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qū)高三六校第一次聯(lián)考歷史試卷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圖反映的是公元前14世紀—公元前10世紀上半葉,某民族的擴張路線。該民族是A.蘇美爾人 B.雅利安人 C.達羅毗荼人 D.阿拉伯人2.如圖為美國發(fā)行的《抗戰(zhàn)建國》郵票。這說明A.三民主義與林肯思想一致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C.美國支持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 D.國民政府堅持三民主義3.儒家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人間的兩套秩序:社會政治秩序和道德心靈秩序??鬃右院笕寮业拇砣宋?,有一位提出了綱常名教,突出了禮;另一位則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思辨化的哲學體系。他們分別是A.孟子和王陽明 B.荀子和朱熹 C.董仲舒和顧炎武 D.董仲舒和朱熹4.顧炎武在《日知錄》中極力駁斥“有公而無私”,指出“人道就是對人私利與欲望的滿足,道德就存在于人們的物質利益之中”。這一主張A.徹底否定了宋明理學 B.旨在批判君主專制統(tǒng)治C.適應了工商業(yè)的發(fā)展 D.開啟了思想啟蒙的先河5.1966年,美國建筑師羅伯特·文丘里在《建筑的復雜性與矛盾性》中說:“我主張雜亂而有活力勝過明顯的統(tǒng)一。我容許不根據(jù)前提的推理并贊成建筑的二元性。我認為用意簡明不如意義豐富……我愛兩者兼顧,不愛非此即彼、非黑即白;是黑白都要,或是灰的?!睋?jù)此推斷,這一流派是A.浪漫主義 B.現(xiàn)實主義 C.印象主義 D.現(xiàn)代主義6.“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釋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廣而險遠,……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縣土番之地,設官分職,而領之于帝師?!边@里的“官”隸屬于A.宣政院 B.中書省 C.理藩院 D.行中書省7.唐代有的學者拋棄了漢儒的注疏之學,由注重章句轉向強調經義:有的學者主張“以已意解經”:有的學者提出了“何為性”和“如何修性”的問題。這些現(xiàn)象A.背離先秦孔孟之道 B.導致儒佛道三教并行C.表明唯物思想出現(xiàn) D.推動了儒學的思辨化8.元朝時期,西域之士“仕于中朝,學于南夏,樂江湖而忘鄉(xiāng)國者眾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侖之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黃河之流,而尋瑤池之津”。這反映出元朝A.民族隔閡的消除B.對外政策的開放C.中央集權的加強D.民族融合的加強9.1861年咸豐帝批準了奕?等人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奏請,頒布“關防”(由臨時派遣的官員使用,用長方形的官?。?,并規(guī)定其職責只限于通商。這反映了清政府A.已認識到外交走向國際化的必要性 B.中央機構完全半殖民地化C.仍固守“天朝上國”傳統(tǒng)外交觀念 D.重視處理龐雜的洋務事宜10.《查土丁尼法學總論》和《查士丁尼學說匯纂》中都記載了羅馬法學家弗羅丁斯的理論:“奴隸制是違反自然法的,因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這是“萬民法的一項制度,根據(jù)萬民法,一個人成為另一個人的財產”。據(jù)此,弗羅丁斯的理論()A.在人權方面有合理性一面 B.是為奴隸制的存在而辯護C.認為萬民法應高于自然法 D.強調了羅馬法的階級屬性11.20世紀初某思想家大聲疾呼:“吾寧忍過去國粹之消亡,而不忍現(xiàn)在及將來之民族,不適世界之生存而歸消滅也!”該思想家主張A.打破保守觀念,為新文化營造空間B.剔除傳統(tǒng)糟粕,重建儒家信仰C.宣揚改革理念,為康梁變法造聲勢D.遵循進化理論,任憑自然選擇12.古雅典政治家尼西阿斯性格溫和,穩(wěn)健而有責任感,頗受貴族派擁戴,在民眾面前謙卑順從、仗義疏財,有人因此評價“他由于被認為敬畏人民而得以控制人民”。這表明當時的雅典A.道德水準決定政治家的地位 B.直接民主制弊端暴露無遺C.貴族與平民的分歧得以彌合 D.精英階層受民主政治制約13.《呂氏春秋》由秦國丞相呂不韋組織門客編撰而成,書中寫道:“置天子非以阿天子也”,“始生之者,天也;養(yǎng)成之者,人也。能養(yǎng)天之所生而勿攖(觸犯)之謂天子”。其提出的置君治國之道是A.君權神授 B.中央集權 C.無為而治 D.以人為本14.十九世紀七十年代,中國社會并存的經濟成分有①自然經濟②民族資本主義經濟③洋務經濟④外國資本主義經濟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15.孫中山在《中國之現(xiàn)狀及國民黨改組問題》中寫道:“中國革命六年后,俄國才有革命?!边@里的俄國“革命”指的是A.彼得一世改革 B.亞歷山大二世改革C.十月革命 D.蘇聯(lián)解體16.李鴻章是中國近代史上備受爭議的重要人物。學校課題小組在研究“李鴻章與中國的近代化發(fā)展”時,收集到如下材料,其中最有史學價值的材料是A.梁啟超的《李鴻章傳》 B.網絡搜集的李鴻章軼聞C.關于李鴻章的史學評論 D.李鴻章的部分奏折、書信影印件17.《劍橋歐洲經濟史》指出美國經濟政策在新政時期的變化比人們通常所認為的要小得多。許多改革都是以往不斷嘗試但幾近失敗的計劃的延續(xù),它們之所以能在新政時期得以完成是因為大蕭條所帶來的恐慌情緒超過了謹慎和保守的心理。材料主要強調A.新政遵循了美國傳統(tǒng)的經濟理念 B.新政的實施緣于社會的恐慌情緒C.危機催生了激進的經濟改革方案 D.危機的嚴重性加速了歷史的進程18.戰(zhàn)國時期某思想家指出:“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以善至者,待之以禮;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這反映了當時中國思想領域A.推崇重賢愛民 B.政策開明開放 C.霸權氛圍熾烈 D.呈現(xiàn)借鑒特征19.辛亥革命10周年之際,梁啟超撰文寫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義呢?簡單說……第一,覺得凡不是中國人都沒有權來管中國人的事;第二,覺得凡是中國人都有權來管中國人的事”。這反映出他認為辛亥革命A.增強了國民的民族民主意識B.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C.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D.擴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權利20.清代后期所辦廠礦組織形式有官辦、官督商辦、官商合辦、官辦招商集股四種:有些是同一時期的不同企業(yè),有些是同一企業(yè)組織形式的演變,如少數(shù)“官督商辦”的民用企業(yè)發(fā)展為獨立經營的商辦企業(yè)。甲午戰(zhàn)后清政府又放開民間開辦企業(yè)。這反映了A.洋務運動向西方學習的程度加深 B.民族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fā)展C.清政府壟斷工業(yè)生產的力量衰落 D.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21.中世紀城市反對封建領主斗爭的主要目標是奪?。篈.立法權與司法權 B.言論自由和法律平等權C.司法權和行政權 D.貿易自由權和財產私有權22.“都鐸朝的君主在不得已的時候總會退一步,而斯圖亞特朝的詹姆士和查理卻沒有這種機巧,他們無論如何不能容忍議會的存在,因而遷怒了民族——王朝的立身之本”,進而導致了:A.暴力革命 B.光榮革命 C.議會改革 D.君主立憲23.古代東方與希臘、羅馬社會相比,在政治理念上最明顯的差異是分別強調A.君權神授——公民權利 B.中央集權——民主共和C.大一統(tǒng)化——城邦自治 D.神權之上——人權之上24.原國民政府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薛岳的秘書在回憶錄中寫道:民國二十九年,住在延安窯洞里的毛澤東、朱德,最讓人佩服之處,是他們的政治遠見,他們知道在需要的時候打一場合適的仗,依我看,這一仗的政治意義遠遠大于它的軍事意義?!斑@一仗”A.堅定了全民族抗戰(zhàn)的信心B.推動了抗戰(zhàn)進入相持階段C.取得了正面戰(zhàn)場的最大勝利D.粉碎了日軍速亡中國的企圖25.如圖是19世紀末西方人繪制的一幅漫畫。如果從創(chuàng)作者的角度出發(fā),你認為最合適的主題當是A.可憐的東方人B.落后就要挨打C.工業(yè)化的威力D.野蠻人的下場26.“尚書六官,各有所職,倘無折中,則恐互相推避,……故總攝以宰相。宰相亦慮有未周,見有所偏,乃先之以中舍之雜判……又繼之以給事之駁正?!辈牧厦枋龅氖茿.三公九卿制 B.內外朝制 C.三省六部制 D.內閣制27.1700~1830年間,廣州白銀流入的凈數(shù)1億英鎊,其中絕大部分來自英國。這一時期英國對華貿易主要是A.以鴉片換取白銀 B.以鴉片換取絲茶C.以白銀換取絲茶 D.以白銀換取棉布28.鴉片戰(zhàn)爭期間一些民眾向英軍出售糧食、畜禽、淡水,以圖獲利,另一些民眾為他們充當苦力,從事運輸以求工值。至于英軍在行進甚至開戰(zhàn)之時,成群的民眾躲在遠處觀看這難得一見的“西洋景“,更是在英方文獻中屢見不鮮。材料反映了A.民眾的民族國家意識尚未形成 B.英國的利誘政策非常有效C.英方記載有違基本的事實 D.民眾對清朝封建統(tǒng)治嚴重不滿29.明代以每納糧一萬石的地區(qū)為一糧區(qū),選派當?shù)卮髴魮巍凹Z長”,負責催征稅糧,參與編制賦役黃冊和魚鱗圖冊,有的還包攬地方事物。政府還以“稅戶人才”的名義,選撥優(yōu)秀糧長為基層官吏。由此可知“糧長制”的推行A.違背了商品經濟發(fā)展的要求 B.擴大了封建統(tǒng)治的基礎C.推動了明代賦役制度的完善 D.適應了強化君權的需要30.富蘭克林·羅斯福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利用“爐邊談話”向人民闡釋其施政方針的總統(tǒng)。在“新政”期間,羅斯?!盃t邊談話”的內容最有可能的是A.主張推行計劃經濟模式 B.闡釋福利國家所帶來的弊端C.解讀《全國勞工關系法》 D.展望“新經濟”時代的奇跡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二戰(zhàn)后,經濟全球化趨勢迅速發(fā)展的同時也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二戰(zhàn)后,全球經濟發(fā)展的鮮明特點是形成了“兩個平行的世界市場”(斯大林語)。顯然,從二戰(zhàn)結束到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經濟全球化誤入了歧途,充其量也只能稱其為“半球化”?!岳顡P《“一帶一路”將成全球化新引擎》材料二
實際上,反全球化是另一種全球化,是全球化的產物。相對而言,它是弱勢與受害群體對全球化黑暗面的微弱抗爭,是對全球化的所謂不可規(guī)避性的挑戰(zhàn)。
2000年9月下旬,捷克首都布拉格,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會在這里召開。來自世界各地的反全球化分子跟蹤而來?!就哒J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是全球資本主義的工具,因為它們竭盡所能控制第三世界,使這些國家更加貧窮?!麄冋J為地球環(huán)境將因全球化而不堪重負,地球環(huán)境將因為全球化而受到最后的致命一擊。材料三目前,反移民浪潮也成為反全球化的一個組成部分。約有三分之一的移民從發(fā)展中國家前往發(fā)達國家?!欠ㄒ泼駮屪吖ぷ?,消耗稅收,增加犯罪,改變民族認同。有分析人士指出,英國之所以選擇脫歐,就與這種擔憂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伊朗作為伊斯蘭世界的代表,出于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原因,也是反全球化的主要支持者。1996年10月,伊朗按照對伊斯蘭女孩的期望生產出薩拉娃娃,欲取代在伊朗流行的美國產的芭比娃娃?!了固m圣戰(zhàn)組織的興起和全球范圍內的恐怖主義襲擊此起彼伏,也是反全球化運動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極端體現(xiàn)?!陨喜牧险幾札嬛杏ⅰ丁胺慈蚧?另一種全球化》完成下列要求:(1)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你是如何理解二戰(zhàn)后到上世紀90年代初,經濟全球化充其量只能被稱為“半球化”的?并指出出現(xiàn)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及這-局面結束的標志。(2)“反全球化是另一種全球化,是全球化的產物”,運用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論證。32.材料1684年,施瑯率兵統(tǒng)一,并上書力主保留。第二年,康熙采納施瑯的建議,在設五府()三縣,設澎湖巡檢,隸福建省。同時,下令廢除禁海與遷界,實行展界與開禁。此后,大陸特別是福建移民大量渡臺,廣泛分布于各地。統(tǒng)一后,先是在臺設立中等教育性質的府縣儒學,后設立初等教育性質的鄉(xiāng)學,包括社學、義學和民學??滴醵迥辏逋⒂峙鷾试陂_科取士,于ニ十六年開始施行。統(tǒng)一后,各級官吏崇佛之風盛行,官民紛紛興修廟宇。大陸移民還將本土的民間信仰帶到各地。他們除修建許多寺觀,供奉一些全國普遍信仰的神祇如觀音菩薩、地藏菩薩、玄天上帝、關圣帝君福德正神(土地公)城隍爺?shù)鹊戎?,來自不同地區(qū)的移民還修建了許多寺觀,供奉故鄉(xiāng)的守護神。即使的時令節(jié)日的風俗,都與大陸特別是南一樣?!幾栽S在全等《論施瑯統(tǒng)一的歷史功績》(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7世紀晚期得以開發(fā)的原因。(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評施瑯統(tǒng)一的歷史功績。33.晚清外交的變局材料一乾隆五十年,我為上國,率土皆臣,無所謂外交也,理藩而已……國朝尚遣使冊封朝鮮、琉球、越南等國矣,此自撫其藩屬,非外交也?!肚宄m(xù)文獻通考》材料二南京條約之所以為不平等,主要是三項內容:一、割地(第三款);二、賠款(第四、六、七、十二款及第五款后半部分);三、赦免“漢奸”(第九款)?!短斐谋罎ⅰ凡牧先ㄉ涛蹇诹赳v外國領事后,1844年后清朝正式確立五口通商大臣,先后由兩廣總督和兩江總督兼任,負責執(zhí)行對西方的外交。1860年,外國公使正式入京。次年,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建立,接管禮部和理藩院的夷務(改稱洋務),這是清朝第一個正式外交機構。1866年,五口通商大臣改名南洋通商大臣,歸屬總理衙門。不久,在總理衙門下又設北洋通商大臣,由直隸總督兼任?!幾浴痘I辦夷務始末》《近代中國外交史資料輯要》材料四1901年,清政府將總理衙門改為外務部,班列各部之前,以全力應對列強要求。部門官佐逐漸專職,有品秩。關稅、郵政、游學、機器、商務、軍火、新軍等事務,劃歸稅務處、郵傳部、學部、農工商部和海陸軍等部門。外務部專注駐外使領館的派設與管理。——摘編自《近代中國外交史》問題(1)依據(jù)材料一,指出清朝處理涉外事務的主要方式和觀念。(2)依據(jù)上述材料,概括清朝外交發(fā)生的變化。(3)根據(jù)材料及所學,你如何看待晚清外交與時局變遷的關系?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公元前14世紀雅利安人生活在印度河中上游地區(qū),公元前10世紀上半葉,通過多年征戰(zhàn),將勢力范圍擴展到整個恒河流域,故答案為B項;蘇美爾人生活在兩河流域,排除A項;達羅毗荼人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生活在印度河流域,排除C項;阿拉伯人在8世紀建立地跨三洲的大帝國,主要區(qū)域是阿拉伯半島,排除D項。2、C【解析】
依據(jù)圖片信息“抗戰(zhàn)建國”并結合抗日戰(zhàn)爭知識可知,美國在中國抗日戰(zhàn)爭時期給予了中國一定的幫助。C正確;材料未涉及二者的思想,不能證明二者的思想是一致的,A排除;1942年中、美、英、蘇等26國共同簽署《聯(lián)合國家宣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材料未體現(xiàn),B排除;抗戰(zhàn)時期國民政府堅持的不是三民主義,D排除。故選C。3、D【解析】
董仲舒提出了“三綱五?!钡乃枷?;朱熹吸收佛道思想,以儒家思想為基干,創(chuàng)建了一套完整的思辨化的哲學體系,因此D正確;王陽明是心學的代表,A排除;荀子強調的是禮法并治,B排除;顧炎武強調的是經世致用,C排除。故選D。4、C【解析】
顧炎武對人私利與欲望的肯定,也就肯定了工商業(yè)經濟下人們對利益的追求,從而也就適應了工商業(yè)的發(fā)展,故C正確;顧炎武的觀點雖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宋明理學“滅人欲”的思想,但并非是徹底的否定,排除A;材料中并沒有涉及政治上的專制,不能說明目的是批判君主專制,排除B;顧炎武的主張雖具有思想啟蒙的作用,但不能定位為開啟,排除D。故選C。5、D【解析】
依據(jù)材料信息可知,材料提及建筑師文丘里強調對藝術的追求雜亂勝過統(tǒng)一,主張兩者兼顧,這符合現(xiàn)代主義的風格,因此D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浪漫主義在反映客觀現(xiàn)實上側重從主觀內心世界出發(fā),抒發(fā)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常用熱情奔放的語言、瑰麗的想象和夸張的手法等手段超越現(xiàn)實塑造形象,形式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與材料信息不符;B選項錯誤,現(xiàn)實主義注重細節(jié)的真實性、形象的典型性和具體描寫方式的客觀性,與材料信息不符;C選項錯誤,印象主義的基本特點是以光和色彩作為認識世界的中心,與材料信息不符。故正確答案為D選項。6、A【解析】審題“元”“佛教”,元宣政院管轄西藏和全國的佛教。7、D【解析】
唐代學者拋開漢儒的研究方法,強調經義,關注經義中的人性和修養(yǎng)等問題,推動了儒學的思辨化,D項正確;唐代研究儒家經義,并未背離孔孟之道,A項錯誤;材料未提及佛、道的傳播與教義,B項錯誤;人性與修性方法不是世界本源,不能說明其為唯物思想,C項錯誤。8、D【解析】從材料中可知西域和中原人士之間的交流交往非常頻繁,但并不能說明民族隔閡消除,故A項錯誤;材料沒有體現(xiàn)出元朝的對外政策,主要是元帝國境內民族交往,故B項錯誤;材料不是地方官職,沒有體現(xiàn)出中央集權的加強,故C項錯誤;從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原和周邊民族交往非常頻繁,民族融合日益加強;故D項正確。9、C【解析】
材料反映了總理衙門是由臨時官員管轄的,而且職責范圍狹窄,表明其對與其他國家的外交并不重視,“天朝上國”的觀念仍未改變。C正確;通過材料中總理衙門的官員職責來看,清政府并不重視國際化的外交,A錯誤;總理衙門的設立與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是一致的,八國聯(lián)軍侵華才完全淪為半殖民地,B錯誤;外國侵略者不滿清政府原有外交體制,要求清政府設立專門的外交機構,不是清政府的重視,D錯誤。故選C。10、B【解析】
據(jù)材料“奴隸制是違反自然法的”“根據(jù)萬民法,一個人成為另一個人的財產”可知,弗羅丁斯認為奴隸制雖然違背了自然法,但它符合萬民法的要求,其真實意圖在于強調奴隸制存在是必要的,即為奴隸制的存在而辯護,故B項正確;弗羅丁斯認為奴隸制違背自然法,但又認為奴隸制的存在是必要的,就其人權而論是自相矛盾的,故A項錯誤;材料僅強調奴隸制存在的必要性,不能得出萬民法與自然法的包含關系,故C項錯誤;材料并未涉及羅馬法的階級屬性,故D項錯誤。11、A【解析】
根據(jù)“20世紀初”寧可“國粹消亡”,也要爭取民族的生存與未來,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一徹底批判正統(tǒng)思想的活動是新文化運動,A項正確;材料不是要重建儒家信仰,當時康梁的變法已經失敗,中國人要抗爭要生存而不是等自然來選擇,BCD三項是錯誤的。12、D【解析】
政治家在雅典民眾面前謙卑順從、仗義疏財和“敬畏人民而得以控制人民”的評價,說明古代雅典精英階層受民主政治制約,D項正確;“道德水準”不是“政治家地位”的決定因素,A項錯誤;材料與直接民主弊端表現(xiàn)無關,B項錯誤;一個政治家與民眾的互動不能說明貴族與平民的分歧得以“彌合”,C項錯誤。13、D【解析】
材料中“非以阿天子”意思是:不是為了讓天子謀私利。后面一句的意思是:最開始產生生命的是天;養(yǎng)育生命并讓它成長的是人??梢员pB(yǎng)上天所產生的萬物而不觸犯它的為天子。材料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思想,故選D;材料信息無法體現(xiàn)君權神授、中央集權、無為而治,排除ABC。14、A【解析】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由于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中國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在洋務運動刺激下開始產生,①②③④符合題意,B、C和D排除。故選A。15、C【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jù)“中國革命六年后,俄國才有革命?!?,再結合所學,中國革命指的是應該是“辛亥革命”加上6年即可得出。故C正確??键c: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十月革命與蘇維埃政權的建立【詳解】16、D【解析】試題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史學理論研究,旨在考查分析比較相關所學的能力。根據(jù)所學,在研究李鴻章的資料中最具有史學價值的是第一手資料,所以符合題意的是D項,ABC項內容都帶有主觀色彩,排除即可。17、D【解析】
材料“它們之所以能在新政時期得以完成是因為大蕭條所帶來的恐慌情緒超過了謹慎和保守的心理”表明危機的嚴重性加速了歷史的進程,故D正確;新政是國家干預經濟的模式,不是遵循傳統(tǒng)自由主義經濟模式,A錯誤;新政實施是源于自由放任的失敗,B錯誤;材料并不是說明經濟危機催生了激進的經濟改革方案,C錯誤。故選:D。18、D【解析】
由材料“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待之以禮……待之以刑”可知,該思想家的思想兼具儒家和法家的特征,這表現(xiàn)了思想領域不同學派間相互借鑒融合彼此學說的特征,故選D;該思想家不僅僅表現(xiàn)了對儒家學說的推崇,也表現(xiàn)了對法家思想的推崇,A項說法片面,排除;材料陳述的是一個思想家的觀點,它不一定代表國家的態(tài)度,無法得出B項結論,排除;C項與A項同理,說法片面,只能反映材料局部信息,排除。19、A【解析】
根據(jù)材料中不允許外國人干涉中國事務和倡導所有中國人都管理自己的事務可知,在梁啟超看來辛亥革命增強了中國人的民族民主意識,A項正確;民主共和觀念和打擊帝國主義侵略兩個只限于對民主和民族意識的解讀,沒有全面解釋材料主題,BC項錯誤;材料中沒有提到事實上的民主自由權利,只是“覺得”,D項錯誤。20、C【解析】
材料體現(xiàn)的是清代后期民用企業(yè)發(fā)展較快,而官辦企業(yè)相對衰落,強調的是清政府壟斷工業(yè)生產的力量衰落,C正確;洋務運動主要學習的是西方的先進技術,材料未涉及其它方面的學習,A排除;B說法與材料無關,排除;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D排除。故選C。21、C【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中世紀城市都建于封建領地之上,城市初期的司法權和行政權一般都掌握在領主手中,故選C;中世紀城市沒有立法權,A錯誤;言論自由是具有資本主義性質權益,中世紀處于封建社會,B錯誤;封建社會財產私有權是固有的,不是爭奪的目標,D錯誤。22、A【解析】
材料反映了斯圖亞特王朝和議會之間的矛盾,用和平的方式不能解決,就只有用暴力的方式,導致資產階級革命爆發(fā),故選A;光榮革命是資產階級革命的最后階段,它是人們推翻詹姆斯二世統(tǒng)治的表現(xiàn),體現(xiàn)不出和查理的關系,B錯誤;議會改革不是推翻封建君主專制統(tǒng)治,C錯誤;國王和議會的矛盾,首先是引發(fā)了資產階級革命,然后才是確立了君主立憲制,選項表述不能直接體現(xiàn)材料含義,D錯誤。23、A【解析】
注意限定信息“最明顯的差異”,結合所學可知,古代東方是君主專制制度,強調的是君權神授;古代希臘、羅馬社會是民主政治,強調的是公民權利,故選A;民主共和是近代西方的代議制,不符合古代希臘、羅馬社會,B錯誤;城邦自治不符合羅馬,排除C;東方政治的核心是君權,希臘,羅馬政治的核心分別是民主和法治,概括為神權,人權不夠準確,D錯誤。24、A【解析】
根據(jù)材料“民國二十九年”可知,這是1940年,涉及到的人物“國民政府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薛岳的秘書”“毛澤東、朱德”,由此可以判斷這是國共合作背景下的一次戰(zhàn)役。根據(jù)材料“這一仗的政治意義遠遠大于它的軍事意義”,結合所學可知,這次戰(zhàn)役的百團大戰(zhàn),堅定了全民族抗戰(zhàn)的信心,選項A正確;選項B是武漢會戰(zhàn)的影響,排除;臺兒莊戰(zhàn)役取得正面戰(zhàn)場最大勝利,排除C;選項D是淞滬會戰(zhàn)的意義,排除?!军c睛】解題關鍵是通過題干信息判斷出這是百團大戰(zhàn),之后結合所學知識解答即可。25、D【解析】
漫畫反映19世紀末八國聯(lián)軍借口鎮(zhèn)壓義和團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西方人把侵華看作是對野蠻人的懲罰,故D符合題意;由漫畫可知,鞭打的是清朝服飾的人而非籠統(tǒng)的東方人,故A不符合題意;B是站在受到欺凌對象的國家得出結論,故B不符合題意;材料中列強使用的依然是冷兵器,沒有代表工業(yè)化成就的先進武器,故C不符合題意。26、C【解析】試題分析:秦代丞相位高權重,擁有決策權,若丞相考慮不周,見解有所偏頗,無需“中舍之雜判”和“給事之駁正”,故A項錯誤;漢武帝任用身邊的親信組成決策班子“中朝”,與以丞相為首的三公九卿“外朝”抗衡,與題意不符,故B項錯誤;由材料中“尚書六官,各有所職”及“宰相亦慮有未周,見有所偏,乃先之以中舍之雜判……又繼之以給事之駁正”可知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故C項正確;明朝內閣并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的行政機構,故D項錯誤。所以答案選C??键c: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三省六部制27、C【解析】題干中的時間段正處于清朝前期(鴉片戰(zhàn)爭前),從題干可知,當時的中英貿易中,中國居于出超地位,中國輸往英國的商品中,以絲、茶為大宗,故C項符合題意。28、A【解析】
據(jù)材料“鴉片戰(zhàn)爭期間一些民眾向英軍出售糧食、畜禽、淡水,以圖獲利,另一些民眾為他們充當苦力,從事運輸以求工值。至于英軍在行進甚至開戰(zhàn)之時,成群的民眾躲在遠處觀看這難得一見的‘西洋景’……”可知,鴉片戰(zhàn)爭期間民眾的表現(xiàn)可知當時中國民眾的觀念尚未形成民族國家意識,許多人還看不到民族利益、國家利益的存在,沒有意識到英國軍隊的侵略性,A符合題意;民眾主動為英軍服務,并非英軍利誘,故B錯誤;據(jù)材料“英方文獻中屢見不鮮”可知,材料有一定的可信性,C說法錯誤;材料中只反映的是中國“民眾”和“英軍”的關系,沒有涉及“民眾對清朝封建統(tǒng)治嚴重不滿”,D錯誤。29、B【解析】
通過材料可以看出,明朝時期選派糧長,并可以擔任基層官吏,這擴大了封建統(tǒng)治的基礎,故B正確;糧長主要負責賦稅征收和戶口統(tǒng)計,這一制度出現(xiàn)并不能說明違背商品經濟發(fā)展,排除A;題干與明代賦役制度無關,排除C;糧長制的推行是為了強化稅收,與加強君主專制無關,排除D。30、C【解析】試題分析:羅斯福不主張推行計劃經濟模式,提倡國家加強對經濟干預,推行計劃經濟模式一說錯誤,A項可排除。羅斯福十分注重社會福利制度的形成,但是二戰(zhàn)后福利國家才紛紛建立起來,B項說法排除。D“新經濟”時代指美國的20世紀90年代,和羅斯福新政無關??键c:羅斯福新政與當代資本主義·羅斯福新政·羅斯福新政的特點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半球化:二戰(zhàn)后以美國為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建立;以蘇聯(lián)為首的社會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建立。根本原因:兩極格局的存在結束標志:1991年蘇聯(lián)解體;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建立(2)反全球化浪潮客觀上有助于解決全球化中出現(xiàn)的問題,促進全球化良性發(fā)展,所以它是另一種全球化。反全球化浪潮是在全球化過程產生的,是全球化所產生的社會問題的集中體現(xiàn)。經濟全球化導致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的貧富差距日益拉大;發(fā)展中國家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日趨嚴重。經濟全球化加劇了發(fā)達國家內部經濟利益的沖突。第三世界的移民涌入發(fā)達國家影響就業(yè)、消耗稅收、增加犯罪,改變民族認同等。經濟全球化加劇了全球范圍內不同文明和價值觀(意識形態(tài))的沖突??植乐髁x活動日益猖獗?!窘馕觥浚?)第一小問依據(jù)材料一“兩個平行的世界市場”的信息并結合所學從社會主義陣營以及美國主要資本主義經濟體系角度思考回答;第二小問結合所學從兩極格局角度回答;第三小問從蘇聯(lián)解體和世貿組織建立回答。(2)本題屬于小論文撰寫,依據(jù)材料中信息從反全球化浪潮客觀上有助于解決全球化中出現(xiàn)的問題、經濟全球化加劇了發(fā)達國家內部經濟利益的沖突以及經濟全球化加劇了全球范圍內不同文明和價值觀(意識形態(tài))的沖突等角度思考回答。32、(1)政府設置機構進行管理;移民的開發(fā);對教育的重視;宗教信仰的影響。(2)維護了國家的統(tǒng)一,促進了的開發(fā)和經濟發(fā)展,加強了和祖國大陸之間的聯(lián)系?!窘馕觥?/p>
(1)原因:根據(jù)材料“在設五府()三縣,設澎湖巡檢,隸福建省”可歸納出政府設置機構進行管理;根據(jù)材料“此后,大陸特別是福建移民大量渡臺,廣泛分布于各地”可歸納出移民的開發(fā);根據(jù)材料“先是在臺設立中等教育性質的府縣儒學,后設立初等教育性質的鄉(xiāng)學,包括社學、義學和民學”可歸納出對教育的重視;根據(jù)材料“他們除修建許多寺觀,供奉一些全國普遍信仰的神祇如觀音菩薩、地藏菩薩、玄天上帝、關圣帝君福德正神(土地公)城隍爺?shù)鹊戎狻笨蓺w納出宗教信仰的影響。(2)意義:結合上述分析和所學知識可知,關于施瑯收復的評價需要從維護國家統(tǒng)一、開發(fā)及加強同大陸之間的聯(lián)系等方面進行分析即可。33、(1)朝貢或理藩(冊封、安撫藩屬);天朝上國或華夷之別或歧視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力電子器件在超聲波設備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蒼南縣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學科素養(yǎng)檢測
- 電光源實驗室建設與管理考核試卷
- 玉米種植農業(yè)氣象服務體系建設考核試卷
- 水果種植茬口周期分析考核試卷
- 有余數(shù)的除法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西師大版
- 培訓部月度工作匯報
- 激光打印機耗材更換與維修技巧考核試卷
- 票務代理在非正常航班下的應對策略考核試卷
- 小學生心理輔導教案-《與依賴說再見》
- 《十八項醫(yī)療核心制度》詳細解讀
- 網絡化電磁閥故障診斷-洞察分析
- 《波司登品牌國際化經營存在的問題及優(yōu)化建議探析》11000字(論文)
- 甲午中日戰(zhàn)爭(課件)
- 軟件開發(fā)環(huán)境配置說明文檔
- 2023年高考化學試卷(河北)(解析卷)
- 環(huán)保培訓管理制度
- 動物園安全檢查匯報
- 中醫(yī)護理病歷書寫基本規(guī)范
- 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課件講義
- 門式起重機操作證理論考試測試練習題(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