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于都二中2025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江西省贛州市于都二中2025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江西省贛州市于都二中2025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江西省贛州市于都二中2025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江西省贛州市于都二中2025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西省贛州市于都二中2025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qū)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表摘編自清末魏允恭《江南制造局記》有關材料,表中是江南制造總局支出(1867~1894年)(部分),此表反映出江南制造總局支出項目金額(兩)占總計百分比薪工膏火口糧、購地造房204843312.78華洋工匠工食420961926.26購買機器10551436.58訂購物料及預付各洋行定銀793473249.50購買軍火7207454.50譯書及辦輿圖經費611170.38A.生產產品主要投向市場 B.在經營管理上以洋為師C.財政監(jiān)管不力入不敷出 D.已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2.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商人是傳統(tǒng)教育貶抑的對象,然而商人在近代經濟力量增強、社會地位上升,成為連接教育與社會、教育與經濟的中介。材料反映A.商人成為中國教育近代化的主力B.社會變遷改變商人與教育的關系C.近代教育嚴重阻礙商品經濟發(fā)展D.近代經濟結構變動推動政治改良3.毛澤東曾說:“對付蔣介石,就要像陜北農民趕著毛驢上山,前面要人牽,后面要人推,牽不走還得用鞭子抽兩下,不然它就耍賴、搗亂?!泵珴蓶|這一說法A.進一步豐富了“工農武裝割據(jù)”的理論B.使國共兩黨的黨內合作得以基本實現(xiàn)C.有利于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形成發(fā)展D.促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4.唐末草市興起之后,有人描述當時彭州唐昌縣建德草市,“人既繁會,俗巴豐饒,又置一鎮(zhèn),抽武士三十人而御之,亦立廨署,早暮巡警,盜將竄跡,人遂高眠”。這反映了A.坊市制度逐漸走向瓦解 B.唐朝末年開始出現(xiàn)了草市C.草市功能轉向政治軍事 D.政府重視商業(yè)環(huán)境的治理5.商至秦漢,現(xiàn)有文獻記錄到的大瘟疫如下:商代僅記錄到河南2次;周代記錄到陜西5次,山東、河北各1次;秦漢記錄到浙江、河南、湖北各3次,安徽2次,山東、江蘇、江西、山西、湖南、貴州、廣東、內蒙各1次。對大瘟疫的記錄情況表明,商至秦漢A.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逐漸形成 B.大瘟疫從中原向南方擴散C.大瘟疫發(fā)生頻率逐漸加快 D.中原人口不斷向周邊遷移6.光榮革命后,在威廉的加冕儀式上,議會當眾宣讀了《權利法案》。威廉以他自己和妻子的名義宣讀了誓詞:“我們衷心地接受你們向我們提出的議案,并保證以英國法律作為自己行為的準則。”威廉所說的“你們”是指A.英國民眾B.英國貴族C.英國議會D.英國王室7.下圖空格①政權建立者的民族是A.契丹 B.女真 C.匈奴 D.鮮卑8.胡適曾說在文學革命中,陳獨秀有三大貢獻:一是文體改良變?yōu)槲膶W革命,高揭三大主義;二是將倫理、道德、政治革命與文學革命合為一大運動;三是由于他的一往直前的精神,文學革命始有很大收獲。下列史實能為上述材料提供佐證的有①陳獨秀發(fā)表《文學革命論》,提出建設平易、新鮮、通俗的新文學②1920年,國內的中小學都開始使用白話文語文教材③陳獨秀在《孔子之道與現(xiàn)代生活》中猛烈批判封建倫理道德④陳獨秀等創(chuàng)辦《國民》、《新潮》等刊物,推動新思想的傳播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9.與下面宣傳畫中人物形象相關的國家是A.德意奧 B.德意日 C.英法美 D.德美蘇10.20世紀中期美國總統(tǒng)在一次講話中提到:“……將極權主義政權強加給自由國家人民,都破壞了國際和平的基礎,從而也破壞了美國的安全”“我認為我們必須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來規(guī)劃自己的命運”。這段講話體現(xiàn)了美國A.稱霸世界的全球戰(zhàn)略 B.控制西歐的經濟策略C.“制約與平衡”的外交理念 D.維護國際和平與正義的決心11.1960年,英國與奧地利、丹麥、挪威、葡萄牙、瑞士、瑞典六國建立“歐洲自由貿易聯(lián)盟”。由于聯(lián)盟的實力不及歐共體,英國和丹麥于1972年底退出聯(lián)盟,后加入歐共體,其余成員國也紛紛與歐共體國家簽署建立自由貿易區(qū)協(xié)定。這體現(xiàn)了A.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影響力日趨減弱B.世界經濟的全球化進程放緩C.世界經濟區(qū)域集團化發(fā)展趨向明顯D.世界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加劇12.“共爭青島歸來,同看國賊罷黜;歡呼學生復課,慶賀商店開門。”這幅對聯(lián)述及的歷史事件是A.公車上書 B.五四運動 C.五卅運動 D.一二·九運動13.“臣愿陛下興太學,置明師,以養(yǎng)天下之士;數(shù)考問以盡其材,則英俊宜可得矣。”這里的“臣”、“陛下”分別指A.賈誼、漢景帝B.晁錯、漢文帝C.董仲舒、漢武帝D.魏征、唐太宗14.有學者指出,“在以農為主的中國經濟中,有誰能不從事體力勞動而又有足夠的閑暇來做(科舉方面的)文字練習呢?這種人大多是地主,大到能靠收租維持生活的地主?!谑亲x書人也就限制在這一個經濟階級中了。”該學者意在說明,古代中國A.社會階層的流動受制于經濟基礎 B.地主階級完全壟斷了仕途C.科舉制度削弱社會階層的流動性 D.文化水平決定了階級屬性15.如圖漫畫為19世紀末日本人所畫,其(注:圖中文字為“鐵甲”)所諷刺歷史事件的結果是簽訂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16.1904年,留美學生張繼業(yè)在參觀了圣路易斯博覽會之后寫道:“他國入賽之品,皆實業(yè)學問……房屋之設,皆是全球著名之大制造場、商業(yè)場、大學校、議院、政務院等類。以視上列我國賽品質丑,奚啻天壤”這反映出近代的世界博覽會A.帶動了崇洋媚外風氣 B.是列強擴大侵略的工具C.具有經濟外交的功能 D.推動了世界市場的形成17.美國獨立戰(zhàn)爭期間,托馬斯·潘恩在《常識》中告誡民眾:“君主政體意味著我們自身的墮落和失勢,同樣地,被人當作權利來爭奪的世襲,則是對我們子孫的侮辱和欺騙?!边@一觀點的理論依據(jù)是A.人文主義 B.民族主義 C.天賦人權說 D.三權分立學說18.《申報》的受眾主要是上海市民。1912—1928年,《申報》登載的有關西藏的廣告寥寥無幾;1928年以后,《申報》刊登大量西藏故事、西藏風景寫真等文化生活類廣告。這一變化反映出當時A.西藏民主改革卓有成效 B.國家統(tǒng)一認同感的增強C.文化消費成為國民共識 D.各地廣告水平趨于平衡19.如圖為南宋都城臨安“瓦”(娛樂場所)的分布圖。這可以佐證,南宋時期的臨安A.城市設計不再體現(xiàn)皇權至上B.“瓦”突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C.城市布局凸現(xiàn)濃厚商業(yè)色彩D.市坊分離的制度開始被打破20.1861年俄國廢除農奴制,1862年林肯政府頒布《宅地法》,二者共同目的是A.緩解政治危機 B.統(tǒng)一國內市場 C.發(fā)展資本主義 D.增加財政收入21.如圖是著名的1942年海報“我們能做到”,以“鉚工露絲”為原型,描繪了當時理想化的美國女工形象。對圖片信息的解讀較為合理的是A.經濟危機使美國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獲得工作機會B.圖片反映了20世紀40年代女權運動在美國興起C.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推動了美國女性社會角色的轉變D.美國的工業(yè)化發(fā)展對女性工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2.1890年,普魯士政府的全部候補官員中有40.4%是貴族,1900年為44.6%,到1914年時,這一比例達到了55.5%。這反映出近代德國A.顯露革命苗頭B.政治近代化滯后C.軍國主義強盛D.沒有代議制特征23.“新時期中國外交進行了重大調整。按照是否有利于共同發(fā)展和繁榮來決定中國的外交政策,而不是單純從社會制度出發(fā),不再簡單以意識形態(tài)畫線,不再繼續(xù)劃分敵、我、友”。決定新時期中國外交選擇的根本因素是A.不結盟外交方針B.單純的意識形態(tài)畫線C.和平外交的思想D.改革開放的戰(zhàn)略決策24.斯大林1930年3月2日在《真理報》發(fā)表了《勝利沖昏頭腦》一文,批評全盤集體化運動中違反農民自愿原則的過火行為,嚴厲指出:“某些同志被勝利沖昏頭腦,失去了理智和冷靜的眼光。我指的不僅是地方工作人員,而且是個別省委工作人員和個別中央委員。”斯大林的這一做法A.徹底終止了蘇聯(lián)農業(yè)集體化運動B.失去了蘇聯(lián)廣大農民信任與擁護C.有利于糾正集體化運動中的錯誤D.促進了集體化運動健康穩(wěn)定推進25.如圖是從1929年開始至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重大歷史事件與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變化圖(橫向數(shù)軸表達的是年份,縱向數(shù)軸代表的數(shù)據(jù))。依據(jù)對表格數(shù)據(jù)的分析,得出的正確結論是A.經濟危機重創(chuàng)了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統(tǒng)治地位B.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美國的經濟發(fā)展速度逐漸下降C.二戰(zhàn)后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優(yōu)勢地位受到嚴重挑戰(zhàn)D.經濟體制創(chuàng)新是美國經濟獲得較快發(fā)展的重要因素26.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我國“天上衛(wèi)星轉發(fā),地上有線傳輸”的廣電覆蓋新格局形成。下列事件與這一局面形成有關的有①各地方電視臺的紛紛建立②“東方紅一號”人造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③我國第一顆實用通信衛(wèi)星成功升空④“中星九號”通信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7.宋代民事立法較之唐代有大規(guī)模發(fā)展,內容廣泛,條文細密,涉及所有權、債、財產繼承、契約關系等十幾個方面。宋代民事立法發(fā)展表明A.社會治理體系實現(xiàn)法制化 B.經濟發(fā)展強化私有權觀念C.政府對經濟活動控制加強 D.私有財產權得到法律保護28.在中國歷史上,東周、東漢、曹魏、北魏諸朝都于此設置都城的城市是A.長安 B.洛陽 C.開封 D.建康29.墾殖公司是清末出現(xiàn)的新型農業(yè)企業(yè),其土地主要來自包買官荒,部分則是租買民田。在墾殖過程中,公司召雇人工,修堤筑閘,引水灌溉。到民國元年,全國墾殖公司共計171家,就連不發(fā)達地區(qū)云南也有5家。對此理解正確的是,清末民初A.重農抑商的政策開始扭轉 B.新興的社會力量發(fā)展迅速C.土地兼并現(xiàn)象進一步加劇 D.農業(yè)普遍實現(xiàn)集約化經營30.當1929年美國華爾街股市狂漲之時,美國減少了向歐洲的投資,歐洲的經濟立即就陷入了危機之中,國際經濟所賴以進行的資金循環(huán)也就中斷了。該現(xiàn)象表明A.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心發(fā)生轉移B.歐洲受經濟危機的打擊更嚴重C.美國缺乏對經濟危機的防范意識D.經濟大危機弱化了經濟全球化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冗官”問題在北宋初年就已經出現(xiàn)了。各級政府機構重疊,官吏人數(shù)大增。同時,大批高官的子弟、親戚甚至門客不必經過選舉便涌入仕途。此外,太宗以后,又擴大科舉規(guī)模,每科總有五、七百到一千人被錄取做官。因之,官僚隊伍迅速膨脹。材料二王安石變法期間高度重視冗官問題的解決,政府頒布法令對銓試法(即對蔭補人授予差遣的考試辦法)進行了改革。首先廢除了以前在恩赦等特殊情況下的恩例免試,一律以成績高下依次授予實職。神宗熙寧二年年,規(guī)定宗室子弟出官,也要參加考試;熙寧四年又規(guī)定,銓試不再考詩賦而代之以試斷公案、時議或律義。但是為推行變法又增加了一些新的機構,這就增加了官員的人數(shù),甚至為了減少變法阻力,對有俸無事的“宮觀官”也不再限制數(shù)量。——屈超立《北宋官冗之弊與吏治改革》(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一“冗官”問題的成因。(2)根據(jù)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評價王安石變法針對冗官問題的改革措施。3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國古代既是糧食大國,又是“饑荒之國”,形成了獨特的糧食安全觀念。歷代統(tǒng)治者都認為倉儲是“天下之大命”,在安定人心、抵御災荒、平抑糧價、調節(jié)豐歉和恢復生產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并不遺余力地加以建設。封建社會雖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商品生產和流通。中國古代糧食流通思想圍繞“政府還是市場”這一主題展開,從西周的官定糧價,到春秋戰(zhàn)國的“平糶”,再到西漢、北宋政府的全面干預,復到較為平穩(wěn)的政府市場互補,以至于乾隆時期明確的市場主導,經歷了一個在曲折反復中逐漸彰顯自由市場意識的過程。糧食安全的最基本含義就是降低農業(yè)災害風險,保障糧食供應,在《周禮·地官·司徒》中的“荒政十二書”一節(jié)集中體現(xiàn)了先秦時期的荒政思想,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倉儲救荒理論和災荒預防理論?!幾詤琴e等《試論中國古代的糧食安全觀》材料二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糧食大量依賴進口,糧食安全無以維系。1934年,南京國民政府組織專家制定《中國米麥自給計劃》。其要點是:一為改進方針,以科學方法增加麥作產量、控制生產成本;改善交通、降低運費,便利各地小麥自由流通;嚴禁摻水、摻雜,實施品級鑒定,保證小麥品質;征收保護性關稅,填補減免小麥雜捐后形成的稅收缺額。二為實施要點,包括麥種改良及推廣、施用適量化肥、防范病蟲害、提倡水利事業(yè)、改良倉儲運輸及收割方式、實施關稅保護等。整個計劃限期10年完成。1935年,組建全國稻麥改進所負責具體實施,但構建糧食安全體系的任務沒能完成?!幾脏嵱畹取睹駠Z食安全體系構建機制》材料三毛澤東歷來重視農業(yè)生產和糧食安全。建國以后,毛澤東提出并確立我國經濟建設的方針是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但耐人尋味的是,毛澤東自己卻把主要精力放在農業(yè)上。毛澤東提出了“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儲糧備荒”“備戰(zhàn)備荒為人民”等重要觀點。——摘編自謝蓮碧《簡述建國以來糧食安全思想研究》(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古代糧食安全觀的基本內容。(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中國米麥自給計劃》的積極影響.并分析南京國民政府構建糧食安全體系失敗的原因。(3)根據(jù)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建國初期我國糧食安全的目標。33.材料自有史以來,中國之不竟,未有甚于宋之時者也有宋之不竟,始焉起于黃袍加身而上位的太祖之猜忌也。北宋自宋真宗時起,大興科舉、采用恩蔭制、奉行“恩逮于百官唯恐其不足”的籠絡政策。為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下,大量養(yǎng)兵?!扒G公立志改變弋百年之積,惟存空簿”的局面,以為國民經濟所以日悴者,由國民不能各遂其力從事生產也。公志在制兼并濟貧乏,變通天下之財,以富其民而致天下于治。于是制置三司條例司,公所創(chuàng)立之財政機關也。其青苗、均輸、市易諸法皆此本意也。此義也,近數(shù)十年來乃大盛于歐美兩洲,命之曰社會主義。其說以國家為大地主、大資本家、大企業(yè)家,而人民不得有私財。本意欲以摧抑兼并,萬一行之不善,而國家反為兼并之禍,則民何訴焉?而盜臣之因緣以自肥,又無論也。故荊公之政策,其于財政上所收之效歲頗豐,而于國民經濟上所收之效滋嗇,良以此也?!幾粤簡⒊锻醢彩瘋鳌罚?)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王安石實施財政政策的原因。(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價王安石的財政政策。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洋工匠”“購買機器”“訂購物料及預付各洋行定銀”“譯書”等支出項目,表明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對外商依賴嚴重,D正確;軍事工業(yè)的產品不會“投向市場”,排除A;江南制造局是封建政府官辦的軍事工業(yè),管理上沒有“以洋為師”,排除B;材料只有“支出項目”,未涉及“入不敷出”,排除C。2、B【解析】

材料反映了商人與教育的關系經歷了從“傳統(tǒng)教育貶抑的對象”到“連接教育與社會、教育與經濟的中介”的變化,而“商人在近代經濟力量增強、社會地位上升”則是造成這一變化的原因,故選B;材料沒有體現(xiàn)商人在教育近代化中的主次地位,A錯誤;材料沒有體現(xiàn)近代教育阻礙商品經濟,且教育的近代化總體上來說有利于商品經濟的發(fā)展,排除C項;“政治改良”在材料中沒有涉及,D錯誤。3、C【解析】

材料中毛澤東針對蔣介石的說法符合抗日戰(zhàn)爭時期蔣介石的態(tài)度,這有利于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形成發(fā)展,C項正確;A產生與國共十年對峙時期,排除;B產生與大革命時期,排除;D是在新中國成立后,排除。4、D【解析】

據(jù)材料“人既繁會,俗巴豐饒,又置一鎮(zhèn),抽武士三十人而御之,亦立廨署,早暮巡警,盜將竄跡,人遂高眠”可知,由于商品經濟發(fā)展,草市興起,且政府設立機構管理,這體現(xiàn)了政府重視商業(yè)環(huán)境的治理,D正確;“坊市制度”是唐朝城市布局的設置,與草市無關,A說法錯誤;據(jù)所學可知,魏晉南北朝時期草市開始出現(xiàn),B錯誤;材料“……早暮巡警,盜將竄跡,人遂高眠”指的是對草市的管理,而不是“草市功能轉向政治軍事”,C錯誤。5、A【解析】

通過商至秦漢時期對瘟疫的記錄情況來看,每個朝代所記錄的范圍比前代更加廣闊,結合古代中國發(fā)展歷程可知,這些地區(qū)是逐漸被納入中國版圖的,代表了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正在逐漸形成。A正確;之前南方區(qū)域沒有記載不代表以前南方沒有瘟疫,而且內蒙古在山東、河北北方,B錯誤;因為所涉及的區(qū)域更多,因此記錄的次數(shù)不代表發(fā)生的頻率加快,C錯誤;材料反映的是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中原人口不斷向周邊遷移材料信息不能體現(xiàn),D錯誤。故選A。6、C【解析】根據(jù)材料“光榮革命后”、“議會宣讀《權利法案》”等信息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光榮革命后,資產階級控制議會制定了《權利法案》,限制王權,確立議會至上的地位,故“你們”是指英國議會,C項正確。國王的權力接受議會的制約,而不是英國民眾,排除A。材料強調英國國王接受議會的要求,而不是英國貴族,排除B。材料強調英國國王接受議會的要求,而不是英國王室,排除D。點睛:抓住題眼在解題中的關鍵作用,所謂“題眼”,就是一道題中最核心的部分,本題的題眼是“光榮革命后”“我們衷心地接受你們向我們提出的議案,并保證以英國法律作為自己行為的準則”,根據(jù)對題眼的了解,結合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相關內容,逐一分析材料和選項即可知道答案。7、D【解析】

十六國之后是鮮卑族北魏政權統(tǒng)一黃河流域,選項D正確;選項A、B是在隋唐之后出現(xiàn)的少數(shù)民族,排除;匈奴在南北朝時期并未統(tǒng)一黃河流域,排除C。8、A【解析】

陳獨秀發(fā)表《文學革命論》,提出建設平易、新鮮、通俗的新文學,而且1920年,國內的中小學都開始使用白話文語文教材,這是陳獨秀在文學方面的成就。陳獨秀在《孔子之道與現(xiàn)代生活》中猛烈批判封建倫理道德,是在思想領域的成就,選項A正確;《國民》是李大釗等人創(chuàng)辦,因此選項B、C、D排除。9、B【解析】

根據(jù)所學內容可知,漫畫中的人物應該是日本、德國和意大利的元首,德意日法西斯在二戰(zhàn)中結成軸心國,故選B項;漫畫中的人物與德意日有關,和奧地利無關,排除A項;英法美蘇都是德意日對立面的國家,排除CD項。故選B。10、A【解析】

20世紀中期美國總統(tǒng)杜魯門提出“必須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來規(guī)劃自己的命運”,體現(xiàn)了美國稱霸世界的全球戰(zhàn)略,A項正確;控制西歐的經濟策略是國務卿馬歇爾提出的歐洲復興計劃,B項錯誤;材料體現(xiàn)的不是“制約與平衡”的外交理念,C項錯誤;“維護國際和平與正義的決心”沒有正確揭示杜魯門主義的本質,D項錯誤。11、C【解析】根據(jù)題干材料信息“英國和丹麥于1972年底退出聯(lián)盟,后加入歐共體,其余成員國也紛紛與歐共體國家簽署建立自由貿易區(qū)協(xié)定”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信息所處時代特征是世界經濟區(qū)域集團化發(fā)展趨向明顯,故選C項。材料沒有表明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影響力日趨減弱,故排除A項。世界經濟的全球化進程放緩與所學史實不符,排除B項。僅從材料判斷不出世界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加劇,故排除D項。點睛:材料“英國和丹麥于1972年底退出聯(lián)盟,后加入歐共體,其余成員國也紛紛與歐共體國家簽署建立自由貿易區(qū)協(xié)定”反映出區(qū)域經濟組織的發(fā)展狀況,從中分析出正確答案。12、B【解析】

試題分析: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戰(zhàn)勝國在法國巴黎召開所謂的“和平會議”,中國代表在和會上提出廢除外國在中國的勢力范圍等正義要求,但巴黎和會拒絕了中國代表提出的要求,仍然將德國在山東的權利轉送日本。在巴黎和會中,中國政府的外交失敗,直接引發(fā)了中國民眾的強烈不滿,從而引發(fā)了五四運動,1919年5月4日,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學生代表打出“誓死力爭,還我青島”“收回山東權利”“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外爭主權,內懲國賊”等口號,并且要求懲辦交通總長曹汝霖、幣制局總裁陸宗輿、駐日公使章宗祥。根據(jù)上述史實,最符合題目的是“五四運動”。故B正確??键c:中國民主革命的轉折?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五四運動【詳解】13、C【解析】試題分析:從材料中的“太學”即可判斷選擇C項。漢武帝時期董仲舒改造儒學,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武帝由此創(chuàng)辦太學,推崇儒學。考點: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漢代儒學成為正統(tǒng)思想·儒學成為正統(tǒng)思想(罷黜百家,獨尊儒術)。14、A【解析】

依據(jù)材料“這種人大多是地主,大到能靠收租維持生活的地主。……于是讀書人也就限制在這一個經濟階級中了”來看,古代中國的經濟基礎制約了社會階層的流動。A正確;完全壟斷的說法過于絕對,B排除;科舉制相對于九品中正制來說,加強了社會階層的流動,C排除;文化水平決定了階級屬性過于夸大了文化的作用,D排除。故選A。15、C【解析】

漫畫是19世紀末日本人所畫,可推知是諷刺的甲午戰(zhàn)爭中以自強求富為旗號的洋務運動的破產,故C正確;A、B是兩次鴉片戰(zhàn)爭后,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辛丑條約》簽訂于1901年,D與材料時間不符。16、C【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1904年圣路易斯博覽會上我國賽品與其他國家展品的對比,體現(xiàn)了我國和西方國家在經濟上的差距,C符合題意;A、B、D與材料無關,排除。17、C【解析】

根據(jù)“被人當作權利來爭奪的世襲,則是對我們子孫的侮辱和欺騙”可得知其強調的是天賦人權的思想,故C正確。18、B【解析】

《申報》刊登大量有關西藏的廣告,有利于增強國民對西藏的認同感,從而加強對國家統(tǒng)一的認同感,故選B;材料與西藏民主改革無關,排除A;CD項無法體現(xiàn),排除。故選B。19、C【解析】從南宋臨安都城臨安“瓦”(娛樂場所)的分布圖可知,城市布局與中國傳統(tǒng)的布局截然不同,皇宮偏南而不是坐北朝南,娛樂場所瓦子遍布全市,這說明城市布局凸現(xiàn)濃厚商業(yè)色彩,故C項正確。材料沒有反映出城市設計與皇權至上的關系,更沒有體現(xiàn)出“瓦”的時間限制,故A、B項不正確。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唐朝后期在揚州等一些繁華城市,市坊分離的制度已開始打破,故D項說“北宋開始打破市坊分離的制度”不符合史實,可排除。20、A【解析】

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克里米亞戰(zhàn)爭后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廢除農奴制和內戰(zhàn)時期林肯政府頒布《宅地法》都是為了緩解嚴峻的政治危機,A項正確;俄國沙皇廢除農奴制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統(tǒng)一國內市場和發(fā)展資本主義,BC兩項錯誤;俄國廢除農奴制和林肯政府頒布《宅地法》都不是為了增加財政收入,D項錯誤。21、C【解析】

材料時間“1942年”,暗示美國此時處于二戰(zhàn)之中,成年男性勞動力因為戰(zhàn)爭嚴重不足,大量有關戰(zhàn)爭的工業(yè)領域只能由女性來補上空缺,因此美國女性走出家庭,承擔原本男性的工作角色,故選C;1942年,經濟危機已經過去,排除A;19世紀40年代末美國女權運動就出現(xiàn)了,排除B;D項解釋沒有結合圖片時間,不符合題意。故選C。22、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德意志帝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旨在考查學生對材料有效信息的準確解讀能力。根據(jù)材料文字“全部候補官員中有40.4%是貴族”到“44.6%”再到“55.5%”可知,近代德國政治民主化的滯后。A項表述中“專制統(tǒng)治”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表述符合題意,正確;C、D兩項表述都不符合題意,均排除。23、D【解析】

根據(jù)材料可知,我國外交政策調整后更加注重政策“有利于共同發(fā)展和繁榮”,結合所學可知,這一外交政策的出臺原因在于我國實行了改革開放的戰(zhàn)略決策,選項D正確;不結盟外交方針是材料中外交政策的具體表現(xiàn),而非原因,排除A;選項B與材料意思相反,排除;和平外交是我國一貫堅持的外交思想,并未發(fā)生轉變,其并不構成影響外交政策轉變的決定性因素,排除C。24、C【解析】

據(jù)所學可知,斯大林對蘇聯(lián)農業(yè)全盤集體化過程中出現(xiàn)的違背農民意愿的行為進行了批評,這有利于糾正集體化過程中的錯誤,促進農業(yè)發(fā)展。C正確;徹底終止的說法過于絕對,且不符合史實,A錯誤;斯大林這一行為保護了廣大農民的利益,得到了農民的信任與支持,B錯誤;依據(jù)所學可知,在這一行為之后蘇聯(lián)出現(xiàn)了退社行為,導致蘇聯(lián)再次展開集體化運動,因此過程并不穩(wěn)定,D錯誤。故選C。25、D【解析】

由圖表信息可知,羅斯福新政以后,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總體是上升的,而且幅度比較大。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這和羅斯福新政對經濟體制的創(chuàng)新有密切關系,故D項表述正確;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統(tǒng)治地位的確立是在1944年的布雷頓森林體系,故A錯誤;顯然,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美國的經濟發(fā)展速度較快,故B項錯誤;二戰(zhàn)后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優(yōu)勢地位受到嚴重挑戰(zhàn)是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故C項錯誤。26、B【解析】

依據(jù)中國電視事業(yè)的發(fā)展可知,1978年北京電視臺改名為中央電視臺后,各地電視臺紛紛建立,另外,1986年2月,我國第一顆實用通信衛(wèi)星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成功升空,使我國形成了“天上衛(wèi)星轉發(fā),地上有線傳輸”的廣電覆蓋新格局①③符合題意,B正確;1970年5月;2008年“東方紅一號”人造衛(wèi)星結束了其工作壽命,②排除;“中星九號”通信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時間不符,④排除,ACD錯誤。27、B【解析】

宋代民事立法涉及所有權、債、財產繼承、契約關系,這說明宋代的私有權觀念比唐代有所加強,即經濟發(fā)展強化私有權觀念,故B正確;此時的社會治理體系遠未實現(xiàn)法制化,故A錯誤;材料主旨不是說明政府對經濟活動的控制,故C錯誤;古代社會不是法治社會,故D說法錯誤。28、B【解析】

洛陽是歷史的名都,先后有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晉等“十三個”朝代在此建都,故B項正確;長安是現(xiàn)在的西安,不符合題意,排除A;開封是宋朝在此建立都城,排除C;建康是南京,三國時候吳國在此建立政權,不符合題意,排除D。故選B。29、B【解析】

清末民初,從事資本主義農業(yè)經營的墾殖公司從無到有,發(fā)展到百余家,說明當時新興的社會力量得到了迅速發(fā)展,B項正確;重農抑商的政策開始扭轉是在洋務運動時期,A項錯誤;墾殖公司的興起不能說明土地兼并現(xiàn)象進一步加劇,C項錯誤;全國墾殖公司達到171家,不能說明清末民初農業(yè)已“普遍”實現(xiàn)集約化經營,D項錯誤。30、A【解析】

材料“美國減少了向歐洲的投資,歐洲的經濟立即就陷入了危機之中”說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心已由歐洲轉移到美國,故A符合題意;材料沒有比較歐洲和美國受經濟危機打擊的程度,故B不符合題意;材料沒有涉及美國對經濟危機的防范意識,故C不符合題意;材料“國減少了向歐洲的投資,歐洲的經濟立即就陷入了危機之中,國際經濟所賴以進行的資金循環(huán)也就中斷了”反映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密切聯(lián)系,佐證了經濟全球化的存在,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北宋初年,加強中央集權導致官僚隊伍膨脹;恩蔭選官的影響;科舉規(guī)模擴大。(2)王安石變法對銓試法的改革,限制了蔭補官員的數(shù)量,提高了其從政能力,對緩解冗官問題起了一定作用;但解決冗官問題的辦法很不徹底,特別是沒能從縮減官僚機構和官員設置數(shù)量方面進行有效改革,使冗官問題不能從根本上得以解決【解析】

(1)“原因”,依據(jù)材料一信息“各級政府機構重疊,官吏人數(shù)大增”、“大批高官的子弟、親戚甚至門客不必經過選舉便涌入仕途”、“太宗以后,又擴大科舉規(guī)模,每科總有五、七百到一千人被錄取做官”并結合所學知識從加強中央集權導致官僚隊伍膨脹、恩蔭選官的影響、科舉規(guī)模擴大等角度分析。(2)“評價”,根據(jù)材料二信息“首先廢除了以前在恩赦等特殊情況下的恩例免試,一律以成績高下依次授予實職……銓試不再考詩賦而代之以試斷公案、時議或律義。但是為推行變法又增加了一些新的機構,這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