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備戰(zhàn)中考試題解讀第三部分必考實驗探究題32酸堿的性質(zhì)及酸堿之間的反應一、實驗探究題1.(2021·金華)科學學習小組同學在完成鹽酸除鐵銹實驗時,發(fā)現(xiàn)生銹的鐵釘表面有氣泡生成。同學們對此現(xiàn)象感到很好奇,針對“氣體是由什么反應生成的這”一問題,設計實驗進行探究?!驹O計實驗】小組同學經(jīng)過認真分析思考,提出了自己的假設,并設計了圖甲所示的實驗A和B進行探究。實驗時,觀察到試管A中有氣泡,試管B中沒有氣泡,從而驗證了自己的假設是成立的。(1)小組同學設計圖甲所示實驗基于的假設是;(2)小金同學認為圖甲實驗A和B對照設置不夠嚴謹,溶液中的水可能會對氣體生成產(chǎn)生影響。于是在圖甲實驗基礎上補充設計了如圖乙對照實驗C和D。但小科同學認為對照實驗D的設置沒有必要,他提出這一觀點的理由是;(3)【反思提高】設置對照實驗首要問題是找準找全影響因素,通過控制變量,來進行對照實驗的設置,實現(xiàn)對照實驗組設置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具w移應用】一次課外實驗的意外現(xiàn)象:鎂條放入Na2CO3溶液中,快速產(chǎn)生氣泡。請結合設置對照實驗的思想,完成“氣體是由什么反應生成的”問題探究。【實驗探究】查閱資料:①鎂能與水緩慢反應生成氫氣;②Na2CO3溶液呈堿性,其溶液中除了Na+、CO32-、水分子外,還有OH-。小組同學設計了如圖丙對照試驗E、F和G。往鎂條中分別加入等量的水、Na2CO3溶液、x溶液進行實驗。一段時間后,觀察到試管E、G中有氣體產(chǎn)生,但緩慢且少,試管F中產(chǎn)生氣體既快又多。從對照實驗設置的角度分析,實驗G所加“x溶液”應該是;(4)分析圖丙實驗可知,鎂條放入Na2CO3溶液中,氣體是由鎂與水反應生成的。試管F中快速產(chǎn)生氣體,是因為Na2CO3溶液中存在能促進鎂與水反應的離子,該離子是。2.(2021·紹興)酸堿理論的發(fā)展如下:
(1)根據(jù)樸素的酸堿理論,Na2CO3屬于(選填“酸”或“堿”)。(2)根據(jù)酸堿電離理論理解酸堿反應的實質(zhì)是:。(3)已知H2CO3→HCO3?+H+和HCO3?→CO32-+H+,由酸堿質(zhì)子理論,H(4)隨著認知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酸堿理論的描述也在不斷完善。下列對不同酸堿理論的分析合理的是。A.酸堿電離理論認為酸堿是兩種不同的物質(zhì)B.酸堿電離理論認為氧元素是酸中必不可少的元素C.酸堿質(zhì)子理論認為酸和堿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離子D.酸堿質(zhì)子理論擴大了酸和堿的范圍,不再具有局限性3.(2021·麗水)為探究“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過程中,溶液的pH及溫度隨時間變化關系”,小科按圖甲連接好實驗裝置,往盛有一種溶液的燒杯中滴人另一種初溫相同的溶液、同時用玻璃棒攪拌、數(shù)字采集器和計算機實時顯示數(shù)據(jù)和曲線(如圖乙):橫坐標表示時間,左邊縱坐標表示pH,右邊縱坐標表示溶液的溫度。結合反應過程并分析曲線,回答下列問題:(1)膠頭滴管中的試劑是,150秒時燒杯中溶液含有的溶質(zhì)是;(2)燒杯中溶液的溫度升高的原因是。4.(2020·臺州)某同學要在一塊空地上種植作物,于是對這塊空地的土壤酸堿度進行測定。(1)在空地上確定5~6個位置進行取樣測定壤酸堿度。以下三種取樣位置設定合理的是。(2)將采集到的土樣進行處理后,用玻璃棒蘸取土壤浸出液,滴在上,將其呈現(xiàn)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色.確定了空地土壤的pH約為7.查閱資料,常見作物最適宜生長的土壤pH范圍如下表,則這塊空地上適合種植的作物有。作物大蒜絲瓜茄子沙棗最適pH范圍5.6~6.06.0~6.56.8~7.38.0~8.75.某興趣小組對“稀鹽酸與石灰石是否恰好完全反應”展開了系列實驗(稀鹽酸與石灰石中雜質(zhì)不反應)?!緦嶒灢僮鳌咳∫粔K狀石灰石于試管中,往試管中加入5毫升稀鹽酸?!緦嶒灛F(xiàn)象】①開始時固體表面有大量氣泡;②反應停止后,試管底部有塊狀固體殘留、固體表面無氣泡;③試管內(nèi)溶液無色。(1)【初步分析】反應停止后,某同學根據(jù)上述實驗現(xiàn)象進行初步判斷,得出了石灰石沒有反應完的結論。支持該同學得出這一結論的依據(jù)是(填上述實驗現(xiàn)象的序號)。(2)【小組討論】大家討論后認為,要判斷是否恰好完全反應,可以從液體和固體兩條途徑進行探究:一是探究殘留液體中是否還有鹽酸;二是探究殘留塊狀固體中是否還有碳酸鈣。【繼續(xù)探究】對原殘留液體是否還有鹽酸的探究,有同學取原殘留液體,滴加AgNO3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于是根據(jù)這一現(xiàn)象,得出了原殘留液體中存在鹽酸的結論。但小金認為根據(jù)這一現(xiàn)象是不能得出原殘留液中存在鹽酸的結論,小金的理由是。(3)探究原殘留液體中是否還有鹽酸,真正需要檢驗的離子是。(4)探究殘留塊狀固體中是否還有碳酸鈣。小麗取原殘留塊狀固體用水洗凈后加入稀鹽酸,將產(chǎn)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出現(xiàn)了的現(xiàn)象,于是得出殘留塊狀固體中還存在碳酸鈣?!緦嶒灲Y論】在原反應結束時,稀鹽酸與石灰石沒有恰好完全反應,石灰石中碳酸鈣有剩余。6.某興趣小組對氫氧化鋇溶液和稀鹽酸混合后是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展開了系列實驗。【實驗操作】用試管取6毫升氫氧化鋇溶液,往試管中加入6毫升稀鹽酸,等分成兩份?!緦嶒炞C明】(1)往其中一份混合液中滴入幾滴酚酞試液,發(fā)現(xiàn)溶液呈無色。說明溶液中不存在的離子是,證明兩者發(fā)生了反應。(2)【繼續(xù)探究】能否再設計一個實驗證明鹽酸中H+參加了反應?于是往混合液中滴入石蕊試液,發(fā)現(xiàn)變紅色,溶液呈酸性,這不能證明鹽酸中H+參加了反應。討論后,形成了新的對照實驗方案,將步驟補充完整:①往盛有另一份混合液的試管中,加入足量的鎂片;②,加入等量的鎂片。(3)證明原混合液的鹽酸中H+參加了反應的現(xiàn)象是。(4)【微觀解釋】從微觀上分析:氫氧化鋇溶液和稀鹽酸反應的實質(zhì)是。7.(2021·婺城模擬)科學課外興趣小組圍繞“酸堿中和反應”,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開展探究活動。請請你和他們一起完成以下實驗探究:[演示實驗]將一定量稀鹽酸加入到盛氫氧化鈣溶液的小燒杯中。[查閱資料]CaCl2溶液顯中性。[提出問題]實驗中未觀察到明顯現(xiàn)象,部分同學產(chǎn)生了頻感:反應后溶液中除了水還有哪些成分?[猜想與假設]針對疑問,同學猜想如下:猜想a:只有CaCl2猜想b:有CaCl2和HCl猜想c:有(填化學式)[實驗探究]為了驗證猜想,甲小組設計了下列三個方案:實驗方案方案Ⅰ滴加紫色石蕊試液方案Ⅱ加入鐵粉方案Ⅲ滴加Na2CO3溶液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溶液不變色產(chǎn)生白色沉淀實驗結論猜想a正確猜想b正確猜想c正確[評價反思]乙組同學認為滴加Na2CO3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證明猜想c正確,請你幫助他們說明原因:(用化學方程式解釋)。[拓展遷移]丙小組同學認為,要驗證猜想c成立,還可借助其他方案,為完成實驗探究,下列物質(zhì)中可選用的有(填序號)。①CO2②CuSO4溶液③BaCO3④酚酞溶液⑤FeCl3溶液8.(2021·南湖模擬)在學習了酸堿鹽知識后,某科學興趣小組用黑枸杞取液作了以下實驗:實驗一:室溫時,將蒸餾水和不同pH的硫酸、氫氧化鈉溶液,分別裝在14支試管中,并向每支試管中滴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實驗結果如下:pH1234567891011121314顏色粉紅粉紅粉紅淺紫淺紫紫紫藍藍深藍深藍灰綠黃黃棕實驗二:室溫時,向4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相同體積的以下4種物質(zhì),各滴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實驗結果如下:物質(zhì)稀鹽酸牛奶蒸餾水爐具清潔劑顏色粉色紫紫黃根據(jù)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爐具清潔劑的pH約為。(2)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不能確定牛奶呈中性的理由是。(3)小蘇打溶液的pH為8.3,向小蘇打溶液中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再滴入pH為4的稀鹽酸至過量,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9.(2021·上虞模擬)某同學對“菠菜中富含可溶性草酸鹽和碳酸鹽,與豆腐同食會引起結石”的說法產(chǎn)生了興趣。探究:菠菜里是否含有可溶性草酸鹽和碳酸鹽?[查閱資料]①可溶的草酸鹽、碳酸鹽能與CaCl溶液反應生成難溶于水的草酸鈣(CaC2O4)、碳酸鈣。②醋酸(化學式用HAc表示)不與草酸鈣反應,但能與碳酸鈣反應生成可溶性鹽。[實驗流程]根據(jù)流程回答問題:(1)操作①的名稱是。(2)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3)已知氣體D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步驟③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4)[實驗結論]菠菜里含有。10.(2021·婺城模擬)科學興趣小組同學針對“用大理石和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進行了相關的探究。[探究一]大理石與稀硫酸反應.實驗中發(fā)現(xiàn),選用大理石與稀硫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的硫酸鈣微溶物會覆蓋在固體表面,阻礙了大理石與稀硫酸的接觸,使反應速率逐漸減慢甚至停止。為此,該小組同學以“選擇合適濃度的硫酸和合適的反應溫度制取二氧化碳”為目的進行了如下實驗:實驗一:選擇合適濃度的硫酸操作:在28°C時,用裝有5mL硫酸溶液的注射器向盛有1g直徑為2mm大理石的大試管中注入硫酸,記錄15分鐘內(nèi)生成氣體的體積,見下表:試管編號12345硫酸濃度(%)1520253035氣體體積(mL)3547555142實驗二:選擇合適的反應溫度操作:往盛有1g直徑為2mm大理石的大試管中分別加入5mL相同合適濃度而不同溫度的硫酸溶液,觀察反應的情況,記錄如下表:試管編號ABCDE溫度(℃)4050607080現(xiàn)象和比較有少量氣泡氣泡比A號試管多氣泡明顯比B試管多大量氣泡產(chǎn)生,與常溫用鹽酸反應相似反應激烈,迅速產(chǎn)生大量氣體根據(jù)本次活動的實驗目的,分析處理表中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1)稀硫酸與大理石反應,在28℃時,選用硫酸的濃度最合適為%:(2)當堿酸濃度定時,反應速度與溫度之間存在的關系是,其中最合適用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溫度為℃;(3)[探究二]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常溫下,向盛有大理石的大試管中注入過重稀鹽酸,待完全反應后,往試管中逐漸滴入碳酸鈉溶液。同學們針對溶液中離子數(shù)目的變化展開討論并繪制如下圖像,X軸表示碳酸鈉溶液質(zhì)量,Y軸表示混合溶液中的某種離子數(shù)目,其中錯誤的是_______。(填字母編號)A.B.C.D.11.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慢慢通入CO2氣體,看不到明顯現(xiàn)象。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對所得溶液成分進行了如下探究。請你參與他們的探究活動,并完成以下問題:【提出問題】所得溶液中溶質(zhì)的成分是什么?【査閱資料】資料一:將CO2氣體慢慢地通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可能發(fā)生以下兩個化學反應:?先發(fā)生反應:2NaOH+CO2═Na2CO3+H2O?當NaOH反應完全后,繼續(xù)發(fā)生反應:Na2CO3+CO2+H2O═2NaHCO3資料二;Ca(HCO3)2易溶于水;CaCl2溶液均呈中性;NaHCO3溶液呈堿性,可使酚酞溶液變紅色?!静孪肱c假設】小組同學通過討論,提出了以下四種猜想猜想一:溶質(zhì)為NaOH和Na2CO3猜想二:溶質(zhì)全為Na2CO3猜想三:溶質(zhì)為猜想四:溶質(zhì)全為NaHCO3【實驗探究】小組同學設計并完成了如下實驗:實驗步驟實驗過程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①取適量反應后的溶液置于試管中,加入過量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②有氣泡產(chǎn)生猜想三成立【實驗總結】針對上述實驗,實驗小組總結并寫出了上述探究過程中的各步反應方程式。12.(2020·鄞州模擬)實驗小組將NaOH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結果溶液中生成了淺綠色的固體。該淺綠色固體到底是什么物質(zhì)?該小組對此固體的成分進行了研究?!静殚嗁Y料】a.NaOH與CuSO4反應既會生成Cu(OH)2,也會生成Cu4(OH)6SO4。b.Cu(OH)2在80℃時會分解生成CuO。c.Cu4(OH)6SO4不溶于水,能與酸反應,在300℃時分解?!窘⒉孪搿坎孪胍唬簻\綠色固體可能是Cu(OH)2;猜想二:淺綠色固體可能是Cu4(OH)6SO4;猜想三:淺綠色固體可能是?!緦嶒灢襟E】①過濾,得到淺綠色固體。過濾時需要將圓形濾紙折疊處理,下列圖示中不應該出現(xiàn)的情況是。②取少量淺綠色固體放入試管中,加熱至90℃,觀察到(填實驗現(xiàn)象),證明淺綠色固體中存在Cu(OH)2。③另取少量淺綠色固體放入試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固體完全溶解,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現(xiàn)(填實驗現(xiàn)象),證明淺綠色固體中存在Cu4(OH)6SO4?!镜贸鼋Y論】淺綠色固體中存在Cu4(OH)6SO4和Cu(OH)2。13.(2020·浙江模擬)小組利用石灰石(主要成分為CaCO3)與稀鹽酸的反應,用兩種不同方法分別測定生成CO2的質(zhì)量和體積:(1)實驗Ⅰ中,將小燒杯中的所有稀鹽酸分幾次加入到大燒杯中,并不斷攪拌,判斷石灰石中CaCO3完全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是。(2)實驗Ⅱ中,檢查氣密性,裝好藥品,然后將10mL稀鹽酸快速推入燒瓶中。若稀鹽酸是緩慢推入的,則可能造成的后果是。(3)實驗Ⅱ的實驗記錄如下(表中數(shù)據(jù)在相同溫度、相同壓強條件下測定):時間(min)12345678910注射器讀數(shù)(mL)60.085.088.089.089.589.889.990.090.090.0根據(jù)以上實驗過程和數(shù)據(jù)綜合分析,最終生成CO2的體積是mL。(4)經(jīng)過分析,你認為實驗Ⅱ的優(yōu)點是。14.(2020·寧波模擬)某實驗小組的同學為驗證氫氧化鈉的溶液是否與二氧化碳反應,分別設計了兩種方法。(1)方法一:如圖甲所示,兩個裝滿二氧化碳的同樣規(guī)格的瓶中分別注入等量的氫氧化鈉的溶液和蒸餾水,振蕩后若觀察到U形管左側的液于右側的液面,則證明溶液中的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此時右瓶內(nèi)的壓強(填”大于”或“小于)大氣壓。(2)方法二:如圖乙所示,在室溫為15℃時,將10g氫氧化鈉固體完全溶于80g水中,面后勻速地通入二氧化碳氣體。同時用傳感器測定溶液的pH變化,用數(shù)據(jù)采集器記錄并繪制圖像如圖丙所示(相同溫度下碳酸氫鈉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鈉)。①為了確定M點的溶液成分,先滴加酚酞試液,溶液變紅,再滴加過量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紅色不消失,則可判斷M點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zhì)是(填化學式)。②實驗中發(fā)現(xiàn)18min后溶液的pH基本不再變化,則此時燒杯中就可能觀察到現(xiàn)象。15.(2019·寧波模擬)小衢同學觀察了很多化學實驗后發(fā)現(xiàn):許多化學反應沒有明顯現(xiàn)象。有時為了探究反應是否發(fā)生或控制反應物的量,需要借助其它試劑使之產(chǎn)生易于觀察的現(xiàn)象。例如以下實驗:(1)實驗甲中玻璃棒的作用是;(2)實驗甲中向氫氧化鈉溶液滴加稀鹽酸至恰好完全反應時,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3)證明實驗乙中NaOH與CO2發(fā)生反應,除了可以滴加酸,還可滴加的試劑是:。(填化學式)16.某實驗小組的同學用氫氧化鈣溶液和鹽酸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時,向燒杯中的氫氧化鈣溶液加入稀鹽酸一會后,發(fā)現(xiàn)忘記了滴加指示劑.因此,他們停止滴加稀鹽酸,并對燒杯內(nèi)溶液中的溶質(zhì)成分進行探究.【提出問題】該燒杯內(nèi)溶液中的溶質(zhì)是什么?【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猜想三:?!静殚嗁Y料】氯化鈣溶液呈中性.【方案設計】方案方法步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方案一取少量燒杯內(nèi)的溶液于試管中,滴入幾滴無色酚酞溶液猜想一不正確方案二取少量燒杯內(nèi)的溶液于試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鈉溶液至過量猜想二不正確猜想三正確【反思與拓展】①在分析化學反應后所得物質(zhì)成分時,除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考慮反應物的用量.②隨著大家環(huán)保意識的增強,實驗室產(chǎn)生的污染越來越受到重視,實驗中產(chǎn)生的污染物必須無害化處理后再排放.要處理燒杯內(nèi)溶液,使其溶質(zhì)只含有CaCl2,應向燒杯中加入過量的.17.(2021九上·新昌期末)在學習了酸堿鹽知識后,某科學興趣小組用黑枸杞提取液作了以下實驗:實驗一:室溫時,將蒸餾水和不同出的硫酸、氫氧化鈉溶液,分別裝在14支試管中、并向每支試管中滴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實驗結果如下:試管1234567891011121314pH1234567891011121314顏色粉紅粉紅粉紅淺紫淺紫紫紫藍藍深藍深藍灰綠黃黃棕實驗二:室溫時,向4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相同體積的以下4種物質(zhì),各滴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實驗結果表中所示:物質(zhì)稀鹽酸稀硫酸牛奶爐具清潔劑顏色粉紅淺紫紫黃根據(jù)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一中試管中所裝的為蒸餾水(選填編號)。(2)實驗二所用的稀鹽酸的酸性比稀硫酸的酸性。(3)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分析,爐具清潔劑適合清除類污潰(選填“酸性”或“堿性”)。(4)小科認為,黑枸杞提取液也可以作為酸堿指示劑、你認為他的觀點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18.(2021九上·溫州期中)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探究氫氧化鈉的性質(zhì)時,將二氧化碳通入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中,沒有觀察到現(xiàn)象,小組同學對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是否發(fā)生反應產(chǎn)生了興趣,他們又做了如圖所示兩組實驗。(1)實驗一:如圖1,將氫氧化鈉溶液加入裝有二氧化碳的軟塑料瓶中,旋緊瓶蓋振蕩,觀察到軟塑料瓶變癟,小組同學認為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發(fā)生了反應,其中一位同學提出了質(zhì)疑,認為根據(jù)上述實驗現(xiàn)象足以證明二者發(fā)生了化學反應,應添加一組對照組。(2)實驗二,小組同學將實驗一做了改進,將注射器1中的氫氧化鈉溶液注入擰緊瓶蓋的軟塑料瓶中振蕩,觀察到軟塑料瓶變癟,再將足量的稀鹽酸從注射器2注入瓶中(如圖2),觀察到,證明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發(fā)生了反應。(3)實驗結束后,興趣小組的同學取少量實驗二中的液體,滴加酚酞后發(fā)現(xiàn)不變色,甲同學認為溶質(zhì)為氯化鈉,乙同學認為不一定。請你進一步設計實驗檢驗溶液中的溶質(zhì)組成。19.(2021九上·溫州期中)課堂上,教師為了讓學生更透徹了解稀釋濃硫酸操作要點,設計了圖甲所示的一組實驗,實驗一將濃硫酸往水中加,實驗二用少量紅墨水將水染成紅色,將染紅的水往濃硫酸中加,實驗現(xiàn)象如圖乙。實驗一1.用臘粘住的紙片飛落;2.導購端的小氣球鼓起,冷卻后又變癟了;3.試管上部有冷凝的水珠。實驗二1.染紅的水浮在濃硫酸液面上;2.染紅的水受熱沸騰,液滴飛濺;3.可聽到像熱油鍋中滴水的呲呲聲;4.上層的紅墨水顏色變黑(1)實驗一中,用蠟粘在試管外的紙片掉落說明。(2)實驗二中,滴加后試管內(nèi)液面上層主要是紅色,一段時間后,紅色液體顏色會變黑。這說明濃硫酸具有性。(3)如果實驗一和實驗二試管中的原有溶液量相同,實驗同時開始,以相同的滴速加入試劑,那么實驗初期,氣球鼓起較大的是(填“實驗一”或“實驗二”)。20.(2021九上·蕭山月考)為測定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含量,某小組同學在一定質(zhì)量的樣品中加入足量稀鹽酸,利用生成CO2的質(zhì)量來測定(忽略稀鹽酸揮發(fā)的影響)。
(1)小煦用圖甲裝置實驗,通過測定反應前后D裝置質(zhì)量的變化來得到CO2質(zhì)量。為了避免水蒸氣對實驗的影響,使測量結果更準確,裝置C中應裝入(填試劑名稱)。(2)小王用圖乙裝置實驗,通過測定反應前后裝置總質(zhì)量的變化來得到CO2質(zhì)量。他用堿石灰做干燥劑,請判斷這種做法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21.(2021九上·義烏期中)實驗小組同學向盛有2ml稀硫酸的試管中加入2ml氫氧化鈉溶液,未觀察到明顯現(xiàn)象.【提出問題】兩者是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實驗探究】將盛有上述實驗混合液的試管標為①,如圖甲.小華:測得實驗所用稀硫酸的pH<7,試管①中溶液pH>7.于是得出結論:.小敏:取兩支試管,編號為②和③,分別加入稀硫酸和試管①中溶液各2ml,逐滴滴加Na2CO3溶液至過量,實驗過程與現(xiàn)象如圖乙,由此他得出了與小華一樣的實驗結論.【反思評價】小軍認為小敏在實驗設計中存在不夠嚴密的地方,請幫他指出:【交流討論】試管③中的溶液中有哪些溶質(zhì)?同學們分析了兩位同學的實驗過程,一致認為沒有H2SO4,其理由是.在此基礎上,同學們提出了二種推理:推理1:含有Na2SO4、Na2CO3和NaOH推理2:含有Na2SO4、Na2CO3正確的是推理(選填“1”或“2”)22.(2021九上·新昌期中)某小組想證明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后,雖然無明顯現(xiàn)象,但確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試與他們一起完成實驗方案的設計,實施和評價,并得出有關結論。(1)探究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根據(jù)上圖所示實驗,當看到燒杯中溶液顏色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答:。由此可確定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了化學變化。(2)探究上述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后燒杯中的硫酸是否過量根據(jù)上述反應過程中溶液變成無色,不能確定稀硫酸是否過量,同學們又分別選取氯化鋇溶液、紫色石蕊試液設計實驗方案,請你判斷并分析:實驗方案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方案一取樣,滴入適量的氯化鋇溶液出現(xiàn)白色沉淀稀硫酸過量方案二取樣,滴入幾滴紫色石蕊試液溶液變紅稀硫酸過量上述設計的實驗方案中,正確的是(填“方案一”或“方案二”)。請你設計一個確定稀硫酸是否過量的實驗方案,你選用的藥品是,實驗現(xiàn)象及對應結論是。23.(2021九上·寧波月考)小紅在探究堿的化學性質(zhì)時,將稀鹽酸滴入到氫氧化鈉溶液中,意外地發(fā)現(xiàn)有氣泡產(chǎn)生,她認為氫氧化鈉溶液已經(jīng)變質(zhì)。【提出問題】變質(zhì)后的氫氧化鈉溶液中的溶質(zhì)是什么?【猜想假設】小紅對變質(zhì)后的氫氧化鈉溶液中的溶質(zhì)成分做出了兩種猜想:猜想一:Na2CO3猜想二:NaOH和Na2CO3【實驗設計】為了驗證上述猜想哪個正確,小紅設計了如下方案:取少量氫氧化鈉溶液樣品于試管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溶液,觀察溶液顏色的變化可以得出結論。小敏認為小紅的實驗方案不合理,理由是?!緦嶒炁c結論】小敏另外設計實驗方案并進行了探究,請你幫她完成下面的實驗報告: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結論步驟1:取少量氫氧化鈉溶液樣品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過量的氯化鈣溶液并振蕩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猜想一正確步驟2:將步驟1試管中的混合物過濾,。備戰(zhàn)中考試題解讀第三部分必考實驗探究題32酸堿的性質(zhì)及酸堿之間的反應一、實驗探究題1.(2021·金華)科學學習小組同學在完成鹽酸除鐵銹實驗時,發(fā)現(xiàn)生銹的鐵釘表面有氣泡生成。同學們對此現(xiàn)象感到很好奇,針對“氣體是由什么反應生成的這”一問題,設計實驗進行探究?!驹O計實驗】小組同學經(jīng)過認真分析思考,提出了自己的假設,并設計了圖甲所示的實驗A和B進行探究。實驗時,觀察到試管A中有氣泡,試管B中沒有氣泡,從而驗證了自己的假設是成立的。(1)小組同學設計圖甲所示實驗基于的假設是;(2)小金同學認為圖甲實驗A和B對照設置不夠嚴謹,溶液中的水可能會對氣體生成產(chǎn)生影響。于是在圖甲實驗基礎上補充設計了如圖乙對照實驗C和D。但小科同學認為對照實驗D的設置沒有必要,他提出這一觀點的理由是;(3)【反思提高】設置對照實驗首要問題是找準找全影響因素,通過控制變量,來進行對照實驗的設置,實現(xiàn)對照實驗組設置的有效性和完整性。【遷移應用】一次課外實驗的意外現(xiàn)象:鎂條放入Na2CO3溶液中,快速產(chǎn)生氣泡。請結合設置對照實驗的思想,完成“氣體是由什么反應生成的”問題探究?!緦嶒炋骄俊坎殚嗁Y料:①鎂能與水緩慢反應生成氫氣;②Na2CO3溶液呈堿性,其溶液中除了Na+、CO32-、水分子外,還有OH-。小組同學設計了如圖丙對照試驗E、F和G。往鎂條中分別加入等量的水、Na2CO3溶液、x溶液進行實驗。一段時間后,觀察到試管E、G中有氣體產(chǎn)生,但緩慢且少,試管F中產(chǎn)生氣體既快又多。從對照實驗設置的角度分析,實驗G所加“x溶液”應該是;(4)分析圖丙實驗可知,鎂條放入Na2CO3溶液中,氣體是由鎂與水反應生成的。試管F中快速產(chǎn)生氣體,是因為Na2CO3溶液中存在能促進鎂與水反應的離子,該離子是?!敬鸢浮浚?)氣體是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的(2)稀鹽酸溶液中含有水,鐵銹在稀鹽酸中無氣泡(3)NaOH(4)CO32-【解析】(1)小組同學設計圖甲所示實驗基于氣體是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的假設;
(2)稀鹽酸溶液中含有水,鐵銹在稀鹽酸中無氣泡,所以對照實驗D的設置沒有必要;
(3)碳酸鈉溶液中含有鈉離子、碳酸根離子、水分子和氫氧根離子,向鎂中加碳酸鈉溶液快速產(chǎn)生氣泡,而加水和X溶液則產(chǎn)生氣泡很少,從而得出碳酸根離子對實驗的影響,則說明X溶液可以排除鈉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的作用,X為氫氧化鈉;
(4)由上述分析可知,促進鎂與水反應的離子是CO32-;2.(2021·紹興)酸堿理論的發(fā)展如下:
(1)根據(jù)樸素的酸堿理論,Na2CO3屬于(選填“酸”或“堿”)。(2)根據(jù)酸堿電離理論理解酸堿反應的實質(zhì)是:。(3)已知H2CO3→HCO3?+H+和HCO3?→CO32-+H+,由酸堿質(zhì)子理論,H(4)隨著認知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酸堿理論的描述也在不斷完善。下列對不同酸堿理論的分析合理的是。A.酸堿電離理論認為酸堿是兩種不同的物質(zhì)B.酸堿電離理論認為氧元素是酸中必不可少的元素C.酸堿質(zhì)子理論認為酸和堿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離子D.酸堿質(zhì)子理論擴大了酸和堿的范圍,不再具有局限性【答案】(1)堿(2)酸電離出的氫離子和堿電離出的氫氧根離子結合成水的過程(或H++OH-=H2O)(3)HCO【解析】(1)根據(jù)樸素的酸堿理論,Na2CO3屬于堿;
(2)按酸堿電離理論可知,酸堿反應的實質(zhì)是酸電離出的氫離子和堿電離出的氫氧根離子結合成水的過程;
(3)由酸堿質(zhì)子理論,H2CO3的共軛堿是HCO3?3.(2021·麗水)為探究“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過程中,溶液的pH及溫度隨時間變化關系”,小科按圖甲連接好實驗裝置,往盛有一種溶液的燒杯中滴人另一種初溫相同的溶液、同時用玻璃棒攪拌、數(shù)字采集器和計算機實時顯示數(shù)據(jù)和曲線(如圖乙):橫坐標表示時間,左邊縱坐標表示pH,右邊縱坐標表示溶液的溫度。結合反應過程并分析曲線,回答下列問題:(1)膠頭滴管中的試劑是,150秒時燒杯中溶液含有的溶質(zhì)是;(2)燒杯中溶液的溫度升高的原因是。【答案】(1)稀鹽酸;NaCl和HCl(2)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放出熱量,溶液溫度逐漸上升,完全反應時,溶液溫度升到最高【解析】(1)由圖示可知,該反應是向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稀鹽酸,膠頭滴管中液體為稀鹽酸,150秒時燒杯中溶液pH小于7,則含有的溶質(zhì)是NaCl和HCl;
(2)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放出熱量,燒杯內(nèi)溶液溫度逐漸上升,完全反應時,溶液溫度升到最高;4.(2020·臺州)某同學要在一塊空地上種植作物,于是對這塊空地的土壤酸堿度進行測定。(1)在空地上確定5~6個位置進行取樣測定壤酸堿度。以下三種取樣位置設定合理的是。(2)將采集到的土樣進行處理后,用玻璃棒蘸取土壤浸出液,滴在上,將其呈現(xiàn)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色.確定了空地土壤的pH約為7.查閱資料,常見作物最適宜生長的土壤pH范圍如下表,則這塊空地上適合種植的作物有。作物大蒜絲瓜茄子沙棗最適pH范圍5.6~6.06.0~6.56.8~7.38.0~8.7【答案】(1)B(2)pH試紙;茄子【解析】(1)根據(jù)圖片可知,A和C中的取樣位置過于集中,很大范圍沒有取到,而B中六個取樣位置平均分布,覆蓋面更大,因此合理的是B;
(2)將采集到的土樣進行處理后,用玻璃棒蘸取土壤浸出液,滴在pH試紙上,將其呈現(xiàn)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色.確定了空地土壤的pH約為7。
因為7在6.8~7.3之間,所以這塊空地適合種植的作物是茄子。5.某興趣小組對“稀鹽酸與石灰石是否恰好完全反應”展開了系列實驗(稀鹽酸與石灰石中雜質(zhì)不反應)?!緦嶒灢僮鳌咳∫粔K狀石灰石于試管中,往試管中加入5毫升稀鹽酸?!緦嶒灛F(xiàn)象】①開始時固體表面有大量氣泡;②反應停止后,試管底部有塊狀固體殘留、固體表面無氣泡;③試管內(nèi)溶液無色。(1)【初步分析】反應停止后,某同學根據(jù)上述實驗現(xiàn)象進行初步判斷,得出了石灰石沒有反應完的結論。支持該同學得出這一結論的依據(jù)是(填上述實驗現(xiàn)象的序號)。(2)【小組討論】大家討論后認為,要判斷是否恰好完全反應,可以從液體和固體兩條途徑進行探究:一是探究殘留液體中是否還有鹽酸;二是探究殘留塊狀固體中是否還有碳酸鈣?!纠^續(xù)探究】對原殘留液體是否還有鹽酸的探究,有同學取原殘留液體,滴加AgNO3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于是根據(jù)這一現(xiàn)象,得出了原殘留液體中存在鹽酸的結論。但小金認為根據(jù)這一現(xiàn)象是不能得出原殘留液中存在鹽酸的結論,小金的理由是。(3)探究原殘留液體中是否還有鹽酸,真正需要檢驗的離子是。(4)探究殘留塊狀固體中是否還有碳酸鈣。小麗取原殘留塊狀固體用水洗凈后加入稀鹽酸,將產(chǎn)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出現(xiàn)了的現(xiàn)象,于是得出殘留塊狀固體中還存在碳酸鈣。【實驗結論】在原反應結束時,稀鹽酸與石灰石沒有恰好完全反應,石灰石中碳酸鈣有剩余?!敬鸢浮浚?)②(2)不存在稀鹽酸時,反應產(chǎn)生的氯化鈣溶液中含有氯離子,也與AgNO3溶液反應產(chǎn)生白色沉淀(3)氫離子(或H+)(4)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解析】(1)【初步分析】反應停止后,某同學根據(jù)上述實驗現(xiàn)象進行初步判斷,得出了石灰石沒有反應完的結論。支持該同學得出這一結論的依據(jù)②;
(2)但小金認為根據(jù)這一現(xiàn)象是不能得出原殘留液中存在鹽酸的結論,小金的理由是不存在稀鹽酸時,反應產(chǎn)生的氯化鈣溶液中含有氯離子,也與AgNO3溶液反應產(chǎn)生白色沉淀。
(3)探究原殘留液體中是否還有鹽酸,真正需要檢驗的離子是氫離子(或H+);
(4)探究殘留塊狀固體中是否還有碳酸鈣。小麗取原殘留塊狀固體用水洗凈后加入稀鹽酸,將產(chǎn)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出現(xiàn)了: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現(xiàn)象,于是得出殘留塊狀固體中還存在碳酸鈣。6.某興趣小組對氫氧化鋇溶液和稀鹽酸混合后是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展開了系列實驗?!緦嶒灢僮鳌坑迷嚬苋?毫升氫氧化鋇溶液,往試管中加入6毫升稀鹽酸,等分成兩份。【實驗證明】(1)往其中一份混合液中滴入幾滴酚酞試液,發(fā)現(xiàn)溶液呈無色。說明溶液中不存在的離子是,證明兩者發(fā)生了反應。(2)【繼續(xù)探究】能否再設計一個實驗證明鹽酸中H+參加了反應?于是往混合液中滴入石蕊試液,發(fā)現(xiàn)變紅色,溶液呈酸性,這不能證明鹽酸中H+參加了反應。討論后,形成了新的對照實驗方案,將步驟補充完整:①往盛有另一份混合液的試管中,加入足量的鎂片;②,加入等量的鎂片。(3)證明原混合液的鹽酸中H+參加了反應的現(xiàn)象是。(4)【微觀解釋】從微觀上分析:氫氧化鋇溶液和稀鹽酸反應的實質(zhì)是。【答案】(1)OH-(2)另用試管取3毫升相同質(zhì)量分數(shù)的稀鹽酸和3毫升水混合(或另用試管取3毫升相同的稀鹽酸)(3)第①步產(chǎn)生的氣體比第②步慢(或少)(4)H+和OH-結合生成H2O【解析】(1)無色酚酞遇堿變紅色,在中性和酸性環(huán)境中為無色,滴加酚酞溶液不變色,則說明溶液不是堿性,即沒有氫氧根離子;
(2)為了控制變量,要保證兩支試管中的溶液總體積相同,且形成對照,則②中加入相同體積的鹽酸3mL,然后加入3mL蒸餾水即可;
(3)證明原混合液的鹽酸中H+參加了反應,則第①步中的H+比第②步溶液中H+少,而鎂與H+反應能夠產(chǎn)生氫氣,H+越少則產(chǎn)生氫氣會較慢或者較少;
(4)Ba(OH)2+2HCl=BaCl2+2H7.(2021·婺城模擬)科學課外興趣小組圍繞“酸堿中和反應”,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開展探究活動。請請你和他們一起完成以下實驗探究:[演示實驗]將一定量稀鹽酸加入到盛氫氧化鈣溶液的小燒杯中。[查閱資料]CaCl2溶液顯中性。[提出問題]實驗中未觀察到明顯現(xiàn)象,部分同學產(chǎn)生了頻感:反應后溶液中除了水還有哪些成分?[猜想與假設]針對疑問,同學猜想如下:猜想a:只有CaCl2猜想b:有CaCl2和HCl猜想c:有(填化學式)[實驗探究]為了驗證猜想,甲小組設計了下列三個方案:實驗方案方案Ⅰ滴加紫色石蕊試液方案Ⅱ加入鐵粉方案Ⅲ滴加Na2CO3溶液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溶液不變色產(chǎn)生白色沉淀實驗結論猜想a正確猜想b正確猜想c正確[評價反思]乙組同學認為滴加Na2CO3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證明猜想c正確,請你幫助他們說明原因:(用化學方程式解釋)。[拓展遷移]丙小組同學認為,要驗證猜想c成立,還可借助其他方案,為完成實驗探究,下列物質(zhì)中可選用的有(填序號)。①CO2②CuSO4溶液③BaCO3④酚酞溶液⑤FeCl3溶液【答案】CaCl2和Ca(OH)2;產(chǎn)生氣泡,溶液由無色變?yōu)闇\綠色;CaCl2+Na2CO3=CaCO3↓+2NaCl;①②④⑤【解析】稀鹽酸加入到氫氧化鈣溶液中溶液中一定有生成的氯化鈣,鹽酸和氫氧化鈣可能剩余一種,所以猜想c為CaCl2和Ca(OH)2;
[實驗探究]若b猜想正確,則加入鐵粉,會觀察到產(chǎn)生氣泡,溶液由無色變?yōu)闇\綠色;加入碳酸鈉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因氯化鈣和氫氧化鈣都會與碳酸鈉反應產(chǎn)生碳酸鈣沉淀,所以不能證明猜想c正確,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的方程式為CaCl2+Na2CO3=CaCO3↓+2NaCl;要驗證猜想c成立,即含有氫氧化鈣和氯化鈣,則可通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產(chǎn)生碳酸鈣沉淀驗證,①正確,可通過加入硫酸銅與氫氧化鈣反應產(chǎn)生氫氧化銅沉淀證明,②正確,碳酸鋇與氫氧化鈣不反應,③錯誤;氫氧化鈣溶液能使酚酞變紅,④正確;氯化鐵溶液與氫氧化鈣反應可生成氫氧化鐵紅褐色沉淀,⑤正確。8.(2021·南湖模擬)在學習了酸堿鹽知識后,某科學興趣小組用黑枸杞取液作了以下實驗:實驗一:室溫時,將蒸餾水和不同pH的硫酸、氫氧化鈉溶液,分別裝在14支試管中,并向每支試管中滴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實驗結果如下:pH1234567891011121314顏色粉紅粉紅粉紅淺紫淺紫紫紫藍藍深藍深藍灰綠黃黃棕實驗二:室溫時,向4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相同體積的以下4種物質(zhì),各滴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實驗結果如下:物質(zhì)稀鹽酸牛奶蒸餾水爐具清潔劑顏色粉色紫紫黃根據(jù)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爐具清潔劑的pH約為。(2)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不能確定牛奶呈中性的理由是。(3)小蘇打溶液的pH為8.3,向小蘇打溶液中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再滴入pH為4的稀鹽酸至過量,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答案】(1)13(2)呈紫色時pH可能是6也可能是7,故不能判定是中性(3)溶液由藍色變紫色,最后變成淺紫色?!窘馕觥浚?)在爐具清潔劑里加入黑枸杞提取液后呈黃色,與實驗一的表格比較可知,此時它的pH=13;
(2)在牛奶中加入黑枸杞提取液后呈紫色,與實驗一的表格對照可知,不能確定牛奶呈中性的理由是:呈紫色時pH可能是6也可能是7,故不能判定是中性。
(3)小蘇打溶液的pH為8.3,此時呈藍色;向小蘇打溶液中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再滴入pH為4的稀鹽酸至過量,這個過程中溶液的pH不斷減小,根據(jù)實驗一表格可知:溶液由藍色變紫色,最后變成淺紫色。9.(2021·上虞模擬)某同學對“菠菜中富含可溶性草酸鹽和碳酸鹽,與豆腐同食會引起結石”的說法產(chǎn)生了興趣。探究:菠菜里是否含有可溶性草酸鹽和碳酸鹽?[查閱資料]①可溶的草酸鹽、碳酸鹽能與CaCl溶液反應生成難溶于水的草酸鈣(CaC2O4)、碳酸鈣。②醋酸(化學式用HAc表示)不與草酸鈣反應,但能與碳酸鈣反應生成可溶性鹽。[實驗流程]根據(jù)流程回答問題:(1)操作①的名稱是。(2)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3)已知氣體D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步驟③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4)[實驗結論]菠菜里含有。【答案】(1)過濾(2)將溶液中的草酸根和碳酸根完全沉淀出來(3)CaCO3+2HAc=Ca(Ac)2+H2O+CO2↑(4)可溶性草酸鹽和碳酸鹽【解析】(1)經(jīng)過操作①后得到溶液A和殘渣,因此操作①為過濾。
(2)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將溶液中的草酸根和碳酸根完全沉淀出來(3)氣體D能夠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則D為二氧化碳,則步驟③中和,碳酸鈣與醋酸反應,生成醋酸鈣,水和二氧化碳氣體,反應的方程式為:CaCO3+2HAc=Ca(Ac)2+H2O+CO2↑;
【實驗結論】菠菜里含有可溶性草酸鹽和碳酸鹽。10.(2021·婺城模擬)科學興趣小組同學針對“用大理石和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進行了相關的探究。[探究一]大理石與稀硫酸反應.實驗中發(fā)現(xiàn),選用大理石與稀硫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的硫酸鈣微溶物會覆蓋在固體表面,阻礙了大理石與稀硫酸的接觸,使反應速率逐漸減慢甚至停止。為此,該小組同學以“選擇合適濃度的硫酸和合適的反應溫度制取二氧化碳”為目的進行了如下實驗:實驗一:選擇合適濃度的硫酸操作:在28°C時,用裝有5mL硫酸溶液的注射器向盛有1g直徑為2mm大理石的大試管中注入硫酸,記錄15分鐘內(nèi)生成氣體的體積,見下表:試管編號12345硫酸濃度(%)1520253035氣體體積(mL)3547555142實驗二:選擇合適的反應溫度操作:往盛有1g直徑為2mm大理石的大試管中分別加入5mL相同合適濃度而不同溫度的硫酸溶液,觀察反應的情況,記錄如下表:試管編號ABCDE溫度(℃)4050607080現(xiàn)象和比較有少量氣泡氣泡比A號試管多氣泡明顯比B試管多大量氣泡產(chǎn)生,與常溫用鹽酸反應相似反應激烈,迅速產(chǎn)生大量氣體根據(jù)本次活動的實驗目的,分析處理表中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1)稀硫酸與大理石反應,在28℃時,選用硫酸的濃度最合適為%:(2)當堿酸濃度定時,反應速度與溫度之間存在的關系是,其中最合適用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溫度為℃;(3)[探究二]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常溫下,向盛有大理石的大試管中注入過重稀鹽酸,待完全反應后,往試管中逐漸滴入碳酸鈉溶液。同學們針對溶液中離子數(shù)目的變化展開討論并繪制如下圖像,X軸表示碳酸鈉溶液質(zhì)量,Y軸表示混合溶液中的某種離子數(shù)目,其中錯誤的是_______。(填字母編號)A.B.C.D.【答案】(1)25(2)溫度越高反應速度越快;70(3)D【解析】(1)由表中所給數(shù)據(jù)可知,稀硫酸與大理石反應,在28℃時,選用硫酸的濃度最合適為25%;
(2)當堿酸濃度定時,溫度越高反應速度越快,實驗室制取氣體要選擇速率適中的藥品,最合適用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溫度為70℃;
(3)試管中液體為氯化鈣和鹽酸,加入碳酸鈉,氯離子數(shù)目不不變,A正確;隨碳酸鈉的增加,鈉離子數(shù)目增加,B正確;氫離子數(shù)目減少,至0,C正確;碳酸鈉先與鹽酸反應,與鹽酸反應時鈣離子數(shù)目不變,與氯化鈣反應時鈣離子轉(zhuǎn)化為沉淀,數(shù)目減少,所以鈣離子個數(shù)先不變,再減小,D錯誤。11.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慢慢通入CO2氣體,看不到明顯現(xiàn)象。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對所得溶液成分進行了如下探究。請你參與他們的探究活動,并完成以下問題:【提出問題】所得溶液中溶質(zhì)的成分是什么?【査閱資料】資料一:將CO2氣體慢慢地通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可能發(fā)生以下兩個化學反應:?先發(fā)生反應:2NaOH+CO2═Na2CO3+H2O?當NaOH反應完全后,繼續(xù)發(fā)生反應:Na2CO3+CO2+H2O═2NaHCO3資料二;Ca(HCO3)2易溶于水;CaCl2溶液均呈中性;NaHCO3溶液呈堿性,可使酚酞溶液變紅色?!静孪肱c假設】小組同學通過討論,提出了以下四種猜想猜想一:溶質(zhì)為NaOH和Na2CO3猜想二:溶質(zhì)全為Na2CO3猜想三:溶質(zhì)為猜想四:溶質(zhì)全為NaHCO3【實驗探究】小組同學設計并完成了如下實驗:實驗步驟實驗過程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①取適量反應后的溶液置于試管中,加入過量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②有氣泡產(chǎn)生猜想三成立【實驗總結】針對上述實驗,實驗小組總結并寫出了上述探究過程中的各步反應方程式?!敬鸢浮縉a2CO3和NaHCO3;猜想四不成立(或有Na2CO3生成);取步驟①反應后的上層清液,加入稀鹽酸【解析】【猜想與假設】猜想一:如果通入的二氧化碳氣體較少,那么氫氧化鈉不能全部轉(zhuǎn)化為碳酸鈉,因此溶質(zhì)可能為NaOH和Na2CO3;
猜想二:如果通入二氧化碳的量剛剛好,能夠使氫氧化鈉全部轉(zhuǎn)化為碳酸鈉,因此溶質(zhì)可能全為Na2CO3;
猜想三:如果通入的二氧化碳氣體比較多但又不足以將碳酸鈉全部轉(zhuǎn)化為碳酸氫鈉,那么溶質(zhì)可能為:Na2CO3和NaHCO3;
猜想四:如果通入的二氧化碳租賃,那么溶質(zhì)可能全部為NaHCO3?!緦嶒炋骄俊啃〗M同學設計并完成了如下實驗:實驗步驟實驗過程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①取適量反應后的溶液置于試管中,加入過量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四不成立(或有Na2CO3生成)②取步驟①反應后的上層清液,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chǎn)生猜想三成立12.(2020·鄞州模擬)實驗小組將NaOH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結果溶液中生成了淺綠色的固體。該淺綠色固體到底是什么物質(zhì)?該小組對此固體的成分進行了研究?!静殚嗁Y料】a.NaOH與CuSO4反應既會生成Cu(OH)2,也會生成Cu4(OH)6SO4。b.Cu(OH)2在80℃時會分解生成CuO。c.Cu4(OH)6SO4不溶于水,能與酸反應,在300℃時分解?!窘⒉孪搿坎孪胍唬簻\綠色固體可能是Cu(OH)2;猜想二:淺綠色固體可能是Cu4(OH)6SO4;猜想三:淺綠色固體可能是?!緦嶒灢襟E】①過濾,得到淺綠色固體。過濾時需要將圓形濾紙折疊處理,下列圖示中不應該出現(xiàn)的情況是。②取少量淺綠色固體放入試管中,加熱至90℃,觀察到(填實驗現(xiàn)象),證明淺綠色固體中存在Cu(OH)2。③另取少量淺綠色固體放入試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固體完全溶解,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現(xiàn)(填實驗現(xiàn)象),證明淺綠色固體中存在Cu4(OH)6SO4?!镜贸鼋Y論】淺綠色固體中存在Cu4(OH)6SO4和Cu(OH)2?!敬鸢浮緾u(OH)2和Cu4(OH)6SO4;D;有黑色固體生成;白色沉淀【解析】【建立猜想】猜想一:淺綠色固體可能是Cu(OH)2;
猜想二:淺綠色固體可能是Cu4(OH)6SO4;
猜想三:淺綠色固體可能是Cu(OH)2和Cu4(OH)6SO4。
【實驗步驟】①在折疊濾紙時,濾紙不能出現(xiàn)縫隙,以免溶液從縫隙處流出,影響過濾效果,故選D;
②取少量淺綠色固體放入試管中,加熱至90℃,觀察到有黑色固體生成,證明淺綠色固體中存在Cu(OH)2。
③另取少量淺綠色固體放入試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固體完全溶解,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現(xiàn)白色沉淀,證明淺綠色固體中存在Cu4(OH)6SO4。13.(2020·浙江模擬)小組利用石灰石(主要成分為CaCO3)與稀鹽酸的反應,用兩種不同方法分別測定生成CO2的質(zhì)量和體積:(1)實驗Ⅰ中,將小燒杯中的所有稀鹽酸分幾次加入到大燒杯中,并不斷攪拌,判斷石灰石中CaCO3完全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是。(2)實驗Ⅱ中,檢查氣密性,裝好藥品,然后將10mL稀鹽酸快速推入燒瓶中。若稀鹽酸是緩慢推入的,則可能造成的后果是。(3)實驗Ⅱ的實驗記錄如下(表中數(shù)據(jù)在相同溫度、相同壓強條件下測定):時間(min)12345678910注射器讀數(shù)(mL)60.085.088.089.089.589.889.990.090.090.0根據(jù)以上實驗過程和數(shù)據(jù)綜合分析,最終生成CO2的體積是mL。(4)經(jīng)過分析,你認為實驗Ⅱ的優(yōu)點是?!敬鸢浮浚?)最后一次加入稀鹽酸,仍沒有氣泡產(chǎn)生(或電子天平示數(shù)不變化)(2)產(chǎn)生的氣體使裝置內(nèi)的壓強增大,導致稀鹽酸難以完全推入到燒瓶中或儀器連接處脫落(3)80(4)在密閉系統(tǒng)反應更加環(huán)保,現(xiàn)象更加直觀【解析】(1)根據(jù)最后一次加入稀鹽酸,仍沒有氣泡產(chǎn)生或電子天平示數(shù)不變化的現(xiàn)象即可判斷石灰石中碳酸鈣完全反應;
(2)緩慢推入稀鹽酸,產(chǎn)生的氣體使裝置內(nèi)的壓強增大,會導致稀鹽酸難以完全推入到燒瓶中或儀器連接處脫落;
(3)注射器中最初有10毫升的溶液,最終為90毫升,說明產(chǎn)生二氧化碳氣體體積為80毫升;
(4)實驗Ⅱ在密閉系統(tǒng)反應更加環(huán)保,現(xiàn)象更加直觀;14.(2020·寧波模擬)某實驗小組的同學為驗證氫氧化鈉的溶液是否與二氧化碳反應,分別設計了兩種方法。(1)方法一:如圖甲所示,兩個裝滿二氧化碳的同樣規(guī)格的瓶中分別注入等量的氫氧化鈉的溶液和蒸餾水,振蕩后若觀察到U形管左側的液于右側的液面,則證明溶液中的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此時右瓶內(nèi)的壓強(填”大于”或“小于)大氣壓。(2)方法二:如圖乙所示,在室溫為15℃時,將10g氫氧化鈉固體完全溶于80g水中,面后勻速地通入二氧化碳氣體。同時用傳感器測定溶液的pH變化,用數(shù)據(jù)采集器記錄并繪制圖像如圖丙所示(相同溫度下碳酸氫鈉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鈉)。①為了確定M點的溶液成分,先滴加酚酞試液,溶液變紅,再滴加過量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紅色不消失,則可判斷M點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zhì)是(填化學式)。②實驗中發(fā)現(xiàn)18min后溶液的pH基本不再變化,則此時燒杯中就可能觀察到現(xiàn)象?!敬鸢浮浚?)高;小于(2)NaOH、Na2CO3;有固體析出(或溶液變渾濁或出現(xiàn)白色沉淀均可)【解析】(1)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和水反應,使瓶內(nèi)壓強減小,且與氫氧化鈉反應的裝置內(nèi)壓強減小更明顯,所以U形管中左側的液面高于右側液面,此時右瓶內(nèi)的壓強小于大氣壓;
(2)向溶液中加酚酞,溶液變紅,再滴加過量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紅色不消失,說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鈉和氫氧化鈉;實驗中發(fā)現(xiàn)18min后溶液的pH基本不再變化,說明生成了碳酸氫鈉,因碳酸氫鈉溶解度小于碳酸鈉,所以會觀察到有固體析出;15.(2019·寧波模擬)小衢同學觀察了很多化學實驗后發(fā)現(xiàn):許多化學反應沒有明顯現(xiàn)象。有時為了探究反應是否發(fā)生或控制反應物的量,需要借助其它試劑使之產(chǎn)生易于觀察的現(xiàn)象。例如以下實驗:(1)實驗甲中玻璃棒的作用是;(2)實驗甲中向氫氧化鈉溶液滴加稀鹽酸至恰好完全反應時,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3)證明實驗乙中NaOH與CO2發(fā)生反應,除了可以滴加酸,還可滴加的試劑是:。(填化學式)【答案】(1)攪拌,加快反應速度(2)由于氫氧化鈉溶液能夠使無色的酚酞試液變紅,當?shù)渭酉←}酸至恰好完全反應時,會發(fā)現(xiàn)溶液紅色褪去(3)CaCl2或Ca(NO3)2或Ca(OH)2【解析】(1)玻璃棒的作用有:引流、攪拌;故攪拌,加快反應速度
(2)氫氧化鈉與鹽酸發(fā)生中和反應,恰好反應完全時,pH=7溶液呈中性,酚酞不變色,故由紅色變無(3)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碳酸根離子與鹽酸反應會有氣體放出,另外碳酸根離子與鈣離子結合會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鈣沉淀,故CaCl2或Ca(NO3)2或Ca(OH)216.某實驗小組的同學用氫氧化鈣溶液和鹽酸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時,向燒杯中的氫氧化鈣溶液加入稀鹽酸一會后,發(fā)現(xiàn)忘記了滴加指示劑.因此,他們停止滴加稀鹽酸,并對燒杯內(nèi)溶液中的溶質(zhì)成分進行探究.【提出問題】該燒杯內(nèi)溶液中的溶質(zhì)是什么?【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猜想三:。【查閱資料】氯化鈣溶液呈中性.【方案設計】方案方法步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方案一取少量燒杯內(nèi)的溶液于試管中,滴入幾滴無色酚酞溶液猜想一不正確方案二取少量燒杯內(nèi)的溶液于試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鈉溶液至過量猜想二不正確猜想三正確【反思與拓展】①在分析化學反應后所得物質(zhì)成分時,除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考慮反應物的用量.②隨著大家環(huán)保意識的增強,實驗室產(chǎn)生的污染越來越受到重視,實驗中產(chǎn)生的污染物必須無害化處理后再排放.要處理燒杯內(nèi)溶液,使其溶質(zhì)只含有CaCl2,應向燒杯中加入過量的.【答案】可能是CaCl2和HCl;溶液不變紅色;有氣泡產(chǎn)生;碳酸鈣【解析】氫氧化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反應后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鈣,而氫氧化鈣或鹽酸可能剩余其中一種,故猜想三為可能是CaCl2和HCl;
猜想一不正確,說明一定沒有氫氧化鈣,則加酚酞時,溶液不變色;猜想三正確,則說明含有鹽酸,加碳酸鈉溶液時,會產(chǎn)生氣泡;除去氯化鈣中的鹽酸,加入過量的碳酸鈣,再過濾即可。17.(2021九上·新昌期末)在學習了酸堿鹽知識后,某科學興趣小組用黑枸杞提取液作了以下實驗:實驗一:室溫時,將蒸餾水和不同出的硫酸、氫氧化鈉溶液,分別裝在14支試管中、并向每支試管中滴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實驗結果如下:試管1234567891011121314pH1234567891011121314顏色粉紅粉紅粉紅淺紫淺紫紫紫藍藍深藍深藍灰綠黃黃棕實驗二:室溫時,向4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相同體積的以下4種物質(zhì),各滴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實驗結果表中所示:物質(zhì)稀鹽酸稀硫酸牛奶爐具清潔劑顏色粉紅淺紫紫黃根據(jù)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一中試管中所裝的為蒸餾水(選填編號)。(2)實驗二所用的稀鹽酸的酸性比稀硫酸的酸性。(3)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分析,爐具清潔劑適合清除類污潰(選填“酸性”或“堿性”)。(4)小科認為,黑枸杞提取液也可以作為酸堿指示劑、你認為他的觀點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敬鸢浮浚?)7(2)強(3)酸性(4)正確,黑枸杞提取液在酸性溶液和堿性溶液中顯示的顏色不同【解析】(1)蒸餾水呈中性,pH=7,實驗一中試管7中所裝的為蒸餾水;
(2)由表中所給pH和溶液顏色變化可知,溶液呈粉紅比呈淺紫pH小,即酸性強,所以實驗二所用的稀鹽酸的酸性比稀硫酸的酸性強;
(3)爐具清潔劑呈堿性,適合清除酸類污漬;(4)因黑枸杞提取液在酸性溶液和堿性溶液中顯示的顏色不同,所以可作為酸堿指示劑。18.(2021九上·溫州期中)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探究氫氧化鈉的性質(zhì)時,將二氧化碳通入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中,沒有觀察到現(xiàn)象,小組同學對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是否發(fā)生反應產(chǎn)生了興趣,他們又做了如圖所示兩組實驗。(1)實驗一:如圖1,將氫氧化鈉溶液加入裝有二氧化碳的軟塑料瓶中,旋緊瓶蓋振蕩,觀察到軟塑料瓶變癟,小組同學認為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發(fā)生了反應,其中一位同學提出了質(zhì)疑,認為根據(jù)上述實驗現(xiàn)象足以證明二者發(fā)生了化學反應,應添加一組對照組。(2)實驗二,小組同學將實驗一做了改進,將注射器1中的氫氧化鈉溶液注入擰緊瓶蓋的軟塑料瓶中振蕩,觀察到軟塑料瓶變癟,再將足量的稀鹽酸從注射器2注入瓶中(如圖2),觀察到,證明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發(fā)生了反應。(3)實驗結束后,興趣小組的同學取少量實驗二中的液體,滴加酚酞后發(fā)現(xiàn)不變色,甲同學認為溶質(zhì)為氯化鈉,乙同學認為不一定。請你進一步設計實驗檢驗溶液中的溶質(zhì)組成?!敬鸢浮浚?)將等量的水加入裝有等量二氧化碳的軟塑料瓶中(2)產(chǎn)生氣泡或瓶子鼓起或瓶子恢復原狀(3)滴入紫色石蕊試液,若溶液呈紫色,則只有氯化鈉;若呈紅色,則有稀鹽酸和氯化鈉。(或答金屬、金屬氧化物、pH試紙、碳酸鹽均可)【解析】(1)因二氧化碳溶于水或與水反應也會使裝置內(nèi)壓強減小,塑料瓶變癟,所以要證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需添加將等量的水加入裝有等量二氧化碳的軟塑料瓶中對比實驗;
(2)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裝置內(nèi)壓強減小,碳酸鈉與鹽酸反應又可生成二氧化碳,壓強又會變大,加入鹽酸時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產(chǎn)生氣泡或瓶子鼓起、瓶子恢復原狀,由此通過碳酸鈉的生成來證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的反應;
(3)因酚酞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都呈無色,所以要證明溶液的溶質(zhì)成分,可滴入紫色石蕊試液,若溶液呈紫色,則只有氯化鈉;若呈紅色,則有稀鹽酸和氯化鈉。19.(2021九上·溫州期中)課堂上,教師為了讓學生更透徹了解稀釋濃硫酸操作要點,設計了圖甲所示的一組實驗,實驗一將濃硫酸往水中加,實驗二用少量紅墨水將水染成紅色,將染紅的水往濃硫酸中加,實驗現(xiàn)象如圖乙。實驗一1.用臘粘住的紙片飛落;2.導購端的小氣球鼓起,冷卻后又變癟了;3.試管上部有冷凝的水珠。實驗二1.染紅的水浮在濃硫酸液面上;2.染紅的水受熱沸騰,液滴飛濺;3.可聽到像熱油鍋中滴水的呲呲聲;4.上層的紅墨水顏色變黑(1)實驗一中,用蠟粘在試管外的紙片掉落說明。(2)實驗二中,滴加后試管內(nèi)液面上層主要是紅色,一段時間后,紅色液體顏色會變黑。這說明濃硫酸具有性。(3)如果實驗一和實驗二試管中的原有溶液量相同,實驗同時開始,以相同的滴速加入試劑,那么實驗初期,氣球鼓起較大的是(填“實驗一”或“實驗二”)?!敬鸢浮浚?)濃硫酸溶于水放出熱量(2)脫水(3)實驗二【解析】(1)蠟受熱會熔化,實驗一中,用蠟粘在試管外的紙片掉落說明濃硫酸溶于水放出熱量;
(2)實驗二中,濃硫酸使紅墨水變黑,說明濃硫酸具有脫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wifi覆蓋工程合同范本
- 充電樁充電合同范本
- 化肥 購銷合同范本
- 公司增資合同范例
- 勞動薪酬合同范本
- 出售新地磅合同范本
- 勞務派遣簡短合同范本
- 公司代理財務記賬合同范本
- 生活用水水箱清洗施工方案
- 農(nóng)村礦山出租合同范本
- 《井中分布式光纖聲波傳感數(shù)據(jù)采集規(guī)程》標準報批稿
- 人音版 音樂 八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 我和你教案
- 教育戲劇在小學教育中的應用研究 論文
- 代理法人免責協(xié)議書版本
- 2024年青島港灣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必考題
- 門診導診課件
- python程序設計-說課
- 《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國專家共識(2024版)》解讀
- DB32T4124-2021廢水污染物自動監(jiān)測設備參數(shù)傳輸技術規(guī)范
- 《中國潰瘍性結腸炎診治指南(2023年)》解讀
- 廣州石牌村改造規(guī)劃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