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屆初三語文訓練:古詩文閱讀(二)(含答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12/14/wKhkFmaRiaGAVpwzAAJ258eEug4219.jpg)
![2023屆初三語文訓練:古詩文閱讀(二)(含答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12/14/wKhkFmaRiaGAVpwzAAJ258eEug42192.jpg)
![2023屆初三語文訓練:古詩文閱讀(二)(含答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12/14/wKhkFmaRiaGAVpwzAAJ258eEug42193.jpg)
![2023屆初三語文訓練:古詩文閱讀(二)(含答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12/14/wKhkFmaRiaGAVpwzAAJ258eEug42194.jpg)
![2023屆初三語文訓練:古詩文閱讀(二)(含答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12/14/wKhkFmaRiaGAVpwzAAJ258eEug4219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3屆初三語文專題匯編:古詩文閱讀(二)
(六)
【甲】岳陽樓記(節(jié)選)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
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
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醉翁亭記(節(jié)選)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
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
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丙】
齊宣王見孟子于雪宮?,王曰:“賢者亦有此樂乎?”孟子對日:“有。人不得,則非
其上②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為民上③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樂民之樂者,民亦樂
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p>
(《孟子?梁惠王下》)
[注釋]①雪宮:齊宣王玩樂的郊外別墅。②非其上:非難他們的君王(認為他們的君王
不對)。③為民上:作為人民的統(tǒng)治者(君王)。
6.甲文作者(人名)和乙文作者(人名)
都是(朝代)人。(3分)
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甲乙兩文中畫線句的意思。(6分)
(1)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2)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8.解釋丙文中加點字的意思。(2分)
人不得()
9.以下對丙文畫線句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因為天下(歸順)而快樂,因為天下(不順)而憂愁,這樣不是王者,從來也不是。
B.把天下人的快樂當快樂,把天下人的憂愁當憂愁,這樣還不能稱王的,是沒有過的。
C.因為天下(歸順)而快樂,因為天下(不順)而憂愁,這樣還不能稱王,從來沒有。
D.把天下人的快樂當快樂,把天下人的憂愁當憂愁,但是這樣成為王者,是沒有過的。
10.以下對甲乙丙三文的理解和分析,最不正確的一項是()。(4分)
A.甲文運用了抒情和議論,抒發(fā)了作者遠大的胸襟和政治抱負,揭示了全文的中心。
B.乙文以禽鳥之樂襯游人之樂,又以游人之樂襯太守之樂,在議論中含蓄點出思想情感。
C.丙文中孟子強調(diào)君王只有把自己所好之“樂”,由己及民,國家才會得到安定穩(wěn)固。
D.在甲乙丙三篇選文中,都提到了“樂”字,可見歷代治國,百姓的憂樂都至關(guān)重要。
11.將丙文中孟子治國的思想與甲文中作者的政治抱負比較,其異同分別是:
(1);
(2)(6分)
答案:
6.(3分,每空1分)范仲淹歐陽修北宋
7.(6分,每句3分)(1)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關(guān)鍵詞:“微”、“斯”、
“誰與歸”)(2)賓客們懂得跟隨太守游山的快樂,卻不懂得太守是把眾人的快樂作為快
樂。(關(guān)鍵詞:“從”“之樂其樂”)
8.(2分)得到
9.(3分)B
10.(4分))C
11.(6分,每空3分)(1)相同點是:兩者都非常重視百姓的憂樂;(2)不同點是:甲
文“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比丙文“樂以天下,憂以天下”有了進一步發(fā)展,
吃苦在前,享樂在后,比同樂同憂更有擔當。
參考譯文:齊宣王在別墅雪宮里接見孟子。齊宣王說:“賢人也有在這樣的別墅里居住
游玩的快樂嗎?”孟子回答說:“有。人們要是得不到這種快樂,就會埋怨他們的國君。得
不到這種快樂就埋怨國君是不對的;可是作為人民的領(lǐng)導人而不與民同樂也是不對的。國君
以人民的快樂為快樂,人民也會以國君的快樂為快樂。國君以人民的憂愁為憂愁,人民也會
以國君的憂愁為憂愁。以天下人的快樂為快樂,以天下人的憂愁為憂愁,這樣還不能夠使天
下歸服,是沒有過的。
(七)
【甲】游山西村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乙】記承天寺夜游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
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丙】晚游六橋?待月記
西湖最盛,為春為月。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氣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久
與杏桃相次開發(fā),尤為奇觀。石贊數(shù)為余言:“傅金吾園中梅,張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
觀之?!庇鄷r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彌漫二十余里。
歌吹為風,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艷冶極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
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⑤未下,始極其濃媚。月景尤
不可言,花態(tài)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游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節(jié)選自袁宏道《袁中郎全集》)
[注釋]①六橋:在西湖蘇堤上。②嵐:山中霧氣。③勒:制,這里是推遲花期的意思。
④午、未、申三時:約上午十一時到下午五時。⑤夕舂(ch6ng):指落日。
5.【甲】【乙】兩部作品的作者依次分別為、。(2
分)
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4分)
(1)月色入戶()(2)欣然起行()
7.對【丙】文畫線句意思的理解,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分)
A.我當時對桃花感到好奇,竟然舍不得去了。
B.我當時對桃花感到好奇,竟然舍不得離開。
C.我當時被桃花迷戀住了,竟然舍不得去了。
D.我當時被桃花迷戀住了,竟然舍不得離開。
8.【乙】文作者抓住月光的特點進行描寫;【丙】文作者則從
花、柳、和等角度來寫“月景尤不可言”。(3分)
9.【甲】詩作者的游歷過程,是從一派(1)的景象開啟的;聯(lián)系選文
標題和內(nèi)容,【丙】
文作者描寫的是(2)。(4分)
10.【甲】詩作者在尾聯(lián)中表達的愿望是;【乙】文作者將自己內(nèi)心
復雜的情感寄予在文“□口”一詞中;【丙】文結(jié)尾畫線句表達了作
者的審美情趣。(6分)
答案:
5.(2分)陸游蘇東坡(蘇軾)(每空1分)
6.(4分)(1)進入(2)行走(每空2分)
7.(3分)D
8.(3分)澄澈(皎潔或空明)山水(每空1分)
9.(4分)農(nóng)村豐收(2分)西湖春(美)景(2分)
10.(6分)經(jīng)常和老農(nóng)們暢聊(2分)閑人(2分)追求高雅脫俗(高潔雅致)(2
分)
參考譯文:西湖最美的景色為春時月夜。一天里最美的景色是早晨的煙霧,是傍晚山間
的風光。今年春雪很多,梅花被寒氣所抑制,和杏花、桃花次第開放,景觀更是奇特。石簧
多次告訴我:傅金吾園中的梅花,是張功甫玉照堂中的舊物,應該趕快去觀賞。我當時迷戀
著桃花,竟舍不得離開湖上。從斷橋到蘇堤一帶,綠柳迎風飄拂如綠煙,桃花盛開如紅霧,
彌漫二十多里。美妙的音樂隨風飄揚,帶粉香的汗水如雨流淌;穿著各色絲織品的富裕游客
很多,超過了堤畔的草,真是艷麗極了。然而杭州人游覽西湖,卻僅在午、未、申三個時辰;
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巧,山嵐設色之美妙,都在朝II初升,夕陽未下時,那時西湖才盡顯濃艷
和嬌媚。月景之美,更是難以形容。那花的姿態(tài),柳的柔情,山的顏色,水的意味,更是別
有情趣韻味。這種樂趣只留給山僧和游客享受,怎么能夠?qū)δ切┓卜蛩鬃邮稣f呢?
(八)
【甲】賣炭翁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
衣裳口中食??蓱z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
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
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qū)將惜不得。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乙】醉翁亭記(節(jié)選)
歐陽修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低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
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
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
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
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
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丙】父子俱清
胡質(zhì)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尚,厲操清白②。質(zhì)之為荊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貧,
無車馬童仆,威自驅(qū)驢單行,拜見父。十余日,告歸。臨辭,質(zhì)賜絹一匹,為道路糧。威跪
日:“大人清白,不審于何得此絹④?”質(zhì)曰:“是吾俸祿之余,故以為汝糧耳?!蓖苤?,
辭歸。……帝嘆其父清,謂威曰:“卿清孰與父清?”威對目:“臣不如也。"帝曰:“以
何為不如?”對日:“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遠也?!?/p>
(選自《三國志》卷二十七裴松之注)
[注釋]①威:胡威,魏末西晉時名臣,其父胡質(zhì)。②志尚:志向,理想。厲操:磨練操
守。③為荊州:擔任荊州刺史。省,探望。④審:知道。
5.【甲】詩作者是(姓名),【乙】文作者歐陽修
是代文學家,晚號""。(3分)
6.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7.解釋下列加點詞。(4分)
(1)父子俱清()
(2)臨辭()
8.【丙】文中胡威的“厲操清白”具體表現(xiàn)在一行“”和一言
“"。他認為自己比不上父親胡質(zhì)是因為
““。(3分)
9.以下對三篇作品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兩鬢蒼蒼”“蒼顏白發(fā)”都體現(xiàn)了人物的艱辛。
B.賣炭翁和滁人都代表了當時普通百姓的生活狀態(tài)。
C.太守與胡質(zhì)、胡威父子都是關(guān)愛百姓的父母官。
D.三篇作品都表達了作者對于理想社會的期待。
10.【甲】詩借賣炭翁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對底層百姓的,【乙】文
表現(xiàn)了作者的思想,兩位作者身上都具有《岳陽樓記》中
“,”的仁人品格;【丙】文則從另一個
角度呈現(xiàn)了仁人品格的內(nèi)涵,那就是和。
(6分)
八答案
5.白居易(1分)宋(1分)六一居士(1分)
6.賓客們懂得跟隨太守游玩的快樂,卻不懂得太守是以游人的快樂作為快樂。(3分)
7.(1)全/都(2)正當/將要(4分,各2分)
8.威自驅(qū)驢單行,拜見父;大人清白,不審于何得此絹;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3
分,每句1分)
9.B(3分)
10.深切同情(1分)與民同樂(1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2分)清
廉(1分)內(nèi)斂/低調(diào)/持重(1分)
參考譯文:胡質(zhì)的兒子胡威,字伯虎。胡威自小志向遠大,磨練清白的操守。當時胡質(zhì)
在荊州任官,他從京城前去看望。家里生活窘迫,沒有車馬奴仆,他自己趕驢前往,拜見他
的父親。停留了十余天,準備回去??熳叩臅r候,父親給他一匹絹,作為路上的盤纏。胡威
跪下問父親:“父親清白,不知道這匹絹是從哪里得到的?”胡質(zhì)說,是我的俸祿,用來做
你的盤纏。”胡威接受,告辭回家?!瓡x武帝(召見胡威時,)感嘆他父親的清廉,問胡
威:“你與你父親哪個更清廉?”胡威回答說:“我比不上我父親?!睍x武帝問:“怎么知
道自己不如呢?”胡威回答說:“我的父親清廉不愿意讓別人知道,我清廉惟恐別人不知道,
這點我遠遠趕不上父親?!?/p>
(九)
【甲】愚公移山(節(jié)選)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寒,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
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損
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
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齒匕,跳往助之。
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
何?”北山愚公長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應。
【乙】詹何釣魚
詹何以獨繭絲為綸咒芒②針為鉤,荊葆?為竿,剖粒④為餌,引盈車之魚于百仞之淵、
汩流⑤之中,綸不絕,鉤不伸,竿不撓。楚王聞而異之,召問其故。
詹何日:“曾聞先大夫之言,蒲且子⑥之弋也,弱弓纖繳⑦,乘風振之,連雙鴿?于云際,
用心專,動手均也。臣因其事,放?而學釣,五年始盡其道。當臣之臨河持竿,心無雜慮,
惟魚之念,投綸沉鉤,手無輕重,物莫能亂。魚見臣之鉤餌,猶塵埃聚沫⑩,吞之不疑。所
以能以弱制強,以輕致重也。大王治國誠能若此,則天下可運于一握,將亦奚事哉?“楚王
日:“善?!?/p>
(選自《列子?湯問》)
[注釋]①綸:釣魚的絲繩。②芒:谷頭端細長而尖銳的刺。③荊臻(diao):楚國產(chǎn)
的細竹。④剖粒:剖開的米粒。⑤汩流:湍急的河流。⑥蒲且子:古代善射者。⑦弱弓纖繳:
拉力很小的弓,纖細的絲繩。繳,射鳥時系在箭上的絲繩。⑧連雙鴿(cang):一箭連射
兩只黃鵬鳥。⑨放:通“仿”。⑩聚沫:聚攏的泡沫。
5.【甲】【乙】兩文均選自《列子》,相傳作者是戰(zhàn)國時期的。
(2分)
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4分)
(1)寒暑易節(jié)()(2)
五年始盡其道()
7.對【乙】文畫線句意思的理解,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2分)
A.大王治理京城如果能像這樣,那么天下就可以握在手心了
B.大王治理國家如果能像這樣,那么天下就可以握在手心了
C.大王治理京城果真能像這樣,那么天下的事就可以一手掌控了
D.大王治理國家果真能像這樣,那么天下的事就可以一手掌控了
8.根據(jù)【甲】【乙】兩文的內(nèi)容,完成填空。(4分)
篇目所敘之事寄寓之理
【甲】克服困難必須下定決心,堅持不懈的奮斗。
【乙】詹何用特殊的釣魚方式,用心專一地
釣上了盈車之魚。
9.【甲】文中“愚公”與“智叟”這兩個人物形象運用了對比手法,用智叟的鼠目寸光突出
了“愚公”的?!疽摇课闹姓埠巍耙元毨O絲為綸,芒針為鉤,荊藤為竿,
剖粒為餌,引盈車之魚于百仞之淵”突出了他的“”的才能。(均用四字
短語概括)(4分)
10.【甲】文結(jié)尾寫借助神力解決問題,其作用是側(cè)面反
映,[乙]文中詹
何對楚莊王的答話,意在告誡執(zhí)政
者的道理。(6分)
5.列御寇
6.交換全部
7.D
8.(1)愚公在智叟的嘲笑下前赴后繼挖山不止,最終感動神靈搬掉兩座大山的故事(2)
做事時,有時能以柔克剛,以弱制強,做任何事都要講究方法,好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
作用。
9.大智大勇以柔克剛
10.側(cè)面反映了愚公的決心不可動搖,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愿望。意在告誡執(zhí)政
者修養(yǎng)自身,才是治理好國家的根本這個道理。
參考譯文:
詹何用單股的蠶絲做釣魚的絲繩,用芒刺做鉤,用細竹做釣竿,用剖開的米粒作為釣餌,
在有百仞深的深淵中、湍急的河流里釣到的魚可以裝滿一輛車,釣絲還不斷,釣鉤沒有被扯
直,釣竿沒有被拉彎。楚國的國王聽說了這件事覺得很驚異,就把他叫來問他原因。
詹何說:“聽我已經(jīng)逝去的父親說過,古代善射的人射箭啊,曾經(jīng)用拉力很小的弓、纖
細的絲繩,順著風一射,一箭連射兩只黃鵬鳥,(因為)用心專一,用力均勻的原因啊。我
按照他的這種做法,模仿著學習釣魚,五年才完全弄懂其中的道理?,F(xiàn)在我在河邊持竿釣魚
時,心中不思慮雜事,只想魚,丟線沉鉤,手上用力均勻,外物不能擾亂(我的心神)。魚
看見我的釣餌,就像看見塵?;蚓奂呐菽粯?,吞食它不會懷疑。所以我能以弱制強,以
輕御重啊。大王您治理國家如果可以這樣,那么天下的事就可以一手應付了,還能有什么對
付不了的嗎?”楚王說:“說的好?!?/p>
(十)
【甲】小石潭記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珊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
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3氐,為嶼,為唯,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
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
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
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柳子厚墓志銘(節(jié)選)
韓愈
(子厚)遇用事者得罪,例出為刺史。未至,又例貶(永)州司馬。居閑,益自刻苦,
務記覽為詞章,泛濫停蓄,為深博無涯浜咒而自肆于山水間。
元和中,嘗例召至京師,又偕出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嘆日:“是豈不足為政
邪?”因其土俗,為設教禁②,州人順賴?!庀嬉阅?,為進士者,皆以子厚為師,其經(jīng)
承子厚口講指畫為文詞者,悉有法度可觀。
[注]①浜:水邊。②卒:突然。③教禁:官方發(fā)布的勸諭條文和禁令。
5.[甲]文作者是唐代文學家。也就是[乙]文中的“子厚”。他和[乙]
文作者韓愈以及另六位宋代文學家被合稱為“”。(2分)
6.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甲]文中畫線句。(4分)
斗折蛇行,明滅可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解釋[乙]文中加點詞。(4分)
(1)益自刻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三課《與世界緊相連第2框與世界深度互動》聽課評課記錄
- 2022版新課標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五課交友的智慧2課時聽課評課記錄
- 人教版數(shù)學九年級上冊《直接開平方法解方程》聽評課記錄3
- 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下冊7.1《自然特征與農(nóng)業(yè)》聽課評課記錄
- 環(huán)境評估服務合同(2篇)
- 湘教版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2.2《命題的證明》聽評課記錄2
- 北師大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6.2《弘揚法治精神》聽課評課記錄
- 北京課改版歷史八年級上冊第10課《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建立》聽課評課記錄
- 湘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2.5整式的加法和減法(1)》聽評課記錄2
- 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第1課 鴉片戰(zhàn)爭》聽課評課記錄
- 2024年臨床醫(yī)師定期考核試題中醫(yī)知識題庫及答案(共330題) (二)
- 2025-2030年中國反滲透膜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展望與投資策略分析報告
- 湖北省十堰市城區(qū)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質(zhì)量檢測道德與法治試題 (含答案)
- 山東省濰坊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月期末 英語試題
- 春節(jié)節(jié)后收心會
- 《榜樣9》觀后感心得體會四
- 七年級下冊英語單詞表(人教版)-418個
- 2025年山東省濟寧高新區(qū)管委會“優(yōu)才”招聘20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第一批專業(yè)技術(shù)人員招聘2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交警安全進校園課件
- (2024年高考真題)202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數(shù)學試卷-新課標Ⅰ卷(含部分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