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學而讀后感_第1頁
2020年學而讀后感_第2頁
2020年學而讀后感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學而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學而讀后感1《學而》是《論語》的第一篇,共包括16章,涵蓋諸多方面的內(nèi)容,從學習到道德修養(yǎng),從孝悌到忠信,從君子到君主其實講的全部是做人的道理。雖為學而,但并不僅局限于學習知識,更多的是強調(diào)個人品德的修養(yǎng)。在孔子看來,知識在于其次,最重要的在于做人。“人不知而不慍”,別人不理解我,但我并不怨恨、惱怒。因為別人的不了解而憤憤不平,爭吵不休,實際是缺乏氣度與自信的表現(xiàn)。別人不理解我而出言諷刺,我不與之爭,也不怨恨之,只是淡然一笑,你有你的理解,我有我的堅持,如此而已。要做到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正需要這樣的超然與堅持。人不知而不慍,不僅是一種大度,更是一種對自身所堅持之道的自信與堅守?!白釉磺裳粤钌?,鮮仁矣”?;ㄑ郧烧Z,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叭省笔侨寮覍W說的核心,儒家崇尚質樸,反對花言巧語;主張說話應謹慎小心,說到做到,先做后說,反對說話辦事隨心所欲,只說不做,停留在口頭上??鬃拥娜寮宜枷胫匾暼说膶嶋H行動,尤其強調(diào)人應該言行一致。但是,當今社會,情況卻往往不是這樣,巧言令色、長袖善舞的人,越來越多,人們似乎早已習慣了這樣一種浮夸的表現(xiàn)方式,漸漸將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踏實、質樸的精神拋諸腦后,“仁心”則更不必說。在我們夸夸其談的背后,藏著的究竟是難填的欲壑還是真心誠意?撕下我們掛在臉上的面具,摘掉強作的笑顏,一張張疲憊而冷漠的面孔背后,還有一顆空洞的心。我們在今天讀《論語》就應該拋開塵世煩擾,摒棄花言巧語,尋找生活在當今社會中的我們所漸漸喪失的“仁心”?!霸釉晃迦杖∥嵘?。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句話的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yè)是不是復習了呢?”且不說要我們以竭心盡力、誠實可信、學而時習之來要求自己,當今的我們,又有幾人能夠每天沉心靜氣,思考自己一天的作為?忙碌似乎是沒有時間反思自己的最好借口,我們看似每天在為理想奮斗,但其實卻有很多人在不知所謂的忙碌中虛擲了青春。我們是不是應該問問自己,忙的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做的?是不是順應內(nèi)心的?今天,我們也許真的做不到曾子的要求,但我們至少應該在腳步匆匆之際,抽出片刻,反省一下自我,調(diào)整一下忙碌的方向,讓自己的目標更明確。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必毟F而不諂媚需要無盡的骨氣及傲氣,富有而不驕傲自大則只有真正謙虛的人才能做到,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做到這兩點已屬不易,更何況安貧樂道、富而好禮?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像顏回那樣“一簞食,一瓢飲”的又有幾人?在如今物欲橫流的社會里,我們是否能夠耐得住寂寞,不趨炎附勢、沽名釣譽?我想,這些都是我們在閱讀《論語》的過程中應該反思、拷問自己的"問題?!盁o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道不同不相為謀,與志同道合之人交朋友能夠激發(fā)我們實現(xiàn)目標的動力。自己有了過錯,首先想到的不應該是紋飾、狡辯,而是改正。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改正過錯不是沒用無能,反而是大智大勇的體現(xiàn)。只有能正視錯誤并勇于改正的人,才能夠尋找到生活與學習的真諦?!胺蜃訙亓脊€讓”。溫順、善良、恭敬、儉樸、謙讓。這是孔子的學生對他的贊譽,這五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傳承到如今雖然表面上還在被大家贊譽,但其實很多人的內(nèi)心并不以為然,認為現(xiàn)在還這樣是會吃虧的。但我覺得,這五種品德,體現(xiàn)了人的本性之美,不論到什么時候都是我們修身養(yǎng)性的標準,是我們應該繼續(xù)傳承下去的美德。《論語》學而篇的十六章每一章都給人以深刻的思考,在我們現(xiàn)在更側重于知識學習而忽視品德修養(yǎng)的時代,更能給我們帶來啟示。我們應該靜心沉入其中,遠離塵囂,返璞歸真,尋找圣人留給我們的生活、學習之真諦。學而讀后感2《為"真學"而教》這本書是馮衛(wèi)東教授的新著,我很慶幸自己能第一時間讀到這本書,這本書中關于教學的理念對我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學習無處不在,像呼吸一樣自然,學校或教室里所進行的學習是一種特例,本書主要圍繞課堂上的"真學"展開,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講了"確立三個重要"真學"理念。中篇主要討論了六種典型的"假學"情形。下篇提出了九種有效的"改課"措施。"真學",從兒童立場出發(fā),在質量與效率的和諧共生中發(fā)生,依據(jù)一定的標準和學生獲得來衡量。它們分別是真學的起點問題、真學的發(fā)生生態(tài)或過程問題、真學的效果及其評價問題,有著從起點到終點的鮮明脈絡。告訴了我們學生學習到底是怎樣發(fā)生的,從教的視角看它,看教師如何促成學習的真正發(fā)生,并用實際課例來研究"真學"方法,有利于一線教師結合自己教學進行思考與改變。"授人以漁,不如助人自漁",學科知識是有溫度的,教師要讓學生對知識本身產(chǎn)生情感,然后讓學生自主探索知識的奧秘,所以教方法比教知識更重要。我很幸運聽過特級教師吳正憲老師的一節(jié)課,她講的是"平均數(shù)",她從一開始上課就用聊天的方式,先拉近自己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再給出學生一個比較開放性的問題"你心目中的平均數(shù)是什么樣子呢?"學生開始活躍起來,這個問題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讓學生對生活中的數(shù)學產(chǎn)生興趣,然后就有學生說到了全班的考試成績,全班同學就圍繞著考試成績?nèi)ヌ剿髌骄鶖?shù)的意義和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學生的每一個人的觀點都能讓吳老師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再引導學生去解決這個問題。整節(jié)課學生都在積極參與學習,學生完全沉浸在課堂中,都沒有注意到下課時間,"真學"就這樣發(fā)生了。正好我教的是四年級數(shù)學,當我講"平均數(shù)"這一節(jié)是,我就模仿吳正憲老師的課,由于個人原因,課堂效果沒有吳正憲老師的課堂效果那么好,但是我能感覺到要比我以前的課堂效果好。曾經(jīng)我只是在教知識,而現(xiàn)在我在教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教學生會學習。我個人認為這就是馮衛(wèi)東教授所說的"教方法比教知識更重要。"學會學習的方法才會有"真學"。學生如果不能籌劃他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自己尋找出路,他就學不到什么。事實是,學生能學到很多很好的東西,除了得益于來自教師的"漁",也肯定得益于自悟自得的"漁"。知識的一半就是知道在哪里和怎樣獲取它。方法作為一種知識也是如此,教師常常不必告訴學生"哪里"和"怎樣",而要鼓勵他們?nèi)グl(fā)現(xiàn)與建構。三流教師教知識,二流教師教方法,一流教師教思想。我們作為教師應該學會"用孩子的方法教孩子,用孩子的方法教方法",那就不僅僅是在教方法而是教思想了。這就需要教師要尊重兒童,用兒童的眼光看世界,以兒童的心靈做教學!從兒童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