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二古詩文閱讀第15講七上課標文言文復習(練習)目錄一、考點過關練 2TOC\o"1-2"\h\u考向1:文學文化常識 2考向2:內容理解及字詞句 2考向3:名句默寫 3考向4:問題思考 3二、真題實戰(zhàn)練 4三、重難創(chuàng)新練 10考向1:文學文化常識1.下列選項中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世說新語》是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組織編寫的-部志人小說。主要記載漢末至東晉士大夫的言談、鐵事。B.《論語》是儒家經典著作,宋代把它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稱為“四書”。C.《誡子書》選自《諸葛亮集》。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蜀漢政治家,軍事家。D.《穿井得一人》選自《列子》。這本書內容多為民間故事、寓言、神話傳說。2.下列關于《論語》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為主,只記錄了孔子本人言行。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睂懥藢W習的三種境界:知之、好之、樂之。其中,以學習為樂趣的人境界最高。C.“匹夫不可奪志也”中匹夫是指普通的人、男子漢。D.“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弊g文為:在溫習舊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fā)現,就可以做老師了?!岸庇修D折的味道,可見,知新比溫故是更重要的學習方法??枷?:內容理解及字詞句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論語》十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保ā稙檎罚┳釉唬骸皻q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保ā蹲雍薄罚┳迂晢栐唬骸坝幸谎远梢越K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保ā缎l(wèi)靈公》)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學而》)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保ā蹲訌垺罚┧抉R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顏淵》)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保ā稙檎罚?.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1)博學而篤志
篤:
(2)思而不學則殆
殆:(3)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然:
(4)我獨亡
亡:4.下列選項中,加點的詞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仁在其中矣
其恕乎B.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君子之過也C.人不知而不慍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D.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5.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保?)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體現了儒家學派提倡的怎樣的待人接物之道?請用簡潔的語言談談自己的理解??枷?:名句默寫7.(2022上·七年級課時練習)根據提示填空。(1)論述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系的句子是,。(2)世博會期間,喜迎各國賓朋,這種喜悅之情可以用《論語》中的“,”來表達。(3)文中表達要善于向周圍有長處的人學習的名言是,。(4)本文中表達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性的一句話是,。(5)《論語》中認為能保持君子風格的是:“,?”(6)子夏曰:“,,仁在其中矣?!笨枷?:問題思考(2023·黑龍江佳木斯·統(tǒng)考模擬預測)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炯住孔釉唬骸皽毓识拢梢詾閹熞?。”(《為政》)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保ā稙檎罚┳釉唬骸爸卟蝗绾弥撸弥卟蝗鐦分??!保ā队阂病罚ㄟx自《〈論語>十二章》)【乙】董遇,字季直,性質訥①而好學。人有從學者,遇不肯教,而云:“必當先讀百遍。”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從學者云:“苦渴②無日。”遇言:“當以‘三余'。”或問“三余”之意。遇言:“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也?!薄咀⑨尅竣儋|訥:樸實敦厚。②苦渴:苦于。8.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1)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樂:(2)性質訥而好學
好:9.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2)讀書百遍,其義自見。10.甲、乙兩文都談到了學習的問題。其中,甲文第二章講學習方法,講的是“學”與“思”的關系;第三章講對于學習的重要性。乙文則講述要充分利用學習。(2023·青?!そy(tǒng)考中考真題)班級舉辦“暢游詩文”活動,請你參與。登飛來峰北宋·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選自《資治通鑒》)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②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③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保ā队阂病罚葑釉唬骸叭诵校赜形?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保ā妒龆罚拮酉脑唬骸安W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保ā蹲訌垺罚ㄟx自《論語》)11.明語氣:以下語句該用什么語氣讀呢?請你幫小華選擇其中的一句,幫他解決朗讀的困惑。朗誦的語氣:激揚
悲傷
懇切
感嘆
勸勉①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②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③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我選擇的句子是:朗誦的語氣是:12.析字義:請根據示例,參考表格中出示的字的釋義,給句中加點字選擇恰當的解釋并將序號填寫到橫線上。文言詞句字典中的釋義列舉恰當的解釋示例:見往事耳①朝見②了解選擇②(1)不舍晝夜①停②房屋選擇(2)士別三日①太陽②天選擇(3)溫故而知新①學過的知識②所以選擇13.賞文本:為了更好地讀懂文本,明確作品內涵,同學們展開了討論,請你結合以上詩文,將下列對話補充完整。
14.談感悟:請你選取三則文本中的任意一則內容,結合自身感悟,談談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2023·內蒙古通遼·統(tǒng)考中考真題)領略了古詩文的“山川之美”后,彤彤再來請你一起學習中國古代文化經典——《論語》?!炯住浚?)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保ü?jié)選自《論語》)【乙】(4)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①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②。君子篤③于親,則民興于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④。”(5)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節(jié)選自《論語》)【注釋】①葸(xǐ):過分拘謹,膽怯懦弱。②絞:說話尖酸刻薄,出口傷人;太急切而無容忍。③篤:誠實,厚待。④偷:刻薄。15.請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1)為人謀而不忠乎(2)四十而不惑(3)故舊不遺(4)天下有道則見16.請你用“/”給【乙】文中畫線的部分斷句(限斷兩處)。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17.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2)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18.請你從以上五則《論語》中任選一則,聯系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理解和認識。(2023·山東日照·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是歲,蒙與周瑜、程普等西破曹公于鳥林,圍曹仁于南郡。瑜使甘寧前據夷陵,曹仁分眾圍寧,寧困急,使使請救,諸將以兵少不足分。蒙謂瑜、普曰:“留凌公績,蒙與君行,解圍釋急,勢亦不久,蒙保公績能十日守也?!庇终f瑜分遣三百人柴①斷險道,賊走可得其馬。瑜從之。軍到夷陵,即日交戰(zhàn),所殺過半。敵夜遁去,行遇柴道,騎皆舍馬步走。兵追蹙擊,獲馬三百匹,方船載還。曹公屯皖,大開稻田。蒙曰:“烷田肥美,若一收孰,彼眾必增,如是數歲,操態(tài)見矣,宜早除之?!庇谑菣嘤H征皖,引見諸將,問以計策。蒙乃薦甘寧為升城督,督攻在前,蒙以精銳繼之,侵展進攻蒙手執(zhí)枹鼓士卒皆騰踴自升食時破之。蒙回尋陽,未期而盧陵賊起,諸將討擊不能禽。權曰:“鷙鳥累百,不如一鶚?!睆土蠲捎懼?。蒙至,誅其首惡,余皆釋放,復為平民。權以蒙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賜錢一億,黃金五百斤。蒙固辭金錢,權不許。會蒙疾發(fā),權時在公安,迎置內殿。募封內有能愈蒙疾者,賜千金。時有針加,權為之慘憾。欲數見其顏色,又恐勞動,常穿壁瞻之。見小能下食則喜,顧左右言笑,不然則咄唶②、夜不能寐。后更增篤,年四十二,卒于內殿。蒙未死時,所得金寶諸賜盡付府藏,敕主者命絕之日皆上還,喪事務約。權聞之,益以悲感。評曰:呂蒙勇而有謀,斷識軍計。初雖輕果妄殺,終于克己,有國士之量,豈圖武將而已乎?。ü?jié)選自《三國志·卷五十四》)[注]①柴(zhài):用木圍護四周,引中為堵塞之意。②咄唶(duōjiè):嘆息。19.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侵晨進攻/蒙手執(zhí)枹鼓/士卒皆騰踴/自升食時破之B.侵晨進攻/蒙手執(zhí)枹鼓/士卒皆騰踴自升/食時破之C.侵晨進攻蒙/手執(zhí)枹鼓/士卒皆騰踴自升/食時破之D.侵晨進攻蒙/手執(zhí)枹鼓/士卒皆騰踴/自升食時破之20.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釋,意思是解除,與《賣油翁》中“釋擔而立”的“釋”意思不相同。B.遁,逃走,與盧綸《塞下曲》詩中“單于夜遁逃”的“遁”意思相同。C.固,意思是堅決,與《愚公移山》中“固不可徹”的“固”意思相同。D.克,意思是克制,與《曹劌論戰(zhàn)》中“故克之”的“克”意思不相同。2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呂蒙與周瑜等在南郡圍困曹仁后,派甘寧據守夷陵;但甘寧被曹仁反困,形勢危急,便派使者請求救援。B.曹操在皖地駐扎,大力開墾稻田。呂蒙認為這樣下去曹操軍力會增加,應早日鏟除;孫權同意他的看法。C.呂蒙討伐盧陵盜賊,誅殺首惡,釋放其余的人為平民,印證了孫權對他“鷙鳥累百,不如一鶚”的稱贊。D.呂蒙淡泊名利,推辭了孫權的所有封賞,將所得金寶賜物等都交付府藏,下令主事的人在他去世后上交。22.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蒙回尋陽,未期而盧陵賊起,諸將討擊不能禽。(2)欲數見其顏色,又恐勞動,常穿壁瞻之。23.文末評論說,呂蒙有行軍打仗的計謀,請以他提出的化解甘寧衷陵之困的計策為例簡要說明。(2022·北京·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下面兩則《論語》,完成下面小題。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述而》)24.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與“不義而富且貴”中“貴”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達官顯貴 B.洛陽紙貴 C.物以稀為貴 D.春雨貴如油25.對“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一句的理解,下列選項中正確的一項是(
)A.蔬菜米飯冷水,彎臂枕書苦讀,讀書的快樂是人生至樂。B.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當枕頭,這樣的生活也有樂趣。C.健康的飲食習慣、勞逸結合的生活狀態(tài),是快樂的源泉。D.艱苦的物質生活,使人獲得心理的滿足,從而得到樂趣。26.根據兩則《論語》及下面兩則材料,在后面語段中的橫線上填寫恰當的內容。材料一顏子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而不改其樂。夫富貴,人所愛也,顏子不愛不求,而樂乎貧者,獨何心哉?天地間有至貴至愛可求而異乎彼者,見其大而忘其小焉爾。見其大則心泰,心泰則無不足,無不足則富貴貧賤處之一也。(取材于周敦頤《通書·顏子第二十三》)材料二初,公未顯時,已欲任天下之重。嘗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狈驊n人之憂,而欲免其憂,使人皆樂,然后與之同其樂。(取材于王直《重修范文正公忠烈廟記》)顏回簞食瓢飲,孔子稱贊他“賢哉”,師生二人志同道合。周敦頤認為顏回“不改其樂”的原因是“①”。范仲淹汲取孔顏之樂的思想,主張“②”。他們倡導的人生追求已成為中華人文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2022·山西·統(tǒng)考中考真題)在班級舉辦的“善學精思”交流會上,啟慧小組以下面的閱讀材料為例,帶領大家學習古詩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弊釉唬骸叭诵?,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選自《論語》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選自《禮記·學記》27.辨其音·走進文本: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中“好”的讀音和詞義相同的一項是(
)A.好語似珠 B.好學不倦28.明其義·理解內容:請完成下面語句的翻譯。(1)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翻譯: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2)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翻譯:,。29.悟其理·豐富思想:《禮記》中說:“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闭堈旅嬖娭懈嬖V了我們“至道”的詩句,并將這句詩蘊含的哲理批注在相應位置。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詩句:______________;批注:______________。30.取其精·學以致用:《論語》中有不少格言警句,如果要選擇其中一句作座右銘,你會選擇哪句?為什么?溫馨提示:①座右銘泛指激勵、警醒自己的格言;②可以選自以上材料,也可以是《論語》中的其他語句。(2023·廣東汕頭·校聯考二模)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甲】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③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薄稙檎发茏釉唬骸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薄稙檎发葑釉唬骸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薄队阂病发拮釉唬骸帮埵枋筹嬎?,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薄妒龆发咦釉唬骸叭诵?,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⑧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⑨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薄蹲訌垺?節(jié)選自《論語》十二章)3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甲】文中的意思。(1)人不知而不慍()(2)我日三省我身()(3)思而不學則殆()32.把【甲】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2)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疽摇靠鬃诱勊鬃佑^于東流之水。子貢問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見大水必觀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大遍與諸生而無為也,似德。其流也焯下,裾拘必循其理,似義。其洸洸乎不渢盡,似道。若有決行之其應佚若聲響其赴百仞之谷不懼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約微達,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鮮潔,似善化。其萬折也必東,似志。是故君子見大水必觀焉。”(《荀子·宥坐》)33.解釋下列加點詞在【乙】中的意思。(1)大遍與諸生而無為也()
(2)似善化()34.請用“/”給【乙】文中畫線句子斷句。若有決行之其應佚若聲響其赴百仞之谷不懼似勇。35.【甲】文中有“匹夫不可奪志也”,【乙】文中有“其萬折也必東,似志”,兩文都談到“志”的內涵一樣嗎?請談談你的看法。(2023·廣西百色·統(tǒng)考一模)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蒹葭《詩經》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論語》十二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保ā稙檎罚┳釉唬骸皽毓识?,可以為師矣。”(《為政》)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保ā稙檎罚┳釉唬骸百t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保ā队阂病罚┳釉唬骸帮埵枋?,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保ā妒龆罚┳釉唬骸叭诵?,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保ā妒龆罚┳釉诖ㄉ显唬骸笆耪呷缢狗?,不舍晝夜?!保ā蹲雍薄罚┳釉唬骸叭娍蓨Z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保ā蹲雍薄罚┳酉脑唬骸安W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保ā蹲訌垺罚┛鬃邮兰遥ü?jié)選)孔子貧且賤。及長,嘗為季氏史①,料量平②;嘗為司職吏③而畜蕃息。由是為司空??鬃幽耆?,魯亂??鬃舆m齊,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與齊太師語樂,聞韶音,學之,三月不知肉味,齊人稱之??鬃尤ゲ苓m宋,與弟子習禮大樹下。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拔其樹??鬃尤ァ5茏釉唬骸翱梢运僖?。”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祗回④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鬃硬家?,傳十余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⑤于夫子,可謂至圣矣!(選自《史記》,有刪改)【注釋】①史:管理倉庫的小吏。②料量平:出納錢糧算量得準確清楚。③司職吏:管理牧場的官吏。④祗回:相當于“低回”。流連,盤桓。祗,恭敬。⑤折中:調和取正。36.下面對《蒹葭》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詩歌中主人公在深秋露重霜濃之時,徘徊岸邊,上下求索,尋找“伊人”而不得。B.每一章開頭寫景起興,烘托清冷氣氛,抒發(fā)主人公凄婉惆悵之情。C.“白露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表明地點的變化,暗示“伊人”難以尋覓。D.全詩采用重章疊句的形式,有一唱三嘆、回環(huán)往復的美感,同時深化了詩歌的意境。37.下面對《<論語>十二章》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學而時習之”“人不知而不慍”“吾日三省吾身”是談修身做人的。B.“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是孔子的自白,講述了孔子對“義”的堅守。C.“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是孔子在勉勵自己和學生要珍惜時間,發(fā)奮進取。D.“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告訴我們有堅定的志向是非常重要的。38.用“/”給《孔子世家》(節(jié)選)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天下君王至于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39.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有著繼承與發(fā)展的關系,時殊世異,有些詞語沿用至今,但詞義已發(fā)生變化。請寫出《<論語>十二章》中加點詞語的古今義。詞語古義今義朋①②可以③表許可飯④煮熟的谷類食物40.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2)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41.《論語·雍也》中孔子盛贊顏回“賢”,這個“賢”可以用哪個四字成語概括?為了突出顏回的“賢”,這一則用了什么寫作手法?請簡要分析。42.孔子一生歷經坎坷,卻矢志不渝,秉持“仁”的思想,“克己復禮”“仁者愛人”,是一位率真、率性的真“圣人”。請結合具體語句和你所了解的孔子經歷,說說你心中的孔子形象。
專題二古詩文閱讀第15講七上課標文言文復習(練習)目錄一、考點過關練 2TOC\o"1-2"\h\u考向1:文學文化常識 2考向2:內容理解及字詞句 2考向3:名句默寫 5考向4:問題思考 5二、真題實戰(zhàn)練 7三、重難創(chuàng)新練 20考向1:文學文化常識1.下列選項中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世說新語》是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組織編寫的-部志人小說。主要記載漢末至東晉士大夫的言談、鐵事。B.《論語》是儒家經典著作,宋代把它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稱為“四書”。C.《誡子書》選自《諸葛亮集》。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蜀漢政治家,軍事家。D.《穿井得一人》選自《列子》。這本書內容多為民間故事、寓言、神話傳說?!敬鸢浮緿【詳解】D.《穿井得一人》選自《呂氏春秋》,不是《列子》。故選D。2.下列關于《論語》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為主,只記錄了孔子本人言行。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睂懥藢W習的三種境界:知之、好之、樂之。其中,以學習為樂趣的人境界最高。C.“匹夫不可奪志也”中匹夫是指普通的人、男子漢。D.“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弊g文為:在溫習舊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fā)現,就可以做老師了?!岸庇修D折的味道,可見,知新比溫故是更重要的學習方法?!敬鸢浮緽【詳解】A.《論語》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選項中“只記錄了孔子本人言行”表述錯誤;C.句意為:普通人的志氣卻不可改變。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句中泛指平民百姓。選項表述錯誤;D.此句意在強調思考是學習的關鍵,能在溫習舊知識中有所發(fā)現,才可以憑借這一點為師?!岸北沓薪雨P系,孔子所說“溫故”是基礎,“知新”是深化,學知識是一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二者不存在輕重的關系。選項表述錯誤;故選B。考向2:內容理解及字詞句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墩撜Z》十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保ā稙檎罚┳釉唬骸皻q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衛(wèi)靈公》)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學而》)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保ā蹲訌垺罚┳迂曉唬骸熬又^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保ā蹲訌垺罚┧抉R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弊酉脑唬骸吧搪勚樱核郎忻?,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顏淵》)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保ā稙檎罚?.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1)博學而篤志
篤:
(2)思而不學則殆
殆:(3)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然:
(4)我獨亡
亡:4.下列選項中,加點的詞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仁在其中矣
其恕乎B.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君子之過也C.人不知而不慍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D.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5.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2)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體現了儒家學派提倡的怎樣的待人接物之道?請用簡潔的語言談談自己的理解。【答案】3.堅定疑惑這通“無”,沒有。4.B5.(1)不要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只要擔心自己不了解別人。(2)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可以憑借這個(條件)成為老師了。6.這句話的意思是自己所討厭(不喜歡)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這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行為準則。在生活中,我們不要以自我為中心,而應推己及人,寬容待人。【解析】3.本題考查文言文實詞。(1)句意: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篤,堅定。(2)句意:只憑空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不解。殆,疑惑。(3)句意: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謝的。然,這,這樣。(4)句意:惟獨我沒有。亡,通“無”,沒有。4.本題考查文言文虛詞。A.代詞/語氣詞;B.都是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C.連詞,表轉折/連詞,表順承;D.助詞,表示詢問的對象/……的人;故選B。5.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翻譯語句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現象,重點實詞必須翻譯到位,同時,還要注意查看有無特殊句式,注意關鍵詞的解釋。(1)重點詞語:患,擔心;之,取消句子獨立性,知,了解。(2)重點詞語:溫,溫習;故,形容詞用作名詞,指學過的知識;新,形容詞用作名詞,指新的理解和體會;為(wéi),動詞,做,擔任。6.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理解。作答本題時應首先翻譯并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再結合自己的生活時實際進行分析。這句話的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斷不可加在別人身上。這是最早是周禮的準則,受到儒家始祖孔子推崇。也就是,你要求別人做什么時,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這樣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別人這樣了,那么你的要求才會心安理得。這句話所揭曉的是處理人際關系的重要原則??鬃铀允侵溉藨斠詫Υ陨淼男袨闉閰⒄瘴飦韺Υ恕H藨撚袑拸V的胸懷,待人處事之時切勿心胸狹窄,而應寬宏大量,寬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給他人,不僅會破壞與他人的關系,也會將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確實應該堅持這種原則,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體現?!军c睛】參考譯文:《論語》十則孔子說:“學了知識然后按時溫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惱怒,不也是品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嗎?”孔子說:“只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望文生義,迷惑而無所得,只是思考卻不學習就會精神疲倦而無所得?!笨鬃诱f:“只有在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謝的?!弊迂晢枺河幸痪湓捒梢杂脕斫K生踐行它么?孔子說:大概是寬恕吧,自己不想要的東西,也不要強加給別人。孔子說:“知道學習的人比不上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快樂的人?!笨鬃诱f:“不要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應該擔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別人?!笨鬃诱f:“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弊迂曊f:“君子所犯的過錯,就象日食和月食一樣。犯了過錯,天下人都看得清楚;改正了,人人都心存敬仰?!彼抉R牛憂愁地說:“別人都有兄弟,唯獨我沒有?!弊酉恼f:“我聽到是這樣說的?。核郎忻\決定,富貴在天意安排。君子做事謹慎而沒有過失,與人交往恭敬而有禮貌,四海之內都是兄弟啊,君子有什么憂慮沒有兄弟呢?”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那么就可以憑借這一點去當(別人的)老師了?!笨枷?:名句默寫7.(2022上·七年級課時練習)根據提示填空。(1)論述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系的句子是,。(2)世博會期間,喜迎各國賓朋,這種喜悅之情可以用《論語》中的“,”來表達。(3)文中表達要善于向周圍有長處的人學習的名言是,。(4)本文中表達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性的一句話是,。(5)《論語》中認為能保持君子風格的是:“,?”(6)子夏曰:“,,仁在其中矣。”【答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有朋自過方來不亦樂乎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詳解】考查對古詩文的識記理解。默寫題作答時,一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錯字。本題中應注意“罔、殆、善、慍、篤”這幾個字的寫法??枷?:問題思考(2023·黑龍江佳木斯·統(tǒng)考模擬預測)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炯住孔釉唬骸皽毓识?,可以為師矣?!保ā稙檎罚┳釉唬骸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保ā稙檎罚┳釉唬骸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保ā队阂病罚ㄟx自《〈論語>十二章》)【乙】董遇,字季直,性質訥①而好學。人有從學者,遇不肯教,而云:“必當先讀百遍?!毖裕骸白x書百遍,其義自見?!睆膶W者云:“苦渴②無日?!庇鲅裕骸爱斠浴??!被騿枴叭唷敝狻S鲅裕骸岸邭q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也。”【注釋】①質訥:樸實敦厚。②苦渴:苦于。8.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1)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樂:(2)性質訥而好學
好:9.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2)讀書百遍,其義自見。10.甲、乙兩文都談到了學習的問題。其中,甲文第二章講學習方法,講的是“學”與“思”的關系;第三章講對于學習的重要性。乙文則講述要充分利用學習?!敬鸢浮?.(1)以……為快樂;(2)喜愛。9.(1)在溫習舊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fā)現,就可以做老師了。(2)書讀得多了,書中的意思自然就明白了。10.興趣時間【解析】8.本題考查文言文實詞。①句意:愛好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快樂的人。樂:以……為快樂。②句意:為人樸實敦厚,從小喜歡學習。好,喜歡。9.本題考查翻譯語句。注意關鍵詞:(1)溫:溫習。故:形容詞用作名詞,指學過的知識。新:形容詞用作名詞,指新的理解和體會。為(wéi):動詞,做,擔任。矣:語氣詞,表陳述。(2)見:同“現”,表露出來。10.本題考查內容理解?!爸卟蝗绾弥撸弥卟蝗鐦分?。”意思是:知道學習的人比不上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快樂的。比喻學習知識或本領,知道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接受得快,愛好它的人不如以此為樂的人接受得快。這一則講的是關于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知識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知識的學習感興趣,就會變被動為主動,以學習為樂事,在快樂中學習,既能提高學習的效率,還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這樣學到的才能夠靈活地運用。結合乙文“苦渴無日”可知,從學者認為沒有時間讀書。結合原文“當以‘三余’”“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也”可知,董遇告訴他們要抓緊空余時間,如冬天、夜間、雨天的時候讀書?!军c睛】參考譯文:【甲】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那么就可以憑借這一點去當(別人的)老師了?!笨鬃诱f:“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適從,只空想卻不學習,就會使精神受到損害?!笨鬃诱f:“知道學習的人比不上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快樂的人?!薄疽摇慷?,字季直,為人樸實敦厚,從小喜歡學習。附近的讀書人請他講學,他不肯教,卻對人家說:“一定要先讀百遍?!闭f:“讀書百遍,其中的含義自然就會顯現出來了。”請教的人說:“(您說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沒有時間?!倍稣f:“應當用‘三余’時間。”有人問“三余”的意思。董遇說:“冬天(沒有多少農活)是一年里的空閑時間,夜間(不便下地勞動)是一天里的空閑時間;雨天(無法干活)是平日中的空閑時間?!保?023·青?!そy(tǒng)考中考真題)班級舉辦“暢游詩文”活動,請你參與。登飛來峰北宋·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選自《資治通鑒》)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②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③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保ā稙檎罚茏釉唬骸爸卟蝗绾弥撸弥卟蝗鐦分??!保ā队阂病罚葑釉唬骸叭诵校赜形?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保ā妒龆罚拮酉脑唬骸安W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保ā蹲訌垺罚ㄟx自《論語》)11.明語氣:以下語句該用什么語氣讀呢?請你幫小華選擇其中的一句,幫他解決朗讀的困惑。朗誦的語氣:激揚
悲傷
懇切
感嘆
勸勉①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②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蹖W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我選擇的句子是:朗誦的語氣是:12.析字義:請根據示例,參考表格中出示的字的釋義,給句中加點字選擇恰當的解釋并將序號填寫到橫線上。文言詞句字典中的釋義列舉恰當的解釋示例:見往事耳①朝見②了解選擇②(1)不舍晝夜①停②房屋選擇(2)士別三日①太陽②天選擇(3)溫故而知新①學過的知識②所以選擇13.賞文本:為了更好地讀懂文本,明確作品內涵,同學們展開了討論,請你結合以上詩文,將下列對話補充完整。
14.談感悟:請你選取三則文本中的任意一則內容,結合自身感悟,談談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敬鸢浮?1.我選擇的句子是:①朗誦的語氣是:
激揚我選擇的句子是:②
朗誦的語氣是:
感嘆/懇切/勸勉我選擇的句子是:③
朗誦的語氣是:
懇切/勸勉(能答對其中一個語氣詞,即可得滿分)12.(1)①(2)②(3)①(填寫序號或正確的釋義均可得滿分)13.小麗: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小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14.示例:在《登飛來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兩句中,體會到當我們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的時候,應當鍥而不舍、勇攀高峰。在《孫權勸學》中,體會到在學習中要善于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并且在遇到困難時不找借口。在《論語》“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一句中,體會到要虛心求教,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言之有理即可得滿分)【解析】11.本題考查對詩句情感的理解。解答時,要先理解詩句意思,再結合詩句表達的情感進行分析。①句意為“不怕層層浮云遮住我那遠眺的視野,只因為我站在飛來峰頂”。這兩句詩寫詩人登臨高處的感受,“不畏”二字氣勢奪人,表現一個政治變革家撥云見日、高瞻遠矚的思想境界和豪邁氣概。在朗讀時,適合用激揚的語調。②句意為“你現在當權管事,不可以不學習”。這是孫權勸呂蒙學習時所說的話。孫權指出呂蒙為什么需要學習,語重心長,在朗讀時適合用懇切的語調③句意為“學習知識以后,經常溫習它,不是很高興的嗎?有同門的學友從遠方來,不是很快樂的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這是孔子通過自己在學習、交友、修身方面的感悟對他們進行懇切地勸勉,在朗讀時,適合用懇切/勸勉的語調。12.本題考查文言詞義。解答此題,需要有一定的文言知識儲備,在學習中要注意識記文言實詞。(1)句意:白天晚上都不停止。舍:停。故選①。(2)句意:讀書人分別多天。曰:天。故選②。(3)句意:溫習學過的知識從而得知新的理解與體會。故:學過的知識。故選①。13.本題考查古詩文名句的理解。解答此題,結合語境,要根據題干的提示寫出相應的句子,注意不能出現錯別字。第一句:根據‘“學’與‘思’的辯證關系”可知此處應填“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第二句:根據“通過現象看本質”等關鍵詞句可知此處應填“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本題易錯字有:罔、殆、畏。14.本題考查閱讀感悟的表達。解答時,選擇三則文本中與學習態(tài)度相關的內容,在把握句意的基礎上,聯系生活實際,提煉出相應的學習感悟即可。示例:在《孫權勸學》“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中,我明白了事物是不斷變化發(fā)展的,我們不能用一成不變的眼光看待一切人和事,而要用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點睛】參考譯文:《登飛來峰》:登上飛來峰頂高高的塔,聽說每天雞鳴時分在這可以看到旭日升起。不怕層層浮云遮擋我遠望的視線,只因為如今我站在最高層?!秾O權勸學》:起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管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來推托。孫權說:“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嗎?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務繁多,誰比得上我事務多呢?我經常讀書,自己覺得獲益頗多?!眳蚊捎谑情_始學習。
等到魯肅到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一起談論議事,魯肅十分吃驚地說:“你現在軍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謀略,不再是吳下時沒有才學的阿蒙了!”呂蒙說:“與讀書的人分別幾天,就應當用另外的眼光看待,長兄你知曉事情怎么這么晚呢?”于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和呂蒙結為好友后分別了?!?lt;論語>十二章》:①孔子說:“學了(知識)然后按一定的時間復習它,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惱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嗎?”②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從中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那么就可以憑借這一點去做老師了?!雹劭鬃诱f:“只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不學習就會心中充滿疑惑而無所得?!雹芸鬃诱f:“知道學習的人比不上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樂趣的人?!雹菘鬃诱f:“多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好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雹拮酉恼f:“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保?023·內蒙古通遼·統(tǒng)考中考真題)領略了古詩文的“山川之美”后,彤彤再來請你一起學習中國古代文化經典——《論語》?!炯住浚?)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保ü?jié)選自《論語》)【乙】(4)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①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②。君子篤③于親,則民興于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④?!保?)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保ü?jié)選自《論語》)【注釋】①葸(xǐ):過分拘謹,膽怯懦弱。②絞:說話尖酸刻薄,出口傷人;太急切而無容忍。③篤:誠實,厚待。④偷:刻薄。15.請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1)為人謀而不忠乎(2)四十而不惑(3)故舊不遺(4)天下有道則見16.請你用“/”給【乙】文中畫線的部分斷句(限斷兩處)。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17.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2)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18.請你從以上五則《論語》中任選一則,聯系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理解和認識。【答案】15.替迷惑,疑惑遺忘出仕做官16.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17.(1)時光像流水一樣消逝,日夜不停。(2)國家政治清明而自己卻無所作為,貧窮低賤,這是可恥的。18.示例一:由“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可知,人們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成熟,對生活的和人生就會有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示例二:由“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可知,時間飛逝,歲月不等人,我們要珍惜時光,進德修業(yè),孜孜不倦,永不停息。示例三:“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于親,則民興于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告訴我們,生活中如果人人都能講禮,社會就會興起仁德的風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會更和諧友善?!窘馕觥?5.此題考查文言詞語的解釋。解釋詞語要注意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現象。(1)為人謀而不忠乎:替人謀劃事情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為:替。(2)四十而不惑:四十歲(遇事)能不迷惑。惑:迷惑,疑惑。(3)故舊不遺:君子不遺忘背棄他的故交舊朋。遺:遺忘。(4)天下有道則見:天下有道就出來做官。見:出仕做官。16.此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文言文斷句首先要明確句意,同時運用以下方法:明詞性(根據詞性找句子結構),找句式(注意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對稱句、倒裝句等一些固定句式),看對話(標志詞如曰、云、言),據修辭(排比、對偶、反復、頂針)等。“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的意思是:一味恭敬而不知禮,就未免會勞倦疲乏;只知謹慎小心,卻不知禮,便會膽怯多懼;只是勇猛,卻不知禮,就會莽撞作亂。這是一組排比句,根據句子結構“……而……則……”可斷句為: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17.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翻譯。答題時先要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譯,再根據現代漢語的習慣進行調整,做到文從字順。直譯為主,意譯為輔。重點詞語有:(1)逝:往,離去;如:像;斯:代詞,這,指河水;夫:語氣詞,用于句末,表示感嘆;不舍晝夜:日夜不停。(2)邦:國家;有道:治國有方,社會講道德有法治,國泰民安,政治清明;貧:貧窮;賤:低賤;恥:恥辱。18.此題考查理解和認識。(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謀劃事情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復習了呢?”告訴我們無論是在生活上、學習上,還是工作上,都要經常對自己的言行進行反省反思,做得好的地方要保持,要發(fā)揚,做得不好的地方要改進。(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孔子說:“我十五歲開始有志于做學問,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四十歲(遇事)能不迷惑,五十歲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做事才能隨心所欲,不會超過規(guī)矩。”這句話強調了人生的不同階段需要有不同的心態(tài)和目標,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成長,才能更好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zhàn)和困難。(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币馑际牵嚎鬃釉诤舆吀袊@道:“時光像流水一樣消逝,日夜不停?!备嬖V我們要珍惜時間。(4)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于親,則民興于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意思是:孔子說:“一味恭敬而不知禮,就未免會勞倦疲乏;只知謹慎小心,卻不知禮,便會膽怯多懼;只是勇猛,卻不知禮,就會莽撞作亂;心直口快卻不知禮,便會尖利刻薄。君子能用深厚的感情對待自己的親族,民眾中則會興起仁德的風氣;君子不遺忘背棄他的故交舊朋,那民眾便不會對人冷淡漠然了。”闡釋了內在修養(yǎng)、遵循禮儀規(guī)范的重要性;(5)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意思是:孔子說:“堅定信念并努力學習,誓死守衛(wèi)并完善治國與為人的大道。不進入政局不穩(wěn)的國家,不居住在動亂的國家。天下政治清明就出來做官;天下政局混亂就隱居不出。國家政治清明而自己卻無所作為,貧窮低賤,這是可恥的;國家政局混亂而自己位高權重,這也是可恥的。”這句話告訴我們,好和壞的環(huán)境都要堅持好學和善良,要相信學習和道德的力量?!军c睛】參考譯文:【甲】文:(1)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謀劃事情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復習了呢?”(2)孔子說:“我十五歲開始有志于做學問,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四十歲(遇事)能不迷惑,五十歲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做事才能隨心所欲,不會超過規(guī)矩。”(3)孔子在河邊感嘆道:“時光像流水一樣消逝,日夜不停?!薄疽摇课模海?)孔子說:“一味恭敬而不知禮,就未免會勞倦疲乏;只知謹慎小心,卻不知禮,便會膽怯多懼;只是勇猛,卻不知禮,就會莽撞作亂;心直口快卻不知禮,便會尖利刻薄。君子能用深厚的感情對待自己的親族,民眾中則會興起仁德的風氣;君子不遺忘背棄他的故交舊朋,那民眾便不會對人冷淡漠然了?!保?)孔子說:“堅定信念并努力學習,誓死守衛(wèi)并完善治國與為人的大道。不進入政局不穩(wěn)的國家,不居住在動亂的國家。天下政治清明就出來做官;天下政局混亂就隱居不出。國家政治清明而自己卻無所作為,貧窮低賤,這是可恥的;國家政局混亂而自己位高權重,這也是可恥的?!保?023·山東日照·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是歲,蒙與周瑜、程普等西破曹公于鳥林,圍曹仁于南郡。瑜使甘寧前據夷陵,曹仁分眾圍寧,寧困急,使使請救,諸將以兵少不足分。蒙謂瑜、普曰:“留凌公績,蒙與君行,解圍釋急,勢亦不久,蒙保公績能十日守也。”又說瑜分遣三百人柴①斷險道,賊走可得其馬。瑜從之。軍到夷陵,即日交戰(zhàn),所殺過半。敵夜遁去,行遇柴道,騎皆舍馬步走。兵追蹙擊,獲馬三百匹,方船載還。曹公屯皖,大開稻田。蒙曰:“烷田肥美,若一收孰,彼眾必增,如是數歲,操態(tài)見矣,宜早除之。”于是權親征皖,引見諸將,問以計策。蒙乃薦甘寧為升城督,督攻在前,蒙以精銳繼之,侵展進攻蒙手執(zhí)枹鼓士卒皆騰踴自升食時破之。蒙回尋陽,未期而盧陵賊起,諸將討擊不能禽。權曰:“鷙鳥累百,不如一鶚。”復令蒙討之。蒙至,誅其首惡,余皆釋放,復為平民。權以蒙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賜錢一億,黃金五百斤。蒙固辭金錢,權不許。會蒙疾發(fā),權時在公安,迎置內殿。募封內有能愈蒙疾者,賜千金。時有針加,權為之慘憾。欲數見其顏色,又恐勞動,常穿壁瞻之。見小能下食則喜,顧左右言笑,不然則咄唶②、夜不能寐。后更增篤,年四十二,卒于內殿。蒙未死時,所得金寶諸賜盡付府藏,敕主者命絕之日皆上還,喪事務約。權聞之,益以悲感。評曰:呂蒙勇而有謀,斷識軍計。初雖輕果妄殺,終于克己,有國士之量,豈圖武將而已乎?。ü?jié)選自《三國志·卷五十四》)[注]①柴(zhài):用木圍護四周,引中為堵塞之意。②咄唶(duōjiè):嘆息。19.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侵晨進攻/蒙手執(zhí)枹鼓/士卒皆騰踴/自升食時破之B.侵晨進攻/蒙手執(zhí)枹鼓/士卒皆騰踴自升/食時破之C.侵晨進攻蒙/手執(zhí)枹鼓/士卒皆騰踴自升/食時破之D.侵晨進攻蒙/手執(zhí)枹鼓/士卒皆騰踴/自升食時破之20.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釋,意思是解除,與《賣油翁》中“釋擔而立”的“釋”意思不相同。B.遁,逃走,與盧綸《塞下曲》詩中“單于夜遁逃”的“遁”意思相同。C.固,意思是堅決,與《愚公移山》中“固不可徹”的“固”意思相同。D.克,意思是克制,與《曹劌論戰(zhàn)》中“故克之”的“克”意思不相同。2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呂蒙與周瑜等在南郡圍困曹仁后,派甘寧據守夷陵;但甘寧被曹仁反困,形勢危急,便派使者請求救援。B.曹操在皖地駐扎,大力開墾稻田。呂蒙認為這樣下去曹操軍力會增加,應早日鏟除;孫權同意他的看法。C.呂蒙討伐盧陵盜賊,誅殺首惡,釋放其余的人為平民,印證了孫權對他“鷙鳥累百,不如一鶚”的稱贊。D.呂蒙淡泊名利,推辭了孫權的所有封賞,將所得金寶賜物等都交付府藏,下令主事的人在他去世后上交。22.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蒙回尋陽,未期而盧陵賊起,諸將討擊不能禽。(2)欲數見其顏色,又恐勞動,常穿壁瞻之。23.文末評論說,呂蒙有行軍打仗的計謀,請以他提出的化解甘寧衷陵之困的計策為例簡要說明。【答案】19.B20.C21.C22.(1)呂蒙返回尋陽,不到一年,盧陵的賊寇再次作亂,將領們征討(卻)未能抓獲。(2)(孫權)屢次想去探望呂蒙的病情如何,又擔心勞煩驚動(呂蒙),(于是)常在墻上鑿洞觀望呂蒙。23.首先,呂蒙力排眾議,讓凌公績留守,自己則與周瑜、程普率軍親解夷陵之圍;其次,呂蒙建議周瑜派兵用木柴阻斷險要路口,讓敗退的敵人不得不棄馬步行?!窘馕觥?9.本題考查文言文的斷句。文言文斷句首先要讀懂句子的意思,根據句子的意思可以準確斷句。句子意思讀不懂的時候,也可根據虛詞、對話、修辭、句子結構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習慣句式等斷句。句中“侵晨”表示時間,指黎明;“蒙”指呂蒙,是“手執(zhí)枹鼓”的主語;“士卒”是“皆騰踴自升”的主語,這句寫出呂蒙親自擂鼓后對士卒士氣的影響;最后“食時”指吃早飯時,“之”代指城池。故本句意為:凌晨進攻皖縣,呂蒙手持鼓槌擂響戰(zhàn)鼓,士兵們都踴躍登城,到吃早飯時攻克了城池。據此可斷句為;侵晨進攻/蒙手執(zhí)枹鼓/士卒皆騰踴自升/食時破之;故選B。20.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理解。C.文中“蒙固辭金錢”句意為:呂蒙堅決不接受黃金和錢?!肮獭币鉃閳詻Q。而《愚公移山》中“固不可徹”句意為:頑固得沒法開竅。其中“固”是“頑固、固執(zhí)”的意思。兩者意思并不相同。選項理解有誤;故選C。21.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C.“鷙鳥累百,不如一鶚”句意為:鷙鳥有上百只,不如一只鶚。聯系后文“蒙至,誅其首惡,余皆釋放,復為平民”可知,呂蒙在聽從孫權的建議后,在征討盧陵時只殺了賊寇的首領。據此可知,這句話是孫權給呂蒙的征討策略,即先殺死賊寇的首領,不是對呂蒙的稱贊。選項理解有誤;故選C。22.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翻譯時,要做到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合,以直譯為主,注意重點字詞的翻譯。(1)句重點詞:期:滿一年;起:作亂;禽:通“擒”,捕捉。(2)句重點詞:數:屢次;顏色:面容、臉色;勞:勞煩;穿:指鑿洞;觀;觀望。23.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根據文章第一段“諸將以兵少不足分。蒙謂瑜、普曰:‘留凌公績,蒙與君行,解圍釋急,勢亦不久,蒙保公績能十日守也?!笨芍?,在眾多將領認為不能分兵時,呂蒙力排眾議,讓凌統(tǒng)留守,自己則與周瑜、程普率軍,親自解除夷陵之圍;根據第一段“又說瑜分遣三百人柴斷險道,賊走可得其馬。瑜從之。軍到夷陵,即日交戰(zhàn),所殺過半。敵夜遁去”可知,呂蒙建議周瑜派兵用木柴堵塞險要的路口,使得敵軍在逃跑時舍棄馬匹,而周瑜聽從建議后果然在最后擊退敵軍后斬獲三百匹馬的戰(zhàn)利品。據此總結作答即可。【點睛】參考譯文:這一年,呂蒙與周瑜、程普等人一起在烏林的西面大敗破曹,將曹仁圍困在南郡。周瑜派甘寧前去據守夷陵,曹仁分出一部分兵去包圍甘寧,甘寧被圍困,形勢十分危急,(于是甘寧)派使者向周瑜請求救援。眾將軍都認為目前兵力不足,沒法分兵(去救甘寧)。呂蒙(卻)對周瑜、程普說:“留下凌統(tǒng)(在這里守著),我與你們(一起)前往(夷陵),解除圍困,(按照現在的)局勢應該用不了多少時間,我擔保凌統(tǒng)能守此地十天?!保▍蚊桑┯謩裾f周瑜派三百人用木頭阻塞險道,(這樣)在敵人逃跑的時候就可以得到他們的馬匹。周瑜聽從了呂蒙的建議。(呂蒙等)率領大軍到達夷陵,當天就開戰(zhàn),殺傷敵人過半。敵人(放棄圍城)夜里逃跑,走到用木頭阻塞的道路時,騎兵都丟棄馬匹徒步逃跑。周瑜緊迫追擊,繳獲了三百匹馬,立即用船把這些馬匹運回了東吳。曹操在皖縣駐兵,大力開墾稻田。呂蒙說:“皖縣田地肥沃,如果一旦糧食豐收,他們的兵員就會添增,像這樣一連幾年,曹操的勢態(tài)就顯露出來了,應該早點除掉他們。”于是孫權親自征討皖縣,召見各位將領,詢問有何計策。呂蒙就推薦甘寧擔任升城都督,在前線督率攻城,呂蒙率領精兵緊隨其后。凌晨進攻皖縣,呂蒙手持鼓槌擂響戰(zhàn)鼓,士兵們都踴躍登城,到吃早飯時攻克了城池。呂蒙回到尋陽,不滿一年,廬陵的賊寇鬧事,諸將領征討(賊寇)卻不能(將他們)擒獲。孫權說:“鷙鳥有上百只,不如一只鶚?!保▽O權)又命令呂蒙前往征討。呂蒙到廬陵后,殺死賊寇的首領,將其他的人全部釋放,恢復他們平民的身份。孫權任命呂蒙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賜錢一億,黃金五百斤。呂蒙堅決不接受黃金和錢,孫權不答應。適逢呂蒙發(fā)病,當時孫權在公安,(就把呂蒙)接來安置在(自己的)內殿,招募國內有能治好呂蒙疾病的人,賞賜千金。當時有醫(yī)者用針刺呂蒙,孫權為呂蒙的疼痛而痛苦難過。(孫權)想多去探望呂蒙,又害怕勞煩驚動(他),常在墻上鑿洞觀望呂蒙。(孫權)看見呂蒙能稍稍吃點東西就高興,對身邊的人有說有笑,否則就嘆息不止,晚上睡不著覺。后來呂蒙病情加重,四十二歲時死在孫權的內殿。呂蒙還沒死時,就把孫權賞賜給自己的金銀珠寶等賜物全部交付給府庫收存,命令主管人員在他死后(將財物)全數上交,喪事務必簡辦。孫權聽說這些,更加悲痛感動。有評價說:呂蒙勇猛有謀略,知曉軍務。起初(他)雖然不計后果肆意殺人,但是終于克制自己,(他)有國士的氣量,哪里僅僅只是一個武將而已呢?。?022·北京·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下面兩則《論語》,完成下面小題。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述而》)24.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與“不義而富且貴”中“貴”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達官顯貴 B.洛陽紙貴 C.物以稀為貴 D.春雨貴如油25.對“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一句的理解,下列選項中正確的一項是(
)A.蔬菜米飯冷水,彎臂枕書苦讀,讀書的快樂是人生至樂。B.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當枕頭,這樣的生活也有樂趣。C.健康的飲食習慣、勞逸結合的生活狀態(tài),是快樂的源泉。D.艱苦的物質生活,使人獲得心理的滿足,從而得到樂趣。26.根據兩則《論語》及下面兩則材料,在后面語段中的橫線上填寫恰當的內容。材料一顏子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而不改其樂。夫富貴,人所愛也,顏子不愛不求,而樂乎貧者,獨何心哉?天地間有至貴至愛可求而異乎彼者,見其大而忘其小焉爾。見其大則心泰,心泰則無不足,無不足則富貴貧賤處之一也。(取材于周敦頤《通書·顏子第二十三》)材料二初,公未顯時,已欲任天下之重。嘗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夫憂人之憂,而欲免其憂,使人皆樂,然后與之同其樂。(取材于王直《重修范文正公忠烈廟記》)顏回簞食瓢飲,孔子稱贊他“賢哉”,師生二人志同道合。周敦頤認為顏回“不改其樂”的原因是“①”。范仲淹汲取孔顏之樂的思想,主張“②”。他們倡導的人生追求已成為中華人文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敬鸢浮?4.A25.B26.見其大而忘其小焉爾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解析】24.“不義而富且貴”中“貴”的意思:地位優(yōu)越。A.達官顯貴:就是職位高而聲勢顯赫的官吏?!百F”的意思:地位優(yōu)越;B.洛陽紙貴:比喻作品有價值,廣為流傳。貴:價格高;C.物以稀為貴:東西由于稀少而顯得珍貴。貴:珍貴;D.春雨貴如油:比喻非常珍貴。北方因春季降雨量少,而此時為小麥拔節(jié)孕穗時期,故春雨如油一般珍貴。貴:珍貴;故選A。25.本題考查對句子的理解?!帮埵枋常嬎?,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的意思是:我整天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做枕頭,也自得其樂。根據選項分析,B項理解正確。故選B。26.本題考查對材料的理解。第一空:根據材料一“天地間有至貴至愛可求而異乎彼者,見其大而忘其小焉爾”的意思“天地間值得追求的最為珍貴最值得愛的,是和富貴不一樣的大道,見到大道就忘記了小的富貴”分析,原因是“見到大道就忘記了小的富貴”。即:見其大而忘其小焉爾。第二空:根據材料二“嘗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焙汀对狸枠怯洝分小笆沁M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可知范仲淹的主張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军c睛】參考譯文: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么高尚??!一竹籃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里,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么高尚??!”孔子說:“我整天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做枕頭,也自得其樂。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辈牧弦唬侯伝爻缘氖怯每鹧b的飯喝的是用瓢裝的水,住在簡陋的小房中,別人忍受不了這樣的貧苦顏回卻不改變他向道的樂趣。富貴是人們所喜愛的,顏回不喜愛不追求,安貧樂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呢?天地間值得追求的最為珍貴最值得愛的,是和富貴不一樣的大道,見到大道就忘記了小的富貴。見到大道心就平靜,心靜了就沒有什么不滿足的,沒什么不滿足的那就能以平常心來對待富貴和貧賤。材料二:當初,范文正公未嶄露頭角時,已經想要承擔天下重任。他曾說:“大丈夫應當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天下人快樂以后才快樂?!蹦菓n人之憂,而要避免他人的憂慮,使人人都快樂,然后和他們一同快樂。(2022·山西·統(tǒng)考中考真題)在班級舉辦的“善學精思”交流會上,啟慧小組以下面的閱讀材料為例,帶領大家學習古詩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弊釉唬骸叭诵?,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選自《論語》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秲睹吩弧皩W學半”,其此之謂乎!選自《禮記·學記》27.辨其音·走進文本: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中“好”的讀音和詞義相同的一項是(
)A.好語似珠 B.好學不倦28.明其義·理解內容:請完成下面語句的翻譯。(1)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翻譯: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2)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翻譯:,。29.悟其理·豐富思想:《禮記》中說:“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闭堈旅嬖娭懈嬖V了我們“至道”的詩句,并將這句詩蘊含的哲理批注在相應位置。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詩句:______________;批注:______________。30.取其精·學以致用:《論語》中有不少格言警句,如果要選擇其中一句作座右銘,你會選擇哪句?為什么?溫馨提示:①座右銘泛指激勵、警醒自己的格言;②可以選自以上材料,也可以是《論語》中的其他語句?!敬鸢浮?7.B28.不也很快樂嗎?所以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29.詩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批注:這句詩蘊含的哲理是天地萬物新陳代謝,生生不息,要用樂觀的精神看待社會人生。30.示例一:座右銘: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理由:我以此句為座右銘是為了警醒自己學習時要邊讀書邊思考。只是讀書卻不認真思考,就會迷惑,只空想卻不讀書,就會疑惑,只有將“學”和“思”結合起來,才能學得扎實深刻。示例二:座右銘: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理由: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國軍隊可以改變其主帥,一個人的志向卻是不能改變的。我以此句為座右銘是為了激勵自己在生活中無論遇到什么樣的考驗,都要堅守氣節(jié),不能改變自己的志向?!窘馕觥?7.考查字音字義?!爸卟蝗绾弥摺币鉃椋褐缹W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昂谩弊x作hào,意為:愛好。A.意為:指詩文中警句妙語很多?!昂谩弊x作hǎo,意為:美好;B.意為:愛好學習,不知疲倦?!昂谩弊x作hào,意為:愛好;故選B。28.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要求:完整,流暢,準確。注意:(1)亦,也;樂,快樂;乎,嗎;(2)是故,因此;困,困惑。29.考查詩句賞析?!冻陿诽鞊P州初逢席上見贈》中蘊含了哲理的詩句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以沉舟、病樹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悵,卻又相當達觀。沉舟側畔,有千帆競發(fā);病樹前頭,正萬木皆春。他勸慰白居易不必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憂傷,對世事的變遷和仕宦的升沉,表現出豁達的襟懷。因為這兩句詩形象生動,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賦予它以新的意義,說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天地之間萬物新陳代謝乃是常理,面對生活中的困境,應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30.考查閱讀啟示,開放類試題,言之成理即可。如把“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弊鳛樽毅憽_@句話的意思是多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這句話體現出一種謙虛的學習態(tài)度。它會激勵著我隨時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向身邊的人學習,取長補短,得到進步與提升?!军c睛】參考譯文:孔子說:“學了(知識)然后按一定的時間復習它,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惱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嗎?”孔子說:“只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不學習就會心中充滿疑惑而無定見?!笨鬃诱f:“知道學習的人比不上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樂趣的人?!笨鬃诱f:“多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好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子夏說:“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彪m然有美味的內食,但不去品嘗,就不知道味道的甘美。雖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所以,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勵自己。所以說教和學是相互促進的?!渡袝?說命》說:“教人是學習的一半?!边@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2023·廣東汕頭·校聯考二模)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甲】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③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薄稙檎发茏釉唬骸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薄稙檎发葑釉唬骸爸卟蝗绾弥撸弥卟蝗鐦分?。”《雍也》⑥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述而》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⑧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⑨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薄蹲訌垺?節(jié)選自《論語》十二章)3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甲】文中的意思。(1)人不知而不慍()(2)我日三省我身()(3)思而不學則殆()32.把【甲】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2)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印刷服務合同
- 手破碎機設備買賣合同
- 聘用出納合同增加多場景
- 生產車間承包合同協(xié)議
- 機械工程勞務分包合同
- 河北化工醫(yī)藥職業(yè)技術學院《中學生物課堂教學技能訓練》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州華立科技職業(yè)學院《數據挖掘與決策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波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界面化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宜春學院《需求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宿州職業(yè)技術學院《水質工程學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蘋果樹病蟲害防治
- 中國空白地圖(打印)
- 成品半成品倉庫管理制度
- 《產品設計》(北希望)教學資料 課程標準 產品設計課程標準
- 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7單元核心素養(yǎng)教案
- 幼兒園垃圾分類PPT
- 申請?zhí)崛∽》抗e金個人授權、承諾書(樣表)
- 施工作業(yè)申請表
- 浸出液的凈化與沉積
- 銀行間本幣市場交易員資格考試真題模擬匯編(共586題)
- 苯乙酸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