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三區(qū)九校”2023-2024學年高一年級下冊7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1頁
吉林省“三區(qū)九校”2023-2024學年高一年級下冊7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2頁
吉林省“三區(qū)九校”2023-2024學年高一年級下冊7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3頁
吉林省“三區(qū)九校”2023-2024學年高一年級下冊7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4頁
吉林省“三區(qū)九校”2023-2024學年高一年級下冊7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吉林省“三區(qū)九?!?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7月期末考試語文試

全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

上的指定位置。

2.請按題號順序在答題卡上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作答,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

答題區(qū)域均無效。

3.選擇題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答案的標號涂黑;非選擇題用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

上作答;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4.考試結(jié)束后,請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內(nèi)容:必修下冊。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學習國文就是學習本國的語言文字。語言人人能說,文字在小學階段已經(jīng)學習了好幾年,為什么到了

中學階段還要學習?這是因為平常說的語言往往是任意的,不免有粗疏的弊??;有這弊病,便算不得能夠

盡量運用語言;必須去掉粗疏的弊病,進到精粹的境界,才算能夠盡量運用語言。文字和語言一樣,內(nèi)容

有深淺的不同,形式有精粗的差別,小學階段學習的只是些淺的和粗的罷了,如果即此為止,還算不得能

夠盡量運用文字;必須對于深的和精的也能對付,能駕馭,才算能夠盡量運用文字。

語言文字的學習,就理解方面說,是得到一種知識;就運用方面說,是養(yǎng)成一種習慣。這兩方面必須

聯(lián)成一貫,就是說,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須能夠運用;知識是必要的,但是這種知識必須成為

習慣。語言文字的學習,出發(fā)點在“知”,而終極點在“行”;到能夠“行”的地步,才算具有這種生活

的能力。

要從國文科得到閱讀和寫作的知識,養(yǎng)成閱讀和寫作的習慣,閱讀是“吸收”的事情,從閱讀,咱們

可以領(lǐng)受人家的經(jīng)驗,接觸人家的心情;寫作是“發(fā)表”的事情,從寫作,咱們可以顯示自己的經(jīng)驗,吐

露自己的心情。在人群中間,經(jīng)驗的授受和心情的交通是最切要的,所以閱讀和寫作兩項也最切要,這兩

項的知識和習慣,其他學科是不負授予和訓練的責任的,這是國文科的專責。

知識不能憑空得到,習慣不能憑空養(yǎng)成,必須有所憑借,那憑借就是國文教材。國文教材中排列著一

篇篇的文章,使學生試著去理解它們,理解不了的,由教師給予幫助(教師不教學生先自設(shè)法理解,而只

是一篇篇講給學生聽,這并非最妥當?shù)膸椭?;從這里,學生得到了閱讀的知識。更使學生試著去揣摩它

們,思慮要怎樣地結(jié)構(gòu)和表達,才正確而精密,揣摩不出的,由教師給予幫助;從這里,學生得到了寫作

的知識,如果不試著去理解,試著去揣摩,只是茫然地今天讀篇來自清的《背影》,明天讀一篇《史記》

的《信陵君列傳》,那是得不到什么閱讀和寫作的知識的,國文課也就白上了。

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單憑一部國文教材,是不夠的。要養(yǎng)成一種習慣,必須經(jīng)過反復的歷練。必須在

國文教材以外再看其他的書,越多越好,應該用研讀國文教材得來的知識,去對付其他的書,這才是反復

的歷練。

現(xiàn)在有許多學生,除了教材以外,不再接觸什么書,這是不對的。為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非多讀不可;

同時為充實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讀不可。只要你存心讀書,完全可以就自己所好,就各科學習上的需要,

就解決某項問題的需要,從各處找到書來讀,這是應該而且必須做的。

寫作的歷練在于多作,應該用從閱讀中得到的寫作知識,認真地作。寫作,和閱讀比較起來,尤其偏

于技術(shù)方面。凡是技術(shù),沒有不需要反復歷練的。為養(yǎng)成寫作的習慣,非多作不可:同時為適應生產(chǎn)的需

要,也非多作不可。作日記,作讀書筆記,作記敘生活經(jīng)驗的文章,作抒發(fā)內(nèi)部情思的文章,凡遇有需要

寫作的機會,決不放過,這也是應該而且必須作的。

(摘編自葉圣陶《略談學習國文》)

材料二:

在以八股取士的時代,很多人讀書就是為了寫文章,應科考。許多讀書人專門找“闈墨”“墨卷”來

讀,揣摩人家是怎樣中了舉人、進士的,以便自己去模仿,找到捷徑。如果今天還以為讀就是為了寫,試

問:讀報紙的通訊是不是為了當記者呢?讀小說是不是為了當作家呢?很少需要寫文章的人還讀不讀書

呢?這道理不是很明白嗎?讀書可以提高思想認識,增長見聞。對任何人來說,讀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不能認為只要識了字就會讀,讀,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讀得好,更不簡單。人與人之間,讀的能力是大

有高低之分的。在語文教學中,訓練讀的能力,本身是個目的。一個人理解得好,理解得快,記得牢,說

明他讀的能力高。

寫,當然也是目的。讀與寫既要配合,又要分別處理,不能混為一談,分、合之間,關(guān)系要處理好。

有內(nèi)在聯(lián)系的兩個事物,把它們截然分割開來,認為互不相干,因然不對;把各有特點的事物不加區(qū)別,

納入一個模子里,也不行。互有關(guān)聯(lián)的事物,應當結(jié)合處理,但是結(jié)合要適當,否則,不適當?shù)摹敖Y(jié)合”

會造成互相牽制,互相干擾,當合者合,當分者分,分中有合,合中有分,讀與寫的關(guān)系怕也要做如是

觀。

寫作水平的提高,要靠多方面的配合,如觀察力的提高,思想的提高,知識的積累,語言的不斷豐

富,等等。這些都同讀有聯(lián)系。讀可以促進寫,“讀書破方卷,下筆如有神”,說的就是多讀對寫的幫

助。反過來,寫也可以促進讀,自己有了寫的體會,自然就提高了理解、欣賞的能力。語言訓練首先是技

能的訓練,提高技能要靠反復實踐,必須有一定的量,少了不行。但是,也應該有個限度。

(摘編自張志公《關(guān)于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幾個問題》

1.下列對材料一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只有平時說的語言不是任意的,改掉粗疏的毛病,進到精粹的境界,才算能夠盡量運用語言文字符

號。

B.葉圣陶認為閱讀和寫作這兩項的知識和習慣,由國文科專門負責,其他學科是不負授予和訓練的責任

的。

C.從課外學習中得到閱讀和寫作的知識,養(yǎng)成閱讀和寫作的習慣,是每個學習國文的人應該明確的目

標。

D.學生在獲取閱讀和寫作的知識時,需要教師對教材中的文章一篇篇地講解,并讓學生試著去理解、揣

摩它們。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盡量運用語言文字不是生活上一種奢侈的要求,而是學習國文的人必須具有的一種生活的能力。

B.語言文字的學習,出發(fā)點在“知”,即得到閱讀和寫作的知識;終極點在“行”,即養(yǎng)成閱讀和寫作

習慣。

C.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和老師的幫助從教材中習得閱讀知識,再用這些知識去閱讀更多的書。

D.為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充實自己的生活,必須多寫;為養(yǎng)成寫作的習慣、適應生產(chǎn)的需要,必須多讀。

3.下列說法中,不能作為論據(jù)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

A.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

B.寫作時為求一字穩(wěn),耐得半宵寒,不妨把你的作品放在鐵砧錘上二十次。

C.你如果要寫作,必須有字句的知識、不矯揉造作的藝術(shù)。

D.閱讀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

4.下列論證方法中,材料一未運用的一項是()

A.比喻論證B.對比論證C.因果論證D.舉例論證

5.葉圣陶說,教材無非是個例子。請結(jié)合材料、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答案】l.B2.D

3.B4.A

5.①教材是學生得到閱讀與寫作的知識、養(yǎng)成閱讀與寫作的習慣的憑借。②學生閱讀與寫作習慣的形成,需

要反復歷練,單憑一部教材是不夠的。③我們必須從國文教材中讀出自己,如果我們僅憑現(xiàn)有的參考書或現(xiàn)

成的教案去學習是不行的。國文教材不是目的,而是舉一反三的例子。

【解析】

【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

A,“才算能夠盡量運用語言文字符號”錯誤,偷換概念,在材料第一段,原文只說“才算能夠盡量運用語

言”而非“才算能夠盡量運用語言文字符號”。

C.“從課外學習中得到閱讀和寫作的知識”錯誤,原文是“要從國文科得到閱讀和寫作的知識,養(yǎng)成閱讀

和寫作的習慣”。

D.“需要教師對教材中的文章一篇篇地講解”錯誤,由材料一第四段“教師不教學生先自設(shè)法理解,而只

是一篇篇講給學生聽,這并非最妥當?shù)膸椭笨芍處煈茸寣W生設(shè)法理解、揣摩,揣摩不出的,再給

予幫助,而且教師不需要將文章一篇篇講解給學生聽。

故選B。

【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為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充實自己的生活,必須多寫;為養(yǎng)成寫作的習慣、適應生產(chǎn)的需要,必須多讀”

錯誤,原文是“為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充實自己的生活,非多讀不可;為養(yǎng)成寫作的習慣……適應生產(chǎn)的

需要,也非多作不可”。

故選D。

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A.說的是讀書的滋味。

B.說的是寫作的穩(wěn),材料二中并未提及這一觀點。

C.說的是寫作的要求。

D.說的是閱讀的要求。

故選B。

【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A.材料一沒有運用比喻論證的方法。

B.對比論證,如在論證“要從國文科得到閱讀和寫作的知識,養(yǎng)成閱讀和寫作的習慣”時,將“閱讀”和

“寫作”進行對比。得出結(jié)論,寫作,和閱讀比較起來,尤其偏于技術(shù)方面。

C.因果論證,如材料一第一段中,因為語言和文字都需要精粹才算能夠盡量運用語言文字,而小學階段學

習的只是粗的和淺的罷了,所以中學階段還需要學習語言文字;再如第四段中,因為閱讀是吸收的事情,

寫作是發(fā)表的事情,所以閱讀和寫作兩項最切要。

D.舉例論證,如在論證“知識不能憑空得到,習慣不能憑空養(yǎng)成”時列舉了《背影》《史記》《信陵君列

傳》等文章。

故選A?

【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意味著教材對于學生而言,有其價值,但又不能僅僅依靠教材。

如材料一第四段肯定了教材的價值,“知識不能憑空得到,習慣不能憑空養(yǎng)成,必須有所憑借,那憑借就

是國文教材”,由此可知,教材是憑借,考生可以從中得到閱讀寫作知識、養(yǎng)成閱讀寫作習慣。

如第五段”要養(yǎng)成一種習慣,必須經(jīng)過反復的歷練。必須在國文教材以外再看其他的書,越多越好,應該

用研讀國文教材得來的知識,去對付其他的書,這才是反復的歷練”,這是指學生不能僅僅依靠教材,因

為要養(yǎng)成習慣,需要反復的歷練,需要在國文教材以外再看其他的書。最后,要提及自己的思索,如從國

文教材中讀出自己。

“更使學生試著去揣摩它們,思慮要怎樣地結(jié)構(gòu)和表達,才正確而精密,揣摩不出的,由教師給予幫助;

從這里,學生得到了寫作的知識”“應該用研讀國文教材得來的知識,去對付其他的書”“現(xiàn)在有許多學

生,除了教材以外,不再接觸什么書,這是不對的”,可知,我們必須從國文教材中讀出自己,如果我們

僅憑現(xiàn)有的參考書或現(xiàn)成的教案去學習是不行的。國文教材不是目的,而是舉一反三的例子。

(二)現(xiàn)代文閱讀n(本題共4小題,1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紅樓夢(節(jié)選)

曹雪芹

時值暮春之際,湘云無聊,因見柳花飄舞,便偶成一小令,調(diào)寄《如夢令》。其詞目:

豈是繡絨殘吐,卷起半簾香霧,纖手自拈來,空使鵑啼燕妒。且住,且?。∧勾汗鈩e去。

自己作了,心中得意,使用一條紙兒寫好,與寶釵看了,又來找黛玉。黛玉看畢,笑道:”好,也新

鮮有趣。我卻不能?!毕嬖菩Φ溃骸霸蹅冞@幾社總沒有填詞。你明日何不起社填詞,改個樣兒,豈不新鮮

些?”黛玉聽了,偶然興動,便說:“這話說得極是。我如今便請他們?nèi)ァ!闭f著,①一面吩咐預備了幾

色果點之類,一面就打發(fā)人分頭去請眾人。這里他二人便擬了柳絮之題,又限出幾個調(diào)來,寫了維在壁

上。

眾人來看時,以“柳絮”為題,限各色小調(diào)。又都看了史湘云的,稱賞了一回。寶玉笑道:“這詞上

我們平常,少不得也要胡諂起來?!庇谑谴蠹夷殚帲瑢氣O便拈得了《臨江仙》,寶琴拈得了《西江月》,探

春拈得了《南柯子》,黛玉拈得了《唐多令》,寶玉拈得了《蝶戀花》。紫鵑炷了一支夢甜香,大家思索起

來。

一時,黛玉有了,寫完。接著寶琴寶釵都有了。他三人寫完,互相看時,寶釵便笑道:“我先瞧完了

你們的,再看我的。”探春笑道:“曖呀,今兒這香怎么這么快,已剩了三分了,我才有了半首。”因又

問寶玉可有了。寶玉雖作了些,只是自己嫌不好,又都抹了,要另作,回頭看看,已將燼了。李紈笑道:

“這算輸了。蕉丫頭的半首且寫出來?!碧酱郝犝f,忙寫了出來。眾人看時,上面卻只半首《南柯子》,

寫道是:

空掛纖纖縷,徒垂絡(luò)絡(luò)絲,也難維系也難羈,一任東西南北各分離。

②李紈笑道:“這也卻好作,何不續(xù)上?”

寶玉見香沒了,情愿認負,不肯勉強塞責,將筆擱下,來瞧這半首。見沒完時,反倒動了興開了機,

乃提筆續(xù)道:

落去君休惜,飛來我自知。鶯愁蝶倦晚芳時,縱是明春再見隔年期!

眾人笑道:“正經(jīng)你分內(nèi)的又不能,這卻偏有了??v然好,也算不得?!闭f著,看黛玉的《唐多

令》:粉墮百花洲,香殘燕子樓。一團團逐隊成球。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草木也知愁,韶

華竟白頭。嘆今生誰舍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

眾人看了,俱點頭感嘆,說:“太作悲了!好是固然好的。”因又看寶琴的《西江月》:

漢苑零星有限,隋堤點綴無窮。三春事業(yè)付東風,明月梅花一夢。幾處落紅庭院?誰家香雪簾楊?江

南江北一般同,偏是離人恨重。

眾人都笑說:“到底是他的聲調(diào)悲壯?!畮滋帯?誰家’兩句最妙?!睂氣O笑道:“總不免過于喪

敗。我想,柳絮原是一件輕薄無根無絆的東西,然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說好了,才不落套。所以我諂了

一首來,未必合你們的意思?!北娙诵Φ溃骸安灰t。我們且賞鑒,自然是好的。”因看這一首《臨江

仙》道是:

③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卷得均勻。

湘云先笑道:“好一個'東風卷得均勻'!這一句就出人之上了?!庇挚吹紫碌溃?/p>

蜂團蝶陣亂紛紛。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好

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眾人拍案叫絕,都說:“果然翻得好氣力,自然是這首為尊。纏綿悲戚,讓瀟湘妃子;情致嫵媚,卻

是枕霞;小薛與蕉客今日落第,要受罰的。”寶琴笑道:“我們自然受罰,但不知交白卷子的又怎么

罰?”李紈道:“不用忙,這定要重重罰他,下次為例。”

一語未了,只聽窗外竹子上一聲響,恰似窗屜子倒了一般,眾人唬了一跳。丫鬟們出去瞧時,簾外丫

鬟嚷道:“一個大蝴蜂風箏掛在竹梢上了?!北娧诀咝Φ溃骸昂靡粋€齊整風箏!不知是誰家放斷了繩,拿

下他來?!睂氂竦嚷犃耍捕汲鰜砜磿r,寶玉笑道:“我得這風箏,這是大老爺那院里嬌紅姑娘放的,拿

下來給他送過去罷。”紫鵑笑道;“難道天下沒有一樣的風箏,單他有這個不成?我不管,我且拿起

來。”探春道:“紫鵑也學小氣了。你們一般的也有,這會子拾人走了的,也不怕忌諱?!摈煊裥Φ溃?/p>

“可是呢,知道是誰放晦氣的,快掉出去罷,把咱們的拿出來,咱們也放晦氣?!弊嚣N聽了,趕著命小丫

頭們將這風箏送出與園門上值日的婆子去了,倘有人來找,好與他們?nèi)サ摹?/p>

這里小丫頭們聽見放風箏,巴不得七手八腳都忙著拿出個美人風箏來。也有搬高凳去的,也有捆剪子

股的,也有拔矍子的,寶釵等都立在院門前,命丫頭們在院外敞地下放去。

寶琴笑道:“你這個不大好看,不如三姐姐的那一個軟翅子大鳳凰好?!睂氣O笑道:“果然。”因回

頭向翠墨笑道:“你把你們的拿來也放放。"翠墨笑嘻嘻的果然也取去了。

寶玉又興頭起來,也打發(fā)個小丫頭子家去,說:“把昨兒賴大娘送我的那個大魚取來。”小丫頭去了

半天,空手回來,笑道:“晴姑娘昨兒放走了?!睂氂竦溃骸拔疫€沒放一遭兒呢?!碧酱盒Φ溃骸睓M豎是

給你放晦氣罷了?!睂氂竦溃骸耙擦T。再把那個大螃蟹拿來罷?!?/p>

丫頭去了,同了幾個人扛了一個美人并子來,說道:“襲姑娘說,昨兒把螃蟹給了三爺了,這一個是

林大娘才送來的,放這一個罷?!睂氂窦毧戳艘换?,只見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歡喜,便命叫放起

來。此時探春的也取了來,翠墨在山坡上已放了起來。寶琴也將一個大紅蝙蝠取來。④寶釵也高興,也取

了一個來,卻是一連七個大雁的,都放起來。

(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經(jīng)史湘云提議,林黛玉起社填詞,限定幾個小調(diào)寫作“柳絮詞”后,黛玉、寶釵、湘云、探春等所作

“柳絮詞”各具特色。

B.薛寶釵認為林黛玉、薛寶琴二人創(chuàng)作的“柳絮詞”過于傷悲,而她創(chuàng)作的這首《臨江仙》夸贊柳絮,

眾人認為不落俗套。

C.“蕉丫頭”“蕉下客”是探春,“瀟湘妃子”是林黛玉,“枕霞”是史湘云,這些詩社里的別號來源多

與居住環(huán)境有關(guān)。

D.文本中的“柳絮詞”等詩詞是《紅樓夢》中故事情節(jié)的有機組成部分,它融合在小說的情節(jié)之中,起

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7.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①句運用動作描寫,進行細節(jié)刻畫,巧妙暗示了黛玉考慮細致、周到。

B.②句語義緊承上文,引出下文寶玉提筆續(xù)詞,單獨成段,凸顯李紈的重要。

C.③句中的“卷”,運用擬人,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春風的柔和及柳絮的輕盈。

D.④句以寶釵放風箏收束全文,與前文多處寶釵言語相呼應,形成表現(xiàn)張力。

8.本文選自《紅樓夢》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詞”。在節(jié)選部分,史湘云具有怎

樣的形象特點?請結(jié)合內(nèi)容進行分析。

9.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小說的語言同樣如此。試從本文選三個人物,分析其所作“柳絮詞”暗示了

人物怎樣的命運結(jié)局。

【答案】6.A7.B

8.①才華出眾,文思別致。她寫的《如夢令》,黛玉評價為“新鮮有趣”,眾人“稱賞了一回”。

②心直口快,純真坦率。對寶釵所寫《臨江仙》第一個稱贊,認為第一句就“出人之上了”。

③孤傲曠達,命運凄苦。從《如夢令》所寫柳絮形象、暮春之景可知。

9.①探春只寫出半首《南柯子》,“一任東西南北各分離”暗示了她遠嫁邊疆的命運;寶玉幫她完成后半首,

暗示了兄妹二人人生就像南柯一夢。

②湘云的《如夢令》寫了暮春之景,象征她的凄苦命運,“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別去”隱喻她命運困頓、

史家衰敗。

③寶琴”三春事業(yè)付東風,明月梅花一夢”暗示“好日子”即將結(jié)束,成為一場夢,賈家敗落;寶琴風箏是

“大紅蝙蝠”,吉祥偏福之意,暗示寶琴命運獨好。

④黛玉借柳絮的“粉墮”“香殘”''漂泊”“白頭”“無人收”抒發(fā)了自己漂泊無依、年華易逝、無人理解

的孤獨和哀愁,暗示其凄苦的命運。

⑤薛寶釵“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認為柳絮會隨著東風,飛到云彩之上,體現(xiàn)了其樂觀積極的性格,

暗示其心想事成。

【解析】

【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A.“林黛玉起社填詞……后,……湘云……所作……”錯誤,湘云所作“柳絮詞”在林黛玉起社填詞之

前。

故選Ao

【7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作品的體裁特征和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

B.“單獨成段,凸顯李紈的重要”錯誤,②句引出下文寶玉提筆續(xù)詞,沒有凸顯李紈的重要,屬于過度解

讀。

故選B。

【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根據(jù)“時值暮春之際,湘云無聊,因見柳花飄舞,便偶成一小令,調(diào)寄《如夢令》……黛玉看畢,笑道:

'好,也新鮮有趣。我卻不能。'”“眾人來看時,以‘柳絮’為題,限各色小調(diào)。又都看了史湘云的,

稱賞了一回”可知,才華出眾,文思別致。她寫的《如夢令》,黛玉評價為“新鮮有趣”,眾人“稱賞了

一回”。

根據(jù)“好一個'東風卷得均勻'!這一句就出人之上了”可知,心直口快,純真坦率。對寶釵所寫《臨江

仙》第一個稱贊,認為第一句就“出人之上了”。

湘云出身侯門,但髻年失侍,父母雙亡。在嬸娘家中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在暮春將去,飛絮狼藉之際,

湘云睹物傷懷,以柳絮自況,自傷寄人籬下、象柳絮一樣飄忽不定的身世,不免有幾分惆悵,但對美好生

活的珍重,使她的心境豁然開朗,“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別去”,表現(xiàn)出她留戀美好春光、追求美好生

活的樂觀熱情的生活理想。可見,她孤傲曠達,命運凄苦。

【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語言特點的能力。

“探春聽說,忙寫了出來。眾人看時,上面卻只半首《南柯子》,寫道是:空掛纖纖縷,徒垂絡(luò)絡(luò)絲,也

難維系也難羈,一任東西南北各分離”,探春只寫出半首《南柯子》,“一任東西南北各分離”暗示了她

遠嫁邊疆的命運;“寶玉見香沒了,情愿認負,不肯勉強塞責,將筆擱下,來瞧這半首。見沒完時,反倒

動了興開了機,乃提筆續(xù)道:落去君休惜,飛來我自知。鶯愁蝶倦晚芳時,縱是明春再見隔年期!”,寶

玉幫她完成后半首,暗示了兄妹二人人生就像南柯一夢。

“時值暮春之際,湘云無聊,因見柳花飄舞,便偶成一小令,調(diào)寄《如夢令》。其詞曰:豈是繡絨殘吐,

卷起半簾香霧,纖手自拈來,空使鵑啼燕妒。且住,且?。∧勾汗鈩e去”,湘云的《如夢令》寫了暮春

之景,象征她的凄苦命運,“且住,且??!莫使春光別去”隱喻她命運困頓、史家衰敗。

“因又看寶琴的《西江月》:漢苑零星有限,隋堤點綴無窮。三春事業(yè)付東風,明月梅花一夢。幾處落紅

庭院?誰家香雪簾極?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離人恨重”,寶琴“三春事業(yè)付東風,明月梅花一夢”暗示

“好日子”即將結(jié)束,成為一場夢,賈家敗落;“寶琴也將一個大紅蝙蝠取來”,寶琴風箏是“大紅蝙

蝠”,吉祥偏福之意,暗示寶琴命運獨好。

“說著,看黛玉的《唐多令》:粉墮百花洲I,香殘燕子樓。一團團逐隊成球。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

說風流!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嘆今生誰舍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黛玉借柳絮

的“粉墮”“香殘”“漂泊”“白頭”“無人收”抒發(fā)了自己漂泊無依、年華易逝、無人理解的孤獨和哀

愁,暗示其凄苦的命運。

“蜂團蝶陣亂紛紛。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

憑借力,送我上青云”,薛寶釵“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認為柳絮會隨著東風,飛到云彩之上,體

現(xiàn)了其樂觀積極的性格,暗示其心想事成。

二、古代詩文閱讀(31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材料一:

邑有成名者,像童子業(yè),久不售。為人迂訥,遂為猾胥報充里正役,百計營謀不能脫。不終歲,薄產(chǎn)累

盡。會征促織,成不敢斂戶口,而又無所賠償,憂悶欲死。

成反復自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細瞻景狀,與村東大佛閣真逼似。乃強起扶杖,執(zhí)圖詣寺后,遂于蒿

萊中側(cè)聽倏行,似尋針芥。冥搜未已,一癩頭蟆猝然躍去。躡跡披求,見有蟲伏棘根。遽撲之,入石穴中。

逐而得之,大喜,籠歸,舉家慶賀,雖連城拱璧不啻也。上于盆而養(yǎng)之,留待限期,以塞官責。

成有子九歲,窺父不在,竊發(fā)盆。蟲躍擲徑出,及撲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須就斃。母聞之,面色灰

死,大罵日:“日根,死期至矣!”兒涕而出。成歸,怒索兒,兒渺然不知所往。既得其尸于井,因而化

怒為悲,搶呼欲絕。夫妻向隅,相對默然,不復聊賴。日將暮,取兒藁葬。近撫之,氣息慨然。喜置榻上,

半夜復蘇。忽聞門外蟲鳴,驚起覘視,蟲宛然尚在。村中少年好事者,視成所蓄,掩口胡盧而笑。因出己

蟲,納比籠中。俄見小蟲躍起,張尾伸須,直能敵領(lǐng)。

翼日進宰,宰見其小,怒訶成。成述其異,宰不信。試與他蟲斗,蟲盡靡。乃賞成,獻諸撫軍。撫軍大

悅,以金籠進上,細疏其能。既入宮中,舉天下一切異狀遍試之,無出其右者。每聞琴瑟之聲,則應節(jié)而舞,

上大嘉悅。無何,宰以卓異聞,宰悅,免成役。又囑學使俾入邑庠。后歲余,成子精神復舊,自言身化促織,

輕捷善斗,今始蘇耳。撫軍亦厚責成。不數(shù)歲,裘馬過世家焉。

異史氏目:“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過此已忘;而奉行者即為定例。加以官貪吏虐,民日貼婦賣兒,更

無休止。故天子一堂歲,皆關(guān)民命,不可忽也?!?/p>

(節(jié)選自《促織》)

材料二:

邑共八鄉(xiāng)。每歲各鄉(xiāng)必報一人,以應雜徭。貧者恐其逃竄,必相其家道殷實者而報之,名目"富戶”。

此富戶者,皆鄉(xiāng)中之良農(nóng),平昔不入公門,視官長如閻羅,畏衙役如狼虎。量一差出則徂惶無主人欺普迪面

呼應不靈。蒙簽票之嚴催,惟思典質(zhì),以免官刑。故中人之產(chǎn)立盡。

(節(jié)選自蒲松齡《淄邑流弊》)

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每一差A出B則徊惶C無主D人欺E善訥F而呼應G不靈。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操童子業(yè)”與“大王來何操”(《鴻門宴》)兩句中的“操”意思不同。

B.“徐”,緩慢,與“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赤壁賦》)中的“徐”意思相同。

C.“業(yè)根,死期至矣”與“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出師表》)兩句中的“業(yè)”意思相同。

D.腔步,這里指小的舉動,而“不積勝步,無以至千里”(《勸學》)中的“腔步”指距離近。

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成名于村東大佛閣捕得的蟋蟀被兒子誤傷后,雖“宛在”但看上去精氣神大不如前,引得村中少年好

事者“掩口而笑”。

B.邑人成名讀書多年,總是考不中秀才;而他進獻的促織受到縣令、巡撫特別是皇帝賞識后又被給予秀

才功名,這一事件頗具諷刺意味。

C.兒子投井自盡,讓成名夫婦悲痛欲絕,“不復聊賴”;發(fā)覺兒子尚有微弱氣息后,高興地把兒子放在

榻上,兒子一年多后精神復原。

D.“人化促織”這一悲劇性情節(jié)產(chǎn)生的原因很多:作為統(tǒng)治者的皇帝不克制自己的喜好;作為執(zhí)行者的貪

官虐吏,討好皇帝。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雖連城拱璧不啻也。上于盆而養(yǎng)之,留待限期,以塞官責。

(2)成述其異,宰不信。試與他蟲斗,蟲盡靡。乃賞成,獻諸撫軍。

14.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均“源于生活,反映生活”,請簡要概括材料二為蒲松齡創(chuàng)作《促織》提供了怎樣的

生活基礎(chǔ)?

【答案】10.BDF11.C12.A

13.(1)即使價值連城的寶玉也不比上它。(把它)裝在盆子里喂養(yǎng),只等到了期限,拿它充抵官府的差事。

(2)成名講述了這只蟋蟀的奇特本領(lǐng),縣官不相信。試著(拿它)和別的蟋蟀搏斗,所有的都被斗敗了。

于是就獎賞了成名,把蟋蟀獻給了巡撫。

14.①材料二中官貪吏虐的事實為《促織》提供了針硬的主題。②材料二中淄邑的“流弊”為《促織》提供

了現(xiàn)實的環(huán)境。③材料二中民不聊生的慘狀為《促織》提供了情節(jié)的走向。

【解析】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每次接到差事,這些“富戶”就驚悸不安,六神無主,鄉(xiāng)人欺負他心善木訥,而支使不動。

“每一差出”,為時間狀語,一般單獨成句,B處斷開;

“徊惶無主”省略主語“富戶”,“人”是下句“欺”的主語,D處斷開;

“欺善訥”和“呼應不靈”主語均是“人”,分別是兩個動賓結(jié)構(gòu)的短句,句子結(jié)構(gòu)完整,F(xiàn)處斷開。

故需在BDF三處斷句。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識和理解一詞多義的能力。

A.正確。從事/攜帶。句意:是個念書人。/大王來時帶了什么東西?

B.正確。句意:他于是在野草中一面?zhèn)榷毬犚幻媛摺?清風緩緩拂來,水面波瀾不起。

C.錯誤。惡業(yè),造成惡果的言語行為等/事業(yè)、功業(yè)。句意:禍根,你的死期到了。/先帝開創(chuàng)的大業(yè)未

完成一■半。

D.正確。句意:所以皇帝的一舉一動。/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達到千里之遠。

故選C。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理解能力。

A."雖'宛在’但看上去精氣神大不如前,引得……”說法錯誤,從原文”及撲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須

就斃”可以看出。成名于大佛閣后捕得蟋蟀后養(yǎng)在家中,兒子出于好奇偷看時,一不小心,當時就撲死了

它。引得村中少年好事者“掩口而笑”的蟋蟀也并非成名兒子誤傷致死的那只。

故選Ao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雖”,即使;“不啻”,比不上;“塞”,充抵。

(2)“異”,奇特本領(lǐng);“宰”,縣令;“靡”,失敗、敗退。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材料二記述了當?shù)孛磕晗蚬俑蠄蟆案粦簟背赡昴凶觼響獙俑碾s役的事情,這些“富戶”“皆鄉(xiāng)中之

良農(nóng),平昔不入公門,視官長如閻羅,畏衙役如狼虎”“蒙簽票之嚴催,惟思典質(zhì),以免官刑”,他們害

怕那些衙役們,接到差事驚悸不安,六神無主,遭受官府的嚴令催促,只想著抵押財產(chǎn),以免官府的刑

罰。

“官長如閻羅”“衙役如狼虎”,這種官貪吏虐的事實和《促織》中媚上欺下官吏一樣,都是作者批判的

對象,因此材料二為《促織》提供了針硬的主題;

“每歲各鄉(xiāng)必報一人,以應雜徭”“貧者恐其逃竄,必相其家道殷實者而報之",在報雜徭之人時,去考

察那種家庭比較寬裕的人,把這種人報上去,最后致使他們“思典質(zhì),以免官刑”“中人之產(chǎn)立盡”,他

們抵押財產(chǎn),耗盡家產(chǎn)來免官府的刑罰,這樣的事件是相沿下來的弊端,為《促織》提供了現(xiàn)實的環(huán)境,

《促織》中的成名作為鄉(xiāng)官,被迫使搜尋蟋蟀;

“中人之產(chǎn)立盡",哪怕是中等人家的家產(chǎn)也很快耗盡,民不聊生的慘狀為《促織》提供了情節(jié)的走向,

《促織》中成名的命運也是因皇帝的一喜好而改變,被迫使搜尋蟋蟀,卻因此家財耗盡。

參考譯文:

材料一:

縣里有個叫成名的人,是個念書人,長期未考中秀才。他為人拘謹,不善說話,就被刁詐的小吏報到

縣里,叫他擔任里正的差事,他想盡方法還是擺脫不掉(任里正這差事)。不到一年,微薄的家產(chǎn)都受牽

累賠光了。正好又碰上征收蟋蟀,成名不敢勒索老百姓,但又沒有抵償?shù)腻X,憂愁苦悶,想要尋死。

成名反復思索,難道是指給我捉蟋蟀的地方嗎?細看圖上面的景物,和村東的大佛閣很相像。于是他

就忍痛爬起來,扶著杖,拿著圖來到寺廟的后面,(看到)有一座古墳高高隆起。成名沿著古墳向前走,

只見一塊塊石頭,好像魚鱗似的排列著,真像畫中的一樣。他于是在野草中一面?zhèn)榷毬犚幻媛?,好?/p>

在找一根針和一株小草似的。他正用心探索著,突然一只癩蛤蟆跳過去了。他便跟著癩蛤蟆的蹤跡,分開

叢草去尋找,只見一只蟋蟀趴在棘根下面,他急忙撲過去捉它,蟋蟀跳進了石洞。他便追趕著抓住了它。

成名特別高興,用籠子裝上提回家,全家慶賀,即使價值連城的寶玉也不比上它。(把它)裝在盆子里喂

養(yǎng),只等到了期限,拿它充抵官府的差事。

成名有個兒子,年九歲,看到父親不在(家),偷偷打開盆子來看。蟋蟀一下子跳出來了,快得來不

及捕捉。等抓到手后,(蟋蟀)的腿已經(jīng)掉了,肚子也破了,一會兒就死了。母親聽了,(嚇得)面色灰

白,大罵說:“禍根,你的死期到了!”孩子哭著跑了。成名回來了,怒氣沖沖地去找兒子,兒子無影無

蹤不知到哪里去了。后來在井里找到他的尸體,于是怒氣立刻化為悲痛,呼天喊地,悲痛欲絕。夫妻二人

對著墻角流淚哭泣,面對面坐著不說一句話,再也沒有了依靠。直到傍晚時,才拿上草席準備把孩子埋

葬。夫妻走近一摸,還有一絲微弱的氣息。他們高興地把他放在床上,半夜里孩子又蘇醒過來。他忽然聽

到門外有蟋蟀的叫聲,吃驚地起來細看時,那只蟋蟀仿佛還在,高興地收養(yǎng)了它。村里一個喜歡多事的年

輕人,看到成名所養(yǎng)的蟋蟀,只是掩著口笑,接著取出自己的蟋蟀,把兩個蟋蟀放在一個斗盆里。一會

兒,只見小蟋蟀跳起來,張開尾,豎起須,一口直咬著對方的脖頸。

第二天,成名把蟋蟀獻給縣官,縣官見它小,怒斥成名。成名講述了這只蟋蟀的奇特本領(lǐng),縣官不相

信。試著(拿它)和別的蟋蟀搏斗,所有的都被斗敗了。于是就獎賞了成名,把蟋蟀獻給了巡撫。巡撫特

別高興,用金籠裝著獻給皇帝。到了宮里后,凡是全國貢獻的蝴蝶、青絲額及各種稀有的蟋蟀,都與(小

蟋蟀)斗過了,沒有一只能占它的上風。它每逢聽到琴瑟的聲音,都能按照節(jié)拍跳舞,皇帝更加喜歡。不

久,縣官也以才能卓越而聞名了??h官一高興,就免了成名的差役,又囑咐主考官,讓成名中了秀才。過

了一年多,成名的兒子精神復原了,他說他變成一只蟋蟀,輕快而善于搏斗,現(xiàn)在才蘇醒過來。巡撫也重

賞了成名。不到幾年,成名身穿輕裘,騎上高頭駿馬,比官宦人家還闊氣。

異史氏說:“皇帝偶爾使用一件東西,未必不是用過它就忘記了;然而下面執(zhí)行的人卻把它作為一成

不變的慣例。加上官吏貪婪暴虐,老百姓一年到頭抵押妻子賣掉孩子,還是沒完沒了。所以皇帝的一舉一

動,都關(guān)系著老百姓的性命,不可忽視??!”

材料二:

我們縣一共八個鄉(xiāng)。每年(按規(guī)定)每個鄉(xiāng)必須要上報一個成年男子,用來應對官府的雜役。如果上

報那種特別貧苦的人,害怕他會直接逃亡,所以必須考察那種家庭比較寬裕的人,才把這種人報上去。這

種人就被稱為“富戶”。類似這樣的“富戶”,都是鄉(xiāng)村里占田較多、善于耕種的農(nóng)夫,平日里從來不會

進官府(告狀打官司),看到官員就像見到閻王爺一樣(害怕躲避),害怕那些衙門里(代表官府)的衙役

們,就像害怕豺狼老虎一樣。每次接到差事,這些“富戶”就驚悸不安,六神無主,鄉(xiāng)人欺負他心善木

訥,而支使不動。又遭受官府的嚴令催促,只想著抵押財產(chǎn),以免官府的刑罰。因此,(哪怕)中等人家

的家產(chǎn)(也)很快耗盡。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6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小題。

南鄉(xiāng)子?初入都門①漫賦

汪夢斗②

西北有神州,曾倚斜陽江上樓。目斷淮南山一抹③,何由?載淚東風灑汴流④。

何事卻狂游,直駕驢車渡白溝⑤。自古幽燕為絕塞⑥,休愁。未是窮荒⑦天盡頭。

【注】①都門:指北宋舊都汴京(今開封)。②汪夢斗,南宋詩人,宋亡隱居,元世祖特召赴京,他被

迫北上,途經(jīng)汴京時,寫作此詞,后不仕而還。③抹:輕微的痕跡。④汴流:即汴河。流經(jīng)開封,故名。⑤

白溝:河名,在河北定興縣南。舊為宋遼分界,又稱“界河”。⑥幽燕:即幽州,古代為燕地,故云。今河

北省北部及遼寧省一帶。絕寒:極遠的邊塞。⑦窮荒:極為荒遠的地方。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頭兩句,回顧過往曾于夕陽西下時斜倚江邊小樓思念中原故土的情形,為全詞籠上了閑適憂傷的感

情基調(diào)。

B.“目斷……何由?”兩句回到眼前,無疑而故問,突出淮南以至江南大地也淪落異族之手的事實,用語

極其沉痛。

C.“狂游”一詞意蘊豐富:既有對自己決心隱居又被迫北上的不甘,又有對異族統(tǒng)治者迫使自己接受征召

的不滿。

D.詞人選取“都門”“神州”等特定意象和“白溝”“幽燕”等特殊地名,用心良苦,便于抒發(fā)思

“古”之幽情。

16.請結(jié)合詞作內(nèi)容,簡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表達其豐富的情感的。

【答案】15.A16.①觸景生情:作者回望淮南大地群山只剩輕微的一抹,不由觸發(fā)起自己如眼前滔滔汴

河水般的國家滅亡的無奈與悲憤之情。②化用典故:首句化用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中的成句,抒寫作者往日

在江南時對中原故土日夜思念、不能釋懷的沉痛心情。③正話反說:作者被迫應召北上,路途迢遠,歷經(jīng)艱

辛,卻故作放達,自我寬慰,將流落之苦和亡國之痛表達得委婉蘊藉。

【解析】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和賞析能力。

A.“為全詞籠上了閑適憂傷的感情基調(diào)”說法錯誤。根據(jù)“曾倚斜陽江上樓”“載淚東風灑汴流”等處可

知,無論作者是曾經(jīng)于夕陽西下時斜倚江邊小樓矚目中原故土,還是眼下回顧過往落淚哀傷已經(jīng)無法抑

制,都不表明其“閑適”之情。

故選A?

【1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詩歌情感表達方式的能力。

詩歌情感的表達方式分一般采用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間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懷,此

外還可從修辭、表達技巧、詞語運用等角度分析。

本詞開篇以回憶曾經(jīng)即寫詩人回憶起過去與朋友們共同憩息于斜陽江畔樓閣情景,“目斷淮南山一抹,

何由”一句是景物描寫,“目斷”意味著視線的終點,而“淮南山一抹”則是對遠方山川的一種描繪,這

里的“抹”字有著淡淡的哀愁,似乎在詢問自己與那遙遠之地之間,隔了什么。遙望失去的神州,詩人

“載淚東風灑汴流”,“載淚”表明詩人的哀傷已經(jīng)無法抑制,而“東風灑汴流”則是對這種哀傷的外在

表現(xiàn),東風帶走了詩人的淚水,將其融入了汴河之中,景物描寫觸發(fā)起自己如眼前滔滔汴河水般的國家滅

亡的無奈與悲憤之情。這屬于觸景生情的表達方式。

詩歌首句化用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中“西北有神州”一句,均是指中原故土。這屬于用典的手法,寫出作

者往日在江南時對中原故土日夜思念、不能釋懷的沉痛心情。

“何事卻狂游”一句,讓人感受到詩人內(nèi)心的矛盾和掙扎,自己決心隱居又被迫北上。“直駕驢車度白

溝”則是對詩人此刻所處境況的一種描寫,驢車與白溝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里的“直駕”顯示出一種決

絕和無奈。最后兩句“自古幽燕為絕塞,休愁。未是窮荒天盡頭”,則是詩人對于自己所處地理環(huán)境的感

慨。“自古幽燕為絕塞”中,“幽燕”指的是北方邊疆地區(qū),而“絕塞”則意味著這是一片與世隔絕的地

方??煽闯觥靶莩睢闭挿凑f,路途迢遠,歷經(jīng)艱辛,卻故作放達,自我寬慰,委婉蘊藉表達詩人被迫應

召北上時的流落之苦和亡國之痛。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論語疏證》曾說“孔子與曾點者,以點之言為太平社會之縮影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

西華侍坐》中具體表現(xiàn)為:人們可以在暮春時節(jié)與同伴一起“,",最后唱著

歌回家。

(2)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杜牧《阿房宮賦》和蘇洵的《六國論》都直接揭示了六國滅亡的原因,

前者為“”,后者則是“"。

(3)杜甫《登岳陽樓》中由個人身世轉(zhuǎn)寫國家危難,感傷涕零的詩句是“,”。

【答案】①.浴乎沂②.風乎舞雪③.滅六國者六國也④.弊在賂秦⑤.戎馬關(guān)山北

⑥.憑軒涕泗流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識記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錯字詞:沂、舞雪、弊、涕泗。

三、語言文字運用(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作為小說人,我總想把自己比喻成兩種動物,一是飛在天上的鳥,二是鉆在土里的穿山甲。這兩種動物

顯然不是一回事,可以說是①。但于我,我既是一只鳥,也是一只穿山甲。這似乎有些不可思議,

但是,我這些年一步一步走過來,回頭看來,確實是這樣。

小說是想象出來的。但這個想象要有依據(jù),就是生活本身,沒依據(jù)的想象就是②了。由此可

見,對一個小說人來說,他的閱歷越豐富,想象的寫作資源就越豐富。我們每個人,特別是小說人,存儲這

些資源的方式不一樣,有的人很隨意,記憶中的結(jié)構(gòu)也許比較凌亂;有的人平時就很有條理,在他的記憶深

處,各種經(jīng)驗和體驗也存放得③。

從心理學的角度,當我們受到外部信息的刺激時,自然就會調(diào)動起記憶中以往的經(jīng)驗。作為小說人,我

把這個接收到的信息叫“密碼”。我之所以稱它為“密碼”,是因為它不僅難以捕捉,更難以讀解,而且總

是不期而至。

寫小說,也就是尋找這些“密碼”的過程。這些“密碼”往往埋藏于生活的泥土中,你得像穿山甲那樣

接觸泥土。鳥兒飛在空中,是無法發(fā)現(xiàn)的。有了這些“密碼”,還需要豐富的想象力,讓小說“飛”起來,

這就如同穿山甲“羽化”成鳥飛向天空的過程。

據(jù)說,鳥的祖先,在當年,就是一種類似于穿山甲的動物。當它們從泥土深處鉆出來,仰望天空,開

始有了一種飛翔的渴望,可烏想象,這時它們的心情是何等的激動。然后,終于有一天,它們竟然神奇地將

一身鱗片羽化,接著生出了翅膀,一躍飛上藍天。

想一想,這多像一篇小說的誕生過程。當然,就小說而言,這個“羽化”應該是飛翔的關(guān)鍵。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19.下列各句中的引號,和文中畫波浪線處的引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A.還有幾位“大師”們捧著幾張古畫和新畫,在歐洲各國一路的掛過去……

B.有些同志的報告看著很長,但是沒有什么內(nèi)容,真是“懶婆娘的裹腳,又長又臭”。

C.我曾想:在水底的魚群中可能有一些鯉魚“科學家”。

D.“東方濕地之都”鹽城位于江蘇沿海中部,是江蘇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

20.下列句子中的“可以”和文中加點的“可以”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他辦事,兼教書,實在勤快得可以。B.她的作文寫得還可以。

C.面試結(jié)束了,你可以走了。D.憑你的能力可以做這件事。

【答案】18.①風馬牛不相及②胡思亂想③井然有序(有條不紊)19.C20.D

【解析】

【1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

本句語境是說天上的鳥和鉆在土里的穿山甲這兩種動物毫不相干,可用“風馬牛不相及”?!帮L馬牛不相

及"比喻事物之間毫不相干。

本句語境是說有依據(jù)的想象是生活本身,沒依據(jù)的想象的特點應是對應的不切實際,可用“胡思亂想”。

“胡思亂想”意思是沒有根據(jù),不切實際的瞎想。

本句語境是說“有的人平時就很有條理”,他們的“經(jīng)驗和體驗”也有條理清楚的特點,可用“井然有

序(有條不紊)”?!熬挥行颉笔侵钢刚R齊,次序分明,條理清楚?!坝袟l不紊”是指做事、說話

有條有理,絲毫不亂。

【1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

文中引號表示特殊含義。

A.表示諷刺否定;

B.表示引用;

C.表示特殊含義;

D.表示特定的稱謂;

故選C。

【2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

原文的“可以”是能夠的意思。

A.表示程度,很。

B.形容詞,不壞,還好;

C.表示許可;

D.能夠。

故選D。

四、賞析題(15分)

21.林沖去山神廟暫宿,“人得廟門,再把門掩上。旁邊止有一塊大石頭,撥將過來靠了門”。格里高

爾艱難打開房門,正看見自己當年從軍時的相片,“手按在劍上,微笑著,無憂無慮”。這些細節(jié)描寫常常

為讀者津津樂道。從《林教頭風雪山神廟》《裝在套子里的人》中回憶兩到三處精彩細節(jié)的大概內(nèi)容細加品

味,并簡要分析小說中這兩到三處細節(jié)描寫的作用。

【答案】《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林沖要去沽些酒來吃,離開草料場時,“將火炭蓋了……把兩扇草場門反拽

上鎖了"。草廳被雪壓倒后,林沖“恐怕火盆內(nèi)有火炭延燒起來”,便“探半身入去摸時,火盆內(nèi)火種都被

雪水浸滅了”,這才“把門拽上,鎖了",到山神廟里去安身。這些細節(jié)描寫,一方面表現(xiàn)了林沖安分守己、

辦事謹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訴讀者,草料場起火的原因并不是林沖的疏忽,這就使情節(jié)發(fā)展合情合理。

《裝在套子里的人》:“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帶著雨傘,而且一定穿著暖和的棉大衣。他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