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學三年級下冊科學教案(第三單元)_第1頁
教科版小學三年級下冊科學教案(第三單元)_第2頁
教科版小學三年級下冊科學教案(第三單元)_第3頁
教科版小學三年級下冊科學教案(第三單元)_第4頁
教科版小學三年級下冊科學教案(第三單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科版小學三年級下冊科學

第三章完我考歿計

第1課《溫度和溫度計》教學設計

教學導航

【教材分析】

《溫度與溫度計》是教科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第三單

元的第一課。教材由四個活動組成:活動一:比較水的溫度,通過體驗,感知冷

熱,認識到冷熱的程度就是溫度,溫度的單位是攝氏度,測量溫度的儀器是溫度

計;活動二:觀察溫度計,這個活動的重點是觀察溫度計的構造和制造原理?;?/p>

動三:攝氏溫度的讀和寫,這個活動的重點是訓練學生練習溫度計的讀寫方法;

活動四:讀溫度計指示的度數(shù)。這個活動是指導學生如何準確地使用溫度計。

【學情分析】

學生可能聽說過溫度計,也曾用體溫計測量過體溫,但真正使用溫度計測量

過其他物體的溫度的學生估計極少。本課學習時,對許多學生來說還是第一次使

用溫度計。因此,本課的學習,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們理解溫度計是用來做什么的、

它們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識讀溫度計,為以后的學習活動打基礎。這個活動

的重點是訓練學生讀和寫攝氏溫度。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物體的溫度可以用溫度計測量。

2、常用液體溫度計是利用玻璃管內的液注隨溫度變化而上升和下降來測量

溫度的。

過程與方法:

1、觀察和研究作為測量工具的常用液體溫度計的主要構造。

2、識讀溫度計刻度上的數(shù)字,并把刻度上的數(shù)字與更熱或更冷的溫度聯(lián)系

起來。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理解測量工具使用規(guī)定的意義,并愿意遵守這些規(guī)定。

【教學重點】

觀察溫度計和攝氏溫度的讀與寫。

【教學難點】

識讀零下溫度。

【教學準備】

水杯、溫度計。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課題

1.將事先制作好的“冰糖”發(fā)給學生,在吃了無數(shù)次的冷飲之后,用心去

體驗“冷”的感覺。(調制濃的糖水,用保鮮膜包好,放入冰箱中冷凍)

2.接著,再喝一口飲用水

師:有什么感覺?

生:冷,熱。

師:物理學中,把物體的冷熱程度叫做溫度。(多媒體顯示)

3.三只燒杯中分別放冰水、自來水和足夠熱的水,引導學生進行

“冷”“熱”的體驗:

A.把左手放入冰水中,再放到自來水中,說出自己的感受

B.把右手放入足夠熱的水中,再放到自來水中,說出自己的感受

師:為什么同一杯自來水在差不多相同的時間內有兩種差異很大的冷熱感覺

呢?

生:看來人的感覺是不可靠的。

師: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憑自身的經(jīng)驗和感覺去判斷事物,然而這種經(jīng)

驗和感覺今天遭遇到了挑戰(zhàn),怎么辦?用科學武裝自己,勇敢地迎接挑戰(zhàn)!

讓我們拿起武器,迎接挑戰(zhàn)!

二、層層遞進,學習新知

1.實驗演示,了解原理

師:對于溫度計,同學們一定不陌生,為了使大家更清楚的了解它,請同學

們看一個小實驗:

(利用老教材中做“焦耳定律”的演示實驗的器材,在錐形瓶中分別放入酒

精、水和煤油,觀察加熱和停止加熱時液面的變化)

這就是我們家中的電熱水器,其中的奧秘,下學期我們會詳細的學習的,今

天我們只是利用它來給瓶中的水加熱。請同學們注意觀察玻璃管中液面的變化!

生:液面上升了。

師:停止加熱,繼續(xù)觀察。

生:液面下降。

師:平時,你觀察到過類似的現(xiàn)象嗎?

生:家中燒開水時,如果水壺中的水灌得太滿,剛剛開始燒水,水就會溢出。

師:很好!這樣的現(xiàn)象我們送它一個物理名稱——熱脹冷縮

溫度計是根據(jù)液體熱脹冷縮的規(guī)律制成的,里面可以用酒精、煤油還有用水

銀的。

(多媒體顯示)

多媒體展示各種各樣的溫度計。

師:各種不同的溫度計各有各的妙用,我們今天學習的是常見的玻璃液體溫

度計,它們在結構上基本相同,分別有:裝液體的液泡、細內管、刻有示數(shù)的玻

璃柱,根據(jù)液泡中的不同液體通常使用的有酒精溫度計、煤油溫度計和水銀溫度

計。

2.閱讀討論,了解單位

A.字母的意思:表示攝氏溫度(瑞典的攝爾修斯提出的)。

B.0攝氏度的規(guī)定:在一個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記作0℃(關

于“一個大氣壓”在后面的學習中會進一步的了解的)。

C.100攝氏度的規(guī)定:在一個大氣壓下,水沸騰時的溫度,記作100℃。

D.1攝氏度:0℃和100℃之間等分100份,每個等份代表1。。。

人體的正常體溫為37℃,讀作:37攝氏度。

珠峰營地的帳篷內,溫度為一15℃,讀作:負15攝氏度或零下15攝氏度。

在中央電視臺的報道中,所有的主持人都把溫度讀作:100度,1600度。你

認為妥當嗎?

出個題目考考你:“25℃”,你會讀嗎?

廣播、電視中的天氣預報員是怎樣預報天氣的呢?

“28攝氏度”怎么寫?

“零下8攝氏度”怎么寫?

3.嘗試探索,學會使用

師:觀察實驗桌上的兩支溫度計,你能說出它們有什么不同之處嗎?

生A:一支測普通的溫度,一支是測體溫的。

生B:上面標的數(shù)字范圍不同。

生C:每一小格表示的溫度也不同。

生D:體溫計的下面是彎的。

生E:體溫計的玻璃柱不是圓的。

生F:體溫計的玻璃柱可以起到放大的作用?!?/p>

師:非常的棒哦!同學們都作了細致的觀察。這里包含著從今天開始我們學

習測量時必須遵守的兩個要求——觀察量程和分度值。

A.量程——所能測量的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的溫度范圍。

實驗室用的溫度計的量程為:一20℃?110℃。

體溫計的量程為:35℃~42℃o

B.分度值——最小一個代表的值。

實驗室用的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

體溫計的分度值為:0.1℃。

(由學生觀察后回答完成)

師:兩支溫度計就在空氣中,現(xiàn)在溫度計的示數(shù)應該就是空氣的溫度,請大

家讀出來。

生A:(手中拿的是實驗室用的溫度計)示數(shù)為:(注意單位)。

生B:(手中拿的是體溫計)讀不出來。

師:為什么讀不出來呢?

生:現(xiàn)在的空氣溫度沒有達到體溫計能測量的最低溫度。

師:回答的很好!

沒有讀出空氣溫度的同學可能有些氣餒,沒關系,請做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測體

請同學們將溫度計放在腋下,根據(jù)經(jīng)驗,要等待一會,在等待的時候,讓我

們一起來閱讀課本“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時的正確方法”

A.朗讀使用方法

?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的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入被測的液體后要稍等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shù)穩(wěn)定后

再讀數(shù)。

?讀數(shù)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繼續(xù)留在液體中,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

面相平。

B.討論“想想議議”中的圖4.1-4,使用溫度計時還可能發(fā)生什么錯誤?

請大家拿出溫度計,讀出自己的體溫

生A:(手中拿的是實驗室用的溫度計)我的溫度計的示數(shù)在不斷的變化(不

斷的下降)

生B:(手中拿的是體溫計)我的體溫是(注意單位)

師:手中拿體溫計的同學心里平衡多了吧!其中的奧秘在何處呢?

生C:我發(fā)現(xiàn)體溫計離開人體后,在彎管處的水銀斷開了。

師:這正是體溫計離開人體后也能讀出溫度的奧秘。那么,如果另一個同學

也想測量一下自己的體溫,能否馬上就拿過來使用呢?

生D:我在醫(yī)院里看見醫(yī)生測量體溫之前要甩動體溫計,所以我們也要甩一

下再測量。

師:對。測體溫時,玻璃泡內的水銀隨著溫度升高,發(fā)生膨脹,通過細管擠

到直管;當體溫計離開人體時,水銀變冷收縮,細管內的水銀斷開,直管內的水

銀不能退回玻璃泡內,所以它表示的仍然是人體的溫度。每次使用前,都要拿著

體溫計把水銀甩下去。

師:學習了溫度計的相關知識后,讓我們一起來測量這杯熱水的溫度!

請同學們把實驗室用的溫度計和體溫計以正確的方法同時放入熱水中。

(此時,手拿體溫計的同學可能會猶豫,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大家勇

敢地嘗試)

生:哎呀!我的體溫計壞了。

師:壞了就好啊!從中大家能獲得什么啟示呢?

生B:溫度的測量不能超過量程,否則會損壞溫度計的

三、歸納小結,鞏固知識

師:時間過得真快,轉眼一節(jié)課就要結束了,你在這節(jié)課上有什么收獲呢?

或者說你有什么感想呢?說出來與大家共享,好嗎?

生:……(此處學生可能會有各種說法,引導他們對所學的知識作歸納)

結束語:同學們,了解了溫度,掌握了溫度計的使用,我們將踏上探究“物

態(tài)變化”的征程,大自然的景色美不勝收,期待著同學們有更大的收獲!

【板書設計】

溫度和溫度計

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表示攝氏溫度

溫度計構造:玻璃管、玻璃泡、刻度

原理:液體的熱脹冷縮

讀作:零攝氏度

寫作:0℃25℃讀作-8℃讀作

【教學反思】

【作業(yè)布置】

1.小明通過學習得到下面幾個結論,請幫他補充完整。

(1)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沸水的溫度是O

(2)常用的液體溫度計是根據(jù)的規(guī)律制成的。溫度計里的液體,

通常用(列舉兩種)。

(3)溫度計上的字母“C”表示這個溫度計采用_________溫度。人的正常

體溫約,讀作。

(4)實驗室常用的溫度計,它的下端是,上面連著一根內徑很細

的,當溫度稍有變化時,細管內液面的位置就會有變化。

2.該選哪一項?

(1)溫度反映的是物體的()

A.體積大小B.運動快慢C.冷熱程度D.振動快慢

(2)—20℃的正確讀法是()

A.零下20度B.零下攝氏20度C.負攝氏20度D.零下20攝氏度

(3)下面關于常用液體溫度計的使用方法中,錯誤的是()

A.溫度計不能用來測量超過它所能測量的最高溫度

B.讀溫度計示數(shù)時,視線要跟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C.測量液體溫度時,溫度計玻璃泡要完全浸沒在液體中

D.讀數(shù)時為求準確,應把溫度計從液體中拿出來仔細觀察

(4)給體溫計消毒的正確方法是()

A.放在沸水中煮幾分鐘B.用自來水加以沖刷C.用酒精燈烘烤D.用醫(yī)用

酒精擦抹

3.下列是使用溫度計的操作步驟,請將各步驟的標號按正確的操作順序填

寫在下面橫線上。A.選取適當?shù)臏囟扔嫞?/p>

B.估計被測物體的溫度;

C.使溫度計和被測物體接觸幾分鐘;

D.觀察溫度計的讀數(shù);

Eo取出溫度計;

Fo讓溫度計的液泡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

操作步驟的正確順序是:。

4.簡要回答下列問題。

(1)“為測量一杯熱水的溫度,在把溫度計插入熱水后應何時讀數(shù)據(jù)?”

對于這個問題有三種不同的意見:甲認為應立即讀數(shù);乙認為應該在溫度計示數(shù)

穩(wěn)定后讀數(shù);丙認為插入時間越久讀數(shù)越準確。請你對此發(fā)表評論。

(2)粗心的護士小張僅對一支體溫計消毒后,就直接用它給幾個病人測體

溫,結果發(fā)現(xiàn)均是39℃,可是有的病人并不發(fā)燒,這可能是什么原因?小張這

樣做可能引起哪些危害?

5.請讀出溫度計的示數(shù):

圖中甲、乙、丙、丁各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它們的讀數(shù)分別是:。

6.圖中有A、B、C、D四種測量水溫的操作。請你評價這四種操作方法的正

誤。如果是錯誤的,指出錯在哪里。

A:B:

C:D:

教科版小學三年級下冊科學第三單元

第2課《測量水的溫度》教學設計

教學導航

【教材分析】

本課是繼《溫度和溫度計》一課之后,使學生進一步知道溫度計的有關知識

——如何使用溫度計。因此,測量水溫的步驟、方法,是本課學習的重點。

本課訓練學生根據(jù)不同的測量范圍和使用需要,選擇合適的溫度計。學習使

用水溫計測量水溫的基本方法,掌握操作的基本要領。通過多次測量基本掌握用

溫度計測定物體溫度的基本技能,培養(yǎng)學生定量觀察的能力。同時通過這項活動,

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認真記錄的良好習慣。

在這一課的學習中,我們還期望學生能將物體溫度的變化與熱量的傳遞建立

起聯(lián)系來,為后續(xù)學習(例如五年級的“熱”單元)打下基礎。對一個物體來說,

溫度下降,說明物體的內能減少,溫度上升,說明物體的內能增加。熱量是描述

內能轉移的物理量。但內能這一概念對三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是難以理解的,因此

教材采用了小學生通常使用的熱量的說法。

設計思路

本節(jié)課的第一環(huán)節(jié)教師講解、介紹規(guī)范使用溫度計測量水溫的方法,在教師

的講解及學生自己反思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每一條操作規(guī)定的意義。第二個

環(huán)節(jié)教師安排了兩個活動一一測量不同水的溫度、測量水在不同時間的溫度。通

過兩個活動,使每個學生都有多次測量水溫的實踐機會,幫助學生鞏固和熟練操

作技能。同時通過小組同學間的互相提示,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又通過對

觀測數(shù)據(jù)的整理分析,使學生認識水在自然降溫時的一般規(guī)律。第三個環(huán)節(jié)通過

連接實驗室直播冷水加熱的演示實驗,讓同學們理解對于一個物體來說,溫度下

降,熱量減少;溫度上升,熱量增加。第四個環(huán)節(jié)設疑為下節(jié)課做鋪墊。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根據(jù)不同的測量范圍和使用需要,人們設計制作了不同的溫度計。測量

物體溫度時要根據(jù)不同測量對象,選擇合適的溫度計。

2.對一個物體來說,物體失去熱量,溫度下降,物體獲得熱量,溫度上升。

通過測量一個物體的溫度變化可以知道這個物體失去熱量還是獲得熱量。

過程與方法:

1.觀察不同溫度計的測量范圍,選擇合適的溫度計(刻度范圍在-20℃——

110℃)用于測量水的溫度。

2.間隔相同時間連續(xù)測量和記錄4杯不同冷熱的水的溫度。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在觀測、記錄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認真、細致的態(tài)度。

【教學重點】

測量水溫的步驟、方法。

【教學難點】

間隔相同時間連續(xù)測量水的溫度

【教學準備】

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任務導入

1.簡單復習上節(jié)課對溫度的認識與讀寫。

2.師:猜猜看,今天老師為大家?guī)砹耸裁??PPT演示,出示各種溫度計

(紅液溫度計、氣溫計、數(shù)字溫度計、高溫計、體溫計……)

3.明確任務: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要用溫度計來測量水的溫度。

板書:測量水的溫度

二、嘗試發(fā)現(xiàn):學習測量水溫的方法

1.師:要測量水的溫度,我們必須要有合適的溫度計,該選擇怎樣?(要

測量水溫,首先要指導學生選擇合適的測溫計。)

2.師:你準備選擇哪種溫度計來測量水溫?(選擇合適的溫度計,主要是

考慮溫度計的測量值區(qū)間,選擇時要讓學生思考,水的溫度值在什么范圍內?)

3.學生討論交流后師小結:一般來說,液體水的溫度會在0?100℃之間,

所以,要測量水的溫度,需要選擇測量值在0?100℃范圍的溫度計。

4.師:有了合適的溫度計之后,我們可以直接測了嗎?我們要如何來測量

水溫呢?請大家一起來看大屏幕(提供正確操作的示意圖,并用文字詳例操作的

方法及步驟。)

5.學生閱讀測量水溫的方法。

6.師生共同明確方法。教師邊講解邊演示:

(1)手拿溫度計的上端。

(2)將溫度計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與壁。

(3)視線與溫度計液面持平。

(4)在液注不再上升或下降時讀數(shù)。

(5)讀數(shù)時溫度計不能離開被測的水。

(說明:教師一定要進行正確的操作示范,因為學生的技能學習是以模仿為

主的。教師如果操作不規(guī)范,學生就很難學會準確的操作方法。對于操作方法中

的第3條“視線與溫度計液面持平”和第5條“讀數(shù)時溫度計不能離開被測物

體”要求,學生往往會做到第3條要求卻忘了第5條規(guī)定。教師要在學生實際測

量時,注意觀察,及時糾錯。)

7.學生思考:為什么要這樣操作,如果不按照這樣的要求操作,會出現(xiàn)什

么情況?(歸納:(1)上端比較好操作,拿中間會擋住刻度,拿玻璃泡會造成所

測的不是水的溫度。(2)(5)如果碰到容器或讀數(shù)時離開液面,測量的就不是水

的溫度了。(3)俯視或仰視會造成讀數(shù)偏大或偏小。(4)沒有穩(wěn)定時測出的溫度

不準。)

三、合作探究:測量水的溫度

(一)用溫度計對1號杯(自來水)的溫度的測量

1.師:清楚了測量的方法之后,我們就要來實際測量水的溫度,比一比哪

一組的小朋友學得最快。老師為每個小組都準備了四杯水:1號杯內裝的是自來

水;2號杯內裝的是溫水;3號杯內裝的是燙手的熱水;4號杯內裝的是剛從熱

水瓶里倒出的熱水。(注意:溫度計要小心拿放,如有破裂,請立即告訴老師;

熱水燙手,注意安全;現(xiàn)在我們的任務是測量1號杯內的自來水的溫度,聽清楚

了嗎?)

2.首先讓學生用溫度計嘗試測量同樣溫度的水(自來水),我們來比一下哪

個小組測量的溫度既快又方法準確,及時記錄在P46的表格中的“自來水的溫

度”欄(下表所示,也可以兩表合并公用P47頁表“自來水的溫度0分鐘”欄目,

因為到目前階段,自來水處常溫,每一小組都來測自來水的溫度并記錄在P47

表,更能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性)。

(對改編教材的說明:本階段,僅僅要求每一小組測量“自來水的溫度”,

不但可以節(jié)約實驗操作時間,而且由于自來水的溫度是目前四杯水中最穩(wěn)定的一

杯(處于常溫),目標指向更加明確,更能確保實驗的科學性和對測量數(shù)據(jù)的比

較研究,而其他2.3.4號杯的水在常溫下溫度會慢慢減小,難以把握。所以我

選擇了讓學生首先測量“自來水的溫度”(即測量1號杯的水溫進行研究。)

水溫的測量記錄

自來水的溫度

溫水的溫度

燙手的熱水的溫度

剛從熱水瓶里倒出的熱水

3.學生測量并記錄測量所得溫度于表中。

4.學生測量后匯報交流。(預設:通過交流能發(fā)現(xiàn)個別小組測量同一種水的

溫度有差異。)

5.組織討論,引導學生反思:這些差異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由于水是

一樣的,環(huán)境是相同的,包括溫度計都是由教師提供的統(tǒng)一溫度計。學生在進行

簡單的交流后,就會把研究的方向指測量方法。通過交流形成正確的測量方法。

然后再次測量這杯水的溫度,把學生達成的認識形成技能。)

(二)用溫度計對不同溫度的四杯水的連續(xù)測量

1.師:現(xiàn)在要求同時對四杯水進行測量,每隔2分鐘測量一次,把測量結

果記錄在P47“連續(xù)測量10分鐘內水溫變化的記錄表”內。(為學生提供了多次

測量水溫的實踐機會,幫助學生鞏固和熟練操作技能。)

連續(xù)測量10分鐘內水溫變化的記錄表

0分鐘

2分鐘

4分鐘

6分鐘

8分鐘

10分鐘

自來水的溫度

溫水的溫度

燙手的熱水的溫度

剛從熱水瓶里倒出的熱水的溫度

2.實驗中引導思考:這些水的溫度會有變化嗎?估計會怎樣變化?

3.小組測量,教師指導。

4.匯報交流所測得的數(shù)據(jù),教師寫在匯總表上。

5.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師:從這些數(shù)據(jù)中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預設:隨著時間的變化,2.3.4號杯里的溫度都在下降,4號杯里的水

溫度下降的最快,1號杯里的溫度變化不大。)

(通過對觀測數(shù)據(jù)的整理分析,使學生認識水在自然降溫時的一般規(guī)律:溫

差越大,降溫幅度越大。水溫越高,溫度下降得越快。自來水的溫度與周圍空氣

的溫度相同,所以,水溫在短時間內幾乎不發(fā)生變化。)

6.引出科學概念(大屏幕PPT顯示):對一個物體來說,溫度下降,說明物

體的熱量減少;溫度上升,說明物體的熱量增加。

(再仔細分析每組數(shù)據(jù),找找看,有什么問題?)

四、聯(lián)想拓展:推測水溫的變化

(引導學生推測,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四杯水的溫度將分別作怎樣的變化?

最后怎樣?)

1.師:如果這四杯水再過10分鐘,水溫有會發(fā)生怎么樣的變化?過一天呢?

溫度還會變化嗎?水的溫度會無限下降嗎?

(預設:當水的溫度和周圍空氣的溫度一樣的時候,水溫就不會下降了。)

2.師:如果要讓水的溫度低于周圍空氣的溫度,可能嗎?有什么辦法?

(預設: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學生會想到把水放入冰箱,水溫就會繼續(xù)下降直至

結冰。)

3.師:這只是我們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推測出來的,希望大家回家后去試驗一下,

看看是不是這樣的。(老師演示:往冰箱自帶的制冰槽內倒入自來水,放入冰箱

冷凍柜內)

(這是一項推測活動,但也希望對推測進行驗證,所以,教師要帶領學生把

一些水放入冰箱冷凍柜內,以待下節(jié)課觀察水發(fā)生的變化,也是為《水結冰了》

的教學和學習做準備。)

【教學板書】

測量水溫的變化

熱水下降

冰水溫度上升

自來水基本不變

水失去熱量,溫度下降;水獲得熱量,溫度上升。

【教學反思】

教科版小學三年級下冊科學第三單元

第3課《水結冰了》教學設計

教學導航

【學情分析】

冰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物體,許多學生也有過接觸冰塊的經(jīng)歷。這節(jié)課,學

生們將要觀察水結成冰后有什么特點,例如冰是有固定形狀、確定體積的。學生

還可能會注意到水結冰以后體積增大了,在冰塊托盤中占據(jù)了更多的空間……同

時,他們還將觀察到水的這種變化是怎樣產(chǎn)生的,即水是在什么溫度時結成冰的。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I.當環(huán)境溫度低于0℃,水的溫度下降到0℃時,水開始結冰,從液體狀態(tài)

變成了固體狀態(tài)。

2.水在結冰過程中,要向周圍放出熱量。

過程與方法:

1.觀察、記錄冰的特征,并比較冰和水的相同與不同。

2.觀察水結冰過程中的溫度及其他變化。

3.在科學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訓練學生的比較、分析、綜合、抽

象、概括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樂于在實驗觀察活動中保持認真、細致的態(tài)度。

2.親身感受、體現(xiàn)物質狀態(tài)的變化。

【教學重點】

觀察冰的特點和水結冰過程中的溫度變化

【教學難點】

水為什么會結成冰

【教學準備】

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水,剛剛我們量了水的溫度,上個學期我們也專門觀察過水,水是

怎樣的一種物質?(水)

2.板書水的特征:無色、無味、透明、液體。

3.如果我們把水放到冰箱冷凍,會怎樣?水結冰了。(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一)冰的觀察

1.出示冰,液體的水冷凍后結成了冰,冰又是怎樣的一種物質呢?想不想

觀察一下?可以用哪些方法來觀察冰?

2.學生活動:領取冰塊,用看、聞、摸的方法觀察冰。

3.交流,冰有哪些特征?板書:無色、無味、透明、固體。

4.剛剛我們觀察了水和冰,比較一下水和冰,它們有哪些相同特征?我們

可以把水和冰的特征整理在維恩圖中,把相同的特征填在重疊的區(qū)域。

5.學生整理并填寫維恩圖,

6.交流:水和冰的相同特征和不同特征,得出冰是固體形態(tài)概念。

(二)水在什么溫度時結冰

1.談話:水放到冰箱冷凍會結成冰,同學們,水在其它什么情況下也會結

成冰?

水在溫度較低時會結成冰,那水在什么溫度(多少攝氏度)時會結成冰呢?

2.估計:請根據(jù)你的經(jīng)驗估計一下?(根據(jù)溫度計模型)

3.談話:光是估計還不行,我們要通過科學實驗來尋找答案,(出示水)這

根試管中的水我們剛剛測量過,它的溫度大概是多少攝氏度?你有辦法讓這杯水

結冰嗎?

(放冰箱中可以讓水結冰,但我們很難觀察到水是什么時候結冰的)老師知

道一個能讓水結冰的方法,想知道嗎?在實驗室中,我們可以用冰加鹽的方法來

制造低溫環(huán)境,用這樣的方法可以獲得低于零攝氏度的低溫,然后將試管插入碎

冰中,讓試管中的水結冰。

4.討論:水在什么溫度結冰呢?可以怎樣實驗?小組交流一下。

5.交流演示:把裝水的試管插入加鹽的碎冰中,一邊觀察水的變化,一邊

用溫度計測量水溫,觀察水是在什么溫度時結成冰。實驗步驟。(1)取一個裝有

碎冰塊的自制保溫塑料杯,加入食鹽;(2)用筷子攪拌;(3)插入裝有水的試管,

讓水受冷結冰;(4)觀察水的變化并用溫度計測量試管中水的溫度;(5)用溫度

計測量試管外碎冰中的環(huán)境溫度。

6.學生分組實驗,巡視并要求各小組把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在匯總表。

(三)小結

1.整理器材,分析數(shù)據(jù),我們小組間的數(shù)據(jù)有不同,難道水結冰的溫度是

不同的?小組數(shù)據(jù)不同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談話:作為一位小科學家,除了掌握科學實驗的本領外,我們還要學習

信息搜索的能力。我們可以通過網(wǎng)絡來搜索其他人對這個問題的研究。

3.交流觀察到的現(xiàn)象:在剛剛的實驗中你還有什么其它發(fā)現(xiàn)?

4.小結:水在結成冰時,溫度會保持在。攝氏度,全部結成冰后,冰的溫

度還會繼續(xù)降低。

三、拓展

今天我們把液態(tài)的水放置在低溫環(huán)境中,水凝固成冰,那固態(tài)的冰能重新變

成液態(tài)的水嗎?在什么條件下能變成水呢?下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來研究。

【板書設計】

水結冰了

【教學反思】

教科版小學三年級下冊科學第三單元

第4課《冰融化了》教學設計

教學導航

【學情分析】

前一節(jié)課,學生們觀察了水結冰的過程,結冰使液態(tài)的水變成了固態(tài)的水。

這節(jié)課學生將經(jīng)歷對冰融化過程(從固態(tài)到液態(tài))的觀察。他們將先預測在室溫下

冰會發(fā)生什么變化,然后用溫度計測量冰融化時的溫度以及周圍空氣的溫度。通

過觀測,他們會發(fā)現(xiàn),冰融化時,周圍的空氣溫度下降了,這說明冰在融化過程

中,要從周圍吸收熱量。在此基礎上,學生還將設計一個使冰塊在盡可能短的時

間內融化的實驗。學生可能會用兩手摩擦冰塊(冰塊裝在密封的塑料袋中),也可

能會把冰塊放在屋內溫度較高的地方……通過這項活動,學生們將進一步認識

到,促進冰塊快速融化的重要因素是熱量。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讓學生知道當環(huán)境溫度高于0℃時,冰的溫度升至0℃時開始融化;冰在

融化過程中,溫度會長時間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水的溫度會上升。

2.冰在融化過程中,要從周圍吸收熱量,熱量是使冰的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的重

要因素。

過程與方法:

1.觀測并記錄冰塊在融化過程中的溫度和現(xiàn)象。

2.觀測并記錄冰塊周圍空氣的溫度變化。

3.設計、選擇、應用一個快速融化冰塊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養(yǎng)成在實驗觀察活動中保持認真、細致的態(tài)度,意識到細致的觀察能獲

得更多的發(fā)現(xiàn)。

2.初次感受、體驗物質狀態(tài)變化的可逆性。

【教學重點】

經(jīng)歷冰融化成水的過程中現(xiàn)象的觀察。

【教學難點】

探究促進冰融化的因素。

【教學準備】

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播放視頻(冰雪融化的過程)導入新課

師:你們在剛才的短片中看到了什么?

學生們各抒己見

師:在寒冷的冬天到處結滿了冰,隨著春天的到來,冰融化了,這節(jié)課我們

就來一起探索冰融化的奧秘(板書:冰融化了)

4.根據(jù)短片再引發(fā)猜想:冰在什么情況下會融化呢?

5.學生大膽做出猜測

二、實驗:冰融化的條件

1.師:為了驗證我們的猜測,接下來我們來做個試驗,看看冰到底是在什

么情況下融化的?你們每張桌上有一個器材盒,里面有一個燒杯,燒杯里有些冰

塊,一張試驗單,還有這個是什么?(手拿溫度計)

2生:溫度計

師:還記得怎么使用溫度計嗎?

學生舉手發(fā)言

師呈現(xiàn)幻燈片溫度計的使用方法,請學生讀

出示實驗步驟

師做實驗示范(強調手拿溫度計的上端,把溫度計垂直放在冰塊上,不要動,

每隔一分鐘記錄下冰塊的溫度,每組一個同學拿溫度計,一個同學讀數(shù),一個同

學計時,一個同學記錄)

小組長開始分配任務

實驗開始

匯報試驗結果

討論通過試驗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

得出結論(冰在零度開始融化,融化過程中溫度一直保持在零度)板書:

0℃

冰一水

融化

加快冰的融化

問題導入:你們喜歡雪嗎?為什么?

學生各抒己見

師:如果雪太大你們還喜歡嗎?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幾組圖片

播放雪災圖片

學生談感受

師:面對這樣的情景我們能做些什么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加快這些冰雪的

融化呢?

學生發(fā)表觀點

師:下面我們就來進行一個融化冰的比賽,比一比哪種方法最好(師事先準

備好杯子,里面放大小相等的冰塊)

學生開始比賽

匯報完成時間,使用的方法

三、拓展

引發(fā)學生觀察杯子外部有什么奇怪的現(xiàn)象?(小水珠)(調動學生學習下一

節(jié)課的好奇心)

【板書設計】

4.冰融化了

融化

冰(固態(tài))水(液態(tài))

吸收熱量

溫度上升

【教學反思】

在實驗前的猜測中,很多學生認為冰在較高的溫度下才會融化,只有一人猜

測0℃時就會融化。因此,在后面的實際測量中,學生發(fā)現(xiàn)冰在融化過程中溫度

總是0℃時,感到非常奇怪。這打破了他們原有的認知,將會使他們印象深刻。

在對于如何加快冰的融化速度,學生們大多數(shù)能夠提出加熱的方式,還有一

部分同學提出砸碎的方法。在實驗時,按照書本上的方法,我準備了形狀、大小

相同的冰塊,裝在塑料袋中,讓學生們在課堂上比賽哪個小組融化得快。學生們

在比賽中互相合作,積極參與,看得出,學習的興趣很濃。

教科版小學三年級下冊科學第三單元

第5課《水珠從哪里來》教學設計

教學導航

【教材分析】

本課是教科版《科學》三年級下冊“溫度與水的變化”單元的第五課。通過

前幾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知道了“物體的冷熱程度,我們稱為溫度,物體的溫度可

以用溫度計進行測量;對一個物體來說,物體失去熱量,溫度下降;物體獲得熱

量,溫度上升。通過測量一個物體的溫度變化可以知道這個物體失去熱量還是獲

得熱量。”,并且探究了水的液態(tài)和固態(tài)之間的變化。本課開始要探究水的液態(tài)

和氣態(tài)之間的變化了。研究盛有冰塊的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從哪里來?引導啟

發(fā)學生大膽的做出假設,鼓勵他們仔細觀察,認真探究對每種假設從多個角度進

行質疑和分析,通過實驗探究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的形成與杯內冰塊的關系、

與溫度的關系、與空氣的關系,為下一課《水和水蒸氣》的研究奠定基礎。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

具體形象的物體,這一時期是培養(yǎng)科學興趣、體驗科學過程、發(fā)展科學精神的重

要時期。

知識分析:學生已經(jīng)知道了冰會融化成水,融化要吸熱;同時,學生已有初

步的觀察分析、猜想和動手能力,已掌握了簡單的科學實驗方法。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知道玻璃杯外壁的水珠是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水珠。

能力目標:

能和同學交流自己對于玻璃杯外壁的小水珠與冰塊的關系的不同看法。

情感目標:

初步認識到證據(jù)對驗證假設的意義和價值。

【教學重點】

經(jīng)歷水珠從哪里來的假設一分析一再假設的探究過程。

【教學難點】

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與杯內冰塊的關系,并對水珠的來源做出新

的假設。

【教法學法】

教法:情境設置法、科學探究法、多媒體教學

學法:讓學生像科學家一樣,通過自主思考,觀察分析,小組合作,實驗探

究得出結論。

【教學準備】

小組:3只大小、形狀一樣的玻璃杯(其中一杯裝清水、一杯裝冰塊)。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出示圖片,學生觀看水珠圖片引發(fā)思考水珠從哪里來

師:在上一節(jié)課中,我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在玻璃杯和塑料袋的外壁都出現(xiàn)了水珠。

(出示一個裝好冰的玻璃杯,再現(xiàn)上節(jié)課的情景。)這些小水珠是從哪里來的呢?

2、師:我們的生活中見到過類似的現(xiàn)象嗎?你能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對這些解釋

分析一下嗎?

板書:水珠從哪里來?

二、水珠是從冰化成的水嗎?

1、猜一猜:學生預測,解釋只要符合邏輯,鼓勵越多越好。

預設:

(1)可能是從杯壁滲出來的;

(2)冰化成水后從杯口漫出來的;

(3)有可能是加冰的時候,冰塊碰到了杯沿化成水流下來了;……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把猜測一一羅列在幻燈片上)

2、師:我們的生活中見到過類似的現(xiàn)象嗎?你能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對這些解釋

分析一下嗎?學生小組內說一說。

二、水珠的形成與冰有關系嗎?

1.師:通過我們剛才的思考與小組討論,那么,這些水珠是怎樣形成的?你

能設計實驗證明一下嗎?

2、學生討論后形成共識:做一組對比實驗:(出示:三只同樣的玻璃杯,其

中一只杯里加滿自來水,一只杯里什么也不加,另一只上加冰,靜靜地放在桌上。

隔幾分鐘觀察兩個玻璃杯外壁有沒有出現(xiàn)水珠。)(多媒體)明確實驗要求。

3、學生觀察時預設

(1)師生共同分析所有提到的這些合理的解釋。

(預設:不可能是從杯壁滲出來的,因為玻璃杯是不滲水的;冰融化時杯子

中的水還沒有滿,不可能滿出來;加冰的時候一般都是小心的加入杯內的。)

(2)通過這些分析和討論,要引導學生認識到: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

不是杯內的冰融化形成的。

4、匯報實驗現(xiàn)象

師: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這些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呢?

(這兩只玻璃杯的外壁上都沒有形成小水珠。加滿自來水的玻璃杯外壁沒有

出現(xiàn)小水珠,說明玻璃杯壁不滲水;空玻璃杯的外壁沒有出現(xiàn)小水珠;而裝滿冰

的玻璃杯外壁有許多小水珠,說明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與杯內的冰是有關系

的。)

引導得出:水珠的形成與冰是有關系的。(板書:與冰有關)

5、師:那么玻璃杯的外壁上的小水珠與杯內的冰有什么關系呢?

引出凝結: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了冷的玻璃杯壁,水蒸汽迅速冷卻,凝結為

液體。

凝結

板書:水蒸氣(氣體)------------------?水(液體)

三、學生舉例說說生活中的凝結現(xiàn)象。

學生暢所欲言。

四、課后小結;

你學到了什么?指生回答。

五、重新假設:

小水珠從哪里來?

1.師:那么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與杯內的冰有什么關系呢?

學生猜測(預設:水蒸氣遇冷形成;可能涉及水蒸氣、凝結、水汽等,這時

也可以提問:空氣中有水蒸氣嗎?水蒸氣是從哪里來的?水蒸氣能變成水嗎?是

什么使水蒸氣的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等等)

2.師:同學們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課后去查找一下資料,看看能否證明你自

己的猜測,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研究。

【板書設計】

水珠從哪里來

凝結

水蒸氣(氣體)*水(液體)

【教學反思】

教科版小學三年級下冊科學第三單元

第6課《水和水蒸氣》教學設計

教學導航

【教材分析】

本課的來源是教科版科學教材三年級下冊《溫度與水的變化》單元中第6

課《水和水蒸氣》。課程原始實驗內容是通過溫度計的示數(shù)變化讓學生推測水蒸

發(fā)過程是溫度降低進而推理出蒸發(fā)過程需要吸收熱量。那么本節(jié)課我決定借助數(shù)

據(jù)采集器開展實驗,實驗設備能準確地記錄并讀取溫度的變化。學生不僅能直觀

地觀察溫度曲線的變化而且還能通過數(shù)據(jù)變化分析得出蒸發(fā)過程中吸收剩余物

體的熱量使物體達到降溫的效果。

【學情分析】

處于小學低年級學段,大多數(shù)學生學習態(tài)度較端正,學習科學的興趣較濃厚,

能夠借助教師的引導進行抽象思維,并喜歡把直觀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相結合。

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分析和推理能力已經(jīng)初步形成,大部分學生熱愛科學,善

于動手操作、觀察和動腦,但有個別學生還存在著依賴性,不愿意自己探究知識,

沒有好的學習習慣,還需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引導進行滲透。

【教學目標】

我要了解:

1.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叫蒸發(fā)。

2.水蒸氣變成水的過程叫凝結。

3.加熱能加快水的蒸發(fā)。

我要觀察:

1.觀察黑板上的“水”字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同時結合生活中“水會干掉”

的經(jīng)驗,討論水的蒸發(fā)。

2.觀察比較自然狀態(tài)下和人工加熱情況下水的蒸發(fā)現(xiàn)象的異同。

3.觀察把一個大的玻璃杯倒扣在一個裝滿熱水的小杯子上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

我要培養(yǎng):

意識到細致的觀察能獲得更多的發(fā)現(xiàn)。

【教學重點】

探究液態(tài)和氣態(tài)的水之間可以相互轉化和加水蒸發(fā)快的方法。

【教學難點】

根據(jù)生活中的現(xiàn)象探究水的液態(tài)和氣態(tài)之間的相互轉化。

【教學準備】

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教師用濕毛巾擦黑板。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現(xiàn)象?

2.小組討論,匯報交流。

3.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發(fā)現(xiàn)過水自然干掉的現(xiàn)象嗎?

4.學生交流、教師評價。

二、活動:探究“水到哪里去了”。

1.那么這些水到哪里去了?你們猜猜看。板書:水

2.師:如果說水跑到空氣中去了,那么現(xiàn)在我們來觀察桌面上的燒杯。前

幾天你們觀察過,水位正好在100ml,現(xiàn)在你們再仔細觀察,有什么發(fā)現(xiàn)?水減

少了嗎?

3.學生小組討論,分組描述。

4.師:水既沒有流出去,也沒有滲入到燒杯中,更沒有人為的動作,那么

它怎么會減少呢?水變成了什么?

5.師:燒杯里的水現(xiàn)在正在變成水蒸氣進入到空氣中,我們能看到水蒸氣

嗎?

課件出示:由于水蒸氣的微粒太小,我們肉眼無法直接看見。

6.雖然我們看不到水蒸氣,那么你們能根據(jù)自己豐富的想象把燒杯里的水

變成水蒸氣進入到我們周圍空氣中的現(xiàn)象畫出來嗎?

7.學生小組討論,畫圖。

8.學生在實物展臺上匯報,說出自己的想法。

9.教師課件演示杯子里的水蒸發(fā)的過程。

10.課件出示: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叫做蒸發(fā)。

板書:蒸發(fā)

剛才我們舉的例子,都是蒸發(fā)的現(xiàn)象。

三、活動:探究“加熱能加快水蒸發(fā)嗎”

教師提問:蒸發(fā)現(xiàn)象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如果讓一條濕毛巾更快地變

干,你有什么好的辦法呢?

1.學生小組討論合作交流學習,猜測。

教師歸納板書:加熱,風吹,增大表面積...

2.你們真了不起。你們說的辦法聽起來都很好,但是不是切實可行呢?我

們通過實驗來研究,先來研究其中一種方法“加熱”。加熱是否能加快水蒸發(fā)?

板書:加熱能加快水蒸發(fā)?

3.我們該怎樣來驗證呢?(做實驗)在你們的桌面上,老師給大家準備了

一些簡單的實驗器材兩只湯勺,一杯冷水,一根蠟燭和一盒火柴。你們想怎么研

究呢?把你的想法和小組成員說一說。

4.學生討論實驗步驟和方法。

5.交流。(先讓學生充分說出實驗設想,教師隨機引導)

6.實驗中我們還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嗎?

7.教師課件出示溫馨提示。

(1)兩只湯勺各用滴管滴入一滿管的水。

(2)將一只湯勺放在蠟燭外焰上加熱,另一只勺口水平擺放,不能讓水流

出。注意觀察水蒸發(fā)時的現(xiàn)象。

(3)注意安全,觀察時,眼睛不要太靠近加熱中的湯勺。不能直接接觸加

熱過的湯勺。

8.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

9.匯報,交流:

(1)哪只勺里的水蒸發(fā)得更快?板書:(把“問號”去掉)

(2)在加熱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水蒸發(fā)時還有哪些新的現(xiàn)象?

板書:白汽

10.小結:水受熱以后,獲得熱量能更快地蒸發(fā),從液態(tài)轉化為氣態(tài)。

板書:受熱、液態(tài)、氣態(tài)

四、活動:空氣中的水。

1.師:我們身邊的河流、大海、湖泊中的水一直在不斷蒸發(fā),水蒸發(fā)變成

水蒸氣到空氣中了,那么水越來越少,最后這些河流、大海中的水不是要干了嗎?

空氣中容得下那么多的水蒸氣嗎?(下雨)

2.你猜猜雨是什么形成的?(師指著板書)質疑:水蒸氣能變成水嗎?板

書:?讓水蒸氣變成水需要什么條件?你們猜猜看。板書:?

3.學生討論,交流。板書:遇冷

水蒸氣遇冷能不能變成水呢?我們再通過一個小實驗來證明。

4.教師講實驗要求并演示。

往一只小燒杯中加入半杯熱水,然后用一只燒杯瓶口朝下,倒扣住杯口,觀

察燒杯上發(fā)生的現(xiàn)象。

為了讓實驗效果更明顯所以我們選擇了用熱水做這個實驗,是因為熱水蒸發(fā)

更快,能產(chǎn)生更多的水蒸氣。在做實驗的時候我們還要注意安全,記住了嗎?

5.教師為每組倒熱水,學生實驗,教師巡視。

6.匯報:你們在燒杯上發(fā)現(xiàn)了什么現(xiàn)象?(燒杯內壁都有一些小水滴)燒

杯原先有沒有?這些小水滴是怎樣形成的?你能解釋嗎?

課件出示:水蒸氣遇到較冷的玻璃片會冷卻下來,變成人們看得見的水滴。

7.通過剛才我們的實驗觀察,證明了水蒸氣遇冷能變成水。擦掉板書上的?

課件出示:空氣中的水蒸氣冷卻變成看得見的水滴,這種現(xiàn)象叫凝結。(師

補充:它使水蒸氣轉化為水)板書:凝結

8.教師課件演示“凝結”:老師又畫了一幅水蒸氣凝結成小水滴的圖,我

們一起來看看。從杯子里的熱水蒸發(fā)出來的水蒸氣(用紅色箭頭表示,在現(xiàn)實生

活中是看不見的)遇到較冷的玻璃杯就會冷卻下來,在玻璃杯內壁上慢慢凝結成

小水滴。

9.討論“白汽”。

(1)有人說白汽就是水蒸氣。你同意嗎?討論,能不能用今天學的知識幫

他們解釋一下。

(2)白汽是怎樣形成的?

(3)我們還看到哪些地方有類似于白汽的現(xiàn)象?說說是怎樣形成的?

這些現(xiàn)象再次證明水蒸氣遇冷能凝結成水。

10.解釋上節(jié)課的疑問:上節(jié)課我們的疑問,盛冰的玻璃杯外壁上的水珠是

從哪里來的,我們現(xiàn)在明白了嗎?

課件出示:水蒸氣遇到較冷的玻璃杯就會冷卻下來,在杯壁上凝結成小水滴。

11.討論:雨是怎樣形成的?

雨是水蒸氣形成的,是怎樣形成的呢?小組討論交流。

12.教師課件演示下雨的原因。

五、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呢?

風吹是否能加快水的蒸發(fā)?請同學們在課后設計一個小實驗繼續(xù)研究吧。

凝固

1.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嗎?

板書:水(液態(tài))冰(固態(tài))

2.師:現(xiàn)在知道為什么冬天有時候河里會結冰了嗎?回家也自己去做一塊

冰。

六、水和水蒸氣檢測題

一、填空:

(1)生活中有許多蒸發(fā)現(xiàn)象,如濕衣服會變干、()、()等。

(2)水燒開時,我們能在鍋蓋上方看到()o

二、判斷:

(1)我們教室里的空氣中沒有水蒸氣,海面上的空氣中有水蒸氣。()

(2)蒸鍋上出現(xiàn)的“白汽”就是水蒸氣。()

(3)由水蒸氣遇冷凝結而成的還有露水、云、霧。()

三、選擇:

(1)水蒸氣是(),空氣中含有水蒸氣,水蒸氣的微粒太小,用我們

的肉眼看不見。

A.固態(tài)B.液態(tài)C.氣態(tài)

(2)用濕布擦黑板,過一會兒,水干了,這是()現(xiàn)象。

A.蒸發(fā)B.冷卻C.凝結

四、問答題:

什么叫蒸發(fā)?什么叫凝結?為什么我們看不到水蒸發(fā)的現(xiàn)象?

【板書設計】

水和水蒸氣

蒸發(fā)

水v-----?水蒸氣

凝結

【教學反思】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探究是科學學習的核心”,“探究既是科

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jīng)歷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

科學的主要途徑”。本課的教學設計就從這個思路出發(fā),是想通過更加扎實的學

習讓學生充分認識蒸發(fā)和凝結現(xiàn)象,從而認識液態(tài)的水和氣態(tài)的水是可以互相轉

化的。

由于三年級的學生對水能變成水蒸氣有一定的認識,故我在第一環(huán)節(jié):這一

部分,主要讓學生通過畫圖的方式,進一步直觀地呈現(xiàn)他們認識液態(tài)的水變成氣

態(tài)的水蒸氣的過程。建立了“蒸發(fā)”的概念。

在研究水的蒸發(fā)與溫度有關時問:我想讓水蒸發(fā)得快些,你有什么好方法?

學生談到:放在陽光下、用火烤等,引導學生提煉,這些方法都是使周圍的溫度

升高,進而提出了研究的問題。接著分組實驗。實驗前,我簡單地講了操作方法

和注意事項,實驗前,一方面提醒學生觀察哪只小勺的水蒸發(fā)快,另一方面,讓

學生仔細觀察還有哪些新現(xiàn)象?

對于第二個環(huán)節(jié):空氣中的水。以問題“空氣水蒸氣不會滿出來嗎?”“江

河湖泊中的水不是越來越少了!”等引入讓學生討論,通過講解和演示實驗讓學

生明白水蒸氣遇冷會凝結成水,水蒸氣聚集就會形成小水滴,降落下來。不知道

是不是沒講清,但是這部分內容學生沒有很好的掌握,體現(xiàn)在盛冰的玻璃杯外面

為什么有水珠?沒有很好的解釋,這部分內容下次教學需仔細斟酌。

教科版小學三年級下冊科學第三單元

第7課《水的三態(tài)變化》教學設計

教學導航

【學情分析】

通過前面六節(jié)內容的學習,同學們已經(jīng)明白了溫度的概念,熟悉了溫度計的

使用,還有溫度計的原理;并且已經(jīng)會正確的用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了。也知道

水在溫度下降到0攝氏度時會結成冰,而且還會放出熱量;在高于。攝氏度時冰

會融化,并且吸收熱量。還知道水蒸氣遇冷會變成水,這過程叫凝結,而水變成

水蒸氣的過程叫蒸發(fā)。

通過前六節(jié)的學習大部分同學已經(jīng)對水的三態(tài)變化有了初步的認識,只是有

待做進一步的了解。

【設計理念】

小學科學新課標提出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式學習;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

求知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所以本課強調全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教師引

導自主參與學習,培養(yǎng)科學求知欲、體驗科學探究過程;以學生為主體,促進學

生學習科學方法、發(fā)展科學精神。本課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如多媒體課件、

實驗材料、實驗記錄表等,特別是應用“互動課堂”這一信息技術交互軟件;并

積極采用以下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1.情景教學法: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生

活情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探究比較水的多少的方法。2.小組合作

法:通過小組活動,培養(yǎng)學生相互協(xié)作、相互交流的意識,共同完成科學探究的

任務。3.師生交流法:通過師生的互動,加深對比較水的多少的認識,從而達到

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4.對比觀察法:對事物變化的前后進行對比觀察,并描述、

解釋觀察到的現(xiàn)象,從而形成新的科學問題。并圍繞教學目標,根據(jù)本課的內容

和學生的情況,在課堂教學設計實施中力求在教育理念、教學原則、教學方法體

現(xiàn)以下幾個方面的思想。

一、讓學生親歷科學的探究過程

科學探究活動是科學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它已經(jīng)成為小學科學教學的主要途徑

和目標。教學過程中我力求讓學生親歷一個完整的探究過程,包括發(fā)現(xiàn)問題、進

行假設、制定計劃、實驗驗證、收集數(shù)據(jù)、表達與交流、總結歸納等。在課堂上

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充分而深入的科學探究活動,發(fā)揮探究活動在科學教學

中的最大價值。

二、在小組合作的形式中還給學生的自主探究權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是區(qū)別于傳統(tǒng)教學的一個

明顯特征??茖W課程標準指出:科學探究是學生主動參與和能動作用的過程。所

以科學探究就是要還給學生的自主探究權,創(chuàng)造出有利于學生經(jīng)歷和體驗科學探

究全過程的條件,在科學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將學生分配在一個個小組里進行探

究活動,這時每個人要與同伴進行協(xié)商,要聽取同伴的意見,要有分工,集中集

體的智慧,才能完成好小組的探究活動。在這種環(huán)境氛圍里學習,逐漸培養(yǎng)學生

與他人合作的精神,學會與人和諧相處,學生在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中科學素養(yǎng)

得到真正提升。

三、注重發(fā)揮評價的積極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了解學生實際的學習和發(fā)展狀況,以利于改進教學、

促進學習。在評價中,我不再充當裁判員的角色,而是學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