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九年級物理上冊期末試卷帶答案_第1頁
北師大版九年級物理上冊期末試卷帶答案_第2頁
北師大版九年級物理上冊期末試卷帶答案_第3頁
北師大版九年級物理上冊期末試卷帶答案_第4頁
北師大版九年級物理上冊期末試卷帶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師大版九年級物理上冊期末試卷帶答案(時間:60分鐘分數(shù):100分)班級:姓名:分數(shù):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30分)1、中華詩詞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以下詩詞中有關物態(tài)變化的分析正確的是()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現(xiàn)象,需要放熱B.“斜月沉沉藏海霧”,霧的形成是汽化現(xiàn)象,需要放熱C.“霜葉紅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華現(xiàn)象,需要吸熱D.“已是懸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現(xiàn)象,需要吸熱2、閱兵儀式中,檢閱車在水平地面上勻速行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車和人的總重力與地面對車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B.車對地面的壓力與地面對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C.以行駛的檢閱車為參照物,路邊站立的土兵是運動的D.檢閱車勻速行駛牽引力大于車受到的阻力3、與頭發(fā)摩擦過的塑料尺能“吸”起紙屑.下列現(xiàn)象中“吸”的物理原理與其相同的是()A.擠壓后的塑料吸盤“吸”在瓷磚上 B.削平的鉛柱擠壓后會“吸”在一起C.干手搓開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 D.行駛的汽車的窗簾被“吸”出窗外4、如圖所示A、B兩個正方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兩物體的邊長之比是LA:LB=2:1,重力之比為GA:GB=3:2,則A對地面壓強與B對地面的壓強之比為()A.3:8B.3:1C.2:3D.3:45、如圖所示,A、B為完全相同的兩個容器,分別盛有7cm、5cm深的水,A、B之間用導管連接.若將閥門K打開,最后A、B兩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之比為()A.3:7 B.2:3 C.5:7 D.1:16、舉重比賽有甲、乙、丙三個裁判_其中甲為主裁判,乙和丙為副裁判.若裁判認定杠鈴已被舉起,就按一下自己前面的按鈕.要求主裁判和至少一個副裁判都按下自己前面的按鈕時,指示杠鈴被舉起的燈泡L才亮.以下符合這一要求的電路是()A.B.C.D.7、如圖所示,甲、乙兩個實心正方體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們對地面的壓強相同,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沿豎直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體積后,剩余部分甲對地面的壓強大B.沿豎直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厚度后,剩余部分甲對地面的壓強大C.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質(zhì)量后,剩余部分甲對地面的壓強大D.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體積后,剩余部分甲對地面的壓強小8、如圖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變的水平地面上的物體,用方向不變的力F向右推物體,推力F的大小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物體的運動速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丙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在t=1s時,物體不受摩擦力B.在t=3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6NC.在0~2s內(nèi),物體所受摩擦力不斷增大D.在2~4s內(nèi),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4N9、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我國的傳統(tǒng)習俗.對“煮粽子”的情景分析正確的是()A.粽子溫度升高,是通過做功的方式來增大內(nèi)能B.鍋邊沿冒出的大量“白氣”是水蒸氣C.“粽子飄香”說明分子在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D.水溫升高,水的比熱容變大10、如圖所示是甲和乙兩種物質(zhì)的質(zhì)量與體積關系圖象,分析圖象可知()A.若甲、乙的質(zhì)量相等,則甲的體積較大B.若甲、乙的體積相等,則甲的質(zhì)量較小C.乙物質(zhì)的密度為0.5kg/m3D.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密度之比為4:111、如圖所示,圖甲是小車甲運動的s–t圖象,圖乙是小車乙運動的v–t圖象,由圖象可知()A.甲車速度大于乙車速度B.甲、乙兩車都由靜止開始運動C.甲、乙兩車都以10m/s的速度勻速運動D.甲、乙兩車經(jīng)過5s通過的路程都是10m12、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正確的說法是()A.閉合S1,斷開S2,L1發(fā)光,L2不發(fā)光B.閉合S1,S2,L1,L2都發(fā)光C.S1,S2都斷開,L1,L2都不發(fā)光D.閉合S2,斷開S1,L1,L2都發(fā)光13、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重為10N的物體在F=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由A點勻速運動到B點,此時撤去拉力,物體繼續(xù)向前運動到C點停下來,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在AB段摩擦力等于10NB.物體在AB段摩擦力小于5NC.物體在BC段摩擦力等于5ND.物體在AB段摩擦力大于BC段摩擦力14、如圖所示的四個電路圖與實物電路對應的是()B.C.D.15、生活中能量轉化的實例很多,下列描述中正確的是()A.摩擦生熱是把內(nèi)能轉化為機械能B.燃料燃燒放熱是把內(nèi)能轉化為化學能C.電動機帶動水泵把水送到高處是把電能轉化為機械能D.摩擦起電是把電能轉化為機械能二、填空題(每題2分,共10分)1、有一種“超聲波噴霧降溫扇”.在風扇轉動時還可以噴出水霧.噴霧可以增加空氣中的水分,風扇吹風加快了空氣中水分的________,就加快了從周圍物體________熱量,從而達到降溫的目的.2、如圖,在燒杯中加入鹽水,然后將連在電壓表上的銅片和鋅片插入鹽水中,這樣就制成了一個鹽水電池.觀察電壓表的接線情況和指針偏轉可知:鋅片是鹽水電池的_____極,電池的電壓為_____V.3、自然界中的水循環(huán)是通過水的物態(tài)變化實現(xiàn)的.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陽的照射下不斷________成水蒸氣,流動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空氣后______成小水滴或直接________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在一定的條件下,小冰晶熔化成水與原來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匯集到江、河、湖、海中.4、小嬌上學出門前照一下鏡子正衣冠,當她從距平面鏡2m處以1m/s的速度向平面鏡靠近時,她在平面鏡中的像的大小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她在平面鏡中的像相對于她的速度是_____m/s.5、“中國好聲音”比賽現(xiàn)場,吉他手彈奏電吉他時不斷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長度,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改變聲音的___;琴聲是通過___傳播到現(xiàn)場觀眾耳中的.觀眾在聽音樂時都要把手機關機或把鈴聲調(diào)成振動,目的是為了在_____減弱噪聲.三、作圖題(每題5分,共10分)1、如圖所示,空氣中一束光經(jīng)過S點斜射向豎立放置的平面鏡,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射向一塊玻璃磚的上表面,并穿過玻璃磚從下表面射出,請在圖中畫出該光路圖(不考慮玻璃磚的反射).2、如圖所示,A、B是鏡前一點光源S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平面鏡M反射后的兩條反射光線,請在圖中標出點光源S和像點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圖(保留作圖痕跡).四、實驗探究題(每題15分,共30分)1、某同學用同一個加熱裝置分別給質(zhì)量和初溫都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熱,分別記錄加熱時間和升高的溫度,根據(jù)記錄的數(shù)據(jù)作出了兩種液體的溫度(T)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如圖)。(1)根據(jù)圖象,給水和煤油加熱相同的時間,水和煤油吸收的熱量______(填“水比較多”“煤油比較多”或“一樣多”);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溫度,應給______加熱更長的時間,這說明______的吸熱能力強些;(2)已知水的比熱容是4.2×103J/(kg·℃),則煤油的比熱容是______。

2、如圖所示是“探究改變物體內(nèi)能”的實驗。(1)燒瓶內(nèi)盛少量水,給瓶內(nèi)打氣,在瓶塞未跳起前,瓶內(nèi)氣體的內(nèi)能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這是通過________(選填“熱傳遞”或“做功”)的方式改變了瓶內(nèi)氣體的內(nèi)能。(2)繼續(xù)打氣,當瓶塞跳起時,觀察到瓶口有“白霧”出現(xiàn)。這是因為瓶內(nèi)氣體對外做功后,內(nèi)能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溫度________(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的緣故。(3)我們發(fā)現(xiàn),用這種方式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時,能量是在________能和________能之間相互轉化的。五、計算題(每題10分,共20分)1、某太陽能熱水器中裝有40kg的水,陽光照射一段時間后,水溫從10℃升高到60℃,已知c水=4.2×103J/(kg?℃).求:(1)熱水器中的是所吸收的熱量;(2)如果水吸收的熱量用天然氣來提供,需要完全燃燒多少立方米的天然氣?(天然氣的熱值為8.4×107J/m3,假設天然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全部被水吸收)2、超聲波測速儀是有效地監(jiān)控汽車行駛速度的儀器,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當小汽車進入監(jiān)控區(qū)域時,測速儀向汽車發(fā)出超聲波,超聲波經(jīng)汽車反射后又被測速儀接收.已知測速儀每隔1s發(fā)出一次信號,當一輛勻速行駛的小汽車進入測控區(qū)時,測速儀第一次從發(fā)出信號到接收到信號整個過程用時0.4s,第二從發(fā)出信號到接收到信號整個過程用時0.3s.已知超聲波的傳播速度為340m/s.求:(1)當汽車第一次反射信號時距測速儀有多少米?(2)這輛小汽車的速度為多少m/s?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30分)1、A2、C3、C4、A5、C6、B7、C8、D9、C10、D11、D12、D13、C14、A15、C二、填空題(每題2分,共10分)1、蒸發(fā)(汽化)吸收2、負0.63、汽化液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