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課 南亞、東亞與美洲的文化 課件高二下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3_第1頁
第5課 南亞、東亞與美洲的文化 課件高二下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3_第2頁
第5課 南亞、東亞與美洲的文化 課件高二下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3_第3頁
第5課 南亞、東亞與美洲的文化 課件高二下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3_第4頁
第5課 南亞、東亞與美洲的文化 課件高二下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國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長處、優(yōu)點。我們應該維護各國各民族文明多樣性,加強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借鑒,而不應該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這樣世界文明之園才能萬紫千紅、生機盎然。豐富多彩的人類文明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要理性處理本國文明與其他文明的差異,認識到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是獨特的,堅持求同存異、取長補短,不攻擊、不貶損其他文明。

——習近平《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2014年9月24日)課堂導入第5課南亞、東亞與美洲的文化【復習目標】

通過復習各具特色的古代南亞、東亞與美洲的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共通性;認識世界各國、各地區(qū)、各民族對人類文化發(fā)展所作出的貢獻。學習要點水平1-2學習目標水平3-4學習目標古代西亞、埃及、阿拉伯文化及其對世界文化的貢獻能夠運用相關材料,說出古代西亞、埃及、阿拉値文化主要成就及其貢獻;能夠理解阿拉伯文化在東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能夠在世界歷史的時空框架下,整體把握古代各區(qū)域文化的形成、發(fā)展與影響;能夠運用唯物史觀解釋古代不同文化類型產生的原因;能夠運用相關材料論證世界文化的多樣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區(qū)優(yōu)秀文化;能夠運用全面、辯證、發(fā)展的觀點解釋人類文化的整體性和多樣性之間的關系,認識文化多樣性的歷史發(fā)展趨勢歐洲文化的形成、特征及地位能夠通過相關史實理解古希臘、羅馬文化是歐洲文化的源頭;能夠通過比較的方法知道西歐的基督教文化和拜占庭、俄羅斯的東正教文化是中古時期歐洲兩個主要區(qū)域文化,并分辨各文化同的異同;能夠組織和運用材料,辯證認識基督教文化在歐洲文化史上的作用各具特色的古代南亞、東亞與美洲的文化能夠列舉典型的文化現(xiàn)象,說明古代印度、朝鮮、目本、美洲印第安文化的特色1、古印度的時空(2)時間:

(1)空間:南亞次大陸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等廣大地區(qū)。【基礎歸納】哈拉帕文化時期吠陀時代列國時代孔雀帝國笈多帝國德里蘇丹國P35古代印度文化約為公元前2350-前1750年,是南亞次大陸的青銅時代文化。哈拉帕文化因主要城市遺址哈拉帕而得名,分布中心在印度河流域——印章文字。前1500-前600年,指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并將這一時段的史料保留在《吠陀》中,故稱作“吠陀時代”。這一時期,婆羅門教和種姓制度形成。

前600-前400年,是古印度國家普遍發(fā)展的時期,也是列國分立、并由分立逐漸走向統(tǒng)一的時代,史稱"列國時代"。這一時期產生了早期佛教。約前324年-約前188年,是古印度第一個基本統(tǒng)一印度的政權。在阿育王統(tǒng)治期間,印度古代奴隸制君主專制的集權統(tǒng)治達到頂峰,佛教興盛并開始向外傳播。公元320-500年,這時期的印度實行中央集權制,經歷了百余年的政治統(tǒng)一和社會安定?!读_摩衍那》、《摩訶婆羅多》也是在這一時期編成。13-16世紀統(tǒng)治印度的王朝。實行伊斯蘭教國家的政教合一制度。蘇丹集君權和神權于一身。綱要上P24哈拉帕文化(印度河流域)約公元前2500年

“印章文字”是印度最早的文字,與尼羅河流域的象形文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黃河流域的甲骨文一起構成古代東方最早的四種文字類型。但隨著哈拉巴文化的衰亡,這種印章文字最終失傳了。印章文字至今尚未釋讀成功,但它們是古代印度早期文化的代表。印章文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甲骨文2、文化成就領域代表宗教文學藝術數(shù)學文字婆羅門教、佛教、印度教詩歌集“四吠陀”史詩《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佛塔、石柱、石窟;印章文字、梵文、巴利文據(jù)教材梳理概括古印度的文化成就。包括“0”的數(shù)字符號公元前1500左右雅利安人南下、建立國家種姓制度和婆羅門教出現(xiàn)宗教:婆羅門教、佛教、印度教特點:貴賤分明、職業(yè)世襲、內部通婚、法律地位不平等;(理論和宗教基礎:婆羅門教)【思考】印度種姓制度有哪些特點?如何評價這一制度?評價:種姓制度維護了等級秩序和奴隸主貴族(婆羅門、剎帝利)階層利益,有利于維持統(tǒng)治及社會安定;

但也制造種姓隔離,導致了社會矛盾加劇,延緩社會發(fā)展進程;為日后佛教的發(fā)展提供了機遇。綱要下p5【思考】結合材料及教材說出佛教產生的背景、內容及影響。公元前1500左右雅利安人南下、建立國家種姓制度和婆羅門教出現(xiàn)宗教:婆羅門教、佛教、印度教前6世紀佛教產生內容:宣揚眾生平等和忍耐順從創(chuàng)立者:釋迦牟尼影響:政治上:否定種姓制度,倡導眾生平等,具有進步意義。

思想上:主張消除欲望,忍受苦難,有利于社會穩(wěn)定,但會消磨、淡化人民的反抗意識。

藝術上:古代印度的藝術很多都與宗教有關,佛塔、石柱、石窟是佛教藝術的代表。背景:公元前6世紀,印度社會矛盾尖銳

早期佛教作為反婆羅門教、反舊傳統(tǒng)而出現(xiàn)的新宗教,首先它否定婆羅門教關于神能主宰人的命運的說教,……其次,他還針對婆羅門教宣揚的神創(chuàng)四個瓦爾那的學說,提出瓦爾那起源于社會職業(yè)分工的學說?!俅危缙诜鸾踢€主張消除宗教領域的不平等,提出了“眾生平等”的口號,認為各等級的人都可以削發(fā)為僧,都可以通過自己的修行而解脫苦難?!戾局骶帯妒澜缟瞎胖泄攀贰贩鸾痰膫鞑ア賰蓾h之際,北傳佛教傳入中國,對中國人的宗教信仰、哲學、文藝等產生深刻影響。③南傳佛教傳入東南亞,滲透入東南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巴利文對東南亞國家的文字產生重要影響。②7世紀,佛教傳入西藏地區(qū),與當?shù)匚幕嗳诤希?0世紀后形成了藏傳佛教。1、印度著名政治家、哲學家、作家拉賈戈帕拉查理曾經說過:“一個人旅行了全印度,看到了一切東西,可是除非他讀了《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他不能了解印度的生活方式?!痹诖耍獜娬{的是兩部作品的()A、文學價值 B、藝術價值C、史學價值 D、精神價值隨堂演練2、壁畫是阿旃陀石窟中的最為矚目的藝術,這些壁畫被認為是印度古代壁畫的重要代表。畫面大量描繪了釋迦牟尼佛的生平故事和當時印度的社會生活和宮廷生活等情景,包括山林、田舍、戰(zhàn)爭、樂舞以及勞動人民狩獵、畜牧、生產等場面,內容十分豐富。這說明()A、為宗教服務的繪畫藝術出現(xiàn)了世俗化傾向B、當時的印度受分裂割據(jù)影響政局動蕩不安C、落后的農耕文明使佛教得到了廣泛傳播D、印度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石窟寺廟建筑群隨堂演練【探究】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分析印度文化的特點及成因。領域古印度文化成就文學歷史《梨俱吠陀》《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文字印章文字、巴利文建筑石柱、佛塔和石窟宗教婆羅門教、佛教、印度教科學“0”的應用

大自然的毀滅力量給予古代印度居民不可磨滅的印象,在人還無力戰(zhàn)勝自然控制自然之時,這種恐懼情緒自然地表現(xiàn)為宗教性的崇拜,將各種自然現(xiàn)象人格化、神奇化起來,想象他為各種的神,于是出現(xiàn)了各種神話和傳說?!幾岳缀W凇妒澜绻糯肪V要》公元前9世紀恒河中游開始得到迅猛發(fā)展,取代印度河,成為印度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的重心。那里雨量充沛,光照時間長,樹木參天,經冬不凋,自然界這種濃郁得過剩的生命力,啟發(fā)了土著民對生命不死輪回問題的思考。

——摘編自馬克垚《世界文明史》成因:印度文化的宗教色彩濃厚,與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有著密切的關系。①災害的頻繁,使得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和對神的信仰特別強烈;②恒河流域草木常青引發(fā)了印度先民對生命不死輪回的思考。特點:

1.以宗教為中心。多種宗教在印度的長期共存和印度人民對宗教的虔誠信仰,形成了印度文化濃郁的宗教性。宗教滲透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國家政治法律的制定,人的道德觀念的形成以及各民族傳統(tǒng)的風俗習慣,也都是在宗教的影響下發(fā)展起來的。宗教也融入印度的文化之中,其民族語言、文學、藝術、音樂、舞蹈、雕刻等更是以宗教為中心。2.印度文化具有多樣性。印度文化是在不斷吸收異族文化的過程中豐富和發(fā)展起來的,呈現(xiàn)出舉世罕見的多樣性。3.包容性。印度對所有的外來文化均采取兼收并蓄的方式,所以,印度所有的不同類型的地域文化、語言文化和宗教文化里,既或多或少地保留著各種不同的外來文化成分,又與外來文化融為一體。

4.佛教文化在印度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佛教的興盛和發(fā)展,受佛教影響的文化也很繁榮。

5.以詩代史。印度最為著名的兩大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就是以詩代史的代表作,這兩部文學巨著集中反映了古代印度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成就。圖1所示是20世紀初發(fā)現(xiàn)的古印度石刻印章,它的發(fā)現(xiàn)印證了古印度文明,同時也使印度產生了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并認為印度文明不亞于甚至超過宗主國文明。這一發(fā)現(xiàn)在當時

(珍藏于大英博物館的印度石刻印章)A.推動了考古事業(yè)的新發(fā)展B.印證了印度政治和經濟模式C.有利于推動民族解放運動D.提高了東方文明的世界地位選3P721.箕子朝鮮2.衛(wèi)氏朝鮮(公元前2世紀)3.高句麗: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7世紀。4.唐朝初年,朝鮮半島上呈現(xiàn)新羅、百濟、高句麗三國并立的局面。新羅在唐朝的協(xié)助下最終統(tǒng)一朝鮮半島。5.公元918年,王建建立高麗王朝。6.1388年,高麗大將李成桂發(fā)動兵變,1392年李成桂自立為王,李成桂將首都遷往漢城,把高麗國號改為朝鮮。朝鮮出現(xiàn)了青銅器,稍后有鐵器公元5世紀前后7世紀新羅初步統(tǒng)一朝鮮半島(918年-1392年)高麗王朝(王建)(1392年-1910年)朝鮮王朝(李成桂)回顧古代朝鮮政治演變古代朝鮮文化(1)古代朝鮮的時空綱要下25(2)古代朝鮮文化領域代表科技歷史學音樂舞蹈文字7世紀,修建了觀測天象的瞻星臺《三國史記》朝鮮半島現(xiàn)存最早的史書《高麗史》模仿中國史書的體例源遠流長,特色鮮明學習漢字的基礎上,朝鮮人創(chuàng)制了本民族文字“諺文”公元前5世紀前后,朝鮮出現(xiàn)了青銅器,稍后有了鐵器佛教、道教、儒學、典章制度、文字、學術文化、風俗習慣、史學等傳入中國中原地區(qū),如樂舞。唐十部樂包含高麗樂互相影響中國朝鮮半島交流互鑒與中華文化交流互鑒公元5世紀初,大和統(tǒng)一日本,大化革新后確立天皇體制7世紀,天皇制度形成,進入奈良時代12世紀以后,武士階層崛起,進入幕府時代17世紀,德川幕府建立、實行鎖國體制。古代日本政治演變(1)古代日本的時空古代日本的文化(2)古代日本文化角度表現(xiàn)宗教神道古代日本人認為,太陽、海、河、樹、山、龜、蛇等都有神靈,應該加以崇拜。神道逐漸發(fā)展起來。

世紀,天皇制度形成。天皇為鞏固權力,自稱是

的后裔。武士道12世紀以后,隨著

階層的崛起,神道融合了

等外來文化,逐漸形成了武士道,在日本歷史上產生了重要影響。文藝文字

文學

建筑

繪畫

7太陽神武士佛教借助漢字楷體和草體,創(chuàng)制了片假名和平假名詩歌集《萬葉集》和小說《源氏物語》法隆寺大和繪、浮世繪成為帝國主義侵略擴張的工具。運用教材中的史事“實證”“古代日本在吸收中華文化的基礎上發(fā)展了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這一觀點。證據(jù)1:(綱要下冊p25)日本是中國一衣帶水的鄰邦。秦漢之際,中國移民把冶鐵和水稻種植技術帶到了日本。

(選擇性必修3)日本借用漢字的楷體筆畫和草體,分別創(chuàng)制了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來自中國的制度、儒學、佛教等深刻影響了日本文化的發(fā)展。證據(jù)2:古代日本人認為,太陽、海、河、樹、山、龜、蛇等都有神靈,神道逐漸發(fā)展。7世紀,天皇制度形成,天皇自稱是太陽神的后裔。12世紀以后,隨著武士階層的崛起,神道融合佛教等外來文化,逐漸形成武士道。武士道在日本歷史上產生重要影響。

證據(jù)3:古代日本在文學、建筑、繪畫藝術等方面都有獨特成就。詩歌集《萬葉集》和小說《源氏物語》享譽世界文壇,法隆寺是日本古代建筑的代表,大和繪和浮世繪都是極具特色的日本繪畫藝術。文明交流中的選擇?朝鮮日本在吸收中國文化的基礎上發(fā)展出了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1、政治:日本、朝鮮模仿中國的制度,把儒家思想作為治國指導思想2、文化:日本、朝鮮、越南分別以漢字為基礎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文字。3、思想:在政治生活、社會生活乃至家庭和個人生活等多方面均把儒家思想奉為正統(tǒng)思想,貫徹和恪守儒家思想,尊奉孔子為圣人,在日常生活中尊奉孔子的教導,建立孔廟,按時祭祀孔子。4、宗教:中國道教等的傳入深刻影響了當?shù)匚幕陌l(fā)展儒家文化圈:中國制度和文化對古代周邊國家的影響3、孫立祥在《日本三次社會轉型及其歷史啟示》中指出,6世紀末7世紀初,在東亞大陸,隋、唐帝國的先后建立既給日本提供了學習樣板,也使大和朝廷倍感“國際壓力”;而新羅滅“任那日本府”并交好大唐王朝,進一步加深了其“民族危機感”。這預示著()A、隋唐的發(fā)展經驗增加了日本緊迫感 B、國內外形勢發(fā)展需要進行社會變革 C、新羅與唐朝友好關系造成嚴重威脅 D、挽救統(tǒng)治危機以躋身東亞強國行列隨堂演練1、時空定位

新航路開辟前,與其他大陸處于隔絕狀態(tài)的美洲印第安人創(chuàng)造出自己獨特的文化。印第安人創(chuàng)造三個文化中心印加文化瑪雅文化阿茲特克文化美洲印第安文化宗教(共性)瑪雅文化印加文化阿茲特克文化文字:獨特文字

歷法:瑪雅歷

數(sh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