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GB∕T 34015.2-2020 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 梯次利用 第2部分:拆卸要求_第1頁
(高清版)GB∕T 34015.2-2020 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 梯次利用 第2部分:拆卸要求_第2頁
(高清版)GB∕T 34015.2-2020 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 梯次利用 第2部分:拆卸要求_第3頁
(高清版)GB∕T 34015.2-2020 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 梯次利用 第2部分:拆卸要求_第4頁
(高清版)GB∕T 34015.2-2020 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 梯次利用 第2部分:拆卸要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T4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梯次利用Rv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ⅠGB/T34015《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梯次利用》分為6個部分:—第1部分:余能檢測;—第2部分:拆卸要求;—第3部分:梯次利用要求;—第4部分:梯次利用產(chǎn)品標識;—第5部分:可梯次利用設計指南;—第6部分:剩余壽命評估規(guī)范。本部分為GB/T34015的第2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本部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yè)和信息化部提出。本部分由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14)歸口。本部分起草單位:廣東邦普循環(huán)科技有限公司、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哈爾濱巴特瑞資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超威創(chuàng)元實業(yè)有限公司、張家港清研再制造產(chǎn)業(yè)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贛州市豪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賽德美資源再利用研究院有限公司、廣州中物高新科技有限公司、山東鋰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邦普汽車循環(huán)有限公司、浙江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劉東、孟笑。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梯次利用GB/T34015的本部分規(guī)定了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或稱動力電池)拆卸的術語和定義、總體要求、作業(yè)要求、暫存和管理要求。本部分適用于回收利用環(huán)節(jié)動力鋰離子蓄電池包和動力鎳氫動力蓄電池包的拆卸過程,其他類型動力蓄電池包的拆卸過程可參照執(zhí)行。本部分不適用于汽車售后維修環(huán)節(jié)動力蓄電池的拆卸,也不適用于鉛酸蓄電池的拆卸。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9596電動汽車術語GB/T26989—2011汽車回收利用術語GB29743機動車發(fā)動機冷卻液HJ2025危險廢物收集貯存運輸技術規(guī)范3術語和定義GB/T19596、GB/T26989—2011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將動力蓄電池包從電動汽車上分離移出的操作。注:改寫GB/T26989—2011,定義2.1.3。4總體要求4.1.1應參照整車企業(yè)提供的技術支持和拆卸指導文件,制定拆卸作業(yè)指導書和安全環(huán)保事故應急預案。4.1.2應確保動力蓄電池和可回用汽車零部件完整性,可采用機械化或自動化拆卸方式。4.1.3進行動力蓄電池拆卸作業(yè)的報廢汽車拆解企業(yè)應具備拆解電動汽車的資質、設施設備、專業(yè)技術人員和符合要求的專用場所。4.1.4拆卸單位不應對拆卸所得到的退役動力蓄電池進行繼續(xù)拆解,應按照規(guī)定程序在規(guī)定的時限內交由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處理企業(yè)。4.1.5應按要求對退役動力蓄電池進行信息追溯登記。14.2.1拆卸及存儲場地,地面應硬化并防滲漏,應防雨、通風、光線良好、消防安全設施齊全,安全距離應符合國家相關管理規(guī)定。4.2.2產(chǎn)生生產(chǎn)廢水的拆卸及存儲場地,其總排水口應設置廢水收集設施或處理設施。4.2.3操作區(qū)域應單獨隔離,地面應做絕緣處理,并設置高壓警示標識和區(qū)域隔離標識。4.3設備設施要求4.3.1應具備動力蓄電池冷卻液、燃油等油液抽排系統(tǒng)和專用收集容器。4.3.2應具備絕緣、強度、結構功能符合要求的舉升設備、氣動工具、起吊工具、承重設備、承載裝置等配套拆卸工具。4.3.3應具備高壓絕緣手套、絕緣靴等絕緣防護裝備,防護面罩、防機械傷害手套、防觸電絕緣救援鉤等安全防護裝備和緊急救援設備。4.3.4應具備絕緣檢測設備,如絕緣電阻測試儀等。4.3.5應具備動力蓄電池安全評估設備,如漏電診斷檢測設備、非接觸式遠程紅外溫度探測儀、驗電棒、放電棒、專用標簽和標志。4.3.6應具備國家相關規(guī)定的消防設施,如消防栓、沙箱、滅火器等。4.3.7宜具備稱重、機械手、伸縮夾臂、存儲包裝容器等工具設備等。4.4.1拆卸過程應保持至少雙人作業(yè),作業(yè)人員持有電工證。4.4.2拆卸人員應通過拆卸單位的專業(yè)培訓,包括但不限于觸電防范、現(xiàn)場急救培訓以及安全、環(huán)保應急預案培訓。4.4.3專業(yè)技能應滿足規(guī)范拆卸、環(huán)保作業(yè)、安全操作等相應要求,操作人員考核通過后方可上崗。5作業(yè)要求動力蓄電池的拆卸應遵循安全、環(huán)保和再利用的原則。拆卸作業(yè)程序見圖1。圖1動力蓄電池拆卸作業(yè)程序25.2信息登記對電動汽車應進行登記注冊并拍照,將其基本信息(如整車信息、動力蓄電池信息、追溯編碼信息)錄入信息追溯系統(tǒng)并在車身醒目位置貼上標簽。5.3.1拆卸前,對車體及電池包進行絕緣檢測,應斷開高壓電系統(tǒng)。5.3.2拆卸前,如有燃油且油箱出現(xiàn)破損或發(fā)生燃油泄漏的,應先抽排燃油;如有動力蓄電池冷卻液的,應采用抽排系統(tǒng)等設備抽排動力蓄電池冷卻液。5.3.3拆卸前,應檢查設備所能承受的額定承重能力。5.3.4將電動汽車運至舉升設備,并應確保放置平穩(wěn)。5.3.5觀察并記錄動力蓄電池的安裝位置。5.3.6按附錄A對動力蓄電池進行拆卸前檢測,檢測人員應穿戴絕緣防護裝備,遵行高壓安全規(guī)程,做好檢測結果和異?,F(xiàn)象的記錄。根據(jù)檢測結果進行評估:作業(yè)。5.4.1拆卸前,拆卸人員應穿戴安全防護裝備。5.4.2應按4.1.1制定的作業(yè)指導書進行安全規(guī)范拆卸。5.4.3拆除動力蓄電池與電動汽車的線束及連接件。5.4.4可根據(jù)動力蓄電池的安裝方式或安裝位置采用不同的工具、設備及方式進行拆卸:托起準備,并確保蓄電池的著落點與承載裝置受力點對應;5.4.5對動力蓄電池應采取絕緣防護措施,并做絕緣標記。5.4.6將動力蓄電池用承重設備托起和(或)起吊工具吊起,從汽車中移出。5.4.7應按照拆卸作業(yè)指導書對蓄電池進行安全評估。5.4.8對動力蓄電池應進行包含絕緣處理、漏電處理、漏液處理以及以上三項和危險標識等內容的標記,并及時轉移至懸掛有警示標志的暫存區(qū)域進行隔離。6暫存和管理6.1動力蓄電池應根據(jù)不同類別分類暫存,如有漏電或漏液,應采用具備絕緣、防泄漏的專用儲存容器過10天,不得長期存儲。6.2經(jīng)按5.3.6檢測評估不通過的動力蓄電池,應隔離貯存,并盡快進行處理。36.3拆卸后,零部件、材料、廢棄物不得隨意丟棄,應分類儲存在專用容器中,并標識,避免混存、混放。轉移。6.5動力蓄電池冷卻液的貯存應按GB29743的要求執(zhí)行。6.6應對拆卸后的動力蓄電池登記及錄入信息追溯系統(tǒng),并建立紙質檔案和電子數(shù)據(jù)庫,備份后紙質檔案隨動力蓄電池轉移。45附錄A(規(guī)范性附錄)動力蓄電池拆卸前檢測項目預處理過程應按照表A.1給出的檢測項目對動力蓄電池進行檢測,得出檢測結果,并進行評估。表A.1動力蓄電池檢測項目動力蓄電池包檢測項目編號 動力蓄電池編號 檢測人員簽字檢測員車輛識別碼生產(chǎn)商檢驗單位蓋章范圍和目的:本文件是為了保證拆卸時的安全與環(huán)保而編制。本文件中的檢測項目是拆卸前必不可少的。為了更好的追溯,本文件應與動力蓄電池一起。檢測步驟檢測項目檢測方法是否評估不通過時,建議處理措施檢測結果:1.高、低壓電源是否斷開目測按拆卸作業(yè)指導書步驟,斷開2.是否漏電用漏電檢測儀表檢測進行絕緣處理3.冷卻液是否泄漏目視收集冷卻液、封堵泄露處并采用防泄漏專用包裝箱4.外殼是否破損或裂開目視檢測電壓,出現(xiàn)異常的進行絕緣;檢測溫度,出現(xiàn)異常時使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