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新建縣一中2025屆高三3月份模擬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縣一中2025屆高三3月份模擬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縣一中2025屆高三3月份模擬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縣一中2025屆高三3月份模擬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縣一中2025屆高三3月份模擬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縣一中2025屆高三3月份模擬考試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愛德華·吉本(1737--1794)認為,(基督教)神學家可以隨心把宗教描繪為降自于天,披著原有的純潔;史學家則必須發(fā)現(xiàn)宗教在久居地上之時,已在一個軟弱和墮落的人類中受到了不可避免的錯誤和腐化相混雜的污染。由此可知,吉本A.強調歷史時空觀念 B.具有歷史的批判精神C.力圖還原歷史真相 D.具有唯物辯證法思想2.馬丁·路德曾說:“除了以《圣經》為根據(jù)證明我是錯誤的以外,我將永不改悔?!薄懊恳粋€基督教徒,只要感覺到自己真誠悔罪,就是不購買贖罪券,也同樣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罰?!边@表明該宗教改革家A.主張“信仰得救”,張揚個人行為的自主和權利B.否定教會高于國家的思想,要建立本民族教會C.使人們以本民族語言解讀《圣經》D.批判神權統(tǒng)治,否定宗教禮儀,鼓吹人性解放3.下表摘編自《清代外債史論》,據(jù)該表可知借款次數(shù)總額經建借款額及占總額百分比鐵路借款額及占經建借款額百分比晚清政府2082.1億兩(白銀)3.7億兩;1.2%2.8億兩;76%北京政府64615.7億元(銀元)4.5億元;1.6%3.2億元;71%南京政府10845.0億元(銀元)6.0億元;2.3%2.2億元;37%A.政治民主運動推動經濟獨立發(fā)展B.近代中國政府比較重視鐵路建設C.經濟建設是政府借款的主要目的D.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不斷加深4.20世紀20年代呂思勉撰成《白話本國史》。據(jù)此推測,其寫作可能受下列事件影響的是A.新文化運動 B.護國運動 C.一二·九運動 D.五四運動5.嘉靖、萬歷年間,內閣制度發(fā)展到了鼎盛階段。此時,閣臣不僅朝位班次居六部之上,而且非才望出眾的尚書、都御史,無資格推補入閣。其五大主要職掌為票擬章奏、書寫詔旨、奏議朝政、封駁帝命、保薦人才。結合所學知識,下列選項中對明代內閣的認識正確的是A.內閣大臣成為國家最高行政長官 B.內閣名義上可以節(jié)制六部C.內閣職權變化取決于皇權的需要 D.明代的政治因此日益清明6.晚明某歷史文獻中記載:“今諸夷進貢方物,僅有其名耳,大都草率不堪……而朝廷所賜繒、帛、靴、帽之屬,尤極不堪,一著即破碎矣……且近來物值則工匠侵沒(侵吞)于外,供億(供應)則廚役克減于內,狼子野心,且有誶語(責罵);誶語不已,且有挺白刃而相向者,甚非柔遠之道也。”該材料可以用來說明朝貢貿易A.包含一定的商業(yè)利益 B.遵循“厚往薄來”的原則C.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 D.導致中央與地方矛盾尖銳7.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蘇美領導人曾分別談到“英國雄獅一吼而天下震撼一切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如今,英國已經嚇不倒任何國家?!睂е掠鴱摹罢鸷骋磺小钡健皣槻坏谷魏螄摇钡闹饕蚴牵ǎ〢.戰(zhàn)后經濟遭到削弱 B.戰(zhàn)后國際地位下降C.戰(zhàn)后殖民地的喪失 D.戰(zhàn)后聯(lián)合國成立8.有學者說,“中國社會結構具有一種早熟的特征.但是在某一方面卻缺乏任何早熟性”。從近代中國社會看,這里的“缺乏任何早熟性”的“某一方面”最可能指中國的A.經濟體制B.教育體制C.政治體制D.軍事體制9.1912年3月,孫中山發(fā)布命令“惡習流傳,歷千百歲……此等惡習,尤宜先事革除,以培國本?!边@表明民國放足運動的根本出發(fā)點是A.革除陋習,保障健康 B.救亡圖存,復興中國C.提高婦女的社會地位 D.保國、保種、保教10.魏晉南北朝時期,一牛一人耕作方式已居于主要地位,但漢代以來的二牛一人耕作方式也還存留著,這種并存情況在唐及以后各朝代都存在。這一現(xiàn)象說明我國古代A.農耕文明停滯不前 B.農業(yè)耕作技術發(fā)展緩慢C.農業(yè)產量難以提高 D.農業(yè)生產規(guī)模較為固定11.“當英國人從陶醉中驚醒,猛然看見帝國上空的夕陽時,新的太陽已經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陸上升起?!薄o錄片《大國崛起》。在世界近代史上,這一轉折發(fā)生在A.17世紀早期 B.18世紀末期 C.19世紀早期 D.19世紀末期12.《詩經》中有記載:“載芟除草”載柞(砍樹),其耕澤澤。干耦其耘,徂隰哇地)徂畛(坡田)。…為酒為醴,蒸畀祖妣,以洽百禮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自昔何為,我藝黍稷。詩文形象地反映了西周的社會生產和生活。下列選項中,對此解讀正確的是①簡單落后的耕作方式②集體勞作的生產方式③祭祀和重大典禮的樂歌④南方地域特色和神話色彩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朝貢體系是存在于亞洲地區(qū)、以中華中原帝國為主要核心的等級制政治秩序體系。在這一體系中,朝貢國向中華帝國稱臣,接受朝廷的封號,定期進獻貢品,朝貢國由此可以獲取巨大的經濟利益,學習到先進的中原文化,獲得中原王朝的安全保護。而中原王朝對朝貢者往往都采取冊封獎賞、“厚往薄來”的態(tài)度,并不勒索經濟利益,他們只需要通過“萬邦來朝”的形式來彰顯自身“德化來遠”。這樣雙方構成了一種儀式化的政治關系,……但至少形成一種和平關系。這使得朝貢體系得以維系千年之久。直到近代,伴隨著中華帝國的衰落,朝貢體系才最終解體?!幾院喖研恰稖\談朝貢體系》等材料二近代以來,西方打著人本主義的旗號,鼓吹所謂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權”等普世價值觀,藉此宣揚西方文明優(yōu)越論。事實證明,這一普世價值體系強調自我為中心,滿足西方資本全球擴張的要求,對人口占絕大多數(shù)的非西方國家表現(xiàn)出強烈的排他性,反而開啟了弱肉強食的“潘多拉魔盒”,帶來國際關系的失衡?!灾x文娟《“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歷史基礎和現(xiàn)實境遇》材料三“世界經濟增長乏力,金融危機陰云不散,發(fā)展鴻溝日益突出,兵戎相見時有發(fā)生,冷戰(zhàn)思維和強權政治陰魂不散,恐怖主義、難民危機、重大傳染性疾病、氣候變化等非傳統(tǒng)安全威脅持續(xù)蔓延”,面對全球問題,“世界命運應該由各國共同掌握,國際規(guī)則應該由各國共同書寫,全球事務應該由各國共同治理,發(fā)展成果應該由各國共同分享”?!诼?lián)合國日內瓦總部的演講(2017年1月)(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朝貢體系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其歷史影響。(2)依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近代西方文明優(yōu)越論的形成根源及所帶來的歷史危害。(3)綜合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當代中國主張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因素。14.(20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不同的文明塑造了人們不同的時間觀念。由于中西方文明在哲學觀、歷史背景、社會模式等諸多方面千差萬別,其對時間的觀念和態(tài)度也存在著很大差異,從而產生了不同的時間取向模式。材料一在傳統(tǒng)的農業(yè)社會里,人們對時間的認識比較模糊,因而人們在用時、計時、守時等習慣上也比較模糊。中國人在時間的使用上一般用“掌燈時分”、“日上三竿”、“不見不散”等相當模糊說法。“掌燈”的時間和季節(jié)有關,和天氣有關,和地理位置及生活習慣也有關,反映了深厚的農耕文明氣息。雖然,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一寸光陰一寸金”的比喻,但是多數(shù)中國人只是從個角度來看待時間價值,并沒有把這種高尚的時間觀推廣到社會交往當中去,因而,最終并沒有形成良好的社會性時間觀念和惜時的社會風尚?!幾酝籼煳摹⑼跏嗣瘛段幕町惻c時間觀念的沖突》材料二清末以后,隨著城市生活的變化,中國人對西人情況愈加了解,人們的時間觀念隨著鐘表的普及變得精準化。張謇在《政聞錄》中曾特別強調:“最可寶貴者莫如時,愿國人均奮起力求時間上的經濟?!毙聦W制規(guī)定學堂授課需有定時,一些政府機構在實行星期休息制度的同時,也開始實行工作定時制度。近代中國人新式時間觀念的產生并不依靠一種自然的發(fā)展狀態(tài),而是一個伴隨著壓迫去強行消化的過程,沿海地區(qū)更新快一些,內地相對緩慢;城市更新快一些,農村相對緩慢?!幾苑堆┟贰督嫊r工具與生活節(jié)奏變遷》(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古代中國人時間觀念的特點,并分析原因.(2)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與古代相比,近代中國人時間觀念的變化,并簡析這一變化出現(xiàn)的社會背景。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材料表明吉本在承認基督教的同時,也在批判基督教發(fā)展過程中的缺陷,具有歷史的批判精神。B正確;歷史時空觀念指的是對事物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進行觀察、分析,材料未體現(xiàn),A排除;基督教的教義本身就不是真實歷史,‘真相’的說法錯誤,C排除;吉本具備的唯心主義,并不是唯物主義,D排除。故選B。2、A【解析】

從材料反映的信仰《圣經》和個人對上帝的真誠懺悔等信息可以看出,馬丁·路德主張“信仰得救”,張揚個人行為的自主和權利,故答案為A項;材料沒有涉及對教會和國家關系的看法,排除B項;材料沒有反映用本民族語言解讀《圣經》,排除C項;材料沒有反映對宗教禮儀的否定,材料反映的是反對購買贖罪券,排除D項。3、B【解析】從表格反映的鐵路借款額及占經建借款額百分比在不同歷史時期數(shù)額均較大可以看出,近代中國政府比較重視鐵路建設,對外借款有較大部分用于鐵路建設。故答案為B項。“政治民主運動”和“經濟獨立”材料均不能反映,排除A項;從表格數(shù)據(jù)看,不能反映經濟建設是政府借款的主要目的,排除C項;《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中國半殖民地化過程已經完成,排除D項。點睛:本題的解答主要是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從鐵路借款額及占經建借款額百分比在不同歷史時期數(shù)額均較大這一關鍵信息來確定答案。4、A【解析】

1915年開始的新文化運動倡導白話文運動,胡適在《文學改良芻議》中提出用白話文取代文言文,故20世紀20年代呂思勉撰成《白話本國史》就是受到新文化運動的影響,故答案為A;B是反對袁世凱復辟,與白話文無關,排除;C是1935年發(fā)生的,不是20世紀20年代之前,排除;五四運動是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與白話文的使用沒有直接關系,D錯誤。5、C【解析】

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嘉靖、萬歷年間,皇帝長期不上朝,內閣制度發(fā)展到了鼎盛階段,閣臣不僅地位而且才望出眾。由此可知,明代內閣職權的變化取決于皇權的需要,故C正確;內閣不是國家正式行政機構,故A錯誤;內閣不能統(tǒng)帥六部百司,故B錯誤;此時,明代的政治日益昏暗,故D錯誤。6、A【解析】

材料中主要敘述的是朝貢貿易的問題,可以看出在晚明時期朝貢貿易已經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商品的質量以及人們的態(tài)度都發(fā)生了變化,說明當時的朝貢貿易中帶有一定的商業(yè)利益,A正確;題干未反映朝貢貿易中“厚往薄來”的內容,排除B;題干中朝貢貿易中人們的態(tài)度發(fā)生變化,更多強調的是經濟利益而非政治色彩,排除C;朝貢貿易涉及的是藩屬國和明朝政府的關系,而非中央和地方關系,排除D。7、A【解析】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英國的衰落主要原因是二戰(zhàn)極大地削弱了英國的政治經濟實力,A正確;國際地位的下降不是英國衰落的原因,而是結果,排除B;戰(zhàn)后英國殖民地并未全部喪失,排除C;聯(lián)合國成立后,英國是常任理事國之一,D不構成英國衰落原因,排除。8、C【解析】

據(jù)材料“中國社會結構具有一種早熟的特征,但是在某一方面卻缺乏任何早熟性”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從古代到近代中國的政治體制帶有濃厚的封建性,故C正確;經濟體制、教育體制都不屬于主要方面,故AB排除;材料與軍事體制無關,故D排除?!军c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緊扣材料信息“中國社會結構……在某一方面卻缺乏任何早熟性”,學生應該結合所學知識從政治體制的封建性入手,即可排除無關選項。9、B【解析】

材料是辛亥革命時期發(fā)出的革除陋習的號召,其根本出發(fā)點是“以培國本”,即救亡圖存、復興中國,故B正確;保障健康只是表面現(xiàn)象,不是根本出發(fā)點,故A錯誤;提高婦女社會地位不可能是根本要求,故C錯誤;保國、保種、保教是維新派的口號,故D錯誤。10、D【解析】

魏晉以后,長期存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的耕作方式,說明我國古代農業(yè)生產模式長時期沒有重大改變,D項正確;僅以耕作方式的穩(wěn)定不能說明農耕文明停滯不前,A項錯誤;耕作方式不能反映整個耕作技術的發(fā)展狀況,B項錯誤;農業(yè)產量難以提高不符合材料主旨,C項錯誤。11、D【解析】材料所要表達的含義是,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發(fā)現(xiàn)有國家興起并沖擊了自己的地位。而材料中說的是美洲大陸,那么只有美國。英國在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后的相當一段時間都是世界霸主,而其地位的下降則是從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后。第二次革命首先爆發(fā)于美國和德國,之后沖擊的英國的地位,而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時間為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所以答案選D12、C【解析】

材料信息“千耦其耘”體現(xiàn)了簡單落后的耕作方式和集體勞作的生產方式,“為酒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禮”體現(xiàn)了祭祀和重大典禮的樂歌,由此可知,①②③正確;“楚辭”具有南方地域特色和神話色彩,故④錯誤。所以本題答案為C項,ABD錯誤。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特點:中國與朝貢國間有君、臣等級色彩;形成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多重制度性聯(lián)系;是以儒家價值為基礎的區(qū)域性國際體系;崇尚睦鄰友好、和平外交;結構穩(wěn)定,持續(xù)時間長。影響:擴大中國影響;促進區(qū)域發(fā)展;形成和平友好關系,影響后世;耗費資財、不利于國計民生;助長天朝上國觀念,不利于構建真正平等的國際關系。(2)根源:西方資本主義的興起和發(fā)展。危害:強調自我,西方推行文化霸權,企圖主導全球價值觀;肆意侵略亞非拉地區(qū),帶去災難,造成貧窮落后;形成了不公正、不平等的國際關系;不利于文明交融和多元化發(fā)展,至今仍有不良影響。(3)因素:中國改革開放深化,國力增強;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成為負責任的大國;全球性問題凸顯,急需國際社會合作應對;和平和發(fā)展成為時代主題;全球化和多極化趨勢深入發(fā)展;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尚未根除,新秩序有待建立;信息技術等科技發(fā)展【解析】

(1)特點:據(jù)材料“在這一體系中,朝貢國向中華帝國稱臣,接受朝廷的封號,定期進獻貢品”可知,中國與朝貢國間有君、臣等級色彩;據(jù)材料“……朝貢國由此可以獲取巨大的經濟利益,學習到先進的中原文化,獲得中原王朝的安全保護?!笨芍纬烧?、經濟和文化的多重制度性聯(lián)系;據(jù)材料“而中原王朝對朝貢者往往都采取冊封獎賞、“厚往薄來”的態(tài)度,并不勒索經濟利益,他們只需要通過‘萬邦來朝’的形式來彰顯自身‘德化來遠’”可知,是以儒家價值為基礎的區(qū)域性國際體系;崇尚睦鄰友好、和平外交;據(jù)材料“這樣雙方構成了一種儀式化的政治關系,……但至少形成一種和平關系。這使得朝貢體系得以維系千年之久”可知,結構穩(wěn)定,持續(xù)時間長。影響:據(jù)所學可從擴大中國影響;促進區(qū)域發(fā)展;形成和平友好關系,影響后世;耗費資財、不利于國計民生;助長天朝上國觀念,不利于構建真正平等的國際關系等方面回答。(2)根源:據(jù)所學可知,“近代西方文明優(yōu)越論的形成根源”是西方資本主義的興起和發(fā)展。危害: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可從強調自我,西方推行文化霸權,企圖主導全球價值觀;肆意侵略亞非拉地區(qū),帶去災難,造成貧窮落后;形成了不公正、不平等的國際關系;不利于文明交融和多元化發(fā)展,至今仍有不良影響等方面回答。(3)因素: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可從中國改革開放深化,國力增強;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成為負責任的大國;全球性問題凸顯,急需國際社會合作應對;和平和發(fā)展成為時代主題;全球化和多極化趨勢深入發(fā)展;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尚未根除,新秩序有待建立;信息技術等科技發(fā)展等方面回答。14、(1)特點:時間觀念隨意模糊;與農業(yè)生產聯(lián)系緊密;大多數(shù)人對時間的價值認識不足原因:小農經濟占主導(或農耕文明決定性);計時工具的局限;自然經濟的生活習慣的影響。(2)變化:時間觀念越來越精準化,對時間的價值認識逐步增強;觀念變化的不平衡性(沿海地區(qū)及城市變化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