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第六單元《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全部教學設計共6課時_第1頁
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第六單元《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全部教學設計共6課時_第2頁
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第六單元《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全部教學設計共6課時_第3頁
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第六單元《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全部教學設計共6課時_第4頁
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第六單元《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全部教學設計共6課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時教學設計課時第1課時課題《小數的加法和減法》例1教學內容分析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四年級數學下冊《小數的加法和減法(1)》第六單元例題1.借助學生到書店買書設置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提出小麗和小林在購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小數加減法的興趣,順理成章地引入小數加減法,使學生以最佳狀態(tài)進入解決問題的活動,主動探討小數加減法的筆算方法。在這樣的情境下,學生更能體會到學習小數加減法的意義,感受數學的價值。因為學生已有整數加減法計算的基礎,所以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一知識經驗,讓學生自己收集有關信息,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再根據已有經驗去分析和解決問題,探究小數加減法的豎式寫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同時,通過師生、生生間的交流活動,將初步的感悟上升到總結小數加減法筆算的一般方法,進一步理解小數點對齊的道理。學情分析學生在以往的學習中已經掌握了整數加減法及一位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理解了整數加、減法的算理,并且已積累了大量關于元、角、分的知識。在本冊教科書中學生還掌握了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這些都為學生理解小數加減法的算理打下了扎實有效的知識基礎。本單元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為進一步學習、研究后面的知識打下基礎。理解和掌握小數加減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知識經驗,而且是必備的數學知識、技能與方法。教學中會出現(xiàn)小數的位數不同的加減法豎式計算的情況,由于新知與學生已有的認識存在矛盾沖突,受學習遷移的影響,學生容易出現(xiàn)將小數的末尾對齊等錯誤,這也是小數加減計算中的難點所在,在學習新課時要加強引導。目標確定1.在具體情境中經歷探索位數相同的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理解小數加減法的算理,掌握豎式計算的方法,并能正確計算。2.通過計算、比較等活動使學生經歷把整數加減法計算經驗遷移到小數加減法計算中的過程,發(fā)展學生運用遷移規(guī)律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3.感受小數加減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學習重點難點重點:理解小數加減法的算理,掌握豎式計算的方法,并能正確計算。難點:理解“小數點對齊就是相同數位對齊”。學習活動設計教師二次設計【環(huán)節(jié)一:情境激趣,導入新課?!拷處熁顒樱ń虒W環(huán)節(jié)中呈現(xiàn)的學習情境、提出驅動性問題、學習任務類型等)1.觀察發(fā)現(xiàn),提出問題。(1)師:同學們觀察一下教科書P71的主題圖,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同桌之間說一說。(2)師:看,小麗買了下面兩本書。(課件出示例1)師: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學生根據圖片容易說出:圖中兩位小朋友正在書店里買書,小女孩喜歡2本圖書,小男孩要買1本詞典。預設1:《數學家的故事》的單價是16.45元,《童話選》的單價是14.29元。預設2:①小麗買這兩本書一共要花多少錢?②《數學家的故事》比《童話選》貴多少錢?[設計意圖:只有讀懂了學生,我們的教學才能有針對性。因為小學生都有實際購物的經驗,教師把握教學的起點,引導學生收集信息,再提出數學問題,使學生經歷“從頭到尾”思考問題的過程。]【環(huán)節(jié)二:自主活動,探究新知?!?.遷移經驗,探究小數加法的算法(1)列出算式。師:根據你們提出的這兩個問題,想一想,該怎樣列式?(教師板書)師:這是小數的加法和減法,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板書課題:小數加減法(1)](2)嘗試計算。①師:先來看16.45+14.29,大家先估算一下,買這兩本書一共要花多少錢?②師:這是兩位小數的加法,用豎式該怎么算呢?先獨立思考,再在練習本上嘗試計算,最后與小組的同學交流一下你的計算方法。教師巡視指導。交流匯報,說清算理學生分別列出16.45+14.29和16.45-14.29這兩個式子。指名板演,呈現(xiàn)不同算法。預設1:16.45+14.29=30.74(元)16.45元=16元4角5分14.29元=14元2角9分16元4角5分+14元2角9分=30元7角4分30元7角4分=30.74元預設2:16.45元=1645分14.29元=1429分1645+142930743074分=30.74元預設3:16.45+14.29=30.74(元)(4)討論比較,優(yōu)化算法。師:在計算小數加法時,你更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呢?教師再次強調:在計算小數加法時,小數點對齊,實際上就是相同數位對齊。教師用一張卡片蓋住小數點,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小數加法與整數加法的聯(lián)系。(5)強化練習,鞏固算法。學生完成教科書P72“做一做”第1題的3道加法題,并驗算。學生獨立完成后小組內交流。各組派代表展示計算過程,并說說是怎樣算的。教師重點引導學生討論、比較:12.53+4.67和6.07+4.89。預設1:12.53+4.67=17.20(得數的末尾是“0”,這個“0”可以省略嗎?)預設2:6.07+4.89=10.96(得數整數部分的個位上也是“0”,這個“0”可以省略嗎?為什么?)師:剛才在計算小數加法時除了小數點要對齊以外,還有什么是需要大家注意的?2.自主遷移,探究小數減法的算法。(1)師:小數加法同學們會做了,那小數減法你們會做嗎?拿出練習本,自己算一算《數學家的故事》比《童話選》貴多少錢?①指名板演,其余學生獨立計算。全班交流分享。教師課件演示:板演的學生匯報算法:小數點對齊。從百分位開始減,5減9不夠減,就從十分位上退1當10再減,15-9=6,得到6個百分之一,在百分位上寫6;十分位上4退1是3,3-2=1,得到1個十分之一,在十分位上寫1;個位上6-4=2,得到2個一,在個位上寫2。十位上1-1得0,最高位不寫0(2)師:在計算過程中,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預設1:小數減法和小數加法相同,豎式計算時都要將小數點對齊。預設2:小數減法的計算方法和整數減法的計算方法相同。(3)師:在計算過程中,有什么需要我們注意的嗎?預設1:小數點對齊,就是相同數位對齊,即每一位都是在求相同的計數單位個數的差。預設2:按照整數減法的計算方法計算,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就從它的前一位退一當十,和本位上的數合并在一起,再減。3.引導比較,深化算理。(1)師:回顧剛才我們研究小數加減法的過程,誰來說一說我們是怎樣計算的?【預設】我們將小數加法轉化為整數加法,并借助學習整數加法計算的經驗來探究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然后又借助學習小數加法與整數減法的經驗來探究小數的減法?!绢A設】小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都是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和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相同……(2)師:那小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比較,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師小結:計算小數加減法時,先把小數點對齊,然后按照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板書)[設計意圖:從探究小數的加法時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找到各種方法間的內在聯(lián)系與不同;借助課件的演示和小卡片的遮擋,引導學生理解“小數點對齊就是相同數位對齊”這一本質,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探究小數的減法時利用知識的遷移規(guī)律,教師充分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有了前面學習小數加法的基礎,小數減法的教學應徹底放手。教師只需引導學生將小數加法的筆算經驗和整數減法的計算方法遷移到小數減法中即可。最后通過小數減法與小數加法的對比、小數減法與整數減法的對比,幫助學生理清所學知識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促進學生在頭腦中完善與計算有關的知識網絡。]【環(huán)節(jié)三:實踐應用,隨堂檢測。】1.教科書P69“做一做”第2題。(1)課件出示題目,教師提問:從這幅圖中你們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學信息?能解決提出的這兩個數學問題嗎?2.教科書P71“練習十七”第1題。3.教科書P71“練習十七”第2題。(2)學生獨立完成后討論交流匯報,全班形成共識。學生小組內口算,有錯誤及時訂正。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2)集體交流匯報,說說是怎樣計算的,用什么方法來檢驗的。4.教科書P71“練習十七”第3題。5.教科書P71“練習十七”第4題。6.教科書P72“練習十七”第8題。[設計意圖: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并且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練習十七第3題是小數計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通過觀察、讀數,獲得相關的數據,并運用小數計算來解決問題,培養(yǎng)了學生的應用意識。]【環(huán)節(jié)四:總結提升,拓展延伸?!繋煟航裉爝@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你覺得計算小數加、減法時要注意什么呢?[設計意圖:讓學生從知識、方法兩方面梳理本節(jié)課所學,感受到學習數學價值所在。]板書設計小數加減法(1)計算小數加減法時,先把小數點對齊,然后按照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教學反思與改進課時教學設計課時第2課時課題《小數的加法和減法》例2教學內容分析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四年級數學下冊《小數的加法和減法》第73頁例題2例2教學的數位不同的小數加減法又是以例1教學的數位相同的小數加減法豎式計算為基礎的。在此基礎上教學例3,從一步小數加減法計算發(fā)展到兩步小數加減法的混合運算,這樣學生就能嘗試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自主遷移、類推,并在學習過程中逐步提高運算能力,體會到算法的靈活性好人多樣性,從而獲得更多的小數加減法計算的經驗,概括出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在此基礎上,概括出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為后面的學習活動做鋪墊。這樣編排,既突出了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又突出了重點,分散了計算的難度。使學生能以較快的速度形成小數加減的良好認知結構。學情分析教學例2時,則出現(xiàn)小數的位數不同的情況,由于新知與學生已有的認識存在矛盾沖突,受學習負遷移的影響,學生則容易出現(xiàn)將小數的末尾對齊等錯誤,這也是難點所在。在教學時,先引導學生從情景圖中獲取信息并提出數學問題。列式后,讓學生結合購物的經驗先估算出結果,再自主嘗試筆算,然后交流不同的計算方法,可將重點放在用小數減法計算上。預設學生會出現(xiàn)“小數點對齊”和“末位對齊”等情況,可以組織學生討論:為什么要把小數點對齊?引導學生聯(lián)系十進制計數單位或具體數量表示的意義來理解算理,認識小數點對齊的必要性。由于被減數小數位數比減數少,與學生的認知發(fā)生沖突,因此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討論:百分位上該怎么減?被減數的百分位上為什么添0?從而根據小數的性質來解決這一難點。在教學中鼓勵學生自由表達,不要讓學生死記或是生搬硬套計算方法,重在理解算理。目標確定1.理解和掌握小學位數不對應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尤其是一位小數減兩位小數和整數減一位小數的計算方法。2.在自主探究過程之中,學會比較歸納,培養(yǎng)學生的遷徙類推和抽象概括能力。3.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驗算習慣。學習重點難點1.教學重點:小數位數不一樣多得豎式計算。2.教學難點:一位小數減兩位小數和整數減一位小數的計算方法。學習活動設計教師二次設計【環(huán)節(jié)一:情境激趣,導入新課?!?多媒體展示超市商品圖)師:課前計算熱身生:練習本計算師:昨天我們幫爸爸媽媽和小麗解決了購書中的數學問題,今天我們來看小林遇到什么問題。(課件出示情景圖)從圖中你了解哪些數學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預設:生1:小林買了《數學家的故事》16.45元,《神奇的大自然》18.3元??梢郧髢杀緯还不硕嗌僭??生2:《數學家的故事》比《神奇的大自然》便宜多少元?生3:《神奇的大自然》比《數學家的故事》貴多少元?師:你能列式解答嗎?生:16.45+18.318.3-16.45師:還是小數的加減法,你能計算嗎?今天,就繼續(xù)來研究小數的加減法計算。(板書:小數的加減法)[設計意圖:繼續(xù)昨天的學習情境,保持學習的連續(xù)性,也方便知識的遷移。同時讓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提問,教師及時捕捉問題,提供信息,引發(fā)學生繼續(xù)探索新知的欲望。]【環(huán)節(jié)二:自主活動,探究新知?!?.嘗試計算師:請同學們在自己練習本上嘗試列豎式計算指名在黑板上試做。2.匯報交流加法豎式計算:平臺邊展示邊講:生:16.45+18.334.75生講述:根據例1的學習,我們知道計算小數加減法要小數點對齊,小數點對齊以后,百分位上只有5,就直接寫下來,十分位4加3得7,個位相加得14,滿十向前一位進一,個位寫4,十位寫3.師:找找下面的計算錯在哪里?16.45+18.316.28預設:兩個豎式都沒有注意數位對齊,也就是小數點對齊,16.45的5在百分位,表示5個0.01,18.3的3在十分位上,表示3個0.1,因此沒法相加,所以小數點一定要對齊.匯報交流減法豎式計算師:請同學們在自己練習本上嘗試列豎式計算生:展臺展示,同時講解。18.30-16.451.85師提問:8.3的百分位上沒有數字,怎么計算?生討論:可以根據小數的性質,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樣就變成數位相同的小數了。師:還有不同意見嗎?師:尋找錯題,找找下面的計算錯在哪里?18.30-16.451.95生:十分位忘記退位了小結:通過例1和例2的學習,你認為小數加減法計算要注意什么?生:小數點應對齊,然后都要從低位開始算起。生:小數位數不一樣多得時候,可以把少的位數看成0去計算。生:計算結果是小數末尾有0時,要根據小數的性質化簡。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匯報,引導學生小結:計算小數加減法,先把各數的小數點對齊(也就是把相同數位對齊),再按照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得數對齊小數點的位置,點上小數點。得數末尾有“0”的,一般要去掉“0”。繼續(xù)討論: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有什么相同點?計算小數加減法時要注意什么?交流后引導小結:小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一樣,都要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分別相加減,計算小數加減法時,要從低位算起,把小數點對齊,再按照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最后在得數里對齊小數點的位置上,點上小數點。[設計意圖:由于學生有例1的知識做鋪墊,就大膽放手讓學生去嘗試,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間,在交流的過程中理解計算方法。通過討論,完善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環(huán)節(jié)三:實踐應用,隨堂檢測?!坑嬎阆旅娓黝}并且驗算。學生獨立完成后討論交流匯報,全班形成共識。(1)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2)集體交流匯報,說說是怎樣計算的,用什么方法來檢驗的。2.下面的計算正確嗎?把錯誤的改正過來。(1)學生仔細觀察,指出錯誤所在(2)學生獨立解決全班交流訂正。3.用小數計算下面各題。4.解決問題。(1)學生自主閱讀,認真審題。(2)放手讓學生獨立計算解決問題。(3)指名匯報,并說說自己的感受。[設計意圖: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并且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練習十七第6、7題是小數計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通過觀察、讀數,獲得相關的數據,并運用小數計算來解決問題,培養(yǎng)了學生的應用意識。]【環(huán)節(jié)四:總結提升,拓展延伸?!繋煟航裉爝@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你覺得計算小數加、減法時要注意什么呢?生:談自己本節(jié)課的收獲。[設計意圖:讓學生從知識、方法兩方面梳理本節(jié)課所學,感受到學習數學價值所在。]板書設計小數加減法(2)16.4518.3+18.3-16.4534.751.85教學反思與改進課時教學設計課時本單元第3課時課題小數加減法混合教學內容分析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四則運算、小數的意義、性質以及簡單的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本節(jié)課內容是在生產和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掌握這部分知識對今后學習和解決實際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教材在例1、例2主題圖的情境下繼續(xù)學習,為的是學生有一個知識的整體感。例3引出小數加減混合運算,出示了解決問題的兩種不同思路,為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一問題作了積極引導。學情分析根據四年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及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特征,學生在三年級下期已學過簡單的小數加減法,已掌握了一位小數的加減法,多數的同學對于兩位及以上的小數加減法也能正確計算,而且四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因此,本節(jié)課采用嘗試探索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可以運用遷移規(guī)律,抓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認舊引新。小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完全可以從整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中進行遷移,進而掌握小數加減法的運算順序,這樣知識再次遷移,最后轉化為技能技巧,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展開思維,發(fā)現(xiàn)方法,發(fā)現(xiàn)聯(lián)系,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通過練習使教師及時獲得反饋信息,有效的調控教學過程。目標確定1.掌握小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進一步鞏固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獨立嘗試、探索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體會整數加減混合運算與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聯(lián)系。3.讓學生在合作學習或自主探索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和學習的樂趣。學習重點難點學習活動設計教師二次設計【環(huán)節(jié)一:情境激趣,導入新課。】師:上課之前,咱們先來復習一下之前學習的知識,口算練習,看誰做的又對又快。0.28-0.12=4.5+1.13=0.8+0.4=1.25+0.75=1-0.55=9.8+1.2=學生口算師:計算并說說運算順序。486-(157+300)748-547+268學生獨自計算并說說運算順序師:我們已經學習了整數加減混合運算,你認為整數加減混合運算和小數加減混合運算之間有聯(lián)系嗎?有什么樣的聯(lián)系?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師:同學們發(fā)表了很多不同的看法,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小數的加減混合運算。(板書課題:小數的加減混合運算)[設計意圖:新課前讓學生對小數加減和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關系進行猜想,既抓住了本課的重點,同時很自然地讓學生去體會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環(huán)節(jié)二:自主活動,探究新知。】(一)探索連加混合運算順序1.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例題出示小剛購買圖書的信息圖,提問:從圖上得到哪些數學信息?學生找題中的數學信息:少兒繪畫7.45元,太空漫步5.8元,海洋世界4.69元師:小剛買了三本書:少兒繪畫7.45元,太空漫步5.8元,海洋世界4.69元。求一共花了多少錢?學生列式計算:7.45+5.8+4.69=師:你能解答嗎?學生嘗試計算,有困難的小組里輕聲討論。完成后在小組里交流自己的做法。2.嘗試計算,發(fā)現(xiàn)方法。師:自己嘗試計算,有困難的小組里輕聲討論。完成后在小組里交流自己的做法。3.交流各自的方法。(1)方法一:列豎式計算7.455.8+4.6917.94師:計算整數連加時,我們列的是一個連加的豎式,計算小數連加,我們也可以這樣列豎式,只是要注意小數點對齊。百分位上5加9得14,百分位上寫4,向十分位進1;十分位4+8+6+1=19,在十分位寫9,向個位進1;個位上7+5+4+1=17,在個位寫7,十位寫1。(2)方法二:分部豎式計算7.45+5.813.2513.25+4.6917.94(3)方法三:脫式計算7.45+5.8+4.69=13.25+4.69=17.94(元)師:脫式計算,按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計算。4.小結師:這是一道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列出算式以后只要能算出結果就可以。如果今后遇到計算題,題目要求列豎式計算,我們就豎式,題目要求脫式計算,就用脫式計算。本題屬于混合運算。通過剛才幾種不同的計算方法,我們發(fā)現(xiàn)小數混合運算連加時的運算順序和整數連加的混合運算的順序是一樣的。[設計意圖:以學生自主探索為主,讓學生在探索過程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二)探索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1.出示情境,引出例題師:前面我們幫助小林解決了購書的問題,不過,在收銀臺付錢時,他又遇到了麻煩。課件出示例3的第二個問題:小林購買了《數學家的故事》6.45元,《神奇的大自然》8.3元,付給營業(yè)員20元,應找回多少錢?2.師:你能列式解答嗎?老師今天要加大一些難度,請列出綜合算式解答。并說明為什么這樣列式。3.小組代表匯報(1)方法一:20-6.45-8.3=13.55-8.3=5.25(元)師:用總錢數依次減去這兩本書的價錢就是應找回的錢數。(2)方法二:20-(6.45+8.3)=20-14.75=5.25(元)師:用總錢數減去所買兩本書的總錢數是應找回的錢數。4.師:對照以上兩個綜合算式,你能說出與以前學過的整數加減混合運算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嗎?(讓小組嘗試總結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5.學習小結。師: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都是從從左往右依次計算,如果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運算。學生嘗試總結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讓學生通過合作、交流、反饋及教師點拔等手段,在學生之前的已有知識結構的基礎上,類推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本設計以學生自主探索為主,讓學生在探索過程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抓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認舊引新,通過整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遷移到小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教師在教學時引導學生說清思路和計算方法,培養(yǎng)思維的條理性,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環(huán)節(jié)三:實踐應用,隨堂檢測。】1.完成第76頁“做一做”第1題。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學生獨自完成,評講時重點讓學生說說計算順序。0.38+0.26+2.6=0.64+2.6=3.245.7-0.81-1.29=4.89-1.29=3.698.2+32.5-13.4=130.7-13.4=117.3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后在小組里交流運算順序。2.課件出示第76頁“做一做”第2題。一雙運動鞋38.5元,一根跳繩4.8元。一共多少錢?爸爸付50元,要找回多少錢?師:先獨立完成,解答后用計算器驗算一下自己算得對不對。教師引導學生了解計算器上小數點的位置,并會用計算器計算小數加減法。生獨立完成,小組交流討論,注意說清楚自己為什么這么列式。解答后用計算器驗算一下自己算得對不對。38.5+4.8=43.3(元)50-43.3=6.7(元)答:一共43.3元,要找回6.7元。[設計意圖:通過“變式練習、開放練習”考查學生對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這樣設計練習題,主要體現(xiàn)練習的針對性、層次性和由易到難的原則。既達到教學目標,又發(fā)散學生思維。]【環(huán)節(jié)四:總結提升,拓展延伸?!繋煟和瑢W們,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們有什么收獲呢?都是從從左往右依次計算,如果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設計意圖:讓學生從知識、方法兩方面梳理本節(jié)課所學,感受到學習數學價值所在。]板書設計小數加減混合運算與整數加減法混合運算順序相同7.45+5.8+4.69=17.94(元)7.455.8+4.6917.94答:小剛一共要花17.94元。教學反思與改進課時教學設計課時本單元第4課時課題《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練習課教學內容分析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四年級數學下冊《小數的加法和減法》第74頁練習十八。本節(jié)課內容是在學習了小數加減混合運算后,進行鞏固練習課,現(xiàn)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小數加減計算的活動。教材在編排上,都是選取學生熟悉的、具有一定聯(lián)系的、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生活素材來開展小數加減法的教學活動的。能夠調動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實現(xiàn)知識遷移。學習和掌握數的運算,一開始總是和具體事物相聯(lián)系的,之后逐步脫離具體事物,抽象成數與式。本教材的編排,重在讓學生經歷計算方法的獲得過程,展示計算方法的形成過程和學生的思維過程,以達到讓學生真正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形成計算技能,發(fā)展運算能力的目的。學情分析小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練習是在學生剛剛學習了小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基礎上教學的,為了進一步鞏固學生掌握小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相關知識,生自己試著解答,小組內交流不同的算法,聯(lián)系實際生活的應用題,學生切實體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數學對于了解周圍世界和解決實際問題非常有作用的,認識到數學的價值,同時使學生思維處于積極狀態(tài),達到了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通過一系列的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小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提高其計算和靈活運用的能力。目標確定(1)掌握小數的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進一步鞏固小數的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會正確計算小數加減混合運算,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2)能運用小數加減混合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算法的多樣化,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習慣。(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和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學習重點難點重點:掌握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正確進行計算。難點:運用小數加減混合運算,解決實際問題。學習活動設計教師二次設計【環(huán)節(jié)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師:上節(jié)課我們所學的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是怎樣的呢?學生小組交流討論,并回答。1.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都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2.如果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面的。師:看來大家上節(jié)課學的都很好,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吧。(板書課題:練習十八)講解練習前,讓學生回顧上節(jié)課所學的數學知識,抓住重點,加深理解,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提供理論依據。本節(jié)課的練習是上節(jié)課所學《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應用,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的解決問題當中,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俊经h(huán)節(jié)二:自主活動,練習鞏固】(一)計算能力大比拼口算下面各題:課件出示練習十八第一題,學生口算,并以開火車的形式回答。0.4+8.7=4.5+3.6=0.28+0.54=1.4-0.9=7.1-3.5=5-2.7=學生獨自計算,并以開火車的形式回答。學生回答的同時,教師出示課件的正確答案。(二)聯(lián)系實際,解決問題。課件出示題目要求(1)地球表面積是5.1億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是1.49億平方千米。海洋面積比陸地面積多多少億平方千米?師:你能從以上題目中找到哪些有用的數學信息?生:已知:地球表面積是5.1億平方千米,陸地面積是1.49億平方千米問題:海洋面積比陸地面積多多少億平方千米?師:可以直接求“海洋面積比陸地面積多多少億平方千米”嗎?生:不可以,因為不知道海洋的面積是多少師:海洋的面積要怎么求呢?小組討論一下,并列綜合算式解答。學生小組討論,并列式解答。5.1-1.49-1.49=3.61-1.49=2.12(億平方千米)師:誰能解釋一下這個算式的含義呢?生:5.1減1.49求的是海洋的面積,再減1.49求的是海洋面積比陸地面積多的面積。師:大家的思路清晰,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有信心迎接更大的挑戰(zhàn)嗎?(2)課件出示以下主題圖問題:1.肖紅跳過了多少米?學生小組交流討論,并匯報。生:根據張英跳1.1米,李強比張英跳的高0.15米,可以求出李強跳1.1+0.15=1.25米。根據肖紅比李強跳的低0.09米,可以求出肖紅跳了1.25-0.09=1.16米生:1.1+0.15-0.09=1.25-0.09=1.16(m)答:肖紅跳了1.16米。2.你還能提出其他數學問題并解答嗎?師:小組交流討論,問題1應該如何解決呢?誰能說說解題思路?師:能列綜合算式解答嗎?生:1.1+0.15-0.09=1.25-0.09=1.16(m)答:肖紅跳了1.16米。師: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3)完成下表,并說一說每輪動作后,這3對選手的得分和排名情況。師:仔細審題,并觀察:從這個統(tǒng)計表中,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教師進一步引導)師:怎樣了解3對選手的得分和排名情況呢?學生小組合作計算總成績。53.40+56.40+81.00+89.28+88.32=368.451.60+50.40+84.48+75.24+81.60=343.3253.40+52.80+75.60+73.26+82.56=337.62師:用我們之前所學的小數加法的知識,計算她們的總成績吧,小組分工合作解決。(學生回答,課件出示正確答案校對)師:從總成績來看,中國代表隊以絕對的優(yōu)勢獲得冠軍。如果從每一輪的比賽成績看,陳若琳、汪皓是如何取得冠軍的呢?陳若琳、汪皓代表我國獲得冠軍,你有什么感想呢?(4)師:仔細審題,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滿100元減20元”是什么意思呢?生:滿100元只需要付80元就可以。師:理解了“滿100元減20元”的含義,你能自己嘗試解決這個問題嗎?在練習本上試試吧。學生獨自完成,并匯報。69.8+52-20=121.8-20=101.8(元)答:應付101.8元錢。師:你還想買哪些東西呢?需要多少錢呢?【設計意圖:小數加減法的口算練習,意在發(fā)展學生的口算技能,進一步鞏固小數加減的計算方法。小數運算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此題通過開放的情境,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環(huán)節(jié)三:實踐應用,隨堂檢測】問題:它們能一起過橋嗎?師:仔細審題,要解決這道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生:注意單位的換算。師:千克和噸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呢?生:千克和噸之間的進率是1000。師:你能嘗試自己解決嗎?學生嘗試自己解決,并匯報。680kg=0.68t470kg=0.47t2.65+0.68+0.47=3.33+0.47=3.8t<4t答:它們能一起過橋?!驹O計意圖:小數運算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此題通過開放的情境,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堪鍟O計練習十八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1.從左往右依次計算。2.如果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面的。教學反思與改進課時教學設計課時本單元第5課時課題《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教學內容分析(1)《整數加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是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第六單元79頁的內容。(2)本節(jié)課教材分兩個層次進行編排:第一個層次:呈現(xiàn)幾組有特點的算式,讓學生通過觀察、計算發(fā)現(xiàn)每組算式的特點,進而引發(fā)學生的數學思考,并通過舉例驗證探索得到的規(guī)律,從而明確:整數加法運算定律對于小數加法同樣適用;第二個層次:整數加法運算定律在小數加法中的運用,例4直接呈現(xiàn)了1個有特點的小數連續(xù)相加的算式,并呈現(xiàn)了不同的計算方法,通過兩種計算方法的比較,使學生體會到小數計算中應用加法運算定律可使計算簡便,從而使學生學會根據數據特點自覺應用運算定律進行簡算。學情分析學習經驗:小數的簡便算法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的運算定律和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基礎上學習的。對于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加強學生計算的正確性、熟練性、靈活性有著重要的作用,本節(jié)課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加強學生計算的正確性、靈活性、熟練程度,也拓展了加法運算定律的使用范圍。目標確定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整數加法運算定律對小數同樣適用,并會根據數據的特點正確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經歷觀察、猜測、驗證等數學活動,發(fā)展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知識與技能3.感受解題策略的多樣性和靈活性,根據具體情況采用靈活的方法解決問題。學習重點難點1.重點:能運用加、減法的運算定律和性質進行一些小數的簡便計算。2.難點: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學習活動設計教師二次設計【環(huán)節(jié)一:情境激趣,導入新課?!繌土曔w移。1.口算(小組開火車)。6.52+0.48=3.6+6.4=2.54-0.54=0.17+3.83=5.47-2.47=4.8-1.8=2.計算35+28+72125+49+75156-47-53137+98+2+43問:在剛才的計算中我們運用了那些運算定律和運算性質?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減法的性質用字母表示就是:a+b=b+a(a+b)+c=a+(b+c)a-b-c=a-(b+c)3.揭示課題:整數的加減法有簡便運算,小數的加減法有簡便運算嗎?這節(jié)課我們來探究這個問題:整數加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板書)[設計意圖:復習學過的加法運算定律,提出問題,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為探究新知做好了鋪墊。]【環(huán)節(jié)二:自主活動,探究新知?!?.觀察、比較,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觀察、比較,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給學生思考的時間)(2)把你的發(fā)現(xiàn)與你的同桌交流一下。組織學生進行驗證。(板書:驗證)可以怎樣驗證呢?師生共同計算,發(fā)現(xiàn)○的左右兩邊相等。(4)從這三組算式中你了解到了什么?小結:整數加減法的運算定律和性質,對于小數加減法同樣適用。學生把規(guī)律讀一遍。2.板書課題:小數加減法簡便運算應用加減法的運算定律和性質可以使一些小數計算簡便。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小數加減法簡便運算。3.新知應用出示例4:0.6+7.91+3.4+0.09怎樣算比較簡便?根據什么?(教師組織學生交流并感受算法的多樣化)展示學生中的不同算法,并指名說說計算的依據。主要有兩種:A.0.6+7.91+3.4+0.09=8.51+3.4+0.09=11.91+0.09=12B.=(0.6+3.4)+(7.91+0.09)=4+8=12上述計算方法中,你認為哪一種算起來更簡便?并說說理由。(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想讓大多數學生在交流中感受簡算的依據是根據數據特點運用了加法的運算定律。)小結:通過這道題的解題過程,你有什么收獲?小結:整數加減法的運算定律和性質,對于小數加減法同樣適用。學生把規(guī)律讀一遍。[設計意圖:從觀察,到自己動腦做題,培養(yǎng)學生審題思維,積累了知識經驗,做到了概念教學的“數與形”的結合。讓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從整數加法的簡便運算轉移到小數加法的簡便運算,并總結自己的解題思路,使學生感受到知識間的聯(lián)系,以及利用以前學習過的知識來解決新問題的學習方法。經歷用加法運算定律進行簡算的過程,理解加法運算定律在小數加法運算中仍然適用。]【環(huán)節(jié)三:實踐應用,隨堂檢測。】1.根據運算定律填空(1)6.7+□+3.3=6.7+□+4.9(2)a+6.45+7.2=6.45+□+□2.怎樣簡便就怎樣算。4.88+6.3+3.715.6+0.79+0.21+4.45.26+(3.43+0.74)5.02-4.5+0.98[設計意圖:通過多元化、有梯度的設計練習題,加深學生規(guī)律應用的理解,靈活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環(huán)節(jié)四:總結提升,拓展延伸?!繋煟哼@節(jié)課你有什么新的收獲?你用什么方法探究的這些知識?在探究中你有什么新體驗?總結:通過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看到了中華民族勇于探究的精神在你們身上得到了傳承,同學們,用л的值不僅可以計算圓的周長,還可以測試或檢驗計算機的性能,特別是運算速度與計算過程的穩(wěn)定性。在л的研究過程中還有許多有趣的事,同學們下課后可以動手查資料,繼續(xù)你們的探索之旅。[設計意圖:讓學生從知識、方法兩方面梳理本節(jié)課所學,感受到學習數學價值所在。]板書設計整數加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a+b=b+aa+b+c=a+(b+c)整數的運算定律在小數運算中同樣適用。0.6+7.91+3.4+0.090.6+7.91+3.4+0.09=8.51+3.4+0.09=(0.6+3.4)+(7.91+0.09)=11.91+0.09=4+8=12=12教學反思與改進課時教學設計課時本單元第6課時課題《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整理與復習教學內容分析小數加、減法是小學數學的基礎知識,是繼續(xù)學習數學和解決實際問題經常用到的。在掌握筆算的基礎上,簡單的小數加、減法計算,要達到不寫豎式,直接就能說出或寫出得數的程度。本節(jié)課是對《小數加法和減法》整個單元知識點的一個概括與梳理。本單元共學習了四部分內容:一般的小數加、減法、特殊的小數加、減法、小數加減混合運算、整數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讓學生通過回顧整理知識,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鼓勵學生積極思考,主動解決問題,把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中。學情分析本節(jié)課是復習課,從學生現(xiàn)有知識基礎和能力水平,實際情況進行深入分析,結合本單元在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能熟練地運用加法運算定律進行小數的簡便計算,能運用小數加減運算解決實際問題。針對四年級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在教學中以問題導引為主線,激勵評價為手段,任務驅動為途徑,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目標確定1.能熟練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