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考點鏈接-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0E/25/wKhkGWbPvB2AThxZAAGUhRu0hNs497.jpg)
![2019版考點鏈接-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0E/25/wKhkGWbPvB2AThxZAAGUhRu0hNs4972.jpg)
![2019版考點鏈接-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0E/25/wKhkGWbPvB2AThxZAAGUhRu0hNs4973.jpg)
![2019版考點鏈接-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0E/25/wKhkGWbPvB2AThxZAAGUhRu0hNs4974.jpg)
![2019版考點鏈接-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0E/25/wKhkGWbPvB2AThxZAAGUhRu0hNs497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單元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第12講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第12講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0102考點一內力作用與地貌考點二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03考點三巖石圈的物質循環(huán)04圖表專項突破7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的判讀考點一內力作用與地貌1.核心知識精講考點一內力作用與地貌1.地殼運動——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主要內力喜馬拉雅山東非大裂谷考點一內力作用與地貌1.地殼運動——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主要內力水平運動形成綿長的斷裂帶和巨大的褶皺山脈擠壓張裂地殼運動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巖層發(fā)生水平位移和彎曲變形形成斷裂帶和褶皺山脈東非大裂谷、喜馬拉雅山考點一內力作用與地貌1.地殼運動——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主要內力垂直運動引起地勢的起伏變化和海陸變遷盆地海洋陸地地殼運動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巖層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隆起和凹陷常形成高原、斷塊山及盆地和平原等地貌臺灣海峽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灣海岸的變遷考點一內力作用與地貌1.地殼運動——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主要內力兩種運動的相互關系①它們相伴發(fā)生;②在不同時期和不同區(qū)域,兩者常有主次之分;③就全球而言,地殼運動以水平運動為主,垂直運動為輔2.高分:技法點撥考點一內力作用與地貌典題感悟讀部分板塊構造示意圖,回答(1)~(3)題(1)上圖中板塊共有(
)A.1塊B.2塊C.3塊D.4塊解析從圖中板塊的運動方向及分別出現一個海溝和海嶺可以判斷圖中板塊共有3塊??键c一內力作用與地貌典題感悟讀部分板塊構造示意圖,回答(1)~(3)題(2)上圖中虛線圈內的板塊邊界可能位于(
)A.冰島B.非洲東部C.太平洋西岸D.大西洋西岸解析圖中虛線圈內為大洋板塊和大陸板塊的碰撞區(qū),屬于消亡邊界,大洋板塊俯沖到大陸板塊下面形成海溝,大陸板塊受到擠壓抬升形成島或島弧,最符合太平洋西岸的情況??键c一內力作用與地貌典題感悟讀部分板塊構造示意圖,回答(1)~(3)題(3)以下地貌單元中,成因與圖示機理無關的是(
)A.喜馬拉雅山B.馬里亞納海溝C.日本島弧D.安第斯山脈解析喜馬拉雅山是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相碰撞形成的褶皺山??键c一內力作用與地貌類題通法
板塊運動對地貌的影響
1.板塊的劃分全球巖石圈共分為六大板塊,除太平洋板塊幾乎全是海洋外,其余五大板塊既有陸地又有海洋。如下圖:考點一內力作用與地貌類題通法
2.板塊運動與地貌板塊相對移動而發(fā)生的彼此碰撞或張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地貌。如下圖:板塊運動張裂相撞大陸板塊與大陸板塊相互擠壓碰撞大陸板塊與大洋板塊相互擠壓碰撞對地球面貌的影響形成裂谷或海洋形成高峻山脈和巨大高原海溝、島弧、海岸山脈舉例東非大裂谷、紅海、大西洋喜馬拉雅山脈、青藏高原馬里亞納海溝、亞洲東部島弧、美洲西岸山脈考點一內力作用與地貌類題通法
2.板塊運動與地貌板塊相對移動而發(fā)生的彼此碰撞或張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地貌。如下圖:邊界類型生長邊界消亡邊界
圖示3.高考:命題調研考點一內力作用與地貌考法一內力作用與地貌1.(2016·北京文綜,4)下圖示意平頂海山的形成過程。讀圖,回答下題。平頂海山(
)A.為褶皺山B.由沉積巖構成C.頂部形態(tài)由內力作用塑造D.隨著板塊的移動沒入水下解析由圖可知,平頂海山為巖漿噴發(fā)形成的火山,由巖漿巖構成,A、B項錯誤;由圖中階段Ⅰ到階段Ⅲ變化可知,平頂海山的相對高度變小,頂部面積變大,是風浪侵蝕造成的,是外力作用塑造,C項錯誤;由圖中階段Ⅰ到階段Ⅲ變化可知,巖石圈下降導致平頂海山沒入水下,D項正確。考點一內力作用與地貌考法二板塊運動與地貌2.(2014·大綱文綜,6)下圖中K島于1983年火山爆發(fā),植被消失殆盡。1987年,該島上已有64種植物生長旺盛。據研究,百年之內該島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復。K島處于(
)A.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界線的東側B.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界線的西側C.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界線的北側D.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界線的南側解析由圖中K島位置結合六大板塊的分布可知K島處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界線的北側??键c一內力作用與地貌考法二板塊運動與地貌3.(2013·海南地理)下圖為某半島地形圖。讀圖,完成(1)~(2)題。(1)該半島火山活動頻繁,是因為受到(
)A.太平洋板塊張裂的影響B(tài).印度洋板塊張裂的影響C.印度洋板塊擠壓的影響D.太平洋板塊擠壓的影響解析根據圖中的經緯度排列判斷:圖中的緯度為北緯,經度為東經。所以圖示半島位于北太平洋,具體為勘察加半島。板塊內部地殼相對穩(wěn)定,板塊邊界地殼活動頻繁,該半島位于太平洋板塊的邊界,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界屬于消亡邊界,板塊之間相互擠壓。所以本題選擇D項。考點一內力作用與地貌考法二板塊運動與地貌3.(2013·海南地理)下圖為某半島地形圖。讀圖,完成(1)~(2)題。(2)當地居民穩(wěn)定的用電來源于(
)A.地熱能B.風能C.水能D.太陽能解析該島位于板塊邊界,地殼活動頻繁,所以地熱能資源豐富。可以聯系冰島的電能主要來自于地熱能解答本題。所以本題選擇A項??键c二
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1.核心知識精講考點二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1.主要侵蝕作用及形成的地貌流水侵蝕作用表現:濕潤、半濕潤地區(qū)的水的流動破壞地表巖石及其風化物,并將侵蝕掉的物質帶離原地作用結果:水蝕地貌,如溝谷(“V”
型谷)、瀑布等風力侵蝕作用表現:干旱、半干旱地區(qū)風力破壞地表巖石及其風化物,并將侵蝕掉的物質帶離原地作用結果:風蝕地貌、如:風蝕蘑菇、
風蝕城堡、戈壁考點二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1.主要侵蝕作用及形成的地貌冰川侵蝕作用表現:高緯度或高山地區(qū),冰川運動不斷侵蝕底部巖石和側面巖壁作用結果:冰蝕地貌,如冰斗、角峰、“U”型谷波浪侵蝕作用表現:在巖石海岸,波浪不斷擊打、侵蝕巖壁,使海岸后退作用結果:海蝕地貌,如海蝕柱、海
蝕崖考點二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2.主要堆積作用及形成的地貌沖積扇沖積平原三角洲作用因素作用表現作用結果流水地勢變緩或河道彎曲,流水的速度減慢山間河流流出山谷:沖積扇河流中下游地區(qū):沖積平原河流入海口處:三角洲考點二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2.主要堆積作用及形成的地貌沙丘黃土高原作用因素作用表現作用結果風力氣壓梯度減小或遇到地形阻擋,風速減慢堆積物質以沙粒為主:沙漠(沙丘)堆積物質以黃土為主:黃土高原考點二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2.主要堆積作用及形成的地貌沙灘潟湖作用因素作用表現作用結果波浪波浪遇傾斜海岸,速度減慢沙灘、潟湖考點二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2.主要堆積作用及形成的地貌冰磧地貌冰磧湖作用因素作用表現作用結果冰川冰川在移動過程中融化,其中夾雜的物質發(fā)生堆積冰磧地貌、冰磧湖等2.高分:技法點撥考點二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典題感悟(2016·課標Ⅰ,7~9)貝殼堤由死亡的貝類生物在海岸帶堆積而成,在沿海地區(qū)經常分布著多條貝殼堤,標志著海岸線位置的變化,下圖示意渤海灣沿岸某地區(qū)貝殼堤的分布。據此完成(1)~(3)題??键c二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典題感悟(2016·課標Ⅰ,7~9)(1)在任一條貝殼堤的形成過程中,海岸線(
)A.向陸地方向推進B.向海洋方向推進C.位置穩(wěn)定D.反復進退考點二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典題感悟(2016·課標Ⅰ,7~9)(2)沿岸流動的海水搬運河流入??谔幍哪嗌?,并在貝殼堤外堆積。由此A.形成新的貝殼堤B.加大貝殼堤距海岸線的距離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考點二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典題感悟(2016·課標Ⅰ,7~9)(2)沿岸流動的海水搬運河流入??谔幍哪嗌常⒃谪悮さ掏舛逊e。由此A.形成新的貝殼堤B.加大貝殼堤距海岸線的距離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考點二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類題通法(1)不同區(qū)域的主導性外力作用不同(以我國為例)1.判斷外力作用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及相應地貌的方法考點二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類題通法(2)同一種外力作用在不同區(qū)域形成不同的地貌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蝕,中游搬運,下游沉積。因此,上游為高山峽谷,中游河道變寬,下游為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沖積島等。(如圖所示)1.判斷外力作用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及相應地貌的方法考點二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類題通法②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蝕——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積——冰磧丘陵、冰磧湖等。③風力作用:在風的源地附近,以侵蝕作用為主,形成風蝕蘑菇、風蝕城堡等;在風力搬運途中,風力減弱會形成沙丘、黃土堆積地貌等。1.判斷外力作用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及相應地貌的方法考點二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類題通法(1)風向的判定2.外力地貌的應用考點二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類題通法(2)河流流向的判定2.外力地貌的應用3.高考:命題調研考點二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考法一河口三角洲外力作用力的影響1.(2015·課標Ⅰ,10~11)下圖示意在黃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監(jiān)測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與監(jiān)測起始點的距離。起始點是位于海岸一側的固定點。讀下圖,完成(1)~(2)題。(1)1975~2004年,該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蝕、淤積的變化趨勢是(
)A.持續(xù)淤積B.先侵蝕、后淤積C.持續(xù)侵蝕D.先淤積、后侵蝕解析若黃河三角洲近岸海域以沉積為主,則海水變淺,水深2米的位置與監(jiān)測起始點距離會越大。反之,若黃河三角洲近岸海域以侵蝕為主,則海水變深,水深2米的位置與監(jiān)測起始點距離會越小。圖中兩者距離1975~1978年擴大,此后總體減小,故先以淤積為主、后以侵蝕為主。故D正確。考點二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考法一河口三角洲外力作用力的影響1.(2015·課標Ⅰ,10~11)下圖示意在黃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監(jiān)測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與監(jiān)測起始點的距離。起始點是位于海岸一側的固定點。讀下圖,完成(1)~(2)題。(2)推測1992~1997年期間(
)A.黃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黃河入海年徑流量減少C.黃河流域植被覆蓋率降低D.黃河沿岸農業(yè)灌溉面積減少解析1992~1997年期間兩者距離縮小,說明泥沙沉積作用減弱,黃河入海泥沙減少,只有B項所述能出現這一現象。故B正確??键c二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考法二風化作用與地貌2.(2016·海南地理,19~20)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巖石,在溫度變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發(fā)生機械破碎而不改變巖石化學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風化作用。通常情況下,氣溫日較差大的地區(qū),物理風化作用強烈。據此完成(1)~(2)題。(1)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qū)物理風化作用最強的坡向是(
)A.東北坡B.西北坡C.東南坡D.西南坡解析根據材料提示,氣溫日較差大的地區(qū),物理風化作用強烈,在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qū),南坡晝夜溫差大,西坡下午受到太陽輻射強,西坡的白天氣溫高一些,所以西南坡氣溫日較差大??键c二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考法二風化作用與地貌2.(2016·海南地理,19~20)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巖石,在溫度變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發(fā)生機械破碎而不改變巖石化學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風化作用。通常情況下,氣溫日較差大的地區(qū),物理風化作用強烈。據此完成(1)~(2)題。(2)地球表面物理風化作用最弱的自然帶是(
)A.溫帶荒漠帶B.溫帶草原帶C.熱帶雨林帶D.亞寒帶針葉林帶解析從材料提取信息“氣溫日較差大的地區(qū),物理風化作用強烈”,說明氣溫日較差最小的地區(qū),物理風化作用最弱。熱帶雨林帶終年高溫多雨,氣溫日較差最??;溫帶荒漠帶和草原帶,氣溫日較差最大;亞寒帶針葉林帶,氣溫日較差較大。故選C??键c二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考法三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貌分析3.[2014·課標Ⅰ,36(1),6分]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如圖所示區(qū)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風,年平均大風(≥8級)日數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鐵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間的路段風沙災害較為嚴重,且主要為就地起沙。風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圍內??键c二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考法三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貌分析3.[2014·課標Ⅰ,36(1),6分]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分析錯那湖東北部沿岸地區(qū)冬春季風沙活動的沙源。(6分)解析抓住材料中“就地起沙”的關鍵信息分析可得,沙源應該是來自錯那湖東北部(鐵路附近)沿岸地區(qū),包括河流入湖處的河灘和湖水下降出露的湖灘。再結合題干中“冬春季”這個時間點,可知此時間河、湖水位低,河灘和湖灘出露泥沙面積大,成為沙源。答案多條河流在此注入錯那湖,泥沙沉積,河口三角洲面積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灘泥沙裸露;錯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區(qū)水深較淺)出露的湖灘泥沙面積較大??键c三
巖石圈的物質循環(huán)1.核心知識精講考點三巖石圈的物質循環(huán)1.地殼的物質循環(huán)考點三巖石圈的物質循環(huán)1.地殼的物質循環(huán)號碼原物質地質作用生成物質①巖漿冷卻凝固作用巖漿巖②巖漿巖、變質巖和已生成的沉積巖外力作用(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固結成巖)沉積巖③巖漿巖、沉積巖和已生成的變質巖變質作用(溫度、壓力)變質巖④各類巖石重熔再生作用巖漿考點三巖石圈的物質循環(huán)2.三大類巖石的特點和用途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考點三巖石圈的物質循環(huán)2.三大類巖石的特點和用途類型代表巖石特點用途舉例巖漿巖侵入巖花崗巖礦物結晶顆粒較大花崗巖是堅固、美觀的建筑材料噴出巖玄武巖礦物結晶顆粒細小,有的有流紋或氣孔沉積巖礫、巖、砂巖、頁巖、石灰?guī)r層理構造、常含有化石石灰?guī)r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鉀鹽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變質巖大理巖、板巖片理構造大理巖是建筑材料2.高分:技法點撥考點三巖石圈的物質循環(huán)。典題感悟(2018·雅安模擬)下圖中①、②、③、④為沉積巖,⑤、⑥為巖漿巖。讀圖,完成(1)~(2)題(1)上圖中巖石形成的先后順序最可能為(
)A.①②③④⑤⑥B.⑤⑥④③②①C.④③②①⑤⑥D.④③②①⑥⑤解析一般下面的沉積巖先沉積、上面的后沉積,則①、②、③、④形成的先后順序為④③②①;⑤巖漿巖穿過了④③②①巖層,則⑤形成年代更晚;⑥巖漿巖穿過了⑤巖層,說明⑥形成年代晚于⑤。故C項正確??键c三巖石圈的物質循環(huán)。典題感悟(2018·雅安模擬)下圖中①、②、③、④為沉積巖,⑤、⑥為巖漿巖。讀圖,完成(1)~(2)題(2)若①為石灰?guī)r,則①與⑤接觸地帶易形成(
)A.花崗巖B.大理巖C.頁巖D.礫巖解析巖漿具有很高的溫度,故巖漿運動過程中,會使接觸處的巖石發(fā)生變質作用形成變質巖;石灰?guī)r會變質形成大理巖??键c三巖石圈的物質循環(huán)類題通法(1)巖層上下關系。沉積巖是受沉積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規(guī)律是巖層年齡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巖層年齡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2)巖漿巖與沉積巖的關系。
噴出巖的形成晚于其所侵入的巖層,侵入巖晚于其所在的巖層。(3)變質巖與周圍巖石的關系。變質巖是在變質作用下形成的,多受巖漿活動的影響,因而變質巖的形成晚于其相鄰的巖漿巖。(4)與海嶺的遠近關系。如果是海底巖石,則離海嶺越近,其形成的地質年齡越小,離海嶺越遠,其形成的地質年齡越大;或者說離海溝越近,形成的地質年齡越大,離海溝越遠,形成的地質年齡越小。注意進行上述判斷時參照的必須是同一個海嶺或者海溝。四個關系判斷巖層新老關系3.高考:命題調研考點三巖石圈的物質循環(huán)考法一巖石圈物質運動過程分析1.(2017·天津文綜,3)讀下圖,回答下題。上圖地貌景觀顯示的巖石類型和主要的地質構造最可能是(
)A.巖漿巖、褶皺B.沉積巖、褶皺C.巖漿巖、斷層D.沉積巖、斷層解析由圖可知,該地巖層具有明顯的層理構造,應該屬于沉積巖。圖中巖層向同一個方向傾斜,應該是巖層受力擠壓所致,因此,其地質構造應該為褶皺。故本題選B。考點三巖石圈的物質循環(huán)考法一巖石圈物質運動過程分析2.(2015·天津文綜,3)某礦物形成于上地幔軟流層,后隨巖漿活動到達地表。人們在下圖所示古火山的巖漿巖及河灘泥沙中均發(fā)現了該礦物。讀圖文材料,回答下題。使該礦物從上地幔軟流層到達河灘泥沙中的地質作用,依次應為A.巖漿噴發(fā)巖層斷裂風化、侵蝕搬運、沉積B.巖漿噴發(fā)巖層斷裂搬運、沉積風化、侵蝕C.巖層斷裂巖漿噴發(fā)風化、侵蝕搬運、沉積D.巖層斷裂巖漿噴發(fā)搬運、沉積風化、侵蝕解析本題考查影響地表形態(tài)的內、外力作用。該礦物形成于上地幔,然后經過地質作用而到達河灘泥沙中。那么,應該是巖層斷裂,巖漿噴發(fā)而出露地表,然后經外力的風化、侵蝕作用,再經過搬運在河灘泥沙中沉積,故C項正確??键c三巖石圈的物質循環(huán)考法二巖石特征分析3.(2015·上海地理,13~14)根據巖石的質地,如礦物顆粒的大小、有無氣孔、致密程度、形狀等可以推測巖石的形成過程和形成環(huán)境。據此回答(1)~(2)題。(1)某山體由巖漿巖組成。該巖漿巖表面無氣孔,礦物顆粒粗大,對其成因的合理推測是(
)①巖漿冷卻較快②巖漿冷卻較慢③在地表形成④在地下形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巖漿巖分侵入巖和噴出巖。侵入巖是巖漿侵入地殼上部,緩慢冷卻形成,在冷卻過程中充分結晶,礦物結晶體巨大,肉眼清晰可見。考點三巖石圈的物質循環(huán)考法二巖石特征分析3.(2015·上海地理,13~14)根據巖石的質地,如礦物顆粒的大小、有無氣孔、致密程度、形狀等可以推測巖石的形成過程和形成環(huán)境。據此回答(1)~(2)題。(2)歷史上,蘇州人利用當地硯瓦山的巖石做原料生產優(yōu)質硯臺。這種巖石巖性致密,呈薄板狀。該巖石可能是(
)A.噴出巖B.侵入巖C.沉積巖D.變質巖解析噴出巖往往含有大量氣孔;侵入巖一般不會出現層理構造;沉積巖往往具有層理構造,但巖性較軟,質地不堅硬。該巖石呈薄板狀,巖性致密,應是頁巖經過變質作用形成的板巖,D正確。圖表專項突破7
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的判讀圖表專項突破7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的判讀典圖示例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的判讀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是展示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三大類巖石相互轉化過程的圖形。類型多種多樣,但都是說明巖漿、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之間的循環(huán)關系。常見圖示有兩種:以地質剖面圖為背景的循環(huán)示意圖和以關聯圖為背景的示意圖。結合實際景觀地貌分析應用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的知識是常見的命題形式,選擇題是常見的題型。圖表專項突破7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的判讀典圖示例獲取信息本圖為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讀圖可以得到如下信息:①表示形成沉積巖的固結成巖作用,②表示形成變質巖的變質作用,③表示形成巖漿巖的冷卻凝固作用,④表示形成巖漿的重熔再生作用,⑤表示風化、侵蝕、搬運、堆積作用。圖表專項突破7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的判讀典圖示例解讀信息(1)巖漿巖只能由巖漿轉化而來,巖漿指向外的箭頭一定指向巖漿巖。圖中③形成了兩類巖漿巖。(2)巖漿巖和變質巖能轉化成沉積巖,巖漿巖和沉積巖能轉化成變質巖。(3)沉積巖和變質巖均不能轉化成巖漿巖。(4)各類巖石受地殼運動影響,經高溫、高壓作用,在地殼深處經重熔再生作用又可以重新轉化為巖漿。圖表專項突破7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的判讀類圖通法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的判讀技巧圖表專項突破7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的判讀類圖通法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的判讀技巧1.巧用巖漿巖漿是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有些示意圖是較為單一的單向循環(huán)圖,
巖漿→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巖漿。圖表專項突破7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的判讀類圖通法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的判讀技巧2.巧用箭頭判斷三大類巖石和巖漿,大致可以用進出箭頭的多少來區(qū)分:(1)巖漿:三進一出。(2)巖漿巖:一進三出。(3)變質巖和沉積巖:二進二出。圖表專項突破7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的判讀類圖通法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的判讀技巧3.巧用輔助性信息(1)沉積物。各種巖石均可以轉化為沉積物,是通過外力作用(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將巖石轉化為沉積物。沉積物只能轉化為沉積巖,是通過外力作用(固結成巖作用)實現的。圖表專項突破7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的判讀類圖通法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的判讀技巧3.巧用輔助性信息(2)化石和巖層。含有化石或有層理特征(地層)的巖石為沉積巖,形成的地質作用是外力作用。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社區(qū)環(huán)境工作計劃
- 創(chuàng)業(yè)公司聯合創(chuàng)始人入伙協議書范本
- 學校學生安全管理責任協議書范本
- 物業(yè)前期服務合同范本
- 置業(yè)公司勞動合同范本
- 房地產借款抵押協議書范本
- 廣西國際商務職業(yè)技術學院《電路與模電》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蘇科版數學七年級上冊《有理數的加法交換律與結合律》聽評課記錄2
- 《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聽課評課記錄1(新部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
- 西安美術學院《面向對象分析和設計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銀行考試-興業(yè)銀行考試近5年真題附答案
- 新聞記者證600道考試題-附標準答案
- 2024年公開招聘人員報名資格審查表
- TSG ZF001-2006《安全閥安全技術監(jiān)察規(guī)程》
- 長螺旋鉆孔壓灌樁工程勞務清包合同(范本)
- 普惠金融政策與區(qū)域差異
- 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記敘文閱讀物象的作用(含練習題及答案)
- 老年外科患者圍手術期營養(yǎng)支持中國專家共識(2024版)
- 子宮畸形的超聲診斷
- 2024年1月高考適應性測試“九省聯考”數學 試題(學生版+解析版)
- JT-T-1004.1-2015城市軌道交通行車調度員技能和素質要求第1部分:地鐵輕軌和單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