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醫(yī)內科學表格歸納(包括方劑
歌訣)
一、感冒一解表達邪
是感受觸胃風邪,邪犯衛(wèi)表而導致的常見外感疾病。
臨床表現(xiàn)以鼻塞、流涕、噴嚏、咳嗽、頭痛、惡寒、發(fā)熱、全身不適、脈浮為其特征。
證型治法代表方藥
1.風寒束表證辛溫解表荊防達衰湯或荊防敗毒散
2.風熱犯表證辛涼解表銀翹散或蔥豉枯梗湯
3.暑濕傷表證清暑祛濕解表新加杳落飲
4.氣虛感胃益氣解表參蘇飲
5.陰虛感冒滋陰解表加減贏燕湯
第一節(jié)感冒
1風寒束表證——
荊防敗毒散
就是人參敗毒散去人參加荊
荊防達表湯
荊防達表蘇芷苓,姜蔥神曲橘杏仁,辛溫疏表宜肺衛(wèi),風寒感冒服康寧.
2風熱犯表證一
銀翹散
銀翹散主上焦前,竹葉荊勞豉薄荷;甘桔蘆根涼解法,清疏風熱煮無過。
蔥豉桔梗湯
蔥豉桔梗薄荷翹,山桅竹葉加甘草,熱邪束肺嗽咽痛,風溫初起此方療.
蔥豉桔梗湯連翹,竹葉桅子薄荷草,疏風解表清肺熱,咽痛咳嗽服之效。
3暑濕傷表證一
新加香赭飲(辛溫辛涼并用)
表里雙解湯
大黃黃苓用酒炒,薄桑銀荊加石膏,赤芍再請牡丹皮,表里雙解功勞高。
4氣虛感冒證——
參蘇飲
方歌二參蘇飲內用陳皮,枳殼前胡半夏齊;干葛木香甘桔茯,氣虛感寒最相宜。
5陰虛感冒——
加減藏蕤湯
方歌一玉竹姐為何早操吃蔥(玉竹、桔梗、白薇、薄荷、大棗、甘草、豆豉、蔥白)
方歌二加減戴蕤用白薇,豆豉蔥白桔梗隨,草棗薄荷成八味,陰虛感冒用毋違。
加減蕨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隨,草率薄荷共八味,滋陰發(fā)汗功可謂。
二、嗦「一外感咳嗽應法邪利肺;內傷咳嗽標實者袪邪止味,本虔者扶正補虛.
指肺失宜降,肺氣上逆作聲,唔吐痰液而言,為肺系疾病的主要證候之一。
分別言之,有聲無痰為咳,有痰無聲為嗽,一般多為痰聲并見,難以截然分開,故以咳嗽并稱。
證型治法代表方藥
1)風寒襲肺證疏風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湯合止咳散
2)風熱犯肺證疏風清熱、宣肺止咳桑菊飲
3)風爆傷肺證疏風清肺、泗燥止咳桑杏湯
4)痰濕蘊肺證燥濕化痰、理氣止咳二陳平胃散合三子養(yǎng)親湯
5)痰熱郁肺證清熱流?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湯
6)肝火犯肺證清肺瀉肝、順氣降火黛蛤散合加減瀉白散
7)肺陰虧耗證滋陰泗肺、化痰止咳沙參麥冬湯
第二節(jié)咳嗽
(-)外感咳嗽
1風寒襲肺證一
三拗湯
三拗湯用麻杏草,宣肺平喘效不低。
止嗽散
方歌一
止嗽散用百部茄,白前桔草荊陳研。
宜肺疏風止咳痰,姜湯調服不必煎。
方歌二止嗽散用荊桔前,紫苑百部陳草研,每服三錢姜湯調,止咳化痰解表兼。
方歌三止嗽散內用桔梗,紫苑荊芥百部陳;白前甘芷共為末,姜湯調服止嗽頻。
2風熱犯肺證一
桑菊飲
桑菊飲中桔杏翹,蘆根甘草薄荷饒;清疏肺衛(wèi)輕宣劑,風溫咳嗽服之消。
3風燥傷肺證一
桑杏湯(溫燥)
方歌一桑杏湯中浙貝宜,沙參桅豉與梨皮;干咳鼻涸又身熱,清宣涼潤燥能祛。
方歌二桑杏殺身,智斗貝利(桑杏沙參,桅子、豆豉、浙貝母、梨皮)
杏蘇散(涼燥)
方歌一杏蘇散內夏陳前,枳桔苓草姜棗研;輕宣溫潤治涼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方歌二杏蘇二陳三,更值錢(二陳:二陳湯;三:姜、草、棗;桔梗、枳實、前胡)
(二)內傷咳嗽
4痰濕蘊肺證一二陳湯平胃散合三子養(yǎng)親湯
二陳平胃散=二陳+平胃散
二陳湯用半夏陳,苓草梅姜一并存;
利氣祛痰兼燥濕:濕痰為患此方珍。平胃散:蒼術皮老厚(蒼術、陳皮、甘草、厚樸)
平胃散
平胃散用樸陳皮,蒼術甘草四味齊,燥濕寬胸消脹滿,調胃和中此方宜.
三子養(yǎng)親(來借書)萊芥蘇
5痰熱郁肺證——清金化痰湯
清金化痰肺熱吃,苓草萎仁與山桅;桔梗云苓廣橘紅,桑皮二母麥冬施。
(二母:知母+貝母)
6肝火犯肺證一焦蛤散合加減瀉白散
黛蛤散:青黛+蛤蛉
瀉白散(清瀉肺中伏火,清郁熱,小兒稚陰)
瀉白桑皮地骨皮,粳米甘草扶肺氣。
7肺陰虧虛證一沙參麥冬湯
方歌一沙參麥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襄;秋燥耗津傷肺胃,咽涸干咳最堪嘗。
方歌二沙參麥冬用玉竹,桑葉扁豆伴甘草
三、哮病一發(fā)時治標,平時治本
是一種發(fā)作性的痰鳴氣喘疾患。發(fā)時喉中有哮鳴聲,呼吸氣促困難,甚則喘息不能平臥。
證型治法代表方藥
1)冷哮證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黃湯或小青龍湯
2)熱哮證清熱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湯或越婢加半夏湯
1.發(fā)作期3)寒包熱哮證解衰散寒、清化痰熱小青龍加石膏湯或厚樸麻黃湯
4)風痰喏證祛風滌痰、降氣平喘三子養(yǎng)親湯加味
5)虛哮證補肺納腎、降氣化痰平喘固本湯
附:喘脫危證補肺納腎、扶正固脫回陽急救湯合生脈飲
1)肺脾氣虛證健脾益氣、補土生金六君子湯
2.緩解期
2)肺腎兩虛證補肺益腎生脈地黃湯合金水六君煎
第三節(jié)哮病
(-)發(fā)作期
1冷哮證一射干麻黃湯或小青龍湯
射干麻黃湯:
射干麻黃亦治水,不在發(fā)表在宣肺;姜棗細辛款冬花,紫苑半夏加五味。
小青龍湯
解表御飲小青龍,麻桂姜辛夏草從,芍藥五味斂氣陰,表寒內飲最有功。
2熱哮證——定喘湯
定喘白果與麻黃,款冬半夏白皮桑;蘇子黃苓甘草杏,宣肺平喘效力彰。
3寒包熱哮證一小青龍加石膏湯
4風痰哮證——三子養(yǎng)親湯(來借書:萊瓶子、白芥子、蘇子)
5虛哮證一平喘固本湯
平喘固本湯
平喘固本五味參,冬蟲夏草酌坎臍;胡桃沉香靈磁石,款冬半夏合橘紅。
附:喘脫危證——回陽急救湯和生脈飲加減
回陽急救湯:四、五、六,姜香肉(四逆湯,五味子,六君子,生姜、麝香、肉桂)
生脈飲:生脈麥味與人參
(二)緩解期
6肺脾氣虛證——六君子湯
六君子湯
四君子+陳皮、半夏
7肺腎兩虛證——生脈地黃湯合金水六君煎
金水六君煎:二陳湯+熟地、當歸
四、喘證一實喘治肺,祛邪利氣;虛喘培補攝納
喘即氣喘、喘息?喘證是以呼吸困難,甚至張口抬肩,鼻翼煽動,不能平臥為臨床特征的病證。
證型治法代表方藥
1)風寒皇肺證宣肺散寒麻黃湯合華蓋散
2)表寒肺熱證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湯
1.實喘
3)痰熱郁肺證清熱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湯
4)痰濁阻肺證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陳湯合三子養(yǎng)親湯
5)肺氣郁痹證開郁降氣平喘五磨飲子
1)肺氣虛耗證補肺益氣養(yǎng)陰生脈散合補肺湯
2.虛瑞
2)腎虛不納證補腎納氣金匱腎氣丸合參蛤散
|[3)正虛喘脫證|扶陽固脫志攝腎氣|參附湯送服黑錫丹,配合蛤蝌粉|
第四節(jié)喘證
<-)實喘
1風寒壅肺證一麻黃湯合華蓋散
麻黃湯(外感風寒表實證)
麻黃湯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發(fā)熱惡寒頭項痛,喘而無汗服之宜。
華蓋散
華蓋麻黃杏橘紅,桑皮苓草紫蘇供,三拗只用甘麻杏,表散風寒力最雄。
2表寒肺熱證——麻杏石甘湯
麻杏石甘湯(外寒內熱)
麻杏甘草石膏湯,四藥組合有專長;肺熱壅盛氣喘急,辛涼疏泄此法良。
3痰熱郁肺證一桑白皮湯
方歌一:桑白皮湯痰熱了,苓連山桅將火掃;蘇子杏仁降肺逆,貝母半夏用之巧。
方歌二:桑白皮湯夏蘇子,貝母杏仁苓連桅
4痰濁阻肺證——二陳湯合三子養(yǎng)親湯
二陳湯用半夏陳,苓草梅姜一并存;
利氣祛痰兼燥濕;濕痰為患此方珍。三子養(yǎng)親祛痰方,芥蘇萊版共煎湯;大便實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5肺氣郁閉證——五磨飲子
四磨湯:檳榔、沉香、烏藥、人參
五磨飲子:烏郎只是木沉香:烏藥、檳榔、枳實、木香、沉香
四磨飲治七情侵,人參烏藥沉香檳;四味濃磨煎溫服,破氣降逆喘自平。去參加入木香枳,五磨理氣力非輕。
(二)虛喘
1肺氣虛耗證——生脈散合補肺湯
生脈散
生脈麥味與人參,保肺生津又提神;氣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脈絕急煎斟。
補肺湯
方歌一補肺要緊好參苗,紫菰五味桑白皮;妙在一味黑熟地,金水相生病自離。
方歌二補肺湯用參茯地,紫荒五味桑白皮
2.腎虛不納證——金匱腎氣丸合參蛤散
金匱腎氣丸(六味地黃丸+附子、肉桂)
六味地黃丸:地八山山四,丹澤茯苓三。(熟地、山茱萸、山藥、丹皮、澤瀉、茯苓)
參蛤散=人參+蛤蛇
3正虛喘脫證——參附湯合黑錫丹加蛤蛉粉
參附湯=參、附+姜、棗
黑錫丹中蔻硫磺,桂附楝木沉茴香;蘆巴故紙陽起石,降逆平喘鎮(zhèn)浮陽。
五、肺癰一以祛邪為原則,采用清熱解毒、化瘀排膿的治法,膿未成重清肺消癰,膿已成需排膿解毒
是肺葉生瘡,形成膿瘍的一種病證,屬內癰之一。
臨床以咳嗽、胸痛、發(fā)熱、咯吐腥臭濁痰,甚則膿血相兼為主要特征。
證型治法代表方藥
1.初期疏風散熱、清肺化痰銀翹散
2.成癰期清熱解毒、化瘀消癰千金葦莖湯合如金解毒散
3.潰膿期排膿解毒加味桔梗湯
4.恢復期清養(yǎng)補肺沙參清肺湯或桔梗杏仁煎
1、葦莖湯
葦葦瓜瓣位桃仁,清肺化痰逐瘀能,熱毒痰瘀致肺癰,膿成未成均勝任。
2.如金解毒散
如金解毒景岳創(chuàng),黃苓黃連黃柏藏,山桅桔梗甘草和,解毒清肺消癰方。
3加味桔梗湯
加味桔梗重桔梗,飲仁貝母芨橘紅,銀花甘草孳茄子,清肺化痰排膿壅。
4、沙參清肺湯
沙參清肺用沙參,白芨黃苗太子參,合歡甘草冬瓜子,化痰養(yǎng)陰桔懾仁。
5.竹葉石膏湯
竹葉石膏參麥冬,半夏粳米甘草從,清補氣津衛(wèi)和胃,余熱耗傷氣津用
六、肺瘠一補虛培元,抗癌殺蟲
是具有傳染性的慢性虛弱疾患,以咳嗽、咯血、潮熱、盜汗及身體逐漸消瘦為主要臨床特征。
病輕者,不一定諸證悉具,重者則每多兼見。
證型治法代表方藥
1)肺陰虧損證滋陰泄肺月華丸
2)虛火灼肺證滋陰降火,百合固金湯合秦蕪鱉甲散
3)氣陰耗傷證益氣養(yǎng)陰保真湯或參苓白術散
4)陰陽虛損證滋陰補陽補天大造丸
第六節(jié)肺痍
1肺陰虧損證——月華丸
月華丸方擅滋陰,二冬二地沙貝苓;山藥百部膠三七,獺肝桑菊保肺金。
2虛火灼肺證一百合固金湯合秦蕪鱉甲散
百合固金二地黃,玄參貝母桔草藏;麥冬芍藥當歸配,喘咳痰血肺家傷。
秦芳鱉甲散
秦無鱉甲治風勞,地骨柴胡及青蒿;當歸知母烏梅合,止嗽除蒸斂汗超。
3氣陰耗傷證——保真湯或參苓白術散
保真湯
保真治痛功不小,二冬八珍川茸少;蓮心知柏骨陳皮,柴胡樸茜五味棗。
參苓白術散
參苓白術扁豆陳,蓮草山藥砂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棗湯調服益脾神。
4陰陽虛損證一補天大造丸
補天大造丸
補天大造參術芭,歸芍山藥遠志隨,棗仁杞子紫河車,龜鹿茯苓大熟地。(子:訶子)
七、肺脹一抓住治標、治本兩個方面,扶正與祛邪共施,依其標本緩急,有所側重。
是多種慢性肺系疾患反復發(fā)作,遷延不愈,導致肺氣脹滿不能致降的一種病證。
臨床表現(xiàn)為胸部膨滿,憋悶如塞,喘息上氣,咳嗽痰多,煩躁心悸,面色晦暗,或唇甲紫給,腕腹脹滿,肢體浮
腫等
其病程纏綿,時輕時重,經(jīng)久難愈,嚴重者可出現(xiàn)神昏、悚厥、出血、喘脫等危重證候。
證型治法代表方藥
1)痰濁耋肺證化痰降氣、健脾益肺蘇子降氣湯合三?子養(yǎng)親湯
2)痰熱郁肺證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湯或桑白皮湯
3)痰蒙神竅證滌痰、開竅、熄風滌痰湯
4)陽虛水泛證溫腎健脾、化飲利水賓武湯合五苓散
5)肺腎%虛證補肺納腎、降氣平喘平喘固本湯合補肺湯
1.射干麻黃湯
射干麻黃亦治水,辛姜半夏棗五味,紫荒款冬降肺氣,痰喘咳逆俱能退
2、二陳湯
二陳湯用半夏陳,苓草梅姜一并存,
理氣祛痰兼燥濕,濕痰為患此方珍。
3,。三子養(yǎng)親湯
三子養(yǎng)親祛痰方,芥蘇萊腋共煎湯,大便實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4.滌痰湯
滌痰湯有夏橘草,參Jit竹茹枳姜棗;膽星菖蒲齊配入,主治風痰迷心竅
5、越婢加半夏湯
越婢加夏金匱方,麻黃石膏配生姜,半夏甘草大棗和,痰熱郁肺表邪傷
6.桑白皮湯
桑白皮湯半夏蘇,杏仁貝母苓連桅,清泄痰熱病根除,痰熱郁肺喘可治
7、滌痰湯
滌痰湯有夏橘草,參Jit竹茹枳姜棗;膽星菖蒲齊配入,主治風痰迷心竅
8、補虛湯
補虛苓甘五味姜,黃黃厚樸陳夏好。
九、心悸一分虛實論治。虛證予以補氣、養(yǎng)血、滋陰、溫陽;實證予以祛痰、化飲、清火、行瘀
指病人自覺心中悸動,驚惕不安,甚則不能自主的一種病證,
臨床一般多呈發(fā)作性,每因情志波動或勞累過度而發(fā)作,且常伴胸悶氣短、失眠健忘、眩暈耳嗚等癥。
證型治法代表方藥
1)心虛膽怯證鎮(zhèn)驚定志、養(yǎng)心安神安神定志丸
2)心血不足證補血養(yǎng)心、益氣安神歸脾湯
3)陰虛火旺證滋補清火、養(yǎng)心安神天王補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4)心陽不振證溫補心陽、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合參附湯
5)水飲凌心證振奮心陽、化氣利水、寧心安神苓桂術甘湯
6)瘀阻心脈證活血化瘀、理氣通絡桃仁紅花煎合桂枝甘草龍骨牡舫湯
7)痰火擾心證清熱化痰,寧心安神黃連溫膽湯
第九節(jié)心悸
1心虛膽怯證——安神定志丸
安神定志丸為遠志丸減辰砂(二茯遠志參菖齒)
遠志丸法治怵惕,龍齒辰砂平驚悸;菖蒲二茯真人參,減砂安神定志易。
2心血不足證----歸脾湯
歸脾湯用參;ft苗,歸草茯神遠志齊;酸棗木香龍眼肉,煎加姜棗益心脾。
3陰虛火旺證——天王補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天王補心丹
補心地歸二冬仁,遠茯砂味桔三參,陰虧血少生內熱,滋陰養(yǎng)血安心神。(三參:人、丹、玄)
朱砂安神丸
朱砂安神東垣方,歸連甘草生地黃:怔忡不寐心煩亂,養(yǎng)陰清熱可復康。
4心陽不振證——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合參附湯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桂枝、炙甘草、煩龍骨、燃牡蠣
5水飲凌心證——苓桂Jtt甘湯
苓桂Jit甘化飲劑,健脾又溫膀胱氣;飲邪上逆氣沖胸,水飲下行眩暈去。
6瘀阻心脈證——桃仁紅花煎合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桃仁紅花煎=桃紅四物湯+丹參、延胡索、青皮、香附(四物丹青香附延)
7痰火擾心證——黃連溫膽湯
黃連溫膽湯:溫膽湯+黃連
溫膽夏茹枳陳助,佐以茯草姜棗煮,
理氣化痰利膽胃,膽郁痰擾諸證除。
溫膽湯=二陳湯+枳實、竹茹
十、胸痹一先治其標,后治其本,必要時可祛邪扶正兼顧。
指以胸部悶痛,甚則胸痛徹背,喘息不得臥為主癥的一種疾病,
輕者僅感胸悶如窒,呼吸欠暢,重者則有胸痛,嚴重者胸痛徹背,背痛徹心。
證型治法代表方藥
1)心血瘀阻證活血化瘀、通脈止痛血府逐瘀湯
2)氣滯心胸證疏肝理氣、活血通絡柴胡疏肝散
3)痰濁閉阻證通陽瀉濁、豁痰宣痹瓜萎萩白半夏湯合滌痰湯
4)寒凝心脈證辛溫散寒、宣通心陽枳實筵白桂枝湯合當歸四逆湯
5)氣陰兩虛證益氣養(yǎng)陰、活血通脈生脈散合人參養(yǎng)榮湯
6)心腎兩虛證滋陰清火、養(yǎng)心和絡天王補心丹合炙甘草湯
7)心腎陽虛證溫補陽氣、振奮心陽參附湯合右歸飲
附:真心痛
是胸痹進一步發(fā)展的嚴重病證,
其特點為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伴心悸,水腫,肢冷,喘促,汗出,面色蒼白等癥狀,甚至危及生命。
證型治法代表方藥
1)氣虛血瘀證益氣活血、通脈止痛保元湯合血府逐瘀湯
2)寒凝心脈證溫補心陽、散寒通脈當歸四逆湯加味
3)正虛陽脫證回陽救逆、益氣固脫四逆加人參湯
第十節(jié)胸痹
1心血瘀阻證一血府逐瘀湯
血府當歸生地桃,紅花甘枳赤芍熬;柴胡茸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痛。
2氣滯心胸證——柴胡疏肝散
四逆散中加茸香,枳實易殼行氣良;方名柴胡疏肝散,氣悶脅痛皆可暢。
3痰郁閉阻證——括簍萩白半夏湯合滌痰湯
瓜萎癱白半夏湯加味組成:瓜萎、萩白、半夏+白酒
滌痰湯:
方歌一滌痰湯有夏橘草,參7ft竹茹枳姜棗;膽星菖蒲齊配入,主治風痰迷心竅。
方歌二滌痰溫膽(湯)參菖星(人參、菖蒲、制南星)
4寒凝心脈證—枳實癱白桂枝湯合當歸四逆湯
枳實萩白桂枝湯:
枳實萩白桂枝湯,厚簍合治胸痹方,胸陽不振痰氣結,通陽散結下氣強。
當歸四逆湯:
方歌一當歸四逆桂芍棗,細辛甘草與通草;血虛肝寒四肢厥,煎服此方樂陶陶。
方歌二通知,要當心肝大(通草、桂枝,芍藥、當歸、細辛、甘草、大棗)
5氣陰兩虛證——生脈散合人參養(yǎng)榮湯
人參養(yǎng)榮湯:
四君四物八珍湯,氣血雙補是名方;再加黃苗與肉桂,十全大補效無雙;若益志陳五味子,去苛辛竄養(yǎng)榮良。
6心腎陰虛證一天王補心丹合炙甘草湯
天王補心丹
方歌一補心丹用柏棗仁,二冬生地與歸身;三參桔梗朱砂味,遠志茯苓共養(yǎng)神;或加菖蒲去五味,心氣開通腎氣
升。
方歌二補心地歸二冬仁,遠茯砂味桔三參
炙甘草湯
方歌一炙甘草湯參桂姜,麥冬生地麻仁襄,大棗阿膠加酒服,虛勞肺痿效力強。
方歌二阿媽將賣地,桂大人甘生氣,氣得脈結代來心動悸。
(阿膠、火麻仁、生姜、麥冬、生地、桂枝、大棗、人參、炙甘草)
7心腎陽虛證——參附湯合右歸飲
參附湯=參、附+姜、棗
右歸飲:右歸八味減三瀉,杜仲甘草枸杞入。(八味:金匱腎氣丸的八味)
十一、不寐一補虛瀉實,調整臟腑陰陽
是以經(jīng)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為特征的一類病證,主要表現(xiàn)為睡眠時間,深度的不足,
輕者入睡困難,或寐而不甜,時寐時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則徹夜不寐,常影響人們的正常工作,生活,學習和
健康。
證型治法代表方藥
1)肝火擾心證疏肝瀉火、鎮(zhèn)心安神龍膽瀉肝湯
2)痰熱擾心證清化痰熱、和中安神黃連溫膽湯
3)心脾兩虛證補益心脾、養(yǎng)血安神歸脾湯
4)心腎不交證滋陰降火、交通心腎六味地黃丸合交泰丸
5)心膽氣虛證益氣鎮(zhèn)驚、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棗仁湯
附:健忘
指記憶力減退,遇事善忘的一種病證,亦稱“喜忘”“善忘”“多忘”等。
證型治法代表方藥
1)心脾不足證補益心脾歸脾湯
2)腎精虧耗證填精補髓河車大造丸
3)痰濁擾心證痰濁擾心證溫膽湯
4)血瘀痹阻證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湯
附:多寐
指不分晝夜,時時欲睡,呼之即醒,醒后復睡的病證,亦稱“嗜睡”“多臥”"嗜眠”“多眠”等。
證型治法代表方藥
1)濕盛困牌證燥濕健脾、醒神開竅平胃散
2)瘀血阻滯證活血通絡通竅活血湯
3)脾氣虛弱證健脾益氣香砂六君子湯
4)陽氣虛袤證益氣溫陽附子理中丸合人參益氣湯
第十一節(jié)不寐
1肝火擾心證——龍膽瀉肝湯
2痰熱擾心證——黃連溫膽湯(心悸篇)
3心脾兩虛證——歸脾湯(心悸篇)
歸脾湯用參Jtt芭,歸草茯神遠志齊;酸棗木香龍眼肉,煎加姜棗益心脾
4心腎不交證——六味地黃丸和交泰丸
六味地黃益肝腎,山萸山藥澤苓丹。
交泰丸:黃連、肉桂
5心膽氣虛證——安神定志丸合酸棗仁湯
安神定志丸(心悸篇)
安神定志丸為遠志丸減辰砂
遠志丸法治怵惕,龍齒辰砂平驚悸;菖蒲二茯真人參,減砂安神定志易。
酸棗仁湯
酸棗仁湯治失眠,川茸知草茯苓煎;養(yǎng)血除煩清虛熱,安然入睡夢鄉(xiāng)甜
十二、癲狂-初期以邪實為主,治當理氣解郁,暢達神機,降(泄)火豁痰,化瘀通竅;
后期以正虛為主,治當補益心脾,滋陰養(yǎng)血,調整陰陽。
為臨床常見的精神失常疾病。癲病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癡呆,語無倫次,靜而多喜為特征。
狂病以精神亢奮,狂躁不安,喧擾不寧,罵詈毀物,動而多怒為特征。
均以青壯年罹患者多。因二者在臨床癥狀上不能截然分開,又能相互4序化,故以癲狂并稱。
證型治法代表方藥
1)痰氣郁結證理氣解郁、化痰醒神道遙散合順氣導痰湯
癲證
2)心脾兩虛證健脾益%、養(yǎng)心安神養(yǎng)心湯合越鞠丸
1)痰火擾神證清心瀉火、滌痰醒神生落鐵飲
狂證2)痰熱郁結證豁痰化瘀、調場氣血癲狂夢醒湯
3)火盛陰傷證育陰潛陽、交通心腎二陰煎合琥珀養(yǎng)心丹
十三、癇病一急則開竅醒神以治其標;緩則祛邪補虛以治其本。
是一種反復發(fā)作性神智異常的病證,亦稱“瘢疝”,俗稱“羊痛風”。
臨床以突然意識喪失,甚則仆倒,不省人事,強直抽搐,口吐涎沫,兩目上視或口中怪叫,移時蘇醒,一如常人為
特征。發(fā)作前可伴眩暈,胸悶等先兆,發(fā)作后常有疲倦乏力等癥狀。
證型治法代表方藥
1)風痰閉阻證滌痰熄風、開竅定定丸
2)痰火擾神證清熱瀉火、化痰開竅龍膽瀉肝湯合滌痰湯
3)瘀阻腦絡證活血化瘀、息風通絡通竅活血湯
4)心脾兩虛證補益氣血、健脾寧心六君子湯合歸脾湯
5)心腎虧虛證補益心腎、潛陽安神左歸丸合天王補心丹
第十三節(jié)癇病
1風痰閉阻證——定癇丸
方歌一定癇二茯貝天麻,丹麥陳遠蒲姜夏;膽星蝎蠶珀竹瀝,姜汁甘草和朱砂;
鎮(zhèn)心祛痰又開竅,平肝熄風控癇發(fā)。
方歌二《醫(yī)學心悟》定癇丸,天麻膽星貝夏陳,遠茯丹麥僵蠶蝎,琥珀菖朱草姜瀝。
2痰火擾神證一龍膽瀉肝湯合滌痰湯
滌痰湯:滌痰溫膽參菖星(人參、菖蒲、膽南星)
3瘀阻腦絡證一通竅活血湯
通竅全憑好麝香,桃仁大棗與蔥姜;川苛黃酒赤芍藥,表里通經(jīng)第一方。
4心脾兩虛證一六君子湯合歸脾湯
六君子湯:四君子+陳皮、半夏。
5心腎虧虛證一左歸丸合天王補心丹
左歸丸:
方歌一左歸丸內山藥地,萸肉枸杞與牛膝;菟絲龜鹿二膠合,壯水之主方第一。
方歌二狗兔歸了山,牛魚陸地遷
(枸杞子、菟絲子、龜膠、山藥,牛膝、山萸肉、鹿角膠、地黃)
天王補心丹
補心地歸二冬仁,遠茯砂味桔三參,陰虧血少生內熱,滋陰養(yǎng)血安心神。(三參:人、丹、玄
十四、癡呆-開郁逐痰、活血通竅、平肝瀉火治其標,補虛扶正、充髓養(yǎng)腦治其本。
是由髓減腦消,神機失用所導致的一種神智異常的疾病,以呆傻愚笨,智能低下,善忘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
其輕者可見神情淡漠,寡言少語,反應遲鈍,善忘;
重則表現(xiàn)為終日不語,或閉門獨居,或口中喃喃,言辭顛倒,行為失常,忽笑忽哭,或不欲食,數(shù)日不知饑餓
等。
證型治法代表方藥
1)髓海不足證補腎益髓、填精養(yǎng)神七福飲
2)脾腎兩虛證補腎健脾、益氣生精還少丹
3)痰濁蒙竅證豁痰開竅、健脾化濁滌痰湯
4)瘀血內阻證活血化瘀、開竅醒腦通竅活血湯
1.七福飲
五福參歸術地甘,升柴姜附任加參;再增杏志名七福,氣血俱虛服可安。
2.河車大造丸
河車大造杜牛膝,龜板二冬與熟地;黃柏茯苓添人參,腎虛精虧此方宜。
3.六味地黃丸
滋陰降火知柏需,養(yǎng)肝明目加杞菊,都氣五味納腎氣,滋補肺腎麥味續(xù)。
4.通竅活血湯
通竅活血用麝香,桃仁大棗老蔥姜;
川茸黃酒赤芍藥,表里通經(jīng)第一方。
5、滌痰湯
滌痰湯有夏橘草,參Jit竹茹枳姜棗;膽星菖蒲齊配入,主治風痰迷心竅。
十五、厥證一醒神回厥
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逆冷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一種病證。
病情輕者,一般在短時間內蘇醒,但病情重者,則昏厥時間較長,嚴重者甚至一厥不復而導致死亡。
證型治法代表方藥
實證開竅、順氣、解郁通關散合五磨飲子
1.氣厥
虛證補氣、回陽、醒神生脈注射液、參附注射液、四味回陽飲
實證平肝潛陽、理氣通瘀羚角鉤藤湯合通瘀煎
2.血厥
虛證補養(yǎng)氣血急用獨參湯灌服,繼服人參養(yǎng)營湯
3.痰厥行氣豁痰導痰湯
1.五磨飲子
四磨飲子七情侵,人參烏藥及檳沉,去參加入木香枳,五磨飲子白酒斟。六磨湯內加大黃,氣滯便秘亦能醫(yī)。
甘麥大棗湯
2.四味回陽飲
四味回陽飲固脫,參附姜草四味用;眩暈昏撲脈沉微,溫陽益氣療效卓。
3.通瘀煎
通瘀煎中當歸尾,山楂紅花烏藥隨;青皮澤瀉木香附,理氣活血效力魁。
4.人參養(yǎng)營湯
四君四物加棗姜,八珍雙補氣血方,再加黃茜與肉桂,十全大補效增強。更加橘味志去萼,養(yǎng)榮補心安神良。
5.導痰湯
二陳去梅加枳星,方名導痰消積飲;胸膈痞塞肋脹滿,坐臥不安服之寧。
十六、胃痛一理氣和胃止痛
又稱胃脫痛,是以上腹胃腕部近心窩處疼痛為主癥的病證。
證型治法代表方藥
1)塞邪客胃證溫胃散寒、行氣止痛香蘇散合良附丸
2)飲食傷胃證消食導滯、和胃止痛保和丸
3)肝氣犯胃證疏肝解郁、理丸止痛柴胡疏肝散
4)濕熱中阻證清化濕熱、理氣和胃清中湯
5)瘀血停胃證化瘀通絡、理氣和胃失笑散合丹參飲
6)胃陰虧耗證養(yǎng)陰益胃、和中止痛一貫煎合芍藥甘草湯
7)脾胃虛寒證溫中健脾、和胃止痛黃英建中湯
附:吐酸
指胃中酸水上泛,又年k泛酸。若隨即咽下稱為吞酸,若隨即吐出稱為吐酸,可單獨出現(xiàn),但常與胃痛兼見。
證型治法代表方藥
1)熱證清瀉肝火、和胃降逆左金丸加味
2)寒證溫中散寒、和胃制酸香砂六君子湯加味
附:嘈雜
指胃中空虛,似饑非饑,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莫可名狀,時作時止的病證。可單獨出現(xiàn),又常與胃痛,吞酸兼
見。
證型治法代表方藥
1)胃熱證清熱化痰和中溫膽湯加味
2)胃虛證健脾益胃和中四君子湯加味
3)血虛證益氣養(yǎng)血和中歸脾湯
第十六節(jié)胃痛
1寒邪客胃正——香蘇散合良附丸
香蘇散:甘肅皮箱(炙甘草、蘇葉、陳皮、木香)
良附丸
良姜香附等分研,米湯姜汁加食鹽;
合制為丸空腹服,胸悶腕痛一并翻.
2飲食傷胃證——保和丸
3肝氣犯胃證——柴胡疏肝散
4濕熱中阻證——清中湯
清中湯《醫(yī)宗金鑒》
二陳苓草桅連蔻
組成:陳皮、半夏、茯苓、甘草、桅子、黃連、白豆蔻
5瘀血停胃證——失笑散合丹參飲
失笑散
失笑靈脂共蒲黃,等分作散醋煎嘗;血瘀少腹時作痛,祛瘀止痛效非常。
丹參飲(丹參檀砂仁)
心腹諸痛有妙方,丹參砂仁加檀香;氣滯血瘀兩相結,瘀散氣順保安康。
6胃陰虧虛證一一貫煎合芍藥甘草湯
一貫煎
一貫煎中生地黃,沙參歸杞麥冬藏;少佐川楝泄肝氣,陰虛脅痛此方良。
芍藥甘草湯:白芍+炙甘草
7脾胃虛寒證——黃黃建中湯
黃英建中湯
方歌一黃英建中湯即小建中湯加黃黃一兩半,
方歌二小建中湯芍藥多,桂枝甘草姜棗和;更加飴糖補中氣,虛勞腹痛服之瘞。黃英建中補不足,表虛身痛效無
過。
十七、痞滿一調理脾胃升降,行戔除痞消滿
指以自覺心下痛塞,胸膈脹滿,觸之無形,按之柔軟,壓之無痛為主要癥狀的病證。
按部位痛滿可分為胸痞,心下痞等.心下痞即胃脫部.本節(jié)主要討論以胃脫部出現(xiàn)上述癥狀的痞滿,又可稱胃
痞。
證型治法代表方藥
1)飲食積滯證消食和胃、行氣消痞保和丸
2)痰濕中阻證除濕化痰、理氣和中二陳平胃散
實痞
3)濕熱阻胃證清熱化濕、和胃消痞瀉心湯合連樸飲
4)肝胃不和證疏肝解郁、和胃消痞越鞠丸合枳術丸
1)脾胃虛弱證補氣健脾、升清降濁補中益氣湯
虛痞
2)胃陰不足證養(yǎng)陰益胃、調中消痞益胃湯
1.黃連溫膽湯〈黃連加溫膽湯〉
溫膽夏茹枳陳助,佐以茯草姜棗煮,理氣化痰利膽胃,膽郁痰擾諸癥除。
Z枳實導滯丸
枳實導滯曲連苓,大黃澤術與茯苓,食濕兩滯生郁熱,胸痞便秘效堪高。
6.六君子湯
四君子湯中和義,參Jit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陳名六君,健脾化痰又理氣
7,香砂六君子湯,
8.良附丸(高良姜,香附〉
9.益胃湯
溫病條辨益胃湯,沙參麥地合成方,玉竹冰糖同煎服,溫病須慮把津傷。
10,左金丸
左金連萸六比一,脅痛吞酸悉能醫(yī),再加芍藥名戊己,專治泄痢痛在臍。
十八、嘔吐一和胃降逆
指胃失和降,氣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從口中吐出的一種病癥。
一般以有物有聲謂之嘔,有物無聲謂之吐,無物有聲謂之干嘔,臨月、嘔與吐常同時發(fā)生,故合稱為嘔吐。
證型治法代表方藥
1)外邪犯胃證疏邪解表、化濁和中釐香正氣散
2)食滯內停證消食化滯、和胃降逆保和丸
實證
3)痰飲內阻證溫中化飲、和胃降逆小半夏湯合苓桂術甘湯
4)肝氣犯胃證疏肝理氣、和胃降逆四七湯
1)脾胃氣虛證健脾益氣、和胃降逆杳砂六君子湯
虛證2)脾胃陽虛證溫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湯
3)胃陰不足證滋養(yǎng)胃陰、降逆止嘔麥門冬湯
第十八節(jié)嘔吐
(-)實證
1外邪犯胃證——蕾香正氣散
方歌一蕾香正氣白芷蘇,甘桔陳苓白Jft樸;夏曲腹皮加姜棗,風寒暑濕并能除。
方歌二蕾香正氣腹皮蘇,甘桔陳苓厚樸術;夏曲白芷加姜棗,風寒暑濕并能除。
3食滯內停證——保和丸
3痰飲內阻證一小半夏湯合苓桂;itt甘湯
小半夏湯:半夏+生姜
4肝氣犯胃證一四七湯
四七湯:半夏厚樸湯+大棗
半夏厚樸與紫蘇,茯苓生姜共煎服;痰凝氣聚成梅核,降逆開郁氣自舒。
(二)虛證
1脾胃氣虛證一香砂六君子湯
香砂六君子湯
四君子+陳皮、半夏:六君子.
六君子+董香、砂仁:香砂六君子
四君子湯中和義,參Jit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陳名六君,健脾化痰又理氣。除去半夏名異功,或加香砂胃寒祛。
2脾胃陽虛證——理中湯
理中丸主溫中陽,神參甘草戊干姜。
3胃陰不足證——麥門冬湯
麥門冬湯用人參,棗草粳米半夏存;肺痿咳逆因虛火,益胃生津宜煎烹。
十九、噎膈一初期重在治標,宜理氣、化痰、消瘀、降火為主;后期重在治本,宜滋陰泗燥,或補氣溫陽為主。
指吞咽食物哽噎不順,飲食難下,或納而復出的疾患。噎即噎塞,指吞咽之時哽噎不順;膈為格拒,指飲食不
下。
噎雖可單獨出現(xiàn),而又每為膈的前驅表現(xiàn),故臨床往往以噎膈并稱。
證型治法代表方藥
1)痰氣交阻證開郁化痰、泗燥降氣啟膈散
2)瘀血內結證滋陰養(yǎng)血、破血行瘀通幽湯
3)津虧熱結證滋陰養(yǎng)血、潤燥生津沙參麥冬湯
4)氣虛陽微證溫補脾腎補氣運脾湯
1.啟膈散
啟膈貝茯郁沙丹,砂仁荷葉杵糠攀;理氣潤燥化痰濁,痰氣交阻噎膈安。
2.補氣運脾湯
補氣運脾有四君,黃英陳皮砂仁群,生姜大棗半夏曲,運脾和胃此方論。
3.通幽湯
通幽湯中二地俱,桃仁紅花歸草濡;升麻升清以降濁,噎塞便秘此方需;
附:反胃-溫中健脾,降逆和胃
指飲食入胃,宿谷不化,經(jīng)過良久,由胃反出之病。
證型治法代表方藥
脾胃虛寒證溫中健脾、降氣和胃丁香透膈散
二十、呃逆一理氣和胃、降逆止呃
是指胃%上逆動膈,以氣逆上沖,喉間呃呃連聲,聲短而頻,難以自制為主要表現(xiàn)的病證。
證型治法代表方藥
1)胃中寒冷證溫中散寒、降逆止呃丁杳散
2)胃火上逆證清胃泄熱、降逆止呃竹葉石膏湯
3)氣機郁滯證順氣解郁、和胃降逆五磨飲子
4)脾胃陽虛證溫補脾胃止呃理中丸
5)胃陰不足證養(yǎng)胃生津、降逆止呃益胃湯合橘皮竹茹湯
1.丁香散
古今醫(yī)統(tǒng)丁香散,草丁柿蒂良姜參,呃聲沉緩皖不舒,溫胃降逆散中寒。
2.旋覆代赭湯
旋覆代赭重用姜,半夏人參甘棗嘗,降逆化痰益胃氣,胃虛痰阻痞曖康
3.益胃湯
溫病條辨益胃湯,沙參麥地合成方,玉竹冰糖同煎服,溫病須慮把津傷
二十一、腹痛一通
指胃脫以下、恥骨毛際以上部位發(fā)生疼痛為主癥的病癥。腹部分大腹、小腹和少腹。
臍以上為大腹,屬脾胃,為足太陰、足陽明經(jīng)脈所主;
臍以下為小腹,屬腎、大小腸、膀胱、胞宮,為足少陰、手陽明、手足太陽經(jīng)脈及沖、任、帶脈所主;
小腹兩側為少腹,屬肝、膽,為足厥陰、足少陽經(jīng)脈所過。
證型治法代表方藥
1)寒邪內阻證散寒溫里、理氣止痛良附丸合正氣天香散
2)濕熱壅滯證泄熱通腑、行氣導滯大承氣湯
3)飲食積滯證消食導滯、理氣止痛枳實導滯丸
4)肝郁氣滯證疏肝解郁、理氣止痛柴胡疏肝散
5)瘀血內停證活血化瘀、和絡止痛少腹逐瘀湯
6)中臟虛寒證溫中補虛、緩急止痛小建中湯
第二十一節(jié)腹痛
1寒邪內阻證——良附丸合正氣天香散
良附丸
良姜香附等分研,米湯姜汁加食鹽;合制為丸空腹服,胸悶脫痛一并翻。
正氣天香散
正氣天香經(jīng)血調,陳皮烏藥氣逍遙;香附蘇葉淡鹽水,祛寒還將干姜嚼。
2濕熱壅滯證——大承氣湯
大承氣湯大黃后下,芒硝佯化
大承氣湯用硝黃,配以枳樸瀉力強;陽明腑實真陰灼,急下存陰第一方。(大渴大熱煩燥便秘)
3飲食積滯證——枳實導滯丸
枳實導滯丸
枳實導滯曲連苓,大黃Jit澤與茯苓;食濕兩滯生郁熱,胸痞便秘用此方。
4肝郁氣滯證——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
四逆散中加茸香,枳實易殼行氣良;方名柴胡疏肝散,氣悶脅痛皆可暢。
5瘀血內停證——少腹逐瘀湯
少腹逐瘀小茴香;玄胡沒藥萼歸姜;官桂赤芍蒲黃脂,經(jīng)黯腹痛快煎嘗。
6中虛臟寒證——小建中湯(飴糖為君藥)
小建中湯芍藥多,桂枝甘草姜棗和;更加飴糖補中氣,虛勞腹痛服之瘞
二十二、泄瀉一運脾化濕
是以排便次數(shù)增多,糞質稀澹或完谷不化,甚至瀉出如水樣為主癥的病證。
古有將大便澹薄而勢緩者稱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勢急者稱為瀉,現(xiàn)臨床一般統(tǒng)稱泄瀉。
證型治法代表方藥
1)寒濕內盛證芳香化濕、解表散寒釐香正氣散
暴
2)濕熱傷中證清熱燥濕、分利止瀉葛根本連湯
瀉
3)食滯傷胃證消食導滯、和中止瀉保和丸
1)脾胃虛弱證健脾益氣、化濕止瀉參苓白術散
久
2)腎陽虛衰證溫腎健脾、固澀止瀉四神丸
瀉
3)肝氣乘脾證抑肝扶脾痛瀉要方
第二十二節(jié)泄瀉
(-)暴瀉
1寒濕內盛證一蕾香正氣散
方歌一疊香正氣白芷蘇,甘桔陳苓白Jtt樸;夏曲腹皮加姜棗,風寒暑濕并能除。
方歌二蕾香正氣腹皮蘇,甘桔陳苓厚樸術;夏曲白芷加姜棗,風寒暑濕并能除。
2濕熱傷中證——葛根黃苓黃連湯(葛根君藥,先煎)
葛根黃苓黃連湯,再加甘草共煎嘗;邪陷陽明熱痢,清里解表保安康。
3食滯腸胃證——保和丸
俏皮靈神下山來(連翹、陳皮、神曲,茯苓,半夏,山楂、萊瓶子、)
(二)久瀉
1脾胃虛弱證一參苓白就:散
參苓白Jft扁豆陳,蓮草山藥砂位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棗湯調服益脾神。
2腎陽虛證一一四神丸
3肝氣乘脾證——痛瀉要方
二十三、痢疾一熱痢清之,寒痢溫之,初痢實則通之,久痢虛則補之,寒熱交錯者溫清并用,虛實夾雜者攻補兼施。
赤多重用血藥,白多者重用氣藥。
是以大使次數(shù)增多,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黏凍為主癥。是夏秋季常見的腸道傳染病。
證型治法代表方藥
1)濕熱痢清腸化濕、調氣和血芍藥湯
2)疫毒痢清熱解毒、涼血除積白頭翁湯合芍藥湯
3)寒濕痢溫中燥濕、調氣和血不換金正氣散
4)陰虛痢養(yǎng)陰和營、清腸化濕黃連阿膠湯合駐車丸
5)虛寒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25年中國超材料行業(yè)市場深度分析及發(fā)展前景預測報告
- 2025年搽劑項目申請報告模板
- 2025年中國多種防臭鞋墊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前景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年四切一開關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2024Q3中國移動應用商店季度監(jiān)測報告
- 鋅合金壓鑄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再生黃板紙行業(yè)深度研究報告
- 2025年混凝土的技術開發(fā)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中國角鯊烯膠丸行業(yè)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規(guī)劃建議報告
- 中國造紙網(wǎng)毯洗滌器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4天津工業(yè)職業(yè)學院教師招聘考試筆試試題
- QCT1067.5-2023汽車電線束和電器設備用連接器第5部分:設備連接器(插座)的型式和尺寸
- 石灰石開采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
- 2024年高考歷史總復習中外歷史大事年表
- 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
- 管網(wǎng)改造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工行安心賬戶托管(交易資金)三方協(xié)議
- 第1課+古代亞非【中職專用】《世界歷史》(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 趙尚志愛國主義教育班會
- 產(chǎn)品生產(chǎn)技術方案
- 《陶瓷模型制作》課程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