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學校高一下學期期中教育學診斷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1頁
十一學校高一下學期期中教育學診斷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2頁
十一學校高一下學期期中教育學診斷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3頁
十一學校高一下學期期中教育學診斷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4頁
十一學校高一下學期期中教育學診斷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十一學校高一下學期期中教育學診斷語文試卷(含答案)北京市十一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教育學診斷

語文

考試時間:120分鐘滿分:150分

一、默寫。請按照要求填寫詩文原句。(1—2小題必答,第3題選六處作答。每空1分。共10分)

1.唐朝詩人杜牧曾在《臺城曲》中諷刺道:“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中的“___,___”,即借此典故表達出了亡國之恨。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子路自信認為一個夾在大國之間的國家,在“___,___"的情況下,他可以用三年時間完成“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的目標。

3.以下句子出自《論語》,請任選其中六個填寫。

①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___,則不復也。

②唐代畫家閻立本的名字取自《論語·學而》:“君子務本,___。"(提示:掛在二層中廳的一幅書法作品)

③子曰:“___,鮮矣仁?!?/p>

④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___,然后君子。"

⑤子曰:“其身正,___;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⑥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___?!?/p>

⑦子曰:“仁者不憂,___,勇者不懼。"

⑧賢哉,回也!一簞食,_____________,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⑨子曰:“志于道___,依于仁,游于藝。"

⑩《論語》十二章中“___”是孔子對君子在做事和說話方面提出的要求,他認為君子做事要迅速,但說話要謹慎。

二、現(xiàn)代文閱讀。閱讀下列文章,回答4-5題。(9分)

經(jīng)典的意義(節(jié)選)

楊國榮

經(jīng)典的形成總是與特定的文化背景、特定的民族和地域相聯(lián)系,因而經(jīng)典具有了某種特殊品格。但是,經(jīng)典之所以成為經(jīng)典,還表現(xiàn)于它的超時代價值。《論語》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體現(xiàn)了春秋時期政治體制及倫理關系中的價值取向,同時也內含從普遍的文化層面加以闡釋的可能。例如,今天我們可以從責任意識和義務意識的層面進行闡發(fā),思考如何使個體充分履行各自義務的問題。經(jīng)典不僅有超越時代的價值,更有超越地域的世界性的意義。真正的經(jīng)典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它是世界文化共同財富的組成部分。中外經(jīng)典,概莫能外。柏拉圖的《理想國》是西方文化中的經(jīng)典,其重點討論的正義問題的意義和價值不只適用于西方。儒家典籍《論語》討論的仁道原則,其意義同樣超越中國。在不同的文化尚未相互作用時,這樣的意義也許隱而不彰,但當不同文化彼此相遇,經(jīng)典的世界性的意義就會顯現(xiàn)出來。

承認經(jīng)典具有普遍意義,就意味著我們要開眼界。在閱讀、理解經(jīng)典的過程中,如果眼界封閉,常常會給經(jīng)典的理解帶來多方面的限制;而視域的擴展,則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經(jīng)典。因此,一方面,我們需要引進來,借鑒西方歷史演化過程中積累的文化成果;另一方面,我們也需要主動走出去,參與世界范圍的百家爭鳴。不管是西方文化的引進來,還是中國文化的走出去,都既要以其各自的特殊內涵為背景,也要以它們所具有的普遍意義為前提。

承認經(jīng)典具有普遍意義,還要再反思。再反思就是在承認經(jīng)典所擁有的超越時代與地域的普遍性的前提下,對時下一些流行看法進行理解和反思。如“以中釋中”,即以所謂純粹的傳統(tǒng)中國概念去理解中國的問題,這種思路明顯忽視了經(jīng)典的普遍意義。外來語已逐漸輸入并融入現(xiàn)代漢語,這也不可避免地帶來外來思想和觀念內容。當我們用受外來語影響的現(xiàn)代漢語去理解經(jīng)典時,相應地也受到外來語背后的深層思想和觀念的影響,因而,試圖以“純而又純"的中國觀念去解釋以往的經(jīng)典,事實上已缺乏可能性。與之相比,王國維在20世紀初所倡導的“學無中西”的觀念則更具有開放意識,他就是在當時世界文化融合的背景下,以世界文化視野來反思和理解多樣文化經(jīng)典的。近代梁啟超、章太炎、梁漱濱等大儒者,他們盡管以回歸或延續(xù)儒學為學術旨趣,并對西方文化有各種批評,但他們對以往經(jīng)典的詮釋在不同層面上受到西方外來觀念的影響,都體現(xiàn)了“學無中西"的理念,這也就是他們的學說被稱為“新儒學”的重要原因。

4.下列關于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理想國》等中外經(jīng)典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同時也具有世界性的普遍意義。

B.雖然經(jīng)典有特殊品格,但我們可以從普遍意義的層面對經(jīng)典做出具有現(xiàn)代意義的闡釋。

C.要想更好地理解經(jīng)典的內涵,應該擺脫經(jīng)典特殊性的限制,著重分析它的普遍意義。

D.文章比較了“以中釋中"與“學無中西”的不同點,旨在反思以中釋中的偏頗。

5.某校高一學生正在開展《論語》閱讀活動,請你結合文章中的觀點和自己的閱讀經(jīng)驗,為同學們更好地開展《論語》閱讀提供兩條建議。(6分)

三、文言文閱讀。按照要求回答6—11題。(24分)

6.下列加點的文言詞語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越國以鄙遠(邊邑)___如其禮樂,以俟君子(等待)

B.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逃跑)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被)

C.又欲肆其西封(放縱)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圖)

D.乃中《經(jīng)首》之會(合乎)攝乎大國之間(夾處)

7.從詞類活用的角度分析,下列選項中的加點詞活用和例句中加點字相同的一項是(3分)

例句:舉善而教不能,則勸。(《論語》2.20)

A.欲辟土地,朝秦楚___B.常以身翼蔽沛公

C.良庖歲更刀_________D.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8.從句式的角度分析,下列選項中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項是(3分)

例句:誠哉是言也!(《論語》13.11)

A.構怨于諸侯___B.客何為者

C.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D.吾屬今為之虜矣

9.下列選項中加點字“而"和例句中加點字“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例句: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論語》8.21)

A.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B.勞苦而功高如此

C.提刀而立____________D.舍瑟而作

1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每句3分,共6分)

①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齊桓晉文之事》)

②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罚?/p>

閱讀以下語段,回答第11題。(6分)

材料一:

項王即日國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范增數(shù)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莊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項王曰:“諾。"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

沛公已去,間至軍中。張良入謝,曰:“沛公不勝杯杓,不能辭。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玉斗一雙,再拜奉大將軍足下?!表椡踉?“沛公安在?"良曰:“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表椡鮿t受璧,置之坐上。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曰:“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

(《鴻門宴》節(jié)選)

材料二:

秦欲伐楚,使使者往觀楚之寶器,楚王聞之,召令尹子西而問焉:“秦欲觀楚之寶器,吾和氏之璧,隨侯之珠,可以示?"令尹子西對曰:“臣不知也?!闭僬衙佬魡栄?,昭恤對曰:“此欲觀吾國之得夫而圖之,國之寶器,在于賢臣,夫珠寶玩好之物,非國所寶之重者。"王遂使昭奚恤應之。

昭奚恤發(fā)精兵三百人,陳于西門之內。為東面之壇一,為南面之壇四,為西面之壇一。

秦使者至,昭奚恤曰:“君客也,請就上位東面?!绷钜游髂厦?,太宗子敖次之,葉公子高次之,司馬子反次之,昭奚恤自居西面之壇,稱曰:“客欲觀楚國之寶器,楚國之所寶者賢臣也。理百姓,實倉廩,使民各得其所,令尹子西在此。奉珪璧,使諸侯,解忿悄之難,交兩國之歡,使無兵革之憂,太宗子敖在此。守封疆,謹境界,不侵鄰國,鄰國亦不見侵,葉公子高在此。理師旅,整兵戎,以當強敵,提袍鼓,以動百萬之師,所使皆趨湯火,蹈白刃,出萬死,不顧一生之難,司馬子反在此。若懷霸王之余議,攝治亂之遺風,昭奚恤在此,唯大國之所觀。"秦使者懼然無以對,昭奚恤遂揖而去。秦使者反,言于秦君曰:“楚多賢臣,未可謀。”遂不伐。詩云:“濟濟多士,文王以寧。"斯之謂也。

(《新序雜事一》劉向)

11.(此題語I、語Ⅱ必做,語Ⅲ不做)《鴻門宴》中的稱呼亦盡顯人物風采,分析材料一中兩處下劃線的句子中范增的稱呼“若屬”和“吾屬"不同,以及該稱呼變化背后范增的心理。(6分)

11.(此題語Ⅲ必做,語I、語Ⅱ不做)結合上面兩則材料,分析昭恤座次安排的用意。(6分)

三、詩歌鑒賞。按照要求,回答12-15題。(15分)

(以下12—15四道題語I、語Ⅱ必做,語Ⅲ不做)

登岳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泰州雜詩·其十八

杜甫

地僻秋將盡,山高客未歸。

塞云多斷續(xù),邊日少光輝。

警急烽常報,傳聞檄屢飛。

西戎外甥[注]國,何得許天威。

【注】外甥:開元年間,吐蕃王上表給唐玄宗,自稱是唐朝皇帝的外甥。

12.“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運用了手法,既突出了詩人對親朋消息的期盼,又突顯了____________。(3分)

13.下列選項對《登岳陽樓》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詩是五言律詩,相比古體詩而言,律詩屬近體詩,有五言、七言之分。

B.聯(lián)寫洞庭湖的浩瀚無邊,洞庭湖坼吳楚、浮天地。此句寫景極為壯闊。

C.尾聯(lián)以“憑軒"收束全詩,與題目“登樓”相呼應,使得全詩渾然一體。

D.本詩意蘊豐厚,抒情沉郁頓挫,寫景虛實相生,語言風格雄渾豪放大氣。

14.下列對《秦州雜詩·其十八》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歌開篇交代了時令和地點,“秋將盡"和“山高”渲染出秦州邊塞的荒涼與孤寂。

B.額聯(lián)通過對塞外云彩斷續(xù)、日光路淡的描繪,暗示了邊疆局勢的緊張和戰(zhàn)事的頻繁。

C.頸聯(lián)通過烽火常燃、檄文頻發(fā)的描寫,染吐蕃不斷侵擾邊境帶來的緊張氣氛。

D.尾聯(lián)表達了詩人對邊疆異族的蔑視,小小的“外甥國”,沒有能力挑戰(zhàn)朝廷的威嚴。

15.??鲆黄凇岸鸥υ姼杪?lián)讀”專欄,其中摘選了杜甫《秦州雜詩·其十八》和《登岳陽樓》兩首詩,現(xiàn)向你約稿,要求你給同學們講一講這兩首詩歌尾聯(lián)情感的異同。請你用簡潔的語言寫出你的分析。(6分)

(以下12-15四道題語I必做,語I、語Ⅱ不做)

登岳陽樓

唐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登快閣

黃庭堅

癡兒[注]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注]聊因美酒橫。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注】本詩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秋,詩人時任太和縣令?!鞍V兒":出自《傅咸傳》,“(楊)駿弟濟與咸善,與成書曰:生子癡,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薄扒嘌?:出自《晉書·阮籍傳》,”籍又能為青白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及嵇喜來吊,作白眼,喜不懌

而進。喜弟康聞之,乃貴酒換琴造焉,籍大悅,乃見青眼。"

12.杜甫的《登岳陽樓》應該寫于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之?!兜窃狸枠恰分小叭竹R”“涕泗流"表達出詩人(3分)

13.《登快閣》大量用典,下列選項對典故運用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句活用晉人楊濟致書傅咸“生子癡,了官事”句,詩人以癡兒自比,了卻官事,故得閑快閣一游,表現(xiàn)了詩人的孤傲不羈。

B.額聯(lián)化用杜甫“無邊落木蕭蕭下"謝眺“澄江靜如練”及柳宗元“木落寒山靜,江空秋月高句,巧妙自然,不露斧鑿痕跡。

C.第五句用到伯牙摔琴謝知音的典故,“朱弦"指琴,“佳人”引申為知音,這句詩是說知音遠離,自己早已沒有彈琴的興致。

D.第六句巧用阮籍善用青白眼的典故,意思是說即使見到美酒,眼中也不會流露出喜悅之色,“橫字在此理解為“橫亙"。

14.下列對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兩詩首聯(lián)都以敘事開篇,黃詩“倚晚睛”為繪景做了鋪陳染。

B.兩詩頷聯(lián)都寫了登高所望之景,黃詩空明澄澈,杜詩氣勢磅礴,

C.兩詩頸聯(lián)或用典或敘事,都表達因懷才不遇引發(fā)的對現(xiàn)實不滿。

D.兩詩在創(chuàng)作上都將景、事、情融于一體,景中含情,事中寓志。

15.在學習黃庭堅《登快閣》時,有同學指出:這首詩的意旨落在“歸"字上。但一時又講不清楚,這時老師讓詩歌學養(yǎng)比較深厚的你結合全詩內容,分析“歸意”是如何體現(xiàn)的。請將你的分析有條理的寫下來。(6分)

四、名著閱讀。按照要求回答16-24題。(32分)

學校為了更好地傳播傳統(tǒng)文化,要在高中樓北新修建的玻璃館中專題展出一期《論語》。特請你來帶領參訪者參觀,并擔當講解員。希望你準確解答各題,努力闖關,優(yōu)秀者將被聘為“《論語》小講師"。

闖關一:目中有“人"

16.對下面四則材料,理解與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1)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論語·學而》)

(2)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后素。"曰:“禮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論語·八佾》)

(3)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弊釉唬骸扒笠餐耍蔬M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論語.先進》

(4)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墩撜Z.述而》

A.子貢理解了《詩經(jīng)》中詩句的道理:人有了好的品質,還要致力于更高的精神追求。

B.子夏探尋出《詩經(jīng)》中詩句的言外之意:人要有美好的品質,禮是建立在美好品質之后的。C.孔子認為子貢從“貧而無諂,富而無驕"聯(lián)想到“貧而樂、富而好禮”的道理是舉一反三。D.孔子的教育觀是:啟發(fā)式教育,因人施教,學思行并重,教學相長,重視《詩經(jīng)》學習。

17.從下面四則可以看出孔子是一個怎樣的人?下列分析錯誤的一項是(3分)

(1)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述而》)

(2)子曰:“若圣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述而》)

(3)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保ā短┎罚?/p>

(4)子路宿于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痹?“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論語·憲問》

A.孔子說,不給他見面禮束修,他也會教詢,由此可見他是一個有教無類的人。

B.孔子是對待學習和工作總不厭倦,教導別人特別有耐心,總不疲倦的人。

C.孔子勤奮、好學,因為他“學如不及”——做學問好像追逐什么,生怕趕不上。

D.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是一種孜孜不倦的執(zhí)著精神,是一種社會責任感和擔當情懷。

闖關二:心中有“思”

1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這句話反映的是其(3分)

A.政論思想B.教育思想C.倫理規(guī)范D.為人處事的標準

19.《論語》善用對比來強調君子與小人的區(qū)別,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里仁》)

懂正義者為君子,求私利者為小人,這是判斷君子和小人的標準之一。

B.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衛(wèi)靈公》)

君子凡事都會責于自己:小人則喜歡推卸責任,凡事都會責之于他人。

C.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論語·衛(wèi)靈公》)

有德行的人本來就容易陷于困窘之境,小人身處逆境會難以堅守而胡作非為。

D.君子上達,小人下達。(《論語·憲問》)

孔子倡導人們要積極向上,達于仁義,而不要流于卑下,只考慮個人的利益。

20.請閱讀下面《論語》的文字,回答問題(共7分)。

①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保ā妒龆罚?/p>

②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衛(wèi)靈公》)

③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保ā妒龆罚?/p>

(1)根據(jù)上面材料,分別概括“憂"與“樂”的內涵(具體對象、內容)。(2分)

(2)結合上面材料,并聯(lián)系閱讀積累或生活實際,談談你對“憂"與“樂”關系的認識。(5分)

闖關三:口中有“詞"

21.許多成語源自《論語》,給人以豐富的教益。下列對相關成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不逾矩。(《論語·為政》)

三十而立:指三十歲時能夠立身,有所成就。啟示我們把握人生成長的關鍵時刻。

B.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論語·顏淵》)

風行草偃:風吹過的時候,草就倒伏。舊時比喻用仁德感化,人們自然心悅誠服。

C.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見賢思齊:看見賢者,就想學得與他一樣。啟發(fā)我們不斷修身向善,積極反思自我。

D.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零,詠而歸。(《論語·先進》)

沂水春風:春風和煦、春日暢游的美好圖景。鼓勵大家珍惜春光,及時享樂。

22.下列各句翻譯有誤的一項是(3分)

A.慎終追遠,民德歸厚。

翻譯:謹慎地對待父母的死亡,追念遠代祖先,自然會使得百姓歸于忠厚老實。

B.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

翻譯:平時的生活起居要端莊恭敬,辦事情的時候嚴肅認真,對待他人要忠誠。

C.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翻譯:君子廣泛地學習文獻典籍,用禮儀來約束自己,也就能不違背君子之道了吧。

D.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翻譯:與正直的人交朋友,與包容的人交朋友,與見聞廣博的人交朋友,越多越好。

23.下列詩詞中與“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倡導的理想人格不相符的一項是(3分)A.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B.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D.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24.《論語》中的語言頗為藝術。請從下面幾處畫線句中選擇兩處加以分析(4分)。

①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②季康子問政于孔子??鬃訉υ?“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③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④叔孫武叔語大夫于朝曰:“子貢賢于仲尼?!弊臃安愿孀迂?。子貢曰:“嬰之宮墻,賜之墻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墻數(shù)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子張》)

五、微寫作。(10分)

25.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題。

《紅樓夢》第33回“手足耽耽小動唇舌,不肖種種大承符撻”中寫到寶玉遭父親賈政毒打,傷得很重,眾人七手八腳把寶玉送入怕紅院內自己床上臥好。待眾人走后,襲人含淚問他:“怎么就打到這步田地?"寶玉對此百思不得其解。正好,孔子也來看他了,兩人將圍繞“答撻”一事進行一場超越時空的對話。請以“當寶玉遇見孔夫子"為題,聯(lián)系著作《紅樓夢》與《論語》的相關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依據(jù)下面的開頭續(xù)寫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微作文,展現(xiàn)兩人的對話過程。要求符合人物身份與性格,尊重原著特點。

當寶玉遇見孔夫子

(寶釵)說著,去了。

襲人抽身回來,心內著實感激寶釵。進來見寶玉沉思默默似睡非睡的模樣,因而退出房外,自去櫛(zhì)沐。寶玉默默的躺在床上,無奈臀上作痛,如針挑刀挖一般,更又熱如火炙,略展轉時,禁不住“噯喲”之聲。那時天色將晚,因見襲人去了,卻有兩三個丫鬟伺候,此時并無呼喚之事,因說道:“你們且去梳洗,等我叫時再來。"眾人聽了,也都退出。

這里寶玉昏昏沉沉,只見蔣玉菡走了進來,訴說忠順王府拿他之事;一時又見金釧兒進來哭說為他投井之情。寶玉半夢半醒,剛要訴前情,忽又覺有人推他,恍恍忽忽聽得悲戚之聲。寶玉從夢中驚醒,睜眼一看,不是別人,卻是(以上選自《紅樓夢》第34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錯里錯以錯勸哥哥”)孔子。

六、寫作。(50分)

26.閱讀下面的材料,從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將題目寫在答題卡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

吹滅別人的燈,并不會讓自己更加光明;阻擋別人的路,也不會讓自己行得更遠。(出自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

誰都不是一座孤島,可以自成一體,每個人都是那廣表大陸的一部分。(外國詩人)

(1)請以“己與人"為題目,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論點明確,論據(jù)充實,論證合理;語言流暢,書寫清晰。

(2)請根據(jù)材料,確定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思想健康,內容充實、合理,有細節(jié)描寫:語言流暢,書寫清晰。

參考答案

1.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xù)2.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

②本立而道生③巧言令色

3.①舉一隅不以三隅反

⑦知者不惑⑧一瓢飲⑨據(jù)于德⑩敏于事而慎于言

4.答案:C項,曲解文意,“擺脫經(jīng)典特殊性的限制,著重分析它的普遍意義”錯,應該是“既要以其各的特殊內涵為背景,也要以它們所具有的普遍意義為前提"。

5.【審題】“結合文章中的觀點”:答案中應出現(xiàn)文章觀點;“自己的閱讀經(jīng)驗":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具體案例、做法;“和”:不是“或”,意味著文章觀點和閱讀經(jīng)驗都要有;

“2條建議”:建議應該是在文章觀點和閱讀經(jīng)驗基礎上提出來的,三個要素之間有一定邏輯關系。

【評分標準】:

每條建議3分。文章觀點1分,自己的閱讀經(jīng)驗1分,建議1分。同時考慮三者之間邏輯是否合理。文章主要觀點有:

①經(jīng)典名著不僅具有特殊品格,還具有普遍意義,即具有超越時代的意義和超越民族地域的世界性意義。(認識層面,指向經(jīng)典的特殊內涵和意義)

②閱讀經(jīng)典時要放開眼界。既要引進來,也要走出去。(實踐層面,作者關于閱讀經(jīng)典的建議。)

③在承認經(jīng)典所擁有的超越時代與地域的普遍性的前提下,對時下一些流行看法進行理解和反思。(實踐層面,作者對經(jīng)典閱讀過程中的一些做法進行糾偏)

答案結構:“作者提到(文章觀點1)+我在閱讀《論語》時(案例和做法)+建議大家(一條建議)"

或:“作者提到(經(jīng)典的特征或意義)+建議大家(實踐層面的觀點)+我在閱讀《論語》時的(案例和做去)”

6.【答案】D【解答】A.錯誤。鄙,把······當做邊邑B.錯誤。為,給予。C.肆:延伸,擴張。句意為:又想往西擴張邊界。D.正確。

7.【答案】D【解答】例句:善,善人,形容詞作名詞,A.朝,使······朝見,動詞使動用法。B.翼,像鳥開翅膀一樣,名詞作狀語。C.歲,每年,名詞作狀語。D.明,視力,形容詞作名詞。

8.【答案】C【解答】誠哉是言也-主謂倒裝句A.狀語后置句B.賓語前置句C.主謂倒裝句D.被動句。

答案:A【解析】例句,表轉折,菲:微薄,譯文:他自己吃得很壞,卻把祭品辦得極豐盛A.表轉折表并列C.表修飾D.表承接

9.①慎重辦理學校教育,反復地用善事(孝敬)父母,敬愛(尊重)兄長的道理告誡他們,頭發(fā)花白的人不會在路上背著或頂著東西了。

②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節(jié),寬綽的樣子,那么刀刃的運轉必然是有余地的??!

10.(此題語I、語II必做,語III不做)

第一處:把自己排除在范圍之外/是“你們這些人"的意思/是針對項莊說的(1分)

-沒有分析“若屬”“吾屬"含義的,不給分

-將“若”翻譯成“如果”,不給分

-將“屬”翻譯成“屬下”,不給分

人為殺死劉邦輕而易舉,直接威脅/告誡/說服項莊要殺死劉邦(2分)/用激將法,告訴項莊劉邦的威脅堅定項莊殺劉邦的決心(2分)/對于殺死劉邦還懷有希望、自信,認為可以憑借自己的計謀在宴會上L殺死劉邦(2分)/對劉邦抱有警惕,急切地想要項莊在宴會上殺死劉邦,機會轉瞬即逝,內心急切,強硬(2分)

-如果寫成希望“項羽”殺死劉邦/只寫原先對劉邦陣營很輕視,給1分

一只寫心理,沒有分析,如表現(xiàn)范增的自信、有希望,給1分

一寫因為范增覺得不是項羽陣營的人,不會被俘/范增覺得自己可以茍活,不被俘虜,不給分

二處:把自己包含在內/是“我們"的意思/哀嘆自己和項羽/對項羽說的(1分)

感到了項羽陣營大勢已去、洞察了項羽之后的悲慘命運,是無可奈何的悲鳴/絕望;同時,當著項羽在席上直接說我們都會被劉邦俘虜,絲毫不顧及項羽的面子,表現(xiàn)其直率/脾氣急躁,以及對于項羽的不尊重/對項羽優(yōu)柔寡斷的暗諷,當面直呼項羽“豎子”。(2分)

11.(此題語II必做,語I、語II不做)

(1)符合禮數(shù)。雖然秦國不懷好意,但是名義上是“觀寶”,仍請他上座,坐在西邊的尊位。(2分)

/自己因為是主人,坐在了東邊的卑位,表現(xiàn)自己的謙遜守禮。(2分)(2)表明了賢臣在國家中的重要位置。將四個大臣安排在北邊,僅次于貴賓秦國使者的尊貴位置上。(2分)(3)表明楚國大臣同心同德、戮力王室/齊心協(xié)力、為國家效力/大臣們團結一心。將四位賢臣并排安排在北面的高臺上。(2分)/治國的大臣在前,率軍打仗的大臣次之,表現(xiàn)楚國愛好和平,、但是不懼怕戰(zhàn)爭,以和為貴,先禮后兵。

(2分)(每點2分,達到3點即可)

(以下四道題語I、語II必做,語III不做)

12.【審題】手法上,“無”與“有"之間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突顯了詩人老病孤獨,漂泊在外的凄涼。在手法分析上,要注意整體把握,結合整句分析而不能只看句內一部分。突顯的內容,根據(jù)題干上一句“詩人對親朋消息的期盼”的提示,可知應回答具體的內容,即老病、孤獨,漂泊在外的含義,不能泛泛而談?!敬鸢甘纠繉Ρ龋辉娙送砟晟畹亩嗖∑D難、孤寂無依、漂洎不定。

13.【答案】B乾坤在詩中指日月星辰。故選B。

14.答案:D.尾聯(lián)“西戎外甥國,何得迕天威"實際上是表達了詩人對邊疆戰(zhàn)事頻發(fā)的憂慮和對朝廷能夠平定邊患的期望,而非對異族的輕視。詩人借“外甥國”這一稱謂,可能是出于一種親善的立場,希望邊疆異族能夠歸順朝廷。

15.【答案及解析】

同:兩首詩都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時的情懷。

“西戎外甥國,何得迕天威”,是說“吐蕃是大唐的外甥國,怎么能如此忤逆天威?”,表達了對吐蕃不斷侵擾大唐邊境的憤慨,抒發(fā)了憂國傷時的情懷;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是說“關山以北戰(zhàn)爭烽火仍未止息,我憑欄遙望,胸懷家國,淚水橫流”,寫詩人眼望國家動蕩不安,表達了自己報國無門的哀傷,抒發(fā)了憂國傷時的情懷??梢?,這兩首詩的尾聯(lián)在情感上有相同之處,都抒發(fā)了憂國傷時的情懷。

異:一為怒,《秦》詩尾聯(lián)痛斥吐蕃冒犯大唐天威,表達對其以下犯上、背盟擾邊行徑的憤怒;一為痛,《登》詩尾聯(lián)寫聽聞北方戰(zhàn)事,憑軒流淚,抒發(fā)對吐蕃入侵、國破家亡的悲痛哀切。

“西戎外甥國,何得迕天威”,詩人痛斥了吐蕃多次冒犯大唐天威,表達了對其以下犯上、背盟擾邊行徑的憤怒;而“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則具體指的是當時吐蕃入侵,威脅長安,戰(zhàn)爭不息,國家不得安寧,詩人憂國憂民,禁不住傷心的老淚縱橫。表現(xiàn)了詩人聽聞北方戰(zhàn)事,憑軒流淚,抒發(fā)對吐蕃入侵、國破家亡的悲痛哀切。

(以下四道題語III必做,語I、語II不做)、

12.后。因為敵人入侵、人民遭難而產(chǎn)生的深切同情,自己盡管流離失所,但仍然心憂天下的情懷。

13.答案:D.“意思是說即使見到美酒,眼中也不會流露出喜悅之色"錯誤。友人遠離,早已沒有弄弦吹簫的興致了,只有見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

14.答案:C.“皆表達因懷才不遇引發(fā)的對現(xiàn)實不滿”錯誤。《登快閣》作于作者在太和令任上,百姓的困苦,官吏的素餐,使作者有志難展,于是產(chǎn)生孤獨寂寞之感。因此詩寫在開朗空闊的背景下的忘懷得失的“快"意,終因知音難覓而產(chǎn)生歸歟之思,并沒有“因懷才不遇引發(fā)的對現(xiàn)實不滿”。

15、【答案及評分標準】

15.①自稱“癡兒”,稱處理官事為“了卻”,表明詩人厭煩官場事務;

②“倚"字表明自己更喜歡欣賞自然風物;

③“已”、“聊"表明世無知音,自己已無意仕途;

④“弄長笛”、“與白鷗盟"指詩人遠離世俗,過悠閑忘我與世無爭的生活。

答出3點即可得滿分。每點2分。

16.答案:C解析:“貧而樂、富而好禮”不是子貢的聯(lián)想。

17.答案;A.錯。只要給他一點見面薄禮,他從沒有不教誨的。也無法從不給見面禮就教誨看出孔子有教無類。

18.答案: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不要強加到別人身上”,這是一種為人處事的標準,推己及人,換位思考,故D說法正確。

19.答案:C.“本來就容易陷于困窘之境"錯?!熬庸谈F”,意思是君子即便身處逆境,也會固守內心的操守。

20.(1)【評分標準】“憂"的內涵概括到位,1分;“樂”的涵概括到位,1分。言之成理即可。憂的內容能夠根據(jù)原文答出“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憂道不憂貧"中任意一點得1分;樂答出“安貧樂道”之意得1分。

【答案示例】

“憂"之內涵:不憂祿食貧賤,憂不能進德修業(yè);“樂”之內涵:追求道義,獲得內在精神的愉悅。

(2)【評分標準】

①“憂"與“樂”關系認識到位(2分)

一體兩面,對立統(tǒng)一,相伴而生,相互融合,本質相同,都是對“道"的追求等等,2分憂是樂的基礎,憂后才有樂,憂促進樂,相輔相成,相互依存,息息相關等,1分

②聯(lián)系閱讀積累或生活實際,分析關系,舉例具體、恰切,分析到位、有邏輯(3分)閱讀積累或生活實際均可,準確恰切2分;分析扣題1分。

參考答案:憂與樂在情感上是對立的,但其本質統(tǒng)一,即淡泊物欲,追求精神的富足。不論憂樂都不應因外物而起,正如范仲淹所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最根本的是堅守內心的仁道。不因被貶千里之外或身處廟堂之高而憂樂,只為天下蒼生、國家前途而憂,為道義追求而樂。孔子亦然,不因貧富,只為仁道的求得而憂樂。因此憂樂雖心情不同,但其本質相同。

21.答案:D?!窘馕觥俊肮膭畲蠹艺湎Т汗?,及時享樂"說法不當,“沂水春風”,意思是來自沂水的春風;比喻深受孔學的教育與熏陶,或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

22.答案:D?!窘馕觥客钡娜私挥眩\信的人交友,同見聞廣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罢?為“守信用、誠信”,“益"為“有益、好處”,而非“多或增加"的意思。

23.答案:C。[解析]“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的意思是“軍隊可以改變其主帥,平民百姓的志向卻是不能改變的”,倡導意志堅定的理想人格。A項,詩句強調刑天剛毅的精神仍然存在,勇猛凌厲之志不可磨滅。B項,詞句表現(xiàn)了詞人標格孤高,決不與爭寵邀媚、阿諛逢迎之徒為伍的品格和不畏讒毀、堅貞自守的傲骨。D項,詩句表達了詩人要做純潔清白的人的堅定志向。A、B、D三項倡導的理想人格均與例句相符。C項,詩句表現(xiàn)了一個政治變革家撥云見日、高瞻遠矚的思想境界和豪邁氣概。倡導的理想人格與例句不相符。

24.【審題】請從下面幾處畫線句中選擇兩處加以分析。分析什么?分析《論語》中的語言藝術。所以答題不僅要概括劃線句的內容思想,更要寫明它的藝術效果。

【評分標準】

從四處畫線句中選擇兩處加以分析,每處結合具體內容分析,內容概括準確1分,藝術效果1分。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示例】

第①句以“浮云”比喻“不義的財富"說明君子要要淡泊名利,安貧樂道,堅守仁義(內容概括1分)。用通俗的比喻說明做人的道理,使深刻的道理淺易而又生動,答出形象生動即可得分(效果1分)。

第②句孔子以反問強調上位者要立身持正,依正道來領導民眾,下位者必欣然而從(內容概括1分)。既態(tài)度鮮明,又有針對性?;蚍磫柧浯偃松钏迹怀鰪娬{。(效果1分)。

第③句以“松柏”比喻,說明在人生的重大考驗面前,要像松柏一樣堅韌不屈,保持節(jié)操。(內容概括分)。用通俗的比喻說明君子的品格,使深刻的道理淺易而又生動,答出形象生動即可得分(效果1分)。

第④句以“賜之墻也及肩”,“夫子之墻數(shù)仞”的比喻、對比,形象說明了孔子的道德學問淵博高深,一沒人無法領悟其奧妙(內容概括1分)。也表現(xiàn)了子貢對孔子的尊崇和敬仰,形象生動又突出觀點。<效果1分)。25.微寫作。【審題】

①要求“圍繞“笞撻'一事進行對話”,展開合理想象、進行續(xù)寫,因此寫作部分必須承續(xù)前序情節(jié),有明確的語境意識、議題意識。

②《紅樓夢》內容要落實在對情節(jié)邏輯的把握、細節(jié)的勾勒之上,至少不能出現(xiàn)明顯紕漏?!墩撜Z》內容要落實在對孔子勸誡話語的排布之上,不能空泛談仁禮,而要具體談論寶玉行為涉及到的交友、孝道、修身、仕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