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季新版第5課 動蕩變化中的春秋時期(原卷版)_第1頁
2024秋季新版第5課 動蕩變化中的春秋時期(原卷版)_第2頁
2024秋季新版第5課 動蕩變化中的春秋時期(原卷版)_第3頁
2024秋季新版第5課 動蕩變化中的春秋時期(原卷版)_第4頁
2024秋季新版第5課 動蕩變化中的春秋時期(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5課動蕩變化中的春秋時期使用導航新情境命題練:T1-11(建議用時:10-15分鐘)當堂測試使用重難探究專練:T1-17(建議用時:20-25分鐘)單元測試或課下練習使用(根據學生實際需要刪減)【新情境·史料實證】1.侯馬盟書是春秋晚期晉國卿大夫舉行盟誓時用毛筆寫在玉片上的約信文書,其中有一部分記載到“卿大夫宣誓效忠趙氏的誓約……”該盟書反映出東周時期的政治現(xiàn)象是()A.諸侯爭霸,變法的風潮盛行 B.鐵器廣泛使用C.禮崩樂壞,卿大夫專權奪利 D.國家實現(xiàn)統(tǒng)一【新素養(yǎng)·史料實證】2.西周規(guī)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諸侯只可用七鼎。但在春秋時,鄭莊公卻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諸侯競相仿效。這反映了(

)A.西周禮樂制度遭到破壞 B.春秋時期青銅工藝高超C.春秋時冶鐵業(yè)有所發(fā)展 D.周王室財政上陷入困境【新素養(yǎng)·唯物史觀】3.下圖是一位同學繪制的思維導圖,據此判斷他學習的主題是(

)A.戰(zhàn)國時期的社會變化 B.動蕩的春秋時期C.百家爭鳴 D.早期國家的產生【新情境·跨學科】4.《詩經·衛(wèi)風·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美玉)。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據考證,該詩為贊美齊桓公幫助衛(wèi)國人(姬姓諸侯國,都城朝歌)打敗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與這一作品創(chuàng)作背景有關的史實是(

)A.涿鹿之戰(zhàn) B.牧野之戰(zhàn)C.春秋爭霸 D.楚漢之爭【新情境·跨學科】5.范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中寫到:“周桓王死,因為窮,七年才得以埋葬……周朝最后一代的王周赧王,他無地無民。窮到向人民借貸,不能償還,藏在臺上避債。周人稱這臺為避債臺。”這反映出()A.禮崩樂壞 B.王室衰微 C.政治腐敗 D.賦稅沉重【新素養(yǎng)·史料實證】6.春秋時期,曾宣稱“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謚”的楚國。在大敗晉國主持會盟后,同伍于“中國”;“蠻夷之國”的越國繼吳而起,“北渡兵于淮以臨齊、晉”,一度“號令中國”。上述現(xiàn)象表明(

)A.蠻夷之國成為天下共主 B.國家統(tǒng)一基礎業(yè)已奠定C.諸侯爭霸助推華夏認同 D.封建制度增強各國實力【新素養(yǎng)·史料實證】7.《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載孔子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馬耕字子?!薄!墩撜Z·顏淵》載“司馬牛問仁”,何晏《論語集解》引孔安國說司馬牛又叫“司馬犁”?!秶Z·晉語九》載“宗廟之犧為畎畝之勤”。這表明牛耕(

)A.出現(xiàn)于春秋時期B.出現(xiàn)于戰(zhàn)國時期 C.在當時不受重視 D.得到廣泛的使用【新素養(yǎng)·史料實證】8.有人說戰(zhàn)爭是“亂”,有人說戰(zhàn)爭是“變”。春秋戰(zhàn)國是我國歷史上大分裂大動蕩時期,也是我國歷史發(fā)展的重要演變和發(fā)展時期。對該歷史時期“變”的本質理解正確的是(

)A.封建經濟出現(xiàn)飛躍,生產工具革新B.爭霸兼并戰(zhàn)爭不斷,社會動蕩不安C.奴隸制逐步瓦解,封建制逐漸形成D.人民深受戰(zhàn)爭災難,起義不斷爆發(fā)【新情境·跨學科】9.春秋史書《國語》中有“宗廟之犧,為畎田之勤”(原來在宗廟中用于祭祀的牲口,現(xiàn)在已經成為田里工作的主要力量)和“惡金(鐵)以鑄鋤、夷斤(斧)、廝,試諸壤土”(制造鐵農具來耕田)的記載。這說明當時(

)A.農業(yè)生產力水平提高 B.商業(yè)活動很活躍C.手工業(yè)規(guī)模不斷擴大 D.周王室地位下降【新素養(yǎng)·歷史解釋】10.下表為《春秋戰(zhàn)國鐵器出土情況對比》。由此可知,當時(

)鐵器出土地點鐵器數量(件)鐵農具數量(件)廣西平樂銀山嶺18191河南輝縣固圍村9358長沙衡陽61座楚墓70余17遼寧撫順蓮花堡80余68A.鐵器使用區(qū)域較為廣泛 B.鐵農具制造技術成熟C.南方冶鐵業(yè)較北方發(fā)達 D.牛耕技術的廣泛使用【新情境·史料實證】1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平王時,周王室勢力衰微,諸侯以強并弱,齊、楚、秦、晉等國開始強大起來,競相爭霸,操控政治局面。(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春秋時期的政治特點。材料二: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保?)“管仲相桓公”有何結果?孔子對“管仲相桓公”持何種態(tài)度?材料中的哪句話體現(xiàn)了這一態(tài)度?材料三:孟子曰:“春秋無義戰(zhàn)”,即在春秋時期沒有正義的戰(zhàn)爭。另據史料記載,在大國爭霸中,各大國兼并小國,實現(xiàn)了區(qū)域性的局部統(tǒng)一。同時,在這一過程中,華夏族和周邊各部落的聯(lián)系、交往、融合加強,為華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3)分析春秋爭霸給人民和社會分別帶來的影響。1.(2024·安徽阜陽·一模)據《史記》記載,春秋時期,楚國國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級,遭到周王拒絕,熊通“乃自立為(楚)武王”;據《春秋》記載,從公元前722年—前479年,某諸侯國國君朝齊晉楚達33次,而朝周王僅3次。這些現(xiàn)象意味著(

)A.諸侯爭霸造成社會混亂 B.周天子影響力完全喪失C.周分封制逐漸走向消亡 D.變法改革推動制度革新2.(2024·廣東佛山·一模)孔子說,天下政治昏暗的時候,諸侯來制定禮樂和發(fā)起戰(zhàn)爭。由諸侯作主決定,大概經過十代很少有不垮臺的。這一言論的時代背景是(

)A.王室衰微諸侯爭霸 B.國家統(tǒng)一民族交融C.經濟發(fā)展社會穩(wěn)定 D.文化凋敝科技落后3.春秋時期所謂“稱霸”,就是因勢力強大而成為中原諸侯的盟主,并得到周天子的承認。春秋的“霸主”,實則就是“盟主”,號令諸侯,集合諸侯之兵,討伐對周王不臣的諸侯國家及少數民族,這是周王賦予他們的權力。材料反映了春秋時期的“霸主”(

)A.實力高于其他諸侯 B.鞏固周天子統(tǒng)治C.沒有太大的權力 D.已經是天下“共主”4.(2024·吉林松原·一模)下面思維導圖反映的內容是(

)A.遠古的傳說 B.原始農耕生活 C.動蕩的春秋時期 D.中國境內的早期人類5.某班同學編排了某一時期的三幕歷史劇,它們共同反映出(

)第一幕:生產力提高·經濟有所發(fā)展第一幕:生產力提高·經濟有所發(fā)展第二幕:周王室衰微·無力控制諸侯第三幕:諸侯國崛起·操控政治局面A.早期國家產生 B.政權更替頻繁C.春秋爭霸激烈 D.商鞅變法開始6.某一本書目錄如下,據此推斷該書的主題是()目錄第一章周室東遷王綱解紐第二章列國爭霸的序幕第三章“尊王攘夷”第四章晉國的興起和晉文公的霸業(yè)……A.文明起源早期國家 B.王室衰微諸侯爭霸C.合縱連橫改革變法 D.帝國始建二世而亡7.2023年3月以來,淄博燒烤現(xiàn)象級出圈。在淄博有位古人,對內整頓朝政,對外“尊王攘夷”,終于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偉業(yè)。這位古人是()A.齊桓公 B.晉文公 C.秦穆公 D.楚莊王8.下面為某同學整理的歷史學習筆記,這則筆記記錄的人物是()目的:爭奪霸主地位旗號:尊王攘夷用人:任用管仲為相結果: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A.齊桓公 B.晉文公 C.秦穆公 D.越王勾踐9.史實是指客觀發(fā)生的歷史事實,歷史觀點是對歷史史實的認識。以下關于春秋時期的歷史,屬于歷史觀點的是(

)A.春秋時期,鐵制農具和牛耕出現(xiàn)B.春秋時期,商品交換出現(xiàn)金屬貨幣C.春秋時期,齊桓公通過改革強大后參與爭霸D.春秋時期,諸侯爭霸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10.(2023·福建三明·一模)如圖反映當時的歷史現(xiàn)象是()A.武王伐紂 B.諸侯爭霸 C.戰(zhàn)國兼并 D.楚漢之爭11.圍繞“五千年中國看山西”這句話,同學們收集到一張出土于山西的精美青銅器(見如圖)圖片。據這件青銅器的樣式和說明文字,我們可推斷出(

)山西省渾源縣出土的這件春秋晚期的牛尊(春秋犧尊)是一件集盛酒、溫酒為一體的青銅器。它紋飾華麗繁縟,構圖新穎,造型古樸,牛的形象神色安詳,四肢粗壯有力,最吸引人的是牛鼻突出,且穿有圓環(huán),顯得夸張,但又很真實,表明這是一頭馴養(yǎng)的牛。A.馴養(yǎng)牛是當時的一種時尚 B.當時的農業(yè)生產已經使用牛耕C.山西的畜牧業(yè)手工業(yè)居于全國領先地位 D.“三家分晉”已經發(fā)生12.《史記·周本紀》記載:“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侯強并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贝擞涊d表明當時(

)A.禪讓制盛行,政治形勢穩(wěn)定 B.牛耕出現(xiàn),農業(yè)生產迅速發(fā)展C.周王室地位下降,諸侯勢力崛起 D.社會動蕩不安,學術思想活躍13.(2024·河南駐馬店·一模)春秋史書《國語》中有“宗廟之犧,為畎田之勤”(原來在宗廟中用于祭祀的牲口,現(xiàn)在已經成為田里工作的主要力量)和“惡金(鐵)以鑄鋤、夷斤(斧)、廝,試諸壤土”(制造鐵農具來耕田)的記載。這說明當時(

)A.農業(yè)生產力水平提高 B.商業(yè)活動很活躍C.手工業(yè)規(guī)模不斷擴大 D.周王室地位下降14.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東周時期朝廷軟弱無力,列國相互混戰(zhàn)不休,表面上看來是個多事之秋。不過,這也是一個社會經濟發(fā)生根本變革從而永久地決定中國發(fā)展歷程的時期?!睋?,說明當時社會呈現(xiàn)這些特點的根本原因為(

)A.奴隸社會瓦解,封建社會形成 B.王室衰微,禮崩樂壞C.春秋霸主相繼,戰(zhàn)國七雄并存 D.鐵犁牛耕,生產飛躍15.圖片也是歷史的重要載體。初一某同學從如圖中不可能獲取的歷史信息是(

)A.鐵器、牛耕已廣泛使用 B.引發(fā)“公作則遲”“分地則速”C.引發(fā)當時各國變法風潮 D.有效強化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