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山東省濱州市高考語文一模試卷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18分)
1.(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自從以“疑古辨?zhèn)巍睘樘卣鞯墓攀繁孢\動興起后,中國古史學界圍繞著黃帝事跡是“神話的歷史化”
還是“歷史的神話化”這一問題爆發(fā)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學術爭論。
所謂“神話的歷史化”,就是認為黃帝本為天神,而后有一個被歷史化的過程。持此觀點的古史辨派
學者使用的關鍵詞是“神話”和“歷史”
按照古史辨派學者的觀點,傳說是以口傳為特征的一種故事,它的內容包括神話和歷史。神話是否可
以為古史研究采用,在文字記錄沒有產(chǎn)生以前(口傳時代),傳說是神話和歷史的屬概念(上位概念),古
史辨派學者認為有些神話中有歷史真實。隨著文字記錄的出現(xiàn)(文本時代),傳說中的部分神話、歷史內
容開始轉化為文本。這一時期,文字使用者還有可能直接創(chuàng)造新的神話。這時候,傳說和歷史、神話的關
系也發(fā)生了變化。
所謂“歷史的神話化”,就是認為黃帝傳說有歷史的根基,其后進入神話,批評古史辨派陣營使用的
關鍵詞則是“傳說”和“歷史”,而兼及“神話”
在徐旭生著作中,與古史辨派相比,“歷史”的用法無別,“傳說”的用法則差別極大。就內涵而言,
神話不含史實成分,更多的站在西方“傳說”的傳統(tǒng)上。從概念關系來看,西方文獻的傳說與神話、歷史
是并列關系(如圖),試圖以此證明古史辨派的觀點缺乏科學性。
徐旭生先生的傳說、神話、歷史關系圖
“傳說”這一概念,折射著東西文化的碰撞。從語源來看,徐旭生使用的“傳說”對應著英語的legend,
legend多用于講述英雄的不凡才能,它的含義與今天我們說的“傳奇”“民間傳說”“民間故事”相近。然
而,其譯稱則因語境差異而截然不同;在這種情況下,也勢必會陷入內涵難以“等價”轉換的困境,這種
窘?jīng)r即翻譯界所稱的“不可通約性”。當徐氏成為史學界批評古史辨派疑古傾向的旗幟性人物時,便難免
會陷入兩難的境地。
要同時解決“黃帝是人是神”的問題和神話學在歷史學、考古學研究中的地位問題,關鍵就在于重新
確定神話、傳說和歷史三個概念的內涵及其關系。簡單地說,我們可以基本采用古史辨派學者處理神話、
傳說、歷史這三個概念關系的方法,以上兩個問題便有望初步得到解決。總之,近代史上的這場“黃帝人
神之爭”,我們都應該向這些在黑夜中摸索的前輩致以敬意。
(摘編自郭放《黑夜中的探索:近代學術史上的“黃帝人神之爭”與中西文化碰撞》)
材料二:
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出土了大批青銅神像、神樹以及黃金制品等,考古人員測定出六個祭祀坑的碳十
四考古學年代數(shù)據(jù)均集中于距今3200-3000年間。這些考古新發(fā)現(xiàn)帶給世人強烈的沖擊。然而,如何看
待三星堆考古與古史傳承體系?三星堆在既往的歷史文獻中有無線索可尋?這首先涉及一個爭議多年而
至今仍存歧義的基本立場
長期以來,對于古史辨派提出的疑古主張,學術界有過很多討論。有學者認為,對于沖破以儒家經(jīng)典
為“正統(tǒng)”的封建思想的羅網(wǎng)、提倡科學與民主、重建古史均起到了推動作用。自顧頡剛發(fā)起古史大討論
后,再也沒有人糊里糊涂地將“盤古氏,是沒有一字可以信的”。對此,李學勤先生早已提出過批評,如
此一來,“過去說中國有五千年歷史文化,以上部分統(tǒng)統(tǒng)成了空白”。
以今天考古學和古文獻研究所取得的成績,似乎可以達成一個基本的共識:我們在重建古史過程中,
應在對考古學文化譜系進行科學梳理的基礎上,尋求可能存在的原初“歷史信息”和“歷史線索”。因為
無論是考古實物,還是古史傳說,但卻只是歷史零散的局部、片段甚至點滴;后者雖然貌似全面、周到
事實上,自1928年安陽殷墟考古發(fā)掘以來,出土的甲骨文和《史記?殷本紀》所記商代帝王世系的高
度契合,證明《史記》等文獻記載的晚商史可為信史,也顯示出古史傳說的史料價值。和中原王朝的古史
傳說相比較,在古史傳承體系中也曾留下不少有關“古蜀”的傳說和記載,有些古史傳說還包含大量未經(jīng)
儒家經(jīng)典“整束”之前不那么“雅馴”的樸素內涵,我們贊同當年徐旭生先生在《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
一書當中所主張的觀點:“很古時代的傳說總有它歷史方面的質素、核心,并不是向壁虛造的。”通過探索
古史傳說中的這些“質素”與“核心”,或許可以從一個新的角度來重新認識三星堆,從而也重新估量中
國古史傳承體系的價值和意義。
(摘編自霍巍《三星堆考古與中國古史傳承體系》)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持“神話的歷史化”觀點者認為,黃帝本來存在于神話傳說中,但在他的故事中可能包含了史實。
B.持“歷史的神話化”觀點者認為,黃帝的傳說可作為歷史研究的內容,但要剔除后來神化的部分。
C.兩則材料都談到了徐旭生及其作品《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并涉及了其觀點,但各自具體用意不同。
D.材料二通過探究古史辨派及其批評者爭論的問題,解決了三星堆在歷史文獻中無線索可尋的問題。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史學界圍繞著“黃帝人神之爭”爆發(fā)的學術爭論曠日持久,其焦點之一是神話能否被歷史研究采
用。
B.翻譯具有“不可通約性”,若將漢語“傳說”一詞譯作英文legend,會陷入內涵難以“等價”轉換的
困境。
C.中國古史傳承體系有關于“古蜀”內容的記載,包含未經(jīng)儒家整理的史實信息,從而為三星堆出土實
物提供了對應記載分析。
D.安陽殷墟考古發(fā)現(xiàn)和《史記》相關記載高度契合,有力地推翻了胡適“東周以上無信史”的說法。
(3)下列選項能夠支撐材料一中“神話含有史實成分”這一觀點的一項是
A.三星堆考古中,出土了大量迄今為止在中原青銅文化體系中所不見的器物群,對于古蜀歷史的研究具
有重要價值。
B.良渚遺址中,王城廢棄,神話流傳下來,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地位。
C.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展示了歷史文獻與考古發(fā)掘成果,這雙重證據(jù)使傳說中的夏朝走向歷史真實。
D.《大戴禮記?帝系》:"黃帝……娶于西陵氏之子,謂之嫖祖氏,產(chǎn)青陽及昌意。青陽降居泯水,蜀山
氏之子謂之昌濮氏,產(chǎn)顓頊。”
(4)根據(jù)材料一中古史辨派的觀點,下列對“文本時代”傳說、神話、歷史之間的關系標示正確的一
項是_______
c.
傳說、
D.、____/
(5)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作者對“傳說”與“史實”關系的認識有何相同之處?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古史
傳說及其價值?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
二、現(xiàn)代文閱讀n(17分)
2.(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團湖的棲鳥
李治邦
城市邊上有一泓湖,人稱團湖。每到秋季,湖水干凈清澈,飛起來千姿百態(tài)。團湖邊兒上新近戳起了
一排三十幾層的高樓,外表又漂亮又現(xiàn)代。這排樓把幾個大雜院擋在了里頭。
耿老這套房子在高樓的最高層,能從窗戶俯視到團湖全貌,湖上那一團團的水汽在清晨慢慢騰起,劃
出一道道的水痕。站在窗戶上就能瞅見水鳥嬉戲的場面,耿老喜歡這團湖的水鳥。
搬來的頭天,耿老把兒子叫來,一本正經(jīng)地說,家里不許談京劇,不許放京劇錄音,耿老從墻上摘下
他那幅在《借東風》里扮演諸葛亮的彩色劇照,扔進箱子里。這幅劇照,換了好幾個地方才掛上。兒子兒
媳被父親這番話說蒙了,面面相覷。耿老在京劇界的名望足以獨占鰲頭,什么時候演出什么時候劇場爆棚。
只可惜,一年前在一次練功中,落得個跛子,無法再登臺了。劇團領導婉轉地告訴耿老,他生性剛烈,搖
頭回絕,悄然離開省城來到這里。
耿老很少跟鄰居們打招呼。鄰居也不熟悉耿老,更不知道他的京劇名家背景。從搬到高層,他就從來
沒有張過口。兒子其實會幾句,就自己先唱,誘惑耿老。要是以往耿老肯定會接著唱,可耿老始終都無動
于衷。兒子悄悄對媳婦說,父親算是與京劇無緣了。
耿老天天悶坐在家里,憋久了,就到團湖遛遛彎兒。
那天黃昏,雖然入秋很久,但團湖依舊沒有結冰,①耿老走過去,發(fā)現(xiàn)特別像一座舞臺,他站在那幾
十只水鳥在湖面上飛翔,不大一會兒就落在他前面的湖面上游弋著,顯得很神氣,喊著:“你們想聽什么
呀!”旁邊來了幾個遛彎的大雜院人,跟他聊天說,它們喜歡團湖的水質,干凈、清甜,撕碎了喂給它們
吃,于是更多的水鳥飛過來。耿老忽然來了興致,談笑間東風起,百萬雄師,紅透長江!”幾個人喝彩,
使勁兒鼓掌。耿老忽然覺得自己失態(tài)了,解釋著:瞎唱,瞎唱。他看見那幾十只水鳥騰空而起,發(fā)出嘎嘎
的聲音。②耿老朝天空望去,看見水鳥的翅膀,那羽毛多么柔軟。
有一天,電視臺節(jié)目預告說要播放耿老的《借東風》,這是耿老前幾年在省城大劇院的演出實況,在
后臺擺滿了鮮花。本來應該很涼爽的天氣忽然悶熱,耿老要去團湖逛逛
去往團湖的道上,耿老和兒子忽然聽到背后傳出一陣清脆悅耳的胡琴聲,還有聽眾的喝彩聲。兒子臉
色大變,耿老猶豫了一下,腳步頓了頓
大雜院有一個空地,圍坐了不少人。③正當央擺著七把椅子,坐著京胡、京二胡、月琴、鼓佬及武場
的“三塊銅”,真是陣容整齊。這七位都年過六旬,是大雜院那幾位名票,也夾雜著高層的戲癮者。幾位
搖頭晃腦好不得意,是一個羅鍋。
耿老身不由己地插在聽眾里,目不轉睛地瞅著這群老者。兒子在身邊,一個勁兒小聲勸著,都是票友
唱的,不入您的耳。耿老很明白
“我正在城樓觀山景,耳聽城外亂紛紛,旌旗招展……”那位白發(fā)羅鍋的老者有滋有味有板有眼地唱
《空城計》,時不時還錯板,可這絲毫都不影響他的情緒,過足癮了,周圍聽眾鼓起了掌。他向聽眾揮手,
哪位還點?你們點什么,我們就能唱什么!語氣大,我要聽《借東風》。這句話把鼓佬的神氣打掉了一多
半。這《借東風》不是不能唱,而是太不好唱了。鼓佬不好意思地說那個婦女固執(zhí)地說,不換,我知道這
段難唱有人開始起哄喝倒彩,但都是鄰居之間的嘻嘻哈哈、打鬧逗趣。
耿老撥開聽眾,走到院子中間,他緩緩地對大家拱拱手,我伺候各位一段《借東風》?兒子想勸,但
兩腿已不聽使喚。鼓佬疑惑地打量著耿老,試試吧,很久沒唱了
天色暗下來,大雜院的燈也不是很亮。耿老站定,運了運氣,發(fā)出他喜歡的那種嘎嘎聲,好像是掌聲
和喝彩聲。月色撩人,那一副癡迷的樣子,其實他很熟悉,那時候的心境就是陶醉。過門拉完,他唱出了
“習天書
還沒容聲腔完全落下來,伴奏的七位全都停住手,異口同聲地站起來親切地喊著:是耿老啊!
耿老的眼淚奪眶而出,任憑怎么使勁兒,再也唱不出來了……
(有刪改)
(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以“棲鳥”入題,行文中多次寫到水鳥,意有所指
B.耿老常常到團湖遛彎兒,相關描寫讓人物心理在與環(huán)境的互動中逐步得到展現(xiàn)。
C.耿老兒子先“勸唱”后又“阻唱”,前后行為看似矛盾,實則是對父親的關心。
D.小說描寫了“大雜院”中普通民眾對京劇的喜愛,體現(xiàn)出真正的藝術在民間。
(2)下列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①句這一細節(jié)表現(xiàn)出了耿老的心理,其實他內心深處并沒有真正放下對京劇的熱愛。
B.第②句運用雙關手法,“柔軟”二字暗示出耿老內心的失意與糾結正在逐步趨向消解。
C.第③句運用借代手法,用樂器代人,語言特色鮮明,讀來饒有趣味。
D.第④句運用語言描寫,寫點戲人對鼓佬的刻意刁難,增添了文章波瀾
(3)《借東風》是理解耿老這一人物的關鍵,請結合文本進行分析。
(4)小說以耿老“任憑怎么使勁兒,再也唱不出來了……”結尾,有怎樣的文學效果?請結合文本談
談你的理解。
三、文言文閱讀(20分)
3.(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李斯問孫卿子①曰:“秦四世有勝,兵強海內,威行諸侯,以便從事而已?!?/p>
孫卿子曰:“非女所知也。女所謂便者,不便之便也;吾所謂仁義者,所以修政者也。政修,則民親
其上,樂其君故曰:‘凡在于君,將率,末事也?!厮氖烙袆偃隙埣阂?,此所謂末世之兵,未有本統(tǒng)
也。故湯之放桀也;武王之誅紂也,非以甲子之朝而后勝之也②,皆前行素修也,此所謂仁義之兵也。今
女不求之于本,而索之于末
“禮者,治辨之強也,強固之本也,威行之道也,所以得天下也;不由,高城深池不足以為固,嚴令
繁刑不足以為威。由其道則行,囚箕子,為炮烙刑,殺戮無時臣下慎然莫必其命然而周師至而令不行乎下
丕能用其民。是豈令不嚴、刑不繁也哉?其所以統(tǒng)之者非其道故也?!?/p>
(節(jié)自《荀子?議兵》)
材料二:
兵所自來者久矣。黃、炎故用水火矣,共工氏固次作難矣,五帝固相與爭矣。遞興廢,蚩尤非作兵也,
利其械矣。未有蚩尤之時,民固剝林木以戰(zhàn)矣,勝者為長。長則猶不足治之,故立君。君又不足以治之,
故立天子。天子之立也出于君,長之立也出于爭。爭斗之所自來者久矣,不可禁售兵。
家無怒笞,則豎子、嬰兒之有過也立見;國無刑罰相侵也立見;天下無誅伐,則諸侯之相暴也立見。
故怒笞不可偃于家,誅伐不可偃于天下,有巧有拙而已矣。故古之圣王有義兵而無有偃兵。
(節(jié)自《呂氏春秋?孟秋紀》)
【注】①孫卿子,即荀況的尊稱。②傳說湯在鳴條打敗了桀,周武王在甲子日打敗了紂王。
(1)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將答案標號涂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
殺戮無A時B臣下C慎然D莫必其命E然而周師至而令F不行乎G下H不能I用其民
(2)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A.一,全、完全,與《阿房宮賦》“六王畢
B.極,達到極點,與《蘭亭集序》“足以極視聽之娛”中的“極”意思不同。
C.偃,止息,其義由《項脊軒志》“偃仰嘯歌”中“偃”這一本義引申而來。
D.相,相互,與《孔雀東南飛》“會不相從許”中的“相”意義用法相同。
(3)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斯主張實行霸道,認為秦國四代以來擁有最強大的軍隊,威力盛行在諸侯中
B.荀子反對李斯的觀點,認為李斯說的并不是真正的便利,真正的便利是抓住使國家強盛的根本
C.材料二以炎黃、共工、五帝、蚩尤等都曾發(fā)動戰(zhàn)爭為例,證明戰(zhàn)爭的由來、兵器的發(fā)明已經(jīng)相當久遠,
無法禁止。
D.材料二用家庭中廢除責打就會出現(xiàn)過錯、諸侯國中缺少刑罰就會引發(fā)侵奪等事例類比出觀點,增強文
章說服力。
(4)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政修,則民親其上,樂其君
②未有蚩尤之時,民固剝林木以戰(zhàn)矣,勝者為長。
(5)對于戰(zhàn)爭,兩則材料的態(tài)度有何異同?請簡要說明。
四、古代詩歌閱讀(9分)
4.(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滿庭芳①
晁補之
鄉(xiāng)物牽情,家山回首,浩然歸興難收。報恩心事②悠悠。卻笑當年牛下,輕自許、激烈寒謳③。成何事,
夷猶桂輯,蘭芷詠芳洲。
人生,萍梗跡,誰非樂土,臨岐悄恍遲留。要看香爐瀑布,丹楓亂、江色凝秋。真堪與,圖上畫扁舟。
【注】①本詞為作者被貶信州(今江西)途中登臨廬山而作。②拚:舍棄,不顧惜。③春秋衛(wèi)國人寧戚,
待桓公出,扣牛角而歌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篇前三句由“鄉(xiāng)物”引發(fā)了詞人的情感,讓其歸興難收,奠定了全詞的情感基調。
B.“牛下”“激烈寒謳”借用寧戚典故寫詞人年輕時的抱負,“卻笑”二字飽含自嘲之意。
C.詞人在下闋開始勸解自己,人生如同浮萍,處處都是樂土
D.”圖上畫扁舟”與《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一尊還酹江月”表達的情感有相似之處。
(2)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要看香爐瀑布,丹楓亂、江色凝秋”是如何印證這一觀點的?請
結合全詩談談你的理解。
五、名篇名句默寫(6分)
5.(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諫太宗十思疏》中“,"兩句用形象的比喻強調百姓對國家的重
要性,體現(xiàn)了儒家“民為貴”的思想。
(2)楓葉意象在古詩文中常與離人的愁情緊密相連,如白居易《琵琶行》中“”一句
渲染出離別時的傷感,王實甫《長亭送別》中“”一句則讓秋景與離人的悲情融為一體。
(3)小剛在觀看春晚節(jié)目《山河詩長安》時,被詩人李白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吟誦起這位詩人的詩
句“,”,感嘆他的自信與灑脫。
六、語言文字運用I(14分)
6.(14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①“柳絮因風”之所以比“空中撒鹽”更佳的原因,②是“鹽”與雪只是顏色二致」⑧而“柳絮”一則
不僅形似,⑤既富有文學意蘊,⑥又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人們常說“瑞雪兆豐年”,實際上,積雪除能夠為冬小麥保暖外,難以說“兆豐年”。持“兆豐年”觀
點者認為,Ao其實北方春旱多發(fā)生在三月至五月,雪水就蒸發(fā)完畢了。
人們還通常認為“下雪不冷化雪冷”,原因是什么呢?辭典中的解釋都一樣,即“化雪時因雪的溶解
蒸發(fā)會消耗大量熱量”。此種解釋可稱之為悖論。簡單說來,而“大面積化雪時因蒸發(fā)耗熱,氣溫一定是
低的”
這個俗語實際是一種氣象學現(xiàn)象。降雪時當?shù)匚挥诶錃鈭F邊緣,這時并不很冷,但等到大北風刮過,
雪在陽光下融化,這時才最冷。有時冷氣團來臨,但后來氣溫卻可以比有雪情況下更低。實際上,冷氣團
南下常常波及數(shù)十萬平方公里,這龐大體量的低溫豈是局部地區(qū)小小地面化雪所能導致的。
(1)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
(2)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每處不超過12個字。
(3)請用“不是……而是……”的句式概括第三、四段的主要內容。要求表達準確流暢,不超過45
個字。
七、語言文字運用II(6分)
7.(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我小時候進戲園,深感那是另一個世界。那時大家都說聽戲,不大說看戲。常有人坐在戲園子的邊廂
下面,閉著眼睛,凝神危坐,手輕輕地敲著板眼,聚精會神地欣賞那臺上的歌唱。①對于戲我當然聽不懂,
我漸漸能欣賞唱戲的韻味了。②前幾出戲都照例的是無足觀,在那亂糟糟的環(huán)境中熬幾個小時,名家一露
面,場里立刻鴉雀無聲。③受半天罪,就很值得。④
后來,不知怎么,老伶工一個個的凋謝了,這時候有人喊著要改良戲劇,好像藝術是可以改良似的。
我只知道一種藝術形式過了若干年便老了,衰了,死了,卻沒料到一種藝術成熟衰老之后還可以改良。臺
面改變了,新劇本出現(xiàn)了,新腔也編出來了,那位人高馬大的演員穿著緊貼身的粉紅色衣褲作沐浴狀,觀
眾樂得直拍手。我說:“完了,觀眾也變了!”有什么樣的觀眾就有什么樣的戲。聽戲的少了,看熱鬧的多
了。
(1)“’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確是真有那種感覺?!边@個句子出現(xiàn)的位置_______
A.①處
B.②處
C.③處
D.④處
(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在語言表達上很有特色,請從句式特點、用詞特點中任選一個角度進行評
點。
八、寫作(60分)
8.(60分)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邊界,指地區(qū)和地區(qū)之間的界限。有形的邊界直觀醒目,無形的邊界則引發(fā)我們更深的思考。其實,
都涉及邊界。
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與思考?請以“邊界”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2024年山東省濱州市高考語文一模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18分)
1.(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自從以“疑古辨?zhèn)巍睘樘卣鞯墓攀繁孢\動興起后,中國古史學界圍繞著黃帝事跡是“神話的歷史化”
還是“歷史的神話化”這一問題爆發(fā)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學術爭論。
所謂“神話的歷史化”,就是認為黃帝本為天神,而后有一個被歷史化的過程。持此觀點的古史辨派
學者使用的關鍵詞是“神話”和“歷史”
按照古史辨派學者的觀點,傳說是以口傳為特征的一種故事,它的內容包括神話和歷史。神話是否可
以為古史研究采用,在文字記錄沒有產(chǎn)生以前(口傳時代),傳說是神話和歷史的屬概念(上位概念),古
史辨派學者認為有些神話中有歷史真實。隨著文字記錄的出現(xiàn)(文本時代),傳說中的部分神話、歷史內
容開始轉化為文本。這一時期,文字使用者還有可能直接創(chuàng)造新的神話。這時候,傳說和歷史、神話的關
系也發(fā)生了變化。
所謂“歷史的神話化”,就是認為黃帝傳說有歷史的根基,其后進入神話,批評古史辨派陣營使用的
關鍵詞則是“傳說”和“歷史”,而兼及“神話”
在徐旭生著作中,與古史辨派相比,“歷史”的用法無別,“傳說”的用法則差別極大。就內涵而言,
神話不含史實成分,更多的站在西方“傳說”的傳統(tǒng)上。從概念關系來看,西方文獻的傳說與神話、歷史
是并列關系(如圖),試圖以此證明古史辨派的觀點缺乏科學性。
徐旭生先生的傳說、神話、歷史關系圖
“傳說”這一概念,折射著東西文化的碰撞。從語源來看,徐旭生使用的“傳說”對應著英語的legend,
legend多用于講述英雄的不凡才能,它的含義與今天我們說的“傳奇”“民間傳說”“民間故事”相近。然
而,其譯稱則因語境差異而截然不同;在這種情況下,也勢必會陷入內涵難以“等價”轉換的困境,這種
窘?jīng)r即翻譯界所稱的“不可通約性”。當徐氏成為史學界批評古史辨派疑古傾向的旗幟性人物時,便難免
會陷入兩難的境地。
要同時解決“黃帝是人是神”的問題和神話學在歷史學、考古學研究中的地位問題,關鍵就在于重新
確定神話、傳說和歷史三個概念的內涵及其關系。簡單地說,我們可以基本采用古史辨派學者處理神話、
傳說、歷史這三個概念關系的方法,以上兩個問題便有望初步得到解決??傊飞系倪@場“黃帝人
神之爭”,我們都應該向這些在黑夜中摸索的前輩致以敬意。
(摘編自郭放《黑夜中的探索:近代學術史上的“黃帝人神之爭”與中西文化碰撞》)
材料二:
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出土了大批青銅神像、神樹以及黃金制品等,考古人員測定出六個祭祀坑的碳十
四考古學年代數(shù)據(jù)均集中于距今3200-3000年間。這些考古新發(fā)現(xiàn)帶給世人強烈的沖擊。然而,如何看
待三星堆考古與古史傳承體系?三星堆在既往的歷史文獻中有無線索可尋?這首先涉及一個爭議多年而
至今仍存歧義的基本立場
長期以來,對于古史辨派提出的疑古主張,學術界有過很多討論。有學者認為,對于沖破以儒家經(jīng)典
為“正統(tǒng)”的封建思想的羅網(wǎng)、提倡科學與民主、重建古史均起到了推動作用。自顧頡剛發(fā)起古史大討論
后,再也沒有人糊里糊涂地將“盤古氏,是沒有一字可以信的”。對此,李學勤先生早已提出過批評,如
此一來,“過去說中國有五千年歷史文化,以上部分統(tǒng)統(tǒng)成了空白”。
以今天考古學和古文獻研究所取得的成績,似乎可以達成一個基本的共識:我們在重建古史過程中,
應在對考古學文化譜系進行科學梳理的基礎上,尋求可能存在的原初“歷史信息”和“歷史線索”。因為
無論是考古實物,還是古史傳說,但卻只是歷史零散的局部、片段甚至點滴;后者雖然貌似全面、周到
事實上,自1928年安陽殷墟考古發(fā)掘以來,出土的甲骨文和《史記?殷本紀》所記商代帝王世系的高
度契合,證明《史記》等文獻記載的晚商史可為信史,也顯示出古史傳說的史料價值。和中原王朝的古史
傳說相比較,在古史傳承體系中也曾留下不少有關“古蜀”的傳說和記載,有些古史傳說還包含大量未經(jīng)
儒家經(jīng)典“整束”之前不那么“雅馴”的樸素內涵,我們贊同當年徐旭生先生在《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
一書當中所主張的觀點:“很古時代的傳說總有它歷史方面的質素、核心,并不是向壁虛造的?!蓖ㄟ^探索
古史傳說中的這些“質素”與“核心”,或許可以從一個新的角度來重新認識三星堆,從而也重新估量中
國古史傳承體系的價值和意義。
(摘編自霍巍《三星堆考古與中國古史傳承體系》)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D
A.持“神話的歷史化”觀點者認為,黃帝本來存在于神話傳說中,但在他的故事中可能包含了史實。
B.持“歷史的神話化”觀點者認為,黃帝的傳說可作為歷史研究的內容,但要剔除后來神化的部分。
C.兩則材料都談到了徐旭生及其作品《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并涉及了其觀點,但各自具體用意不同。
D.材料二通過探究古史辨派及其批評者爭論的問題,解決了三星堆在歷史文獻中無線索可尋的問題。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C
A.中國史學界圍繞著“黃帝人神之爭”爆發(fā)的學術爭論曠日持久,其焦點之一是神話能否被歷史研究采
用。
B.翻譯具有“不可通約性”,若將漢語“傳說”一詞譯作英文legend,會陷入內涵難以“等價”轉換的
困境。
C.中國古史傳承體系有關于“古蜀”內容的記載,包含未經(jīng)儒家整理的史實信息,從而為三星堆出土實
物提供了對應記載分析。
D.安陽殷墟考古發(fā)現(xiàn)和《史記》相關記載高度契合,有力地推翻了胡適“東周以上無信史”的說法。
(3)下列選項能夠支撐材料一中“神話含有史實成分”這一觀點的一項是B
A.三星堆考古中,出土了大量迄今為止在中原青銅文化體系中所不見的器物群,對于古蜀歷史的研究具
有重要價值。
B.良渚遺址中,王城廢棄,神話流傳下來,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地位。
C.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展示了歷史文獻與考古發(fā)掘成果,這雙重證據(jù)使傳說中的夏朝走向歷史真實。
D.《大戴禮記?帝系》:"黃帝……娶于西陵氏之子,謂之嫖祖氏,產(chǎn)青陽及昌意。青陽降居泯水,蜀山
氏之子謂之昌濮氏,產(chǎn)顓頊
(4)根據(jù)材料一中古史辨派的觀點,下列對“文本時代”傳說、神話、歷史之間的關系標示正確的一
項是A
c.
傳說、
D.、____/
(5)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作者對“傳說”與“史實”關系的認識有何相同之處?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古史
傳說及其價值?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
【解答】(1)D.“解決了三星堆在歷史文獻中無線索可尋的問題”錯誤,原文說“或許可以從一個新的
角度來重新認識三星堆”。
故選D。
(2)C.“為三星堆出土實物提供了對應記載分析”錯,材料二中為“恰可與三星堆獨特的考古學文化
面貌相互對應,提到記載的內容恰可與三星堆考古文化面貌相互對應。選項曲解文意。
故選C。
(3)A.是考古隊歷史研究的作用。
B.“……神話物象,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地位”表明“神話含有史實成分”。
C.是傳說中有史實成分。
D.是書籍記載的傳說內容。
故選B。
(4)A.結合“文本時代,傳說中的部分神話。這一時期,文字使用者還有可能直接創(chuàng)造新的神話”分
析,“神話”“歷史”既有屬于“傳說”中的。此項關系標示正確。
B.錯誤。
C.為西方概念關系。
D.為口傳時代概念關系。
故選Ao
(5)第一問,圍繞“傳說”與“史實”的相關內容篩選概括并比較作者觀點即可。
第二問,要求“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
相同之處。材料一,傳說是以口傳為特征的一種故事、傳說,同時吸納徐旭生對傳說概念的處理”;材
料二有“我們贊同當年徐旭生先生在《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一書當中所主張的觀點:'很古時代的傳
說總有它歷史方面的質素,并不是向壁虛造的
結合“按照古史辨派學者的觀點……在文字記錄沒有產(chǎn)生以前(口傳時代),傳說是神話和歷史的屬概
念(上位概念)”“從概念關系來看、歷史是并列關系,和古史傳說相關的概念“神話”“傳說”“歷史”
人們有不同的理解;
結合“我們在重建古史過程中,應在對考古學文化譜系進行科學梳理的基礎上、深入辨析的科學分析,
應科學梳理考古學文化譜系,尋求原初的歷史信息和線索;
結合“很古時代的傳說總有它歷史方面的質素、核心”“通過探索古史傳說中的這些’質素‘與‘核心’,
或許可以從一個新的角度來重新認識三星堆,應探索古史傳說中歷史方面的質素和核心,為重建中國古
史傳承體系提供有力證據(jù)。
答案:
(1)D
(2)C
(3)B
(4)A
(5)兩位作者都認可傳說中有史實的成分。
①正確理解“神話”“傳說”“歷史”三個概念的內涵及其關系。②科學梳理考古學文化譜系,尋求原初
的歷史信息和線索,尋找史實線索。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17分)
2.(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團湖的棲鳥
李治邦
城市邊上有一泓湖,人稱團湖。每到秋季,湖水干凈清澈,飛起來千姿百態(tài)。團湖邊兒上新近戳起了
一排三十幾層的高樓,外表又漂亮又現(xiàn)代。這排樓把幾個大雜院擋在了里頭。
耿老這套房子在高樓的最高層,能從窗戶俯視到團湖全貌,湖上那一團團的水汽在清晨慢慢騰起,劃
出一道道的水痕。站在窗戶上就能瞅見水鳥嬉戲的場面,耿老喜歡這團湖的水鳥。
搬來的頭天,耿老把兒子叫來,一本正經(jīng)地說,家里不許談京劇,不許放京劇錄音,耿老從墻上摘下
他那幅在《借東風》里扮演諸葛亮的彩色劇照,扔進箱子里。這幅劇照,換了好幾個地方才掛上。兒子兒
媳被父親這番話說蒙了,面面相覷。耿老在京劇界的名望足以獨占鰲頭,什么時候演出什么時候劇場爆棚。
只可惜,一年前在一次練功中,落得個跛子,無法再登臺了。劇團領導婉轉地告訴耿老,他生性剛烈,搖
頭回絕,悄然離開省城來到這里。
耿老很少跟鄰居們打招呼。鄰居也不熟悉耿老,更不知道他的京劇名家背景。從搬到高層,他就從來
沒有張過口。兒子其實會幾句,就自己先唱,誘惑耿老。要是以往耿老肯定會接著唱,可耿老始終都無動
于衷。兒子悄悄對媳婦說,父親算是與京劇無緣了。
耿老天天悶坐在家里,憋久了,就到團湖遛遛彎兒。
那天黃昏,雖然入秋很久,但團湖依舊沒有結冰,①耿老走過去,發(fā)現(xiàn)特別像一座舞臺,他站在那幾
十只水鳥在湖面上飛翔,不大一會兒就落在他前面的湖面上游弋著,顯得很神氣,喊著:“你們想聽什么
呀!”旁邊來了幾個遛彎的大雜院人,跟他聊天說,它們喜歡團湖的水質,干凈、清甜,撕碎了喂給它們
吃,于是更多的水鳥飛過來。耿老忽然來了興致,談笑間東風起,百萬雄師,紅透長江!”幾個人喝彩,
使勁兒鼓掌。耿老忽然覺得自己失態(tài)了,解釋著:瞎唱,瞎唱。他看見那幾十只水鳥騰空而起,發(fā)出嘎嘎
的聲音。②耿老朝天空望去,看見水鳥的翅膀,那羽毛多么柔軟。
有一天,電視臺節(jié)目預告說要播放耿老的《借東風》,這是耿老前幾年在省城大劇院的演出實況,在
后臺擺滿了鮮花。本來應該很涼爽的天氣忽然悶熱,耿老要去團湖逛逛
去往團湖的道上,耿老和兒子忽然聽到背后傳出一陣清脆悅耳的胡琴聲,還有聽眾的喝彩聲。兒子臉
色大變,耿老猶豫了一下,腳步頓了頓
大雜院有一個空地,圍坐了不少人。③正當央擺著七把椅子,坐著京胡、京二胡、月琴、鼓佬及武場
的“三塊銅”,真是陣容整齊。這七位都年過六旬,是大雜院那幾位名票,也夾雜著高層的戲癮者。幾位
搖頭晃腦好不得意,是一個羅鍋。
耿老身不由己地插在聽眾里,目不轉睛地瞅著這群老者。兒子在身邊,一個勁兒小聲勸著,都是票友
唱的,不入您的耳。耿老很明白
“我正在城樓觀山景,耳聽城外亂紛紛,旌旗招展……”那位白發(fā)羅鍋的老者有滋有味有板有眼地唱
《空城計》,時不時還錯板,可這絲毫都不影響他的情緒,過足癮了,周圍聽眾鼓起了掌。他向聽眾揮手,
哪位還點?你們點什么,我們就能唱什么!語氣大,我要聽《借東風》。這句話把鼓佬的神氣打掉了一多
半。這《借東風》不是不能唱,而是太不好唱了。鼓佬不好意思地說那個婦女固執(zhí)地說,不換,我知道這
段難唱有人開始起哄喝倒彩,但都是鄰居之間的嘻嘻哈哈、打鬧逗趣。
耿老撥開聽眾,走到院子中間,他緩緩地對大家拱拱手,我伺候各位一段《借東風》?兒子想勸,但
兩腿已不聽使喚。鼓佬疑惑地打量著耿老,試試吧,很久沒唱了
天色暗下來,大雜院的燈也不是很亮。耿老站定,運了運氣,發(fā)出他喜歡的那種嘎嘎聲,好像是掌聲
和喝彩聲。月色撩人,那一副癡迷的樣子,其實他很熟悉,那時候的心境就是陶醉。過門拉完,他唱出了
“習天書
還沒容聲腔完全落下來,伴奏的七位全都停住手,異口同聲地站起來親切地喊著:是耿老啊!
耿老的眼淚奪眶而出,任憑怎么使勁兒,再也唱不出來了……
(有刪改)
(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D
A.小說以“棲鳥”入題,行文中多次寫到水鳥,意有所指
B.耿老常常到團湖遛彎兒,相關描寫讓人物心理在與環(huán)境的互動中逐步得到展現(xiàn)。
C.耿老兒子先“勸唱”后又“阻唱”,前后行為看似矛盾,實則是對父親的關心。
D.小說描寫了“大雜院”中普通民眾對京劇的喜愛,體現(xiàn)出真正的藝術在民間。
(2)下列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D
A.第①句這一細節(jié)表現(xiàn)出了耿老的心理,其實他內心深處并沒有真正放下對京劇的熱愛。
B.第②句運用雙關手法,“柔軟”二字暗示出耿老內心的失意與糾結正在逐步趨向消解。
C.第③句運用借代手法,用樂器代人,語言特色鮮明,讀來饒有趣味。
D.第④句運用語言描寫,寫點戲人對鼓佬的刻意刁難,增添了文章波瀾
(3)《借東風》是理解耿老這一人物的關鍵,請結合文本進行分析。
(4)小說以耿老“任憑怎么使勁兒,再也唱不出來了……”結尾,有怎樣的文學效果?請結合文本談
談你的理解。
【解答】(1)D.“體現(xiàn)出真正的藝術在民間”錯誤,描寫“大雜院”中普通民眾對京劇的喜愛,又為耿
老最終化解心中塊壘創(chuàng)設了條件。
故選D。
(2)D.“對鼓佬的刻意刁難”錯誤,“我知道這段難唱,也為耿老的出場做了鋪墊。
故選D。
(3)題干已說明《借東風》是理解耿老這一人物的關鍵,找到文中《借東風》與耿老的關聯(lián)。
“耿老在京劇界的名望足以獨占鰲頭,他表演的《借東風》在全國都有影響。只可惜,耿老的左腿骨粉
碎性骨折,落得個跛子。劇團領導婉轉地告訴耿老。耿老受不了這個,搖頭回絕,悄然離開省城來到這
里”,使他享譽全國,使之走上人生事業(yè)的巔峰,以致告別劇團。
“月色撩人,他看見周圍的人都抻著脖子看著他,其實他很熟悉,那時候的心境就是陶醉”“他唱出了
'習天書,異口同聲地站起來親切地喊著:是耿老啊,任憑怎么使勁兒,再唱《借東風》,并且人們都
還記得他的演唱,找到了自己心靈的歸宿。
(4)“再也唱不出來了”,展示人物心理,伴奏的七位全都停住手,人們都記得耿老的演唱,表明人們
對他表演的認可與喜愛,不由熱淚盈眶。
“任憑怎么使勁兒,再也唱不出來了……”,繼續(xù)唱下去也很好,……這使情節(jié)再添波瀾,使文章更有
可讀性。
唱不出來會怎么樣?人們會喝倒彩嗎,接下來會怎么樣呢?還是“顧問”呢,讓表達更為含蓄。
答案:
(1)D
(2)D
(3)①《借東風》廣受贊譽,既成就了耿老的名望,也是他心理產(chǎn)生落差的源頭。
②再唱《借東風》,讓耿老最終釋懷。
(4)①展示人物心理。細微地寫出了耿老感動于被認可。
②使情節(jié)再添波瀾,增強了小說的張力。
③產(chǎn)生留白的藝術效果,讓表達更為含蓄。
三、文言文閱讀(20分)
3.(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李斯問孫卿子①曰:“秦四世有勝,兵強海內,威行諸侯,以便從事而已?!?/p>
孫卿子曰:“非女所知也。女所謂便者,不便之便也;吾所謂仁義者,所以修政者也。政修,則民親
其上,樂其君故曰:‘凡在于君,將率,末事也。'秦四世有勝丁合而軋己也,此所謂末世之兵,未有本統(tǒng)
也。故湯之放桀也;武王之誅紂也,非以甲子之朝而后勝之也②,皆前行素修也,此所謂仁義之兵也。今
女不求之于本,而索之于末
“禮者,治辨之慢也,強固之本也,威行之道也,所以得天下也;不由,高城深池不足以為固,嚴令
繁刑不足以為威。由其道則行,囚箕子,為炮烙刑,殺戮無時臣下像然墓必其命然而周,師至而為不行乎下
不能用其民。是豈令不嚴、刑不繁也哉?其所以統(tǒng)之者非其道故也?!?/p>
(節(jié)自《荀子?議兵》)
材料二:
兵所自來者久矣。黃、炎故用水火矣,共工氏固次作難矣,五帝固相與爭矣。遞興廢,蚩尤非作兵也,
利其械矣。未有蚩尤之時,民固剝林木以戰(zhàn)矣,勝者為長。長則猶不足治之,故立君。君又不足以治之,
故立天子。天子之立也出于君,長之立也出于爭。爭斗之所自來者久矣,不可禁偃兵。
家無怒笞,則豎子、嬰兒之有過也立見;國無刑罰用侵也立見;天下無誅伐,則諸侯之相暴也立見。
故怒笞不可偃于家,誅伐不可偃于天下,有巧有拙而已矣。故古之圣王有義兵而無有偃兵。
(節(jié)自《呂氏春秋?孟秋紀》)
【注】①孫卿子,即荀況的尊稱。②傳說湯在鳴條打敗了桀,周武王在甲子日打敗了紂王。
(1)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將答案標號涂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
殺戮無A時B臣下C慎然D莫必其命E然而周師至而令F不行乎G下H不能I用其民
(2)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C
A-,全、完全,與《阿房宮賦》“六王畢
B.極,達到極點,與《蘭亭集序》“足以極視聽之娛”中的“極”意思不同。
C.偃,止息,其義由《項脊軒志》“偃仰嘯歌”中“偃”這一本義引申而來。
D.相,相互,與《孔雀東南飛》“會不相從許”中的“相”意義用法相同。
(3)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
A.李斯主張實行霸道,認為秦國四代以來擁有最強大的軍隊,威力盛行在諸侯中
B.荀子反對李斯的觀點,認為李斯說的并不是真正的便利,真正的便利是抓住使國家強盛的根本
C.材料二以炎黃、共工、五帝、蚩尤等都曾發(fā)動戰(zhàn)爭為例,證明戰(zhàn)爭的由來、兵器的發(fā)明已經(jīng)相當久遠,
無法禁止。
D.材料二用家庭中廢除責打就會出現(xiàn)過錯、諸侯國中缺少刑罰就會引發(fā)侵奪等事例類比出觀點,增強文
章說服力。
(4)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政修,則民親其上,樂其君
②未有蚩尤之時,民固剝林木以戰(zhàn)矣,勝者為長。
(5)對于戰(zhàn)爭,兩則材料的態(tài)度有何異同?請簡要說明。
【解答】(1)句意:任意殺戮,臣下都戰(zhàn)戰(zhàn)兢兢不知道是否一定能保住自己的生命,就不能調動他的百
姓。
“殺戮無時”為主謂短語,句意完整;
“其”為代詞,自己的;“然而”為轉折連詞,應該在E處斷開;
“乎”為句末語氣詞,”不能用其民”語意完整。
故選BEHo
(2)A.錯誤。完全。/句意:但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經(jīng)常畏懼天下各國全部聯(lián)合起來顛覆它,天下統(tǒng)一。
B.錯誤。二者相同。句意:禮。/足夠極盡視聽的樂趣。
C.正確。止息。句意:所以古代的賢王主張正義的戰(zhàn)爭。/我或俯或仰。
D.錯誤。相互,指動作的意義偏重于一方,你。/決不會答應你。
故選C。
(3)C.“證明戰(zhàn)爭的由來、兵器的發(fā)明已經(jīng)相當久遠,炎黃、五帝的例子證明了戰(zhàn)爭的由來很早;蚩
尤的例子是說明兵器的發(fā)明比蚩尤還久遠。
故選c。
(4)①“修”,治理好,喜歡,樂意,百姓就親近他們的君主,并且樂意為君主犧牲。
②“固”,本來,作戰(zhàn),首領,人類本來就砍削樹木作為武器進行戰(zhàn)爭了。
(5)同:材料一節(jié)選自《荀子?議兵》,文中無論秦國的強大,或是武王誅伐商紂王;材料二中先提出
觀點“兵所自來者久矣”、炎帝用水火爭戰(zhàn),五帝之間互相爭斗,都談到戰(zhàn)爭。
異:
①根據(jù)材料一中“秦四世有勝……未有本統(tǒng)也”可知,荀子認為秦國強大,是因為秦不施行仁義;再結
合“故湯之放桀也……此世之所以亂也”可知,戰(zhàn)爭為末。
②根據(jù)材料二“爭斗之所自來者久矣……故古之賢王有義兵而無有偃兵”可知,材料二認為爭斗的由來
相當久遠了,不可平息,主張正義的戰(zhàn)爭。
答案:
(1)BEH
(2)C
(3)C
(4)①政事治理好,百姓就親近他們的君主,并且樂意為君主犧牲。
②沒有蚩尤的時候,人類本來就砍削樹木作為武器進行戰(zhàn)爭了。
(5)同:都認為戰(zhàn)爭不能廢止。
異:①材料一認為禮為根本,戰(zhàn)爭為末節(jié)。
參考譯文:
材料一:
李斯問荀況說:“秦國四代保持強盛,威力盛行在諸侯之中,不過是順著便利的形勢去做罷了?!?/p>
荀子說:“這不是你所懂得的,不是真正便利的便利,才是最便利的便利,是用來把政事治理好的,
百姓就親近他們的君主,并且樂意為君主犧牲,將帥。‘秦國四代保持強盛,這就是所謂的亂世的軍隊。
所以商湯放逐夏桀;武王誅伐商紂王,都是原先一貫施行禮義實行教化的結果?,F(xiàn)在你不追索它的根本,
這就是世道混亂的原因。
“禮,是強盛穩(wěn)固國家的根本,是建立功名的綱要,所以得到了天下,所以毀滅了國家,堅固的鎧甲,
不足以取得勝利,深深的護城河;嚴酷的法令,不足以形成威力,不遵循禮這一切都會廢止,囚禁了箕子,
任意殺戮,但是周朝的軍隊一到商紂王的命令就無法在下面施行。這難道是法令不嚴酷?是由于他們統(tǒng)治
自己的國家不遵循禮的途徑啊。”
材料二:
戰(zhàn)爭的由來相當久遠了、炎帝已經(jīng)用水火爭戰(zhàn)了,五帝之間本來互相爭斗了、滅亡。人們說“蚩尤開
始制造了兵器”,兵器并非蚩尤創(chuàng)造的。沒有蚩尤的時候,勝利者做首領,所以設置君主,所以設置天子,
君主的設置是在有首領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爭斗的由來相當久遠了,不可平息,從未廢止戰(zhàn)爭。
家中如果沒有責打、小兒犯過錯的事就會立刻出現(xiàn),百姓互相侵奪的事就會立刻出現(xiàn),諸侯互相侵犯
的事就會立刻出現(xiàn),家中責打不可廢止,天下征伐不可廢止、有的笨拙罷了,從未廢止戰(zhàn)爭。
四、古代詩歌閱讀(9分)
4.(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滿庭芳①
晁補之
鄉(xiāng)物牽情,家山回首,浩然歸興難收。報恩心事②悠悠。卻笑當年牛下,輕自許、激烈寒謳③。成何事,
夷猶桂輯,蘭芷詠芳洲。
人生,萍梗跡,誰非樂土,臨岐悄恍遲留。要看香爐瀑布,丹楓亂、江色凝秋。真堪與,圖上畫扁舟。
【注】①本詞為作者被貶信州(今江西)途中登臨廬山而作。②拚:舍棄,不顧惜。③春秋衛(wèi)國人寧戚,
待桓公出,扣牛角而歌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
A.開篇前三句由“鄉(xiāng)物”引發(fā)了詞人的情感,讓其歸興難收,奠定了全詞的情感基調。
B.“牛下”“激烈寒謳”借用寧戚典故寫詞人年輕時的抱負,“卻笑”二字飽含自嘲之意。
C.詞人在下闋開始勸解自己,人生如同浮萍,處處都是樂土
D.“圖上畫扁舟”與《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一尊還爵江月”表達的情感有相似之處。
(2)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薄耙聪銧t瀑布,丹楓亂、江色凝秋”是如何印證這一觀點的?請
結合全詩談談你的理解。
【解答】(1)A.“奠定了全詞的情感基調”錯誤,開篇前三句寫對故鄉(xiāng)的郁郁思情,下片抒發(fā)隨緣自適
的情趣和嘯傲山林的曠放襟懷。
故選Ao
(2)詩句意思是:要去看香爐峰的千尺瀑布,滿山隨風飄舞的紅楓和江水映照的無邊金秋,描繪了廬
山的壯美景色,有動有靜。
作者在被貶的途中,但心緒昂揚,其壯景中寓豪情,我還是我,哪里不是理想的樂土。
“丹楓亂、江色凝秋”,江水凝結成秋天的景色,想象壯美景象,還是難掩詞人貶謫失意帶來的傷感之
情。
答案:
(1)A
(2)①香爐峰的瀑布飛流直下,漫山的紅楓一片紛繁,描繪了廬山的壯美景色,傳達出詞人對美景的
贊美以及內心的豁達,難掩詞人貶謫失意帶來的傷感之情。
譯文:
家鄉(xiāng)的風物牽系著我的縷縷情思,深沉浩大的歸緒再也難以抑制,臨到暮年仍悠遠難期。可笑當年自
己象寧戚那樣,慷慨悲歌。到頭來究竟成就了何事,徘徊江湖,閑詠蘭芷,哪里不是理想的樂土?看來,
心神恍惚。要看香爐峰的千尺瀑布,應該在瀟湘暮雨的畫卷中再添一葉扁舟。
五、名篇名句默寫(6分)
5.(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諫太宗十思疏》中“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兩句用形象的比喻強調百姓對國家的
重要性,體現(xiàn)了儒家“民為貴”的思想。
(2)楓葉意象在古詩文中常與離人的愁情緊密相連,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楓葉荻花秋瑟瑟”
一句渲染出離別時的傷感,王實甫《長亭送別》中“曉來誰染霜林醉”一句則讓秋景與離人的悲情
融為一體。
(3)小剛在觀看春晚節(jié)目《山河詩長安》時,被詩人李白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吟誦起這位詩人的詩
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感嘆他的自信與灑脫。
【解答】故答案為:
(1)載舟覆舟所宜深慎(重點字:覆)
(2)楓葉荻花秋瑟瑟曉來誰染霜林醉(重點字:荻)
(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仰天大笑出門去
六、語言文字運用I(14分)
6.(14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①“柳絮因風”之所以比“空空撒鹽”更佳的原因,像矮“鹽”與雪只是顏色二致,而“柳絮”一則
不僅形似,⑤既富有文學意蘊,⑥又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人們常說“瑞雪兆豐年”,實際上,積雪除能夠為冬小麥保暖外,難以說“兆豐年”。持“兆豐年”觀
點者認為,A。其實北方春旱多發(fā)生在三月至五月,雪水就蒸發(fā)完畢了。
人們還通常認為“下雪不冷化雪冷”,原因是什么呢?辭典中的解釋都一樣,即“化雪時因雪的溶解
蒸發(fā)會消耗大量熱量”。此種解釋可稱之為悖論。簡單說來,而“大面積化雪時因蒸發(fā)耗熱,氣溫一定是
低的”
這個俗語實際是一種氣象學現(xiàn)象。降雪時當?shù)匚挥诶錃鈭F邊緣,這時并不很冷,但等到大北風刮過,
雪在陽光下融化,這時才最冷。有時冷氣團來臨,但后來氣溫卻可以比有雪情況下更低。實際上,冷氣團
南下常常波及數(shù)十萬平方公里,這龐大體量的低溫豈是局部地區(qū)小小地面化雪所能導致的。
(1)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
(2)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每處不超過12個字。
(3)請用“不是……而是……”的句式概括第三、四段的主要內容。要求表達準確流暢,不超過45
個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汽車發(fā)動機循環(huán)冷卻水系統(tǒng)的特性分析和優(yōu)化設計考核試卷
- 化學工程中的紙漿與造紙工藝考核試卷
- 市場調研與消費行為分析培訓考核試卷
- 皮革制品的市場需求與供應預測考核試卷
- 天車操作安全注意事項考核試卷
- 交通運輸企業(yè)的營銷戰(zhàn)略考核試卷
- 專業(yè)技術培訓的課堂教學策略與技巧考核試卷
- 中國汽車GPS導航系統(tǒng)行業(yè)市場前景分析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2024-2030版)
- 中國氯代環(huán)己烷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及需求規(guī)模預測研究報告(2024-2030版)
- 中國比賽電子記分牌行業(yè)市場現(xiàn)狀分析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發(fā)展研究報告(2024-2030版)
- 脊椎動物-(一)魚 課件-2024-2025學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級上冊
- 清單九 八類常用特指詞語136例
- 市政工程單位、分部、分項工程劃分方案
- 2024年新譯林版七年級上冊英語全冊知識點歸納總結
- 人教版(2024)七年級地理上冊5.1《人口與人種》精美課件
- 安全教育主題班會-煤氣中毒課件
- 新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全冊知識點
- 智聯(lián)招聘國企筆試題庫
- 汽車烤漆房租賃合同范本(2024版)
- 【新教材】統(tǒng)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歷史第一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 醫(yī)院法律、法規(guī)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