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 6-1求諫試題 新人教版選修《 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_第1頁
高中語文 6-1求諫試題 新人教版選修《 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_第2頁
高中語文 6-1求諫試題 新人教版選修《 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_第3頁
高中語文 6-1求諫試題 新人教版選修《 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_第4頁
高中語文 6-1求諫試題 新人教版選修《 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創(chuàng)新設(shè)計】-學年高中語文6-1求諫試題新人教版選修《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時間:45分鐘滿分:60分)1.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3分)[A.必須極言規(guī)諫極言:竭力陳說。B.縱不合朕心,朕亦不以為忤忤:冒犯,觸犯。C.因舉觴賜玄齡等數(shù)人勖之勖:慰問。D.但思正人匡諫正人:正直的人。解析C項,勖:勉勵。答案C2.下列語句中加點字的解釋,完全正確的一項是()(3分)A.①每見人奏事,必假顏色假:不真實。②虞世基等,尋亦誅死尋:不久B.①必須極言規(guī)諫極:竭力。②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理:道理。C.①冀憑直言鯁議鯁:耿直。②陛下開圣慮,納芻蕘納:采納。D.①喜則濫賞無功濫:泛濫。②若不能受諫,安能諫人安:怎么。解析A項,“假”,動詞,改換。B項,“理”,順,指天下太平。D項,“濫”,不切合實際,不加選擇。答案C3.下列加點的詞語,與現(xiàn)代漢語中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3分)①百僚進見者,皆失其舉措②至于隋煬帝暴虐③必須極言規(guī)諫④便即護短不納⑤朕每閑居靜坐,則自內(nèi)?、匏齑鹪啤皹I(yè)已為之”A.②③⑤⑥B.①②④⑤C.①②④⑥D(zhuǎn).③④⑤⑥解析在所給的六個語句中。①②中加點詞與現(xiàn)代漢語中的意思不完全相同。①“舉措”在文中的意思是“言行舉止”,②“至于”在文中的意思是“到了”。答案D4.下列各組句子中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eq\b\lc\{\rc\(\a\vs4\al\co1(①豈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護短不納,②申之以孝悌之義))B.eq\b\lc\{\rc\(\a\vs4\al\co1(①而恥學于師,②于其身也,則恥師焉))C.eq\b\lc\{\rc\(\a\vs4\al\co1(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②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D.eq\b\lc\{\rc\(\a\vs4\al\co1(①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解析C項,副詞,竟然;A項,①連詞,因為,②介詞,用;B項,①介詞,向,②介詞,對于;D項,①連詞,表遞進,②連詞,表轉(zhuǎn)折。答案C5.下列各句中的加點詞,活用方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項是()(3分)例句:臣亦不能獨全其家A.便即護短不納B.主若自賢,臣不匡正C.必虛己納之D.或有人臣諫事解析C項和例句都是形容詞作動詞,A項形容詞作名詞,B項形容詞的意動用法,D項無活用。答案C6.下列各句與“百僚進見者,皆失其舉措”句式相同的一項()(3分)A.言而不用,則相繼以死B.下為百姓所怨C.安能諫人D.又比見人來奏事者,多有怖懾解析D項和例句都是定語后置句。A項和B項都是被動句,C項反問句。答案D7.填空。(2分)唐太宗曾引用荀子的話說:“君,舟也;人,水也。________,________?!贝鸢杆茌d舟亦能覆舟閱讀文本選段,完成8~12題。貞觀八年,太宗謂侍臣曰:“朕每閑居靜坐,則自內(nèi)省,恒恐上不稱天心,下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諫,欲令耳目外通,下無怨滯。又比見人來奏事者,多有怖懾,言語致失次第。尋常奏事,情猶如此,況欲諫諍,必當畏犯逆鱗。所以每有諫者,縱不合朕心,朕亦不以為忤。若即嗔責,深恐人懷戰(zhàn)懼,豈肯更言!貞觀十六年,太宗謂房玄齡等曰:“自知者明,信為難矣。如屬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謂己長,他人不及。若名工文匠,商略詆訶,蕪詞拙跡,于是乃見。由是言之,人君須得匡諫之臣,舉其愆過。一日萬機,一人聽斷,雖復憂勞,安能盡善?常念魏徴隨事諫正,多中朕失,如明鏡鑒形,美惡必見。”因舉觴賜玄齡等數(shù)人勖之。貞觀十七年,太宗問諫議大夫褚遂良曰:“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當時諫者十有余人。食器之間,何須苦諫?”遂良對曰:“雕琢害農(nóng)事,纂組傷女工。首創(chuàng)奢淫,危亡之漸。漆器不已,必金為之;金器不已,必玉為之。所以諍臣必諫其漸,及其滿盈,無所復諫?!碧谠唬骸扒溲允且印k匏鶠槭?,若有不當,或在其漸,或已將終,皆宜進諫。比見前史,或有人臣諫事,遂答云‘業(yè)已為之’,或道‘業(yè)已許之’,竟不為停改。此則危亡之禍,可反手而待也?!?.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又比見人來奏事者比:近來。B.必當畏犯逆鱗逆:倒生的。[C.自知者明,信為難矣信:確實。D.首創(chuàng)奢淫,危亡之漸漸:逐漸。解析D項,“漸”的意思是“開始”。答案D9.下列語句中加點的“為”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eq\b\lc\{\rc\(\a\vs4\al\co1(①朕今夙夜未嘗不以此為心,②縱不合朕心,朕亦不以為忤))B.eq\b\lc\{\rc\(\a\vs4\al\co1(①恒恐上不稱天心,下為百姓所怨,②漆器不已,必金為之))C.eq\b\lc\{\rc\(\a\vs4\al\co1(①自知者明,信為難矣,②朕所為事))D.eq\b\lc\{\rc\(\a\vs4\al\co1(①遂答云“已為之”,②竟不為停改))解析A項,都是動詞,當做、作為。B項,①表被動;②動詞,制造。C項,①判斷詞,是;②動詞,做。D項,①動詞,做;②介詞,因。答案A10.下列六句話編為四組,全部是太宗極力“求諫”原因的一項是()(3分)①恒恐上不稱天心,下為百姓所怨。②縱不合朕心,朕亦不以為忤。③自知者明,信為難矣。④人君須得匡諫之臣,舉其愆過。⑤一日萬機,一人聽斷,雖復憂勞,安能盡善?⑥諍臣必諫其漸,及其滿盈,無所復諫。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⑤⑥D(zhuǎn).②③④解析②是說太宗的做法。⑥是說進諫的時間。排除這兩項即可。答案A11.下列有關(guān)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唐太宗從前來奏事的大臣們有時神情驚慌、語無倫次的情況推測,臣子們“奏事”尚且惶恐,“進諫”,更應畏懼。B.太宗以寫文章的人和從事技藝的工匠如果互相品評比較,就能發(fā)現(xiàn)雜亂無章的文辭與低劣的技藝類比,人君也須納諫。C.魏徵在發(fā)現(xiàn)太宗的錯后,能選擇恰當?shù)臅r機給予規(guī)諫,太宗曾在朝臣面前賜酒給如魏徵一樣敢諫的房玄齡等以示勉勵。D.太宗曾問褚遂良有關(guān)舜、禹的諫臣對裝飾食物器具之事也苦苦規(guī)諫的原因,褚遂良說這是禁止奢侈,防微杜漸。解析C項,魏徵“能選擇恰當?shù)臅r機給予規(guī)諫”理解錯誤,原文是“隨事諫正”,即不分時機。答案C12.把文中畫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1分)(1)但思正人匡諫,欲令耳目外通,下無怨滯。(3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名工文匠,商略詆訶,蕪詞拙跡,于是乃見。(4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雕琢害農(nóng)事,纂組傷女工。首創(chuàng)奢淫,危亡之漸。(4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翻譯要點為“但”“耳目外通”“商略詆訶“蕪詞”“纂組”等詞。答案(1)只想得到正直的人來匡扶規(guī)諫,希望自己能知道外界對政事的看法,使百姓不怨結(jié)于心而阻滯不通。(2)如著名的工匠和文士,商討品評,呵斥指責,雜亂無章的文詞、低劣的技藝于是就暴露出來了。(3)雕刻器物會貽誤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編織精美織物會耽誤婦女織布做衣的工作。首先倡導奢侈淫逸之風,這是國家危亡的開始。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題。諫論下蘇洵夫臣能諫,不能使君必納諫,非真能諫之臣;君能納諫,不能使臣必諫,非真能納諫之君。欲君必納乎,向之論備矣;欲臣必諫乎,吾其言之。夫君之大,天也;其尊,神也;其威,雷霆也。人之不能抗天、觸神、忤雷霆,亦明矣。圣人知其然,故立賞以勸之,傳曰“興王賞諫臣”是也。猶懼其選耎阿諛,使一日不得聞其過,故制刑以威之,《書》曰“臣下不正,其刑墨”是也。人之情非病風喪心,未有避賞而就刑者,何苦而不諫哉?賞與刑不設(shè),則人之情又何苦而抗天、觸神、忤雷霆哉?自非性忠義、不悅賞、不畏罪,誰欲以言博死者?人君又安能盡得性忠義者而任之?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有與之臨乎淵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謂之勇,不然為怯?!北擞抡邜u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與怯者則不能也。又告之曰:“跳而越者與千金,不然則否?!北擞虑影胝弑祭靥窖?,其怯者猶未能也。須臾,顧見猛虎暴然向逼,則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莊矣。然則人豈有勇怯哉?要在以勢驅(qū)之耳。君之難犯,猶淵谷之難越也。所謂性忠義、不悅賞、不畏罪者,勇者也,故無不諫焉。悅賞者,勇怯半者也,故賞而后諫焉。畏罪者,怯者也,故刑而后諫焉。先王知勇者不可常得,故以賞為千金,以刑為猛虎,使其前有所趨,后有所避,其勢不得不極言規(guī)失,此三代所以興也。末世不然,遷其賞于不諫,遷其刑于諫,宜乎臣之噤口卷舌,而亂亡隨之也。間或賢君欲聞其過,亦不過賞之而已。嗚呼!不有猛虎,彼怯者肯越淵谷乎?此無他,墨刑之廢耳。三代之后,如霍光誅昌邑不諫之臣者,不亦鮮哉!今之諫賞,時或有之,不諫之刑,缺然無矣!茍增其所有,有其所無,則諛者直,佞者忠,況忠直者乎!誠如是,欲聞儻言而不獲,吾不信也。1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向之論備矣備:完備。B.誰欲以言博死者博:換取。C.要在以勢驅(qū)之耳要:關(guān)鍵。D.不亦鮮哉鮮:新鮮。解析D項,鮮:少。答案D14.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3分)A.人之不能抗天、觸神、忤雷霆,亦明矣/人知樂之為樂,而不知苦之為樂B.有與之臨乎淵谷者/遂與之俱出C.其勇怯半者與怯者則不能也/則或咎其欲出者D.宜乎臣之噤口卷舌/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解析D項,語氣詞,表感嘆/形容詞詞尾,……的樣子。A項均為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B項均為介詞,和。C項均為指示代詞,那。答案D15.下列各項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本文分別從臣子和君主的角度立論,論述了臣子怎樣才能使君主順利納諫和君主怎樣才能使臣子踴躍進諫的問題。B.君主應多任用心性忠誠正直的人,并順應趨利避害的人之常情,通過建立賞賜和刑罰的手段鼓勵或強制臣子們進諫。C.本文第三段用一個生動的故事,形象地說明了封建專制下臣子進諫的危險和促使人進諫時刑罰賞賜所起的積極作用。D.作者以刑賞健全,言路大開,天下興盛和刑賞失誤,言路閉塞,國家亂亡作對照,啟發(fā)人們吸取歷史的經(jīng)驗與教訓。解析A項,本文沒有從臣子的角度論述臣子怎樣才能使君主順利納諫。答案A16.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8分)(1)君能納諫,不能使臣必諫,非真能納諫之君。(4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須臾,顧見猛虎暴然向逼,則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莊矣。(4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能納諫的國君,卻不能使大臣勸諫自己的過失,就不是真正的能納諫的國君。(2)不久,那個怯懦的人回頭看到一頭猛虎兇狠地逼近,那么那個怯懦的人不等別人跟他說什么,就趕緊越過深淵,如同走過平坦的大路一樣?!緟⒖甲g文】能進諫的大臣,卻不能使國君接受自己的諫言,算不上真正能進諫的大臣;能納諫的國君,卻不能使大臣勸諫自己的過失,就不是真正能納諫的國君。大臣想讓國君接受諫言(該怎么做),我先前已經(jīng)闡述得很詳細了;國君想讓大臣力諫(該怎么做),我現(xiàn)在來談一談。國君地位高如天;尊貴如神;威勢如雷霆。人不能抵抗上天、觸怒神靈、忤逆雷霆,也是非常清楚的。圣明的君主了解這個道理,所以就設(shè)立獎賞來鼓勵臣子,這就是《左傳》所說的“興王賞諫臣”了。還是擔心臣子避重就輕,阿諛奉承,使得君主一日不知曉自己的過失,所以又制定刑罰來懲戒臣子,這就是《尚書》里說的“臣下不正,其刑墨”。按照人之常情,人都不是腦袋有病,喪失思想的,絕不會逃避獎賞而去追求刑罰,何愁沒有人進諫呢?如果沒有設(shè)立獎賞與刑罰,按人之常情,又何苦抵抗上天、觸怒神靈、忤逆雷霆呢?如果不是本性忠誠有節(jié)義、不追求獎賞、不畏懼刑罰的人,誰希望為了進諫而冒死亡的危險呢?可國君又怎么可能全得到本性忠誠有節(jié)義的人來委任他們呢?這里有三個人:一個人勇敢,一個人勇敢、怯懦各半,一個人怯懦。有個人把他們帶到深淵前,并告訴他們說:“能越過深淵的人,才算勇敢,不然就是怯懦?!蹦莻€勇敢的人以怯懦為恥,一定會越過深淵,那勇敢、怯懦各半的人和怯懦的人就做不到。這個人又說:“越過深淵的人獎勵千兩黃金,不然就沒有?!蹦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