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消防工程師一級(消防安全技術實務)模擬試卷53_第1頁
注冊消防工程師一級(消防安全技術實務)模擬試卷53_第2頁
注冊消防工程師一級(消防安全技術實務)模擬試卷53_第3頁
注冊消防工程師一級(消防安全技術實務)模擬試卷53_第4頁
注冊消防工程師一級(消防安全技術實務)模擬試卷5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注冊消防工程師一級(消防安全技術實務)模擬試卷53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80題,每題1.0分,共80分。)B、閃點知識點解析:較大火災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4、某電影院單獨建造,地上3層,每層建筑面積為2800m2,電影院的座位數為1600個,則該電影院的疏散樓梯的最小總凈寬度為()m。知識點解析:耐火等級為一、二級且座位數不超過2500個座位的電影院,其梯梯百人最小疏散凈寬度為0.75m。該電影院疏散樓梯的最小凈寬度為1600×0.75/5、某商場儲存間儲存有樟腦、松香、植物食用油和泡沫塑料等物品,則該儲存間的火災危險性應為()。D、丁類知識點解析:樟腦、松香的火災危險性為乙類,植物食用油的火災危險性為丙類,泡沫塑料的火災危險性為丁類。同一倉庫儲存有不同火災危險性物品時,倉庫的火6、兩座民用建筑相鄰較高一面外墻為防火墻時,其防火間距()。A、不宜小于3.5mB、不宜小于4mC、不宜小于6mD、不限知識點解析:兩座建筑相鄰較高一面外墻為防火墻,或高出相鄰較低一座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的屋面15m及以下范圍內的外墻為防火墻時,其防火間距可不限。7、當鍋爐房內設置儲油間時,其總儲存量不應大于()m3,且儲油間應采用防火墻與鍋爐間隔開知識點解析:當鍋爐房內設置儲油間時,其總儲存量不應大于1m3,且儲油間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墻與鍋爐間隔開,當確需在防火墻上開門時,8、下列關于設置防火墻的構造要求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建筑物內的防火墻最好不要設在轉角處B、防火墻不宜直接設置在鋼筋混凝土框架上C、防火墻內可以設置排氣道D、建筑物外墻如為難燃性墻體時,防火墻應凸出墻的外表面0.3m以上知識點解析:選項B,防火墻應直接設置在建筑的基礎或框架、梁等承重結構上。選項C,防火墻內不應設置排氣道。選項D,建筑外墻為難燃性或可燃性墻體時,防火墻應凸出墻的外表面0.4m以上。9、某劇場的觀眾廳,設計疏散人數為2200人,其疏散門的數量不應少于()個。知識點解析:對于一些人員密集的場所,如劇院、電影院和禮堂的觀眾廳,其疏散出口數目應經計算確定,且不應少于2個。為保證安全疏散,應控制通過每個安全出口的人數,即每個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數不應超過250人;當容納人數超過2000人時,其超過2000人的部分,每個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數不應超過400人。因此,該劇場疏散門數量=2000/250+200/400≈9(個)。10、附設在建筑物內的消防控制室,宜設置在建筑物內首層靠外墻部位,亦可設置在建筑物的地下一層,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隔墻和()h的樓板與其他知識點解析: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14),附設在建筑內的消防控制室、滅火設備室、消防水泵房和通風空氣調節(jié)機房、變配電室等,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墻和1.50h的樓板與其他部位分隔。11、廠區(qū)圍墻與廠區(qū)內建筑的間距不宜小于()m,圍墻兩側建筑的間距應滿足相應知識點解析:廠區(qū)圍墻與廠區(qū)內建筑的間距不宜小于5m,圍墻兩側建筑的間距應B、采取泄壓措施C、采用抗爆性能良好的建筑結構體系知識點解析;預防性技術防爆措施有:①排除能引起爆炸的各類可燃物質,包括在生產過程中盡量不用或少用具有爆炸危險的各類可燃物質;生產設備應盡可能保A、機房最遠點到安全出口的距離不應超過35m,疏散門采用乙級防火門B、燃油直燃機房的油箱不應大1m2,并應設在耐火極限不低于二級的房間內C、機組應采用無門、窗、洞口的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隔墻和1.50h的樓板D、機房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和自動滅火系統(tǒng)知識點解析:直燃機房人員疏散的安全出口不應少于兩個,至少應設一個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從機房最遠點到安全出口的距離不應超過35m。疏散門應為甲級防火門,外墻開口部位的上方,應設置寬度不小于1.00m不燃燒體的防火挑檐或不小于1.20m的窗間墻。14、無自然采光樓梯間、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的頂棚、墻面和地面應采用()裝知識點解析:根據《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guī)范》,無自然采光樓梯間、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的頂棚、墻面和地面應采用A級裝修材料。A、建筑高度為27m的住宅樓B、座位數為2800個的體育館C、建筑高度為22m的醫(yī)療建筑D、占地面積為2500m2的展覽建筑知識點解析:高層民用建筑,超過3000個座位的體育館,超過2000個座位的會堂,占地面積大于3000m2的商店建筑、展覽建筑等單、多層公共建筑應設置環(huán)形消防車道,確有困難時,可沿建筑的兩個長邊設置消防車道。A、當室外消防給水采用兩路消防供水時,室外消防給水管道可布置成枝狀B、向環(huán)狀管網輸水的進水管不應少于兩條C、環(huán)狀管道應采用閥門分成若干獨立段,每段內室外消火栓的數量不宜超過3個D、室外消防給水管道的直徑不應小于DN50,有條件的應不小于DN100知識點解析:選項A,室外消防給水采用兩路消防供水時應采用環(huán)狀管網,當采用一路消防供水時可采用枝狀管網。選項C,環(huán)狀管道應采用閥門分成若干獨立段,每段內室外消火栓的數量不宜超過5個。選項D,室外消防給水管道的直徑不應小于DN100,有條件時,應不小于DN150。17、某二層乙類廠房(層高6.6m)設有室內消火栓給水系統(tǒng),則其消火栓水槍的充實水柱長度不應小于()m。知識點解析:高層建筑、廠房、庫房和室內凈空高度超過8m的民用建筑等場所,消火栓栓口動壓不應小于0.35MPa,且消防水槍充實水柱應按13m計算;其他場所消火栓栓口動壓不應小于0.25MPa,且消防水槍充實水柱應達到10m。18、室內消火栓給水系統(tǒng)是建筑物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消防設施,下列選項中,可不A、糧食倉庫、金庫B、建筑高度為24m的住宅建筑C、占地面積為320m2的儲存電視機、收錄機的倉庫D、座位數為1000座的電影院知識點解析:下列建筑應設室內消火栓系統(tǒng):①建筑占地面積大于300m2的廠房(倉庫);②體積大于5000m3的車站、碼頭、機場的候車(船、機)樓以及展覽建筑、商店建筑、旅館建筑、醫(yī)療建筑和圖書館建筑等單層、多層建筑;③特等、甲等劇場,超過800個座位的其他等級的劇場和電影院等,超過1200個座位的禮堂、體育館等單層、多層建筑;④建筑高度大于15m或體積大于10000m3的辦公建筑、教學建筑和其他單層、多層民用建筑;⑤高層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1m的住宅建筑;⑥對于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建筑,當確有困難時,可只設置干式消防豎管和不帶消火栓箱的DN65mm的室內消火栓。糧食倉庫、金庫可不設室內消火栓系統(tǒng),但宜設置消防軟管卷盤或輕便消防水龍。19、某商場共3層,每層設計安裝1500只玻璃球噴頭,商場設計采用預作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則該系統(tǒng)按規(guī)范要求設置的報警閥組個數不宜少于()個。800只,對于干式系統(tǒng)不宜超過500只。本題中需要設置的報警閥組個數=20、()是由開式灑水噴頭或水幕噴頭、雨淋報警閥組或感溫雨淋報警閥等組成,用A、濕式系B、干式系統(tǒng)C、雨淋系統(tǒng)D、水幕系統(tǒng)知識點解析:水幕系統(tǒng)是由開式灑水噴頭或水幕噴頭、雨淋報警閥組或感溫雨淋報警閥等組成,用于防火分隔或防護冷卻的開式系統(tǒng)。知識點解析:根據《水噴霧滅火系統(tǒng)技術規(guī)范》,水噴霧滅火系統(tǒng)用于液氨儲罐的防護冷卻,系統(tǒng)的響應時間不應大于120s。A、雨淋閥組C、配套設置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D、配水管網的快速排氣閥知識點解析:開式系統(tǒng)直接用開式噴頭,管網與空氣連通,不需要設置快速排氣25、某商場建筑高度28m,每層面積為3000m加25%,為25×(1+0.25)=31.25(m)。工作壓力不應小于1.20MPa。0.50h;吊頂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0.25h。B、乳化知識點解析:干粉滅火器的主要滅火機理有化學抑制、隔離、窒息和冷卻。A、小于或等于1.2IMPaC、大于1.21MPa且小于3.45MPaD、大于或等于3.45MPa知識點解析:高壓細水霧滅火系統(tǒng)是指系統(tǒng)工作壓力大于或等于3.45MPa的細水33、防護區(qū)應有能在30s內使該區(qū)人員疏散完畢的通道與出口,在疏散通道與出口A、火災事故廣播和感煙探測器B、疏散指示標志燈和感溫探測器C、消防應急照明燈具和疏散指示標志燈D、感煙和感溫探測器知識點解析:氣體滅火系統(tǒng)的防護區(qū)內的疏散通道及出口,應設消防應急照明燈具和疏散指示標志燈。防護區(qū)內應設火災聲音報警器,必要時可增設閃光報警器。防護區(qū)的入口處應設火災聲光報警器和滅火劑噴放指示燈,以及防護區(qū)采用的相應氣A、探測器的光束軸線至頂棚的垂直距離宜為0.3~1.0mB、相鄰兩組探測器的水平距離不應大于14mC、探測器至側墻水平距離不應大于7m,且不應小于1.5mD、探測器的發(fā)射器和接收器之間的距離不宜超過100m知識點解析:線型光束感煙火災探測器的設置:探測器的光束軸線至頂棚的垂直距離宜為0.3~1.0m,距地高度不宜超過20m;相鄰兩組探測器的水平距離不應大于14m,探測器至側墻水平距離不應大于7m,且不應小于0.5m,探測器的發(fā)射器和接收器之間的距離不宜超過100m。35、電氣火災監(jiān)控探測器按工作原理分類可分為剩余電流保護式電氣火災監(jiān)控探測A、獨立式電氣火災監(jiān)控探測器B、故障電弧式電氣火災監(jiān)控探測器C、感煙式電氣火災監(jiān)控探測器D、感溫式電氣火災監(jiān)控探測器知識點解析:電氣火災監(jiān)控探測器按工作原理分類可分為剩余電流保護式電氣火災監(jiān)控探測器、測溫式電氣火災監(jiān)控探測器和故障電弧式電氣火災監(jiān)控探測器。電氣火災監(jiān)控探測器按工作方式分為獨立式電氣火災監(jiān)控探測器、非獨立式電氣火災監(jiān)36、某歌舞廳布置在高層公共建筑的第四層,當該歌舞廳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時,每個廳、室的面積不應大于()m2。知識點解析:歌舞廳、卡拉OK廳(含具有卡拉OK功能的餐廳)、夜總會、錄像放映游藝場所,宜布置在建筑的首層或二、三層的靠外墻部位。布置在地下或四層A、有大量粉塵、水霧滯留的場所B、可能會產生大量蒸氣的場所D、由于震動會產生較大位移的場所知識點解析:根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無遮擋的大空間或有特殊要求的房間。宜選擇線型光束感煙火災探測器。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場所,不宜選擇線型光束感煙火災探測器:①有大量粉塵、水霧滯留;②可能產生蒸氣和油霧;③在正常情況下有煙滯留;④固定探測器的建筑結構由于振動等原因會產生較大位38、設置兩個及兩個以上消防控制室的保護對象,或已設置兩個及兩個以上集中報B、集中報警系統(tǒng)D、控制中心報警系統(tǒng)知識點解析:設置兩個及兩個以上消防控制室的保護對象,或已設置兩個及兩個以上集中報警系統(tǒng)的保護對象,應采用控制中心報警系統(tǒng)。39、盡頭式消防車道應設回車道或回車場,高層民用建筑設回車場的面積不宜小于知識點解析:盡頭式車道應根據消防車輛的回轉需要設置回車道或回車場?;剀噲龅拿娣e不應小于12m×12m;對于高層建筑,回車場不宜小于15m×15m;供重型消防車使用時,不宜小于18m×18m。40、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tǒng)的聯動設計中,自帶電源非集中控制型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tǒng)應由消防聯動控制器聯A、應急照明控制器B、應急照明集中電源D、應急照明配電箱知識點解析: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tǒng)的聯動控制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①集中控制型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tǒng),應由火災報警控制器或消防聯動控制器啟動應急照明控制器實現;②集中電源非集中控制型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tǒng).應由消防聯動控制器聯動應急照明集中電源和應急照明分配電裝置實現;③自帶電源非集中控制型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tǒng),應由消防聯動控制器聯動消防應急照明配電箱實現。41、在火災過程中,()是造成煙氣向上蔓延的主要因素。B、火風壓C、外界風的作用D、建筑結構知識點解析:在火災過程中,煙囪效應是造成煙氣向上蔓延的主要因素。42、某場所設計采用全淹沒式干粉滅火系統(tǒng)進行保護,該場所內在噴放干粉時不能自動關閉的防護區(qū)開口的總面積不應大于該防護區(qū)總內表面積的()。知識點解析:根據《干粉滅火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采用全淹沒滅火系統(tǒng)的防護區(qū)在噴放干粉時不能自動關閉的防護區(qū)開口,其總面積不應大于該防護區(qū)總內表面積的15%,且開口不應設在底面。43、機械加壓送風時應使(),同時還要保證各部分之間的壓差不要過大,以免造成A、房間壓力>走道壓力>防煙樓梯間壓力>前室壓力B、走道壓力>房間壓力>防煙樓梯間壓力>前室壓力C、防煙樓梯間壓力>前室壓力>走道壓力>房間壓力D、防煙樓梯間壓力>走道壓力>前室壓力>房間壓力知識點解析:機械加壓送風時應使防煙樓梯問壓力>前室壓力>走道壓力>房間壓力,同時還要保證各部分之間的壓差不要過大,以免造成開門困難,從而影響疏44、某市的地鐵車站公共區(qū)設置有擋煙垂壁,則擋煙垂壁的下垂高度不應小于知識點解析:地鐵相鄰防煙分區(qū)之間應設置擋煙垂壁。擋煙垂壁等設施的下垂高度不應小于500mm。45、避難間應設置直接對外的可開啟窗口或獨立的機械防煙設施,外窗應采用()。D、普通防火窗知識點解析:避難間應設置直接對外的可開啟窗口或獨立的機械防煙設施,外窗應A、排煙口可設置在走道凈空高度的1/2處B、排煙口至該防煙分區(qū)最遠點的水平距離不應超過30mC、排煙口設置在側墻時,吊頂與其最近的邊緣的距離不應大于1.0mD、排煙口的設置宜使煙流方向與人員疏散方向相反,排煙口與附近安全出口相鄰邊緣之間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2.00m知識點解析:選項A,排煙口應設在儲煙倉內,但走道、室內空間凈高不大于3m的場所內排煙口應設置在其凈空高度的1/2以上。選項C,排煙口設置在側墻時,其最近的邊緣與吊頂的距離不應大于0.50m。選項D,排煙口的設置宜使煙流方向與人員疏散方向相反,排煙口與附近安全出口相鄰邊緣之間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1.50m。A、擋煙垂壁等設施的下垂高度不應小于1mB、設備與管理用房每個防煙分區(qū)的建筑面積不應大于1500m2C、防煙分區(qū)可以跨越防火分區(qū)D、地下車站的公共區(qū)應劃分防煙分區(qū),每個防煙分區(qū)的建筑面積不宜超過知識點解析:地鐵的防煙分區(qū)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①地下車站的公共區(qū),以及設備與管理用房,應劃分防煙分區(qū),且防煙分區(qū)不得跨越防火分區(qū):②站廳與站臺的公共區(qū)每個防煙分區(qū)的建筑面積不宜超過2000m2,設備與管理用房每個防煙分區(qū)的建筑面積不宜超過750m2;③防煙分區(qū)可采取擋煙垂壁等措施,擋煙垂壁等設施的下垂高度不應小于500mm。48、飛機庫里應設置疏散應急照明設施,其飛機停放和維修區(qū)內疏散用應急照明的地面照度不應低于()lx。知識點解析:飛機停放和維修區(qū)內疏散用應急照明的地面照度不應低于1.01x。當應急照明采用蓄電池作電源時,其連續(xù)供電時間不應少于30min。A、火災警報器應設置在每個樓層的樓梯口、消防電梯前室、建筑內部拐角處的明顯部位,且不宜與安全出口指示標志燈具設置在同一面墻上B、每個報警區(qū)域內應均應設置火災警報器,其聲壓級不應小于60dBC、在環(huán)境噪聲為70dB的場所設置的火災警報器,其聲壓級可以為80dBD、火災警報器設置在墻上時,其底邊距離地面的高度應大于2.2m知識點解析:火災警報器應設置在每個樓層的樓梯口、消防電梯前室、建筑內部拐角等處的明顯部位,且不宜與安全出口指示標志燈具設置在同一面墻上。每個報警區(qū)域內應均勻設置火災警報器,其聲壓級不應小于60dB;在環(huán)境噪聲大于60dB的場所,其聲壓級應高于背景噪聲15dB?;馂木瘓笃髟O置在墻上時,其底邊距地面高度應大于2.2m。A、5kg推車式BC干粉滅火器C、5kg手提式二氧化碳滅火器D、5L手提式二氧化碳滅火器A、嚴重危險級、中危險級、輕危險級C、嚴重危險級、輕危險級D、特別嚴重危險級、嚴重危險級、中危險級、輕危險級知識點解析:工業(yè)建筑滅火器配置場所的危險等級,應根據其生產、使用、儲存物品的火災危險性,可燃物數量,火災蔓延速度,撲救難易程度等因素,劃分為嚴重危險級、中危險級和輕危險級三級。民用建筑滅火器配置場所的危險等級,應根據其使用性質、人員密集程度、用電用火情況、可燃物數量、火災蔓延速度、撲救難易程度等因素,劃分為嚴重危險級、中危險級和輕危險級三級。52、某通信大樓計算機采用二氧化碳管網滅火系統(tǒng),設置的安全出口應能保證所有知識點解析:設置氣體滅火系統(tǒng)的防護區(qū)應設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保證防護區(qū)內所有人員在30s內撤離完畢。53、民用建筑滅火器配置場所的危險等級,根據其使用性質、人員密集程度、用電用火情況、可燃物數量、火災蔓延速度、撲救難易程度等因素確定。下列不屬于滅B、設有集中空調、電子計算機、復印機等設備的辦公室C、高級住宅、別墅D、專用電子計算機房電子計算機、復印機等設備的辦公室,高級住宅、別墅屬于滅火器配置場所中危險級。專用電子計算機房屬于滅火器配置場所高危險級。54、某高度為150m的辦公樓,其消防應急照明備用電源的連續(xù)供電時間不應低于知識點解析:建筑內消防應急照明和燈光疏散指示標志的備用電源的連續(xù)供電時間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①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不應小于1.5h;②醫(yī)療建筑、老年人建筑、總建筑面積大于10000m2的公共建筑和1總建筑面積大于20000m2的地下、半地下建筑,不應少于1.Oh;③其他建筑,不應少于0.5h。A、電源來自2個區(qū)域變電站B、電源來自2個不同的發(fā)電廠C、電源一個來自區(qū)域變電站,同時另設1臺自備發(fā)電機組D、電源從入戶配電箱單獨引出2條電源線知識點解析: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供電,可視為一級負荷供電:①電源來自兩個不同發(fā)電廠;②電源來自兩個區(qū)域變電站(電壓在35kV及以上);③電源來自一個區(qū)域變電站,同時另設一臺自備發(fā)電機組。56、當防煙樓梯間與前室或合用前室分別送風時,防煙樓梯間的送風量不應小于知識點解析:人民防空工程的防煙樓梯間的機械加壓送風量不應小于25000m3/h。當防煙樓梯間與前室或合用前室分別送風時,防煙樓梯間的送風量不應小于16000m3/h,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送風量不應小于12000m3/h。A、機械排煙系統(tǒng)可與通風、空調系統(tǒng)合用B、走道的機械排煙系統(tǒng)宜橫向設置C、人防工程機械排煙系統(tǒng)可與工程排風系統(tǒng)合并設置D、車庫機械排煙系統(tǒng)可與人防、衛(wèi)生等排氣、通風系統(tǒng)合用知識點解析:機械排煙系統(tǒng)的一般要求包括:①排煙系統(tǒng)與通風、空氣調節(jié)系統(tǒng)宜分開設置,但符合相關條件時可以合用。②走道的機械排煙系統(tǒng)宜豎向設置,房間的機械排煙系統(tǒng)宜按防煙分區(qū)設置。③排煙風機的全壓應按排煙系統(tǒng)最不利環(huán)路管道進行計算,其排煙量應增加漏風系數。④人防工程機械排煙系統(tǒng)宜單獨設置或與工程排風系統(tǒng)合并設置。當合并設置時,必須采取在火災發(fā)生時能將排風系統(tǒng)自動轉換為排煙系統(tǒng)的措施。⑤車庫機械排煙系統(tǒng)可與人防、衛(wèi)生等排氣、A、建筑室外消火栓的保護半徑不應大于150mB、工藝裝置區(qū)采用高壓消防給水系統(tǒng),其周圍應設置室外消火栓,消火栓的間距不應大于60mC、停車場的室外消火栓與最近一排汽車的距離不宜小于7mD、距甲類液體固定頂儲罐罐壁20m范圍內的室外消火栓,不應計算在該罐可使用的數量內知識點解析:根據《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tǒng)技術規(guī)范》,甲、乙、丙類液體儲罐區(qū)和液化烴罐罐區(qū)等構筑物的室外消火栓,應設在防火堤或防護墻外,數量應根據每個罐的設計流量經計算確定,但距罐壁15m范圍內的消火栓,不應計算在該罐可使用的數量內,選項D錯誤。A、設備與管理用房區(qū)房問單面布置時,疏散通道寬度不得小于1.2mB、設備與管理用房區(qū)房間雙面布置時,疏散通道寬度不得小于1.5mC、站臺與站廳公共區(qū)域內任一點,與安全出口疏散的距離不得大于50mD、車站的安全出口應分散設置,當同方向設置時,兩個安全出口通道口部之間凈距不應小于50m知識點解析:根據《地鐵設計規(guī)范》,設備與管理用房區(qū)房間單面布置時,疏散通道寬度不得小于1.2m,雙面布置時不得小于1.5m。站臺和站廳公共區(qū)內任一點,與安全出口疏散的距離不得大于50m。安全出口應分散設置,當同方向設置時,兩個安全出口通道口部之間凈距不應小于10m。A、設置一個獨立的消防給水系統(tǒng)B、隧道內、洞口的消火栓用水量均為25L/sC、消火栓給水管網布置成環(huán)狀D、為便于危險品運輸車輛通行,該消火栓系統(tǒng)設置為泡沫消火栓系統(tǒng)知識點解析:隧道內的消火栓用水量不應小于20L/s,隧道外的消火栓用水量不應小于30L/s。61、城市消防遠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監(jiān)控中心與用戶信息傳輸裝置之間的通信巡檢周期不應大于()h,并能夠動態(tài)設置巡檢方式和時間。知識點解析:根據《城市消防遠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技術規(guī)范》,城市消防遠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監(jiān)控中心與用戶信息傳輸裝置之間的通信巡檢周期不應大于2h,并能夠動態(tài)設置A、隧道內水泵房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隔墻和耐火極限不低于1.50h的樓板、頂板與隧道分開B、用于車輛疏散的輔助通道、橫向聯絡道與隧道連接處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卷簾進行分隔C、應急照明應采用雙電源雙回路供電方式,并保證照明中斷時間不超過0.5sD、一、二類隧道內疏散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的連續(xù)供電時間不應小于1.5h,其他隧道不應小于1.Oh知識點解析:應急照明采用雙電源雙回路供電方式,并保證照明中斷時間不超過A、火災警報器設置在墻上時,其底邊距地面高度應大于2mB、消防專用電話在墻面上安裝時,其底邊距地(樓)面高度宜為1.5~1.8mC、從一個防火分區(qū)內的任何位置到最鄰近的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步行距離不應大于30mD、各避難層應每隔30m設置一個消防專用電話分機或電話插孔知識點解析:火災警報器設置在墻上時,其底邊距地面高度應大于2.2m;消防專用電話在墻面上安裝時,其底邊距地(樓)面高度宜為1.3~1.5m;各避難層應每隔20m設置一個消防專用電話分機或電話插孔。64、某LPG加氣站為三級站,周邊有耐火等級為一級的省級金融機構,該建筑面向加氣站一側的墻為無門、窗、洞口的實體墻,則兩者之間防火間距應不小于則兩者之間的防火間距不小于100×70%=70(m)。65、某LPG加氣站設置了1個容積為15m2儲氣罐,1個容積為25m2的儲氣罐。不應低于1.01x。A、I類修車庫D、IV類修車庫每層的總建筑面積不超過100m2,且同一時間內的生產人員生產區(qū)的建筑面積不超過250m2,且同一時間內生產人數不區(qū)的建筑面積不超過400m2,且同一時C、滅火系統(tǒng)的儲存裝置72h內不能重新充裝恢復工作的,應按系統(tǒng)原儲存量的100%設置備用量知識點解析:圖書、檔案、票據和文物資料庫等防護區(qū),滅火設計濃度宜采用10%。油浸變壓器室、帶油開關的配電室和自備發(fā)電機房等防護區(qū),滅火設計濃度宜采用9%。通訊機房和電子計算機房等防護區(qū),滅火設計濃度宜采用8%A、維持原貌、科學合理、人防技防并重的原則B、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原則C、按照政府統(tǒng)一領導、公民積極參與的原則D、部門依法監(jiān)管、單位全面負責的原則知識點解析:古建筑防火應根據維持原貌、科學合理、人防技防并重的原則,將古建筑修繕、改造與消防規(guī)劃相結合,制定切合實際的改造規(guī)劃,靈活運用現代消防技術措施,達到既保留其固有歷史風貌又提高自身消防安全水平的目的。A、與柴油發(fā)電機房或鍋爐房配套的水泵間、風機房、儲油間等,與柴油發(fā)電機房或鍋爐房一起劃分為一個防火分區(qū)B、人防工程內設置有旅店、病房、員工宿舍時,其疏散樓梯與其他防火分區(qū)的疏C、電影院、禮堂的觀眾廳,當設置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和自動滅火系統(tǒng)時,其允許最大建筑面積可增加1倍至2000m2D、變配電室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隔墻和1.50h的樓板與其他場所隔知識點解析:人防工程內設置有旅店、病房、員工宿舍時,不得設置在地下二層及以下層,并應劃分為獨立的防火分區(qū),其疏散樓梯不得與其他防火分區(qū)的疏散樓梯共用,選項B錯誤。電影院、禮堂的觀眾廳,防火分區(qū)允許最大建筑面積不應大于1000m2,當設置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和自動滅火系統(tǒng)時,其允許最大建筑面積也不得增加,選項C錯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排煙機房、滅火劑儲瓶室、變配電室、通信機房、通風和空調機房、可燃物存放量平均值超過30kg/m2火災荷載密度的房間等,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隔墻和1.50h的樓板與其他場所隔開,墻上如設門應設置常閉的甲級防火門,選項D錯誤。A、風險識別78、某4層機房,層高5m,每層有1400m2的大空間計算機房,設置IG—541組個數為1400/800≈2(個),該數據計算機房共4層,所以該建筑防護區(qū)個數為2x4A、加速技術革新C、性能評判標準得到一致認可D、加強設計人員的責任感知識點解析:與傳統(tǒng)的防火設計規(guī)范相比,性能化的防火設計規(guī)范具有以下特點:①加速技術革新;②提高設計的經濟性;③加強設計人員的責任感。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20題,每題1.0分,共2081、下列關于電氣機房電氣接地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有()。知識點解析:綜合接地系統(tǒng)、直流工作接地的接地電阻應小于1Q:防雷接地應小于102。知識點解析:事件樹和事故樹分析既可以用于定量分析又可以用于定性分析;火災知識點解析:火災中的第一類危險源包括可燃物、火災煙氣及燃燒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成分;第二類危險源是人們?yōu)榱朔乐够馂陌l(fā)生、減小火災損失所采取的消防措施中的隱患。對于第一類火災危險源,人們普遍接受。按照上述表述,火災自動報警、自動滅火系統(tǒng)、應急廣播及疏散系統(tǒng)等消防措施屬于第二類危險源。選項知識點解析:室外地下式消火栓應有直徑為100mm和65mm的栓口各一個,地下消火栓井的直徑不宜小于1.5m,且當地下式室外消火栓的取水口在冰凍線以上時,應采取保溫措施,選項A錯誤。市政消火栓宜在道路的一側設置,并宜靠近火栓,市政消火栓的保護半徑不應超過150m,間距不應大于120m,選項B錯從地面算起不應小于0.10.MPa,選項D錯誤?;馂臅r消防水鶴的出流量不宜不超過250m2,且同一時間內的生產人員總數不超過20人;丁、戊類生產廠房每知識點解析: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高層廠房、占地面積大于3000m2的大于8%,選項B、C正確。消防車道邊緣距離取水點不宜大于2m,選項D正知識點解析: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隧道內地下設備用房的每個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不應大于1500m2,每個防火分區(qū)的安全出口數量不應少于2個,與車道或其他防火分區(qū)相通的出口可作為第二安全出口,但必須至少設置1個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建筑面積不大于500m2且無人值守的設備用房可設置1個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選項A、B錯誤。隧道內消火栓的間距不應大于50m,選項89、某五星級酒店,地下3層,地上5層,建筑高度27m,耐火等級為一級。下列知識點解析: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燃油和燃氣鍋爐房應設置在首層或地下一層,但常壓燃油燃氣鍋爐可設置在地下二層,選項A正確。建筑內的柴油發(fā)電機應布置在建筑的首層及地下一、二層;應設置與柴油發(fā)電機容量和建筑規(guī)模相適應的滅火設施,當建筑內其他部位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時,機房內應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選項B錯誤。附設在建筑內的消防控制室、滅火設備室、消防水泵房和通風空氣調節(jié)機房、變配電室等,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墻和1.50h的樓板與其他部位分隔,通風、空氣調劑機房和變配電室開向建筑內的門應采用甲級防火門,選項C、D正確。柴油機房內設置儲油間時,其總儲存量不應大于1m3,儲油間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墻與發(fā)電機間分隔;確需在防火隔墻上開門時,應設置甲級防火門,選項E錯誤。90、對建筑物進行防火分區(qū)的劃分是通過防火分隔構件來實現的,可開啟關閉式的防火分隔構件包括防火門、防火窗、防火卷簾和防火水幕等。下列場所中,關于防知識點解析:根據《建筑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