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熱 同步習題 高二上學期化學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0C/1C/wKhkGWZ_j-OAdrgIAAIJB_tX2po488.jpg)
![反應熱 同步習題 高二上學期化學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0C/1C/wKhkGWZ_j-OAdrgIAAIJB_tX2po4882.jpg)
![反應熱 同步習題 高二上學期化學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0C/1C/wKhkGWZ_j-OAdrgIAAIJB_tX2po4883.jpg)
![反應熱 同步習題 高二上學期化學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0C/1C/wKhkGWZ_j-OAdrgIAAIJB_tX2po4884.jpg)
![反應熱 同步習題 高二上學期化學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0C/1C/wKhkGWZ_j-OAdrgIAAIJB_tX2po488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1反應熱同步習題高二上學期化學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一、單選題1.固體酒精是目前飯桌上常用的火鍋燃料,關(guān)于固體酒精燃燒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A.不發(fā)生狀態(tài)變化 B.反應中化學能轉(zhuǎn)化為熱能C.沒有化學鍵斷裂 D.不存在氧化還原反應2.下列關(guān)于反應熱的表述正確的是()A.當ΔH<0時,表示該反應為吸熱反應B.需要加熱才能進行的反應是吸熱反應C.反應熱的大小與反應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無關(guān)D.1molNaOH分別和1molCH3COOH、1molHNO3反應放出的熱量:CH3COOH<HNO33.為了探究化學反應的能量變化情況,某同學設(shè)計了如圖裝置,向盛有A的試管中滴加B試劑時,看到U形管中,甲處液面上升,乙處液面下降,則A試劑和B試劑為()A.金屬鈉和水 B.碳酸氫鈉和鹽酸C.生石灰和水 D.氫氧化鈉和硝酸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變化都伴隨著能量變化B.任何反應中的能量變化都表現(xiàn)為熱量變化C.伴有能量變化的物質(zhì)變化都是化學變化D.放熱反應發(fā)生時不必加熱5.根據(jù)碘與氫氣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1)I2(g)+H2(g)2HI(g)ΔH=-9.48kJ/mol(2)I2(s)+H2(g)2HI(g)ΔH=+26.48kJ/mol,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254gI2(g)中通入2gH2(g),反應放熱9.48kJB.1mol固態(tài)碘與1mol氣態(tài)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kJC.反應(2)的反應物總能量比反應(1)的反應物總能量低D.反應(1)的產(chǎn)物比反應(2)的產(chǎn)物穩(wěn)定6.已知2A(g)B(g)放熱;2A(g)B(1)放熱;能量變化示意圖正確的是()A. B.C. D.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活化能的大小對化學反應的能量變化產(chǎn)生影響B(tài).1molSO2、0.5molO2充分反應后,放出熱量98.3kJ,則2SO2(g)+O2(g)2SO3(g)△H=-196.6kJ/molC.HCl(aq)和NaOH(aq)反應的中和熱為57.3kJ/mol,則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H=-114.6kJ/molD.CO(g)的燃燒熱是283.0kJ/mol,則2CO2(g)=2CO(g)+O2(g)△H=+566.0kJ/mol8.已知:2SO2(g)+O2(g)2SO3(g)△H,不同條件下反應過程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一定條件下向密閉容器中充入SO2和18O2,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反應的△H<0B.過程b使用了催化劑C.斷裂2molSO2+1molO2中的共價鍵的能量小于斷裂2molSO3中的共價鍵的能量D.反應一段時間后,核素18O存在于SO2、O2、SO3中,說明反應已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氫能是二次能源B.可以直接測量任一反應的反應熱C.碳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時,放出的熱量為碳的燃燒熱D.測定中和熱時,為保證反應充分,可將NaOH溶液分批加入鹽酸中10.下列關(guān)于化學反應與能量的說法正確的是()A.人體運動時所消耗的能量與化學反應無關(guān)B.NaOH固體溶于水溫度升高,是因為發(fā)生了放熱反應C.甲烷燃燒放熱,是因為破壞反應物化學鍵所需的能量特別大D.石墨轉(zhuǎn)化為金剛石是吸熱反應,故石墨比金剛石更穩(wěn)定11.下列反應中,<0且是氧化還原反應的是()A.生石灰與水的反應 B.C與CO2在高溫下的反應C.KOH與鹽酸的反應 D.碳與濃硫酸的反應12.下列依據(jù)熱化學方程式得出的結(jié)論正確的是()A.已知:,則金剛石比石墨穩(wěn)定B.已知:,則的燃燒熱C.已知:;,則D.下,將和置于密閉的容器中充分反應生成,放熱19.3kJ,則其熱化學方程式為:13.下列依據(jù)熱化學方程式得出的結(jié)論正確的是()A.若C(石墨,s)=C(金剛石,s)△H>0,則金剛石比石墨穩(wěn)定B.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1,則20.0gNaOH固體與稀鹽酸完全中和,放出28.65kJ的熱量C.因為熱化學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shù)只表示物質(zhì)的量,所以化學計量數(shù)可以是分數(shù)D.若2H2(g)+O2(g)═2H2O(g)△H=﹣483.6kJ?mol-1,則H2燃燒熱為241.8kJ?mol-114.生產(chǎn)液晶顯示器過程中使用的化學清洗劑NF3是一種溫室氣體,其存儲能量的能力是CO2的12000-20000倍,在大氣中的壽命可長達740年之久,以下是幾種化學鍵的鍵能:化學鍵鍵能941.7154.8283.0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反應中為吸熱反應B.過程放出能量C.反應中,N2與F2的總能量小于NF3的總能量D.NF3吸收能量后如果沒有化學鍵的斷裂與生成,仍可能發(fā)生化學反應15.下列有關(guān)熱化學方程式的敘述正確的是()A.已知正丁烷(g)→異丁烷(g)△H<0,則異丁烷比正丁烷穩(wěn)定B.2H2(g)+O2(g)=2H2O(1)△H=-571.6kJ·mol-1,則H2的燃燒熱△H=-571.6kJ·mol-1C.已知2C(s)+2O2(g)=2CO2(g)△H1;2C(s)+O2(g)=2CO(g)△H2,則△H1>△H2D.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若將含0.5molH2SO4的稀硫酸與含0.5molBa(OH)2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熱量等于57.3kJ16.對下列各組化學反應的知識解讀正確的是()選項化學反應知識解讀A吸熱反應一定需要加熱BC(石墨,s)=C(金剛石,s)石墨比金剛石更穩(wěn)定C與在點燃和光照條件下的不同D的燃燒熱為A.A B.B C.C D.D17.下列反應屬于吸熱反應的是()A.碳酸鈣分解 B.氧化鈣溶于水C.甲烷燃燒 D.鋁粉與氧化鐵粉末反應18.下列化學反應一定是放熱反應的是()A.Ba(OH)2·8H2O晶體與NH4Cl晶體混合時B.金屬鈉與水反應C.濃硫酸稀釋D.煅燒石灰石1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一定溫度下,反應MgCl2(1)=Mg(1)+Cl2(g)的△H>0,△S>0B.常溫下,NH4Cl溶液加水稀釋增大C.電解飽和食鹽水產(chǎn)生了11.2LH2,則反應中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為6.02×1023D.在NaCl和KBr的混合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一定先產(chǎn)生淡黃色沉淀20.SF6是一種優(yōu)良的絕緣氣體,分子結(jié)構(gòu)中只存在S—F鍵。已知:1molS(s)轉(zhuǎn)化為氣態(tài)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斷裂1molF—F、S—F鍵需吸收的能量分別為160kJ、330kJ。則S(s)+3F2(g)=SF6(g)的反應熱△H為()A.-1780kJ·mol-1 B.-1220kJ·mol-1C.-450kJ·mol-1 D.+430kJ·mol-1二、綜合題21.已知和的熱值分別為和。某和的混合氣體(已折算為標準狀況下體積)充分燃燒,共產(chǎn)生熱量。請計算:(1)的。(2)和的體積比為。22.碳是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其單質(zhì)及化合物是人類生產(chǎn)生活的主要能源物質(zhì)。請回答下列問題:(1)有機物M經(jīng)過太陽光照可轉(zhuǎn)化成N,轉(zhuǎn)化過程如下:ΔH=+88.6kJ·mol-1。則M、N相比,較穩(wěn)定的是。(2)已知CH3OH(l)的燃燒熱為238.6kJ·mol-1,CH3OH(l)+O2(g)=CO2(g)+2H2(g)ΔH=-akJ·mol-1,則a238.6(填“>”、“<”或“=”)。(3)使Cl2和H2O(g)通過灼熱的炭層,生成HCl和CO2,當有1molCl2參與反應時釋放出145kJ熱量,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4)火箭和導彈表面的薄層是耐高溫物質(zhì)。將石墨、鋁粉和二氧化鈦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溫下煅燒,所得物質(zhì)可作耐高溫材料,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如下:4Al(s)+3TiO2(s)+3C(s)=2Al2O3(s)+3TiC(s)ΔH=-1176kJ·mol-1。則反應過程中,每轉(zhuǎn)移1mole-放出的熱量為。23.向某密閉容器中加入4molA、1.2molC和一定量的B三種氣體,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各物質(zhì)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甲圖所示[已知t0~t1階段保持恒溫、恒容,且c(B)未畫出]。乙圖為t2時刻后改變反應條件,反應速率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已知在t2、t3、t4、t5時刻各改變一種不同的條件,其中t3時刻為使用催化劑。(1)若t1=15s,則t0~t1階段的反應速率為v(C)=。(2)t4時刻改變的條件為,B的起始物質(zhì)的量為。(3)t5時刻改變的條件為。(4)已知t0~t1階段該反應放出或吸收的熱量為QkJ(Q為正值),試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24.碳是形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其單質(zhì)及化合物是人類生產(chǎn)生活的主要能源物質(zhì)。請回答下列問題。(1)有機物M經(jīng)過太陽光光照可轉(zhuǎn)化成N,轉(zhuǎn)化過程如下:則M、N相比,較穩(wěn)定的是。(2)火箭和導彈表面的薄層是耐高溫物質(zhì)。將石墨、鋁粉和二氧化鈦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溫下煅燒,所得物質(zhì)可作耐高溫材料,4Al(s)+3TiO2(s)+3C(s)=2Al2O3(s)+3TiC(s)ΔH=-1176kJ·mol-1,則反應過程中,每轉(zhuǎn)移1mol電子放出的熱量為(3)已知拆開1molH—H鍵、1molN—H鍵、1molN≡N鍵分別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則N2與H2反應生成NH3的熱化學方程式為(4)根據(jù)下列熱化學方程式:①C(s)+O2(g)=CO2(g)ΔH1=-393.5kJ·mol-1;②H2(g)+1/2O2(g)=H2O(l)ΔH2=-285.8kJ·mol-1;③CH3COOH(l)+2O2(g)=2CO2(g)+2H2O(l)ΔH3=-870.3kJ·mol-1可以計算出2C(s)+2H2(g)+O2(g)=CH3COOH(l)的反應熱為25.我國科學家在“碳中和”項目上進行了如圖相關(guān)深入研究,并取得一定效果。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1)將CO2轉(zhuǎn)化為炭黑(C)并回收利用,反應原理如圖所示。①FeO的作用是。②寫出CO2轉(zhuǎn)化為炭黑(C)和氧氣的熱化學方程式:。(2)常溫下,CO2催化加氫的反應為2CO2+6H2=C2H4+4H2O△H<0。①若該反應自發(fā)進行,反應適宜條件是(填“低溫”或“高溫”)。②若利用該反應轉(zhuǎn)化為電能,實現(xiàn)碳回收,負極反應物為。(3)以CO2和甲醇為原料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CH3OCOOCH3)的反應為CO2(g)+2CH3OH(g)CH3OCOOCH3(g)+H2O(g)△H。在一定條件下,測定碳酸二甲酯的產(chǎn)率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a所示;其他條件一定時,改變壓強(保持各物質(zhì)氣態(tài)),測定甲醇的平衡轉(zhuǎn)化率隨壓強變化的曲線在圖b(未畫出)。①每個碳酸二甲酯分子中最多有原子共平面。②在140~180℃之間,隨著溫度升高,碳酸二甲酯的產(chǎn)率降低,可能原因是(寫一種)。③請繪制出圖b曲線。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解析】【解答】固體酒精的燃燒由固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是放熱反應,反應中化學能轉(zhuǎn)化為熱能。該反應也是氧化還原反應,存在化學鍵的斷裂和生成,故B項正確。故答案為:B【分析】化學反應的實質(zhì)是舊鍵斷裂新鍵形成。2.【答案】D【解析】【解答】A.當ΔH<0時,表示該反應為放熱反應,A錯誤;
B.需要加熱才能進行的反應不一定是吸熱反應,例如木炭燃燒,B錯誤;
C.反應熱的大小與反應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有關(guān),C錯誤;
D.醋酸電離吸熱,則1molNaOH分別和1molCH3COOH、1molHNO3反應放出的熱量:CH3COOH<HNO3,D正確。故答案為:D【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反應熱的相關(guān)知識。
A.根據(jù)吸熱、反應反應與ΔH關(guān)系判斷;
B.根據(jù)吸熱反應的概念與特點進行分析;
C.化學反應的反應熱和反應物與生成物能量大小有關(guān);
D.根據(jù)酸堿中和反應的概念分析,強酸強堿完全反應生成1mol水放出的熱量,醋酸是弱酸存在電離平衡是吸熱過程。
3.【答案】B【解析】【解答】A、金屬鈉和水放熱,甲處液面下降,乙處液面上升,故A不符合題意;
B、碳酸氫鈉和鹽酸吸熱,甲處液面上升,乙處液面下降,故B符合題意;
C、生石灰和水放熱,甲處液面下降,乙處液面上升,故C不符合題意;
D、氫氧化鈉和硝酸反應放熱,甲處液面下降,乙處液面上升,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看到U形管中,甲處液面上升,乙處液面下降,說明A中空氣體積減小,反應吸熱。4.【答案】A【解析】【解答】A.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變化都伴隨著能量變化,A符合題意;
B.并不是所有的能量變化都變現(xiàn)為熱量的變化,還可以是光的變化,磁的變化,B不符合題意;
C.能量不能離開物質(zhì)單獨存在,有能量變化的不一定是化學變化,如物質(zhì)在融化過程當中,雖然吸收能量,但是沒有新的物質(zhì)生成,不是化學變化,C不符合題意;
D.某些放熱反應需要在加熱的條件下才會發(fā)生,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根據(jù)化學變化過程中的能量變化進行分析。5.【答案】C【解析】【解答】n(I2)=254g÷254g/mol=1mol;n(H2)=2g÷2g/mol=1mol,n(I2):n(H2)=1:1,符合方程式中的物質(zhì)的量的比,但由于該反應為可逆反應,所以不可能完全反應,所以反應放出的熱量小于9.48kJ。不符合題意。B.由題目給定的兩個熱化學方程式可知:1mol固態(tài)碘與1mol氣態(tài)碘所含的能量相差(26.48+9.48)kJ=35.96kJ.不符合題意。C.兩個反應的生成物的總能量相同,而反應物的總能量前者大于后者,所以反應(2)的反應物總能量比反應(1)的反應物總能量低。符合題意。D.同種物質(zhì)能量越低越溫度。而反應(1)的產(chǎn)物與反應(2)的產(chǎn)物狀態(tài)相同,所以穩(wěn)定性也相同。不符合題意。
【分析】A.可逆反應具有一定的限度,即在反應體系中,反應物和生成物同時存在,不可能完全反應;
B.根據(jù)蓋斯定律可以計算1mol固態(tài)碘和1mol氣態(tài)碘的能量差;
C.當反應物的能量和大于生成物的能力和時,該反應就是放熱反應;
D.物質(zhì)的能量越低說明物質(zhì)越穩(wěn)定。6.【答案】B【解析】【解答】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則A的能量高于B,且B從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放熱,則符合能量變化情況,故選B;
故答案為:B。
【分析】放熱反應反應物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的總能量。7.【答案】D【解析】【解答】A.活化能的大小意味著普通分子成為活化分子的難易,但是反應的能量與產(chǎn)物和反應物本身的能量差值有關(guān),而活化能與這兩個量無關(guān),因此不會對化學反應前后的能量變化產(chǎn)生影響,A不符合題意;B.反應2SO2(g)+O2(g)2SO3(g)是可逆反應,將1molSO2和0.5molO2充入一密閉容器中反應,放出的熱量98.3kJ,則反應2SO2(g)+O2(g)2SO3(g)的反應放出的熱量大于196.6kJ,B不符合題意;C.鋇離子與硫酸根離子生成沉淀放熱,所以反應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放出的熱量數(shù)值大于57.3的2倍,C不符合題意;D.燃燒熱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氧化物放出的熱量,熱化學方程式改變方向,反應焓變符號隨之變化,系數(shù)加倍焓變隨之加倍,CO的標準燃燒熱是△H=-283.0kJ/mol,CO(g)+O2(g)=CO2(g)△H=-283.0kJ/mol/mol,則反應2CO2(g)=2CO(g)+O2(g)的△H=+566.0KJ/mol,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
【分析】A.活化能的大小意味著普通分子成為活化分子的難易,但是反應的能量與產(chǎn)物和反應物本身的能量差值有關(guān),而活化能與這兩個量無關(guān);B.反應是可逆反應,進行不到底;C.鋇離子與硫酸根離子生成沉淀放熱;D.燃燒熱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氧化物放出的熱量,熱化學方程式改變方向,反應焓變符號隨之變化,系數(shù)加倍焓變隨之加倍。8.【答案】D【解析】【解答】A.根據(jù)放熱反應中反應物具有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總能量,反應的△H<0,故A正確;
B.過程b的活化能小于過程a,所以過程b使用了催化劑,故B正確;
C.反應物具有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總能量,反應為放熱反應,利用△H=反應物的鍵能總和-生成物的鍵能總和<0,斷裂2molSO2+1molO2中的共價鍵的能量小于斷裂2molSO3中的共價鍵的能量,故C正確;
D.由于反應為可逆反應,反應一段時間后,無論是否達到平衡,核素18O存在于SO2、O2、SO3中,因此不能說明反應已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故D錯誤;
故選D。
【分析】利用△H=反應物的鍵能總和-生成物的鍵能總和計算;焓變=生成物總能量-反應物總能量分析。9.【答案】A【解析】【解答】A.在自然界中不存在氫氣,氫氣是通過其它形式的能源轉(zhuǎn)化產(chǎn)生的,因此氫能是二次能源,A符合題意;B.有的反應熱能夠直接測量,有的反應發(fā)生比較緩慢或不能直接發(fā)生,就不能直接測量其反應熱,B不符合題意;C.1mol碳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時,放出的熱量為碳的燃燒熱,C不符合題意;D.測定中和熱時,為減小實驗誤差,使實驗測定值更接近理論值,要將NaOH溶液一次快速加入鹽酸中,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
【分析】A.一次能源指的是:可以從自然界直接獲取的能源;二次能源指的是:必須通過一次能源的消耗才可以得到的能源叫二次能源;
B.某些反應緩慢的反應不能直接測量其反應熱;
C.在某一溫度和壓強下1mol某物質(zhì)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的氧化物時的反應熱,稱為該物質(zhì)的燃燒熱;
D.為了減小熱量損失,必須把溶液快速加入。
10.【答案】D【解析】【解答】A.人體運動時所消耗的能量來自體內(nèi)有機物的氧化分解,屬于化學反應,所以人體運動時所消耗的能量與化學反應有關(guān),A不符合題意;B.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是物理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zhì),該過程是放熱過程,但不是放熱反應,B不符合題意;C.甲烷燃燒放熱,是因為破壞反應物化學鍵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新化學鍵放出的能量,C不符合題意;D.石墨轉(zhuǎn)化為金剛石是吸熱反應,說明石墨的能量比金剛石的低,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
【分析】A.葡萄糖以及蛋白質(zhì)和脂肪的消耗都和化學有關(guān)
B.反應說明發(fā)生了化學變化,但是溶于水只是物理變化,沒有產(chǎn)生新的物質(zhì)
C.放熱與吸熱是與反應起始狀態(tài)具有的能量有關(guān)
D.物質(zhì)的能量越低越穩(wěn)定11.【答案】D【解析】【解答】A.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為放熱反應,非氧化還原反應,A不符合題意;B.碳與二氧化碳在高溫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為吸熱的氧化還原反應,B不符合題意;C.氫氧化鉀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鉀和水,為放熱的非氧化還原反應,C不符合題意;D.碳與濃硫酸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為放熱的氧化還原反應,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
【分析】含元素化合價變化的反應為氧化還原反應,<0為放熱反應,以此來分析.12.【答案】D【解析】【解答】A.已知,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則石墨具有的能量小于金剛石,則石墨比金剛石穩(wěn)定,選項A不符合題意;B.燃燒熱是1mol純物質(zhì)完成燃燒生成穩(wěn)定氧化物,的燃燒熱,選項B不符合題意;C.固體硫燃燒時要先變?yōu)闅鈶B(tài)硫,過程吸熱,氣體與氣體反應生成氣體比固體和氣體反應生成氣體產(chǎn)生熱量多,但反應熱為負值,所以△H1<△H2,選項C不符合題意;D.將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閉的容器中充分反應生成NH3(g),放熱19.3kJ,合成氨為可逆反應,可知1molN2和3molH2完全反應放熱大于38.6kJ,則,選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
【分析】A、能量越低物質(zhì)越穩(wěn)定;
B、燃燒熱為1mol可燃物;
C、放熱反應放出熱量越多則焓變值越??;
D、結(jié)合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等于物質(zhì)的量之比以及物質(zhì)的量和焓變值關(guān)系進行判斷。13.【答案】C【解析】【解答】A.若C(石墨,s)=C(金剛石,s)△H>0,說明石墨能量低于金剛石,能量越低越穩(wěn)定,因此石墨比金剛石穩(wěn)定,A不符合題意;B.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放熱,則20.0gNaOH固體與稀鹽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熱量大于28.65kJ,B不符合題意;C.因為熱化學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shù)只表示物質(zhì)的量,所以化學計量數(shù)可以是分數(shù),C符合題意;D.在一定條件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氧化物時所放出的熱量是燃燒熱,因此根據(jù)2H2(g)+O2(g)=2H2O(g)△H=﹣483.6kJ?mol-1不能計算H2燃燒熱,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
【分析】熱化學方程式的系數(shù)代表物質(zhì)的量,可以是分數(shù)。14.【答案】B【解析】【解答】A、反應物的鍵能之和為(941.7+3×154.8)kJ?mol-1=1406.1kJ?mol-1,生成物鍵能之和為283.0×6KJ?mol-1=1698KJ?mol-1,反應物鍵能之和小于生成物鍵能之和,則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總能量,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故A不符合題意;B、N(g)+3F(g)→NF3(g)為化學鍵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放出能量的過程,故B符合題意;C、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總能量,則N2與F2的總能量大于NF3的總能量,故C不符合題意;D、化學反應的實質(zhì)就是舊鍵的斷裂與新鍵的生成,如果沒有化學鍵的斷裂與生成,不可能發(fā)生化學反應,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痉治觥炕瘜W鍵的斷裂需要吸收能量,化學鍵的形成要放出能量,兩個過程的總體熱效應是反應熱。若反應物鍵能之和小于生成物鍵能之和,則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總能量,該反應為放熱反應。15.【答案】A【解析】【解答】A.物質(zhì)含有的能量越低,物質(zhì)的穩(wěn)定性就越強。由于正丁烷(g)→異丁烷(g)△H<0,該反應的正反應是放熱反應,說明異丁烷比正丁烷的能量低,因此異丁烷比正丁烷更穩(wěn)定,A符合題意;B.燃燒熱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燒產(chǎn)生穩(wěn)定的氧化物時放出的熱量,2molH2燃燒產(chǎn)生液態(tài)水放出熱量571.6kJ,則H2的燃燒熱△H=-285.8kJ·mol-1,B不符合題意;C.C燃燒產(chǎn)生CO或CO2的反應是放熱反應,反應放出的熱量越多,則反應熱就越小,故反應熱△H1<△H2,C不符合題意;D.若將含0.5molH2SO4的稀硫酸與含0.5molBa(OH)2的稀溶液混合,除發(fā)生反應H+(aq)+OH-(aq)=H2O(l),還存在Ba2+與形成BaSO4放出熱量的反應,因此放出的熱量大于57.3kJ,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
【分析】A.能量越低物質(zhì)越穩(wěn)定;
B.燃燒熱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燒產(chǎn)生穩(wěn)定的氧化物時放出的熱量;
C.C燃燒的反應為放熱反應,生成二氧化碳防暑的熱量更多;
D.Ba2+與形成BaSO4放出熱量。16.【答案】B【解析】【解答】A.吸熱反應不一定需要加熱,如氯化銨和晶體的反應,A不符合題意;B.石墨轉(zhuǎn)化為金剛石為吸熱反應,金剛石能量更高,則石墨更穩(wěn)定,B符合題意;C.與反應條件無關(guān),C不符合題意;D.甲烷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態(tài)水放出的熱量才是燃燒熱,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
【分析】A.吸熱反應不一定需要加熱;B.物質(zhì)能量越低,越穩(wěn)定;C.與反應條件無關(guān);D.燃燒熱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氧化物放出的熱量,水應該為液態(tài)。17.【答案】A【解析】【解答】A.碳酸鈣高溫下分解屬于吸熱反應,故A符合題意;B.氧化鈣溶于水反應為放熱反應,故B不符合題意;C.甲烷燃燒是放熱反應,故C不符合題意;D.鋁粉與氧化鐵粉末反應是鋁熱反應,屬于吸熱反應,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
【分析】常見的分解反應屬于吸熱反應,燃燒反應、常見的化合反應以及金屬與酸的反應屬于放熱反應。18.【答案】B【解析】【解答】A.Ba(OH)2·8H2O晶體與NH4Cl晶體混合屬于吸熱反應,A不符合題意;B.金屬鈉與水反應放出大量的熱,可將Na熔化為一個小球,B符合題意;C.濃硫酸溶于水是物理變化,而非化學變化,故不屬于放熱反應,C不符合題意;D.石灰石在高溫條件下煅燒發(fā)生分解反應,屬于吸熱反應,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
【分析】活潑金屬與酸和水的置換反應是放熱反應。19.【答案】A【解析】【解答】A.該反應為分解反應,ΔH0,反應物中沒有氣體,生成物中有氣體,ΔS0,符合題意;B.NH4Cl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NH4++H2ONH3·H2O+H+,加水稀釋促進NH4+的水解,為水解平衡常數(shù),溫度不變,水解平衡常數(shù)不變,加水稀釋不變,不符合題意;C.沒有指明H2所處溫度和壓強,無法計算11.2LH2的物質(zhì)的量,無法計算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D.由于NaCl和KBr的濃度未知,無法確定加入AgNO3溶液優(yōu)先達到的是AgCl的溶度積還是AgBr的溶度積,無法確定優(yōu)先生成AgCl沉淀還是AgBr沉淀,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
【分析】A.MgCl2(l)═Mg(l)+Cl2(g)可知該反應為吸熱、熵值增大的反應;B.用水稀釋NH4Cl時,發(fā)生水解反應NH4++H2O?H++NH3?H2O,根據(jù)水解平衡常數(shù)不變判斷;
C.無標準狀況,無法計算;
D.先達到離子積的先沉淀;20.【答案】B【解析】【解答】根據(jù)反應熱=反應物的鍵能總和﹣生成物的鍵能總和分析,反應熱=280+3×160﹣6×330=﹣1220kJ/mol,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jù)化學鍵鍵能與反應焓變的關(guān)系進行計算反應熱即可。21.【答案】(1)(2)2∶1【解析】【解答】(1)分析可知,H2(g)+O2(g)=H2O(l)?H=-286kJ?mol?1,則2H2(g)+O2(g)=2H2O(l)?H=-572kJ?mol?1;(2)某H2和CO的體積為67.2L,即物質(zhì)的量為3mol,則n(H2)+n(CO)=3mol,n(H2)×286kJ?mol?1+n(CO)×280kJ?mol?1=852kJ,解得n(CO)=1mol,n(H2)=2mol,則n(H2):n(CO)=2:1,相同條件下,物質(zhì)的量之比等于體積之比,則體積之比為2:1?!痉治觥繜嶂抵竼挝毁|(zhì)量(或體積)的燃料完全燃燒后所放出的熱量,已知H2和CO的熱值分別為143kJ?g?1和10kJ?g?1,則H2(g)+O2(g)=H2O(l)?H=-286kJ?mol?1,CO(g)+O2(g)=CO2(g)?H=-280kJ?mol?1。22.【答案】(1)M(2)<(3)2Cl2(g)+2H2O(g)+C(s)=4HCl(g)+CO2(g)ΔH=-290kJ·mol-1(4)98kJ【解析】【解答】(1)M轉(zhuǎn)化為N吸收熱量,故N的能量高于M,故較穩(wěn)定的為M;(2)1mol甲醇完全燃燒生成液態(tài)水和二氧化碳放出238.6kJ能量,該熱化學反應方程式中生成物H2還可繼續(xù)燃燒生成液態(tài)水并放出能量,故a<238.6;(3)由題干信息可寫出化學方程式為C+2Cl2+2H2O=4HCl+CO2,當1molCl2參與反應時釋放出145kJ熱量,故可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Cl2(g)+2H2O(g)+C(s)=4HCl(g)+CO2(g)ΔH=-290kJ·mol-1;(4)由反應可列出相關(guān)關(guān)系式:4molAl12mole-1176kJ,由此可知,每轉(zhuǎn)移1mol電子放出的熱量為。
【分析】(1)物質(zhì)的化學鍵能量越高就越穩(wěn)定;
(2)水蒸汽的液化是放熱的過程;
(3)熱化學方程式是用以表示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和物質(zhì)變化。熱化學方程式的意義為熱化學方程式不僅表明了一個反應中的反應物和生成物,還表明了一定量物質(zhì)在反應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熱量;
(4)根據(jù)關(guān)系式可以計算出鋁單質(zhì)轉(zhuǎn)移電子的數(shù)目,從而計算出每轉(zhuǎn)移1mole-放出的熱量。
23.【答案】(1)0.02mol·L-1·s-1(2)減小壓強;2mol(3)升高溫度(4)2A(g)+B(g)3C(g)ΔH=+2.5QkJ·mol-1【解析】【解答】(1)若t1=15s,生成物C在t0~t1時間段的平均反應速率為:v===0.02mol?L-1?s-1,故答案為:0.02mol?L-1?s-1;(2)t4~t5階段改變條件后,正逆反應速率都減小且相等,所以不可能是降低溫度,應該為減小壓強;反應中A的濃度變化為:1mol/L-0.8mol/L=0.2mol/L,C的濃度變化為:0.6mol/L-0.3mol/L=0.3mol/L,反應中A與C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為0.2:0.3=2:3,根據(jù)t4~t5階段改變壓強平衡不移動可知,該反應的方程式為2A(g)+B(g)?3C(g);由方程式可知反應過程中消耗的B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1mol/L-0.8mol/L)×=0.1mol/L,所以B的起始濃度為0.4mol/L+0.1mol/L=0.5mol/L,向某密閉容器中加入4molA、1.2molC和一定量的B三種氣體,A的起始濃度為1.0mol/L,體積==4L,物質(zhì)的量=0.5mol/L×4L=2mol,故答案為:減小壓強;2mol;(3)該反應是體積不變的反應,而t5~t6階段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說明是升高了溫度;升高溫度后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說明該反應為吸熱反應,逆反應為放熱反應,故答案為:升高溫度;(4)依據(jù)(2)的計算得到A的物質(zhì)的量共變化物質(zhì)的量=(1mol/L-0.8mol/L)×4L=0.8mol/L,而此過程中容器與外界的熱交換總量為QkJ,所以2molA反應熱量變化為2.5QkJ,所以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A(g)+B(g)?3C(g)△H=+2.5QkJ/mol,故答案為:2A(g)+B(g)?3C(g)△H=+2.5QkJ/mol。
【分析】(1)根據(jù)v=計算t0~t1階段以C物質(zhì)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
(2)t4~t5階段正逆反應速率減小且相等,如是降低溫度,平衡移動發(fā)生移動,則正逆反應速率不相等,所以是減小了壓強;根據(jù)A、C濃度的變化判斷二者計量數(shù)關(guān)系,根據(jù)t4~t5階段判斷化學方程式,然后根據(jù)化學方程式計算;
(3)根據(jù)t5~t6階段正逆反應速率變化可知,t5時升高了溫度.
(4)根據(jù)反應中A和C的濃度變化量之比,得到反應中A與C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再根據(jù)t4~t5階段改變壓強平衡不移動可知化學反應方程式,再求得容器與外界的熱交換總量為QkJ,進而解答該題。24.【答案】(1)M(2)98kJ(3)N2(g)+3H2(g)2NH3(g)ΔH=-92kJ·mol-1(4)-488.3kJ·mol-1【解析】【解答】解:(1)有機物M經(jīng)過太陽光光照可轉(zhuǎn)化成N,ΔH=+88.6kJ·mol-1,過程是吸熱反應,N暗處轉(zhuǎn)化為M,是放熱反應,能量越低越穩(wěn)定,說明M穩(wěn)定;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M;(2)4Al(s)+3TiO2(s)+3C(s)=2Al2O3(s)+3TiC(s)ΔH=-1176kJ·mol-1,轉(zhuǎn)移12mol電子放熱1176kJ,則反應過程中,每轉(zhuǎn)移1mol電子放熱98kJ,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98kJ。(3)在反應N2+3H22NH3中,斷裂3molH-H鍵,1molN≡N鍵共吸收的能量為:3×436kJ+946kJ=2254kJ,生成2molNH3,共形成6molN-H鍵,放出的能量為:6×391kJ=2346kJ,吸收的熱量少,放出的熱量多,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放出的熱量為:2346kJ-2254kJ=92kJ,即N2(g)+3H2(g)=2NH3(g)△H=-92kJ·mol-1,故答案為:N2(g)+3H2(g)=2NH3(g)△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小企業(yè)融資合作:房屋租賃合同模板
- 專業(yè)人才定制培訓合同
- 個人經(jīng)營性貸款合同及相關(guān)法規(guī)
- 個人勞動合同簡易模板
- 臨海市特色農(nóng)產(chǎn)品種植收購合同書
- 公司崗位聘用合同
- 買二手房公積金貸款買賣合同
- 建筑工程維修合同模板范本
- 委托付款的協(xié)議書
- 房屋轉(zhuǎn)租合同協(xié)議書
- 新能源電站單位千瓦造價標準值(2024版)
- 原子結(jié)構(gòu) 教學設(shè)計 高二化學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
- 2024年2孩離婚協(xié)議書模板2024電子版
- 浪潮銷售在線測評題
- 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第三單元拓展閱讀
- 安全閥校驗標準
- 耳穴壓豆課件
- 2023年江蘇省南京市中考化學真題(原卷版)
- 2023年湖北省襄陽市中考數(shù)學真題(原卷版)
- (高清版)DB15∕T 3585-2024 高標準農(nóng)田施工質(zhì)量評定規(guī)程
- 試油(氣)HSE作業(yè)指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