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課《白楊禮贊》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1頁
第15課《白楊禮贊》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2頁
第15課《白楊禮贊》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3頁
第15課《白楊禮贊》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4頁
第15課《白楊禮贊》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5課《白楊禮贊》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15白楊禮贊

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厘清文章的脈絡,把握文章昂揚向上的感情。(重點)2.抓住關鍵語段,理解烘托、對比、欲揚先抑、象征等寫作手法的表達效果。(難點)3.感受文中西北軍民團結抗戰(zhàn)的偉大精神和意志。

課時安排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熟讀課文,整體感知作者對白楊樹的贊美之情,感受文章昂揚向上的感情。2.把握本文的抒情線索,厘清文章的脈絡。

課程導入

播放軍旅歌曲《小白楊》。師:同學們,聽過這首歌曲嗎會唱的同學可以跟著齊聲唱一唱。隨即展示歌詞:一棵呀小白楊/長在哨所旁/根兒深/干兒壯/守望著北疆/微風吹/吹得綠葉沙響/太陽照得綠葉閃銀光……小白楊/小白楊/同我一起守邊防/一起守邊防。

唱罷,師問:你覺得歌曲中白楊樹與邊防戰(zhàn)士有怎樣的關系學生自由作答后,師:小白楊即是戰(zhàn)士的化身,他們離家戍邊,面對艱苦的環(huán)境,他們挺直身姿,用堅貞的信念、頑強的精神書寫出當代軍人的軍魂。歌詞歌唱白楊樹,就是歌唱我們的邊防戰(zhàn)士。今天,讓我們再次走近白楊樹,一起來感受白楊樹的精神與意志。(板書課題:白楊禮贊)

自主探究一預習與交流

1.走近作者

茅盾(1896—1981),作家、社會活動家。原名沈德鴻,字雁冰,筆名茅盾,浙江桐鄉(xiāng)人。代表作有小說《蝕》三部曲、《子夜》、《林家鋪子》、《春蠶》等。

2.交流背景

這篇散文寫于1941年。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疆工作過一個時期,之后到延安講學。當時,抗日戰(zhàn)爭正處于相持階段,他目睹了北方抗日軍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同心同德、團結抗戰(zhàn)的情形,從解放區(qū)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寫下了這篇熱情洋溢的散文。

3.積累字詞

(1)讀準下面加點字的讀音。開墾(kěn)主宰(zǎi)

坦蕩如砥(dǐ)潛滋暗長(qián)倦怠(dài)婆娑(suō)

虬枝(qiú)懨懨欲睡(yān)

秀頎(qí)地殼(qiào)

倔強(jué)(jiàng)宛然(wǎn)

鄙視(bǐ)旁逸斜出(yì)不折不撓(náo)

(2)解釋下列詞語。

妙手偶得:語出陸游《文章》:“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指文學素養(yǎng)深的人出于靈感,即可偶然間得到妙語佳句。

坦蕩如砥:寬廣平坦得像磨刀石。砥,質地較細的磨刀石。潛滋暗長:暗暗地生長。滋,生長。

懨懨:形容精神不振的樣子。

旁逸斜出:指(樹枝)從樹干的旁邊斜伸出來。參天:高聳在天空中。

婆娑:枝葉扶疏,形容姿態(tài)優(yōu)美。倔強:(性情)剛強不屈。

縱橫決蕩:縱橫馳騁,沖殺突擊。秀頎:美而高。頎,修長。

閱讀課文一合作與探究

一、整體感知

1.理解題目的含義。

“禮贊”的含義是什么怎樣理解《白楊禮贊》這一標題

明確:“禮贊"指用崇敬的心情贊美。“白楊禮贊”意思為:懷著崇敬的心情贊美白楊樹。

2.厘清線索和結構。

朗讀課文,思考并回答:

(1)作者開篇即說:“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贊美白楊樹!"中間又幾次出現(xiàn)意思大致相同的話。找出這些語句,說說它們與標題有怎樣的關系。

明確:”(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一種樹!"這就是白楊樹,.……然而決不是平凡的樹!”“白楊不是平凡的樹。"我要高聲贊美白楊樹!”這些直接抒發(fā)贊美之情的語句,形成本文的抒情線索,與標題形成呼應。

(2)結合本文的抒情線索,思考:這篇散文可以分成幾個部分各部分的大意是什么

明確:全文可分成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起筆點明題旨,總起全文,直接抒發(fā)對白楊樹的贊美和崇敬之情。

第二部分(第2至4段):描寫黃土高原的景象和作者的感受,交代白楊樹生長的環(huán)境。

第三部分(第5至6段):具體描繪白楊樹的外形,揭示其內在氣質,突出白楊樹的正直、倔強、不折不撓,贊美白楊樹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第7至8段):贊美白楊樹的內在氣質,直接點明白楊樹的象征意義。第五部分(第9段):又一次直接抒發(fā)對白楊樹的贊美和崇敬之情。

二、合作探究

瀏覽課文,思考并回答:

1.課文僅僅是在禮贊白楊樹嗎請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語句并說明理由。

明確:如“那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力爭上游"一詞體現(xiàn)出是在寫人;又如“難道你就覺得它只是樹...用血寫出新中國歷史的那種精神和意志”,第一個反問句改為陳述句就是:“你不應該覺得它只是樹。"這也可以說明本文是在贊美人。

2.結合寫作背景和相關語句,思考:作者借白楊樹贊美的是什么人

明確:贊美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廣大北方軍民保衛(wèi)祖國的英雄形象。

3.白楊樹和北方農民有什么相似之處呢下面讓我們走近白楊樹,尋找答案。

全班齊讀第5、6段,思考:白楊樹的總特征是什么作者是從哪些方面突出白楊樹的特征的

明確:作者描繪白楊樹的總特征是“力爭上游”“倔強挺立"。

作者抓住以上這個總特征從干、枝、葉、皮等四方面有順序地刻畫了白楊樹的外形,突出了白楊樹正直、向上、團結的特點。

干:“筆直”“一丈以內絕無旁枝"

枝:“筆直”“一律向上"絕不旁逸斜出”

葉:“片片向上"沒有斜生”“更不用說倒垂"皮:“有銀色的暈圈”“淡青色"

4.根據(jù)以上分析歸納:白楊樹的“不平凡”表現(xiàn)在哪幾方面(請學生在文中圈點勾畫,并做批注)

討論、明確:具體表現(xiàn)在三方面:生長環(huán)境不平凡——景色美;外部形態(tài)不平凡——形象美;內在氣質不平凡——精神美。所以,作者要“高聲贊美白楊樹"。

③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朗讀了課文,整體感知了全文內容,初步理解了作者的情感和寫作目的。并在抓住關鍵語句的基礎上明確了文章的抒情線索,梳理了全文的脈絡結構。通過合作探究、討論交流,我們初步體會到作者對白楊樹、抗日軍民的贊美和崇敬之情。

禮贊——白楊樹

板書設計

白楊禮贊生長環(huán)境

外部形態(tài)→不平凡→人——禮贊精神氣質入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理解烘托、對比、欲揚先抑等寫作技巧的表達效果。

2.學習象征手法的使用,把握托物言志類散文的基本特點。3.學習抗日軍民保家衛(wèi)國、堅貞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課程導入

復習導入,學情診斷。

1.齊聲深情朗讀文中直接贊美白楊樹的語句?!鞍讞顦鋵嵲谑遣黄椒驳模屹澝腊讞顦?”

“那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實在是不平凡的一種樹!"“這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決不是平凡的樹!”

“白楊不是平凡的樹。"

2.回答:《白楊禮贊》的抒情線索是什么

明確:抒情線索是“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安黄椒?三個字反復出現(xiàn),強烈抒發(fā)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使文章不平凡的“景”、不平凡的“形"、不平凡的“神”三者完美結合,白楊樹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挺立在我們面前。

閱讀課文一合作與探究

師: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初步感受到作者借贊美白楊樹來表達對北方農民的崇敬和

贊美的思想情感。下面我們就來探究作者是如何借物抒情的。1.引導學生細讀課文第7、8段,理解白楊樹的內涵。

(1)女同學讀“好女子"部分,要讀得清脆、柔美;男同學讀“偉丈夫”部分,要讀得豪爽、有陽剛之氣。

(2)四人一組展開討論,積極質疑,以加深對重點和難點的理解。

(3)思考:作者是如何由樹及人,寫出了白楊樹的內涵的

討論后明確:作者采用先抑后揚的寫作手法將白楊樹和其他的樹種進行對比。指出白楊樹不是“樹中的好女子",卻是“樹中的偉丈夫”。先抑后揚,文勢起伏。且前后形成對比,突出了白楊樹的陽剛之美:“偉岸"正直”“樸質"嚴肅”“溫和"堅強不屈”“挺拔",實際上這正是抗日軍民的品格和精神的藝術寫照。這樣,文章把“樹”和“人"緊密聯(lián)系起來,由此及彼,運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揭示了白楊樹的內涵。

(4)討論第7段中排比、反問句的讀法。

①你能把這些句子改成陳述句嗎(引導學生體會反問句語氣強的特點)

②你能調換它們之間的順序嗎(引導學生體會語氣由弱到強的特點)

(5)結合語境,體會第7段中反問句的意思是怎么逐步加深的

明確:第一句強調不能只把白楊樹當作一棵樹來看待,引起讀者的共鳴,為下文做鋪墊。接著后三句說了三種象征意義,從普通農民說到部隊哨兵,從具體的人說到精神和意志?!熬陀X得”“不想到"竟一點也不聯(lián)想到”“又不更遠一點想到",帶動著抒情、議論的步步深化,讓人們感受到語言文字之中洋溢著的激情。

(6)第7段中的四組反問句有什么作用

明確:這四組反問句主要是一步步地深入揭示白楊樹的象征意義。這四組排比、反問句,結構相似而有變化,內容相近而不斷深化,清楚地表明本文歌頌和贊美的真正對象是“今天在華北平原縱橫決蕩,用血寫出新中國歷史”的中國共產黨和抗日軍民。

小結:運用排比和反問的修辭手法,增強了語言的氣勢,表達了強烈的情感。同時,這四組反

問句層層遞進,由淺入深地揭示出白楊樹的象征意義,點明了主題,令人深思。

2.探究象征手法。

(1)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愛蓮說》一文中的蓮、菊、牡丹分別象征什么,并簡要說明象征的作用。

明確:蓮,象征君子;菊,象征歸隱者;牡丹,象征富貴者。象征體與本體之間都有相似點,運用象征

手法,使文章委婉含蓄、生動形象、耐人尋味。

(2)判定象征手法的關鍵因素是什么

明確:象征的事物與被象征的事物之間有著某種相似的特點,能引起人們由此及彼的聯(lián)想。

(3)你覺得《白楊禮贊》一文是如何運用象征手法的

明確:白楊樹的樸質、嚴肅、力爭上游、不折不撓的形象,正與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堅持抗戰(zhàn)的北方的農民本質相似,所以作者對白楊樹的禮贊,正是對他們的禮贊,以此表達對抗日軍民的崇敬之情。

(4)齊聲朗讀排比句“難道……",感受象征手法的表達效果。

“難道你就覺得它只是樹難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樸質,嚴肅,堅強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農民難道你竟一點也不聯(lián)想到,在敵后的廣大土地上,到處有堅強不屈,就像這白楊樹一樣傲然挺立的守衛(wèi)他們家鄉(xiāng)的哨兵難道你又不更遠一點想到,這樣枝枝葉葉靠緊團結,力求上進的白楊樹,宛然象征了今天在華北平原縱橫決蕩,用血寫出新中國歷史的那種精神和意志”

(5)寫作中,怎樣使用象征手法

明確:第一,象征是借某種具體的事物或形象表達某種意義,這一意義不是事物本身就具有的,而是作者借此事物所做的聯(lián)想和寄托。第二,象征不同于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它們主要著眼于局部的語言表達效果)。象征是一種寫作技巧,在表達象征意義之前,往往要對這一事物進行細致描繪,突出其某方面的特點(如本課第5段),為賦予它特定的象征意義做鋪墊。第三,象征的作用主要是將作家想說而不愿直說或不能直說的思想、情感寄托于物,巧妙傳達給讀者,以增強文章的表現(xiàn)力。

如:鴿子象征和平;青松象征萬古常青;紅色象征喜慶和革命;太陽象征光明;綠色象征生命;梅花象征高尚、堅貞;蘭花象征高潔、淡泊等。在文體上多用于文學作品,如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

3.品味對比的手法。

提問:作者最后為什么又寫楠木,目的何在

明確:結尾將“貴族化的"楠木和“極常見、極易生長”的白楊樹作對比,再次強調白楊樹的不平凡,與頑固派的觀點形成對比,表明作者鮮明的愛憎之情,歌頌抗日軍民,斥責“積極反共,消極抗日"的國民黨反動派,呼應篇首。

4.總結《白楊禮贊》的藝術特色。明確:(1)象征手法,內涵豐厚。

作者以白楊樹象征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敵后抗日根據(jù)地廣大軍民,歌頌他們團結戰(zhàn)斗、不屈不撓、堅持抗戰(zhàn)到底的崇高精神和堅強意志,抒發(fā)了作者對他們的崇敬和贊美之情。

(2)欲揚先抑,文筆曲折。

在具體描寫了白楊樹“不平凡”之后作者先抑一筆,說它“算不得樹中的好女子",接著用“但是”一轉,稱贊白楊樹是“樹中的偉丈夫”。欲揚先抑,文筆曲折有致。同時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層層深入地揭示出白楊樹的象征意義,文章的思想開拓出新的境界,作者的感情也達到了高峰。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