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凝癥肩關節(jié)周圍炎中醫(yī)診療方案_第1頁
肩凝癥肩關節(jié)周圍炎中醫(yī)診療方案_第2頁
肩凝癥肩關節(jié)周圍炎中醫(yī)診療方案_第3頁
肩凝癥肩關節(jié)周圍炎中醫(yī)診療方案_第4頁
肩凝癥肩關節(jié)周圍炎中醫(yī)診療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肩凝癥〔肩關節(jié)周圍炎〕中醫(yī)診療方案

一、病名

中醫(yī)病名:肩凝癥

西醫(yī)病名:肩關節(jié)周圍炎

二、診斷

〔一〕疾病診斷

1.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22個專業(yè)

95個病種中醫(yī)診療方案?〃o

〔1〕50歲左右發(fā)病,女性發(fā)病率高于男性,右肩多于

左肩,多見于體力勞動者,多為慢性發(fā)病。

〔2〕肩周疼痛,以夜間為甚常因天氣變化及勞累而誘

發(fā),肩關節(jié)活動功能障礙。

〔3〕肩部肌肉萎縮,肩前、后、外側均有壓痛,出現(xiàn)

典型的“扛肩〃現(xiàn)象。

〔4〕X線檢查多為陰性,病程久者課件骨質疏松。

2.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22個專業(yè)

95個病種中醫(yī)診療方案?〃o

〔1〕病癥與體征:該病呈慢性發(fā)病,多數(shù)無外傷史,

少數(shù)僅有輕微外傷。主要病癥是逐漸加重的肩部疼痛及肩關

節(jié)活動障礙。

a疼痛位于肩前外側,有時可放射至肘、手及肩胛區(qū),

但無感覺障礙。夜間疼痛加重,影響睡眠,不敢患側臥位。

持續(xù)疼痛可引起肌肉痙攣和肌肉萎縮。肩前、前方,肩峰下,

三角肌止點處有壓痛,而肱二頭肌長頭腱壓痛最明顯,當上

臂外展、外旋、后伸時疼痛加劇。

b早期肩關節(jié)活動僅對內、外旋有輕度影響,檢查時應

固定肩胛骨,兩側比擬。晚期上臂處于內旋位,各個方向活

動均受限,但以外展、內外旋受限明顯,前前方向的活動一

般是存在的。此時肩部肌肉明顯萎縮,有時因并發(fā)血管痙攣

而發(fā)生上肢血循環(huán)障礙,出現(xiàn)前臂及手部腫脹,發(fā)涼及手指

活動疼痛等病癥。

〔2〕X線檢查:可無明顯異常。肩關節(jié)造影那么有肩關

節(jié)囊收縮、關節(jié)囊下部皺褶消失,肩周炎后期可出現(xiàn)嚴重的

骨質疏松改變,特別是肱骨近端,重者有類似“溶骨性〃破

壞的表現(xiàn),但通過病史及局部查體很容易與骨腫瘤鑒別開

來。

〔二〕疾病分期:參照?肩周炎?〔李平華主編,人民軍

醫(yī)出版社,1995年〕

1.粘連前期:主要表現(xiàn)為肩周部疼痛,夜間加重,甚至

影響睡眠,肩關節(jié)功能活動正?;蜉p度受限。

2.粘連期:肩痛較為減輕,但疼痛酸重不適,肩關節(jié)功

能活動受限嚴重,各方向的活動范圍明顯縮小,甚至影響日

常生活。

3.恢復期:疼痛改善,肩關節(jié)功能活動改善。

〔三〕證候診斷:參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22個專業(yè)

95個病種中醫(yī)診療方案?〃o

1.風寒濕痹型:肩部竄痛,遇風寒痛增,得溫痛緩,畏

風惡寒,或肩部有沉重感。舌淡,舌苔薄白或膩,脈弦滑或

弦緊。

2.血瘀氣滯型:肩部腫脹,疼痛拒按,以夜間為甚。舌

暗或有瘀斑,舌苔白或薄黃,脈弦或細澀。

3.氣血虧虛型:肩部酸痛,勞累后疼痛加重,伴頭暈目

眩,氣短懶言,心悸失眠,四肢乏力。舌淡,少苔或舌苔白,

脈細弱或沉。

三、治療方法

〔一〕針灸療法

主穴:肩前、肩醪、肩需、月需俞、外關、合谷。

配穴:假設風寒重可加用風門、風池穴;假設濕重,可

加用曲池、陰陵泉穴;假設有瘀滯可加用肩貞、陽陵泉、條

口穴;氣血虛加足三里、氣海、血海。

治療方法:

1、溫針灸:在肩前、肩骨蓼、肩耦、月需俞等局部月俞穴針

刺得氣后,選用2?3個月俞穴實施溫針灸,連續(xù)施灸2?3壯〔每

壯3克艾絨〕;合谷、外關采用毫針刺激,用瀉法、留針30?45

分鐘。

2、電針刺激:選用華佗牌SDZ-II電子針療儀。得氣后

肩前、肩蜉〔或肩需、月需俞〕,兩組穴位交替使用電針刺激,

合谷、外關分別接電針,刺激參數(shù)為疏密波〔2Hz/100Hz〕、

強度5±2mA〔合谷、外關刺激強度可適當降低〕,留針至30

分鐘。

3、拔罐:針灸后可在壓痛點或局部月俞穴加拔火罐1-3

只,留罐10-15分鐘。假設瘀滯嚴重可刺絡拔罐:采用皮膚

針叩刺或粗針點刺壓痛點,使少量出血,再加拔罐>2只,

留罐10-15分鐘。

4、穴位注射:選取以上穴位1-3個,用香丹注射液,

注射至每穴1ml,每周注射1次,4次為一療程。

5、TDP照射:肩部局部或針刺部位局部神燈照射,每

次30分鐘。

6、還可采用針刀療法、腹針療法、火針療法等。

〔二〕推拿治療:

1、患者取坐位,施術者站在患者后面;

2、揉按肩背肌肉,拿斜方肌,功在放松該部肌肉,解

除肌肉〔包括血管〕痙攣,散寒止痛;

3、點按肩背部有關穴位,可選天宗、秉風、肩井、肩

中俞,肩外俞等,以疏通經(jīng)絡,行氣活血;

4、肩周揉按,點阿是穴,旨在解除該部肌肉痙攣,松

弛肌肉,恢復肌肉彈性,松解粘連,有止痛解痙、活血化瘀

的作用;

5、局部筋結的分筋、彈筋,可解除肌肉痙攣,進一步

松解粘連,有散結止痛、振奮陽氣的作用;

6、點按肩部相關穴位,如肩醪、肩骨禺、肩臊等穴,有

通經(jīng)止痛作用;

7、搖、拔、牽、抖肩關節(jié),即被動地強制性地幫助病

人恢復肩關節(jié)功能,可松解粘連,恢復肩關節(jié)功能。操作時

應注意循序漸進,用力適到好處,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禁

用暴力;

8、揉按點壓上肢有關穴位及經(jīng)絡。穴位可選曲池、手

三里、少海、內外關、合谷等穴,以達通經(jīng)活絡、行氣止痛

的目的;

9、放松,即于最后用力拍打、抖按、擦擠的方法,再

次放松肩背部肌肉。

〔三〕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

1、風寒濕痹型

治法:祛風散寒,利濕通絡

方藥:烏頭湯加減

麻黃9克、制川烏6克、白芍9克、黃苣9克、甘草6

克、防風9克、羌活9克、桂枝6克

2、血瘀氣滯型

治法:活血通絡,舒筋通絡

方藥:桃紅四物湯加減

桃仁9、紅花6、熟地12、當歸9、白芍9、川鶯6、羌

活9克、桂枝6克

3、氣血虧虛型

治法:補氣養(yǎng)血,通絡止痛

方藥:黃黃桂枝五物湯加減,

黃芭15、生姜15克、桂枝9、當歸9、川苜9、白芍9、

白術9、細辛5克、秦芫9克、防風9克、炙甘草6克。

〔四〕中藥熏藥治療:選用廣州今健中藥熏蒸床

JS-809A,采用熏療2號〔紅花、絡石藤、透骨草、雞血藤、

威靈仙、桂枝、木瓜、蒼術、川苜、牛膝〕,放于熏蒸儀容

器內加水適量蒸煮,患者取平臥位,暴露肩背部熏蒸,時間

每次30分鐘,每日一次,7日為一療程。

〔五〕物理治療:采用電腦中頻、激光治療、微波治療、

超短波、直流電中藥離子導入等。

四、療效評價

〔一〕評價標準:

整體療效評定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那么?〔衛(wèi)

生部制定發(fā)布,1997年第三輯〕有關“肩周炎”的療效標準:

1、治愈〔臨床痊愈〕:肩部疼痛消失,肩關節(jié)活動范圍

恢復正常。

2、顯效:肩部疼痛緩解明顯,肩關節(jié)活動范圍改善明

顯。

3、有效:肩部疼痛根本緩解,肩關節(jié)活動范圍局部改

善。

4、無效:病癥無改變。

〔二〕評價方法

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礙為肩凝證兩大主癥,故本方案以肩

痛和肩關節(jié)活動度為療效評定的依據(jù)。

1、肩部疼痛變化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或

VAT法評價患者的疼痛變化,進展積分計算。

注:VAS法是使用一條長約10cm的游動標尺,一面標

有10個刻度,兩端分別“0〃分端和“10〃分端,“0〃分表

示無痛,“10〃分代表難以忍受的最劇烈的疼痛,臨床使用

時將有刻度的一面背向病人,讓病人在直尺上標出能代表自

己疼痛程度的相應位置,醫(yī)師根據(jù)病人標出的位置為其評出

分數(shù)。目前臨床常用的VAS尺正面“0〃端和“10〃端之間

有游動標,反面有“0-10〃的刻度,實用而方便。

2、肩關節(jié)活動范圍變化

采用就?頸肩痛?〔周秉文主編〕推薦的肩部活動功能評

定指標,使用卷尺和旋轉測量角度盤〔尺〕測量肩關節(jié)內旋

和外旋的角度,摸背實驗和摸耳實驗,將以上4項指標測定

結果按評分標準換算。具體見肩關節(jié)功能評定方案:

A:肩部活動功能評定指標

內旋:肩外展90度,達不到90度者采用最大外展。肘

屈90度,前臂旋后。將角度盤纏于前臂背部正中,將前臂

被動轉向中部記錄內旋角度。

外旋:準備如上:將前臂旋向頭部,記錄肩外旋的度數(shù)。

摸背:正坐于凳上,反手用拇指端反面觸及背中線,盡

量向上移動,用卷尺測量指端至第七頸椎棘突之距離,以厘

米計。

摸耳〔口〕:正坐,頭保持正直,舉手屈肘,經(jīng)頭頂摸

對側耳,記錄中指尖端觸及處。

B:肩關節(jié)活動評分:

分數(shù)內旋〔度〕外旋〔度〕反手摸背〔cm〕左手摸耳

00057左頭外側

10101052左耳

20202047左耳上方

30303042左頂部

40404037頭頂中部

50505032右頂部

60606027右耳上方

70707022右耳上1/3

80808027右耳中1/3

90909012右耳下1/3

注:右手摸手之結果將左右換即可。

C:肩關節(jié)功能分級:

功能級別功能情況4項指標總分

0極度受限0-60

1嚴重受限60-12C

2顯著受限121-180

3中度受限181-240

4輕度受限241-3C0

5正常301-360

五、中醫(yī)治療難點及解決思路和措施:

肩周炎是肩關節(jié)及其周圍軟組織退行性改變所引起的

肌肉、肌腱、滑囊、關節(jié)囊等肩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的廣泛慢性

炎癥反響其主要特點為肩部疼痛和肩關節(jié)活動受限。屬中醫(yī)

學“肩凝癥"范疇,其病機多因老年氣血缺乏,肝腎虧虛,筋骨

失養(yǎng),外感風、寒、濕邪,阻滯經(jīng)絡,氣血閉阻,不通那么痛,進而

出現(xiàn)活動不利,而活動不利又進一步加劇了氣血閉阻。以致經(jīng)

脈筋肉失于濡養(yǎng)氣血凝滯、陽氣不布、脈絡不通發(fā)為本病。

根據(jù)肩凝癥〔肩周炎〕疼痛及壓痛常出現(xiàn)的部位和經(jīng)絡

循行分布特點,本病屬于手三陽及手太陰肺經(jīng)病變。病程日

久,病情纏綿,依據(jù)中醫(yī)“久痛入絡〃的理論病變又與手三陽

絡脈及手太陰絡脈密切有關。元?竇漢卿?標幽賦?說:“住痛移

疼,取相交相貫之徑?!ㄓ终f一經(jīng)絡滯,而求原別交會之道?!?/p>

以通調手三陽及手太陰肺經(jīng)經(jīng)脈為主,結合說明針十五絡脈

分布特點,以溫經(jīng)散寒除濕、通絡止痛益氣養(yǎng)血,活血化瘀

為根本法那么綜合標準治療,是本病治療取效的關鍵。

〔一〕治療難點

1s粘連前期:肩周部疼痛明顯,夜間加重,甚至影響

睡眠,盡快改善病癥,減輕患者痛苦、減輕或防止肩關節(jié)功

能活動受限是治療的重點、難點。

2、粘連期:肩關節(jié)功能活動受限嚴重,各方向的活動

范圍明顯縮小,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在緩解肩關節(jié)疼痛的同

時改善肩關節(jié)的活動范圍,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是治療的難

點O

〔二〕解決思路和措施

1、粘連前期加強中醫(yī)調護教育,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