa=89.5kPa,平衡后壓強減少了89.5kPa-63.1kPa

=26.4kPa,所以根據方程式2N0式g)NO(g)可知平衡時N。對應的壓強是26.4kPa,

10O2

NO2對應的壓強是71.6kPa-26.4kPaX2=18.8kPa,則反應的平衡常數4=葡彳

kPa=13.4kPa。

(3)第一步反應快速平衡,所以第一步的逆反應速率大于第二步的反應速率,A正確;

根據第二步和第三步可知中間產物還有NO,B錯誤;根據第二步反應生成物中有NO,可知N02

與NO:,的碰撞僅部分有效,C正確;第三步為快反應,所以第三步反應的活化能較低,D錯

誤。

19.(2018?全國卷n)CH「C02催化重整不僅可以得到合成氣(C0和H2),還對溫室氣體

的減排具有重要意義?;卮鹣铝袉栴}:

⑴CH4-COz催化重整反應為:CHKg)+C02(g)=2C0(g)+2H2(g)o

-1

已知:C(s)+2H2(g)=CH4(g)A//=-75kJ?mol

C(s)+02(g)=C02(g)

△"=-394kJ-mol-1

C(s)+102(g)=C0(g)

AH——111kJ,mol'

1

該催化重整反應的△〃=kJ-moFo有利于提高CHJ平衡轉化率的條件是

(填標號)。

A.高溫低壓B.低溫高壓

C.高溫高壓D.低溫低壓

某溫度下,在體積為2L的容器中加入2molCH?1molC02以及催化劑進行重整反應,

達到平衡時CO2的轉化率是50%,其平衡常數為mol2-I/?。

(2)反應中催化劑活性會因積碳反應而降低,同時存在的消碳反應則使積碳量減少。相

關數據如下表:

積碳反應

CHi(g)=

C(s)+2H2(g)消碳反應

C02(g)+C(s)

=2C0(g)

AH/(kJ?mol-1)75172

活化能/

(kJ,mol-1)

催化劑X3391

催化劑Y4372

①由上表判斷,催化劑XY(填“優(yōu)于”或“劣于”),理由是

-

積128

4

/(%)

0

500550600650700

在反應進料氣組成、壓強及反應時間相同的情況下,某催

化劑表面的積碳量隨溫度的變化關系如右圖所示。升高溫度時,下列關于積碳反應、消

碳反應的平衡常數(給和速率(力的敘述正確的是(填標號)。

A.一如{消均增加

B.「積減小,?.增加

C.一積減小,《消增加

D.%增加的倍數比叱增加的倍數大

-

②在一定溫度下,測得某催化劑上沉積碳的生成速率方程為v=k-?[p(C02)]

。-5(?為速率常數)。在HCHJ一定時,不同6C0J下積碳量隨時間的變化趨勢如圖所示,則

A(CO2),田(⑩)、Pc(C()2)從大到小的順序為

/

g(

g/

)

答案(1)247A;

(2)①劣于相對于催化劑X,催化劑Y積碳反應的活化能大,積碳反應的速率?。欢?/p>

消碳反應活化能相對小,消碳反應速率大AD②R(COZ)、A(C02),自(CO?)

解析⑴已知:@C(s)+2H2(g)=CH4(g)

△〃=-75kJ,mol!

②C(s)+02(g)=C02(g)A//=-394kJ?moP1

@C(s)+1o2(g)=C0(g)—kJ?mor'

根據蓋斯定律可知③X2一②一①即得到CH「C()2催化重整反應CH.,(g)+COz(g)=2CO(g)

+2H?(g)的A//=+247kJ?mol-'。正反應是體積增大的吸熱反應,所以有利于提高CH,平

衡轉化率的條件是高溫低壓,答案選A;某溫度下,在體積為2L的容器中加入2moiCH」、

1molC0,以及催化劑進行催化重整反應,達到平衡時CO2的轉化率是50%,根據方程式可知

CH,(g)+C02(g)=2C0(g)+2似g)

起始濃度

10.500

mol?L

轉化濃度

?0.250.250.50.5

mol?L-l

平衡濃度

,0.750.250.50.5

mol?L-1

所以平衡常數為:,:售mol2?mol2-

U./DXu.ZO3

(2)①根據表中數據可知相對于催化劑X,催化劑Y積碳反應的活化能大,積碳反應的

速率??;而消碳反應活化能相對小,消碳反應速率大,所以催化劑X劣于Y。正反應均是吸

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因此4積、芯灑均增加,A正確,C錯誤;升高溫

度反應速率均增大,B錯誤;積碳量達到最大值以后再升高溫度積碳量降低,這說明「濟增

加的倍數比h蹭加的倍數大,D正確。

②根據反應速率方程式可知在0(cn,)一定時,生成速率隨P(COD的升高而降低,根據圖

像可知A(COZ)、A(COz)、R(C02)從大到小的順序為R(C02)、自(⑩)、A(C02)O

20.(2018?全國卷UDKI03是一種重要的無機化合物,可作為食鹽中的補碘劑?;卮鹣?/p>

列問題:

(l)KIOs的化學名稱是一。

(2)利用“KClCh氧化法”制備KI03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

114)

「---nrnr-^n-----------

KCI°'T盥卜逐-盤-溶解-調1汨-粼~KIO,

比0」-----------------------------------

濾液

“酸化反應”所得產物有KH(I()3)2、C12和KC1?!爸餋1」采用的方法是?!盀V

液”中的溶質主要是?“調pH”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KI0;,也可采用“電解法”制備,裝置如圖所示。

陽面子交換膜

KOH+1:KOH

①寫出電解時陰極的電極反應式:O

②電解過程中通過陽離子交換膜的離子主要為,其遷移方向是。

③與“電解法”相比,“KC1。,氧化法”的主要不足之處有(寫

出一點)。

答案(1)碘酸鉀

(2)加熱KC1KH(10:!)2+KOH=2K103+ILO(aKHI03+KOH=K103+1120)

-+

(3)02H2O+2e=2OH-+H2t(2)Ka至Ub

③產生Ch易污染環(huán)境

解析(1)根據氯酸鉀(KC1OJ可以推測KI0,為碘酸鉀。

(2)將溶解在溶液中的氣體排出的一般方法是將溶液加熱,原因是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

上升而減小。第一步反應得到的產品中的氯氣在“逐Ch”時除去,根據圖示,碘酸鉀在最

后得到,所以過濾時KH(I0:;)2在濾渣中,所以濾液中的溶質主要為KC1?!罢{pH”的主要目

的是將KH(103)2轉化為KI03,所以方程式為:KH(IO3)2+K0H=2KI03+H20(^HI03+K0H=KT03

+H.0)。

(3)①由圖可知,陰極為氫氧化鉀溶液,所以反應為水電離出的氫離子得電子,反應為

2H2()+21=20口+出1。②電解時,溶液中的陽離子應該向陰極遷移,明顯是溶液中大量

存在的鉀離子遷移,方向為由左向右,即由a到b。③KCIO3氧化法的最大不足之處在于生

產中會產生污染環(huán)境的氯氣。

21.(2018?北京高考)近年來,研究人員提出利用含硫物質熱化學循環(huán)實現太陽能的轉

化與存儲。過程如下:

陽電

能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