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適用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2單元第6課2五石之瓠課時作業(yè)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1頁
新教材適用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2單元第6課2五石之瓠課時作業(yè)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2頁
新教材適用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2單元第6課2五石之瓠課時作業(yè)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3頁
新教材適用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2單元第6課2五石之瓠課時作業(yè)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4頁
新教材適用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2單元第6課2五石之瓠課時作業(yè)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其次單元第六課*五石之瓠一、語言文字運用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說明,全都正確的一項是(C)①我世世為洴澼為:從事②今一朝而鬻技百金鬻:買③吾為其無用而掊之掊:擊破④魏王貽我大瓠之種貽:遺留⑤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龜:同“皸”,皮膚凍裂⑥客得之,以說吳王說:同“悅”,興奮A.①③⑥ B.②④⑥C.①③⑤ D.②④⑤【解析】②“今一朝而鬻技百金”意思是:如今賣掉這個方子,一下子就能賺一百兩。鬻:賣。④“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意思是:魏王送我大葫蘆種子。貽:贈送。⑥“客得之,以說吳王”意思是:游客得到藥方,來游說吳王。說:勸告。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C)A.其在道也,曰余食贅行B.其脆易泮C.慎終如始,則無敗事D.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解析】A項中“行”同“形”,形體。B項中“泮”同“判”,分別。D項中“龜”同“皸”,皮膚凍裂。3.下列句子中句式和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D)A.合抱之木,生于毫末B.夫子固拙于用大矣C.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D.則所用之異也【解析】D項是推斷句,其他三項都是狀語后置句。4.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填入詞句,連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A)郭象對于人物價值取舍的最高關切不過就是一個社會政治結構中的角色扮演的取舍,關切僅在政治事務的層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這就是莊子作為一個出世的哲學家的型態(tài)②莊子的理論關切卻是一個超越現(xiàn)實政治的精神境界③假如陷身其中當然要知所自保④政治事務中的角色人格與行事原則是一個不得不然的遭命⑤莊子絕不會以身在廟堂而不顧毀譽,自作清高⑥但是真正的智者卻應當是遠離政治的A.②④③⑥①⑤ B.②③⑥④⑤①C.④③⑥②⑤① D.④②①⑤③⑥【解析】要依據(jù)前后文之間的相互的提示和照應排序,遵循從“小組合”到“大組合”的原則,尤其留意句間的邏輯關系。與“關切僅在政治事務的層面”相關的是“莊子的理論關切卻是……”,所以②在首位;從句意看,③中的“其中”代指的是④中的“政治事務”,所以確定④③是一個小組合;⑥中的“但是”緊承③中的“當然要知所自?!保坏酱丝梢越獬鼴、C、D。故選A。5.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C)A.《莊子》是戰(zhàn)國中期思想家莊周和他的門人以及后學所著?,F(xiàn)有33篇,包括內(nèi)篇7篇,外篇15篇,雜篇11篇。B.莊周主見無條件的精神自由,《逍遙游》是《莊子》中最具代表性的篇目之一。莊子所憧憬的逍遙游,是擺脫一切世俗羈絆,精神上獲得肯定自由的境界。C.在兩漢諸子散文中,莊周的作品想象豐富,言辭瑰奇,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魯迅說《莊子》“汪洋辟闔,儀態(tài)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D.莊周思想也含有辯證法因素。毛澤東曾指出:“《莊子·天下》說:‘飛鳥之景未嘗動也?!澜缟暇褪沁@樣一個辯證法:又動又不動。”【解析】C項,“在兩漢諸子散文中,莊周的作品想象豐富……”說法錯誤。應為先秦諸子散文。6.閱讀下面的文字,從對雪的感受的角度歸納出兩個結論。古人王冕登山見雪,四顧大呼曰:“天地皆白玉合成,使人心膽清澈,便欲仙去!”可是當我兒時餓著肚皮走在放學的路上,看到漫天飄舞的雪花,希望的是雪能變成一袋一袋的面粉。而寒冬臘月,當我穿著單薄的衣衫,凍得瑟瑟顫抖時,又希望雪能變成一團團的棉花,好為我單薄的身體御寒取暖。而我的父輩們盼望下雪,是因為雪能為地里的莊稼保暖補水,保證來年有個好收成。故有“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及“瑞雪兆豐年”之說?!敬鸢浮縚①對雪的感受因人而異。②產(chǎn)生什么樣的感受,與人的境況親密相關。__7.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給材料續(xù)寫三句話,要求內(nèi)容貼切,句式與所給示例相同。邊關思鄉(xiāng),閨中懷人,融失意生離情,歷代文人騷客均需面對人生離與合的生命境遇。材料:今與昔家與國悲與喜訴惆悵寫團聚憶流年思往昔抒壯志繪藍圖年華消逝保家衛(wèi)國他鄉(xiāng)漂泊建功立業(yè)仕途失意家鄉(xiāng)團聚【答案】_年華消逝,仕途失意,憶流年思往昔,歷代文人騷客均需面對人生今與昔的生命境遇。他鄉(xiāng)漂泊,家鄉(xiāng)團聚,訴惆悵寫團聚,歷代文人騷客均需面對人生悲與喜的生命境遇。保家衛(wèi)國,建功立業(yè),抒壯志繪藍圖,歷代文人騷客均需面對人生家與國的生命境遇。__二、文言文閱讀(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文本一: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嘗為蒙漆園吏,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其學無所不窺,然其要本歸于老子之言。故其著書十余萬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漁父》《盜跖》《胠篋》,以詆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術?!段防厶摗贰犊荷W印分畬?,皆空語無事實。然善屬書離辭,指事類情,用剽剝?nèi)?、墨,雖當世宿學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汪洋自恣以適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莊周笑謂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獨不見郊祭之犧牛乎?養(yǎng)食之數(shù)歲,衣以文繡,以入大廟。當是之時,雖欲為孤豚,豈可得乎?子亟去,無污我。我寧嬉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節(jié)選自《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第三》,有刪改)文本二: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鼻f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guī)則,立之涂,匠人不顧。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鼻f子曰:“子獨不見貍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機辟,死于罔罟。今夫犛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為大矣,而不能執(zhí)鼠。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于無何有之鄉(xiāng)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節(jié)選自《莊子·逍遙游》,有刪改)8.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A.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于無何有之鄉(xiāng)/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B.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于無何有之鄉(xiāng)/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C.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于無何有之鄉(xiāng)/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D.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于無何有之鄉(xiāng)/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解析】依據(jù)語法結構,其中,“患”的意思是“擔憂”,“患其無用”是動賓結構,中間不能斷開,據(jù)此解除C、D項;“彷徨乎無為其側”與“逍遙乎寢臥其下”是對稱結構,二者中間應斷開,據(jù)此解除B項。9.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A.犧牛,古代祭祀用的雜色牛?!抖Y記·曲禮下》曰:“天子以犧牛,諸侯以肥牛。”B.大廟,即太廟,是中國古代皇帝的宗廟。《禮記·禮器》曰:“太廟之內(nèi)敬矣,君親牽牲?!盋.惠子,即惠施,戰(zhàn)國時期名家學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合縱抗秦的主要組織者和支持者,也是莊子的好友。D.罔罟,指漁獵的網(wǎng)具?!吨芤住は缔o下》:“(包犧氏)作結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薄窘馕觥俊肮糯漓胗玫碾s色?!闭f法錯誤,“犧牲”指古代祭祀用的純色體全的牲畜,色純?yōu)椤盃蕖保w全為“牲”,故“犧?!睉獮榧兩!?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D)A.莊子為文恣肆,擅長駁難。他擅長寫文章,并攻擊和駁斥儒家和墨家,即使是博學之士,也難免會受到他的指斥。B.莊子淡泊名利,不愿為官。楚威王聽說莊周很有才能,便派使者帶著豐厚的禮物去請他做宰相。莊周以“犧?!睘橛?,表明自己不愿為官。C.在莊子看來,惠子拙于用大。在惠子眼中無所用處的大葫蘆,莊子認為可制成腰舟縛系于腰間作濟渡之用。D.莊子追求肯定自由。他否定大鵬有所憑借,否定大樗無所可用等,都體現(xiàn)了其對逍遙境界的追求?!窘馕觥俊胺穸ù簌i有所憑借”說法錯誤,莊子在《莊子·逍遙游》一文中明確指出大鵬也須要借助風的力氣,并未否定大鵬有所憑借。11.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我寧嬉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譯文:_我寧愿在淺而小的水溝里自由開心地嬉戲,也不愿被國君束縛,我終身不做官,來使自己的心志愉悅。__(2)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guī)則,立之涂,匠人不顧。譯文:_它的主干臃腫,不符合用來取直的繩墨,它的細枝曲曲折折,也不符合圓規(guī)和方矩,生長在道路旁,木工都不看它。__12.在文本二中,莊子借與惠子探討大瓠之種與樗樹是否有用,想說明什么道理?【答案】_莊子認為,大有大的用處,但是一般人只能明白小的用處,并且以用小的方式來用大,因而困苦,無法逍遙。__【參考譯文】文本一:莊子是蒙地人,名周。莊周曾經(jīng)擔當過蒙地漆園的小吏,和梁惠王、齊宣王是同一時代的人。他的學問無所不包,然而他學問的根本屬于老子的學說。所以他的著作有十多萬字,大致都是寓言。他寫作《漁父》《盜跖》《胠篋》,來毀謗孔子等人,來闡明老子的學說。《畏累虛》《亢桑子》一類,都是虛構的,沒有實事。但是莊子擅長行文寫作,分析詞句,描摹事物的情狀,用來指斥儒家和墨家,即使是當世博學之人,也無法避開受到他的攻擊。他的言辭恣肆放縱,無所顧忌,為所欲為,所以那些王公大人都不能器重他。楚威王聽說莊周賢能,派遣使者帶著豐厚的禮物去請他,答應讓他出任楚國的宰相。莊周笑著對楚國使者說:“千金,確是厚禮;卿相,確是高位。您莫非沒見過那些用于郊祭的牛嗎?喂養(yǎng)它好幾年,給它披上帶有花紋的綢緞,把它送進太廟(去當祭品)。在那個時候,它即使想做一頭孤獨的小豬,莫非能辦得到嗎?您趕快離去,不要玷污了我。我寧愿在淺而小的水溝里自由開心地嬉戲,也不愿被國君束縛,我終身不做官,來使自己的心志愉悅?!蔽谋径夯葑訉ηf子說:“魏王送給我大葫蘆種子,我將它種植,長成的葫蘆能容納五石的東西。用大葫蘆去盛水漿,可是它的堅實程度承受不了自己的容量。把它剖開做瓢,沒有什么可盛受的東西。這個葫蘆并非不夠寬大,我認為它沒有什么用處而砸破了它?!鼻f子說:“你的確不擅長運用大的東西,不擅長發(fā)揮事物的大的功用……如今你有能容納五石東西的大葫蘆,為什么不用繩結綴把它制成腰舟,縛在身上,浮游于江湖之上,卻擔憂葫蘆太大無處可容呢?看來先生還存有不通達的見識啊!”惠子對莊子說:“我有棵大樹,人們叫它樗。它的主干臃腫,不符合用來取直的繩墨,它的細枝曲曲折折,也不符合圓規(guī)和方矩,生長在路旁,木工都不看它?,F(xiàn)今你的言論,大而無用,大家都會鄙棄它?!鼻f子說:“你莫非沒見過野貓和黃鼠狼嗎?它們低著身子匍匐于地,來等待出來嬉戲的小動物;它們東跳西躍,不避凹凸,不曾想到落入獵人設下的機關,死在獵網(wǎng)之中。再看那牦牛,浩大的身體就像垂落天涯的云,它可以說足夠大了,卻不能捕獲老鼠。如今你有一棵大樹,卻擔憂它沒有用處,為什么不把它栽種在什么也沒有生長的地方或空曠寬闊的曠野里,閑情逸致地徘徊于樹旁,優(yōu)游自得地躺臥于樹下。大樹不會遭到刀斧砍伐而夭折,也沒有什么東西會去損害它,它看似沒有可用之處,哪里會有什么困苦呢?”(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文本一:文王觀于臧,見一丈夫釣,而其釣莫釣;非持其釣有釣者也,常釣也。文王欲舉而授之政,而恐大臣父兄之弗安也;欲終而釋之,而不忍百姓之無天也。于是旦而屬之大夫曰:“昔者寡人夢見良人,黑色而髯,乘駁馬而偏朱蹄,號曰:‘寓而政于臧丈人,庶幾乎民有廖乎!’”諸大夫蹴然曰:“先君王也。”文王曰:“然則卜之。”諸大夫曰:“先君之命,王其無它,又何卜焉!”遂迎臧丈人而授之政。典法無更,偏令無出。三年,文王觀于國,則列士壞植散群,長官者不成德。列士壞植散群,則尚同也;長官者不成德,則同務也。文王于是焉以為大師,北面而問曰:“政可以及天下乎?”臧丈人昧然而不應,泛然而辭,朝令而夜遁,終身無聞。(節(jié)選自《莊子·田子方》)文本二: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①之大,兩涘②渚崖之間,不辯牛馬。于是焉河伯③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④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北海若曰:“井蛙不行以語于海者,拘于虛⑤也;夏蟲不行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曲士不行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今爾出于崖涘,觀于大海,乃知爾丑,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⑥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行為量數(shù)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氣于陰陽吾在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節(jié)選自《莊子·秋水》)【注】①涇流:無阻的水流。②涘:河岸。③河伯:河神。④若:海神的名字。⑤虛:同“墟”,指所居之處。⑥尾閭:泄海水之所。13.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C)A.此其過江河之流/不行為量數(shù)/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氣于陰陽/吾在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B.此其過江河之流不行/為量數(shù)/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氣于陰陽/吾在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C.此其過江河之流/不行為量數(shù)/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氣于陰陽/吾在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D.此其過江河之流不行/為量數(shù)/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氣于陰陽/吾在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解析】“過”為動詞,超過;“江河之流”作其賓語。“此其過江河之流”句意完整,應在其后斷開,據(jù)此解除B、D兩項?!氨刃斡谔斓亍笔菭钫Z后置句,中間不能斷開,據(jù)此解除A項。1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A.丈人,古代對老年男子的尊稱。丈夫,古代可以指成年男子。少年,古代指小孩。B.列士,周代對上士、中士、下士的統(tǒng)稱,職責為獻詩諷喻君主。文中泛指各級官員。C.北面,面對北。古代君主坐北面南,臣立在君對面,這里表示對臧丈人的敬重。D.大方,指見識廣博、懂得大道理或有專長的人。與“貽笑大方”中的“大方”意義相同?!窘馕觥俊吧倌辏糯感『ⅰ北硎鲥e誤?!吧倌辍痹诠糯盖嗄昴凶?。1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C)A.當周文王問臧地老者的治國方法是否可以在全天下推廣時,臧地老者不作回應,早上頒布實施法令,而到晚上就遁匿了,最終也沒再聽人說起過。B.文王并非看準臧地老者的才華,而是看好他釣魚的心態(tài)。說明文王雖未與之言,卻已是心靈相通了。臧地老人治國的勝利正合文王無為治國之意。C.《莊子·秋水》寫了河神小卻自以為大,海神大卻自以為小,說明白事物認知的相對性,批駁了河神在自滿后不能自我反省,反而沾沾自喜。D.《莊子·秋水》里的寓言是莊子虛構的,宣揚了莊子的相識無止境的哲學思想。文中的河伯被設為莊子思想的對立面,北海若則是莊子自己的化身。【解析】“批駁了河神在自滿后不能自我反省,反而沾沾自喜”錯,依據(jù)文本二中河伯“始旋其面目”及其對海神發(fā)出的感嘆“今我睹子之難窮也……見笑于大方之家”可知,河神自滿后能夠自我反省。16.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譯文:_我還曾聽說有人貶低孔子的見識、輕視伯夷的義行,起初我不信任。(2)夏蟲不行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曲士不行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譯文:_夏天的蟲子,不行能跟它們談論冰,(這是)因為受季節(jié)的局限;孤陋寡聞的人,不行能跟他們談論大道理,(這是)因為他被所受的教化束縛。_____17.在治理國家的問題上,莊子的主見是什么?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敬鸢浮縚莊子在治理國家的問題上主見無為而治、順應自然。__【參考譯文】文本一:文王在臧地巡游,望見一位老人在水邊垂釣,可是他身在垂釣卻不像是在釣魚;不是手拿釣竿有心釣魚,釣鉤總是懸在水面上。文王想要起用他并把朝政托付給他,可是又擔憂大臣和宗族放心不下;準備就此作罷放棄這個念頭,卻又不忍心天下的百姓得不到天子的恩澤。于是大清早便召來諸大夫叮囑說:“昨晚我夢見了一位特別賢良的人,他面是黑色的,有胡須,騎著一匹雜色馬,馬蹄半側是紅色的,他對我大聲呼喊說:‘把你的朝政托付給那位臧地的老人,這樣百姓也就差不多解除了苦痛啦!’”諸位大夫驚恐擔憂地說:“這個顯夢的人就是君王的父親?!蔽耐跽f:“既然如此,那么我們還是卜問這件事吧。”諸位大夫說:“這是先君的吩咐,君王還是不必多慮,又哪里用得著再行卜問呢!”于是迎來了這位臧地老人并且把朝政托付給他。典章法規(guī)不更改,偏頗的政令不發(fā)布。三年以后,文王在國內(nèi)遍訪考察,見到各級官員不立朋黨,各級長官不顯功德。朋黨紛紛離散,也就政令通達上下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