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3透鏡及其應用
池容概覽
01題型突破................................................1
題型突破一:怎樣解透鏡類型的判斷問題...................................................1
題型突破二:怎樣解關于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的作圖問題....................................3
題型突破三:怎樣解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問題.........................................5
題型突破四:怎樣解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應用問題.............................................8
題型突破五:怎樣解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調節(jié)問題...................................10
題型突破六:怎樣解近視眼和遠視眼的識別及矯正問題......................................12
題型突破七:怎樣解實像和虛像的區(qū)分問題................................................13
02素養(yǎng)提升...............................................15
03中考練場...............................................15
題型突破
△
題型突破一:怎樣解透鏡類型的判斷問題
判斷凸透鏡和凹透鏡的方法:
(1)利用透鏡的形狀特點來判斷,中間比邊緣厚的是凸透鏡,中間比邊緣薄的是凹透鏡。
(2)利用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對光的發(fā)散作用來判斷。具體方法是:延長原來的入射光線,
用虛線表示,將折射光線與虛線方向相比較,若折射光線在虛線的內側(即“靠近”主光軸),則透鏡為凸
透鏡(如圖5-1甲所示);若折射光線在虛線的外側(即“遠離”主光軸),則透鏡為凹透鏡(如圖乙所示)
【典例1】(2023?山東棗莊?中考真題)用冰取火,似乎不可思議,但這絕非傳。據晉代張華的《博物
志》記載,我國古代就把冰塊制成透鏡,利用透鏡對光的作用將物體點燃,如圖所示。此類透鏡
應用非常廣泛,用它制作的眼鏡片可以用來矯正________眼;照相機的鏡頭也相當于這類透鏡,用照相機
拍照時,膠片上形成(填像的性質)。
【答案】會聚遠視倒立縮小的實像
【詳解】口]由于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可以把冰塊削成凸透鏡形狀,把太陽光會聚在焦點上,就可以點
燃物體。
⑵遠處物體通過人眼所成的像成在視網膜的后方,為遠視眼。為了使像成在視網膜上,需要佩戴對光線具
有會聚作用的凸透鏡。
[3]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其原理是物體在凸透鏡的2倍焦距以外,像成在另一側的1倍焦距和
2倍焦距之間,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
【變式1-1】(2024?遼寧?一模)如圖是用手機拍攝“水滴映像”時的情景,在架起的玻璃板上滴上很多
小水滴,玻璃板下面一定距離的位置放置一個花朵的照片。透過每個水滴都能看到花朵倒立、縮小的像。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每個水滴都相當于凸透鏡
B.透過水滴看到的是花朵照片的實像
C.水滴到花朵照片的距離大于水滴透鏡的二倍焦距
D.手機屏幕上顯示的豐富色彩是由紅、綠、黃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
【答案】D
【詳解】A.每個水滴中間厚、邊緣薄,都相當于凸透鏡,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C.透過每個水滴都能看到花朵倒立、縮小的像,此時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成的像是實像,故BC正
確,不符合題意;
D.手機屏幕上顯示的豐富色彩是由紅、綠、藍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o
【變式1-2](2023?廣西賀州?三模)夏天清晨,在公園經??吹饺鐖D所示的植物葉上有晶瑩剔透的露
珠,透過露珠可以看到清晰的葉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露珠相當于一個凹透鏡B.露珠相當于一個平面鏡
C.看到的“葉脈”是倒立、放大的實像D.看到的“葉脈”是正立,放大的虛像
【答案】D
【詳解】露珠圓形,中間厚邊緣薄,相當于凸透鏡。它附著在葉子上,葉子的位置在它的一倍焦距以內,
此時葉子通過露珠成正立的、放大的虛像。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題型突破二:怎樣解關于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的作圖問題
作圖時要做到:(1)明確透鏡的種類,即透鏡是凸透鏡還是凹透鏡;(2)明確光線的種類,是過光心的光線,
是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還是過焦點的光線;(3)根據三條特殊光線的傳播特點作圖。
【特別提示】凸透鏡和凹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
①過透鏡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
②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過焦點,經凹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過焦點。
③過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射出,射向凹透鏡另一側焦點的光線,經凹透鏡折
射后折射光線平行射出。作圖時注意光的傳播方向,且光路可逆。
【典例2】(2023?甘肅蘭州?中考真題)如圖所示,請畫出由燭焰S點發(fā)出的光經過凸透鏡折射后的兩
條光線。
Sr八
【答案】
【詳解】過光心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傳播方向不改變;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過焦點,
如圖所示
【變式2-1】(2024?遼寧?一模)如圖所示,一個凸透鏡的主光軸與平靜水面重合,尸為凸透鏡的焦
點。水面上方墻壁上A點發(fā)出的一條光線經水面反射和凸透鏡的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軸射出。請在圖中完成
【答案】
【詳解】過凸透鏡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平行于凸透鏡的主光軸射出;凸透鏡前的入射光線為經過水
面的反射光線,過反射點尸垂直水面畫出法線,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線左側畫出最初的入射光線,
與墻壁的交點為發(fā)光點A的位置,如圖所示:
【變式2-2】(2023?廣東廣州?三模)如圖為凸透鏡右側一物體成像部分光路圖,為物體,F(xiàn)
為凸透鏡鏡焦點。
凸透鏡
②與物比較,物體經凸透鏡成(選填“放大”、“縮小”)(選填“正立”、“倒立”)的像。
【詳解】[1]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通過焦點;過光心的光線其傳播方向不變;兩條
折射光線的交點為“,如圖所示:
[2][3]由圖知,像H到主軸的距離大于到主軸的距離,即像距大于物距,此時物距的范圍為
f<u<2f,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題型突破三:怎樣解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問題
解題時要注意把握以下幾點:
⑴確定凸透鏡的焦距;
(2)實驗器材的放置和調節(jié);
(3)成像的性質和對應的像距及物距;
(4)像距隨物距變化的規(guī)律,像隨像距變化的規(guī)律;
⑸物像的“可逆性”
(6)凸透鏡的缺損或遮擋對成像的影響;
(7)光屏接收不到像的原因
【特別提示】凸透鏡成像口訣
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虛像正立實像倒;這一規(guī)律要記
牢
【典例3】(2023?遼寧鞍山?中考真題)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1)實驗前應調節(jié)燭焰、凸透鏡、光屏,使它們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這樣做的目的是;
(2)當蠟燭與凸透鏡的位置如圖所示時,在光屏上可得到燭焰清晰的、(選填“放大”或“縮
小”)的像,生活中利用此成像規(guī)律制成的光學儀器是(選填“放大鏡”、“投影儀”或“照相
機”);
(3)保持蠟燭與凸透鏡位置不變,用另一個凸透鏡替換原透鏡,發(fā)現(xiàn)需將光屏向右移動才能在光屏上重
新得到清晰的像,此時像與原來的像相比(選填"變大'或“變小”),新?lián)Q用的凸透鏡的焦距—
(選填“大于”或“小于”)原凸透鏡的焦距;
(4)如果小明只將圖中的凸透鏡換成薄玻璃板,前后移動光屏,他(選填“能”或“不能”)在
光屏上直接觀察到燭焰的像。
【答案】使像成在光屏中央縮小照相機變大大于不能
【詳解】(1)[1]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應調節(jié)燭焰、凸透鏡、光屏,使它們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
(2)[2][3]當蠟燭與凸透鏡的位置如圖所示,此時物距大于像距,根據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成倒立縮小
的實像,照相機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3)[4]保持蠟燭與凸透鏡位置不變,換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鏡,將光屏向右移動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此時
像距變大,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可知,像會變大。
⑸根據將光屏向右移動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可知,此時像距變大,說明新凸透鏡的聚光能力較弱,即新凸透
鏡的焦距更大。
(4)⑹光屏上能承接實像,不能承接虛像,若實驗中將凸透鏡換成薄玻璃板,玻璃板發(fā)生鏡面反射成虛
像,所以他不能在光屏上直接觀察到燭焰的像。
【變式3-1】(2024?北京?一模)某學習小組“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進行了如下操作;
(2)通過探究,記錄并繪制了物距"與像距v之間的關系圖像,如圖甲所示,則該凸透鏡的焦距是—cm;
(3)當蠟燭放在如圖乙所示位置時,調節(jié)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的實像,生活中的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就是利用這樣的成像原理工作的;
(4)在圖乙中,小明借來物理老師的眼鏡將其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發(fā)現(xiàn)光屏上原本清晰的像變模糊了,
向右移動光屏,光屏上的像又變清晰,說明老師戴的是(選填“近視”或“遠視”)眼鏡。
【答案】5縮小照相機近視
【詳解】
(2)[1]由圖甲的圖像可知”=v=310cm
所以戶5cm。
(3)[2][3]當蠟燭放在如圖乙所示位置時,物距為15cm,焦距為5cm,此時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調節(jié)光
屏,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其應用是照相機。
(4)[4]將老師的眼鏡靠近凸透鏡左側,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由清晰變模糊,向右移動光屏又發(fā)現(xiàn)清晰的像,說
明老師所戴眼鏡的鏡片,對光線起了發(fā)散作用,則為凹透鏡;近視眼是遠處物體的像不能呈現(xiàn)在視網膜上,
而是呈現(xiàn)在視網膜的前方,因此需配戴凹透鏡才能看清遠處的物體。因此老師戴的是近視眼鏡。
【變式3-2】(2024?江西南昌?一模)如圖所示,是“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凸透鏡的焦距
10cm):
(1)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應點燃蠟燭,調節(jié)燭焰、凸透鏡、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在____;
(2)實驗過程中,當蠟燭與凸透鏡的距離如圖甲所示時,在光屏上可得到一個清晰的倒立、(選填
“放大”或“縮小”)的實像,若保持蠟燭和光屏位置不變,移動透鏡至____cm刻度線處,光屏上能再次呈
現(xiàn)清晰的像;
(3)若實驗中用手遮住凸透鏡的一半,則光屏上_____(選填“能”或“不能”)出現(xiàn)完整的像;
(4)如圖乙所示,保持蠟燭位置不變,移動透鏡至16cm刻度線處,則人眼在_____(選填或“8”或
5處能觀察到蠟燭的像(選填“實”或“虛”),生活中(選填“照相機”或“投影儀”或“放大鏡”)
就是利用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答案】同一高度放大40能B虛放大鏡
【詳解】(1)口]實驗中,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應點燃蠟燭,調節(jié)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在同一
高度。
(2)[2]由圖甲得,物距小于像距,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3]由光路可逆得,若保持蠟燭和光屏位置不變,移動透鏡至40.0cm刻度線處,使物距等于原來的像距,
像距等于原來的物距,光屏上能再次呈現(xiàn)清晰的像。
(3)[4]若實驗中用手遮住凸透鏡的一半,光線通過剩余的凸透鏡仍可以成完整的像。
(4)[5]⑹⑺如圖乙所示,保持蠟燭位置不變,移動透鏡至16cm刻度線處,此時物距小于力成的像虛
像,虛像在折射光線的延長線的交點上,不能呈現(xiàn)在光屏上,人眼應在2處能觀察到蠟燭的虛像,生活中
放大鏡就是利用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題型突破四:怎樣解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應用問題
解答凸透鏡成像及其應用的題目時,要注意分清像的大小和倒正都是相對于物體而言的,要熟記凸透
鏡成像規(guī)律,在根據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分析判斷凸透鏡的焦距時,首先要明確凸透鏡的成像情況,根據成像
情況列出物距、像距與焦距的關系式,然后解不等式即可得到焦距的變化范圍,最后再作進一步分析。
【特別提示】根據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判斷出成像情況:若u>2f,則成倒立、縮小的實像,且產”茅若
/<"<4則成倒立、放大的實像,且v>2f;若〃勺則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典例4](2023?江蘇鹽城?中考真題)如圖所示,用焦距為10.0cm的凸透鏡模擬視力矯正的情況。組
裝并調整實驗器材,使燭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鏡的____上、要想在光屏上呈現(xiàn)清晰的像,可以不改變
蠟燭和透鏡的位置,將光屏向移動;也可以不改變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將蠟燭向移動,還可以
不改變器材的位置,在透鏡和蠟燭之間放置合適的(選填“近視”或“遠視”)眼鏡片。
【答案】主光軸左右近視
【詳解】口]實驗中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要求燭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鏡的主光軸上。
⑵[3]不改變蠟燭和透鏡的位置,根據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將光屏向左移動,或不改變透鏡和光屏的位
置,將蠟燭向右移動均可以成實像。
[4]不改變器材的位置,此時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則像距處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此時像距大于二倍
焦距,則可以在透鏡和蠟燭之間放置合適的凹透鏡,即近視眼鏡。
【變式4-1】(2024?安徽?一模)在探究凸透鏡成像實驗中,在調整好的光具座如圖所示位置分別放上
蠟燭、凸透鏡、光屏時,在光屏上看到的是等大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01020304050607080(cm)
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30cmB.。點成像原理和投影儀相同
C.物體從b移到a過程在像會逐漸變大D.c點成像是在該點的右側
【答案】B
【詳解】A.由上圖可知,物距〃/=40cm-10cm=30cm
像距v=70cm-40cm=30cm
因在光屏上看到的是等大的像,故有兩=v=30cm=4
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5cm
故A錯誤;
B.物體在b點的物距M2=40cm-15cm=25cm
因為/<由<2/
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成像原理和投影儀相同,故B正確;
C.物體從b移到。過程中,物距變大,像距變小,像變小,故C錯誤;
D.物體在c點的物距M3=40cm-30cm=10cm
因為U3<f
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像與物在凸透鏡的同側,即在該點的左側,故D錯誤。
故選B。
【變式4-2】(2024?河南許昌?一模)愛研究的小銘同學手里拿了一個凸透鏡,用它來觀察遠處的建筑
物,看到的建筑物如圖所示,其實這是遠處建筑物通過透鏡所成的一個像。該像的性質與(選填“放
大鏡”“照相機”或“投影儀”)的成像性質一致,當透鏡遠離建筑物時,看到的像的大小將o
【答案】照相機變小
【詳解】⑴小銘同學用凸透鏡觀察窗外遠處的建筑物時,由于物距大于2倍焦距,所以能看到成倒立縮小
的實像,其成像原理與照相機的成像原理相同。
⑵根據凸透鏡成像特點可知,當透鏡遠離建筑物時,物距增大,像距變小,像變小,因此看到的像的大小
將變小。
題型突破五:怎樣解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調節(jié)問題
解題時要做到以下幾點:
(1)明確物距和像距。
(2)根據題意明確是使像變大還是變小,是實像還是虛像
(3)根據“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成虛像時,物近像近像變小”進行調節(jié),注意物距和像距要同時調節(jié),才
能得到清晰的像,
【特別提示】照相機、投影儀的調節(jié)遵循“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的原則;放大鏡的調節(jié)遵循
“物遠像遠像變大”的原則。
【典例5】(2023?陜西?中考真題)如圖,是某地投放使用的智能無人駕駛小巴車,它可以通過車上的
攝像機和激光雷達識別道路狀況。小巴車上的攝像機識別道路上的行人時,其鏡頭相當于一個透
鏡,行人在攝像機感光元件上成倒立、縮小的像。當小巴車靠近公交站牌時,站牌在攝像機感光元
件上所成的像(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凸實變大
【詳解】小巴車上的攝像機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成像原理是當物距時,凸透鏡成倒立、縮
小的實像。
⑶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因此小巴車靠近公交站牌時,站牌在感光元件上的像變大。
【變式5-1】(2024?河南?一模)2023年5月11日,我國發(fā)射的天舟六號貨運飛船與中國空間站組合
體成功交會對接,如圖所示??臻g站組合體上的攝像機完整記錄了交會對接過程。攝像機的鏡頭相當于—
(選填“凸”或“凹”)透鏡;貨運飛船與中國空間站組合體對接過程中是相對(選填“運動”或“靜止”)
的。
【答案】凸靜止
【詳解】[1]當物體位于凸透鏡的二倍焦距以外時,物體通過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其成像情況與照相
機相似,所以攝像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
⑵貨運飛船與中國空間站組合體對接過程中,必須是相對靜止,才容易對接,所以兩者在空中飛行的速度
大小和方向必須相同,兩者之間的相對位置不變,處于相對靜止狀態(tài)。
【變式5-2】(2023?陜西咸陽?三模)如圖所示,掃碼點餐時,桌面上的二維碼通過手機鏡頭成倒立、.
的實像,若需要二維碼的像大一些,應將手機鏡頭(選填“靠近”或“遠離”)二維碼,點餐信息通過—
(選填“超聲波”或“電磁波”)發(fā)送給餐館點餐系統(tǒng)。
【答案】縮小靠近電磁波
【詳解】[1]手機的鏡頭相當于凸透鏡,當手機掃描二維碼時,二維碼應位于手機攝像頭的二倍焦距之外,
二維碼在手機中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⑵要使二維碼的像大一些,據凸透鏡成實像的規(guī)律可知,需要讓物距變小、像距變大,故應讓手機的鏡頭
靠近二維碼一些。
[3]手機是通過電磁波傳遞信息的,所以點餐信息通過電磁波發(fā)送給餐館點餐系統(tǒng)。
題型突破六:怎樣解近視眼和遠視眼的識別及矯正問題
判斷是近視眼還是遠視眼時要看光路,光會聚在視網膜前的是近視眼,光會聚在視網膜后的是遠視眼。近視
眼戴用凹透鏡制成的眼鏡矯正,遠視眼戴用凸透鏡制成的眼鏡矯正??珊営洖椤敖斑h后,近凹遠凸”。
【特別提示】近視眼與遠視眼的成因和矯正
【典例6】(2023?山東濟寧?中考真題)有些人的眼睛只能看清遠處的物體,而不能看清近處的物體,
這樣的眼睛需佩戴(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矯正。這種透鏡對光有作用。
【答案】凸透鏡會聚
【詳解】口]⑵眼睛只能看清遠處的物體,而不能看清近處的物體,平行光線進入眼睛,經過晶狀體折射后
在視網膜后面成像,當物距變大時像距減小就能看清楚,這是遠視眼,需要佩戴凸透鏡來矯正。因為凸透
鏡對光有會聚的作用,可以使光線進入晶狀體后縮小折射范圍,使像可以剛好成在視網膜上。
【變式6-1】(2024?廣東惠州?一模)"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們應該保護好自己的眼睛。但有些同學
因為不良習慣導致眼睛近視了。造成近視眼的原因主要是晶狀體太(填“薄”或“厚,,),折光能力太
強。如圖所示的(選填“甲”或“乙”)是近視眼看遠處物體的成像情況,應戴合適的透鏡制成的
眼鏡進行矯正。
【詳解】口][2][3]近視眼的形成原因是晶狀體太厚,或折光能力太強,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長,來自
遠處點的光會聚在視網膜的前面,人就只能看清近處的物體,看不清遠處的物體,所以如圖所示的乙是近
視眼看遠處物體的成像情況;因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在近視眼睛前面放一個凹透鏡,就能使來自遠
處物體的光會聚在視網膜上。
【變式6-2】(2023?河南周口?三模)經常玩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長時間盯著屏幕,會導致視力下
降,患上近視眼。如圖所示是近視眼和遠視眼的光路示意圖,圖_____(選填“甲”或“乙”)是遠視眼的光路
示意圖,應配戴(選填“凸”或“凹”)透鏡制成的眼鏡來矯正,戴上合適度數的眼鏡后物體在視網膜上
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答案】甲凸
【詳解】口]遠視眼是晶狀體會聚能力減弱,使像成在了視網膜的后面,故圖中甲是遠視眼的光路示意圖。
⑵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使像提前會聚在視網膜上,所以遠視眼配戴凸透鏡來矯正。
題型突破七:怎樣解實像和虛像的區(qū)分問題
解題時要注意成實像和虛像的幾種情況:小孔成像、照相機投影儀成實像;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放
大鏡均成虛像。它們的成像原理不同,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線傳播;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是光的反射;
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是光的折射。
【特別提示】①實像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能用光屏承接,實像都是倒立的;②虛像是由光線的反向
延長線相交而成的,不能用光屏承接,虛像都是正立的。
【典例7】(2023?廣東深圳?三模)深圳市天文臺位于大鵬新區(qū)南澳街道西涌,配備有反射式望遠鏡、
光學望遠鏡等多種觀測設備。反射式望遠鏡的原理如圖(甲),利用一個球面反射鏡將進入鏡頭的光線會
聚后反射到位于鏡筒前端的一個平面鏡上,然后再由這個平面鏡將光線反射到鏡筒外的目鏡里,這樣我們
便可以觀測到星空的影像。而光學望遠鏡的原理如圖(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射式望遠鏡的主鏡是凹面鏡,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反射式望遠鏡利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
C.光學望遠鏡的目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D.光學望遠鏡的物鏡成像原理與照相機相同
【答案】D
【詳解】A.反射式望遠鏡的主鏡是凹面鏡,凹面鏡對光有會聚作用,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A錯誤;
B.反射式望遠鏡是利用光的反射成像,故B錯誤;
C.光學望遠鏡的目鏡相當于一個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C錯誤;
D.光學望遠鏡的物鏡成像原理與照相機相同,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變式7-1】(2023?江蘇蘇州?中考真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蜻蜓立于荷葉尖上,
距水面0.2m,它在水中的像是(選填“實像”、“虛像”),像距水面____mo
【答案】虛像0.2
【詳解】口]平面鏡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線反向延長線的交點,是虛像。
⑵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蜻蜓距水面0.2m,所以蜻蜓的像距水面0.2m。
【變式7-2】(2023?廣西?模擬預測)如圖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為了便于觀察,實
驗最好在(選填“較亮”或“較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蠟燭B均能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將蠟燭B
移走,在其所在位置放上光屏,發(fā)現(xiàn)光屏上接收不到蠟燭A的像,說明平面鏡成的是—像。
【詳解】口][2]為了便于觀察,實驗最好在較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成的像比較清晰;虛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將
蠟燭B移走,在其所在位置放上光屏,發(fā)現(xiàn)光屏上接收不到蠟燭A的像,說明平面鏡成的是虛像。
素養(yǎng)提升~WA
一、選擇題
1.(2023?山東濟寧?三模)光的世界變化莫測,奧妙無窮。如圖所示,圖中所示光學現(xiàn)象的描述或解
釋錯誤的是()
圖1圖2
A.如圖1示,橋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如圖2示,海面上形成海市蜃樓是光的折射造成的
C.如圖3示,人配戴的凹透鏡可以矯止近視眼
D.如圖4示,表示太陽光經過三棱鏡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況
【答案】D
【詳解】A.圖1中橋在水中形成倒影,是平面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fā)生偏折,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的折射。海市蜃樓是一種由
光的折射產生的現(xiàn)象,是由于空氣的密度不均勻而引起的,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近視眼看遠處的景物,光線通過晶狀體成像在視網膜前方,所以需要佩戴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的透鏡,
即人配戴的凹透鏡可以矯止近視眼,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太陽光經過三棱鏡被分解為:紅、橙、黃、綠、藍、靛、紫等七種顏色的色光,稱為光的色散。圖中
太陽光經過三棱鏡被分解,光屏最上面應是紅光,最下面應是紫光,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o
2.(2023?陜西西安?三模)如圖所示,2023年全球首次日食在4月20日正式上演,系罕見日全環(huán)食。
日環(huán)食是日食的一種,發(fā)生時太陽的中心部分黑暗,邊緣仍然明亮,形成光環(huán)。下列光現(xiàn)象與日食原理相
同的是()
()
A.雨后彩虹B.海市蜃樓C.日辱計時D.放大鏡成像
【答案】C
【詳解】日環(huán)食是日食的一種,發(fā)生時太陽的中心部分黑暗,邊緣仍然明亮,形成光環(huán)。日環(huán)食是由于光
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A.雨后彩虹屬于光的色散現(xiàn)象,故A不符合題意;
B.海市蜃樓屬于光的折射現(xiàn)象,故B不符合題意;
C.日辱計時屬于光的直線傳播,故C符合題意;
D.放大鏡成像屬于光的折射現(xiàn)象,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3.(2023?陜西西安?三模)“一碼通”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發(fā)揮了重大作用,如圖所示為市民掃
描二維碼時的情景。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手機鏡頭掃描二維碼時所成的是正立的實像
B.手機鏡頭掃描二維碼時所成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二維碼黑色部分能吸收所有的光
D.手機掃二維碼和照相機照相原理相同
【答案】A
【詳解】A.手機鏡頭掃描二維碼所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故A錯誤;A符合題意;
BD.手機鏡頭掃描二維碼所成的像,與照相機的成像原理是相同的,原理是光的折射,故BD正確;BD
不符合題意;
C.二維碼白色部分能夠反射所有色光,黑色部分不反射光,吸收所有色光,故c正確;C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4.(2024?黑龍江哈爾濱?模擬預測)如圖是超市安裝的一種刷臉自助儲物柜。某顧客站在屏幕前50cm
處,按下“存”按鈕,屏幕上方的攝像頭啟動,出現(xiàn)人臉縮小的像,柜門打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攝像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B.該攝像頭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
C.該攝像頭的焦距可能是0.20mD.該攝像頭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答案】D
【詳解】AB.該攝像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且成縮小、倒立的實像,故AB正確,
不符合題意;
C.該攝像頭成像,物距滿足大于統(tǒng)貝!J50cm>2/
貝I]0.25m=25cm>f
則該攝像頭的焦距可能是0.20m,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該攝像頭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光經過空氣與透鏡兩者不同介質發(fā)生折射,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5.(2024?河南?一模)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安裝好器材,調節(jié)蠟燭、凸透鏡與光屏在如圖
所示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該凸透鏡的焦距為20cm
B.保持凸透鏡位置不動,將蠟燭移至15cm刻度線處,此時與照相機的原理相同
C.實驗過程中,蠟燭燒短之后,成像會在光屏的下方
D.保持蠟燭與凸透鏡位置不變,在它們之間放一近視眼鏡,需要將光屏向左移動才能成清晰的像
【答案】B
【詳解】A.圖示中,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蠟燭與凸透鏡的距離,光屏與凸透鏡的距離都為20.0cm,
此時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實像,則物距等于像距等于二倍焦距,所以凸透鏡的焦距為10.0cm,故A錯
誤;
B.凸透鏡的位置不變,蠟燭移至15cm刻度線處,則物距為35.0cm,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縮小的實
像,所以此時與照相機的原理相同,故B正確;
C.蠟燭燒短后,成像在光屏的上方,因為通過凸透鏡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則燒短后,蠟燭通過透
鏡光心的光線向上移動,故c錯誤;
D.近視眼鏡是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保持蠟燭和凸透鏡位置不變,在它們之間放入一近視眼鏡,
蠟燭經過眼鏡后,通過凸透鏡的光線會聚延遲,物距變大,所以應向右移動光屏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D
錯誤。
故選B。
6.(多選)(2024?河北邯鄲?模擬預測)如圖,用圖甲所示的裝置測出凸透鏡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鏡
成像規(guī)律”,當蠟燭、透鏡、光屏位置如圖乙所示時,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乙
A.照相機成像特點與圖乙中所成像的特點相同
B.用手指擋住大部分鏡片,屏幕上依然有清晰的像,只是像比原來變暗了
C.若只將圖乙中透鏡換為焦距為15cm的凸透鏡,則需要向右移動光屏,光屏上就可以再次呈現(xiàn)清晰
的像,且像比原來大
D.保持蠟燭、光屏位置不變,將透鏡移動到80cm刻度線處,燭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答案】BD
【詳解】A.由圖甲可知,凸透鏡的焦距為10.0cm,圖乙中,物距為15cm,物距在凸透鏡的一倍焦距和
二倍焦距之間,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投影儀成像特點與圖乙中所成像的特點相同,故A錯誤;
B.用手指擋住大部分鏡片,燭焰發(fā)出的光線經過鏡片的其它部分仍可以成像,所以,屏幕上依然有清晰
的像,但是成像光線變少了,所以,像比原來變暗了,故B正確;
C.若只將圖乙中透鏡換為焦距為15cm的凸透鏡,此時物距等于焦距,不成像,故C錯誤;
D.保持蠟燭、光屏位置不變,將透鏡移動到80cm刻度線處,此時物距和像距的長度互換,根據光路可
逆原理可知,燭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故D正確。
故選BD。
二、填空題
7.(2023?吉林白城?三模)如圖,表示的是(填“近視眼”或“遠視眼”)看遠處物體的情況,需要
佩戴(填“凸透鏡”或“凹透鏡”)矯正。
【答案】近視眼凹透鏡
【詳解】[1]⑵如圖所示,因為像成在視網膜前,所以小紅的眼睛屬于近視眼,近視眼是由于晶狀體曲度變
大,會聚能力增強,所以像呈在視網膜的前方,應該佩戴具有發(fā)散功能的透鏡即凹透鏡進行矯正。
8.(2023?云南保山?二模)科技的高速發(fā)展使得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捷。如圖所示為某校園中學生刷
臉付款的情境,人臉通過攝像頭成一個倒立_____(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像,若鏡頭焦距為
10cm,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攝像頭的距離應滿足于(填“小于10cm”“大于10cm且小于
20cm”或“大于20cm”)。
【答案】縮小大于20cm
【詳解】[1]⑵攝像頭實際上是一個凸透鏡,人在凸透鏡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縮小的實像;若鏡頭焦
距為10cm,為了能成清晰的像,物距應大于兩倍焦距,即大于20cm。
9.(2023.內蒙古呼倫貝爾?模擬預測)如圖所示,小明透過水滴狀的魚肝油膠囊觀察積木,發(fā)現(xiàn)上面
的數字“9”變成了“6”,則此像是(選填“虛”或“實”)像;若想讓“6”變大一些,可將積木與膠囊的距
離(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96
【答案】實減小
【詳解】[1]由圖可知,水滴狀的魚肝油膠囊相當于凸透鏡,上面的數字“9”變成了“6”,像與物上、下、
左、右均顛倒,根據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知,倒立縮小的應是實像。
⑵根據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知,若想讓“6”變大一些,可以適當減小物距,即減小積木和膠囊的距離。
10.(2023?山東臨沂?一模)小明同學發(fā)現(xiàn)自己看不清遠處的物體,他眼睛的成像原理如圖所示,則他
的眼睛應配戴(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進行矯正;彩色電視機畫面上豐富的色彩是由
紅、、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陽光下透過綠色的玻璃看紅花,紅花呈現(xiàn)____色。
【答案】凹透鏡綠黑
【詳解】口]遠處物體射來的光線會聚在視網膜的前方,這是近視眼的成像特點,應配戴凹透鏡制成的眼鏡
來矯正視力,使光線延遲會聚一些。
⑵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彩色電視機畫面上豐富色彩是由光的三原色按不同的比例合成的。
⑶綠玻璃只能透過綠光,紅光不能通過,沒有光線進入我們的眼睛,所以我們看到紅花就是黑色的。
11.(2023?陜西西安?三模)生活中經常看到的廣告投影燈,其內部結構如圖所示。凸透鏡對光有—
作用;圖中凸透鏡的焦距為50mm,則廣告片離鏡頭的距離取值范圍為;為了在地面上得到更大的
廣告圖像,應當使投影燈(選填“靠近”或“遠離”)地面。
【答案】會聚在50mm?100mm之間遠離
【詳解】口]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后,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
⑵投影燈與投影儀的成像原理相同,則投影燈工作時,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所以廣告片離鏡
頭的距離取值范圍為在50mm?100mm之間。
[3]為了在地面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廣告圖像,即像變大,由凸透鏡成像的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可知像距應變
大,物距應變小,所以應當使投影燈遠離地面,同時適當減小廣告片到凸透鏡的距離。
12.(2023?河南開封?三模)如圖所示,我們透過裝滿水的玻璃杯觀察鉛筆。在由近到遠慢慢移動鉛筆
的過程中,它的像逐漸變長,超過一定距離后,筆尖會突然轉向右邊。剛開始我們看到的像為(選填
“實像”或“虛像”);筆尖剛轉向右邊時的成像規(guī)律與(選填“照相機”或“投影儀”)的相同。
【答案】虛像投影儀
【詳解】口】由題意可知,由近到遠慢慢移動鉛筆的過程中,它的像逐漸變長,超過一定距離后,筆尖會突
然轉向右邊。根據凸透鏡成像的特點,成虛像時,物遠像遠像變大,所以裝滿水的玻璃杯相當于一個凸透
鏡,剛開始時,鉛筆在凸透鏡的一倍焦距之內,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虛像。
⑵根據凸透鏡成像的特點,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因此筆尖剛轉向
右邊時,說明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所以成像規(guī)律與投影儀的相同。
三、實驗題
13.(2024?安徽阜陽?一模)小華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1)當各元件位于圖中的位置時,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此時像的特征是倒立、(選填“放
大”“縮小”或“等大”)的實像;
(2)若保持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移到30cm刻度處,則需將光屏向(選填“左”或“右”)移動適當
距離,光屏上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
【答案】縮小右
【詳解】(1)口]當各元件位于圖中的位置時,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此時物距大于像距,符合物遠像近
像縮小的成像規(guī)律,像的特征是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就是利用這個原理工作的。
(2)[2]若保持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移到30cm刻度處,物距減小,像距增大,故需將光屏向右移動適當
距離,光屏上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
14.(2024?陜西榆林?一模)請完成下列填空。
l\、C4noB
(1)如圖一1所示,鉛筆的長度為cm;
(2)如圖一2所示,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把近視鏡片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應將光屏向(選
填“左”或“右”)調節(jié),才能在光屏上重新成清晰的像;
(3)如圖一3所示,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杠桿處于水平平衡狀態(tài)。在A點懸掛兩個鉤碼,要使杠桿水平平衡,
需在8點懸掛個鉤碼。取走懸掛在B點的鉤碼,改用彈簧測力計在C點豎直向上拉,使杠桿水平平
衡,測力計的示數為No(每個鉤碼重0.5N)
【答案】5.35右30.75
【詳解】(1)[1]由圖一1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鉛筆的左端與2cm刻度線對齊,其長度
L=7.35cm-2.00cm=5.35cm
(2)[2]近視鏡片是凹透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把近視鏡片放在蠟燭和凸透鏡間,燭焰通過鏡片后,再經凸
透鏡,光線會延遲會聚,物距變大,所以應將光屏向右調節(jié)。
(3)⑶設杠桿每小格的長度為3據杠桿的平衡條件有2Gx3L="Gx2c
解得,應在2點懸掛鉤碼的個數w=3。
[4]用彈簧測力計在C點豎直向上拉,杠桿水平平衡,據杠桿平衡條件有2xO.5Nx3L=D<4乙
解得,測力計的示數尸=0.75N。
15.(2024?黑龍江哈爾濱?模擬預測)小崗在進行光學復習時,他認識到找像、析像,并用其規(guī)律解釋
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是光學復習的關鍵、有效方法之一,于是他進行了如下的梳理。
(1)①如圖甲,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
②如圖乙,蠟燭A在玻璃板中成像的位置如圖②,其可能的原因是;
③如果在圖丙中玻璃板與蠟燭的像之間放一塊不透明的擋板,從蠟燭A這側(選填“仍能”或“不
能”)觀察到蠟燭的像;
T戊
(2)若光屏上清晰像的位置如圖戊所示,為便于完成該實驗,你的做法是;
(3)如圖丁,若凸透鏡的焦距為10.0cm,正確的調整器材后,在光屏上成了清晰的像。更換成另一個焦
距為8.0cm的凸透鏡,光屏上的像變模糊了,此現(xiàn)象與(填“近視眼”或“遠視眼”)成因相似。為了
使光屏上的像恢復清晰,可向(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蠟燭。
【答案】確定像的位置玻璃板上端向蠟燭A傾斜仍能光屏向下適當移動,直至清晰
的像成在光屏中心近視眼靠近
【詳解】(1)①口]透明玻璃板不僅可以反射光線成像,也可以讓光線透過,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②⑵若蠟燭A在玻璃板中成像的位置如圖②,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若玻璃板
上端向A傾斜,蠟燭A在玻璃板中成像的位置會偏高。
③[3]平面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現(xiàn)象,像是光的反射光線反向延長線的交點,并不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實
驗中觀察者看到的是反射光線,所以如果在圖丙中玻璃板與蠟燭的像之間放一塊不透明的擋板,從蠟燭A
這側仍能觀察到蠟燭的像。
(2)[4]如圖戊所示,燭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下方,不便于觀察,可以將光屏向下適當移動,直至清晰的像
成在光屏中心。
(3)[5]⑹原來凸透鏡的焦距為10.0cm,更換成焦距為8.0cm的凸透鏡,焦距變小,折光能力變強,像成
在光屏的前方,光屏上的像變模糊了,現(xiàn)象與近視眼成因相似;為了使光屏上的像恢復清晰,應向靠近凸
透鏡的方向移動蠟燭。
中考練場
一、單選題
1.(2023?山東德州?中考真題)如圖所示,小紅用相機拍下了石橋與它在水中倒影交相輝映的照片,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橋在水中的倒影與海市蜃樓成像原理相同
B.我們能看到本身不發(fā)光的橋,原理是光的反射
C.若相機鏡頭焦距為了,拍攝此照片時鏡頭到底片的距離要大于"
D.橋在相機的底片上成的像是虛像
【答案】B
【詳解】A.橋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現(xiàn)象,海市蜃樓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故A錯誤;
B.光在不發(fā)光的物體表面發(fā)生了反射,光線反射進入人眼,我們才能看到本身不發(fā)光的物體,故B正
確;
CD.照相機成像原理,物距在二倍焦距以外,像距(鏡頭到底片的距離)在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間,成倒立
縮小的實像,故CD錯誤;
故選B。
2.(2023?四川雅安?中考真題)如圖是愛動手的小雅利用手機和透鏡自制的簡易投影儀,它能將手機
上的畫面放大投影到墻壁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手機
A.制作簡易投影儀的鏡頭是凹透鏡
B.投影儀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虛像
C.透鏡到墻壁的距離應大于透鏡的二倍焦距
D.手機應放置在透鏡的一倍焦距內
【答案】C
【詳解】A.投影儀的鏡頭是凸透鏡而不是凹透鏡,故A錯誤;
B.根據投影儀的成像特點可知,墻上呈現(xiàn)的是手機畫面的倒立、放大的實像,故B錯誤;
CD.根據投影儀的成像原理可知,手機到透鏡的距離(物距)應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而墻壁到
透鏡的距離(像距)應大于透鏡的二倍焦距,故C正確,D錯誤。
故選C。
3.(2023?陜西?中考真題)如圖,是我國自主研制的某新型戰(zhàn)斗機上的光電搜索跟蹤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功
能與人眼相似,能為戰(zhàn)斗機提供感知外界的“視覺”,系統(tǒng)內置的光電傳感器,相當于人眼的視網膜,最外
層窗口和傳感器之間的光學元件,相當于人眼的晶狀體。關于該系統(tǒng)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系統(tǒng)的光學元件相當于一個凸透鏡
B.該系統(tǒng)在光電傳感器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C.周圍景物通過該系統(tǒng)成像時,景物到鏡頭的距離大于鏡頭的2倍焦距
D.該系統(tǒng)的成像原理與照相機的成像原理相同
【答案】B
【詳解】A.人眼的晶狀體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所以該系統(tǒng)的光學元件相當于凸透鏡,故A不符合題意;
B.人眼在成像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所以次光學元件也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B符合題意;
C.根據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成倒立縮小實像時,物距要大于凸透鏡的二倍焦距,故C不符合題意;
D.該系統(tǒng)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所以與照相機成像原理相同,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4.(2023?青海西寧?中考真題)兩千多年前,我國古代思想家墨子就在《墨經》中論述了小孔成像等
光學現(xiàn)象,下列光現(xiàn)象中與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A.海市蜃樓B.橋在水中的倒影
C.用放大鏡看報紙D.路燈下的影子
【答案】D
【詳解】小孔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
A.海市蜃樓是光在不均勻的空氣中傳播時發(fā)生的折射現(xiàn)象,故A不符合題意;
B.拱橋的“倒影”,是平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現(xiàn)象,故B不符合題意;
C.放大鏡的原理是光的折射,故C不符合題意;
D.路燈下的影子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5.(2023?山東淄博?中考真題)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凸透鏡的焦距戶12cm,蠟燭、凸
透鏡、光屏在光具座上的值如圖所示,此時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圖中成像特點與投影儀成像特點相同
B.透鏡位置不動,把蠟燭向左移動,向右移動光屏,光屏上會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C.透鏡位置不動,把蠟燭移到30cm刻度線處,向右移動光屏,光屏上會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D.透鏡位置不動,把蠟燭移至45cm刻度線處,向右移動光屏,光屏上會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答案】C
【詳解】A.由圖可知,此時的物距為M=30.0cm,像距為v=20.0cm,則凸透鏡的焦距戶12cm,
30.0cm>2/,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其應用是照相機,故A錯誤;
B.當成實像時,物距變大時,像距變小,透鏡位置不動,把蠟燭向左移動,應該減小像距,即向左移動
光屏,光屏上會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故B錯誤;
C.透鏡位置不動,把蠟燭移到30cHi刻度線處,物距減小,像距變大,向右移動光屏,光屏上會再次得到
清晰的像,故C正確;
D.將蠟燭移動到45cm的刻度線處,物距片5cm,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虛像,虛像不能用光屏承
接,故D錯誤。
故選C。
6.(2023?湖北十堰?中考真題)下列光學現(xiàn)象中,所成的像是實像的是()
【答案】B
【詳解】A.平面鏡成像不是實際光線會聚成的,而是實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成的虛像,故A不符合
題意;
B.小孔成像是實際光線會聚成的實像,故B符合題意;
C.海市蜃樓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故C不符合題意;
D.放大鏡成像是正立放大的虛像,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7.(2023?湖北十堰?中考真題)早期照相館里,攝影師取景時看到的像都是倒立縮小的,現(xiàn)在的照相
機利用光學或電子技術,把倒立的像轉變成正立的,便于觀察。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照相機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B.凸透鏡只能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C.照相機靠近被拍攝者,所成的像變大D.人的眼睛相當于一架照相機
【答案】B
【詳解】A.照相機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當物距〃<八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應用于放大鏡,故B錯誤,符合題意;
C.照相機靠近被拍攝者,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人的眼睛相當于一架照相機,原理都是〃>莊成倒立、縮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福建省國資糧食發(fā)展有限公司(第二批)莆田招聘2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核心素養(yǎng)下“八桂教學通”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運用
- 3《月是故鄉(xiāng)明》(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
- 2024廣東珠海市金灣區(qū)南泓產業(yè)投資有限公司招聘項目運營人員1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全國粵教版信息技術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十三課《使用電子郵件和QQ》教學設計
- 2025年甘肅有色冶金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1套
- 養(yǎng)只“佛系”小青蛙在游戲里當媽
- 第13課 現(xiàn)代戰(zhàn)爭與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
- 第二章第二節(jié)世界的海陸分布 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
- 四川省江油市八校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
- 《幼兒教育政策與法規(guī)》教案-單元1 幼兒教育政策與法規(guī)
- 【語文】第23課《“蛟龍”探?!氛n件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2024年決戰(zhàn)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培優(yōu)b卷)
- 《中國人民站起來了》課件+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
- 信息化教學設計教案大學語文
- FSC-COC培訓學習
- 植物的營養(yǎng)器官:根、莖、葉匯總
- 會議、匯報材料排版格式
- 華為公司產品線獎金分配暫行辦法
- 兒童能力評估量表(PEDI拍迪)
- 道岔及交叉渡線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