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區(qū)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1頁
河東區(qū)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2頁
河東區(qū)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3頁
河東區(qū)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4頁
河東區(qū)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東區(qū)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河東區(qū)2023~2024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質(zhì)量檢測

高二語文

本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學校等信息填寫在“答題卡"上。答題時,務必將第Ⅰ卷的1-11題,第Ⅱ卷的第16、17題答案涂寫在“答題卡”上,答案答在試卷上無效。

第Ⅰ卷(33分)

一、(9分)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4月12日晚,“‘橋’見海河,邂逅浪漫"——橋邊音樂匯系列活動儀式在天津市津灣廣場舉行。據(jù)悉,橋邊音樂匯傾情打造了8個系列精彩活動,每一場演出都是一次美麗的邂逅,又別具一格。

作為天津市最著名的旅游景點之一,不僅海河以母親河的陪伴與包容哺育著天津這座城市,同時也以天津式的慷慨和柔情迎接著所有來津旅行的游客。因此,本次活動將圍繞海河,以北安橋、解放橋等特色橋梁為重點,在津灣廣場、北安橋音樂公園等親水區(qū)域組織形式各異、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活動。不論是結(jié)束一天工作后的平凡傍晚,還是旅行途中的短暫停留,市民游客們都可以漫步在海河邊,欣賞城市美景與近在身邊的文藝盛宴,在津城河畔邂逅一場的浪漫之旅。

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啟動不落窠臼經(jīng)典

B.起動匠心獨具綺麗

C.啟動匠心獨具綺麗

D.起動不落窠臼經(jīng)典

2.文中畫線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正確的一項是()

A.海河不僅以母親河的陪伴與包容哺育著天津這座城市,同時也以天津式的慷慨和柔情迎接著所有來津旅行的游客。

B.海河不僅以母親河的包容與陪伴哺育著天津這座城市,同時也以天津式的慷慨和柔情迎接著所有來津旅行的游客。

C.不僅海河以母親河的陪伴與包容哺育著天津這座城市,同時也以天津式的柔情和慷慨迎接著所有來津旅行的游客。

D.不僅海河以母親河的包容與陪伴哺育著天津這座城市,同時也以天津式的柔情和慷慨迎接著所有來津旅行的游客。

3.下列對相關文學、文化常識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A.元雜劇中表示動作的術語叫“科”,兩人對話叫“賓”,一人自說叫做“白”,以歌唱為主,因主角不同,分為末本、旦本。

B.韓愈,字退之,唐代“古文運動"倡導者,他和唐代柳宗元,宋代的范仲淹、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并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

C.“六藝”指《詩》《書》《禮》《易》《樂》《春秋》六種經(jīng)書,也可指禮、樂、射、御、書、數(shù)這六種技藝?!稁熣f》中的“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六藝”即指后者。

D.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壬戌,古代歷法中的皇帝紀年法。既望,農(nóng)歷十六;望,農(nóng)歷每月十五日。

二、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每小題3分,共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不但表現(xiàn)在文藝作品中如此,世界觀的總傾向表現(xiàn)在一個文藝作家身上也是如此。它不是幾句抽象的口號教條所能表現(xiàn)出的,要看他的具體的一言一行。一個作家總有一種傾向,這種傾向是他畢生生活經(jīng)驗、文化教養(yǎng)和時代風尚所形成的。它總是思想和情感交融的統(tǒng)一體,形成他的人格的核心。也就是在這個意義上,文藝的“風格就是人格"。例如就人格來說,“忠君愛國”這個抽象概念可以應用到屈原、杜甫、岳飛、文天祥和無數(shù)其他英雄人物身上,但是顯不出這些大詩人各自的具體情況和彼此之間的差異,也就不能作為評價他們的文藝作品的可靠依據(jù)。在西方,“人道主義"這一抽象概念也是如此。文藝復興時代,法國革命時代,帝國主義時代,乃至無產(chǎn)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都宣揚或者肯定過人道主義,但是具體的內(nèi)容意義各不相同。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在文藝領域里反對教條和公式化、概念化,反對用概念性思想來指導、約束甚至吞并具體的形象思維。文藝作品要有理,理不是概念而是事物的本質(zhì)或客觀形勢本身發(fā)展的傾向。還應指出,文藝不但要有理,而且要有情,情理交融的統(tǒng)一體才形成人格,才形成真正偉大的文藝作品。這種情理交融的統(tǒng)一體就是黑格爾所說的“情致”。別林斯基在他的文藝論文里也發(fā)揮了黑格爾關于“情致"的學說。近年來蘇聯(lián)美學界和文藝批評界有片面強調(diào)理性而蔑視情感的傾向,我們也跟著他們走,有時甚至超過他們,這是應該糾正的偏差。提“傾向性”似比提“思想性"較妥,因為在決定傾向之中,情感有時還比思想起更大的作用。最顯著的例子是音樂?!八娜藥汀彼僚皶r曾掀起過對“無標題音樂"的批判,因為據(jù)說“無標題”就是否定思想性。對此,德國偉大音樂家休曼的話是很好的駁斥:批評家們老是想知道音樂家們無法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東西,他們對所談的問題往往十分沒有懂得一分;將來會有那么一天,人們不再追問我們神圣的樂曲背后隱喻著什么意義;你且先把五度音程辨認清楚吧,別再來干擾我們的安寧!

隱喻的“意義"便是“思想”。思想是要用語言文字來表達的,而音樂本身不用語言文字,它只是音調(diào)節(jié)奏起伏變化的藝術。音調(diào)節(jié)奏起伏變化是和情感的起伏變化相對應的,所以音樂所表達的是情感而不是只有語言文字才能表達出的思想。托爾斯泰在《藝術論》里強調(diào)文藝的作用在傳染情感,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不但在音樂里,就連在作為語言藝術的文學里最感動人的也不是概念性思想而是生動具體的情感。以莎士比亞為例,你能從他的哪一部作品里探索出一些概念性的思想么?確實有些批評家進行過這種探索,所得到的結(jié)論不過是他代表了文藝復興時代的人道主義精神,更具體一點也不過像英國美學家克·考德威爾所說的,莎士比亞在政治傾向上要求英國有一個能鞏固新興資產(chǎn)階級政權的強有力的君主。就是這些概念使你受到感動和教育嗎?就我個人來說,我至今還抓不住莎士比亞的思想體系,假如他有的話。在讀他的作品時,首先是他所寫出的生動具體的典型環(huán)境下典型人物性格,其次是每部劇本里,特別在悲劇里,都表達出強烈的情感,強烈的愛和恨,強烈的悲和喜,強烈的憧憬和悵惘,強烈的諷刺和謔浪的笑傲,這些因素使我感到振奮,也使我感到苦悶。振奮也好,苦悶也好,心總在跳動,生命總在活躍地顯出它的力量,這對于我就可心滿意足了。

總之,文藝是情和理的統(tǒng)一,是形象和思想的統(tǒng)一,創(chuàng)作或評價文藝作品都不能顧此失彼。

(摘編自朱光潛《形象思維與文藝的思想性》)

材料二:

盡管文藝思維借助形象以顯現(xiàn),作為思維方式,它與哲學的思維方式具有明顯的區(qū)別,但文藝思維并不排斥理性,也不應該完全排斥理性。人類思維從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規(guī)律,同樣適用于文藝思維。實際上,情感與思想難以分離。情感是人們對外界事物的一種心理反應和態(tài)度,其中就表現(xiàn)出主體的思想和立場。正如毛澤東所說,“世上決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谷諔?zhàn)爭中我國人民之所以恨日本侵略者,是因為他們侵入我們的國土,還燒殺擄掠中國人民。這種恨的情感正是人們透過種種現(xiàn)象認識到敵人的本質(zhì)而產(chǎn)生的。怎么能說文藝作品表現(xiàn)這種情感就沒有理性思維呢?

文藝是情、意、象的統(tǒng)一,也是真、善、美的統(tǒng)一。在人類歷史的進步中,優(yōu)秀的文藝都體現(xiàn)出情真、意善、象美的特點。思想和情感不但是文學藝術形象的構成要素,也是文學藝術的審美愉悅性得以產(chǎn)生的要素。如果說,藝術形象是文學藝術作品的美的形式,那么,思想和情感便是文學藝術作品的美的內(nèi)容。人們對文藝的審美判斷不僅在于作品的形式美,還必然包含真?zhèn)蔚恼J識價值判斷和善惡的精神價值判斷。雖然真和善的東西并不都表現(xiàn)為美,但美是以真、善為前提的。假的和惡的東西則很難被人認為美。假和惡只有被作家、藝術家審美的光照揭露和鞭撻,才能在藝術作品中轉(zhuǎn)化為美。而真與善,只有通過美的藝術形象的表現(xiàn)才能格外感人,格外使人動心,使人受到春雨潤物般的熏陶和感染。這是文藝作品勝于、區(qū)別于純思想性的哲學或倫理著作的所在。情真、意善、象美不僅需要作者和受眾對感性形象生動的感受,也需要作者和受眾理性思考的判斷。文藝作品除具有藝術性外,還具有思想性,其原因正在這里。

(摘編自張炯《高度重視文藝的思想性》)

4.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文藝的“風格就是人格”,所以一個作家的傾向是思想和情感交融的統(tǒng)一體,形成他的人格的核心。

B.在決定傾向之中,情感的作用遠遠超過思想的作用,可見文藝作品中“情感"比“思想”更為重要。

C.音樂是音調(diào)節(jié)奏起伏變化的藝術,所表達的是情感,音調(diào)節(jié)奏起伏變化是和情感的起伏變化相對應的。

D.文藝是真、善、美的統(tǒng)一,善是以真、美為前提的,所以人們對文藝的審美判斷不僅在于作品的形式美。

5.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列舉“忠君愛國"人道主義”等抽象概念,闡述了文藝領域里要反對教條和公式化、概念化。

B.材料一引用休曼話駁斥了音樂“無標題"就是否定思想性的觀點,認為片面強調(diào)理性而蔑視情感的傾向需要糾正。

C.材料二中,毛澤東的話引出了我國人民對日本侵略者的恨的情感,表明文藝作品在表現(xiàn)情感的同時也有理性思維。

D.材料二將文藝思維與哲學的思維方式進行了深入對比論述,強調(diào)了文藝思維并不排斥理性,也不應該完全排斥理性。

6.下列選項,不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一主要觀點的一項是()

A.恩格斯認為,要用對現(xiàn)實的真實描寫去克服思想上的各種偏見,作家的創(chuàng)作才可能真正取得成功,產(chǎn)生更優(yōu)秀的作品。

B.列夫·托爾斯泰忠實地描繪了當時俄國農(nóng)民革命中農(nóng)民矛盾狀態(tài)和情緒,被列寧稱為農(nóng)民革命的“一面鏡子”。

C.黑格爾強調(diào)“情致”,即情理交融的統(tǒng)一體;別林斯基在他的文藝論文里還發(fā)揮了黑格爾關于“情致”的學說。

D.莫言的《紅高粱》《檀香刑》《蛙》等小說雖然有一定的魔幻色彩,但其敘寫的人物與故事仍然來自現(xiàn)實生活。

三、文言文閱讀(7~11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閱讀下面兩段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秦攻宜陽,周君①謂趙累曰:“子以為何如?"對曰:“宜陽必拔也。”君曰:“宜陽城方八里,材士十萬,粟支數(shù)年,公仲②之軍二十萬,景翠③以楚之眾,臨山而救之,秦必無功。"對曰:“甘茂,羈旅也。攻宜陽而有功,則周公旦也;無功,則削跡于秦。秦王不聽群臣父兄之議而攻宜陽。宜陽不拔,秦王恥之。臣故曰拔?!本唬骸白訛楣讶酥\,且奈何?"對曰:“君謂景翠曰:‘公爵為執(zhí)圭,官為柱國,戰(zhàn)而勝,則無加焉矣;不勝,則死。不如背秦,待秦拔之,公進兵,秦恐公之乘其弊也,必以寶事公;公仲慕公之為己乘秦也,亦必盡其寶?!鼻匕我岁?,景翠果進兵。秦懼,遽效煮棗④,韓氏果亦效重寶。景翠得城于秦,受寶于韓,而德東周。

(取材于《戰(zhàn)國策·東周策一》)

材料二

秦伐宜陽。楚王謂陳軫曰:“寡人聞韓侈巧士也,習諸侯事,殆能自免也。為其必免,吾欲先據(jù)之以加德焉。"陳軫對曰:“舍之,王勿據(jù)也。以韓侈之知,于此困矣。今山澤之獸,無黠于麋。鏖知獵者張罔前而驅(qū)己也因還走而冒人至數(shù)獵者知其詐偽舉罔而進之麋因得矣。今諸侯明知此多詐,偽舉罔而進者必眾矣。舍之,王勿據(jù)也。韓侈之知,于此困矣。”楚王聽之,宜陽果拔,陳軫先知之也。

(取材于《戰(zhàn)國策·楚策三》

材料三

甘茂攻宜陽,三鼓之而卒不上。秦之右將有尉對曰:“公不論兵,必大困。"甘茂曰:“我羈旅而得相秦者,我以宜陽餌王。今攻宜陽而不拔,公孫衍挫我于內(nèi),而公仲以韓窮我于外,是無茂之日已!請明日鼓之,而不可下,因以宜陽之郭為墓。”于是出私金以益公賞。明日鼓之,宜陽拔。

(取材子《戰(zhàn)國策·秦策二》)

[注]①周君:周赧王。②公仲:韓國相國,又稱韓侈、韓公仲。③景翠:楚國的大將。④煮棗:古邑名。戰(zhàn)國魏地,在今山東省東明縣南。

7.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不如背秦_________背:回避

B.公仲慕公之為己乘秦也慕:仰慕

C.而德東周_________德:感激

D.而公仲以韓窮我于外___窮:使……窘迫

8.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①公爵為執(zhí)圭___②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B.①則無加焉矣___②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C.①必以寶事公___②越國以鄙遠

D.①三鼓之而卒不上___②今人有大功而擊之

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最合理的一項是()

A.麋知獵者張/罔前而驅(qū)己也/因還走而冒人至數(shù)/獵者知其詐偽/舉罔而進之麋/因得矣

B.麋知獵者張罔/前而驅(qū)己也/因還走而冒人/至數(shù)/獵者知其詐/偽舉罔而進之/麋因得矣

C.麋知獵者張/罔前而驅(qū)己也/因還走而冒/人至數(shù)獵者知其詐/偽舉罔而進之麋/因得矣

D.麋知獵者張罔/前而驅(qū)己也/因還走/而冒人至數(shù)/獵者知其詐偽/舉罔而進之/麋因得矣

10.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體現(xiàn)“有遠見"的一組是()

①對曰:“宜陽必拔也?!雹谂R山而救之,秦必無功

③宜陽不拔,秦王恥之___④吾欲先據(jù)之以加德焉

⑤不如背秦,待秦拔之,公進兵⑥韓侈之知,于此困矣

A.①④⑤B.②③⑤C.①⑤⑥D(zhuǎn).②③④

11.下列對選文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秦國攻打宜陽,東周國君認為宜陽內(nèi)有眾多的士兵、充足的糧草,外有相機援救的楚軍,韓國可以高枕無憂。

B.秦韓宜陽開戰(zhàn)之前,楚王隱憂韓國難以自守,所以意欲代韓國把守宜陽,不給秦國可乘之機。

C.楚國大將景翠聽從勸說,從自身利益出發(fā),選擇恰當時機出兵宜陽,既令秦國害怕,又得韓國感激,最終從兩國獲利。

D.甘茂作為宜陽之役的秦軍主帥,面對困境,相信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于是拿出自己的錢財加在公家的賞金里。

12.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寡人聞韓侈巧士也,習諸侯事,殆能自免也。

(2)楚王聽之,宜陽果拔,陳軫先知之也。

13.根據(jù)三則材料,請簡要概括秦國最終攻下宜陽的原因。

第Ⅱ卷(117分)

注意事項:

1.用黑色墨水的鋼筆或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上的無效。

2.本試卷共11小題,共117分。

四、古詩詞積累與鑒賞(15分)

14.課內(nèi)古詩文積累。

(1)當不愿意屈身侍奉權貴時,許多有志之士常常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名句“________,_"來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

(2)對時光易逝的感慨,是人類共通的情感。曹操在《短歌行》中對酒高歌,直接唱出“_________”,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笑自己“_”,在這些感慨的背后,隱藏著對建功立業(yè)的渴求。

(3)古人寫文章常常借古諷今。在《阿房宮賦》中,杜牧用“后人哀之而不鑒之,”,告誡后世統(tǒng)治者如果不能汲取秦覆亡的教訓就會讓悲劇重演而空讓后人感慨;在《六國論》中,蘇洵講“茍以天下之大,___,是又在六國下矣”,告誡北宋統(tǒng)治者不要被強敵的積威嚇倒,一個中央王朝如果跟隨六國的舊例而滅亡,就會被后人恥笑。

15.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題目。

署旱苦熱

宋·王令

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

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干?

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間?

(1)下列對詩句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此詩開篇緊扣題目,寫法別具一格。陽光炙烤,落日不沉,清風微弱而無力驅(qū)暑,天氣酷熱難當。

B.“天豈”一句,賦予“天"人的感彩,它不怕“河漢”干涸,與人害怕江??萁叩男睦硇纬闪藦娏业膶Ρ?。

C.頸聯(lián)詩人描繪了心目中的清涼世界,但無奈“昆侖"高、“蓬萊”遠,遠水解不了近渴,呼應了題目中的“苦"字。

D.此詩情感復雜,結(jié)尾流露出詩人的想法,與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最后兩句體現(xiàn)的精神如出一轍。

(2)本詩首句“屠”字用得巧妙,請簡單分析妙在何處?

(3)南宋詩人劉克莊在其《后村詩話·前集》中稱贊此詩“識度高遠"。請你結(jié)合本詩內(nèi)容,對這一說法作簡要評述。

五、文學類文本閱讀(22分)

閱讀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題。

羌笛何須怨楊柳

查干

①在中國古代,邊塞詩十分盛行,到了唐代尤甚。它著力描繪邊塞風光,反映戍邊將士的軍旅生活,高適的《燕歌行》《薊門行五首》、王昌齡的《從軍行七首》、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王之渙的《涼州詞二首》等,都流傳甚廣。

②“羌笛何須怨楊柳”就是王之渙名作《涼州詞二首·其一》中的一句。全詩如下:

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③這首詩簡單明了,十分好懂:縱目望去,黃河漸行漸遠,好像奔流在白云中間。就在黃河上游的萬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門關聳立在那里,顯得冷峻又孤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天遲遲不來呢,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④春風吹不到的地方,就是指幅員遼闊的大西北。這里雖有大山大野,但戈壁荒漠也多,著名的黃土高原就在此。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只兩句,便勾勒出大西北蒼茫、浩瀚的輪廓。他雖不屬邊塞詩人,但他的邊塞之作下筆有神,讓后人一誦再誦。

⑤玉門關,我是去過的,在上世紀80年代。“孤城”之說,一點也不假。玉門雖然已繁華了很多,但從整體的地理環(huán)境上看,還是顯得孤立無援。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就在玉門市——不知為什么,我總會把這座巍峨的孤城與王進喜聯(lián)系在一起,覺得這座邊關也應該姓“鐵"詩人李季筆下的玉門,便是戰(zhàn)士,是石油工人,是鐵打的硬漢!“春風不度”,是悲觀的寫法,春風是不會忽略玉門關的。

⑥陽關,離玉門關不遠,大概三十公里的樣子?!皠窬M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擔心,友人過了陽關,就進入另一片天地,在那里,連折柳送友都很難辦到。在古人看來,這里也是春風不度之地,然而,陽關在歷史上是繁華過的,曾經(jīng)車水馬龍,著名的陽關大道至今留有往日喧騰的車轍。作家周而復的小說《上海的早晨》里有一句話“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后來成為百姓口頭的俗語,可見,“陽關大道"之盛名。后來,沙進人退,草木枯竭,陽關變成了一片廢墟,令人扼腕。我們?nèi)リ栮P走訪的那一天,老天賞臉,風和日麗,長空中有幾片白云在飄。一只金色的蒼鷹在孤獨地盤旋。而那聳立著的陽關烽燧,一身襤褸,仍站在沙海里,守護著這座關隘,令人動容。

⑦在陽關遺址,有一些小店鋪,只是不見有羌笛出售。羌笛,是羌民族的一種古老的吹奏樂器,音域低沉而有些哀怨,很適合在大西北的滾石流沙中吹奏,如號角,聞之讓人頓生斗志。就像馬頭琴,最適合在遼闊的大草原上彈奏一樣。它們都奏出了古老民族的心聲,呼天搶地般,在祈求上蒼護佑這一片生存之地。這里倒是有塤售。塤,也是一種古老樂器。我買了兩只,一只六孔,另一只十孔,金黃色的,很是上眼。我奔向烽燧,對著它,吹出古曲《陽關三疊》。

⑧抬眼西望,荒沙茫茫,連著無垠的戈壁。不見一棵樹,想見到一棵小草都有些奢侈。只有駱駝刺,稀稀拉拉地長在那里。葉很短,刺卻很尖,也長。還有沙漠壁虎,藏入亂石間,東張西望,很是警覺的樣子。世間萬物,各有各的生存法則,我竟羨慕起它的堅韌與生存能力。

⑨我是喜歡甘肅這片土地的,前后去過五六次,喜歡它的蒼涼、遼闊,以及質(zhì)樸。它的地底,埋有往日的輝煌歷史,往日的繁華,往日的人文與哲思。

⑩在甘肅友人的陪伴下,我走過整個的“河西走廊”。河西走廊,在祁連山和巴丹吉林沙漠中間,長約1000公里,寬幾公里至近200公里。我輕輕叩動過武威、金昌、張掖、酒泉、嘉峪關等城市那厚重的歷史之門。那里的人,格外質(zhì)樸、豪爽、勤勉。那里的酒,格外香甜、綿柔,一飲即醉,但不上頭。河西走廊是片富饒之地,它的人文歷史是無價的寶藏。在武威,友人送我一件當?shù)爻鐾恋那嚆~奔馬的仿制品,即著名的文物“馬踏飛燕"。在行車途中,窗外是覆蓋著白雪的祁連諸峰和烏鞘嶺,我目不轉(zhuǎn)睛地凝視山嶺之下正安詳?shù)乜胁莸陌钻笈:秃陉笈?。我總覺得,它們不是一群被人馴服過的牲畜,而是西域這片土地的主宰者,它們走下祁連山,凝望著這個世界的滄桑變遷。

斗轉(zhuǎn)星移,又是幾十年過去了,正如我國的許多沙漠地帶一樣,如今,這片土地上,沙在退,人在進。一片片戈壁荒漠,正在變成生命的綠洲。這便是我們這個古老族群的韌性!假如有生命輪回,假如王維重新踏上這片土地,踏上這條長長的河西走廊,“西出陽關無故人”之憂定會消解。王之渙也不必再感嘆“羌笛何須怨楊柳"了,春風早就度過了玉門關和陽關。連往日顯得孤寂、哀怨的沙漠駝鈴聲,都變得清新、愉悅,充滿了春的氣息。

(取材自查干的同名散文)

1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讀音,不正確的一項是()

A.著力(zhuó)埋怨(mán)幅員遼闊(fú)

B.廢墟(xū)關隘(yì)一身襤褸(lán)

C.祈求(qí)馴服(xùn)呼天搶地(qiāng)

D.安詳(xiáng)戍邊(shù)斗轉(zhuǎn)星移(dǒu)

17.下列對人物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A.文章開頭引用王之渙的詩,凸顯了玉門關因所處的位置和與周邊整體地理環(huán)境的關系而顯得“孤立無援”。

B.作者認為玉門關也應該姓“鐵”,表達了對扎根邊疆、開發(fā)邊疆的石油工人的敬意,因為他們?nèi)纭拌F”般頑強地堅守在戈壁。

C.作者描寫沙漠壁虎“藏入亂石間,東張西望,很是警覺的樣子”,用擬人的修辭,意在展現(xiàn)荒漠險惡、危機四伏,暗示游客要小心。

D.作者詳細描述自己在河西走廊的行蹤,融自然、人文、歷史于一體,表達了對這片土地無限的喜愛之情。

E.唐代大詩人王維、王之渙如果生命輪回,重新回到河西走廊,肯定會被眼前景象所震撼,再也寫不出那么出色的詩句了。

18.賞析文章第⑥段中的劃線句子。

19.在段中,作者稱贊我們這個古老族群有“韌性”。請結(jié)合全文,分條概述這種“韌性"的具體表現(xiàn)。

20.作者為什么以“羌笛何須怨楊柳”為題?請結(jié)合全文內(nèi)容,簡要分析。

六、(10分)

21.劉姥姥是曹雪芹在《紅樓夢》中不吝筆墨塑造的一位鄉(xiāng)下老太太形象。第四十回寫行酒令時,別人的行酒令頗有文采,而劉姥姥的行酒令是“花兒落了結(jié)個大倭瓜”,惹得眾人捧腹。有人認為劉姥姥不識字沒文化很正常;有人認為她雖然不識字,但她也不愚。你認同哪種觀點請結(jié)合《鄉(xiāng)土中國》中的相關內(nèi)容加以闡釋。

22.根據(jù)要求完成題目。

2024年4月—10月,以“‘橋’見海河,邂逅浪漫”為主題的橋邊音樂匯系列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活動覆蓋海河沿岸多個文化場地,將海河沿線打造成為人文藝術氣息濃郁的精品文化景觀聚集地。你準備以“‘橋’見海河"為主題拍攝短視頻,展現(xiàn)天津的建筑與人文之美。

請從以下元素中任選至少兩個,寫一段配合短視頻的描寫性或抒情性文字。要求:主題突出,聯(lián)想合理,文字順暢,100字左右。

海河解放橋獅子林橋游船津灣廣場天津站音樂節(jié)浪漫

七、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直播時代,各類明星層出不窮。追星,也成為青少年的情感、精神剛需。那么,青少年應該追怎樣的星?鎂光燈下,未必就是精神高地;燈火闌珊處,往往屹立著座座高峰。有的青少年將自己喜歡的明星藝人視為人生偶像,原因是明星藝人光鮮亮麗、多才多藝,有名又有錢。有的青少年將成功的商業(yè)大佬視為自己的人生偶像,原因是成功企業(yè)家的創(chuàng)業(yè)經(jīng)歷、財富效應等具有很強感染力。還有的青少年選擇袁隆平、吳孟超等著名科學家作為人生偶像,因為這些科學家身上所具有的品格、所做出的貢獻、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對整個社會、國家乃至人類發(fā)展產(chǎn)生深遠影響。

青少年的個人愛好不同,人生偶像也會不同。以誰為人生偶像,是一份權利,也是一種選擇。

上述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認識和思考,請你據(jù)此寫一篇文章,表達你的看法。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漏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河東區(qū)2023~2024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質(zhì)量檢測

高二語文

本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學校等信息填寫在“答題卡”上。答題時,務必將第Ⅰ卷的1-11題,第Ⅱ卷的第16、17題答案涂寫在“答題卡"上,答案答在試卷上無效。

第Ⅰ卷(33分)

一、(9分)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4月12日晚,“‘橋’見海河,邂逅浪漫”——橋邊音樂匯系列活動儀式在天津市津灣廣場舉行。據(jù)悉,橋邊音樂匯傾情打造了8個系列精彩活動,每一場演出都是一次美麗的邂逅,又別具一格。

作為天津市最著名的旅游景點之一,不僅海河以母親河的陪伴與包容哺育著天津這座城市,同時也以天津式的慷慨和柔情迎接著所有來津旅行的游客。因此,本次活動將圍繞海河,以北安橋、解放橋等特色橋梁為重點,在津灣廣場、北安橋音樂公園等親水區(qū)域組織形式各異、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活動。不論是結(jié)束一天工作后的平凡傍晚,還是旅行途中的短暫停留,市民游客們都可以漫步在海河邊,欣賞城市美景與近在身邊的文藝盛宴,在津城河畔邂逅一場的浪漫之旅。

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啟動不落窠臼經(jīng)典

B.起動匠心獨具綺麗

C.啟動匠心獨具綺麗

D.起動不落窠臼經(jīng)典

2.文中畫線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正確的一項是()

A.海河不僅以母親河的陪伴與包容哺育著天津這座城市,同時也以天津式的慷慨和柔情迎接著所有來津旅行的游客。

B.海河不僅以母親河的包容與陪伴哺育著天津這座城市,同時也以天津式的慷慨和柔情迎接著所有來津旅行的游客。

C.不僅海河以母親河的陪伴與包容哺育著天津這座城市,同時也以天津式的柔情和慷慨迎接著所有來津旅行的游客。

D.不僅海河以母親河的包容與陪伴哺育著天津這座城市,同時也以天津式的柔情和慷慨迎接著所有來津旅行的游客。

【答案】1.C2.B

【解析】

【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詞語(包括成語、熟語)的能力。

第一空,起動,通常指的是機器或設備的開始工作;啟動,除了可以指機器、儀器、電氣設備等開始工作,還可以指法律法規(guī)、具體活動、工作程序等開始被實施或執(zhí)行。此處指出“橋邊音樂匯系列活動"正式開始,填“啟動”。

第二空,不落窠臼,有獨創(chuàng)風格,不落俗套;匠心獨具,形容藝術構思運用的很獨特。此處突出“橋邊音樂匯傾情打造的8個系列精彩活動"構思新穎獨特,填“匠心獨具”。

第三空,經(jīng)典,指具有廣泛影響力和持久價值的作品、事物或觀念;綺麗,形容辭藻華麗,也指鮮艷美麗,用來形容風景。此處形容“城市美景與近在身邊的文藝盛宴”,填“綺麗”。

故選C。

【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畫線句子有兩處語病。

一是主語“海河"和關聯(lián)詞“不僅”位置不當,前后兩個分句主語都是“海河”,應改為“海河不僅”,排除CD。

二是不合邏輯(或語序不當),“陪伴與包容"應改為“包容與陪伴”,排除A。

故選B。

3.下列對相關文學、文化常識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A.元雜劇中表示動作的術語叫“科”,兩人對話叫“賓”,一人自說叫做“白”,以歌唱為主,因主角不同,分為末本、旦本。

B.韓愈,字退之,唐代“古文運動”倡導者,他和唐代的柳宗元,宋代的范仲淹、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并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

C.“六藝"指《詩》《書》《禮》《易》《樂》《春秋》六種經(jīng)書,也可指禮、樂、射、御、書、數(shù)這六種技藝?!稁熣f》中的“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六藝"即指后者。

D.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壬戌,古代歷法中的皇帝紀年法。既望,農(nóng)歷十六;望,農(nóng)歷每月十五日。

【答案】A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

B.“范仲淹”錯誤,應為王安石。

C.“指后者"錯誤,應為前者。

D.“皇帝紀年法”錯誤,應為干支紀年法。

故選A。

二、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每小題3分,共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不但表現(xiàn)在文藝作品中如此,世界觀的總傾向表現(xiàn)在一個文藝作家身上也是如此。它不是幾句抽象的口號教條所能表現(xiàn)出的,要看他的具體的一言一行。一個作家總有一種傾向,這種傾向是他畢生生活經(jīng)驗、文化教養(yǎng)和時代風尚所形成的。它總是思想和情感交融的統(tǒng)一體,形成他的人格的核心。也就是在這個意義上,文藝的“風格就是人格"。例如就人格來說,“忠君愛國”這個抽象概念可以應用到屈原、杜甫、岳飛、文天祥和無數(shù)其他英雄人物身上,但是顯不出這些大詩人各自的具體情況和彼此之間的差異,也就不能作為評價他們的文藝作品的可靠依據(jù)。在西方,“人道主義"這一抽象概念也是如此。文藝復興時代,法國革命時代,帝國主義時代,乃至無產(chǎn)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都宣揚或者肯定過人道主義,但是具體的內(nèi)容意義各不相同。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在文藝領域里反對教條和公式化、概念化,反對用概念性思想來指導、約束甚至吞并具體的形象思維。文藝作品要有理,理不是概念而是事物的本質(zhì)或客觀形勢本身發(fā)展的傾向。還應指出,文藝不但要有理,而且要有情,情理交融的統(tǒng)一體才形成人格,才形成真正偉大的文藝作品。這種情理交融的統(tǒng)一體就是黑格爾所說的“情致”。別林斯基在他的文藝論文里也發(fā)揮了黑格爾關于“情致"的學說。近年來蘇聯(lián)美學界和文藝批評界有片面強調(diào)理性而蔑視情感的傾向,我們也跟著他們走,有時甚至超過他們,這是應該糾正的偏差。提“傾向性”似比提“思想性"較妥,因為在決定傾向之中,情感有時還比思想起更大的作用。最顯著的例子是音樂?!八娜藥汀彼僚皶r曾掀起過對“無標題音樂"的批判,因為據(jù)說“無標題”就是否定思想性。對此,德國偉大音樂家休曼的話是很好的駁斥:批評家們老是想知道音樂家們無法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東西,他們對所談的問題往往十分沒有懂得一分;將來會有那么一天,人們不再追問我們神圣的樂曲背后隱喻著什么意義;你且先把五度音程辨認清楚吧,別再來干擾我們的安寧!

隱喻的“意義"便是“思想”。思想是要用語言文字來表達的,而音樂本身不用語言文字,它只是音調(diào)節(jié)奏起伏變化的藝術。音調(diào)節(jié)奏起伏變化是和情感的起伏變化相對應的,所以音樂所表達的是情感而不是只有語言文字才能表達出的思想。托爾斯泰在《藝術論》里強調(diào)文藝的作用在傳染情感,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不但在音樂里,就連在作為語言藝術的文學里最感動人的也不是概念性思想而是生動具體的情感。以莎士比亞為例,你能從他的哪一部作品里探索出一些概念性的思想么?確實有些批評家進行過這種探索,所得到的結(jié)論不過是他代表了文藝復興時代的人道主義精神,更具體一點也不過像英國美學家克·考德威爾所說的,莎士比亞在政治傾向上要求英國有一個能鞏固新興資產(chǎn)階級政權的強有力的君主。就是這些概念使你受到感動和教育嗎?就我個人來說,我至今還抓不住莎士比亞的思想體系,假如他有的話。在讀他的作品時,首先是他所寫出的生動具體的典型環(huán)境下典型人物性格,其次是每部劇本里,特別在悲劇里,都表達出強烈的情感,強烈的愛和恨,強烈的悲和喜,強烈的憧憬和悵惘,強烈的諷刺和謔浪的笑傲,這些因素使我感到振奮,也使我感到苦悶。振奮也好,苦悶也好,心總在跳動,生命總在活躍地顯出它的力量,這對于我就可心滿意足了。

總之,文藝是情和理的統(tǒng)一,是形象和思想的統(tǒng)一,創(chuàng)作或評價文藝作品都不能顧此失彼。

(摘編自朱光潛《形象思維與文藝的思想性》)

材料二:

盡管文藝思維借助形象以顯現(xiàn),作為思維方式,它與哲學的思維方式具有明顯的區(qū)別,但文藝思維并不排斥理性,也不應該完全排斥理性。人類思維從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規(guī)律,同樣適用于文藝思維。實際上,情感與思想難以分離。情感是人們對外界事物的一種心理反應和態(tài)度,其中就表現(xiàn)出主體的思想和立場。正如毛澤東所說,“世上決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谷諔?zhàn)爭中我國人民之所以恨日本侵略者,是因為他們侵入我們的國土,還燒殺擄掠中國人民。這種恨的情感正是人們透過種種現(xiàn)象認識到敵人的本質(zhì)而產(chǎn)生的。怎么能說文藝作品表現(xiàn)這種情感就沒有理性思維呢?

文藝是情、意、象的統(tǒng)一,也是真、善、美的統(tǒng)一。在人類歷史的進步中,優(yōu)秀的文藝都體現(xiàn)出情真、意善、象美的特點。思想和情感不但是文學藝術形象的構成要素,也是文學藝術的審美愉悅性得以產(chǎn)生的要素。如果說,藝術形象是文學藝術作品的美的形式,那么,思想和情感便是文學藝術作品的美的內(nèi)容。人們對文藝的審美判斷不僅在于作品的形式美,還必然包含真?zhèn)蔚恼J識價值判斷和善惡的精神價值判斷。雖然真和善的東西并不都表現(xiàn)為美,但美是以真、善為前提的。假的和惡的東西則很難被人認為美。假和惡只有被作家、藝術家審美的光照揭露和鞭撻,才能在藝術作品中轉(zhuǎn)化為美。而真與善,只有通過美的藝術形象的表現(xiàn)才能格外感人,格外使人動心,使人受到春雨潤物般的熏陶和感染。這是文藝作品勝于、區(qū)別于純思想性的哲學或倫理著作的所在。情真、意善、象美不僅需要作者和受眾對感性形象生動的感受,也需要作者和受眾理性思考的判斷。文藝作品除具有藝術性外,還具有思想性,其原因正在這里。

(摘編自張炯《高度重視文藝的思想性》)

4.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文藝的“風格就是人格”,所以一個作家的傾向是思想和情感交融的統(tǒng)一體,形成他的人格的核心。

B.在決定傾向之中,情感的作用遠遠超過思想的作用,可見文藝作品中“情感"比“思想”更為重要。

C.音樂是音調(diào)節(jié)奏起伏變化的藝術,所表達的是情感,音調(diào)節(jié)奏起伏變化是和情感的起伏變化相對應的。

D.文藝是真、善、美的統(tǒng)一,善是以真、美為前提的,所以人們對文藝的審美判斷不僅在于作品的形式美。

5.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列舉“忠君愛國"人道主義”等抽象概念,闡述了在文藝領域里要反對教條和公式化、概念化。

B.材料一引用休曼的話駁斥了音樂“無標題"就是否定思想性的觀點,認為片面強調(diào)理性而蔑視情感的傾向需要糾正。

C.材料二中,毛澤東的話引出了我國人民對日本侵略者的恨的情感,表明文藝作品在表現(xiàn)情感的同時也有理性思維。

D.材料二將文藝思維與哲學的思維方式進行了深入對比論述,強調(diào)了文藝思維并不排斥理性,也不應該完全排斥理性。

6.下列選項,不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一主要觀點的一項是()

A.恩格斯認為,要用對現(xiàn)實的真實描寫去克服思想上的各種偏見,作家的創(chuàng)作才可能真正取得成功,產(chǎn)生更優(yōu)秀的作品。

B.列夫·托爾斯泰忠實地描繪了當時俄國農(nóng)民革命中農(nóng)民的矛盾狀態(tài)和情緒,被列寧稱為農(nóng)民革命的“一面鏡子”。

C.黑格爾強調(diào)“情致”,即情理交融的統(tǒng)一體;別林斯基在他的文藝論文里還發(fā)揮了黑格爾關于“情致”的學說。

D.莫言的《紅高粱》《檀香刑》《蛙》等小說雖然有一定的魔幻色彩,但其敘寫的人物與故事仍然來自現(xiàn)實生活。

【答案】4.C5.D

6.D

【解析】

【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文藝的……,所以……"錯,因果倒置,由材料一第一段“它總是思想和情感交融的統(tǒng)一體,形成他的人格的核心。也就是在這個意義上,文藝的‘風格就是人格’”可知,“一個作家的傾向是思想和情感交融的統(tǒng)一體,形成他的人格的核心"不是結(jié)果,而是原因。

B.“情感的作用遠遠超過思想的作用”錯,由材料一第一段“因為在決定傾向之中,情感有時還比思想起更大的作用"可知,情感有時作用大。

D.“善是以真、美為前提的”錯,由材料二的第二段“但美是以真、善為前提的"可知,陳述的主體是美不是善。

故選C。

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

D.“材料二將文藝思維與哲學的思維方式進行了深入對比論述,強調(diào)了……”錯,材料二只是指出文藝思維與哲學的思維方式具有明顯的區(qū)別,并沒有進行對比論述,也不是強調(diào)“文藝思維并不排斥理性,也不應該完全排斥理性”,而是強調(diào)“文藝思維借助形象以顯現(xiàn)”。

故選D。

【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主要觀點是“文藝是情和理的統(tǒng)一,是形象和思想的統(tǒng)一,創(chuàng)作或評價文藝作品都不能顧此失彼"。

A.“用對現(xiàn)實的真實描寫去克服思想上的各種偏見”體現(xiàn)了“文藝是形象和思想的統(tǒng)一"。

B.“忠實地描繪了當時俄國農(nóng)民革命中農(nóng)民的矛盾狀態(tài)和情緒”體現(xiàn)了“文藝是情和理的統(tǒng)一"。

C.“情致”就是情理交融的統(tǒng)一體,符合材料一的觀點。

D.“敘寫的人物與故事仍然來自現(xiàn)實生活"不能體現(xiàn)材料一強調(diào)的“統(tǒng)一”,不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一主要觀點。

故選D。

三、文言文閱讀(7~11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閱讀下面兩段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秦攻宜陽,周君①謂趙累曰:“子以為何如?"對曰:“宜陽必拔也?!本唬骸耙岁柍欠桨死铮氖渴f,粟支數(shù)年,公仲②之軍二十萬,景翠③以楚之眾,臨山而救之,秦必無功。"對曰:“甘茂,羈旅也。攻宜陽而有功,則周公旦也;無功,則削跡于秦。秦王不聽群臣父兄之議而攻宜陽。宜陽不拔,秦王恥之。臣故曰拔。”君曰:“子為寡人謀,且奈何?"對曰:“君謂景翠曰:‘公爵為執(zhí)圭,官為柱國,戰(zhàn)而勝,則無加焉矣;不勝,則死。不如背秦,待秦拔之,公進兵,秦恐公之乘其弊也,必以寶事公;公仲慕公之為己乘秦也,亦必盡其寶。’”秦拔宜陽,景翠果進兵。秦懼,遽效煮棗④,韓氏果亦效重寶。景翠得城于秦,受寶于韓,而德東周。

(取材于《戰(zhàn)國策·東周策一》)

材料二

秦伐宜陽。楚王謂陳軫曰:“寡人聞韓侈巧士也,習諸侯事,殆能自免也。為其必免,吾欲先據(jù)之以加德焉。"陳軫對曰:“舍之,王勿據(jù)也。以韓侈之知,于此困矣。今山澤之獸,無黠于麋。鏖知獵者張罔前而驅(qū)己也因還走而冒人至數(shù)獵者知其詐偽舉罔而進之麋因得矣。今諸侯明知此多詐,偽舉罔而進者必眾矣。舍之,王勿據(jù)也。韓侈之知,于此困矣?!背趼犞岁柟?,陳軫先知之也。

(取材于《戰(zhàn)國策·楚策三》

材料三

甘茂攻宜陽,三鼓之而卒不上。秦之右將有尉對曰:“公不論兵,必大困。"甘茂曰:“我羈旅而得相秦者,我以宜陽餌王。今攻宜陽而不拔,公孫衍挫我于內(nèi),而公仲以韓窮我于外,是無茂之日已!請明日鼓之,而不可下,因以宜陽之郭為墓?!庇谑浅鏊浇鹨砸婀p。明日鼓之,宜陽拔。

(取材子《戰(zhàn)國策·秦策二》)

[注]①周君:周赧王。②公仲:韓國相國,又稱韓侈、韓公仲。③景翠:楚國的大將。④煮棗:古邑名。戰(zhàn)國魏地,在今山東省東明縣南。

7.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不如背秦_________背:回避

B.公仲慕公之為己乘秦也慕:仰慕

C.而德東周_________德:感激

D.而公仲以韓窮我于外___窮:使……窘迫

8.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①公爵為執(zhí)圭___②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B.①則無加焉矣___②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C.①必以寶事公___②越國以鄙遠

D.①三鼓之而卒不上___②今人有大功而擊之

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最合理的一項是()

A.麋知獵者張/罔前而驅(qū)己也/因還走而冒人至數(shù)/獵者知其詐偽/舉罔而進之麋/因得矣

B.麋知獵者張罔/前而驅(qū)己也/因還走而冒人/至數(shù)/獵者知其詐/偽舉罔而進之/麋因得矣

C.麋知獵者張/罔前而驅(qū)己也/因還走而冒/人至數(shù)獵者知其詐/偽舉罔而進之麋/因得矣

D.麋知獵者張罔/前而驅(qū)己也/因還走/而冒人至數(shù)/獵者知其詐偽/舉罔而進之/麋因得矣

10.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體現(xiàn)“有遠見"的一組是()

①對曰:“宜陽必拔也。”②臨山而救之,秦必無功

③宜陽不拔,秦王恥之___④吾欲先據(jù)之以加德焉

⑤不如背秦,待秦拔之,公進兵⑥韓侈之知,于此困矣

A.①④⑤B.②③⑤C.①⑤⑥D(zhuǎn).②③④

11.下列對選文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秦國攻打宜陽,東周國君認為宜陽內(nèi)有眾多的士兵、充足的糧草,外有相機援救的楚軍,韓國可以高枕無憂。

B.秦韓宜陽開戰(zhàn)之前,楚王隱憂韓國難以自守,所以意欲代韓國把守宜陽,不給秦國可乘之機。

C.楚國大將景翠聽從勸說,從自身利益出發(fā),選擇恰當時機出兵宜陽,既令秦國害怕,又得韓國感激,最終從兩國獲利。

D.甘茂作為宜陽之役的秦軍主帥,面對困境,相信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于是拿出自己的錢財加在公家的賞金里。

12.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寡人聞韓侈巧士也,習諸侯事,殆能自免也。

(2)楚王聽之,宜陽果拔,陳軫先知之也。

13.根據(jù)三則材料,請簡要概括秦國最終攻下宜陽的原因。

【答案】7.B8.D9.B10.C11.B

12.(1)我聽說韓侈是個聰明能干的人,熟悉諸侯間的事情,大概能夠避免宜陽的危亡。

(2)楚懷王聽了他的話,宜陽果然被秦軍占領,陳軫預先已經(jīng)料到這個結(jié)果了。

13.①秦國君臣同心,求勝意志強。②韓國相國韓侈的狡詐多智被諸侯識破。③其他諸侯各國如楚國、東周持觀望態(tài)度。

【解析】

【7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A.句意:不如避開秦兵。

B.慕:思,估計,認為。句意:公仲認為你是為了他韓國去攻打秦國。

C.句意:因而感激東周。

D.句意:在外有韓公仲用韓國的力量來使我窘迫。

故選B。

【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A.是,達到;制定,獻出。句意:你的爵位已經(jīng)達到執(zhí)圭。/是誰給大王出的這條計策?

B.語氣助詞,了;兼詞,于此,在這里。句意:官爵也不可能再升了。/堆土成山,風雨就在這里興起。

C.用,拿出;目的連詞,來,句意:就一定會拿出寶物賄賂你。/然而越過別國來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邑。

D.都是連詞,表轉(zhuǎn)折,卻。句意:擂罷了三通鼓,士兵卻仍然不肯沖鋒上陣。/如今人家有了大功卻要攻擊他。

故選D。

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麋鹿知道獵人張開大網(wǎng),要前來把它趕到網(wǎng)里去,于是它調(diào)過頭跑來頂人,這樣經(jīng)過許多次。獵人了解了它的狡詐習性,舉著網(wǎng)偽裝前進,麋鹿因此被捕獲了。

“張罔"是動賓結(jié)構,中間不能斷開,排除AC;

“偽”是“舉"的狀語,中間不能斷開,排除D。

故選B。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②臨山而救之,秦必無功,說的是周赧王對秦國一定不會有收獲的分析,是沒有遠見的表現(xiàn);

④吾欲先據(jù)之以加德焉,是楚王認為一定不會被攻破,想先替韓國據(jù)守宜陽,以此使他們更加感激楚國。是沒有遠見的表現(xiàn)。

排除有②④的選項。

故選C。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B.“楚王隱憂韓國難以自守”錯誤,由原文“寡人聞韓侈巧士也,習諸侯事,殆能自免也"可知,楚王韓國國相仲侈是個聰明能干的人,熟悉諸侯間的事情,大概能夠避免宜陽的危亡。

故選B。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韓侈巧士也”,判斷句,韓侈是個聰明能干的人;“習”,熟悉;“殆”,大概。

(2)“拔”,被占領;“先”,預先;“知”,料到。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

根據(jù)“甘茂,羈旅也,攻宜陽而有功,則周公旦也;無功,則削跡于秦。秦王不聽群臣父兄之議而攻宜陽。宜陽不拔,秦王恥之。臣故曰拔”“我羈旅而得相秦者,……而不可下,因以宜陽之郭墓"可知,秦國君臣同心,求勝意志強。

根據(jù)“舍之,王勿據(jù)也。以韓侈之知,于此困矣。今山澤之獸,無黠于麋,麋知獵者張罔,前而驅(qū)己也,因還走而冒人,至數(shù),獵者知其詐,偽舉罔而進之,麋因得矣。今諸侯明知此多詐,偽舉罔而進者必眾矣。舍之,王勿據(jù)也。韓侈之知,于此困矣”可知,韓國相國韓侈的狡詐多智被諸侯識破。

根據(jù)“舍之,王勿據(jù)也"楚王聽之,宜陽果拔,陳軫先知之也”“不如背秦援宜陽。公進兵,秦恐公之乘其弊也,必以寶事公;公仲慕公之為已乘秦也,亦必盡其寶"秦拔宜陽,景翠果進兵。秦懼,遽效煮棗,韓氏果亦效重寶。景翠得城于秦,受寶于韓,而德東周”可知,其他諸侯各國如楚國、東周持觀望態(tài)度。

參考譯文:

材料一:

秦國攻打韓國的宜陽城,周赧王對大臣趙累說:“你認為這次戰(zhàn)事會怎樣?"趙累回答說:“宜陽必定會被秦國攻破?!濒鐾跽f:“宜陽方圓八里,英勇善戰(zhàn)的士兵十萬,糧食足以支用好幾年,(在宜陽附近)有韓相國公仲的軍隊二十萬,還有景翠率領的楚國的軍隊,依山扎寨相機援救宜陽,秦國一定不會有收獲。"趙累回答說:“秦將甘茂,是寄居在秦國的人,攻打宜陽如果能建立功勛,那么他就成了秦國的周公旦;如果攻不下宜陽,那么他就不能在秦國站住腳。秦王(秦武王)不聽群臣父兄們的建議去攻打宜陽。如果攻不下宜陽,秦王會感到恥辱。所以我說能夠攻下宜陽?!敝荇鐾跽f:“那么你替我謀劃一下,該怎么辦呢?"趙累回答說:“請您對景翠說:‘你的爵位已經(jīng)達到執(zhí)圭,你的官職已經(jīng)是上柱國,即使打了勝仗,官爵也不可能再升了;但如果不取勝,就必定是死罪。不如避開秦兵,等秦國攻下宜陽,你再出兵,秦國擔心你趁他疲憊時進攻他,就一定會拿出寶物賄賂你;公仲認為你是為了他韓國去攻打秦國,也一定會拿出所有寶物送給你?!鼻剀姽ハ菀岁栆院?,楚將景翠果真出兵了。秦國害怕,趕緊獻出煮棗城。韓國果然也獻出貴重的寶物。景翠從秦國得到了煮棗城,從韓國得到了寶物,因而感激東周。

材料二:

秦軍攻打韓國的宜陽。楚懷王對陳軫說:“我聽說韓侈是個聰明能干的人,熟悉諸侯間的事情,大概能夠避免宜陽的危亡。因為他一定能避免宜陽的危亡,所以我想先替他據(jù)守宜陽,以此使他們更加感激我們。"陳軫回答說:“放棄這種想法,大王不要據(jù)守宜陽。憑韓相公韓侈的智慧,在宜陽陷入了困境。如今山澤中的野獸,沒有比麋鹿更狡猾的。麋鹿知道獵人張開大網(wǎng),要前來把它趕到網(wǎng)里去,于是它調(diào)過頭跑來頂人,這樣經(jīng)過許多次。獵人了解了它的狡詐習性,舉著網(wǎng)偽裝前進,麋鹿因此被捕獲了。如今諸侯明知道這里有許多狡詐的伎倆,舉著網(wǎng)偽裝前進的人一定很多。放棄這種打算,大王不要據(jù)守宜陽。韓侈的聰明才智,在這里陷入困境了。”楚懷王聽了他的話,宜陽果然被秦軍占領,陳軫預先已經(jīng)料到這個結(jié)果了。

材料三:

甘茂攻打宜陽,擂罷了三通鼓,士兵卻仍然不肯沖鋒上陣。秦國的右將軍尉對他說:“您不用兵法指揮士兵作戰(zhàn),一定會陷入嚴重的困境。"甘茂說:“我客居秦國而能當上丞相的原因,是我用攻下宜陽來引得秦王高興?,F(xiàn)在攻打宜陽如果不能攻下它,在內(nèi)有公孫衍阻撓(毀敗)我,在外有韓公仲用韓國的力量來使我窘迫,這就使我沒有立功之日了。請讓我明天再擊鼓進軍,如果再攻不下,就把宜陽城郊作為我的葬身之地吧。”于是他拿出自己的錢財加在公家的賞金里。第二天擊鼓進軍,宜陽被攻克。

第Ⅱ卷(117分)

注意事項:

1.用黑色墨水的鋼筆或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上的無效。

2.本試卷共11小題,共117分。

四、古詩詞積累與鑒賞(15分)

14.課內(nèi)古詩文積累。

(1)當不愿意屈身侍奉權貴時,許多有志之士常常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名句“________,_"來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

(2)對時光易逝的感慨,是人類共通的情感。曹操在《短歌行》中對酒高歌,直接唱出“_________”,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笑自己“_”,在這些感慨的背后,隱藏著對建功立業(yè)的渴求。

(3)古人寫文章常常借古諷今。在《阿房宮賦》中,杜牧用“后人哀之而不鑒之,”,告誡后世統(tǒng)治者如果不能汲取秦覆亡的教訓就會讓悲劇重演而空讓后人感慨;在《六國論》中,蘇洵講“茍以天下之大,___,是又在六國下矣”,告誡北宋統(tǒng)治者不要被強敵的積威嚇倒,一個中央王朝如果跟隨六國的舊例而滅亡,就會被后人恥笑。

【答案】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②.使我不得開心顏③.人生幾何④.早生華發(fā)⑤.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⑥.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錯字詞:摧、事、華、哀。

15.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題目。

署旱苦熱

宋·王令

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

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干?

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間?

(1)下列對詩句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此詩開篇緊扣題目,寫法別具一格。陽光炙烤,落日不沉,清風微弱而無力驅(qū)暑,天氣酷熱難當。

B.“天豈”一句,賦予“天"人的感彩,它不怕“河漢”干涸,與人害怕江??萁叩男睦硇纬闪藦娏业膶Ρ取?/p>

C.頸聯(lián)詩人描繪了心目中的清涼世界,但無奈“昆侖"高、“蓬萊”遠,遠水解不了近渴,呼應了題目中的“苦"字。

D.此詩情感復雜,結(jié)尾流露出詩人的想法,與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最后兩句體現(xiàn)的精神如出一轍。

(2)本詩首句“屠”字用得巧妙,請簡單分析妙在何處?

(3)南宋詩人劉克莊在其《后村詩話·前集》中稱贊此詩“識度高遠"。請你結(jié)合本詩內(nèi)容,對這一說法作簡要評述。

【答案】(1)B(2)“屠”字用得巧妙。“屠"字擬人,說清風無力屠熱,有力地表現(xiàn)了作者對酷熱的極度怨恨。

(3)“識度高遠”,即具有高遠的見識和氣度。本詩作者雖很年輕,但抒發(fā)了愿與天下共苦難的豪情,心系天下、悲天憫人,確實胸襟博大,難能可貴,可謂“識度高遠"。

【解析】

【小問1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綜合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

B.“它不怕‘河漢’干涸”錯,“天豈不惜河漢干"是詩人對上天的責問:“天難道不怕銀河也會因此而干枯嗎”,是從人間憂懼江海之枯竭,聯(lián)想到天上也該憐惜河漢的將干,并不是說它不怕“河漢"干涸。

故選B。

【小問2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煉字的能力。

首句意思是,清風沒有力量驅(qū)趕暑天的炎熱。

用一“屠”字,“屠"是“殺”的意思,把清風人格化,希望清風“殺掉"暑熱,卻不能成功,表達了詩人對暑熱的強烈憎惡之情。

【小問3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內(nèi)容的能力。

“識度高遠”評價的是詩人的思想。

尾聯(lián)“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間”,意思是我不能夠攜帶天下人一起去避暑,又怎能忍心獨自一個,到那兒去逍遙徜徉?此聯(lián)有強烈的現(xiàn)實主義濟世拯民的思想,與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完全一致。詩人在詩中盡情抒發(fā)了愿與天下人共苦難的豪情,顯示了其博大的胸襟,難能可貴,可謂“識度高遠"。

五、文學類文本閱讀(22分)

閱讀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題。

羌笛何須怨楊柳

查干

①在中國古代,邊塞詩十分盛行,到了唐代尤甚。它著力描繪邊塞風光,反映戍邊將士的軍旅生活,高適的《燕歌行》《薊門行五首》、王昌齡的《從軍行七首》、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王之渙的《涼州詞二首》等,都流傳甚廣。

②“羌笛何須怨楊柳”就是王之渙名作《涼州詞二首·其一》中的一句。全詩如下:

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③這首詩簡單明了,十分好懂:縱目望去,黃河漸行漸遠,好像奔流在白云中間。就在黃河上游的萬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門關聳立在那里,顯得冷峻又孤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天遲遲不來呢,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④春風吹不到的地方,就是指幅員遼闊的大西北。這里雖有大山大野,但戈壁荒漠也多,著名的黃土高原就在此。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只兩句,便勾勒出大西北蒼茫、浩瀚的輪廓。他雖不屬邊塞詩人,但他的邊塞之作下筆有神,讓后人一誦再誦。

⑤玉門關,我是去過的,在上世紀80年代。“孤城”之說,一點也不假。玉門雖然已繁華了很多,但從整體的地理環(huán)境上看,還是顯得孤立無援。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就在玉門市——不知為什么,我總會把這座巍峨的孤城與王進喜聯(lián)系在一起,覺得這座邊關也應該姓“鐵"詩人李季筆下的玉門,便是戰(zhàn)士,是石油工人,是鐵打的硬漢!“春風不度”,是悲觀的寫法,春風是不會忽略玉門關的。

⑥陽關,離玉門關不遠,大概三十公里的樣子。“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擔心,友人過了陽關,就進入另一片天地,在那里,連折柳送友都很難辦到。在古人看來,這里也是春風不度之地,然而,陽關在歷史上是繁華過的,曾經(jīng)車水馬龍,著名的陽關大道至今留有往日喧騰的車轍。作家周而復的小說《上海的早晨》里有一句話“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后來成為百姓口頭的俗語,可見,“陽關大道"之盛名。后來,沙進人退,草木枯竭,陽關變成了一片廢墟,令人扼腕。我們?nèi)リ栮P走訪的那一天,老天賞臉,風和日麗,長空中有幾片白云在飄。一只金色的蒼鷹在孤獨地盤旋。而那聳立著的陽關烽燧,一身襤褸,仍站在沙海里,守護著這座關隘,令人動容。

⑦在陽關遺址,有一些小店鋪,只是不見有羌笛出售。羌笛,是羌民族的一種古老的吹奏樂器,音域低沉而有些哀怨,很適合在大西北的滾石流沙中吹奏,如號角,聞之讓人頓生斗志。就像馬頭琴,最適合在遼闊的大草原上彈奏一樣。它們都奏出了古老民族的心聲,呼天搶地般,在祈求上蒼護佑這一片生存之地。這里倒是有塤售。塤,也是一種古老樂器。我買了兩只,一只六孔,另一只十孔,金黃色的,很是上眼。我奔向烽燧,對著它,吹出古曲《陽關三疊》。

⑧抬眼西望,荒沙茫茫,連著無垠的戈壁。不見一棵樹,想見到一棵小草都有些奢侈。只有駱駝刺,稀稀拉拉地長在那里。葉很短,刺卻很尖,也長。還有沙漠壁虎,藏入亂石間,東張西望,很是警覺的樣子。世間萬物,各有各的生存法則,我竟羨慕起它的堅韌與生存能力。

⑨我是喜歡甘肅這片土地的,前后去過五六次,喜歡它的蒼涼、遼闊,以及質(zhì)樸。它的地底,埋有往日的輝煌歷史,往日的繁華,往日的人文與哲思。

⑩在甘肅友人的陪伴下,我走過整個的“河西走廊”。河西走廊,在祁連山和巴丹吉林沙漠中間,長約1000公里,寬幾公里至近200公里。我輕輕叩動過武威、金昌、張掖、酒泉、嘉峪關等城市那厚重的歷史之門。那里的人,格外質(zhì)樸、豪爽、勤勉。那里的酒,格外香甜、綿柔,一飲即醉,但不上頭。河西走廊是片富饒之地,它的人文歷史是無價的寶藏。在武威,友人送我一件當?shù)爻鐾恋那嚆~奔馬的仿制品,即著名的文物“馬踏飛燕"。在行車途中,窗外是覆蓋著白雪的祁連諸峰和烏鞘嶺,我目不轉(zhuǎn)睛地凝視山嶺之下正安詳?shù)乜胁莸陌钻笈:秃陉笈?。我總覺得,它們不是一群被人馴服過的牲畜,而是西域這片土地的主宰者,它們走下祁連山,凝望著這個世界的滄桑變遷。

斗轉(zhuǎn)星移,又是幾十年過去了,正如我國的許多沙漠地帶一樣,如今,這片土地上,沙在退,人在進。一片片戈壁荒漠,正在變成生命的綠洲。這便是我們這個古老族群的韌性!假如有生命輪回,假如王維重新踏上這片土地,踏上這條長長的河西走廊,“西出陽關無故人”之憂定會消解。王之渙也不必再感嘆“羌笛何須怨楊柳"了,春風早就度過了玉門關和陽關。連往日顯得孤寂、哀怨的沙漠駝鈴聲,都變得清新、愉悅,充滿了春的氣息。

(取材自查干的同名散文)

1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讀音,不正確的一項是()

A.著力(zhuó)埋怨(mán)幅員遼闊(fú)

B.廢墟(xū)關隘(yì)一身襤褸(lán)

C.祈求(qí)馴服(xùn)呼天搶地(qiāng)

D.安詳(xiáng)戍邊(shù)斗轉(zhuǎn)星移(dǒu)

17.下列對人物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A.文章開頭引用王之渙的詩,凸顯了玉門關因所處的位置和與周邊整體地理環(huán)境的關系而顯得“孤立無援”。

B.作者認為玉門關也應該姓“鐵”,表達了對扎根邊疆、開發(fā)邊疆的石油工人的敬意,因為他們?nèi)纭拌F”般頑強地堅守在戈壁。

C.作者描寫沙漠壁虎“藏入亂石間,東張西望,很是警覺的樣子”,用擬人的修辭,意在展現(xiàn)荒漠險惡、危機四伏,暗示游客要小心。

D.作者詳細描述自己在河西走廊的行蹤,融自然、人文、歷史于一體,表達了對這片土地無限的喜愛之情。

E.唐代大詩人王維、王之渙如果生命輪回,重新回到河西走廊,肯定會被眼前景象所震撼,再也寫不出那么出色的詩句了。

18.賞析文章第⑥段中的劃線句子。

19.在段中,作者稱贊我們這個古老族群有“韌性”。請結(jié)合全文,分條概述這種“韌性"的具體表現(xiàn)。

20.作者為什么以“羌笛何須怨楊柳”為題?請結(jié)合全文內(nèi)容,簡要分析。

【答案】16.B17.CE

18.

①“金色的蒼鷹"這一形象,描繪了蒼鷹孤獨盤旋的畫面,展現(xiàn)出邊塞遼闊天空的壯美。

②“一身襤褸”“仍站在沙海里"形容作為歷史見證者的烽燧,賦予其歷經(jīng)滄桑、飽受風沙侵蝕的形象,表現(xiàn)了它堅強不屈的精神。

③這句話生動地描繪了邊塞的壯闊景象和深厚的歷史底蘊,傳達了作者對歷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深刻思考和贊美。

19.①即便地理環(huán)境不佳,依然有著“鐵”一般的頑強精神;

②生存環(huán)境極其艱難,但依然有自己的生存法則和生存能力;

③用頑強的毅力與自然抗爭,把戈壁荒漠變成生命的綠洲。

20.①豐富文化內(nèi)涵,“羌笛何須怨楊柳"取自唐代詩人王之渙的詩句,增添了作品的文化意蘊。

②傳達情感、概括主題,以“怨”為題,主旨情感則是“贊”,文章通過對西北曠野的自然風光、歷史變遷和民族文化的描述,表現(xiàn)了作者對這片土地深沉的熱愛和對民族文化的傳承的思考。

③引發(fā)讀者興趣,“羌笛”“怨楊柳"等意象給人一種神秘、遙遠的感覺,引發(fā)讀者的好奇和興趣。

【解析】

【1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識記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B.“關隘”的“隘"應讀ài。

故選B。

【17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意在展現(xiàn)荒漠險惡、危機四伏,暗示游客要小心”錯,結(jié)合后一句“世間萬物,各有各的生存法則,我竟羨慕起它的堅韌與生存能力”,可知寫沙漠壁虎是表現(xiàn)對堅韌生命的贊許,表達對生命的感悟。

E.“再也寫不出那么出色的詩句了”錯,結(jié)合“假如王維重新踏上這片土地,踏上這條長長的河西走廊,‘西出陽關無故人’之憂定會消解。王之渙也不必再感嘆‘羌笛何須怨楊柳’了”,可知如果王維、王之渙重新回到河西走廊,會被眼前景象所震撼,不會有當年的憂愁和感嘆。

故選CE。

【1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賞析重要語句的能力。

“一只金色的蒼鷹在孤獨地盤旋”:“金色"寓意著陽光的照耀,“孤獨地盤旋”賦予蒼鷹堅守與等待的象征意義,通過“金色的蒼鷹"這一形象,既描繪出了蒼鷹孤獨盤旋的景象,又展現(xiàn)了邊塞遼闊天空的壯美。

“而那聳立著的陽關烽燧,一身襤褸,仍站在沙海里”:“陽關烽燧"即古時候用于傳遞信號的烽火臺,是歷史的見證者。用“一身襤褸”來形容烽燧,賦予它歷經(jīng)滄桑、飽受風沙侵蝕的形象,表現(xiàn)了它堅強不屈的精神;同時,“仍站在沙海里"強調(diào)烽燧的堅守,即使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也依然矗立不倒。

“守護著這座關隘,令人動容”:是對“烽燧"關隘”等意象進行升華,揭示了陽關烽燧的象征意義,其不僅是一個歷史的遺跡,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征,守護著邊疆,守護著歷史,守護著民族的記憶;“令人動容"表達了作者對這種堅守與忠誠的由衷贊美和深切感慨。

【1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體會重要詞語的豐富含意、理解分析文本相關內(nèi)容的能力。

“韌性”一般指指頑強持久的精神,堅忍不拔的意志。

由“玉門雖然已繁華了很多,但從整體的地理環(huán)境上看,還是顯得孤立無援……我總會把這座巍峨的孤城與王進喜聯(lián)系在一起,覺得這座邊關也應該姓‘鐵’。詩人李季筆下的玉門,便是戰(zhàn)士,是石油工人,是鐵打的硬漢"可知,“韌性”體現(xiàn)在:即便地理環(huán)境不佳,依然有著“鐵"一般的頑強精神。

由“抬眼西望,荒沙茫茫,連著無垠的戈壁。不見一棵樹,想見到一棵小草都有些奢侈。只有駱駝刺,稀稀拉拉地長在那里。葉很短,刺卻很尖,也長。還有沙漠壁虎,藏入亂石間,東張西望,很是警覺的樣子。世間萬物,各有各的生存法則,我竟羨慕起它的堅韌與生存能力”可知,“韌性"體現(xiàn)在:生存環(huán)境極其艱難,但依然有自己的生存法則和生存能力。

由“如今,這片土地上,沙在退,人在進。一片片戈壁荒漠,正在變成生命的綠洲。這便是我們這個古老族群的韌性”可知,“韌性"體現(xiàn)在:用頑強的毅力把戈壁荒漠變成生命的綠洲。

【20題詳解】

本題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