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質量土壤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和氨氮的測定氯化鉀溶液浸提-流動分析法》(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_第1頁
《土壤質量土壤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和氨氮的測定氯化鉀溶液浸提-流動分析法》(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_第2頁
《土壤質量土壤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和氨氮的測定氯化鉀溶液浸提-流動分析法》(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_第3頁
《土壤質量土壤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和氨氮的測定氯化鉀溶液浸提-流動分析法》(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_第4頁
《土壤質量土壤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和氨氮的測定氯化鉀溶液浸提-流動分析法》(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家標準

《土壤質量土壤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和氨氮的測定氯化鉀溶液浸

提-流動分析法》編制說明

(征求意見稿)

編寫工作組

二〇二一年四月

1.編制目的和意義

土壤氮素研究是土壤學中歷史悠久且十分活躍的一個研究領域,長期以來,這方面開

展的研究工作很多。土壤氮素是農作物生長所必需的營養(yǎng)元素,也是評價土壤質量和土地

生產(chǎn)力的重要指標。

隨著氮素肥料的大量使用,帶來的一些環(huán)境問題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如何

合理使用氮肥,提高氮肥利用率也成為研究的熱點。氮肥的使用還可能造成環(huán)境污染,諸

如氮氧化物的排放、地下水硝酸鹽超標和水體富營養(yǎng)化等。大量施用氮肥,不僅污染周邊

環(huán)境,而且也可造成土壤退化,這在設施蔬菜地表現(xiàn)得更為嚴重。大量施用銨態(tài)氮肥時,

土壤發(fā)生強烈的硝化作用而酸化土壤,同時在短時間內積累起大量的硝酸鹽,使土壤鹽漬

化并威脅地下水質量。設施蔬菜地土壤快速退化在我國南方地區(qū)相當普遍,已經(jīng)嚴重威脅

蔬菜生產(chǎn)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因此,為了更為準確的評估土壤中各種無機氮素的去向,規(guī)范土壤中硝酸鹽氮、亞硝

酸鹽氮及氨氮的測試方法勢在必行。目前,主要使用中性鹽溶液浸提土壤中無機氮的方法。

但是,我國各科研工作者使用的浸提液種類不盡相同,如氯化鉀、硫酸鉀、氯化鈣等。而

且,即使使用同一種浸提液,濃度也不一致,比如使用氯化鉀溶液浸提,有人采1mol/L,

也有人采用2mol/L。這就使得各科研工作者的數(shù)據(jù)不具有可比性。借鑒ISO國際標準,

規(guī)范我國土壤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及氨氮的測試方法,確保土壤無機氮測試結果的相對

可比性,為我國土壤氮素研究的數(shù)據(jù)與國際互認提供有利條件。

近年來,流動分析儀在農業(yè)資源環(huán)境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本標準提出使用氯化鉀溶

液浸提流動分析的方法測定新鮮土壤中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和氨氮。

2.任務來源

2019年10月17日中國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下達了《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于下達第

三批推薦性國家標準計劃的通知》(國標委發(fā)[2019]29號),其中《土壤質量土壤硝酸鹽氮、

亞硝酸鹽氮、氨氮的測定氯化鉀溶液浸提-流動分析法》獲得批準成為2019年第三批推薦

性國家標準計劃項目,計劃編號20193375-T-326,主管部門為農業(yè)部,技術歸口單位為全

國土壤質量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林業(yè)大學、華東師范

大學、江蘇申達檢驗有限公司、江蘇省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等單位承擔起草工作。

3.編制過程

3.1預研階段

2018年8月,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向全國土壤質量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本

1/12

標準的標準建議書和標準草案。同時開始查閱文獻,收集國際、國家和行業(yè)的標準、規(guī)范

和專著,聯(lián)絡合作單位和具體起草成員。

3.2立項階段

2019年10月17日,根據(jù)國標委發(fā)[2019]29號文件的要求,《土壤質量土壤硝酸鹽氮、

亞硝酸鹽氮、氨氮的測定氯化鉀溶液浸提-流動分析法》獲得批準成為2019年第三批推薦

性國家標準計劃項目,計劃編號20193375-T-326,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等單位承

擔起草工作。

3.3起草階段

2020年6月20日,全國土壤質量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與標準起草單位簽訂《國家標準

制修訂計劃項目任務書》,成立標準起草工作組,開始工作組討論稿和編制說明的編寫工

作。2020年6至12月根據(jù)收集的資料修改和完善預研階段的標準草案,形成工作組討論

稿初稿。

本標準與ISO14256-2:2005的技術差異在于:1、土壤中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和氨氮

的質量分數(shù)計算公式形式變形。帶入土壤水的密度,表達更為嚴謹。屬于技術性編輯。

3.4征求意見階段

2021年1月至2021年4月,標準編制組根據(jù)討論意見,形成了標準文本和征求意見

稿編制說明初稿。2021年4月30日,形成修改完善的標準征求意見稿和征求意見稿編制

說明提交全國土壤質量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計劃于2021年5月至2021年7月,開展全國

范圍的征求意見。

4.國內外相關分析方法研究

在國內,常見的土壤硝態(tài)氮測定方法有酚二磺酸比色法,鍍銅鎘還原-重氮化偶合比色

法,還原蒸餾法,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及使用儀器進行自動化分析的流動分析法、極譜法

和色譜法等。其中酚二磺酸比色法和鍍銅鎘還原-重氮化偶合比色法是測定土壤硝態(tài)氮的經(jīng)

典方法,前者曾經(jīng)是國家標準GB/T7850-1987規(guī)定的方法,廢止后變?yōu)楝F(xiàn)行的行業(yè)標準

LY/T1230-1999;后者是國際標準ISO14256-1:2003規(guī)定的方法。近些年一些實驗室也開

始使用基于鎘柱還原或者硫酸肼還原的流動分析儀進行土壤硝態(tài)氮的測定。國家出臺了國

家標準GB/T32737-2016標準采用雙波長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法對土壤硝態(tài)氮測定。在國內

還有一些方法處在研究階段。

在國外,早已開展了土壤中硝酸鹽氮和亞硝酸鹽氮及氨氮的監(jiān)測方法研究,ISO國際

標準化組織和美國EPA已經(jīng)建立了土壤中硝酸鹽氮和亞硝酸鹽及氨氮的監(jiān)測方法并已應

2/12

用到了實踐中。國際標準ISO/TS14265-1中采用氯化鉀溶液浸提土壤中的硝酸鹽氮、亞硝

酸鹽氮及氨氮,采用手工比色分析。國際標準ISO14265-2中采用氯化鉀溶液浸提土壤中

的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及氨氮,采用流動分析儀分析。國際標準ISO/TR14255標準中采

用氯化鈣提取土壤中的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及氨氮,流動分析法測定。美國EPA1-6545是

將沉積物中氮、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和有機氮采用將所有氮的形式轉化成氨,溶液吸收

后,采用滴定法測定。

5標準制訂的基本原則和技術路線

5.1標準制訂的基本原則

本標準為等同采用《土壤質量——通過氯化鉀溶液浸提法測定田間持水土壤中的硝酸

鹽氮、亞硝酸鹽氮和銨氮第二部分:流動分析自動化方法》(ISO14256-2:2005),即《Soil

quality—Determinationofnitrate,nitriteandammoniuminfield-moistsoilsbyextractionwith

potassiumchloridesolution—Part2:Automatedmethodwithsegmentedflowanalysis》。

5.2標準制訂的技術路線

5.2.1文獻調研:對國內外相關標準和文獻資料進行調研,翻譯和整理ISO分析方法標準

制訂ISO14256-2:2005,確定轉化ISO方法,確定技術路線;

5.2.2編制標準的征求意見稿和編制說明;

5.2.3對征求的意見進行匯總,編制標準的送審稿和編制說明;

5.2.4送審稿經(jīng)審查合格后,提交標準報批稿及編制說明;

5.2.5報批稿經(jīng)審查合格后發(fā)布。

本標準制訂的具體技術路線,見圖1。

3/12

國標委下達修訂任務

成立標準編制組

資料調研國內外相關標準情況調研

翻譯和研究ISO14256-2:2005主要技術內容

確定制定本標準的方法和要求

編制標準方法文本和編制說明

(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并匯總處理、送審稿、技術

審查及完成報批稿)

圖1標準制訂的技術路線圖

6標準的編制原則、主要內容及依據(jù)

6.1標準適用范圍

本標準用來測定土壤樣品的1mol/L的氯化鉀浸提液中的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和氨氮

的自動化方法。

本標準用于通過合適方法均一化的所有類型的土壤。

6.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GB/T6682,分析實驗室用水規(guī)格和試驗方法。

HJ613,土壤干物質和水分的測定重量法。

6.3原理

均一化的土壤樣品由1mol/L的氯化鉀溶液浸提。使用自動化分光光度法測定浸提液中

無機化合物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和銨氮的濃度。

6.4設備

標準實驗室設備,特別是以下設備。天平,精度為0.1g和0.001g。聚乙烯瓶(標稱容

積為500mL,帶有螺口)或者既不會吸收亞硝酸鹽氮或氨氮也不會向溶液中釋放亞硝酸鹽

4/12

氮或氨氮的其它合適容器。振動機,往復式振蕩器,頻率為40次min-1。離心機,能夠承

載標稱容積為100mL的離心管。聚乙烯離心管,標稱容積為100mL。玻璃容器,錐形瓶類

型,標稱容積為100mL。

用于測定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總含量的流動分析系統(tǒng),由取樣器、泵、還原柱、硝酸

鹽分析單元、光度計和記錄器組成。對應的流動分析系統(tǒng)的流程圖在圖1中給出。用于測

定亞硝酸鹽含量的流動分析系統(tǒng),由取樣器、泵、亞硝酸鹽分析單元、光度計和記錄器組

成。對應的流動分析系統(tǒng)的流程圖在圖2中給出。用于測定氨含量的流動分析系統(tǒng),由取

樣器、泵、流動分析單元、光度計和記錄器組成。對應的流動分析系統(tǒng)的流程圖在圖3中

給出。

Cu-Cd還原管,由U形玻璃管(或是制造商推薦的玻璃管)組成,約15cm長,內徑2mm,

提供有接頭密環(huán),用來與流動分析管連接??梢詮膬x器制造商處購買裝有鎘的U形管,或

者填充U形管。

6.5樣品保存與處理

6.5.1土壤樣品的保存

樣品在取樣過程中應防止受熱升溫。運輸至實驗室的過程中也應防止受熱升溫情況發(fā)

生。建議在冷藏箱中運輸,特別是在春末和夏季。若樣品在三天內分析,那么可在4℃下

儲存。否則應保存在零下20℃(深度冷凍)。深度冷凍樣品能夠儲存數(shù)周,而不會造成礦

物氮含量的任何顯著改變。當測定深度冷凍土壤樣品中的礦物氮含量時,應控制解凍過程

的溫度和持續(xù)時間。若樣品已均一化,可在室溫下解凍,但必須在解凍后的4小時內浸提。

如果在4℃下解凍,但解凍時間不應超過48小時。樣品尺寸對解凍必需的時間有很大影響。

建議土壤樣品在深度冷凍之前盡可能破碎成小塊,以便用于分析。

6.5.2實驗室樣品處理

原始土壤樣品或者解凍后的深度冷凍土壤樣品,經(jīng)均一化后可制備實驗室樣品。均一

化是將全部土壤樣品完全混合均勻,可用手動方式或者機械混合器進行混合,確保土壤粒

徑小于5mm。手動混合土壤時應佩戴橡膠手套。按照HJ613使用部分實驗室樣品測定干物

質含量。若新鮮土壤樣品不能規(guī)定的時間段內進行分析,則必須深度冷凍。建議在冷凍之

前將其均一化,并且僅冷凍需要分析測定的土壤。

6.6樣品測定的流程

6.6.1浸提

1.1.1通則

5/12

新鮮土壤在20℃±2℃下用1mol/L的氯化鉀溶液以1:5的比例(質量濃度)浸提。浸提1

小時之后,將浸提液離心,取清液用于測定無機氮化合物。由于在浸提過程中可浸提的氨

氮的量會受到溫度的影響,因此浸提需恒定在20℃±2℃下進行。在其它氣候條件下,可選

擇不同的恒定溫度。在測試報告中應提及所用浸提溫度。優(yōu)先使用離心分離,這是由于大

部分濾紙會吸收氨或者可能會污染浸提液。在過濾浸提液前,濾紙應在濃硫酸或含有硫酸

的干燥介質的干燥器中儲存至少1星期,前20mL濾液應丟棄?;蛘撸ㄟ^讓土壤在不超過

4℃的溫度下靜置4小時,獲得清澈的上清液。

1.1.2程序

在聚乙烯容器中稱取40.0g實驗室樣品。在20℃±2℃的溫度下添加200mL氯化鉀溶液。

在20℃下振蕩1小時。將約60mL浸提懸浮液轉移至離心管中并在約3000g下離心10分鐘。

將上清液轉移至玻璃容器中,并按照以下程序所述使用相關等分試樣測量硝酸鹽氮、亞硝

酸鹽氮和氨氮的含量。同時,還需向聚乙烯瓶中僅添加氯化鉀溶液(I)來進行空白測試。

相關不同氮組分的測量應立即進行,但不晚于浸提后1天。如果無法做到,那么浸提

液應保存在不高于4℃的冰箱中,最多保存1周。

注:流動分析儀的大部分制造商會提供可安裝三個或者以上分析單元的系統(tǒng),以便同時測量硝

酸鹽、亞硝酸鹽和氨的含量。如果使用這種系統(tǒng),那么儲備溶液和硝酸鹽、亞硝酸鹽和氨

的校準系列的溶液可在相同的容量瓶中配制混合標準溶液,以便每種溶液含有相關濃度三

種氮化合物。

6.7硝酸鹽與亞硝酸鹽的總量的測定

原理:在流動分析系統(tǒng)中,通過含銅鎘粒將浸提液中的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在添

加對氨基苯磺酰胺和N-(1-萘基)乙二胺二鹽酸鹽(Griess-Ilosvay試劑)之后,最初在土壤中

存在的亞硝酸鹽(其通過還原產(chǎn)生)會在酸介質中形成重氮化合物,在543nm波長下測定

其吸光度。

在好氧條件下,土壤中亞硝酸鹽的含量是可忽略的。在這種情況下,不必測定亞硝酸

鹽含量,該方法可直接得出硝酸鹽的含量。

Cd-Cu還原管的制備:用緩沖溶液(I)裝填U形柱,注意不要引入氣泡。通過柱兩側

的漏斗注入活化的(含銅)鎘粒。進行振動,然后裝填粉末。從頂部向U形柱內裝填粉末,

直到5mm,并用小玻璃棉塞將端部密封。

流程:將0mL、1.0mL、2.0mL、3.0mL和4.0mL硝酸鹽儲備溶液轉移至250mL容量

瓶中,加入125mL氯化鉀溶液(II)并用水定容至刻度線。當容量瓶在冰箱中儲存時,該

6/12

校準系列最多可在1個星期內使用。它的NO3-N濃度分別為:0mg/L、1.50mg/L、3.00mg/L、

4.50mg/L和6.00mg/L。

將土壤浸提液、空白浸提液和校準系列置于自動取樣器中。運行流動分析系統(tǒng),例如

根據(jù)圖1中給出的流程圖運行,或者根據(jù)制造商的說明書運行。繪制校準曲線,計算氮的

濃度。

圖解

1泵,mL/min

2廢液

3硝酸鹽的還原

S土壤浸提液

A分段空氣

B緩沖溶液(I)

C顯色劑(II)

R1反應線圈1,長度=75cm(10圈),內徑=1.5mm

R2反應線圈2,長度=150cm(20圈),內徑=1.5mm

T還原管,U形,長度=15cm,內徑=2mm,裝有含銅鎘粒

D檢測器,測量單元10mm,過濾器543nm

圖1用于測定硝酸鹽氮和亞硝酸鹽氮之和濃度的流動分析系統(tǒng)示例

7/12

6.8亞硝酸鹽的測定

原理:在流動分析系統(tǒng)中,在添加對氨基苯磺酰胺和N-(1-萘基)乙二胺二鹽酸鹽

(Griess-Ilosvay試劑)之后,亞硝酸鹽會在酸介質中形成重氮化合物,在543nm波長下測

定其吸光度。

程序:將0mL、1.0mL、2.0mL、3.0mL和4.0mL亞硝酸鹽儲備溶液轉移至250mL容

量瓶中,加入125mL氯化鉀溶液(II)并用水定容至刻度線。如果容量瓶在冰箱中儲存,

該校準系列最多可在1個星期內使用。它的NO2-N濃度分別為:0mg/L、1.20mg/L、2.40mg/L、

3.60mg/L和4.80mg/L。

將土壤浸提液、空白浸提液和校準系列置于自動取樣器中。運行流動系統(tǒng),例如根據(jù)

圖2中給出的流程圖運行,或者根據(jù)制造商的說明書運行。繪制校準曲線,并記錄氮的濃

度。

圖解

1泵,mL/min

2廢液

S土壤浸提液

A分段空氣

C顯色劑(II)

R2反應線圈2,長度=150cm(20圈),內徑=1.5mm

D檢測器,測量單元50mm,過濾器543nm

圖2用于測定亞硝酸鹽氮濃度的流動分析系統(tǒng)示例

8/12

6.9氨氮的測定

原理:氨的測定使用流動分析系統(tǒng)基于Berthelot反應進行,在Berthelot反應中,在存在

氨和二氯異氰脲酸鈉的情況下,苯酚衍生物(此處為水楊酸鹽,在硝普酸鈉的催化作用下

形成靛酚。在堿性介質中,如此形成的靛酚為綠藍色,在660nm波長下測定其吸光度。

程序:將0mL、0.5mL、1.0mL、1.5mL和2.0mL銨儲備溶液轉移至250mL容量瓶中,

添加125mL氯化鉀溶液(II)并用水定容至刻度線。如果容量瓶在冰箱中儲存,該校準系

列最多可在1個星期內使用。它的NH4-N濃度分別為:0mg/L、0.40mg/L、0.80mg/L、1.20

mg/L和1.60mg/L。

將土壤浸提液、空白浸提液和校準系列置于自動取樣器中。運行流動分析系統(tǒng),例如

根據(jù)圖3中給出的流程圖運行,或者根據(jù)制造商的說明書運行。繪制校準曲線,并計算氮

的濃度。

圖解

1泵,mL/min

2廢液

S土壤浸提液

A分段空氣

B緩沖溶液(II)

SS顯色劑(I)

9/12

SN硝普酸鈉溶液

SD二氯異氰脲酸鈉溶液

R1、R2、R3反應線圈,長度=40cm(5圈),內徑=1.5mm

R4反應線圈,長度=280cm(35圈),內徑=1.5mm,恒定溫度40oC

D檢測器,測量單元30mm,過濾器660nm

圖3用于測定氨氮濃度的流動分析系統(tǒng)示例

6.10結果計算和表達

6.10.1硝酸鹽氮與亞硝酸鹽氮之和

土壤中兩種氮形式(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質量分數(shù)w[(NO3+NO2)-N],以毫克氮每千

克烘干土表示,根據(jù)方程(1)計算:

???+(mS×?w)/?w

?[(NO3+NO2)?N]=(a?b)?(1)

?S×(1??w)

式中:

a為土壤浸提液中的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的質量濃度,mg/L;

b為浸提液中的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的質量濃度,mg/L;

VES為添加土壤浸提液的體積(通常200mL);

ms為用于浸提的新鮮土壤的質量(通常40g);

ww新鮮土壤水含量的質量分數(shù)(百分數(shù)),基于烘干法測定的水分質量/新鮮土壤質量;

dw為土壤溶液中水的密度,約1.0g/cm3。

6.10.2亞硝酸鹽氮

土壤中亞硝酸鹽的質量分數(shù)w(NO2-N),以毫克氮每千克烘干土表示,根據(jù)方程(2)

計算:

???+(mS×?w)/?w

?(NO2?N)=(a?b)?(2)

?S×(1??w)

式中:

a為土壤浸提液中的亞硝酸鹽氮的質量濃度,mg/L;

b為浸提液中的亞硝酸鹽氮的質量濃度,mg/L;

VES為添加土壤浸提液的體積(通常200mL);

ms為用于浸提的新鮮土壤的質量(通常40g);

ww新鮮土壤水含量的質量分數(shù)(百分數(shù)),基于烘干法測定的水分質量/新鮮土壤質量;

dw為土壤溶液中水的密度,約1.0g/cm3。

10/12

6.10.3氨氮

土壤中氨氮的質量分數(shù)w(NH4-N),以毫克氮每千克烘干土表示,根據(jù)方程(3)計算:

???+(mS×?w)/?w

?(NH4?N)=(a?b)?(3)

?S×(1??w)

式中:

a為土壤浸提液中的亞硝酸鹽氮的質量濃度,mg/L;

b為浸提液中的亞硝酸鹽氮的質量濃度,mg/L;

VES為添加土壤浸提液的體積(通常200mL);

ms為用于浸提的新鮮土壤的質量(通常40g);

ww新鮮土壤水含量的質量分數(shù)(百分數(shù)),基于烘干法測定的水分質量/新鮮土壤質量;

dw為土壤溶液中水的密度,約1.0g/cm3。

6.11測試報告

測試報告應包含以下信息:分析方法參照本標準;土壤樣品的完整身份信息;測定結

果;本標準沒有特別指出的其他詳細信息,或者可能對結果造成影響的任何詳細資料,例

如浸提液的溫度,浸提液濃度等。

6.12附錄

增加了本標準與ISO14256-2:2005章節(jié)編號對照表。按照采用國際標準的規(guī)則要求增

加相關內容。

7、與現(xiàn)行法律、法規(guī)、標準的協(xié)調性

本標準的制定附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和《國家標準管理辦法》。目前我國

沒有和《土壤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氨氮的測定氯化鉀溶液浸提-手工分析法》相關的

國家標準。本標準的制定主要是規(guī)范土壤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氨氮的測定氯化鉀溶

液浸提-手工分析法,擴大其應用范圍,為推薦性標準,與現(xiàn)行的法律、法規(guī)無沖突。

8、國內外有關標準現(xiàn)狀

ISO14256-2:2005是由國際土壤質量技術委員會(ISO/TC190)分技術委員會(SC3,

化學方法和土壤特性)制定的。我國目前沒有相關標準。本標準等同采用ISO14256-2:2005

標準,形成我國土壤質量領域中《土壤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和氨氮的測定氯化鉀溶液

浸提-流動分析法》。

9、對標準貫徹的建議

本標準提供土壤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和氨氮的測定氯化鉀溶液浸提-流動分析法,

是研究土壤的基礎性標準。標準實施后,對土壤學研究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建議標準編制

11/12

組組織標準宣貫,并提供技術咨詢。

12/12

目錄

1.編制目的和意義.............................................................................................................................................1

2.任務來源.........................................................................................................................................................1

3.編制過程..........................................................................................................................................................1

3.1預研階段............................................................................................................................................................1

3.2立項階段............................................................................................................................................................2

3.3起草階段............................................................................................................................................................2

3.4征求意見階段....................................................................................................................................................2

4.國內外相關分析方法研究...............................................................................................................................2

5標準制訂的基本原則和技術路線.....................................................................................................................3

5.1標準制訂的基本原則........................................................................................................................................3

5.2標準制訂的技術路線........................................................................................................................................3

6標準的編制原則、主要內容及依據(jù).................................................................................................................4

6.1標準適用范圍....................................................................................................................................................4

6.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4

6.3原理....................................................................................................................................................................4

6.4設備....................................................................................................................................................................4

6.5樣品保存與處理................................................................................................................................................5

6.6樣品測定的流程................................................................................................................................................5

6.6.1浸提.................................................................................................................................................................5

6.7硝酸鹽與亞硝酸鹽的總量的測定.....................................................................................................................6

6.8亞硝酸鹽的測定................................................................................................................................................8

6.9氨氮的測定........................................................................................................................................................9

6.10結果計算和表達............................................................................................................................................10

6.11測試報告.........................................................................................................................................................11

6.12附錄................................................................................................................................................................11

7、與現(xiàn)行法律、法規(guī)、標準的協(xié)調性..............................................................................................................11

8、國內外有關標準現(xiàn)狀.....................................................................................................................................11

9、對標準貫徹的建議.........................................................................................................................................11

1.編制目的和意義

土壤氮素研究是土壤學中歷史悠久且十分活躍的一個研究領域,長期以來,這方面開

展的研究工作很多。土壤氮素是農作物生長所必需的營養(yǎng)元素,也是評價土壤質量和土地

生產(chǎn)力的重要指標。

隨著氮素肥料的大量使用,帶來的一些環(huán)境問題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如何

合理使用氮肥,提高氮肥利用率也成為研究的熱點。氮肥的使用還可能造成環(huán)境污染,諸

如氮氧化物的排放、地下水硝酸鹽超標和水體富營養(yǎng)化等。大量施用氮肥,不僅污染周邊

環(huán)境,而且也可造成土壤退化,這在設施蔬菜地表現(xiàn)得更為嚴重。大量施用銨態(tài)氮肥時,

土壤發(fā)生強烈的硝化作用而酸化土壤,同時在短時間內積累起大量的硝酸鹽,使土壤鹽漬

化并威脅地下水質量。設施蔬菜地土壤快速退化在我國南方地區(qū)相當普遍,已經(jīng)嚴重威脅

蔬菜生產(chǎn)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因此,為了更為準確的評估土壤中各種無機氮素的去向,規(guī)范土壤中硝酸鹽氮、亞硝

酸鹽氮及氨氮的測試方法勢在必行。目前,主要使用中性鹽溶液浸提土壤中無機氮的方法。

但是,我國各科研工作者使用的浸提液種類不盡相同,如氯化鉀、硫酸鉀、氯化鈣等。而

且,即使使用同一種浸提液,濃度也不一致,比如使用氯化鉀溶液浸提,有人采1mol/L,

也有人采用2mol/L。這就使得各科研工作者的數(shù)據(jù)不具有可比性。借鑒ISO國際標準,

規(guī)范我國土壤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及氨氮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