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鑒賞(第二章)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3A/14/wKhkGWbi-nWAPAaDAAI-iiUuJAo236.jpg)
![美術鑒賞(第二章)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3A/14/wKhkGWbi-nWAPAaDAAI-iiUuJAo2362.jpg)
![美術鑒賞(第二章)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3A/14/wKhkGWbi-nWAPAaDAAI-iiUuJAo2363.jpg)
![美術鑒賞(第二章)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3A/14/wKhkGWbi-nWAPAaDAAI-iiUuJAo2364.jpg)
![美術鑒賞(第二章)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3A/14/wKhkGWbi-nWAPAaDAAI-iiUuJAo236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華夏瑰寶——中國畫藝術第一節(jié)中國畫概說一、中國畫的內(nèi)涵中國畫簡稱“國畫”,是指在中國長期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獨特體系的中國民族繪畫,它是用毛筆、墨、中國畫顏料,在特制的宣紙或絹素上作畫的藝術。二、中國畫的源流中國畫的起源問題,一直都是歷代美術史研究者不斷探索和最為關心的問題。唐代的張彥遠在其著作《歷代名畫記》中,將中國畫的起源追溯到傳說時代,指出那時的象形文字便是書寫與繪畫的統(tǒng)一。他認為,圖形與文字的脫離,才使得繪畫成為一門專門的藝術?,F(xiàn)代考古發(fā)掘出土的大量的史前和歷史早期繪畫形象的實物,不僅印證了1000多年前提出的有關早期中國畫發(fā)展的理論,同時也不斷增強我們對早期繪畫藝術的了解。如青海大通上孫家寨發(fā)現(xiàn)的“舞蹈彩紋陶盆”,繪有3組5人攜手踏歌的圖案,它是研究中國畫史的重要材料。三、中國畫的分類中國畫的種類有多種劃分標準,按表現(xiàn)題材,主要分為人物、山水、花鳥等。人物畫是以描繪人物形象為主體的繪畫;山水畫是以描寫山川自然景色為主體的繪畫;花鳥畫以描寫花卉、竹石、鳥獸、蟲魚為主體,其中最常見的是將花和鳥組合在一起的花鳥畫。按表現(xiàn)手段和技法劃分,中國畫主要分為工筆畫、寫意畫?!肮すP畫”又稱“細筆畫”,是用粗細勻致的線條來勾勒所描繪對象的形體與結(jié)構(gòu)的畫種,分白描與設色兩種?!皩懸猱嫛彼追Q“粗筆”,是一種簡練概括的筆墨,著重描繪物象的神韻和精神內(nèi)涵,而忽略所描寫對象的外貌形態(tài)的畫,分為“小寫意”和“大寫意”。小寫意多是結(jié)合一些工筆的畫法,工寫結(jié)合;大寫意則是輕松灑脫的一路狂寫。另外,按幅面樣式劃分,中國畫還可以分為立軸、橫卷、冊頁、扇面等款式。四、中國畫的工具材料中國畫的各種效果和技法都是與繪畫工具材料分不開的,主要有筆、墨、紙、硯、顏料等。(1)筆。毛筆有很多種,主要分為硬毫、軟毫和兼毫3類。(2)墨。墨的種類有油煙墨、松煙墨、墨膏及墨汁等。(3)紙。紙有生宣、熟宣之分,種類很多。寫意畫要用生宣紙,生宣紙吸水性很強,來畫工筆畫。(4)硯。硯是盛墨的容器,以端硯和歙硯為最好。好的硯臺不僅可以作為書畫工具,還可以作為觀賞的藝術品,而且有很高的文物收藏價值。(5)顏料。中國畫顏色種類很多,顏料也有多種規(guī)格,如膏狀、袋裝等。中國畫顏料質(zhì)細透明,質(zhì)量有高檔和低檔之分。一般從天然植物和礦物質(zhì)中提煉出的顏色比化學合成的顏色要好,顏色鮮艷、純正,不宜褪色。除了以上工具材料外,國畫的工具還有氈子、筆洗、調(diào)色用具等。五、中國畫的繪畫語言筆墨是中國畫繪畫語言的主體。對它的理解不能僅停留在表層,即它不僅是一種描繪事物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而且是一種獨立于描述對象之外的具有特定的審美標準和審美價值的語言體系,是在中華民族大文化背景上派生出來的一種表現(xiàn)語言系列。(一)外在形式“筆墨”即用筆、用墨。用筆即用線,線有粗細、頓挫、方圓、疾徐、轉(zhuǎn)折等變化形式。用墨即指墨色的變化,有焦、濃、重、淡、清等變化形式。(二)內(nèi)在含義筆墨的實施和運用,要受客觀對象和作者主觀因素兩者的制約和影響。在一件美術作品中,筆墨除了完成對表現(xiàn)對象的塑造外,還是畫家表現(xiàn)素質(zhì)、學養(yǎng)、情態(tài)、心志等的載體,是畫家人性品格與人文品格外化的產(chǎn)物??傊鳛橹袊嬎囆g語言的主體——筆墨,它是人和自然進行對話的心理反映。第二節(jié)中國畫的審美特征一、獨特的散點透視法“散點透視”是中國古代畫家根據(jù)內(nèi)容和藝術表現(xiàn)的需要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獨特的透視方法,即畫者不是固定在一個立腳點上作畫,而是根據(jù)畫者的需要,移動立腳點,把不同事物安排出現(xiàn)在同一畫面之中,通過其相互關系形成透視空間。這種“散點透視”的觀察方法在山水畫中非常多見,如北宋名畫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用的就是散點透視法。《清明上河圖》反映的是北宋都城汴梁內(nèi)外豐富復雜、氣象萬千的景象。整個畫圈很長,但無論站在哪一段看,景物的比例都是相近的,畫面上既能看到城內(nèi),又能看到郊野;既能看到橋上的行人,又能看到橋下的船;既能看到近處的樓臺樹木,又能看到遠處縱深的街道和河港。如果按照西方“焦點透視”的方法來畫,恐怕許多地方是根本無法畫出來的。二、“計白當黑”的構(gòu)圖方法中國畫非常講究構(gòu)圖,常常借用書法上的“計白當黑”來經(jīng)營畫面,即在沒有畫面的部位要像有畫面的部位一樣作認真的推敲和處理。三、隨類賦彩技法的運用中國畫的色彩,比較重視物體本身的固有色,往往會忽略環(huán)境色、光源色對物體產(chǎn)生的影響。如畫某種水果,就會賦予這種水果的基本色,使色與物、色與線、色與墨、色與色達到完美的調(diào)和。四、以線存形,以形傳神的造型規(guī)律中國畫屬表現(xiàn)藝術,它并不追求物體表面的形似,而強調(diào)抒發(fā)作者的主觀情趣。因此,它要“以線存形,以形傳神”,即在創(chuàng)作中,通過線勾畫出物像的輪廓、質(zhì)感、體積來。它一方面用形表現(xiàn)物體外在的、具體的、可視的形象;另一方面又用神揭示事物內(nèi)在的、本質(zhì)的、隱含的形象,賦予繪畫以生命。五、詩、書、畫、印的完美結(jié)合傳統(tǒng)的中國畫離不開詩詞、題款和篆刻,每幅作品在落筆之前,畫家一般都已經(jīng)將題詩的內(nèi)容、字體及印章在畫中的位置作了安排與考慮。因此,它要求畫家要具備很好的綜合藝術修養(yǎng)。一幅優(yōu)秀的作品必定是詩、書、畫、印的完美結(jié)合第三節(jié)人物畫賞析人物畫是中國畫中的重要畫科,它力求對每個人物的描繪都要做到逼真?zhèn)魃瘛⑿紊窦鎮(zhèn)?。從題材來說,人物畫大體可分為釋道、仕女、肖像、風俗、歷史故事等品類;從藝術手法上來說,人物畫有工筆重彩、寫意、白描等形式。人物畫發(fā)展概況一、顧愷之《洛神賦圖》顧愷之(約346~406年),東晉時無錫人,出生在世族家庭,當過世族軍政集團的大司馬參軍和皇帝的“散騎常侍”,是一個典型的士大夫?qū)I(yè)畫家,有“畫絕”、“才絕”、“癡絕”之稱。顧愷之的作品有很多,著名的有《洛神賦圖》、《女史箴圖》等。
《洛神賦圖》取材于三國著名文學家曹植編著的《洛神賦》。原著描述的是詩人因情感受挫,寄情于神話寓言,通過在洛水河邊與美麗的仙女相遇而發(fā)生的浪漫故事來表達自己對失去情人的思念。《洛神賦圖》中共畫了61個人物,除主人公以外,還反映了山石、樹木和馬匹,形象都十分生動。畫面用典型的蠶絲線描造型,墨色厚重、艷麗。二、閻立本《步輦圖》
閻立本(?~673年),陜西臨潼縣人,出身貴族,追隨唐太宗李世民,曾為李世民及許多開國立業(yè)的功勛大臣們畫過肖像,其中最為有名的是《步輦圖》。
《步輦圖》是一件紀實性肖像繪畫,描述的事件是吐蕃(今西藏)王松贊干布遣使臣祿東贊來唐都長安拜見唐太宗,迎接文成公主入吐蕃與松贊干布成親的場景。畫首的6位宮女抬著坐于步輦上的唐太宗李世民接見吐蕃使臣,營造出一種平靜和諧的氣氛。人物刻畫用的是鐵線描,筆法遒勁堅實,概括簡練;設色濃重妍麗而不繁復。三、吳道子《地獄變相圖》
吳道子(約680~759年),河南禹縣人,出身貧寒,早年當過畫工和雕塑工,后被唐玄宗召入宮中,授以“內(nèi)教博士”等職銜。吳道子主要以繪制宗教壁畫和宗教人物畫著稱,他畫的人物衣紋飛動,猶如被風吹揚,故有“吳帶當風”之稱。其開創(chuàng)的宗教繪畫新樣式“吳家樣”,也對后世影響極大。吳道子畫的宗教壁畫,僅長安、洛陽兩地的寺院道觀中就有300多幅?!兜鬲z變相圖》,是其佛教畫的代表作品。該畫以真實可感的形象表現(xiàn)主題,氣氛陰森可怖,看了令人不寒而栗,使觀看的人反思自省。據(jù)說許多以屠宰、賣肉、捕魚為職業(yè)的人看了《地獄變相圖》后,都因害怕殺生遭報應而改了行。四、張萱《搗練圖》、周昉《簪花仕女圖》
張萱(生卒年不詳),宮廷畫家,他的人物畫多以貴婦和宮女為對象,代表作品有《搗練圖》和《虢國夫人游春圖》?!稉v練圖》描繪的是一群正在制作絲絹的貴族家庭婦女的真實動人場面。周昉是張萱的學生,繼承和發(fā)展了張萱的藝術風格,也多以宮女和貴婦人為描繪對象,代表作有《簪花仕女圖》、《紈扇仕女圖》等。張萱和周昉同被稱為仕女畫家。五、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
顧閎中(生卒年不詳),江南人,其作品設色濃麗,尤其擅長描摹人物的神情意態(tài)。他最為著名的畫是現(xiàn)存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韓熙載夜宴圖》。《韓熙載夜宴圖》由聽琴、觀舞、休憩、賞樂和調(diào)笑等5個既可獨立成章,卻又相互關聯(lián)的片斷組成。整幅圖卷構(gòu)圖嚴謹,人物造型生動,線條遒勁流暢,色彩明麗典雅,在技巧和風格上比較完整地體現(xiàn)了五代人物畫的風貌。畫面表現(xiàn)的是面闊肩寬、高冠長髯、表情沉郁的主人公,正在與滿堂賓客和聲伎們聽琵琶演奏的場面。六、陳洪綬《米芾拜石圖》
陳洪綬(1599~1652年),浙江諸暨人,字章侯,號老蓮,性情孤傲倔強,崇禎時召為內(nèi)廷供奉而不就,后清兵入浙東時出家為僧。他善于繪畫,人物、山水、花鳥、竹石等樣樣精通。其工筆人物軀干偉岸,衣紋線條細勁清圓;工筆花鳥畫描繪精細,設色清麗,富有裝飾味;水墨寫意畫酣暢淋漓,手法簡練,色彩沉著含蓄,格調(diào)高雅古樸。陳洪綬在人物畫方面的貢獻卓著,他筆下的人物畫完全是象征主義的,已經(jīng)充分類型化、符號化了,可以說中國人物畫的文人化語言轉(zhuǎn)換是由陳洪綬完成的。在《米芾拜石圖》中,米芾的造型不再是常見的溫柔敦厚的文人形象,而改變?yōu)樯箱J下豐、頭大身小,寬袍廣袖,具有強烈裝飾趣味的形象,就連其身邊的侍者、隨從的造型也具有此特征。七、蔣兆和《流民圖》《流民圖》是蔣兆和于1942~1943年在北京創(chuàng)作的描繪現(xiàn)實生活場景的巨幅長卷。整幅作品都是用毛筆、水墨畫出,人物形象描繪得具體、深刻,有氣息奄奄臥地的老者,有抱鋤的青年農(nóng)民和其饑餓的家人,有抱著死去小女兒的母親,有在空襲中捂著耳朵的老人,以及抱在一起、望著天空的婦女、兒童‥‥‥在這幅作品中,蔣兆和把西畫素描手法引入中國畫中并進行了探索和嘗試,既在適當吸取光影法刻畫人物面部的同時,又以線描為主要造型手段。這是自近現(xiàn)代倡導寫實主義繪畫以來,在人物畫領域中所獲得的巨大成果。第四節(jié)山水畫賞析山水畫是中國畫中最重要,也是影響最大的一個科目,它的興起比人物畫要晚得多,大約在唐代時才趨于成熟。今天所能見到的最早的山水畫,是東晉畫家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中的背景山水。山水畫按傳統(tǒng)分法有水墨、青綠、淺絳、金碧、沒骨、淡彩等形式。山水畫在南北朝時興起。一、展子虔《游春圖》
展子虔(生卒年不詳),山東人,曾擔任北齊、北周、隋三朝的大夫,是一位繪畫多面手,擅畫人物、山水及雜畫。但是,他最為杰出的貢獻還是在于山水畫方面,現(xiàn)今留傳下來的唯一作品,就是現(xiàn)保存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游春圖》。二、王維《雪溪圖》
王維的畫經(jīng)常會用雪景、劍閣、棧道、曉行、捕魚等作為繪畫的題材,代表作品有《雪溪圖》等?!堆┫獔D》是一幅表現(xiàn)鄉(xiāng)村雪景的小品,畫面分近、中、遠三部分:近景是畫面左下方的一座木拱橋,通過它把觀者的視線引入冰雪天地之中;中景是一條結(jié)冰的大河,水平如鏡,波瀾不興;遠景是河對岸的雪坡、樹木、房舍等,掩映于茫茫白雪之中。整個畫面以渲染為主,用筆簡練奔放,設色自然清淡。整幅作品表現(xiàn)出悠遠、純凈的境界,意味深長。三、荊浩《匡廬圖》、董源《寒林重汀圖》
荊浩(生卒年不詳),山西沁水人,曾隱居于太行山,因此他所畫的山水都是巨壑、全景式的布局,場面浩大,氣勢雄偉,空間感很強,《匡廬圖》便是代表。荊浩在畫面中運用堅勁而密集的皴法,充分地表現(xiàn)出山石的凹凸明暗和紋理結(jié)構(gòu),并配合水墨濃淡的虛實變化,創(chuàng)造出了既雄偉又深遠遼闊的意境,真不愧為“全景山水”之稱。與荊浩截然不同,董源(?~約962年)生活在地勢平緩、陽光和煦、溫暖濕潤的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因此在董源的作品里,很難看到險峻奇峭的山峰,而多是江南丘陵江湖的動人景色?!逗种赝D》描繪的是隆冬時節(jié)的江南景色,畫中景物運用披麻皴,線條圓潤細長,安靜悠遠的氣息撲面而來。畫中遠處山丘靜穆橫臥,水汀幽深綿延,房舍沉默相對,竹木無言挺立,隆冬靜、寒的特點體現(xiàn)得很充分,可見畫家把握四季景物的高超技藝。四、李成《讀碑窠石圖》、范寬《溪山行旅圖》李成、范寬是北宋中原畫派代表。李成(919~約967年)居住在山東營丘,齊魯大地上的自然環(huán)境便成為他經(jīng)常描繪的對象。他善于描畫煙林平遠的景色,變雄勁、深厚為清曠、蕭疏。范寬(?~1031年)長期居住在終南山和大華山,他的畫就體現(xiàn)出崇山雄厚、巨石突兀、林木繁茂、氣勢逼人的特點。李成、范寬的代表作分別是《讀碑窠石圖》和《溪山行旅圖》,這兩幅作品也都體現(xiàn)出了他們各自的繪畫特點。五、馬遠《踏歌圖》馬遠和夏圭同是南宋院體山水畫的代表,他們畫作的共同特點是改變了北宋以來以主峰為中心的高山激流式構(gòu)圖和細密繁復的筆墨,而創(chuàng)新為對角線式的構(gòu)圖和簡潔單純的筆墨。馬遠的山水畫在取景上善于以偏概全、以小見大,人稱“馬一角”;在用筆上,他擴大了斧劈皴法,用筆直掃,水墨俱下,山石有棱有角。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踏歌圖》正是他這種風格的代表作品,畫中遠處山峰巨石之下,竹翠柳疏,幾個老少農(nóng)民在隴上歌舞,形象地表達了“豐年人樂業(yè),隴上踏歌行”的詩意。六、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倪瓚《容膝齋圖》
黃公望和倪瓚是元代著名山水畫家“元四家”中的兩人,另外兩人是王蒙和吳鎮(zhèn)?!霸募摇钡墓餐c就是都強調(diào)詩書畫印的結(jié)合,強調(diào)抒發(fā)個性,強調(diào)繪畫的娛樂性,強調(diào)筆墨趣味。但“元四家”的經(jīng)歷、藝術偏好、審美理想又不同,從而也就形成了他們各自鮮明的個性。黃公望的畫只有淺絳和水墨兩種,筆法平穩(wěn)而多變,用筆輕淡而渾厚,追求平靜與和諧之感;倪瓚的山水畫突出的特點是“簡”、“干”、“淡”,即構(gòu)圖、筆墨、形象簡潔,用筆用墨輕淡。倪瓚的作品《容膝齋圖》,可用一個“橫”字來貫穿,橫勢的山石、橫勢的用筆、橫勢的皴法,都為整個畫面增添了疏闊曠遠的氣氛。在構(gòu)圖上,用橫向的山石體塊將立軸畫面分割成了幾個段落,然后又以挺直的樹干將畫面連貫起來,既具有很強的形式美感,又體現(xiàn)了畫家獨特的審美情趣。七、沈周《廬山高》、唐寅《古木幽篁圖》
沈周是“吳門畫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功力深厚,創(chuàng)作出了多種風格的山水畫,有全景式的高山大川,也有田園小景。其繪畫手法簡單率直,極富生活意味,成為明代復興文人畫的先鋒,傳世作品《廬山高》可謂是全景式高山大川的代表之作。唐寅的繪畫曾取法于李成、范寬“南宋四家”及“元四家”,可以說是集眾家之長而自成一體。其作品以工細為主,兼有文人的筆墨,書法秀逸遒勁,風格灑脫,雅俗共賞,《古木幽篁圖》便是其繪畫特點的集中體現(xiàn)。八、石濤《山水清音圖》
石濤是“創(chuàng)新派”的代表之一,他的畫充滿了創(chuàng)新精神,在運筆、用墨、設色、構(gòu)圖上都突破了以往的程式,而令人耳目一新,《山水清音圖》就是—個例證?!渡剿逡魣D》描繪的是黃山的景色,整個畫面采取的是截景式構(gòu)圖,這樣就給人一種奇崛突兀的感覺,畫面的空間完全是靠畫中景物的前后掩映而產(chǎn)生的,畫中的山草向左偃伏,而松枝逆勢右出,呈現(xiàn)出動勢互補之態(tài)。此外,畫家用筆遒勁有力,用墨淋漓潑辣,山石用淡墨勾皴后又以濃墨、焦墨破擦,多種皴法交織互施,使畫面產(chǎn)生了生動的節(jié)奏。九、傅抱石《東山報捷圖》傅抱石在山水畫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和嘗試,比如他拋棄了正統(tǒng)派常用淡墨干積表現(xiàn)山石層層深厚、錯綜復雜的結(jié)構(gòu)與質(zhì)量感的繪畫手法,而喜歡在皮紙等表面粗糙的紙張上縱橫涂抹,任情緒恣肆發(fā)揮,在水墨淋漓中追求蒼茫渾厚的感覺,可以說他已將傳統(tǒng)的水墨山水畫推向了極致。他的大幅作品《東山報捷圖》是體現(xiàn)傅氏這種畫風的代表作之一?!稏|山報捷圖》設色絹本,高82厘米,寬170厘米,取材于歷史故事,畫中有十多個人物(仕女、小童、士兵等),或站或坐,姿勢不一,安排得當。這幅畫可以說是山水畫與人物畫的合成品,畫面背景中的樹木,是標準的橫涂縱抹的“抱石畫法”,從這我們能很清楚地看出它與傳統(tǒng)水墨山水畫的巨大區(qū)別。第五節(jié)花鳥畫發(fā)展賞析花鳥畫的興起要早于山水畫,在河姆渡遺址中,就有雙鳳朝陽的刻骨,在仰韶文化的彩陶圖案裝飾上,以植物和動物(如魚、鳥、鹿等)為主題是很普遍的;進入階級社會之后,花鳥畫被當作工藝美術的一部分,常在各種屏風、器物或裝飾品中出現(xiàn);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花鳥畫開始從工藝美術范圍中獨立出來,這時出現(xiàn)了專門從事花鳥畫創(chuàng)作的藝術家,據(jù)畫史記載,梁元帝蕭繹就曾畫有《蟬雀百團扇》;到了隋唐,特別是唐代,具有獨立審美意義的花鳥畫正式產(chǎn)生,從此花鳥畫作為一種獨立的畫科登上了畫壇。一、黃筌《寫生珍禽圖》、徐熙《豆花蜻蜓圖》黃筌最擅長用勾勒法作畫,即以細淡的墨線勾畫出所畫花鳥的輪廓,然后填以色彩。這種畫法通常會給人以富麗工巧的感覺,同時由于他也愛畫名花異草、珍禽奇鳥,他的畫一般都寓有富貴吉祥的含義,故有“富貴”之稱?!秾懮淝輬D》是其代表作品之一,描繪飛禽昆蟲20余種,刻畫精細逼真,可謂世間珍品。二、趙佶《臘梅山禽圖》趙佶擅長繪畫,山水、人物、樓閣、花鳥也有涉獵,其中尤其擅長的是花鳥。他的花鳥作品用筆挺秀靈活,舒展自如。《臘梅山禽圖》是其傳世作品之一,畫中一株臘梅枝干略彎,互相交錯而有變化,枝頭幾點黃梅開似有陣陣清香襲來。臘梅枝頭上有一對山雀相互依偎面向著左側(cè)畫面,將觀者的視線引向了畫外。畫家用勁細的墨筆勾勒臘梅枝干,然后用水墨渲染;山雀、萱草均用水墨畫出,筆墨的細粗、干濕配合協(xié)調(diào)和諧。其左下有畫家瘦金體的題詩一首:“山禽矜逸態(tài),梅粉弄輕柔,已有丹青約,千秋指白頭?!闭嬁坍嫻ふ氈拢挥猩钋槿?。三、徐渭《墨葡萄圖》
徐渭擅長潑墨大寫意花鳥畫,他的作品常常筆勢激動,氣度軒昂,如感情的宣泄,澎湃洶涌。他常在作品中借題發(fā)揮,把恣意縱橫的筆墨和題跋詩結(jié)合起來,以此來抒發(fā)心中的不滿與憤懣。如《墨葡萄圖》,其用墨干濕并重,蒼潤相間,很好地體現(xiàn)了畫家不求形似,而重生韻的繪畫風格。畫的左上角題有“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閑置閑拋野藤中”的詩句,把其英雄失落、懷才不遇、投門無路、一生潦倒的境遇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憤懣之情抒發(fā)得淋漓盡致。四、鄭燮《墨竹圖》
鄭燮是清代花鳥畫“揚州畫派”的代表之一,代表作品是《墨竹圖》。畫中畫了數(shù)枝竹子,它們有長有短,有的向左傾斜,有的向右傾斜,好像是在相互顧盼。竹后的幾根石柱用水墨勾畫,筆法秀挺硬氣,皴擦較少卻神韻俱全,與濃墨書寫的竹子相呼應,濃淡相映,虛實相照,妙趣橫生。整幅畫氣勢俊逸,讓人很容易就聯(lián)想到許多像竹子一樣有傲氣風骨的人。五、潘天壽《記寫雁蕩山花》
潘天壽,浙江寧海人,曾擔任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術學院)院長,是中國近現(xiàn)代最卓越的中國畫藝術大師之一。他曾多次到雁蕩山進行實地采風,他的雁蕩畫作不像前人那樣以繁多的皴法取勝,而是以骨氣、骨力取勝,即用其特有的筆線勾勒,并加以各種對比以及圓渾凝重的苔點,取得筆簡意遠的藝術效果?!队泴懷闶幧交ā肥桥颂靿鄣幕ɑ艽碜鳎嬅娴臉?gòu)圖和用色都非常具有特點,在近景山水的描繪中往往雜以山花野卉,描繪了一個花草生機盎然的小天地。第六節(jié)如何欣賞中國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垃圾中轉(zhuǎn)設備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前景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土地變更申請書
- 物流信息技術教育及人才培養(yǎng)策略
- 基于自我效能理論的靜默療法對接臺手術患者負性情緒的干預研究
- 國有企業(yè)勞務派遣工管理問題研究
- 匯報制作的邏輯性與條理性探討
- 內(nèi)胎模具自動化激光清洗系統(tǒng)研究
- 和營止痛湯聯(lián)合熱敏灸治療頸前路術后軸性癥狀的臨床療效觀察
- 2025年中國跌打損傷用藥未來趨勢預測分析及投資規(guī)劃研究建議報告
- 電子郵件溝通技巧提高工作效率的秘訣
- 藥品監(jiān)管知識培訓課件
-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課件
- 安全事故案例圖片(76張)課件
- 預應力錨索施工方案
- 豇豆生產(chǎn)技術規(guī)程
- MES運行管理辦法
- 中藥炮制學教材
- 現(xiàn)場快速反應跟蹤管理看板
- 框架核心筒結(jié)構(gòu)辦公樓施工測量方案(12頁)
- 常見腫瘤AJCC分期手冊第八版(中文版)
- 電氣第一種第二種工作票講解pptx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