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重慶市高三語文上學期9月調(diào)研測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1頁
2024-2025學年重慶市高三語文上學期9月調(diào)研測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2頁
2024-2025學年重慶市高三語文上學期9月調(diào)研測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3頁
2024-2025學年重慶市高三語文上學期9月調(diào)研測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4頁
2024-2025學年重慶市高三語文上學期9月調(diào)研測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重慶市高三年級上學期9月調(diào)研測試

語文試題

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2024.09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班級、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

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jié)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傳播學以人的社會交往過程為基本研究對象,而社會是由作為意識和行為主體的個人所組成的.所

有參與傳播活動的個人都會經(jīng)歷某種程度上的內(nèi)向傳播(也稱“人內(nèi)傳播”)過程。內(nèi)向傳播是一切人

類傳播的基礎(chǔ),是傳播學研究的重要方面.內(nèi)向傳播以人為主體,自我意識即個人對自我的理解和評價,

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其內(nèi)向傳播過程.

美國芝加哥學派的社會學家?guī)炖?902年出版的《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一書中最早提出了“鏡中

我”概念。他認為一個人的自我來自社會的人際互動以及他人的感知。人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

自我的認識,而這種認識主要是通過與他人的社會互動形成的?!叭藗儽舜司褪且幻骁R子,映照著對方?!?/p>

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態(tài)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鏡子”,個人透過這面“鏡子”認識和把握自己,庫

利的“鏡中我”概念由三個階段或三重含義構(gòu)成:

①我們所想象的我們在別人面前的形象,這是感覺階段,是我們設(shè)想的他人的感覺;

②我們所想象的別人對我們這種形象的評價,這是解釋或定義的階段,即我們想象的他人的判斷;

③由上述想象中產(chǎn)生的某種自我感覺,這是自我反映的階段.

因此,人的自我是在與他人的聯(lián)系中形成的。自我意識也就是通過費孝通先生所謂的“我看人看我”

的方式形成的。他的這種認識與極端原子論的個人主義相對立,而以相互作用或相互滲透作為社會學研

究的特征。

(摘編自許靜《傳播學概論》)

材料二:

內(nèi)向傳播是以認識自己為基礎(chǔ),根據(jù)環(huán)境及他人印象,不斷改造自己的過程。老子的自我道德修養(yǎng)

同樣強調(diào)要認知自我,將自我與自然融為一體,不斷自我修煉。老子所強調(diào)的“道”則是內(nèi)向傳播的重

要體現(xiàn)。

《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提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了解自己,認識自

己在老子看來是一件終身的事情。認識自己即表現(xiàn)人內(nèi)傳播中的“主我”。老子認為戰(zhàn)勝別人是力量的

對比,當自己的力量強過別人,自然會戰(zhàn)勝對方.“自勝”是要戰(zhàn)勝自己,這是一件長久又需堅持的事

1

情.實現(xiàn)“自我認識”是一件看似簡單卻很難的事情,認識自身,并不斷克服自身的優(yōu)缺點是每個人需

要一直堅持的一件事情。“自知”更加強調(diào)的是對自己短處的認識,尤指人內(nèi)心深處的不足,由此知道

什么是自己所不具備的德性。

《道德經(jīng)》第七十章,老子闡述了自己的所處的困境:“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

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我不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懷玉?!崩献拥难?/p>

論在當時不被世人理解,思想不被認可,但他并未憤疾怨世,而是進行了自我反思。在人內(nèi)傳播中,內(nèi)

省式思考也是非常重要的理論,當人遇到困境時,用來反思思考的一種思維方式,用來檢查自身存在的

行為是否正確。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與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反思是伴隨

人類成長進步中一個重要的內(nèi)向傳播過程,在自我反思中,我們能夠總結(jié)問題,發(fā)現(xiàn)自身更多的不足,

為未來打好基礎(chǔ).

米德認為,內(nèi)省式思考是一個橫向的社會過程,也是將過去和未來聯(lián)系起來的縱向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的過

程。回顧老子的思想,我們感慨其超前的思維,眾多為人處世的道理在當今依然適用。

(摘編自王平、馬湘瀟《老子的自我修養(yǎng)傳播思想探析一一基于人內(nèi)傳播理論視角》)

材料三:

社會信息系統(tǒng)誘導祥林嫂進行信息誤讀,是導致她心理失衡和失去自我的根本原因。美國社會心理

學家布魯默所提出的現(xiàn)代象征互動理論告訴我們,在信息傳播的自我互動過程中,個體會產(chǎn)生關(guān)于他人

的期待,這些期待都具有一定的意義。但是,個人又不是原封不動地接受這些期待,在人內(nèi)傳播過程中,

個人會沿著自己的立場或行為方向?qū)λ似诖囊饬x進行能動的理解、解釋、選擇、修改、加工,并在

此基礎(chǔ)上重新加以組合.在《祝?!分?,祥林嫂是一個被社會信息系統(tǒng)奴化而失去主體意識的勞動婦女,

她無力按照自我意識重新組合所結(jié)合的外在信息,因此,每一次信息輸入型人際傳播及其人內(nèi)傳播,都

是一次精神打擊與心理災難。比如,她在河岸上發(fā)現(xiàn)了夫家的堂伯,也意識到這將意味著什么結(jié)局,但

其人內(nèi)傳播卻不能修正接收的信息,因為在祥林嫂的意識深處,也承認夫權(quán)存在的合理性,于是,她只

能束手就擒。

一般來說,個體在信息傳播過程中不選擇、解釋和修正外在信息,主要有兩種基本情形:一是外在

信息完全契合個體的主體意識,個體覺得無需再對外在信息做出任何加工,只要按照自我需要,保留或

輸出信息,就能達到自我實現(xiàn)的目的。二是個體完全被社會信息系統(tǒng)(在封建社會主要是封建宗法思想)

所奴役,個體失去了自我,對外在信息只能盲從、歸依,個體成為信息愚弄、壓迫的對象,如祥林嫂越

是接收外在信息,就越加重她的精神負擔.

(摘編自林凌《祥林嫂究竟死于誰之手一一對〈祝福〉的傳播學詮釋》)

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自我意識是個人對自我的理解和評價,主要通過與他人的社會互動形成,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

的行為。

B.我們想象的我們在別人面前的形象,其實這只是我們自己的感覺,這就是庫利“鏡中我”的感覺階

段。

C.相較“知人”“勝人”,老子更加強調(diào)人要堅持認識自己、戰(zhàn)勝自己、反思自己,這是老子的道之

所在。

D.祥林嫂面對夫家的堂伯,束手就擒,是因為在她的自我意識中,夫權(quán)存在的合理性根深蒂固,無法

2

改變。

2.根據(jù)材料的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每個人都是別人的鏡子,我們眼中的自己,并不是自己直接判斷的,而是通過別人眼里我是什么樣

的人得來的。

B.特定場合中,我們會考慮自己的言行舉止等方面,并試圖評估這些因素如何共同作用于他人對我們

的印象。

C.內(nèi)向傳播主要發(fā)生在個體內(nèi)部,但它并不是孤立的,個體在進行內(nèi)向傳播時,也會受到外部環(huán)境的

影響和制約。

D.信息傳播中的個體具有能動性,如果不能根據(jù)自己的立場、行為方向等對信息進行修正,就會導致

迷失自我。

3.針對三則材料的論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材料一通過介紹社會學家?guī)炖P(guān)于“鏡中我”的相關(guān)理論,論證了自我認識主要是通過與他人的社

會互動形成的觀點。

B.材料二采用了引用論證、舉例論證、類比論證等多種論證方法,深入地分析了老子的思想與內(nèi)向傳

播理論之間的關(guān)系。

C.材料三的表達,既有專業(yè)的學術(shù)性用語,又有生動的故事性用語,使得論證過程既嚴謹又不失通俗

性,易于讀者理解。

D.三則材料不僅涉及到傳播學的知識,還融合了社會學、心理學、文學等學科的知識,大大拓展了論

證的廣度和深度。

4.三則材料寫作目的不同,但都涉及“內(nèi)向傳播”這一話題,而且對“內(nèi)向傳播”的闡述各有側(cè)重,請

根據(jù)材料簡要說明。(4分)

5.但丁說“走自己的路,讓他人說去吧”,請根據(jù)材料評價這句話的合理性并簡要說明理由。(6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城中(節(jié)選)

葉圣陶

“仲翁,你是縣視學,丁雨生他們辦出學校來,你有視察的權(quán)柄??此麄冇惺裁床煌桩?shù)牡胤剑?/p>

們就不客氣,勒令停辦?!苯逃珠L王城伯堅強地說。

仲芳呷了口茶,說:“這當然可以。不過,根本的對付方法,還在釜底抽薪?!?/p>

“怎么說呢?”

“就是不要讓他們招到學生。這也不是辦不到的事?!?/p>

弘毅中學的創(chuàng)設(shè),雖然算不得一件大事,卻在這城里多數(shù)人的心海里掀起了波浪了。

尤其是丁雨生接受了青年同志會的邀請,出席演講,給與許多人以說不出的不安。

王坂伯問清楚了演講內(nèi)容,就出去轉(zhuǎn)述給陸仲芳、高菊翁等一班學界中人聽?!八念}目叫《改造

社會》。他說:'身體里面有了老廢的質(zhì)料,就得排泄出去,血管里面有了污濁的血液,就得重行化清。

一個社會的情形正同身體相似,所以要講改造社會,應該排去社會里的老廢物,讓社會的血管里滿滿地

流著新鮮的血液。'”

3

不約而同地,聽眾心里都覺得一沉,他們相信所謂老廢物就是指他們而言。“知道了,你是我們的

仇敵!”大家仿佛這么想,深深地記在心頭。

在平民教育運動大會的前兩天,教育局的書記員受王損伯責備了。”這一點兒小事也辦不來!怎么

讓丁雨生這東西也簽了名呢?”

“本來說無論什么人都可以先來簽名,到那天擔任演講。剛才丁雨生自己來了,說愿意擔任演講,

似乎不好叫他不要簽名.”書記員小心地為自己辯解。

“這樣吧,你把電話接通了,我同方紫老商量?!?/p>

商量的結(jié)果,方紫老答應寫信給警察廳長,請他在后天派警察多名,荷槍攜彈,到公共體育場防護;

或有不逞之徒乘機煽惑群眾,警察得受教育局長的指揮,立即逮捕。

開會那一天,天色陰晦,有風,頗有秋天的意味。①公共體育場只在進門處有幾棵柳樹,雖然綠葉

綴枝,但經(jīng)風飄起,蕭蕭作響,也就有點衰索的景況。人倒來得不少;固然,教育局先曾張貼大幅廣告,

在本城報上也刊登核桃大的字,但還是許多小學生排了隊,搖著手里的小紙旗,在街上游行一周的效力

來得大,隊伍往體育場,一般人也就跟來了。小紙旗上都寫些字句,可是不容易叫人家注意,一陣風來,

只聽見沙沙作響,如掃敗葉。

場中警察有六七十名之多,都拿著槍,斜佩著子彈帶,顆顆子彈的尖頭閃閃發(fā)亮。

人越來越多,喧聲籠罩在群眾頭上。坂伯、仲芳一班人站在柳樹底下,反負著手,踮起腳直望。

“幾位先生都在這里?!?/p>

坂伯、仲芳等人收回遠望的眼光,就見身旁站著個高高的衣褲全白的人物,不自禁地不舒快起來。

但是略頓一頓之后,圾伯就堆著笑臉說:“啊,雨生先生已經(jīng)來了。我們這個會,承你擔任演講,實在

光榮之至。”

“在外邊久了,難得同本鄉(xiāng)人談話。今天恰好是個機會,故而愿意來說幾句?!庇晟f.

雨生站上平臺演講的時候,站得較遠的人也只是個聽不見,僅能望見他身體這樣那樣的姿態(tài)。柳樹

下的幾個人似乎特別注意地在那里聽,但并不走近一點。

“他講些什么?”仲芳回轉(zhuǎn)圓大的頭這么問。

“用得著警察么?”教育局的一個職員這么問,眼睛望著坂伯。

坂伯不便說沒聽清楚,便搖頭說:“用不著,用不著,他講的都是些愛國的話?!?/p>

這一天,雨生無意地翻開報名簿,看看仍舊只有八個名字。但他并不失望,這么想:“這不是失敗,

還沒有做出來,失敗什么呢!八個,就好好地教這八個!教不好這八個,才是失敗呢!”

這當兒校役引了高菊翁進來。

高菊翁隨便談了幾句,便矜持地換個話頭說:“雨生,我同你談幾句話。前幾天體育場開平教運動

大會時,你看見密布著武裝警察么?”

“看見的?!?/p>

“你道為的什么?”

“想是維持秩序罷了?!?/p>

“不然,不然,”高菊翁微笑,搖著頭。略頓一頓,繼續(xù)說:“這完全是鎮(zhèn)守使的意思,他命令派

來的。他探知現(xiàn)在有激烈派在這里活動,所以在這樣人山人海的會場里,要嚴密地防備?!?/p>

“這里有激烈派?”雨生不覺笑了。

4

高菊翁微覺愕然;自己振作了一下,帶笑說:“有沒有我們也不知道,不過他說有罷了。現(xiàn)在要向

你說的,就是在這個當兒,你最好不要在這里,暫且到別處去避一避?!?/p>

“為什么?”雨生聽說,疑心沒聽真切,一雙銳敏的眼直望著高菊翁的臉。

“因為我聽人家說,鎮(zhèn)守使的衣袋里有一張單子,記著激烈派的名字,單子上就有你的名字!”高

菊翁說到這里,近視眼幾乎瞇成一線,從眼鏡里偷看雨生的神色。

雨生卻大笑了。

“有我的名字!我不知道什么激烈不激烈,記著我的名字也不相干?!?/p>

“這倒不是這么說,”高菊翁似乎極關(guān)切地駁說。“你固然不知道,他可記住你了。你知道他的背

后是誰?現(xiàn)在的世界,軍閥的意思就是威權(quán)。軍閥最恨的是激烈派。你若不走,十有九成會吃些冤枉苦。

我同你師生舊情,互相關(guān)切,知道了沒有不說的道理,故此特地來通知一聲。”高菊翁自覺肩背上一松,

幾個人斟酌盡善的一番話,總算都背誦出來了。

雨生想了一想,說:“高先生的好意,十分感激!”

高菊翁別無留戀,站起來穿好衣服就走.雨生送了他回進來,②見庭中槐樹承受日光、作蔥綠色,

感到青春的歡樂與事業(yè)的愉悅,便低頭一笑,牙齒嚙著下唇,心里想:“假如聽了他的話,那就太可笑

了!”

1925年11月1日寫畢

(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王坂伯、陸仲芳都是縣城教育界的頭面人物,對丁雨生為代表的進步青年返鄉(xiāng)辦學的行為充滿恐懼

和仇恨。

B.在背后咒罵“丁雨生這東西”,當面卻堆著笑臉稱“雨生先生”,可見王填伯不僅陰險冷酷,還虛

偽狡猾。

C.高菊翁向丁雨生透露內(nèi)情,并勸他暫到別處去避禍,既是念師生舊情,也表明他對丁雨生等人抱有

同情。

D.當聽到自己上了“激烈派”名單時,丁雨生第一句話是“有我的名字!”說明他對此十分詫異,很

不理解。

7.下列對文本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本寫陸仲芳介紹其“釜底抽薪”法,為后文敘述丁雨生的弘毅中學只招到八個學生埋下伏筆。

B.在描寫小紙旗時,作者以“如掃敗葉”為喻,帶有強烈的諷刺意味,矛頭指向平民教育運動大會。

C.作者讓丁雨生出場不多,但語言、外貌、動作、心理描寫一樣都沒落下,人物形象躍然紙上。

D.文本打破線性敘事結(jié)構(gòu),頗多時間的跳躍,聚焦新舊力量的暗中角力,情節(jié)緊湊且起伏跌宕。

8.文中兩次對樹的描寫都帶著強烈的象征意味,請結(jié)合全文簡要分析。(4分)

9.文本對王以伯、高菊翁等人物的描寫筆墨,遠多于對主人公丁雨生的描寫,請談談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材料一:

5

李德裕鎮(zhèn)浙右。甘露寺僧訴交代常住什物,被前主事僧耗用常住金若干兩,引證前數(shù)輩,皆有遞相

交領(lǐng)文籍分明,眾詞指以新得替人隱而用之,且云:“初上之時,交領(lǐng)分兩既明,及交割之日,不見其

金。”鞫成具獄,伏罪昭然。未冬破用之所,公疑其未盡,微以意揣之,僧乃訴冤日:“積年以來,空

交分兩文書,其實無金矣。眾乃以孤立,欲乘此擠之?!惫浚骸按瞬浑y知也。”乃召兜子數(shù)乘,命關(guān)

連僧人對事,遣入兜子中,門皆向壁,不令相見;命取黃泥各模交付下次金樣以憑證據(jù)僧既不知形狀竟

模不成前數(shù)輩皆伏.罪。

(節(jié)選自《智囊》)

材料二:

劉禹錫大和中為賓客時,李太尉德裕同分司東都。禹錫謁于德裕日:“近曾得白居易文集否?”德

裕口:“累有相示,別令收貯,然未一披,今日為吾子覽之?!奔叭】?盈其箱笥,沒于塵塵,既啟之

而復卷之、謂禹錫,日:“吾于此人,不足久矣。其文章精絕,何必覽焉!但恐回吾之心,所以不欲觀

覽?!逼湟娨忠踩绱耍峁庾尤眨骸袄钚l(wèi)公之抑忌白少傅,舉類而知也。初文宗命德裕論朝中朋黨,首

以楊虞卿、牛僧孺為言。楊、牛,即白公密友也。其不引善,義在于斯。非抑文章也,慮其朋比而掣肘

也?!?/p>

(節(jié)選自孫光憲《北夢瑣言》)

材料三:

大抵人才有四種:德量為上,氣節(jié)次之,學術(shù)又次之,材能又次之。欲求成材,四者不可不備。然

人亦安能皆全、顧各有偏勝,亦視其所成之者如何。故德量不可不養(yǎng),氣節(jié)不可不激,學術(shù)不可不勤,

材能不可不勉。茍以是凈牙,隨所成就,亦便不作中品人物。唐人房喬、裴度優(yōu)于德量,宋璟、張九齡

優(yōu)于氣節(jié),魏鄭公、陸贄優(yōu)于學術(shù),姚崇、李德裕優(yōu)于材能。姚崇蔽于權(quán)數(shù),德裕溺于愛憎,則所勝者

為之累也。

(節(jié)選自葉夢得《避暑錄話》)

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

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命取黃泥國各模交付下次全樣回以憑證據(jù)?僧既不知國形狀回竟模不成回前數(shù)輩團皆伏罪。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窮,追查清楚,與《屈原列傳》中“人窮則反本”的“窮”意思不同。

B.見,介詞,表示被動,與《陳情表》中“慈父見背”的“見”用法相同。

C.翼,輔助,扶持,與《鴻門宴》中“常以身翼蔽沛公”的“翼”意思不同。

D.存心,存于心,放在心里,與成語“存心不良”中的“存心”意思不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甘露寺前幾任住持一起控告新任住持私吞寺廟的常住金,他們串通一氣,提供虛假證詞、文書,新

任住持百口莫辯,承認了盜用之罪。

B.官司已經(jīng)審理定案,被告也承認了罪行,但常住金去向不明,李德裕以此為突破口,繼續(xù)審問,并

巧施妙計,終于得到了事情的真相。

C.李德裕對白居易的文章棄置不顧,并不是嫉賢妒能,而是朋黨之爭,因為白居易是李德裕政敵楊虞

卿、牛僧孺的密友,所以才遭打壓。

6

D.德量、氣節(jié)、學術(shù)、才能是判別人才的四個標準,但沒有人是全才,比如李德裕以才能見長,但他

沉溺于愛憎情感,德量則明顯不足。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累有相示,別令收貯,然未一披,今日為吾子覽之。

譯文:______

(2)然人亦安能皆全,顧各有偏勝,亦視其所成之者如何。

譯文:______

14.葉夢得評價李德?!皟?yōu)于材能”“溺于愛憎”,材料一二有哪些事實可以支持葉夢得的觀點?請簡

要概括。(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

夏夜

韋莊

傍水遷書榻,開襟納夜涼。

星繁愁晝熱,露重覺荷香。

蛙吹鳴還息,蛛羅滅又光。

正吟秋興賦⑶,桐景下西墻。

[注]《秋興賦》,西晉文學家潘岳所作,通過對秋日景況的描繪,抒發(fā)了對周旋官場的厭倦和對自由寧

靜生活的渴望。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遷書榻、開衣襟,頗為豪放的動作之間,顯露出詩人對暑熱的難耐和對涼爽的渴望。

B.“星繁”與“晝熱”、“露重”與“荷香”,是自然物的關(guān)聯(lián),也令人產(chǎn)生人世間的聯(lián)想。

C.蛙鳴終于止息,蛛網(wǎng)又泛起銀光,側(cè)面表現(xiàn)時間推移,夜色逐漸消退,白晝即將降臨。

D.身處夏夜卻賦吟秋興,看似不合理,但靠一“涼”字連通意脈,實現(xiàn)了景與情的交融。

16.詩歌末句為什么由敘述“吟賦”的行為,轉(zhuǎn)而描寫“桐景”?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曹操《短歌行》中引用了《詩經(jīng)》中運用比喻手法的兩個詩句“,”,來表達其招納

賢士的熱情。

(2)同桌最近癡迷手游,還名之曰"放松”,甚至偷偷把手機帶進教室,小張在課間特意給他留了一張

紙條,上邊是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中的兩句話“,

(3)古典詩詞中引用神話傳說屬于用典的手法,那些引用神話傳說的詩句,既能很好地抒發(fā)感情,又別

具浪漫色彩,例如“,"。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題。

雨足足下了一夜,清晨時才停止,走出帳篷,如同走入了仙境,遠山近山都被籠罩在白霧中,營地

7

上也霧氣繚繞、看對面的人都影影綽綽的,讓人覺得自己仿佛已經(jīng)離開土地,飄蕩在大氣中了。金河水

暴漲,如果雨再下一天,恐怕水會溢出河床,營地怕是呆不住了,要隨時準備著向上游的高處搬遷。

霧氣的敵人一定是太陽了o中午的時候,太陽終于撕破了陰云的臉。如果說霧氣是一群游走著的白

象的話、那么陽光就是一支支鋒利的箭,它們一旦射出來,霧氣沒有不被擊中的,它們很快就被陽光所

俘虜,消失了蹤影。天一晴,大家的心也跟著晴了,只要不下雨了,我們還可以留在原地,不必搬遷。

因為那一帶山上的苔葬豐厚、馴鹿不需要走太遠的路,就能找到吃的。,舊營地無疑就是一塊寶

地了。

18.文中畫橫線的部分,除比喻以外還使用了哪種修辭手法?請結(jié)合原文分析其表達效果。(5分)

19.請將下列幾個句子組合成一個單句,填入文中橫線處??梢愿淖冋Z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

原意。(4分)

①接羔期剛剛結(jié)束。

②我們需要不斷把母鹿找回哺育鹿仔.

③我們要少走許多彎路。

(-)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題。

地球上的巖石在成土的過程中,首先要經(jīng)歷風化作用的洗禮.雖然“風化”只提到了風,但風化可

不只是風的刻蝕,還有雨水沖刷、冰川切削、搬運轉(zhuǎn)移、巖縫積水結(jié)冰膨脹造成的崩裂以及化學溶解等。

風化過程中,巖石逐漸被分割打磨成細碎潤澤的顆粒、粉屑,形成黏土礦物,利于水的儲留。雨水在參

與風化作用的同時,也把可溶的礦物養(yǎng)分漸漸帶到地下,形成各個深度分層。而生物既因地球土壤受益,

①_,它們被大地滋養(yǎng),死后也歸于大地。所以,地球土壤包含各種礦物質(zhì)、有機物甚至微小生物等組

成,是復雜的一種混合體。但是月球既沒有大氣也沒有水(月球上有水,只是在極地的永久陰影區(qū)里面,

可能是彗星撞擊帶來的),生物更是無從談起,所以地球上的這些豐富多變的成土手段,月球統(tǒng)統(tǒng)用不

上。月球上的巖石只能在微隕石撞擊和晝夜溫差下逐漸破碎,或者被來自太陽的太陽風、紫外線和X射

線超精細加工。微隕石撞擊的力度能使巖屑破碎,而撞擊帶來的高溫又能反過來使碎屑重新燒結(jié),最終

形成的月壤更像是粗粉不堪、有棱有角的礦渣,科學家把這個過程叫做太空風化。地球由于大氣和磁場

的嚴密保護,只有較大的流星體和一小部分紫外線才能抵達地球表面,所以月球上發(fā)生的這些

20.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

個字。(4分)

21.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可少量增刪詞語,不

得改變原意。(4分)

22.下列句子中的“像”與文中“最終形成的月壤更像是粗粉不堪、有棱有角的礦渣”中的“像”,意

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

B.像我這種出身卑微的人,根本沒有資格任性。

C.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D.“我的朋友嗎?”祖父說到這里的時候頓了一下,像是在回憶什么。

四、寫作(60分)

8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本試卷現(xiàn)代文閱讀I提到了“鏡中我”的概念,認為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態(tài)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

面“鏡子”,個人透過這面“鏡子”認識和把握自己。

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與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參考答案

l.AoB項,這是“我們設(shè)想的他人的感覺”,但很可能也正是他人的感覺,所以“只是我們自己

的感覺”錯誤。C項,“這是老子的道之所在”錯誤,所列舉種種只是老子自我修養(yǎng)思想的部分內(nèi)容,

更不等同于他強調(diào)的“道”。D項,”在祥林嫂的意識深處”中的“意識”并非“自我意識”?!白晕?/p>

意識”是個人對自我的理解和評價;”夫權(quán)存在的合理性”是“外在信息”,使祥林嫂失去了自我,失

去了主體意識。

2.Do以偏概全,個體在信息傳播過程中也可以不選擇、解釋和修正外在信息而達到自我實現(xiàn)的目

的。

3.B。材料二沒有使用類比論證(但使用了對比論證)。

4.①材料一闡釋內(nèi)向傳播的概念和內(nèi)涵,側(cè)重介紹與內(nèi)向傳播過程緊密相關(guān)的自我意識,強調(diào)人的

自我意識是在與他人的聯(lián)系中產(chǎn)生的。②材料二分析老子的自我道德修養(yǎng)思想所體現(xiàn)出的內(nèi)向傳播理論,

側(cè)重闡述內(nèi)向傳播過程中自我認識、自我戰(zhàn)勝、自我反思的重要性。③材料三用傳播學理論詮釋祥林嫂

之死,側(cè)重指出個體在內(nèi)向傳播過程中對外在信息的選擇、解釋和修正。(答出一點給2分,兩點給3

分,三點給4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5.(1)這句話具有合理性,因為:①人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自我的認識,也即個人對自我

的理解和評價;②人在遇到困境時需要內(nèi)省式思考,在自我反思中總結(jié)問題,發(fā)現(xiàn)自身更多的不足,為

未來打好基礎(chǔ);③個體完全被社會信息系統(tǒng)所奴役,個體將會失去了自我,所以個體需要發(fā)揮能動性,

選擇、解釋和修正外在信息。

(2)這句話也有不合理處,因為:①內(nèi)向傳播是以認識自己為基礎(chǔ),根據(jù)環(huán)境及他人印象,不斷

改造自己的過程;②人對自我的認識主要是通過與他人的社會互動形成的,個人透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

態(tài)度等認識和把握自己;③在信息傳播的自我互動過程中,個體會產(chǎn)生關(guān)于他人的期待,這些期待都具

有一定的意義。(每答出一點給1分,共6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

給分。)

6.C。高菊翁并非前來“透露內(nèi)情”,“師生舊情”也只是他的幌子,其真實目的是威脅丁雨生,將

其趕出城。從“似乎極關(guān)切”“幾個人斟酌盡善的一番話,總算都背誦出來了”等處可讀出。

7.Do”打破線性敘事結(jié)構(gòu)”錯誤,文本采用的是線性敘事結(jié)構(gòu)。

8.①第一處描寫柳樹“綠葉綴枝"卻'‘衰索",象征教育局主辦的平民教育運動大會盛大熱鬧,其

實徒有其表,不能夠真正起作用。②第二處描寫槐樹的蔥綠,象征丁雨生朝氣蓬勃,對事業(yè)充滿熱情,堅

定不移。

(每答出一點給2分,共4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9.①主要從側(cè)面刻畫人物,以王、高等人的保守卑瑣,反襯丁雨生的朝氣蓬勃和堅忍不拔,技巧獨

特;②描寫王、高等人對丁雨生的阻撓、威脅,表現(xiàn)保守勢力的頑固強大和平民教育的任重道遠,深化

主題;③充分描寫舊勢力的勾結(jié)和陰謀,客觀真實地展現(xiàn)主人公面臨的困境和挑戰(zhàn),具有藝術(shù)張力。

(每答出一點給2分,共6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10.CEF

11.Bo“慈父見背”的“見”放在動詞前,表示對自己有所動作,不是表被動。

9

12.A??馗嬲呤切氯巫〕?;被控告者是剛被接替的住持,原文是“新得替人”,即剛獲得接替

的那個人;前幾任住持提及文書登記,沒有提供虛假文書。

13.(1)有人多次將他的文章給我看,我讓人另外收藏起來,卻一次都沒有翻開讀過,現(xiàn)在我因為您

看看吧。(4分)

(2)然而人又怎么能夠全都具備呢,只不過各自在某一方面有過人之處,也還要看他取得的成就怎么

樣。(4分)

14.(1)“優(yōu)于材能”:①因被告說不清黃金去向而察覺有冤情;②巧用黃泥模金的方法揭穿真相。(2)

“溺于愛憎”:因黨爭而憎惡打壓白居易。

(兩個方面共三點,答對一點給1分,共3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

情給分。)

15.C?蛙鳴起起伏伏,而非“終于止息”;蛛網(wǎng)月光下明滅不定,不是“又泛起銀光”。且蛙鳴

起伏、蛛網(wǎng)明滅,皆是夏夜所見景象,并不是表現(xiàn)時間推移。

16.①以景結(jié)情,情感表達含蓄蘊藉,余味悠長;②用梧桐樹影已經(jīng)移下西墻點明時間,表明夜已

深,而詩人尚在吟誦《秋興賦》,表現(xiàn)其對涼夜的沉醉以及微妙心緒;③詩人正吟《秋興賦》,恰見梧

桐影,而桐葉知秋,因此內(nèi)心情感找到了對應之物,情景相生。

(每答出一點給2分,共6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17.(1)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2)(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示例一: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示例二:女婿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示例三: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示例四: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每空1分,有錯別字不得分)

18.擬人(比擬)。(1分)①“撕”“臉”“俘虜”賦予太陽、陰云以人的動作和特征,生動形象地描

寫太陽沖破陰云、驅(qū)散霧氣的情景,展現(xiàn)了天氣由陰轉(zhuǎn)晴的過程;(2分)②用人類的對抗或戰(zhàn)爭比擬,表

現(xiàn)出陽光的強大威力以及霧氣的無力抵擋,烘托出人們從擔憂到歡欣的情感變化。(2分)

19.這對處于接羔期剛剛結(jié)束、需要不斷把母鹿找回哺育鹿仔的我們來說,要少走許多彎路

或:需要在接羔期剛剛結(jié)束的時候不斷把母鹿找回哺育鹿仔的我們要少走許多彎路

(必須是單句,否則不給分;保持原意2分,句子通順2分,共4分)

20.①也為土壤作出了貢獻②地球上也很難體會到(每處2分,共4分。意思答對即可。字數(shù)不合

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21.地球土壤由各種礦物質(zhì)、有機物甚至微小生物等組成,是一種復雜的混合體?;颍旱厍蛲寥腊?/p>

含各種礦物質(zhì)、有機物甚至微小生物等,是一種復雜的混合體。(“包含……組成”修改正確,給2分;

“一種”提到“復雜”之前,給2分,共4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22.A?A項的“像”和題干句子中的“像”都表示同類事物外形相似。B項的“像”表舉例,意

思是“例如”。C項的“像”是比喻詞。D項的“像”表示推測。

23.【解析】材料來自現(xiàn)代文閱讀I,“鏡中我”是一個有意思的概念,屬于社會學的理論,涉及

到人的自我認識與他人評價的關(guān)系問題,具體觀點是:個人是通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態(tài)度來認識和把

握自己的。也可以反過來說,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態(tài)度,會影響甚至決定個人的自我認識。這一作文題

目真正體現(xiàn)讀寫一體化的命題思路,因為回到閱讀文本,我們會對材料觀點有進一步的理解和更豐富的

認識。寫作要求,是以閱讀文本提出的理論為依據(jù)和出發(fā)點,談論寫作者的思考。也就是說,我們不是

要去證明或者反駁材料中的觀點,是受這個觀點的觸發(fā),去提出如何正確認識自我、如何處理他人評價、

如何提高他人評價等方面的看法,并展開論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