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講:前諸子時代中國思想的產生及演變_第1頁
2.第二講:前諸子時代中國思想的產生及演變_第2頁
2.第二講:前諸子時代中國思想的產生及演變_第3頁
2.第二講:前諸子時代中國思想的產生及演變_第4頁
2.第二講:前諸子時代中國思想的產生及演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講:

前諸子時代中國思想的產生及演變

何謂前諸子時代?

就是在孔子、孟子等諸子百家產生之前中國漫長的舊石器、新石器時代、夏、商、西周及其春秋時期。

本講主要內容:

一、中國思想是如何伴隨中國文明的發(fā)展而起源的?二、商周宗教思想的演變及其西周末年宗教思想的動搖三、周人倫理觀念的萌芽及早期陰陽五行學說在商周時期的發(fā)展四、春秋時期思想的發(fā)展

一、中國思想是如何伴隨中國文明的發(fā)展而起源的?

要點:(一)史前時代是中國思想遙遠的源頭

(二)史前時代(原始社會)原始人的主要思想觀念

(一)史前時代是中國思想遙遠的源頭

距今100萬年前到1萬年前是我國原始社會的舊石器時代。元謀人牙齒北京人遺址屬于舊石器時代早期的著名遺址有:距今約98萬年的陜西藍田公王嶺遺址。距今71—23萬年的北京周口店遺址。距今約23萬年的陜西藍田陳家窩遺址。

屬于舊石器時代中期的著名遺址有:距今年13萬年的廣東曲江馬壩人遺址。距今約10萬年左右的山西襄汾丁村遺址。屬于舊石器時代晚期的著名遺址有:距今2萬年的北京周口店龍骨山山頂洞人遺址。西安半坡遺址

在適應自然的過程中,中國境內的人類逐漸學會了改造自然的一些基本技能。逐漸形成一定的社會關系。

從距今1萬年前到前21世紀夏代國家建立,是我國原始社會的新石器時代,也可以稱為氏族社會,氏族社會經歷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社會的發(fā)展被夏代國家所取代,產生了等級和私有財產,進入了我們常說的階級社會。浙江省紹興市東南的會稽山

舊石器時代人們以采集和漁獵為主生活,而新石器時代我國的原始農業(yè)已經獲得了很大發(fā)展,出現(xiàn)了以黃河流域為中心種植粟的北方旱作農業(yè)區(qū),以長江流域為中心種植稻谷的南方稻作農業(yè)區(qū)。這兩個相鄰的農耕地區(qū)為中華文明的形成和發(fā)展提供了基本的物質條件,所以我們常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長江是中華民族的父親河。原始社會農業(yè)區(qū)域圖我們的祖先對自然和社會的思考是在生產生活實踐中逐步發(fā)展起來的。在原始社會里,人類認識個體自身、人類社會(群體)和自然界的各種思想體系還沒有產生,但是隨著文字等文明的進步,可以看到這些思想體系的萌芽。特別是在氏族社會里,我們可以看到人類幼年時代的各種思想觀念,其中有的觀念一直影響到商周時期,成為中國思想的遙遠源頭。中華民族的思想意識和理論思維是在史前時代漫長的歲月里逐漸形成并發(fā)展起來。

(二)史前時代原始人的主要思想觀念

1、最早的靈魂不死觀念

舊石器時代的晚期山頂洞人已經有埋葬死者的習慣,已經有一定的儀式,比如在尸體周圍撒上紅色的粉末,并有裝飾品等隨葬品,以便死者死后繼續(xù)享用,這表明山頂洞人已經有靈魂不死的觀念。半坡氏族的死者大都頭朝西方,夭折的孩子用陶甕作葬具,陶甕底部有一小孔,作為靈魂出入的道路。靈魂不死是古代人思考個體來源和歸宿的觀念,從哪里來的,死后去哪里?

2、祖先崇拜

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群居時代的亂婚逐漸得到限制,人們有相對穩(wěn)定的夫妻關系,從群婚進化到了一夫一妻制家庭。氏族成員可以追溯自己的世系和身世,于是人們逐漸產生了祖先的靈魂可以保佑本氏族成員的觀念。并形成了很多崇拜祖先的儀式,這就是原始人的祖先崇拜觀念。祖先崇拜是原始人思考群體,即氏族來源的觀念。

比如神話傳說中,女媧就是女性祖先的代表。有巢氏構木為巢,燧人氏教民鉆燧取火,伏羲氏教民漁獵,神農氏教民種植農業(yè)。還說伏羲氏作八卦,顓頊絕地天通,改變了人神雜糅的狀態(tài)。還有說黃帝發(fā)明了舟車、弓箭、房屋、衣裳,他的妻子發(fā)明了養(yǎng)蠶織布,他的臣子倉頡發(fā)明了文字,他的兒子制作了天干地支、制作了樂器等等。這些都是人們祖先崇拜的反映。這種祖先崇拜觀念,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產生了深刻影響,比如先秦諸子大都把自己的理想社會寄托在遙遠的古代。3、圖騰崇拜

與祖先崇拜表明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同,圖騰崇拜表面的是人和自然界的關系。氏族社會的人們認為自己的氏族和某一自然物有親屬關系,用這一自然物作為本氏族的標記。這種自然物可以是動物、植物,也可以是無生命的物體。比如仰韶文化的陶器上經常會刻有鳥、魚、鹿、蛙、人面蟲身等圖案。傳說黃帝氏族以云命名,共工族以火命名,太皞族以龍命名,少皞族以鳥命名,這些自然物都是氏族的圖騰。圖騰崇拜表面:(1)人們的生活離不開自然界,是人類對自然的最早認識。(2)加強了人們之間的體認,同樣的圖騰具有親密關系。(3)反映了人們對自然的敬畏,賦予自然物超自然的力量,舉行許多祭祀自然的儀式。小結:

總之,原始人類的這些思想觀念一般都是直觀和想象的產物,大都是通過形象思維去把握自身和自然界,抽象思維和理論思維還非常薄弱。但是這些原始思想是商周時期中國思想繼續(xù)發(fā)展的基礎。甲骨文觀聽思二、商周宗教思想及其演變

夏商和西周時期,占統(tǒng)治地位的仍然是宗教思想,不過相比于原始社會的各種崇拜已經更完善。

宗教的本質:對神明的信仰與崇敬,是對宇宙存在的解釋,通常包括信仰與儀式的遵從。

(一)夏代

1、隨著社會制度的變化,為了適應氏族專制統(tǒng)治的需要,原始氏族的宗教觀念被人為改變。傳說顓頊禁止人們自由祭祀鬼神,命令他的一個孫子祭祀天上的諸神,一個孫子祭祀地上的諸神。此時出現(xiàn)了專門教職人員,他們壟斷了人與神之間的交往,形成了一個特殊的集團。統(tǒng)治者也假借神意進行征伐戰(zhàn)爭,說是“恭行天之罰”,說神要懲罰這些部落。宗教觀念的政治色彩越來越濃厚。2、由于缺乏足夠的史料,我們對夏代的宗教思想還無法做更完整的論述。夏啟像夏桀像(二)商代的宗教思想及其特點1、公元前16世紀,黃河下游的商部落取代夏朝,建立商朝。商朝的第20位國王盤庚遷都于殷,建立起一個空前強大的國家。商王是最高統(tǒng)治者,當時的“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敝醒胝O有尹和太史輔佐商王管理國家大事,尹和太史之下又設置了名目繁多的官吏,管理各種事務。2、隨著商王統(tǒng)治地位的逐步確立,宗教思想再繼續(xù)發(fā)生變化。1、上帝為至上神的一元神宗教代替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的原始宗教

殷人祭祀的上帝就是殷民族自己的祖先,上帝就是殷民族的始祖。這說明隨著殷王專制統(tǒng)治的確立,在宗教上,也要樹立自己的最高權力,不允許其他氏族的祖先成為祭祀的對象。上帝和以前殷氏族的祖先合一了。商代玉人商代青銅四羊方尊2、殷朝的宗教觀念的其它特點:

①、殷人尊天事鬼的迷信觀念盛行,占卜盛行,從天時、年成、祭祀、征伐到做夢、生孩子等瑣事都要占卜求問上帝。②、政權與教權合一。作為上帝的后人,殷王不僅是政權的最高代表,人間的統(tǒng)治者,也是宗教的最高祭司。重要的宗教儀式都由殷王親自主持。③、從殷王壟斷宗教的最高權力和祭祀來看,殷代的教育、思想文化等發(fā)言權完全由殷王及其手下的官吏所掌握,這種狀況我們稱之為“學在官府”。(三)周朝對商代宗教思想的繼承與發(fā)展

西周時代占統(tǒng)治地位的社會思想意識形態(tài)仍然是宗教,宗教思想仍然是周人觀察世界、說明自己的政治合法性以及倫理觀念的基礎。這是西周對商代宗教思想的繼承。但是周取代商的統(tǒng)治,必須在宗教思想上有改造創(chuàng)新,以便總結取代商的合法性,并吸取商滅亡的教訓。因此,周人的宗教觀念有不少創(chuàng)新:重大事件:牧野之戰(zhàn)——周公攝政——國人暴動——共和執(zhí)政——平王東遷。

西周疆域圖1、上帝和祖先神分離是西周宗教思想的第一個創(chuàng)新。

周王取得國家統(tǒng)治權叫“受命”。得到賢能的大臣輔佐叫“受屏”。把政權維持下去叫“永保天命”。天下大事都取決于天的意志。天能賜福也能降禍。而祖先神則永遠是母親般得慈愛,從不降禍給子孫后代。記載西周歷史的青銅器——史墻盤

周代祖先神和至上神上帝分離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歷史根源,也就是氏族社會觀念的影響。第二個根源是現(xiàn)實根源,周取代商,必須說明這種取代的合法性。2、天命可以轉移是周人宗教思想的第二個創(chuàng)新。殷人沒有天命轉移觀念,一切依賴天命,忽視了人為努力。商滅亡的時候,紂王還是“我生不有命在天”,終于招致亡國。周人總結殷亡教訓,周公等人的看法是“天惟時求民主”,天隨時都在尋找適合于做人民君主的人,最初選了夏人,后來夏啟不能保護民眾,所以上帝拋棄了夏人,命令商湯“簡代夏作民主”。到了商紂王,胡作非為,不知悔改,毀壞了商朝的基業(yè),上帝又讓周人取代殷成為民之主,并要求周人的貴族子弟學習夏商英明的國王,把紂王等作為歷史教訓引以為戒。這種天命可以轉移的觀念進一步說明了周取代商統(tǒng)治的合法性。

(四)西周末年宗教思想的動搖

1、西周末年,宗教思想發(fā)生了嚴重動搖。這在《詩經》的《大雅》、《小雅》等詩篇中有明顯反映,很多詩篇發(fā)出對上帝和祖先神的質問,出現(xiàn)了大量怨天、罵天、恨天的詩句,如:

浩浩昊天,不駿其德。降喪饑饉,斬伐四國。天降喪亂,饑饉薦臻。老天不僅不降恩德,反而不斷給人類帶來災荒、饑餓等無窮的災難。

2、周末宗教思想的動搖的主要原因在于社會內部的變化:西周前期在文王、武王的勵精圖治下,社會穩(wěn)定,獲得一定發(fā)展,但從西周中期開始,國勢逐漸衰微,昭王南征受挫,穆王征犬戎無功,又周游天下,荒廢政事,出現(xiàn)“王道衰微”局面。平民負擔越來越重,到厲王時,國勢進一步衰微,為挽救國勢,他收回了貴族和公社成員開辟的私田,重新壟斷山林川澤。這直接引起人們不滿。加之厲王采取輿論高壓政策,造成“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的恐怖局面,召公勸告厲王,“防民之口勝于防川,川壅必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彼岢觥笆枪蕿榇ㄕ?,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的忠告。厲王不聽,終于引爆國人暴動,驅逐了周厲王。也就是說西周末年,整個社會都對現(xiàn)實產生了嚴重不滿,在他們的精神世界中,對上帝和祖先信仰的懷疑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隨著宗教思想的動搖,預示著人們會用新的思想觀念來解釋自然和人類社會。這就是西周已經萌芽的倫理思想以及早期的陰陽、五行觀念。思想上已經迸發(fā)出最初的理性之光。三、周人倫理觀念的萌芽及早期陰陽、五行學說在商周時期的發(fā)展

(一)西周的倫理觀念

周人在反思商代滅亡教訓的時候,強調人為努力的重要性,還提出自己的倫理思想,出現(xiàn)“孝”和“德”的范疇。孝首先是對祖先,追孝祖先不僅要事生,而且祖先死后要恭敬地祭祀。德的具體含義要求統(tǒng)治者要敬天,對上天保持敬畏,要孝祖,孝順對待祖先,還要保民,要求明察和寬厚,保護平民的利益。從此時開始,有孝有德已經成為對貴族品格的基本要求。

(二)早期陰陽、五行學說

一般認為陰陽五行說是中國古代思想史上出現(xiàn)的最早的哲學形態(tài)。早期陰陽五行說雖然與殷周宗教思想糾纏不清,但是它反映了當時人們的自然觀念,是人們科學認識水平的反映。1、五行說

五行觀念的最早記載出現(xiàn)在《尚書甘誓篇》中,夏啟在甘地與有扈氏決戰(zhàn)時發(fā)布了87字誓詞,指責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钡逍芯唧w指的什么,由于文獻資料缺乏,尚無法確定。殷代形成了東西南北中五方觀念和土木水火金五材觀念。五材是五種自然物質,但此時還看不到人們對五行性質和相互關系的說明,還沒有形成對五行的系統(tǒng)認識?!渡袝窌?/p>

西周初年,五行觀念獲得了一些發(fā)展?!渡袝榉镀酚涊d武王克商后,箕子來歸順周朝,與武王談話,講了天給予夏禹治理天下的九類根本大法——著名的“洪范九疇”,其中第一類就是五行: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尚未明確五行的次序,也不存在相生相克的關系。2、陰陽說陰陽本是表示自然界明暗現(xiàn)象的概念。西周初年,陰陽觀念發(fā)展包含有辯證因素的陰陽說,集中體現(xiàn)在《周易》(經文,不包括易傳)一書中?!吨芤住窌?/p>

《周易》形成于殷周之際,由文字和符號兩部分組成,文字包括卦名、爻名、卦辭、爻辭、用辭。卦辭64條,爻辭384條,用辭2條,共450條。這450條文字的內容包括重大歷史事件、農牧業(yè)生產、政治、軍事等。這些條文反映的事件都不晚于西周初年,都是上古占卜的記錄。占卜包含上帝對人們求問的指示。符號部分即六十四卦的符號,由陰(——)、陽(——)兩種符號組成八經卦,即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經卦分別代表八種自然物:天、澤、火、雷、風、水、山、地。分別具有柔和剛的性質。八卦兩兩相重,形成六十四卦,包括三百八十四爻,代表眾多事物。陰陽的發(fā)展變化是貫穿《周易》的觀念。四象、八卦及代表的自然物象(卦象):▅▅▅▅▅▅▅▅▅▅▅▅▅▅▅▅▅▅

▅▅▅▅▅▅▅▅▅▅▅▅▅▅▅▅▅▅

▅▅▅▅▅▅▅▅▅▅▅▅▅▅▅▅▅▅▅▅

乾兌離震

(天)(澤)(火)(雷)

秋夏春西南東▅▅▅▅▅▅▅▅▅▅▅▅▅▅▅▅▅▅

▅▅▅▅▅▅▅▅▅▅▅▅▅▅▅▅▅▅

▅▅▅▅▅▅▅▅▅▅▅▅▅▅▅▅

巽坎艮坤

(風)(水)(山)(地)冬北

《周易》中包含了許多深邃的人生哲理,揭示了天人關系。

到西周末年,五行觀念已經成為很多人解釋自然和社會現(xiàn)象的基本觀念。比如著名的伯陽父論地震,“周將亡矣!夫天地之氣,不失其序;若過其序,民亂之也。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於是有地震。今三川實震,是陽失其所而鎮(zhèn)陰也?!蛩裂荻裼靡?。土無所演,民乏財用,不亡何待?”這是陰陽學說的運用。四、春秋時期思想的發(fā)展

(一)春秋時代思想的特點

春秋時期思想的特點是具有兩重性。即舊的宗教思想仍然占據(jù)支配地位,但是已經開始出現(xiàn)很多新的思想觀點。新舊思想觀念的糾纏是春秋思想的基本特點。具體表現(xiàn)在:1、思想文化知識雖然仍掌握在卿大夫手里,但是王官之學,學在官府的局面逐漸動搖,春秋末年出現(xiàn)私人講學風氣,出現(xiàn)孔子這樣的私人學者。2、春秋時代學問仍然主要還是《禮》《樂》《詩》《書》《易》,春秋末期才出現(xiàn)《孫武兵法》和《春秋》兩部個人著作。3、春秋時代重人、重民思想有很大發(fā)展。許多人提出重民思想,如叔興提出吉兇由人,子產提出天道遠,人道邇,季梁說夫民,神之主也。但是此時重民思想并沒完全擺脫西周以來的宗教思想,天從民欲,畏天保民仍然是春秋時代的主要觀念。4、作為規(guī)范社會等級的行為規(guī)范、處理政治事務的基本準則、判斷國家興衰依據(jù)的周禮依據(jù)有所動搖,這為戰(zhàn)國時期禮崩樂壞的局面的前奏。許多諸侯國紛紛公布成文法,以維持社會秩序,但是法治思想遭到很多人的反對。5、文化發(fā)展的地域差異比較明顯。中原地區(qū)宗教思想動搖之時,秦楚等國卻宗教思想盛行。(二)春秋時代的陰陽五行說

《左傳》、《國語》等文獻中可以看到春秋時代陰陽五行說的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

1、陰陽說與五行說結合

周卿士單說:“天六地五,數(shù)之常也?!闭J為天有陰陽風雨晦明六種氣象,而地有金木水火土五行,這是自然界的規(guī)律,同時運用陰陽和五行來說明自然事物。2、陰陽五行說與具體科學結合如秦醫(yī)和為晉平公診病時,有一段關于病理的議論,他說:“天有六氣,降生五味,發(fā)為五色,征為五聲,淫生六疾。六氣曰陰陽風雨晦明也,分為四時,序為五節(jié),過則為災。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風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边@就是六氣病因學說。理論基礎仍是陰陽學說,六氣就是陰陽等構成的,陰陽不調就會生病。3、陰陽五行說在南方得到傳播和發(fā)展春秋時代,陰陽五行說在南方得到了傳播和發(fā)展。南方著名的政治思想家范蠡認為天道的規(guī)律是“陽至而陰,陰至而陽。日困而還,月盈而虧”。他把這一事物轉化思想運用于政治,強調時機的重要性,主張“時不至,不可強生,事不究,不可強成”,“得時無怠,時不再來?!狈扼辉谳o助越王勾踐興越滅吳過程中,準備了七年,等了七年,時機不成熟,多次勸阻勾踐取消進攻吳國的計劃,一旦時機到來,當機立斷,一舉消滅吳國。(三)春秋時代的倫理觀念

春秋時代倫理觀念的變化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

1、倫理思想開始注重探討人與人之間的現(xiàn)實關系,而不再僅僅注重探討人與祖先上帝的關系;

2、孝、德等范疇被改造,出現(xiàn)了仁、忠等新范疇,以確定道德標準或行為規(guī)范。忠作為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道德規(guī)范,作為君臣關系的道德規(guī)范,在春秋以前還被包含在孝中,但是到春秋時期忠君觀念越來越明顯,不過此時的忠并不是臣子對君主單方面的忠,而是君主也應該以禮節(jié)使臣。賢的觀念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在各諸侯國的實力競爭中,人才成為各國所需。賢成為評價人才的一個重要的倫理道德標準。3、春秋時期,氏族社會的殘余仍然明顯。主要表現(xiàn)在婚姻關系上,平輩之間、上下輩之間都可以發(fā)生婚姻關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