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天津市河西區(qū)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_第1頁
2023-2024學年天津市河西區(qū)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_第2頁
2023-2024學年天津市河西區(qū)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_第3頁
2023-2024學年天津市河西區(qū)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_第4頁
2023-2024學年天津市河西區(qū)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天津市河西區(qū)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本試卷共6頁,滿分100分,答題時間120分鐘。祝同學們?nèi)〉贸晒?!一、語言的積累與運用(18分)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吞噬(shì)

迸濺(bìng)

愴然(chuàng)

顛沛流離(pèi)B.妥帖(tiē)

羸弱(léi)

拖沓(tà)

忍俊不禁(jīn)C.竹篾(miè)

修葺(qì)

岱宗(dài)

海市蜃樓(shèn)D.孱頭(càn)

累贅(léi)

譬如(pì)

誨人不倦(huì)2.下列詞語書寫有誤的一項是(

)A.矜持

鴻儒

挑逗

仙露瓊漿B.赤裸

稠密

瀑布

血氣方剛C.毋寧

吞噬

厄運

屏息凝神D.懺侮

服待

欽佩

耐人尋味3.下列填入橫線處的詞語,最合適的一項是(

)他們__________地在阿蒙森的勝利旗幟旁邊插上英國國旗——一面__________的“聯(lián)合王國的國旗”,然后離開了這塊“辜負了他們__________”的地方。在他們身后刮來__________的寒風。斯科特懷著不祥的預(yù)感在日記中寫道:“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膳隆!盇.怏怏不樂

如期而至

野心勃勃

凄楚B.悶悶不樂

如期而至

雄心壯志

凄楚C.怏怏不樂

姍姍來遲

雄心壯志

凜冽D.悶悶不樂

姍姍來遲

野心勃勃

凜冽4.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葉圣陶原名葉紹鈞,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倪煥之》、童話集《稻草人》等。B.《偉大的悲劇》作者茨威格是英國作家,代表作有《象棋的故事》《三大師》等。C.《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選自《普希金詩集》。作者普希金,俄國詩人。D.《最苦與最樂》作者梁啟超,別號飲冰室主人,思想家,學者。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春游結(jié)束了,同學們都安全地回到了學校,老師這才如釋重負地露出笑容。B.黃老師誨人不倦,學生家長對他十分敬重。C.他的信看似十分友好熱情,但如果從字里行間去琢磨,卻能讀出其言外之意,他并不真正歡迎我們?nèi)ニ摇.王剛同學數(shù)學不太好,他常常不恥下問,利用課間時間去辦公室問老師的數(shù)學題。6.下面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這次比賽的獲勝,將決定我們隊能否進入決賽階段。B.房內(nèi)飄出了一股龍井茶的清香,我們享受著這難得的悠閑時光。C.閱讀課上,我們討論并閱讀了高爾基的《童年》,感觸良多。D.通過漢字書寫大賽,使人們重拾漢字之美,越發(fā)珍惜紙質(zhì)時代的美好。二、文言文閱讀(16分)(一)(6分)閱讀文言文,完成小題。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7.下面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可愛者甚蕃

蕃:多B.出淤泥而不染

染:沾染C.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褻:莊重D.陶后鮮有聞

鮮:少8.下面對選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喜愛蓮的原因是“蓮,花之君子者也”,表現(xiàn)了作者潔身自好的品德和情操。B.作者從蓮的生長環(huán)境、形態(tài)香氣、風度氣質(zhì)等方面描寫了蓮的超凡脫俗。C.“牡丹之愛,宜乎眾矣”照應(yīng)上文的“世人甚愛牡丹”,含蓄的感嘆中表明了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D.作者寫菊花的目的是表達對陶淵明獨自避世、逃避現(xiàn)實人生態(tài)度的批判。(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①司馬光,字君實,陜州夏縣人也。父池,天章閣待制。光生七歲,凜然①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②其大指③。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②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其后京、洛間畫以為圖。【注】①凜然:嚴肅、令人敬畏的神態(tài)。②了:明白。③指:同“旨”,意思、意圖。9.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自是手不釋書

釋:解釋B.群兒戲于庭

戲:嬉戲C.眾皆棄去

去:離開D.水迸兒得活

迸:涌出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語句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B.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C.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D.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11.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三、默寫(6分)12.根據(jù)課文,將空缺的句子補充完整。.(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登幽州臺歌》)(2)蕩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望岳》)(3)_______________,衣冠簡樸古風存。(《游山西村》)(4)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護花。(《己亥雜詩》)(5)商女不知亡國恨,_______________。(《泊秦淮》)(6)有約不來過夜半,_______________。(《約客》)四、課外散文閱讀(14分)完成小題。青苔撐起的一片綠意洪振秋①春日,人們的視野里總是萬物蔥綠,百花次第開放,一派生機勃勃。②百花繁,萬花燦,唯有苔草很少被人提及,因為它實在微小,可以說是微不足道。我卻驚訝于這細小低微的青青苔草,它沒有茂林的碩大氣象,也沒有百花的美妙身姿,只是靜靜地躲藏在角落里。但她依然有著茂林一般的風情、百花一樣的美麗。③我非常喜歡清代詩人袁枚那首《苔》:“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痹娙斯P下的青苔生長環(huán)境是很惡劣的,可它依然長出綠意來,展現(xiàn)出自己的青春。青春從何處來?它從苔草旺盛的生命力中來,它憑著堅強的活力,沖破困境,煥發(fā)青春的光彩。苔草是不會開花的,但她“也學牡丹開”,既是謙遜,也是驕傲。她雖然如此弱不禁風,卻憑著自身的自強不息,爭得和百花一樣的開放權(quán)利。④江南民間有句諺語:“三月青苔露綠頭,四月青苔綠滿河”。⑤在我的印象里,春風拂面,青苔們趴在殘舊的瓦片上,粘在厚重的磚頭間,爬在高高的墻頭上,附在蒼老的樹干中,布滿在瘦硬的巖石上,從故鄉(xiāng)街上的青石板夾縫中撐出綠意,寫出一個又一個方正的“回”字。不遠處的春江,“江水綠如藍”,這是青苔的大寫意、大手筆。⑥在鄉(xiāng)間的古樓里,當青苔從不遠處的山坡上,開始隨著春風波動、蔓延時,門前的臺階也變綠了,古樓便春光融融,于是陋室不陋。⑦此時,只要你細心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微不足道的青苔,竟是如此有氣勢。她們都是一根連著十根,十根連著百根,連綿起伏,漸成氣象。無論是斷墻殘垣,還是懸崖絕壁之上,其它植物都無法落腳,唯有青苔從墻縫里、石縫隙中奮力拱出,四處蔓延著綠意,在蕩漾的春風中記錄著比石頭還硬的倔強。⑧小時候,我的家鄉(xiāng),每年春日,也就是春雨即將來臨之前,父親總要爬上古樓,上屋頂清理蓋瓦,家鄉(xiāng)人稱之“拾漏”。他總是弓著腰,小心翼翼地翻起一片片布滿青苔的瓦,或剝下苔綠,或扯下苔絲,或拔出瓦溝中的苔草……然后裝進一個藍色的布袋里。他從木梯上退下來后,便徑直去后花園,從布袋里掏出一撮撮、一把把的青苔,或填于蘭花盆,或黏附于梅花樹干上,或塞進干枯的羅漢松那一個個細小的木洞穴中……父親說,青苔也有一些詩意的名字,她叫綺線,也稱呼為綠衣元寶,百花有青苔襯托,人世間才會春色滿園。⑨在歲月的戲臺上,青苔似乎錯過了《詩經(jīng)》,卻趕上了唐詩宋詞的好時光,也融進了明清紛繁的花事。在詩意的年代,青苔倍加受人珍愛,“應(yīng)憐屐齒印蒼苔”,園子的主人因怕滿地青苔被人踐踏,所以閉門謝客。但有時也夾雜著幾分蒼涼和凄美,“小庭春老,碧砌紅萱草”,青苔似乎總是見不到陽光,只在凄凄慘慘中頑強地生長著。⑩真正懂得青苔心意之人,應(yīng)是清代的袁枚先生。他知青苔的氣質(zhì)風度,他知青苔的生存環(huán)境。?我是江南人,深愛著門前殘墻上的青苔,綠意由她而生。青苔的綠痕從墻根開始,一直蔓延到墻頂上。春光總是被那些搖曳的蘆草占盡,她卻自有一番風情。?她們總是熱情地在你回鄉(xiāng)的青石板石縫里撐起一些綠意,讓你享受著“春滿大地”的時光。也許你腳踏在其身上,目光卻關(guān)注著斜枝的桃花,或是墻頭上的蘆葦花。?她們總是那個恬靜的俏模樣,悄無聲息地吐著綠,伸展著,變幻著。一點點,一叢叢,哧哧地笑著。?此時,如果你沒有見青苔,一定是遺憾的;沒有青苔的世界,也是寂寞的。13.結(jié)合文意,請簡析“青苔撐起的一片綠意”中“綠意”的含義。14.品味第⑤段中的畫線句子,任選一個角度,分析其表達效果。春風拂面,青苔們趴在殘舊的瓦片上,粘在厚重的磚頭間,爬在高高的墻頭上,附在蒼老的樹干中,布滿在瘦硬的巖石上,從故鄉(xiāng)街上的青石板夾縫中撐出綠意,寫出一個又一個方正的“回”字。15.從“借物喻人”的角度分析這篇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16.文章第⑧段突然寫到作者的小時候,這段描寫是否多余?為什么?五、名著閱讀(6分)17.《海底兩萬里》是法國作家________的“海洋三部曲”之一,小說講述了尼摩船長駕駛自己設(shè)計制造的潛水艇“________”,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故事。18.小說《海底兩萬里》塑造的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