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家畜:經過馴養(yǎng)且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家養(yǎng)動物。家養(yǎng):人類的培育使動物在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條件下逐漸適應的一個過程。家畜育種:通過改進、保護和利用家養(yǎng)動物遺傳資源求得當前和未來更高的生產效率的全部活動。家畜育種學:人類應用遺傳學理論,指導家畜育種實踐的有關科學知識體系。物種:具有不同的生態(tài)特點,彼此之間存在著生殖隔離,二倍體染色體數目和基本形態(tài)互不相同的生物集團,是生物分類系統的基本單位。品種:畜牧學的單位,指具有特定生物學特性、經濟特性和種用價值、能適應一定的自然和經濟條件、能滿足人類一定需求、具有一定數量的某種家畜類群。品系:狹義:來源于同一頭卓越的系祖,且有與系祖類似的體質和生產力的種用高產畜群;廣義:一群具有突出優(yōu)點,并能將這些突出優(yōu)點相對穩(wěn)定地遺傳下去的具有較高種用價值的種畜群。單系:來源于同一頭系祖,并且具有與系祖相似的外貌特征和生產性能的畜群。近交系:運用連續(xù)近交形成,群體近交系數達0.375以上。群系:由群體繼代選育法建立的多系祖品系。地方品系:由于各地生態(tài)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差異,在同一品種內經長期選育而形成的具有不同特點的地方類群。專門化品系:具有某方面突出優(yōu)點,專門用于某一配套系雜交的品系合成品系: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品種或品系雜交建立的品系生長:同類細胞數目增加或體積增大,使個體由小到大,體重逐漸增加的這種現象稱為生長。發(fā)育:由受精卵分化出不同的組織器官,從而產生不同的體態(tài)結構與機能的過程。它是個體生育機能逐步實現和完善的一個過程。累積生長:家畜在任一時期所測得的體重或體尺,是前期生長發(fā)育的累積結果。家畜體重的累積生長理論上為“S”形曲線。絕對生長:單位時間內的平均增長量.反映生長速度,呈“鐘”形,其最高點相當于累積生長曲線的拐點。相對生長:單位時間內增長量(增量)與原有體量(始重)的比值。反映了生長發(fā)育的強度。生長系數:末重占始重的百分率,表示生長強度的指標。生長加倍次數:從初重到末重翻幾番。其計算公式為:W1=W0×2n。分化生長率:所研究的部分和器官在特定時間內的增長與整體相對生長的比例。分化生長公式:Y=bxa性成熟:家畜的生殖器官發(fā)育基本完善,開始具有繁殖能力。同一家畜因品種、氣候等條件不同,性成熟年齡也有差異。生理成熟:又叫發(fā)育成熟,指家畜生理上達到基本穩(wěn)定的成年時期,此時動物的形態(tài)、機能及新陳代謝達到基本穩(wěn)定。體成熟:家畜生長發(fā)育基本完成,具有成年家畜應有的形態(tài)結構。經濟成熟:家畜可以達到作為某種經濟利用的狀況。生長波:生長強度有順序地依次移行的現象就叫作生長波或生長梯度。主要生長波:生長波從頭部到腰部,從臀部到腰部,最后在腰薦結合部匯合,叫主要生長波。次要生長波:從四肢骨下部到肩部和骨盤部,然后與體軸骨匯合。生長中心:主要生長波與次要生長波匯合的地方。發(fā)育受阻:家畜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由于飼養(yǎng)管理不良或其它原因,引起個體某些部位或組織器官不協調的生長發(fā)育,這種現象稱為發(fā)育受阻。稚態(tài)延長:家畜發(fā)生發(fā)育受阻后,以后隨年齡增長仍保持著開始受阻階段的特征,這種現象為稚態(tài)延長。體質:在遺傳基礎和環(huán)境條件相互作用下,動物有機體各部分機能和結構協調性的綜合表現。生產力:家畜在一定飼養(yǎng)方式下所表現出的生產畜產品質量和數量的指標。選擇:在一個動物群體中,通過某種外界因素的作用,將群體中的遺傳物質重新進行排列,以期達到某種目的的一種手段。自然選擇:在自然環(huán)境條件下,自然界對物種的選擇作用。人工選擇:在動植物育種過程中,人類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對家養(yǎng)動植物進行的有目的性的選擇過程。性狀:認識生物體遺傳變異現象的起點,遺傳學中把生物體所表現的形態(tài)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統稱為性狀。性狀分為質量性狀、數量性狀和閾性狀?;蝾l率:某基因占其相對等位基因的頻率基因型頻率:某一基因型在群體等位基因型中所占的比例。留種率:被選用個體的數量占被測定個體數量的比值。選擇差:被選留個體均數與群體均數之差,亦即被選留種畜所具有的表型優(yōu)勢。選擇反應:子代與親代均數之差。代表了被選留種畜所具有的遺傳優(yōu)勢。遺傳進展:平均每年選擇反應,即選擇反應除以平均世代間隔。選擇強度:標準化的選擇差,可以講以性狀表型標準差為單位的選擇。世代間隔:一代與一代之間相隔的時間,即后代出生時雙親的平均年齡。年改進量:代表育種過程中單位時間內的選擇效果。間接選擇反應:由于對X性狀選擇而使與X性狀有遺傳相關的y性狀在一代里所發(fā)生的變化,就叫做y性狀的--。育種值:一個個體作為親本的價值,是衡量個體遺傳價值高低的指標。估計育種值:育種值無法直接測量,只能通過一定的統計學方法,通過表型值和個體間的親緣關系來對育種值進行估計,該估計值稱為估計育種值。估計傳遞力:個體育種值的一半,對常染色體上的基因而言,一個親本只有一半的基因遺傳給下一代,對數量性狀而言,個體育種值只有一半傳遞到下一代。相對育種值:個體育種值與所在群體表型均值的百分比,是沒有單位的相對值形式。綜合育種值:考慮不同性狀在育種和經濟上的重要性不同,給予不同性狀育種值對應的經濟加權值(w),綜合成的一個以貨幣為單位的指數,也可用H表示。BLUP:最佳線性無偏估計。選配:有意識、有計劃地決定公母畜的配對。即有意識地組合后代的遺傳基礎,達到培育和利用良種的目的。品質選配:又叫選型交配,是依據交配雙方品質對比的選配。橫交固定:雜交育種進行到一定階段,當理想類型達到一定數量之后,采用同質選配的方法使其盡快固定下來的過程。同質交配:選擇性狀相同,表型特征一致或育種值相近似的公母畜相交配,以期獲得相似后代。異質交配:選擇性狀不同,表型特征不一致或育種值相差大的公母畜相交配,以期獲得兼具多種優(yōu)點的后代。非親緣交配:交配雙方沒有親緣關系或親緣關系較遠的選配方式。近交系數:表示純合的相同等位基因來自共同祖先的機率。也表示雜合基因比近交前所占比例減少的程度;或形成個體的兩個配子間因近交而造成的相關系數。親緣系數:表示兩個個體同時由共同祖先繼承相同基因的概率。親緣選配:在一個群體中,依據交配雙方之間的親緣關系的遠近的選配。混合模型:在模型中除了總平均數和隨機誤差外,既含有固定效應,又含有隨機效應的模型。理想群體:規(guī)模恒定,公母各半,世代間無交叉,群體間無遷移的隨機交配群體。群體有效含量:就決定近交率上升速度而言,群體實際規(guī)模所相當于“理想規(guī)?!钡念^數,而“理想規(guī)?!蹦耸且?guī)模恒定,公母各半,沒有選擇、遷移、突變以及世代間隔交替的隨機交配群體。近交衰退:由于近交,家畜的繁殖性能、生理活動以及與適應性有關的各種性狀都較近交前有所削弱的現象,具體表現在:繁殖力減退,死胎和畸形增多,生活力下降,適應性變差,體質變弱,生長緩慢,生產力下降。雜交:具有差異的群體間的個體交配,即“異種群選配”,這種差異體現在表型、基因型或群體特性等三個方面。分為品種間雜交、系間雜交和遠緣雜交。輪回雜交:用幾個種群輪流作為父本進行雜交,母本除第一次用幾個種群之一外,以后各代均用上一代雜交產生的一部分雜種母畜,其余雜種母畜和所有雜種公畜一律作商品生產用,分為二元輪回雜交和三元輪回雜交。馴化:動物經過人類的飼養(yǎng)、選擇和育種,使動物的體型發(fā)生巨大變化,完全失去野性,生活習性發(fā)生根本改變,成為對人類有很大依賴性的家養(yǎng)動物。退化:群體中大部分基因型在新環(huán)境下能夠生存,但生活力下降,原有環(huán)境中的有利基因在新環(huán)境中出現相反的表現,在新環(huán)境和人工選擇的作用下,保存種群中生活力好、生產性能較高的個體,使群體處在對新環(huán)境的適應過程中,但生產水平大大低于原產地,這種現象叫退化。家系內選擇:根據家系內偏差大小進行選擇,即在每個家系內選擇超出家系平均數最多的那些個體留種。純種繁育:簡稱純繁,在同一種群范圍內,通過選種選配、品系繁育、改善培育條件等措施,以提高種群性能的一種方法。本品種選育:在同一品種內,通過選種選配、品系繁育、改善培育條件等方式提高品種性能的培育方法。雜交育種:即育成雜交,利用多品種間雜交能使彼此的優(yōu)點結合在一起而創(chuàng)造新品種的雜交方法。誘變育種:利用各種物理與化學因素誘發(fā)基因突變而作為主要手段的一種育種方法。分子育種:在經典遺傳學和現代分子生物學、分子遺傳學理論指導下,將現代生物技術手段整合于經典遺傳育種方法中,結合表現型和基因型篩選,培育優(yōu)良新品種。引入雜交:在某品種基本能滿足市場需要但還存在不足或主要經濟性狀需在短期內取得盡快提高時,引入外血來改良缺陷的雜交方法,也叫導入雜交。改良雜交:利用優(yōu)良品種(改良品種)徹底改造另一品種(被改良品種)的生產性能、生產方向或生產力水平的雜交。又稱改造雜交、吸收雜交或級進雜交。雜種優(yōu)勢:是指兩個遺傳基礎不同的親本雜交產生的雜種F1代在生活力、繁殖力、生產性能、抗逆性等性狀方面優(yōu)于其雙親的一種現象。配合力:種群通過雜交能夠獲得的雜種優(yōu)勢的程度和雜交效果的好壞。一般配合力:一個種群與其他種群雜交后所能獲得的平均效果。其遺傳基礎是基因的加性效應。特殊配合力:兩個特定種群相雜交所能獲得的超過一般配合力的雜種優(yōu)勢叫特殊配合力。其遺傳基礎是基因的非加性效應。育種規(guī)劃:應用系統工程的方法,科學配置資源、技術、方法和措施,篩選出最佳的育種方案。家畜遺傳資源:是家畜中存在的,被視為創(chuàng)造社會財富的原材料的遺傳性變異。生物多樣性:包括所有的微生物、植物、動物等物種及其所有的生態(tài)系統和它們形成的生態(tài)過程,是生命有機體的種類和變異性及其賴以存在的生態(tài)復合體。遺傳多樣性:又基因多樣度。對家畜而言,主要指品種間及品種內個體在遺傳方面的千差萬變。遺傳資源開發(fā):各層次的遺傳資源向著社會財富方向轉化的過程。生物技術:是應用自然科學及工程學的原理,依靠微生物、動物、植物作反應器將物料進行加工以提高產品來為社會服務的技術。動物轉基因技術:將外源DNA導入性細胞或胚胎細胞并生產出帶有外源DNA片段動物的一種技術。轉基因動物:將體外重組的DNA移植到胚胎細胞中,產生帶有外源DNA片段的動物。克?。簾o性繁殖,利用胚胎或動物完成繁衍后代的過程,不經國受精過程而得動物新個體。動物克隆就是不經過受精過程而獲得動物新個體的方法??寺游锞褪侵覆唤涍^生殖細胞而直接由體細胞獲得新的動物個體。MOET:動物胚胎生物工程技術在動物育種中的綜合運用。它是采用同期發(fā)情、超數排卵和胚胎移植等配套技術進行優(yōu)質動物個體快速擴繁的一種方法。多性狀的選擇方法:順序選擇法、獨立淘汰法、綜合選擇(選擇指數)法、多性狀BLUP法。1家畜育種主要任務:1)研究家畜的起源,馴化,品種的形成和演化過程,對現有品種資源進行調查、分析、保護、開發(fā)和利用2)研究家畜生產發(fā)育的規(guī)律,主要性狀的遺傳基礎和遺傳規(guī)律,生產性能測定的組織和實施方法3)研究對現有品種遺傳改良的理論、技術和方法,包括選種選配的理論、方法,優(yōu)化育種規(guī)劃的方法等4)研究培育新品種和新品系的理論和方法5)研究利用雜種優(yōu)勢的途徑和方法6)研究保證家畜育種工作科學高效進行的組織、措施與必要的法規(guī)。2家畜起源:1)舊石器時代(距今15萬年前):出現漁、獵,由于山頂洞人的發(fā)現而證實2)新石器時代(8萬):出現原始農牧業(yè)、陶瓷、紡織、青銅時代3)家畜起源時間(9萬):舊石器時代末期到新時器時代初期。3家出祖先:①綿羊:祖先為羱羊和摩佛倫羊、公元前8955±300年、伊拉克沙尼達地區(qū)沙威克米遺址②牛:原牛:分化為歐洲原牛、亞洲黃牛、瘤原牛、公元前5800年、最早馴化牛是土耳其,胡約克遺址③狗:郊狼和胡狼、公元前12000年(馴化最早)、伊拉克④豬:歐洲野豬和亞洲野豬、公元前6750年、伊拉克耶莫。中國浙江在8000年前馴化⑤馬:蒙古野馬和太盤馬、其中蒙古野馬馴化成歐洲馬、太盤馬馴化成了東方馬,中國馬主血統為太盤馬,但不排除蒙古野馬血統、6000年前、中亞,中國⑥驢:利比亞野驢、北非⑦山羊:野生角骨羊、公元前7000年、伊朗的阿里庫什⑧雞:赤色野雞、已馴化5000年、東南亞⑨鴨:亞洲野鴨、公元前4000前、中國⑩鵝:中國鵝是鴻雁,歐洲和新疆鵝是灰雁。4物種與品種區(qū)別:①物種是動物分類學上的單位,是自然選擇的產物。②品種是畜牧學的基本單位,是人工選擇的產物。從遺傳角度來看,品種是具有特殊的基因頻率和基因配套體系的類群。5形成品種條件:①血統來源相同,具有更為接近的親緣關系②性狀及適應性相似③遺傳性能穩(wěn)定④具有一致的生產性能⑤具有足夠的數量⑥必須通過政府部門的審定和認定。6品種分類:1)培育水平:原始品種、培育品種2)體型和外貌特征:體型(大中?。⒔堑挠袩o、尾的長短、毛色、蛋殼顏色、駱駝峰數3)經濟用途:專門化品種和兼用品種。6影響品種形成因素:1)社會經濟條件:不同社會經濟條件下對家畜品種的要求是不同的2)自然條件:主要因素有溫度、濕度、地理環(huán)境條件等。7生長與發(fā)育關系:區(qū)別:生長是同類細胞數目增加或體積增大,使個體由小到大,體重逐漸增加的現象,是以細胞分裂為基礎的量變過程。發(fā)育是由受精卵分化出不同的組織器官,從而產生不同的體態(tài)結構與機能的過程,是以細胞分化為基礎的質變過程,是生長的發(fā)展與轉化,是個體生育機能逐步實現和完善的一個過程。聯系:兩者是既有區(qū)別又有聯系、不可分割的連續(xù)過程。生長為發(fā)育創(chuàng)造條件,而發(fā)育則在組織器官形成后又能刺激個體生長,并決定個體生長的方向,兩者共同促進,共同發(fā)展。發(fā)育具有階段性,而生長具有不平衡性。8研究生長發(fā)育意義:1)有利于進行選種2)對個體進行后天改造3)根據生長發(fā)育的結果,保證營養(yǎng)水平。9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性:(一)生長發(fā)育的階段性:1)胚胎期:從精子與卵子結合到胎兒出生為止。是細胞分化最強烈的時期。a.胚期,受精卵形成→胚胎著床:依靠本身的營養(yǎng)和母體子宮供給的營養(yǎng),形成早期的胚胎原基,并分化出主要系統和器官如肝、胃、心、大腦等原始部分。b.胎前期,胚胎著床→胎兒形成:形成胎盤,絨毛膜牢固的與母體子宮壁聯系起來,各種器官迅速形成,奠定動物生理解剖的基本特征。c.胎兒期,胎兒形成→出生前:各種組織器官迅速生長。體重增加快,形成被毛與汗腺,品種特征明顯可辨2)生后期:從胎兒出生→死亡:a.哺乳期:從出生到斷奶:特點:①消化、呼吸系統啟動,由依靠母體到脫離。②造血機能由從肝臟和脾臟產生血細胞,開始轉為由骨髓產生。③免疫系統功能不健全,體溫調節(jié)能力差,適應環(huán)境能力較弱。④幼畜主要以乳汁為營養(yǎng)來源,生長速度快。b.幼年期:由斷奶到性成熟:特點:①絕對生長迅速增長,相對生長逐漸下降。這一階段的增重順序“生殖系統—內臟—肌肉—骨骼—脂肪”。②由母乳過渡到植物性飼料,消化能力加強。③表現出性功能。c.青年期:從性成熟到生理成熟:特點:①生殖器官形成并定型,母畜乳房的生長強度加快。②絕對增重達到最高峰,相對生長達到穩(wěn)定。d.成年期:由生理成熟開始衰老:特點:①器官、結構、功能全部完善。②生產性能達到最高峰。生殖機能旺盛,生活力強。③飼料豐富的情況下,能夠迅速沉積脂肪。e.老年期:從衰老開始到死亡:特點:各種器官、機能逐漸衰退,飼料利用能力和生產力下降,表現出明顯衰老現象。(二)家畜生長發(fā)育的不平衡性:1)體重增長的不平衡性2)外形、部位增長的不平衡性3)骨骼肌增長的不平衡性(胚期頭部生長最快,出生后體軸骨生長最快)4)組織、器官生長發(fā)育的不平衡性5)營養(yǎng)成分積貯的不平衡性。10影響家畜生長發(fā)育因素:遺傳因素、母體大小、飼養(yǎng)管理因素、性別因素、環(huán)境因素。11生產力意義:1)作為組織生產的依據2)--飼養(yǎng)家畜的依據3)--評定生產性能的尺度4)--選擇種畜的依據5)是育種工作的基礎。12哈代——溫伯格定律:1)在隨機交配的大群體中,若沒有其他因素的影響,基因頻率一代一代遺傳下去,始終保持不變。2)任何一個大群體,無論其基因頻率如何,只要經過一代隨機交配,一對常染色體上的基因型頻率就達到平衡狀態(tài),若無其它因素影響,以后一代一代隨機交配下去,這種平衡狀態(tài)始終保持不變。3)在平衡狀態(tài)下,基因型頻率與基因頻率的關系是:D=p2,H=2pq,R=q2。13提高選擇效果途徑:早期選種、準確選種、從優(yōu)選種。14制訂選擇計劃步驟:a.各性狀表型參數和遺傳參數的估計b.各性狀經濟加權值的確定c.選擇強度的估計d.選擇指數的制訂和選擇效果的估計e.計算個體指數值,確定選擇策略。15選擇意義:1)改變群體的基因頻率,增加有利基因重新結合的機會,促使群體出現新的變異2)改變群體的基因型頻率,使群體出現新的性狀3)選擇徹底的話可以使有利基因得到鞏固4)在前述三方面基礎上,加上自群繁育可能導致種群特性發(fā)生分化,產生不同的亞種、變種或品種,甚至出現新的物種。16影響選擇進展因素:R=Sh2。(表型標準差、時代間隔、留種率、選擇差、遺傳力)17選配意義和作用:1)創(chuàng)造必要的變異,為培育新的理想型創(chuàng)造條件,改變群體的遺傳結構2)使優(yōu)良性狀得到固定,穩(wěn)定其遺傳性3)把握變異的方向,并且加強某種變異4)避免非親和基因的配對5)控制近交程度,防止近交衰退。18選種和選配作用:1)選種:定向改變畜群各種基因的頻率2)選配:有意識地組合后代的遺傳基礎3)選種的科學性與準確性直接影響育種的成效;選配的合理性與有效性直接影響育種的進度。19選種和選配關系:1)二者互為基礎:選種是選配的基礎,選配是選種的延續(xù)。有了種畜才好選配。選配也是選種的基礎,因為可以根據選配的需要而選擇種畜,還可以根據選配所得優(yōu)良后代選擇下一次配種所需種畜2)選種為選配提供素材,選配驗證選種效果:選種時要考慮下一步的選配,選配所得后代是否優(yōu)良,可以證明選種選配是否合宜3)選配鞏固選種成果,選種加強選配:沒有合理的選配,選種成果就無法鞏固。因為要使所選種畜的優(yōu)良品質能在后代中得到保持和加強,就必須選擇具有相應優(yōu)良品質的配偶才能達到目的。通過選種,有了品質優(yōu)良的后代,又為進一步的選配提供了素材。20防止近交衰退措施:嚴格淘汰、加強飼養(yǎng)管理、輪換使用公畜,進行血緣更新。21影響近交衰退因素:家畜種類、群體特性、個體特性、性狀、飼養(yǎng)條件。23品系培育條件:1)家畜需要有足夠數量的品系和各品系內的家系數量2)家畜的質量:建系所用的個體必須具有較高的綜合性能且具有某一方面突出的優(yōu)良特性3)保持飼養(yǎng)管理條件的相對穩(wěn)定4)先進技術與設備。24品系維持措施:a.擴大畜群數量b.控制近交系數上升速度c.擴大后代群的變異d.延長時代間隔e.各家系等數留種。25品系培育意義:1)加快種群的遺傳進展,使品系提純較易2)加速現有品種改良3)促進新品種的育成4)采取系間雜交的方法,充分利用雜種優(yōu)勢。26品種培育方法:選擇育種、雜交育種、誘變育種、分子育種。27品系培育方法:系祖建系法、近交建系法、群體繼代選育法28引種注意問題:1)根據國民經濟的要求,有目的地引種2)慎重選擇引入個體3)妥善安排調運季節(jié):根據原產地和引入地的環(huán)境差異,在差異較小的季節(jié)安排調運4)嚴格執(zhí)行檢疫制度,防止疾病的傳入5)加強飼養(yǎng)管理和適應性訓練6)采取必要的育種措施。29引種選育措施:集中飼養(yǎng)、慎重過渡、逐步推廣、開展品系繁育、建立育種協作組織。31本品種選育和純種繁育區(qū)別:本品種選育的含義更廣,不僅包括育成品種的純繁,而且包括某些地方品種、類群的改良和提高,并不強調保純,有時可采用小規(guī)模的雜交,是一種育種方法。32本品種選育原則:1)明確選育目標,始終不渝2)正確處理一致性和異質性問題:品系內應具有一致性,品系間應具備異質性3)辯證地對待數量與質量問題:在保證一定數量的基礎上,以提高質量為主。33本品種選育措施:1)建立選育機構,對品種調查研究,確定選育方向,明確選育目標,制訂選育計劃2)建立良種繁育體系3)健全性能測定制度和嚴格選種選配4)科學飼養(yǎng)與合理培育5)開展品系繁育6)適當導入外血。34雜交育種步驟:(雜交創(chuàng)新——橫交固定——選育提高):1)確定育種目標和育種方案2)雜交創(chuàng)新階段:采用雜交使基因重組,改變原有類型的遺傳基礎,創(chuàng)造新的理想型個體。工作:雜交、選種、選配、培育,對親本的選擇較重要,最好為當地品種,且在此階段已完成選配(完成的標志:理想型個體的出現)3)理想型橫交定型階段:將理想型個體停止雜交,改用雜種群內理想型個體自群繁育,穩(wěn)定遺傳基礎獲得固定的理想型,即理想型的橫交固定。工作:采用同質選配、近交,加強選擇,可考慮建立品系4)擴群提高:迅速增加理想型個體數量和擴大其分布范圍,培育新品系,建立品種整體結構和提高品種品質。35雜交育種方法:a.培育新品種:導入雜交、級進雜交、育成雜交;b.提高經濟效益:簡單雜交、三元雜交、輪回雜交、生產性雙雜交、頂交、底交;c.遠緣雜交。36培育新品種意義:1)培育適合本地條件、生產力高的新品種有助于發(fā)展生產2)培育具有良好抗逆性的新品種有助于畜牧業(yè)高產穩(wěn)產3)培育耐粗飼和飼料利用能力強的品種有利于自然資源的開發(fā)利用4)培育生產新型產品的品種,有助于擴大產品種類和生產發(fā)展。37培育新品種應注意事項:1)慎重選擇雜交品種,宜精不宜多2)嚴格選擇雜交用個體,選擇具有突出性狀的個體3)雜交要適當,應適度而止4)對雜種進行認真培育,創(chuàng)造適宜的飼養(yǎng)管理條件5)努力選擇好典型個體6)抓緊理想型的固定工作7)適當采用近交8)嚴格的淘汰9)及時地建立品系10)繁育理想型個體,有利于提高品種質量11)大力推廣理想型個體12)及時地研究和改進工作。38影響雜交效果因素:1)雜交種群的平均加性基因效應2)種群間的遺傳差異3)性狀的遺傳力4)種群的整齊度5)母體效應6)非線性的雜種優(yōu)勢7)父母組合雜種優(yōu)勢39提高雜種優(yōu)勢利用效果途徑:1)認真做好組織工作:制定計劃積極推廣、建立健全繁育體系2)大力開展系間雜交3)合理利用現有雜種。40、引入雜交和級進雜交區(qū)別:a.引入雜交:導入雜交,一般在原種群局部范圍內引入不高于1/4的外血,以便在保持原有種群基本特性的基礎上克服個別缺點而采取的雜交。b.級進雜交:通過雜交以動搖被改良品種的遺傳性,并使雜交母畜一代復一代的與改良雜交品種進行回交,是改良品種的血統份額隨代數增加一級一級向改良品種靠近,最后使之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c.引入雜交一般是用外來品種與當地品種雜交一次,以改良當地品種的某些缺點;級進雜交是用雜種母畜一代一代與外來品種回交,改造當地品種。40影響育種值估計準確度因素: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年、月、日(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下冊數學人教版
- 延邊職業(yè)技術學院《數據庫原理與應用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警官職業(yè)學院《寬帶接入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陜西能源職業(yè)技術學院《計算機控制系統》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工程大學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多變量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南政法大學《乳品工藝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全國粵教清華版初中信息技術七年級下冊第2單元第3節(jié)《信息的處理》教學設計
- 西安外事學院《電子商務組織與運營》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福建華南女子職業(yè)學院《專業(yè)外語(自動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工貿職業(yè)技術學院《電氣控制與PLC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高甘油三酯血癥性急性胰腺炎診治急診專家共識2021解讀
- 雕版印刷術的發(fā)明《金剛經》課件
- 精密測量課程中的思政案例弘揚工匠精神助力科技強國
- 殘疾人就業(yè)服務
- 傳統的中國紋樣與飾品設計
- 工業(yè)園區(qū)消防培訓課件
- 供水管網項目背景
- 淺層高效氣浮池技術說明
- 小學大觀念教學:設計與實施
- 《安全原理》習題庫及參考答案
- 氮氣能耗估算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