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表(解析版)-高二語文鏈接教材精準變式練_第1頁
陳情表(解析版)-高二語文鏈接教材精準變式練_第2頁
陳情表(解析版)-高二語文鏈接教材精準變式練_第3頁
陳情表(解析版)-高二語文鏈接教材精準變式練_第4頁
陳情表(解析版)-高二語文鏈接教材精準變式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9課陳情表

超支典例解篌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A.夙夜(sii)閔兇(min)期功(qi)

B.祚薄(zu6)洗馬(xi)隕首(ytin)

C.逋慢(bii)日篤(dU)優(yōu)渥(wb)

D.拔擢(zhu6)矜育(jin)強近(qidng)

【答案】C

【解析】A.“期”應讀B.“洗”應讀xi6n。D.“矜”應讀jin。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夙遭閔兇形影相吊五尺之童

B.猥以微賤當伺東宮詔書切峻

C.責臣逋慢急于星火氣息奄奄

D.生當殞首至微至陋有所希冀

【答案】C

【解析】A.童一僮。B.伺一侍。D.殞一隕

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逮:及,至上

B.凡在故老,猶蒙矜育矜:憐憫。

C.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篤:更加。

D.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浩冉?/p>

【答案】C

【解析】篤:病重。

4.下列各句中“以”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①臣以供養(yǎng)無主,辭不赴命②臣具以表聞③猥以微賤,當侍東宮④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⑤但以劉

日薄西山,氣息奄奄⑥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⑦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⑧謹拜表以聞

A.①@③④B.⑤⑥⑦⑧

C.??⑦D.②④⑥⑧

【答案】c

【解析】連詞,因為。

5.名句默寫。(3分)

(1)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至于成立。

(2)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3)烏鳥私情,。

【答案】(1)零丁孤苦(2)內無應門五尺之僮(3)愿乞終養(yǎng)

閱讀下文,完成6?8題。

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yǎng)。

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

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薜,臣侍湯藥,未曾廢離。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yǎng)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

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詔

書切峻,責臣逋慢??たh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于星火。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

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6.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慈父見背見:看見。

B.舅奪母志奪:改變。

C.除臣洗馬除:授予官職。

D.責臣逋慢逋:拖延。

【答案】A

【解析】見:放在動詞前,相當于“自己”。

7.以下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李密六個月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到了四歲,母親被迫改嫁,李密是被祖母帶大的。

B.李密小時候常生病,九歲的時候差點不行了,以后一直孤苦零丁,過著少有兄弟的生活。

C.李密反復陳述不能應詔是因為祖母染病,而且他感到了祖母的病一天比一天重。

D.盡管朝廷催促非常急迫,但李密仍以親情為由堅持不就,“欲茍順私情”委婉地表達了他對這一做法的

堅持。

【答案】B

【解析】“不行”應解釋為不能行走。

8.翻譯下列句子。(8分)

(1)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4分)

譯文:

(2)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4分)

譯文:

【答案】(1)我小時候經常生病,九歲還不能行走,孤苦伶仃,直到成人自立。

(2)我詳盡地在奏表中把自己的苦衷呈報給圣上,推辭不去赴任。

*

竺年我材和鶴越接

作者簡介

李密(224-287),字令伯一名虔,晉犍為武陽(今四川彭山)人。晉初散文家。幼年喪父,母何氏改嫁,

由祖母撫養(yǎng)成人。后李密以對祖母孝敬甚篤而名揚于鄉(xiāng)里。師從當時著名學者譙周,博覽五經,以文學著

稱,頗有辯才。初仕蜀漢,為尚書郎。蜀漢亡,晉武帝召其為太子洗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無人供養(yǎng)

為由而力辭。祖母去世后,方出任太子洗馬,遷漢中太守。后免官,卒于家中。

著有《述理論》十篇,不傳世。中國文學史上有"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的說

法?!稌x書?孝友傳》將他列為首位,譽之"以孝謹聞"。

三個李密

歷史上有三位出名的李密。

第一位李密,就是《陳情表》的作者。

第二位李密(582-619),字玄邃,一字法主。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隋唐時期的群雄之一。隋末天

下大亂時,成為瓦崗軍首領,稱魏公,率軍屢敗隋軍,威震天下。后被王世充擊敗,率殘部投降李唐,沒

過多久又叛唐欲自立,被唐將盛彥師斬殺于熊耳山。

第三位李密,為北齊官員,因正直而聞名天下。關于他的事跡,史料記載較少。

文題解讀

"陳",陳述。"情",情況。"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種。一般以向皇帝陳情為內容。

《陳情表》為西晉李密寫給晉武帝的奏章。文中陳述了作者自己的家庭不幸、與祖母相依為命的苦況親情、

忠孝兩難的苦衷、對新朝寵遇的感激涕零和報效朝廷的忠情,以及先孝順祖母再報效朝廷的哀哀衷情。

背景探尋

司馬氏集團滅蜀建立政權后,采取懷柔政策,極力籠絡蜀漢舊臣名賢,征召李密為太子洗馬。李密是亡蜀

降臣,如若不應詔,會被誤認為"矜守名節(jié)",不愿與司馬氏王朝合作,從而招來殺身之禍。李密時年44歲,

以晉朝"以孝治天下"為口實,,以祖母供養(yǎng)無主為由,上《陳情表》以明志,要求暫緩赴任,上表懇辭。武

帝覽表,贊嘆說:"密不空有名也。"感動之際,賜奴婢二人,并令郡縣供應其祖母膳食,密遂得以終養(yǎng)祖母。

在李密寫完這篇表后一年左右的時間,劉氏就去世了。他在家服喪期滿后,出仕官職很小,因為當時的政

局已相當穩(wěn)定,晉武帝不需要李密了,便不再重用他。李密做了兩年官后辭去職務。

主旨點睛

作者李密以祖母體弱年老、無人奉養(yǎng)為理由,從不同的方面反復陳述,向晉武帝提出自己"愿乞終養(yǎng)""辭不

赴命”的請求,表達了對新朝寵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順祖母的衷情。文章將敘述、說理、抒情交融在一起,

產生了強烈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重點難點

重點1>本文第1段為述情,第3段側重講理。這兩段的位置是否可以調換?

調換之后不好。本文陳述出于情,歸于理,先動之以情,再曉之以理,陳情于事,寓理于情。

①全文首先陳述個人悲慘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祖孫的特殊關系,作為陳情的依據。

②繼而寫作者愿意奉詔,但又因“劉病日篤",處于狼狽之境,借以博取晉武帝同情。

③再舉起晉朝"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懇求晉武帝準許所請。同時更表明自己的心跡,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

治因素。這樣使構思縝密,脈絡分明,具有很強的邏輯力量。

重點2>文中的"孝"表現在哪里?你如何看待李密的"孝"?

文中的"孝"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①臣侍湯藥,未曾廢離;②以供養(yǎng)無主,辭不赴命;③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不能廢遠;④庶劉僥幸,保

卒余年。

李密反復強調"孝",絕不僅僅是為其不奉詔仕晉而故意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終養(yǎng)祖母才難以應詔的。李密比

較真實地寫出了自己的境遇和終養(yǎng)祖母的愿望。這種在長期艱難生活中培養(yǎng)和發(fā)展起來的骨肉之情,是可

貴的。

另一方面,李密對蜀漢念念于懷,他曾說劉禪"可次齊桓",更何況司馬氏統(tǒng)治集團內部鉤心斗角,矛盾錯綜

復雜,李密作為亡國遺臣,對卷入當時的政治旋渦不免有所顧慮、警戒,供奉祖母雖是實況,卻也是推托

借口。但妙在他能不露浪跡,利用晉武帝"以孝治天下”的旗號,懇訴自己必須盡孝祖母不能應詔之情。

重點3>作者是如何看待"報國恩"與"順私情"這一矛盾的?

兩者之間只是暫時的矛盾,沒有長遠的沖突。作者緊扣"孝"做文章,從道理上進行分析,烏鴉尚且知道反哺,

何況人呢?再說,這也緊扣"圣朝以孝治天下"的治國綱領。所以作者提出的"先盡孝后盡忠"是解決這一暫時

矛盾的良策,雙方各得其所,合情合理。

難點1李密是采用哪些方法,從哪些角度打動皇帝的?

第一,陳情于事。

①訴說苦難的身世,令人同情。

②體現祖孫相依為命的人間至情。其孝心來自親情,出自肺腑,感人至深,催人淚下。

③如實表白自己在無法割舍的祖孫之情與朝廷非隕首所能報答的恩遇之間的狼狽處境,并說明自己辭官奉

養(yǎng)祖母正是遵循皇上倡導的孝道。

④力避氣節(jié)嫌疑,表達對朝廷的恩寵銘刻在心和感恩戴德的心情,尤其是表達了一旦終養(yǎng)了祖母,愿意為

皇上盡節(jié)效忠的感情。

第二,陳情于智。

①表明自己的辛酸苦楚人神共知,暗示皇上的處置有很大的社會反響,關乎皇上以孝治天下的國策在人們

心中的位置。

②采用換位方式,猜想可能有的詰難而陳說衷情。仿佛面對晉武帝,一問一答,環(huán)環(huán)相扣,使晉武帝欲怒

而不能,再輔以真情,情理交織,終使晉武帝化怒為憫,化疑為信。

觀點爭鳴

學習這篇文章后,請就"忠"和"孝"二者關系的問題,發(fā)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觀點一"忠孝兩難全。"我覺得應先盡孝,后盡忠。理由是"盡忠之日長,盡孝之日短"。人的生命是父母給

的,百善孝為先,做人首先要盡孝道,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

觀點二自古以來,為人臣子,精忠報國;作為兒女,恪守孝道。二者都是人們所倡導的傳統(tǒng)美德。然而古語

有云:"忠孝兩難全。"當你涉足朝野,一身政務,必然會顧及不到家人,此時應當舍小家,顧大家。我還是

覺得應從大局出發(fā),以國家利益為重。但同時也要心系家人,這也是人之常情。

文本特色

情為文之經辭為理之緯

(1)融情于事,融情于理。

強烈的感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但作者無論是述自己的孤苦無依之情,還是述自己和祖母相依為命的

深厚親情,都是通過敘事來表達的。而自己對朝廷恩遇的感激和對晉武帝的忠敬之心,也是以充滿情感的

筆調來寫的。上表陳辭,不僅要在敘事中動之以情,還需在陳情中曉之以理。李密陳情的理據,就在"圣朝

以孝治天下"的大道理,他還舉出了"凡在故老,猶蒙矜育"的普遍事實為論據,為自己"辭不赴命"辯護,這

不失為最有力的武器。

(2)用詞委婉,感情真摯。

《陳情表》所面對的是晉武帝這個特殊人物,所寫的又是他最敏感的問題。作者用了不少委婉之詞,比如

不說"父死",而說"慈父見背",不說"母親改嫁",而說"舅奪母志";又如"猥以微賤""大馬怖懼""伏惟"等,以典

雅謙恭的語言,懇切真摯的語氣,多方面表明自己的心跡,并以“生當隕首,死當結草"為誓,化解晉武帝的

疑心,博得他的同情。

(3)語言形象生動,自然精粹。

本文雖然用了不少四字句、對偶句,有駢文的整儷之工,但語言卻不事雕琢,十分自然真切,仿佛是從肺

腑中流出。如第一段寫孤苦無依之狀,第二段寫州縣催迫之景,第三段寫祖母病篤的慘苦之象,都如在眼

前。

(4)語言駢散并用。

文章借著排比、對偶句式整齊而和諧的節(jié)奏,反復強調語意,情感也得以加強。如"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

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通過內容的對立,突出李密無所適從的心態(tài)。"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

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通過"祖母"與"臣"的兩情相依,突出了李密的拳拳孝心。

課內素材

李密原是蜀國大臣,因蜀滅而成為亡國遺臣。晉武帝多次征召李密出仕,李密均以祖母年老多病為由推辭。

這篇文章,就是他向晉武帝申述自己不能應詔出仕理由的一封奏章。全文情真意摯,情理交融,令人動容。

晉武帝讀完后,非但沒有追究他的怠慢之責,反而贊賞他的孝心,賜他奴婢二人,并讓郡縣供他祖母膳食。

李密待祖母去世后,即出任太子洗馬,任漢中太守等職。

適用話題

從李密角度思考,適用于"語言的藝術""情上"行走在取舍中""真誠的力量”"平凡的孝行卻是偉大白真情""顧

小家者才能愛大家"等話題。

從晉武帝角度思考,適用于"氣度""尊重"等話題。從李密與祖母的關系角度思考,適用于"帶著感恩上路”"源

泉”等話題。

寫作借鑒

有人說,人生最大的光榮,不在于永不失敗,而在于能屢仆屢起。我說,雙贏的智慧不在于永遠向前,而

在于以退為進。蜀漢后主劉禪的郎官李密以《陳情表》一文名垂千古,向后人展示了他雙贏的智慧。他從

小父喪母棄,伶仃孤苦;祖母含辛茹苦,促其成才。他一度淪為亡國之臣,歸家供養(yǎng)祖母終老。后來他因孝

被舉薦,屢被征召;祖母卻日薄西山,朝不慮夕。盡忠還是盡孝,李密進退維谷。侍奉新朝,焉知福禍,且

遠離祖母,情何以堪?辭命盡孝,報養(yǎng)祖母,卻逆君美意,橫禍將至。李密思量再三,婉轉陳詞,懇請晉武

帝準許他先盡孝后盡忠。李密睿智,避而不談轉事新朝的憂懼及不滿,卻大肆渲染自己對祖母的感情。"盡

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報養(yǎng)劉之日短也",李密用婉轉懇切之辭感動了晉武帝,得以報答祖母的養(yǎng)育之恩,且避

免了拒事新朝的罪過。李密機警善辯,以退為進,既終養(yǎng)了祖母,又保全了自己。

閱讀卡片

有關孝的名句

?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源。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

有關君臣的名句

?家貧出孝子,國亂識忠臣。明主愛其國,忠臣愛其名。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

?為君之道,以教令為先,誅罰為后。

(-)請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李密傳

李密,字令伯,犍為武陽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時年數歲,感戀彌至,烝烝之性,遂

以成疾。祖母劉氏,躬自撫養(yǎng),密奉事以孝謹聞。劉氏有疾,則涕泣側息,未嘗解衣,飲膳湯藥必先嘗后

進。有暇則講學忘疲,而師事譙周,周門人方之游夏①。

少仕蜀,為郎。數使吳,有才辯,吳人稱之。蜀平,泰始初,詔征為太子洗馬。密以祖母年高,無人

奉養(yǎng),遂不應命。乃上疏《陳情表》。

帝覽之曰:“士之有名,不虛然哉!”乃停召。后劉終,服闋,復以洗馬征至洛。司空張華問之曰:“安

樂公何如?"密曰:“可次齊桓。”華問其故,對曰:“齊桓得管仲而霸,用豎刁而蟲沙②。安樂公得諸

葛亮而抗魏,任黃皓而喪國,是知成敗一也?!贝螁枺骸翱酌餮越毯嗡??”密曰:“昔舜、禹,皋陶相與

語,故得簡雅;《大誥》與凡人言,宜碎??酌髋c言者無己敵,言教是以碎耳?!比A善之。

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日:“慶父不死,魯難未己?!睆氖掳灼鋾倦`,司隸以密在縣清慎,

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內轉,而朝廷無援,乃遷漢中太守,自以失分懷怨。及賜餞東堂。詔密令賦詩,

末章日:“人亦有言,有因有緣。官無中人,不如歸田。明明在上,斯語豈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從

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晉書?李密傳》節(jié)選)

[注]①游夏:指孔子的學生子游和子夏,他們在文學上皆很造詣。②蟲沙:比喻戰(zhàn)死的將士或因戰(zhàn)亂而

死的人民。此指死亡。

1.下列加點的詞在文中的意思,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父早亡,母何氏隼醮:改嫁。

B.后劉終,服陶,復以洗馬征至洛闋:停止、結束。

C.周門人方之游夏方:把……并列、等同。

D.孔明言教何呼碎:破碎、國破。

【答案】D

【解析】意為“瑣碎”。

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密奉事以孝謹聞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

B.士之有名,不虛然哉名之以其能,故謂之染溪

C.有暇則講學忘疲欲奉詔奔馳,則以劉病日篤

D.齊桓得管仲地霸賂秦加力虧,破滅之道也

【答案】D

【解析】A.因為'用,在;B.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代詞,它:C.就、卻;D.因而。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中李密與張華的對話,表現出李密對忠賢興國、奸佞誤國的認識極其深刻。

B.晉武帝征召李密為太子洗馬,李密以祖母年高、無人奉養(yǎng)為由,沒有接受官職。

C.李密為官清廉,為人正直,很有才能,卻始終沒有得到皇上的賞識,未能調回京城任職,因此心懷怨恨。

D.李密在祖母劉氏過世后,應征太子洗馬,實現他在《陳情表》中所說的先盡孝后盡忠的諾言。

【答案】C

【解析】“為人正直”文中沒有說到。“未能調回京城任職”的原因是朝中沒有人幫助他,而不是“沒有

得到皇上的賞識”。

4.翻譯下列句子

(1)有暇則講學忘疲,而師事譙周,周門人方之游夏

【答案】有空閑的時候就講學忘記疲勞,并且像對待老師一樣侍奉拜譙周。,被譙周的學生把他和子游和

子夏并列(認為是很有才華的人)。

(2)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p>

【答案】(后來)到外地做溫縣的縣令,很討厭下屬官吏,曾經給人寫信說:“慶父這種人不死,魯國的

災難不會停止。”

參考譯文:

李密,字令伯,犍為武陽人(今四川省彭山縣)。他的一個名字叫虔。父親很早就去世了,母親何氏再嫁。

當時李密只有幾歲,他戀母情深,性情淳厚,思念成疾。祖母劉氏親自撫養(yǎng)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順和恭

敬聞名當時?祖母劉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侯祖母身旁,夜里未曾脫衣。為祖母端飯菜、端湯藥,他總

要嘗過后才讓祖母用。有空閑的時候就講學忘記疲勞,并且像對待老師?樣侍奉拜譙周。,被譙周的學生

把他和子游和子夏并列(認為是很有才華的人).

他年少時在蜀漢做郎官。多次出使吳國,頗有辯才。吳人稱贊他。蜀漢平定后,泰始初年,晉武帝委任他

為太子洗馬。他因為祖母年高,無人奉養(yǎng),沒有接受官職。

皇帝看了以后說:“(這個)讀書人高雅的名聲,不是圖有虛名啊?!庇谑蔷屯V拐髡伲ㄋ?。后來(他

的祖母)劉去世了,(他)服完喪,又以洗馬的身份被征召到洛陽。當時(有個叫)張華的司空問他說:

“(你認為)安樂公這個人怎么樣?”李密說:“可以與齊桓公相并列?!睆埲A問其中的原因,他回答說:

“齊桓公得到管仲(的輔助)而稱霸,任用豎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尸蟲流出戶外。安樂公得到諸葛

亮的幫助而能抵抗魏國,任用黃皓而亡國,從這可知成敗的原因是一樣的?!庇謫枴翱酌鞯囊?guī)勸提醒的話

為什么那么瑣碎?”李密說:“過去舜、禹、皋陶在一起談話,所以能夠簡潔高雅;《大誥》是說給普通

人聽的,應該具體瑣碎一點??酌骱蛯υ挼娜怂讲幌嗟?,他的言論教導因此具體瑣碎?!睆埲A認為他的

道理很好。

(后來)到外地做溫縣的縣令,很討厭下屬官吏,曾經給人寫信說:“慶父這種人不死,魯國的災難不會

停止?!毕聦俟倮舭阉男派蠄蠼o司隸,他的下屬把信的內容稟告了司隸,司隸因為李密在縣城的名聲清

廉謹慎,沒有彈劾他。李密有才能,常盼望轉回朝廷做官,可是朝廷中無人作后盾,于是被調到漢中升作

太守,他自己因為不如意而心懷怨恨。等到皇帝在東堂賞賜酒席,讓李密作詩時,他在詩的末尾說:“我

這人也有心里話,說來話長。做官卻朝中無人,不如回家種田。圣明的皇帝高高在上,(我的)這番話哪

會正確??!”武帝對此很生氣,(識相的)都官從事馬上奏請罷免李密的官職。

^稼合提升變式用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孝文帝十一年建像勃卒,文帝乃擇其子賢者河內守亞夫,封為條侯,續(xù)絳侯后。文帝之后六年,匈奴

大入邊。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棘門;以河內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

胡。上自之細柳軍勞軍軍士吏披甲銳兵刃鼓弓弩持滿天子先驅不得△先驅目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

令日"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吾欲

入勞軍?!眮喎蚰藗餮蚤_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庇谑翘熳幽税崔\徐

行,改容式車,成禮而去。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稱善者久之。月余,三軍皆罷。乃拜亞夫為中尉。

孝文且期時,誡太子曰:“即有緩急,周亞夫真可任將兵?!蔽牡郾?,拜亞夫為車騎將軍。孝景三年,吳

楚反。亞夫以中尉為太尉,東擊吳楚。太尉既會兵滎陽,吳方攻梁,梁急,請救。太尉引兵東北走昌邑,

深壁而守,而使輕騎兵弓高侯等絕吳楚兵后食道。吳兵乏糧,饑,數欲挑戰(zhàn),終不出。后吳奔壁東南瞰,

太尉使備西北。己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吳兵既餓,乃引而去。太尉出精兵追擊,大破之。凡相攻

守三月,而吳楚破平。歸,復置太尉官。五歲,遷為丞相,景帝甚重之。景帝中元三年,以病免相。居無

何,條侯子為父買工官尚方甲楣五百被可以葬者^。取庸苦之,不予錢。庸知其盜買縣官器,怒而上變告

子,事連污條侯。書既聞上,上下吏。吏簿責條侯,條侯不對。召詣冬圖。廷尉責曰:“君侯欲反邪?”

亞夫曰:“臣所買器,乃葬器也,何謂反邪?"吏曰:“君侯縱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崩羟种婕?。

因不食五日,嘔血而死。

(節(jié)選自《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注】工官尚方:為皇家服務的作坊。甲楣:鎧甲和兵器。五百被:相當于五百套。

L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上自之細柳軍勞軍/軍士吏披甲/銳兵刃/骰弓弩持滿/天子先驅至/不得入/先驅曰/

天子且至/

B.上自之細柳軍勞軍/軍士吏披甲/銳兵刃/骰弓弩持滿/天子先驅/至不得入/先驅曰/

天子且至/

C.上自之細柳軍勞軍/軍士吏披甲/銳兵刃/骰弓弩/持滿/天子先驅至/不得入/先驅曰/

天子且至/

D.上自之細柳軍勞軍/軍士吏披甲/銳兵刃/轂弓弩/持滿/天子先驅/至不得人/先驅曰/

天子且至/

【答案】C

【解析】“軍士吏披甲,銳兵刃,段弓弩,持滿”是以“軍士吏”為主語領起的四個小句,其中“鼓弓弩,,

與“持滿,,是兩個動作,須斷開,排除A、B項?!跋闰尅辈皇莿釉~,是名詞,指的是天子的先行部隊,后文有

“先驅曰"可以印證,故“先驅”與“至”不能斷開,且“不得入”的主語不是“至",排除B、D項。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絳侯,漢初功臣周勃的爵位,古代的爵位一般分為公、侯、伯、子、男五個等級。

B.節(jié),中國古代常用信物,封建帝王派遣使者時使之持節(jié),使命完成后要把節(jié)歸還。

C.崩,原指山陵坍塌,后比喻人的死亡,多指古代有地位的人的死,如皇帝、諸侯等。

D.廷尉,古代官職名,是最高司法審判機構長官,主管詔獄和修訂律令的有關事宜。

【答案】C

【解析】錯在“多指古代有地位的人的死,如皇帝、諸侯等”,“崩”指帝王之死,諸侯之死不能叫“崩”,

叫“薨”。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周亞夫出身將門,立有赫赫戰(zhàn)功。他是絳侯周勃之子,周勃死后,他繼承了侯位;后來

吳楚作亂,他受命帶兵前往平叛,經過幾個月作戰(zhàn),取得了勝利。

B.周亞夫治軍有方,深得文帝賞識。匈奴大舉進犯,他作為將軍,奉命駐扎在細柳,文帝

稱贊他是真正的將軍,后來他果然打退了匈奴,保護了漢朝邊境。

C.周亞夫通曉軍事,頗有奇計良謀。他在與叛軍作戰(zhàn)時,采用了以守為攻、斷絕對方糧道

等策略:他在吳國士兵饑餓離去后,派出精兵追擊,把吳軍打得大敗。

D.周亞夫受到連累,遭到無情打擊。他的兒子非法購買皇家使用的陪葬物品,被雇工告

發(fā),他因此受到牽連,被說成要在陰間謀反,最終絕食嘔血而死。

【答案】B

【解析】錯在“后來他果然打退了匈奴,保護/漢朝邊境”,此意于文無據。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太尉既會兵滎陽,吳方攻梁,梁急,請救。

(2)后吳奔壁東南卜取,太尉使備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

(1)【答案】太尉(周亞夫)把各路軍隊會合到滎陽之后,吳國叛軍正在進攻梁國,梁國形勢危急,請求援救。

【解析】重點詞語“既”“會兵”“急”各1分,句意1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

(2)【答案】后來吳軍朝漢軍軍營東南角奔來,太尉讓士兵注意防備西北方。不久吳國精兵果然奔到了西北方,

但不能攻入。

【解析】重點詞語“毗’“備”“己而”各1分,句意1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

5.文末說周亞夫面對官吏的責問“不對”,他“不對”的原因是什么?請簡要說明。(3分)

【答案】

①官吏持簿責問,而周亞夫是侯爵,且剛剛從丞相的高位上退下來,這樣的責問不夠尊重。

②周亞夫認為雖然兒子買的是鎧甲和兵器,但那是殉葬用的,并不能算作是謀反。(答出一點給2分,答出兩

點給3分。意思對即可。)

【參考譯文】

孝文帝十一年絳侯周勃死了,文帝于是挑選他最賢能的兒子河內郡守周亞夫,封為條侯,接續(xù)周勃的爵位。

漢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舉入侵邊境。文帝于是就任命宗正劉禮做將軍,駐軍于霸上;任命祝茲侯徐厲做將軍,

駐軍于棘門;任命河內郡守周亞夫為將軍,駐軍于細柳,來防備匈奴。皇帝親自到細柳軍營慰勞軍隊,軍中官

兵都穿著鎧甲,兵刃銳利,弓弩張開,弓弦拉滿。天子的前導來到軍營,不能進入。前導說:“天子就要到了!

”軍門都尉說:“將軍有令說‘在軍中只能聽將軍的命令,不聽天子的詔令“過了不久,皇帝到J',又不能進

入。于是皇帝便派使者手持符打給將軍下詔令:’‘我要進去慰勞軍隊。''周亞夫這才傳令打開軍營大門。營門

的守衛(wèi)士官對皇帝的車馬隨從說:“將軍規(guī)定,軍營里不準驅馬奔馳。”于是天子就拉緊韁繩慢慢行進,整肅容

顏,俯身憑靠車前橫木,向軍隊致敬,完成勞軍的禮儀后離去。在皇上走出軍門后,隨從群臣都很震驚。文帝

稱贊他很久。過了一個多月,三支軍隊都撤防了。文帝便授予周亞夫中尉的官職。文帝將要去世的時候,告誡

太子說:’’如果發(fā)生危急情況,周亞夫是真正可以擔當領兵重任的?!蔽牡廴ナ篮螅ň暗郏┦谟柚軄喎蜍囼T將

軍的官職。孝景帝三年,吳、楚叛亂。周亞夫由中尉升任太尉,領兵向東攻打吳、楚叛軍。太尉(周亞夫)把

各路軍隊會合到滎陽之后,吳國叛軍正在進攻梁國,梁國形勢危急,請求援救。太尉領兵向東北跑到昌邑,堅

守營壘不出兵,卻派遣輕騎兵弓高侯等人斷絕吳、楚軍隊后方的糧道。吳國軍隊缺乏糧食,I:兵饑餓,屢次挑

戰(zhàn),可是漢軍始終也不出來。后來吳軍朝漢軍軍營東南角奔來,太尉讓士兵注意防備西北方。不久吳國精兵果

然奔到了西北方,但不能攻入。吳國士兵已經餓了,于是就撤退離去。太尉派精兵去追擊,大敗吳軍。雙方攻

守一共只有三個月,吳、楚叛亂就被打敗平定了。周亞夫回朝后,朝廷重新設置了太尉官。過了五年,周亞夫

升任丞相,景帝非常器重他。景帝中元三年,周亞夫因病被免去丞相職務。過了不久,條侯(周亞夫)的兒子

從專做皇家用品的作坊那里給父親買了五百套可以殉葬用的鎧甲、兵器。雇傭雇工而且虐待他們,還不給工錢。

雇工們知道他偷買天子用的器物,一怒就上告周亞夫的兒子要反叛,事情自然牽連到條侯。雇工的上書呈報給

景帝,景帝交給官吏查辦。官吏拿著文書責問條侯,條侯拒不回答。下令將條侯交給廷尉治罪。廷尉責問說:

“您是想造反嗎?”周亞夫說:“我所買的器物都是殉葬用的,怎么說是要造反呢?〃官吏說:'‘您縱使不在地上

造反,也要到地下去造反吧!"官吏逼迫越來越緊。周亞夫于是五天不吃飯,吐血而死。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華佗字元化,沛國譙人也。游學徐土,兼通數尊。沛相陳珪舉舉麻,太尉黃琬辟。皆不就。曉養(yǎng)性之

術,時人以為年且百歲而貌有壯容。X精方藥其療疾合湯不過數種心解分劑不復稱量煮熟便飲諭其節(jié)度舍

去輒愈。若當灸,不過一兩處,病亦應除。若當針,亦不過一兩處,下針言:“當引某許,若至,語吾?!?/p>

病者言“已到”,應便拔針,病亦行學。若病結積在內,當須夸IJ割者,便飲其麻沸散,須臾便如醉死,無

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腸中,便斷腸瀚洗,縫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一月之間,即平復矣。

有一郡守病,佗以為其人盛怒則差,乃多受其貨而不加治,無何棄去,留書罵之??な毓笈?,令人

追捉殺佗,郡守子知之,屬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數升而愈。佗之絕技,凡此類也。

太祖聞而召佗。太祖苦頭風山①每發(fā),心亂目眩,佗針鬲,隨手而差。然本作士人,以醫(yī)見業(yè),意常自

悔。后太祖親理,得病篤重,使佗專視。佗曰:“此近難濟,恒事攻治,可延歲月?!辟⒕眠h家思歸,因

日:“當得家書,方欲暫還耳。”到家,辭以妻病,數乞期不反。太祖累書呼,猶不上道。太祖大怒,使

人往檢。若妻信病,賜小豆四十斛,寬假限日;若其虛詐,便收送之。于是傳付許獄,考驗首服。荀曖請

日:“佗術實工,人命所懸,宜含宥之。"太祖曰:“不憂,天下當無此鼠輩耶?”遂考竟佗。

佗臨死,出一卷書與獄吏,日:“此可以活人?!崩粑贩ú皇?,佗亦不強,索火燒之。佗死后,太祖

頭風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養(yǎng)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殺此子,亦終當不為我斷此根原耳。”

及后愛子曹沖病困,太祖嘆曰:“吾悔殺華佗,令此兒強死也。”

(節(jié)選自《三國志?華佗傳》)

[注]①頭風:頭痛病。②考竟:拷問,死于獄中。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又精方/藥其療疾/合湯不過/數種心解分劑/不復稱量煮熟便飲/語其節(jié)度/舍去輒愈

B.又精方/藥其療疾/合湯不過數種/心解分劑不復/稱量煮熟便飲/語其節(jié)度/舍去輒愈

C.又精方藥/其療疾/合湯不過數種/心解分劑/不復稱量/煮熟便飲/語其節(jié)度/舍去輒愈

D.又精方藥/其療疾/合湯不過/數種心解分劑/不復稱量/煮熟便飲/語其節(jié)度/舍去輒愈

【答案】C

【解析】“其療疾”的“其”是代詞,指代華佗,是主語,“療”是謂語,“疾”是賓語,句子完整;而

“又精方藥”,省略主語“華佗”,“方藥”是賓語,句子完整,因此“又精方藥”和“其療疾”之間應

斷開,由此排除A、B項;“合湯不過數種”的意思是“配制湯藥不過用幾味藥”,句意完整,其間不應斷

開,由此排除D項。

這句話的意思是:他又精通處方醫(yī)藥,他給人治病,配制湯藥不過用幾味藥,心里明了藥劑的分量,不用

再稱重量,藥煮熟就讓病人飲服,告訴病人服藥的注意事項,病人離開后,病就痊愈了。故選C。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兼通數經:①指儒經,即儒家經典著作。②指道經,即道教經典著作。③指佛經。文中指的是儒家經典

著作。

B.沛相陳理舉孝廉:孝廉是漢代察舉制的科目之一,是西漢選用官員的最主要途徑之一,這是一種自上而

下的推選人才為官的制度。

C.病亦行差:“差”在文中不是“差錯”的意思,而是通假字,“差”通“瘞”,“病愈”的意思。

D.考驗首服:即“首伏”,坦白服罪。首伏,從表象上看,首,頭也;伏,低下;意味著頭低下認罪。

【答案】B

【解析】B項,“這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推選人才為官的制度”說法錯誤。孝廉是察舉制的主要科目之一,是

漢朝的一種由下向上推選人才為官的制度。故選B。

3.下列對文章內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華佗不愛做官。原是讀書人,外出求學。當時不止一人要他出來做官,他都不接受,一心一意從事治病

救人之職責,且從不后悔。

B.華佗醫(yī)術高超。懂養(yǎng)生之道,特別擅長針灸外科。他讓病人飲用麻沸散進行麻醉,然后進行手術,開腹

斷腸,病人都沒有感到痛苦。

C.華佗善用醫(yī)法。他故意接受一位郡守很多財物,又不為他醫(yī)治,不久就離開了,還留封信辱罵郡守。郡

守被激怒,吐了幾升黑血,病就好了。

D.華佗醫(yī)者仁心。華佗在獄中遭受拷打,臨死前還是交出救人的方法,只不過獄吏害怕觸犯法律不敢接受,

華佗心灰意冷,將書燒掉。

【答案】A

【解析】A項,“且從不后悔”說法錯誤。原文中說“然本作士人,以醫(yī)見業(yè),意常自悔”,可見華佗本來

是讀書人,用行醫(yī)作為自己的職業(yè),心里常常感到后悔。故選A。

4.把文中畫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郡守子知之,屬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數升而愈。

(2)荀或請曰:“佗術實工,人命所懸,宜含宥之?!?/p>

【答案】

(1)郡守的兒子知道內情,囑咐人不要追趕??な胤浅I鷼庠购拗螅瑖I吐很多黑色的血,病就好了。

(2)荀或向曹操求情說:“華佗的醫(yī)術確實高明,與人的生命密切相關,應該包涵寬容他。”

【解析】

(1)“屬”,通“囑”,動詞,囑咐;“嗔?!?,生氣怨恨;“既”,之后。

(2)“請”,動詞,求情;“工”,形容詞,高明;“懸”,相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