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山東省青島市高三下學期第一次適應性檢測歷史試題_第1頁
2024屆山東省青島市高三下學期第一次適應性檢測歷史試題_第2頁
2024屆山東省青島市高三下學期第一次適應性檢測歷史試題_第3頁
2024屆山東省青島市高三下學期第一次適應性檢測歷史試題_第4頁
2024屆山東省青島市高三下學期第一次適應性檢測歷史試題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高三年級第一次適應性檢測歷史試題2024.03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孟子提出“人之有德也,勞焉如仁”;墨子主張“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者不生”。他們兩者都()A.提倡仁德 B.重視勞動C.崇尚安民 D.追求公平2.董仲舒認為,人性分三品,大多數(shù)人持“中民之性”,“中民之性如繭如卵,卵待孵二十日而后能為雛,繭待繅以涫湯而后能為絲,性待漸于教訓而后能為善”。其主張()A.宣揚了孟子人性善學說 B.強調了社會教化的重要性C.確立了儒學的獨尊地位 D.論證了封建統(tǒng)治的合理性3.唐代散官番上制度是指獲得文武散官者,需按固定分組和時間,到吏部、兵部為國家服役,服役期滿后可參加吏部、兵部考試,合格后才有資格參加銓選,從而正式邁入仕途。這一制度()A.提高了軍隊的戰(zhàn)斗力 B.改變了選拔人才的標準C.緣于科舉制度的僵化 D.有利于后備人才的培養(yǎng)4.下表為宋神宗時期商稅數(shù)與戶數(shù)統(tǒng)計。對其理解合理的是()地區(qū)商稅數(shù)戶數(shù)戶均北方3633392貫5676606640文南方4114751貫10893868377文全國7748143貫16570474467文(注:商稅數(shù)為熙寧十年額,戶數(shù)為元豐初年額,兩者統(tǒng)計時間接近。)A.北方商人的社會地位更低 B.南北方經濟差距繼續(xù)擴大C.北方商業(yè)活動依然較為活躍 D.全國商業(yè)重心已轉移到南方5.鴉片戰(zhàn)爭以后,蘇州地區(qū)地方士紳設立義莊重構宗族,致使該地區(qū)義莊數(shù)量增長。到1911年,共設有義莊128個,而尤以道光咸豐同治時期居多,占比近70%。該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主要由于()A.社會政治局勢動蕩 B.政府賦稅壓迫沉重C.自然災害頻繁發(fā)生 D.列強侵略程度加深6.甲午戰(zhàn)爭之后,張之洞在“奏議”中提出九條自強措施(內容見下圖)。其主張()一、宜練陸軍; 六、宜速講商務;二、宜亟練海軍; 七、宜講求工政(即發(fā)展物理、化學、機械制造等);三、宜亟造鐵路; 八、宜多派游歷人員;四、宜分設槍炮廠; 九、宜豫備巡幸之所。五、宜廣開學堂;A.是對洋務救國思想的延續(xù) B.與維新派的救國方案一致C.體現(xiàn)了濃厚的實業(yè)救國色彩 D.推動了西方近代科技的傳入7.抗戰(zhàn)初期,國立浙江大學校長竺可楨主張,大學生應在后方努力讀書,以為抗戰(zhàn)建國儲備人才;1941年開始,竺可楨提倡浙大學子從軍。這一轉變()A.是迫于國民政府的政策壓力 B.主要是基于戰(zhàn)爭形勢的變化C.表明大學教育的宗旨發(fā)生改變 D.踐行了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路線8.1949年,毛澤東告誡全黨:我們熟悉的東西有些快要閑起來了,我們不熟悉的東西正在強迫我們去做……我們必須克服困難,我們必須學會自己不懂的東西?!氨仨殞W會的東西”是指()A.組建聯(lián)合政府的策略 B.開展土地改革的方式C.領導全國經濟工作的能力 D.動員民眾參與革命的路線9.萬隆會議之前,中國政府在對相關與會國的政治態(tài)度做出分析的基礎上確定如下方針:團結“和平中立國家”、爭取“接近和平中立國家”、影響“接近反對和平中立國家”、孤立并分化“反對和平中立國家”。此舉意在()A.促成亞非會議圓滿成功 B.擴大國際和平統(tǒng)一戰(zhàn)線C.清除西方殖民勢力殘余 D.遏制世界戰(zhàn)爭潛在力量10.古雅典所在的阿提卡半島屬于典型的地中海氣候,日照充足,但氣候干燥、降水稀少;地勢崎嶇、土地貧瘠,可耕地范圍大約只有30%-40%。城邦居民的正常生活以及城邦秩序的維護逐漸依賴于糧食進口。這些狀況()A.阻礙了農耕文明的誕生 B.導致人口總數(shù)趨于穩(wěn)定C.決定了小國寡民的政體特征 D.為城邦海外殖民提供了動因11.15-16世紀,歐洲若干城市發(fā)生變化。在城市中建起了大量公共建筑,這些建筑外形雄偉華麗,表達了政府對整個城市的控制;軍事設施也不再僅僅是為了防御,而是具有了更多的對外作戰(zhàn)的功能。這些變化表明()A.王權在逐步強化 B.工商業(yè)經濟復興C.市民意識高度發(fā)展 D.城市自治普遍實現(xiàn)12.有學者在評價近代歐洲某運動時說:“它教會我們最重要的東西就是,我們既不是神又不是從外面來巡視世界的衛(wèi)兵,我們是從世界當中來說話的男男女女,必須鼓起勇氣來爭辯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錯誤的。”該運動是()A.地理大發(fā)現(xiàn) B.文藝復興 C.宗教改革 D.啟蒙運動13.1871年3月26日,巴黎公社中央委員會在公報中說:“我們熱誠希望和解,我們滿懷喜悅的心情想實現(xiàn)聯(lián)合,以達到我們努力追求的目的。因此,我們曾向反對我們的人開誠布公地伸出友誼之手?!边@表明巴黎公社的領導者()A.放棄了暴力斗爭的革命方式 B.嘗試以和平的手段實現(xiàn)目標C.極力爭取農民階級的支持 D.積極促進國際工人階級聯(lián)合14.1915年,英國設立軍工部,直接管理200余個工礦企業(yè);1916年,英國又成立勞工部,統(tǒng)籌調配全國人力;1918年,由于糧食供應不足,英國開始實行食物的定量供應。這些舉措()A.是應對經濟危機的臨時之舉 B.借鑒了蘇俄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C.表明政府的職能在逐步擴大 D.促進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形成15.1948年,英國外交大臣貝文對內閣說:我們必須組織并鞏固西方文明中固有的倫理和精神力量,只有在西歐建立受到美國和自治領支持的某種形式的聯(lián)盟……才能實現(xiàn)上述目標。英國政府的主要目標是()A.維持在歐洲的主導地位 B.鞏固西方固有文明倫理C.建立與美國的政治聯(lián)盟 D.對抗蘇聯(lián)在西歐的滲透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5分。16.(14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雨澤奏報康雍乾時期逐漸形成雨澤奏報制度,皇帝要求各級官吏按期以奏折的形式上報地方各地雨澤等相關信息。該制度直至清末仍發(fā)揮作用?;实壑I旨康熙諭旨:每歲于直隸各省,凡雨旸期候、豐歉情形,莫不留心訪察。雖在僻遠,必務周知。雍正諭旨:凡地方水旱災極,皆由人事所致?;虺⒄?,有所闕失,若督撫大吏,不修其職,或郡縣守令,不得其人。乾隆諭旨:直省旬月奏報雨雪。官員奏折蘇州織造李煦奏:六月十八日已得甘露,近復露足……惟山田高壤插蒔稍遲者,約有五六分收成。目下米價亦平,粗者七錢上下,細白者九線、一兩不等。開封等八府暨鄭許等七州并所屬各州縣奏:四月十七日巳時起至面時大沛甘霖……臣復委員分路查勘,得雨盈尺,四野沾足,民心大悅……此誠皇上親賜祈禱,精誠上格之所致也。直隸總督那蘇圖奏:各處麥苗……長者五六寸,短才二三寸,保定一帶……現(xiàn)在地尚潮潤,若月內再得時雨,二麥均可有收,設天時難定,必需豫東二省麥接濟。查上年麥收甚歇,所撥二十萬石之數(shù),已足敷用,似可照上年之數(shù)辦理。——摘編自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清圣祖實錄》《清世宗實錄》《清高宗實錄》等(1)分析說明雨澤奏報制度的功能。(8分)(2)指出影響雨澤奏報制度運行實效的因素。(6分)17.(14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借款修路晚清時期,中國欲修建鐵路,需要巨款,如何籌措?當時學者馬建忠認為,籌之于官,已不可能,因為官府“拮據(jù)已甚”:籌之于民也不行,因為“風氣未開,集股維艱”。無可奈何之下,只有“借洋債之一法”。然而興修鐵道的借款數(shù)額巨大,向誰借?如何借?如何償還?都需要詳細論證。他認為:●是借款,而不是入股。他說:“惜債與入股有別,入股可坐分每年贏余,借債者惟指望按年之利息。中國創(chuàng)行鐵道,綿亙腹地,豈可令洋商入股,鼾眶臥榻之旁!”●不能由在華的西方銀行承辦借債事宜,因為“天下之利,最患中飽”。在華的西方銀行,都是外洋分行,而且只有三四家,不能滿足中國的需要,他們也需再到鄰近洋行籌措,這樣就難免出現(xiàn)從中漁利、互相勾結、壟斷為奸的問題。所以應該“自行承辦,逕往英法都會,與其官、私銀行面行商榷,由我計息,由我定價,一杜居間把持之弊”。此外,所借之款直接在該國購置輪車、機器、鐵軌,“以外洋之銀購外洋之物。既免折耗之費。復無壟斷之虞”?!裥拗F路非一二年所能建成。所以應“并五六年當償之息。一氣借成。以免異日騰挪無所,失信于人”?!駷楸苊忤F路建成之后為洋人所把持。所以在借債之時?!耙磺薪枞跇颂枖?shù),不標姓名,一俟鐵道得利之后,將其券逐漸收回”。即仿效西方的債票法,“債栗書票號,不書姓名,以便輾轉抵用,一如銀票使公司之利厚者歲提一二成,贖回其票。則不言償而自償矣”?!幾酝踯姟吨袊斦贫茸冞w與思想演進》概括說明馬建忠主張的合理之處,并談談你對當時借款修路的看法。(14分)18.(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一則通訊稿為了建設更多的紡織廠新華通訊社記者任家驥著文在晉中平原的腹地,人們拉起電線,鋪起鐵路,以無比的熱情建設起自己的工業(yè)。每天成百輛的火車不分晝夜地開到建設區(qū)……一座新型的現(xiàn)代化工廠正在建設著。這就是規(guī)模宏大的經緯紡織機械制造廠。早在一九五0的下半年,人民政府就決定建設這個工廠,從那時起,熟練的上海工人,就來到這里;許多翻身農民放下了犁耙,走出了家園,來參加這個陌生的工作。他們都知道建設這個工廠就是在建設他們自己的生活。往年在農村里最行銷的是粗布和土布,到了一九五二年的秋天,全國各個村鎮(zhèn)上行銷的是漂白布、花布、藍細布、府綢。今后這一工廠所生產的機器每年將裝備五個到十個新型紡織廠,以便人民有更多更漂亮的布匹,在建設這一工廠的第一年度,由全國各地運到這里來的物資就有四十萬噸。新的、現(xiàn)代化的機械減輕了,或者代替了工人的體力勞動,新的科學的管理方法,先進的蘇聯(lián)經驗,加速了這個工廠的建立。廠里的專門技術學校,培養(yǎng)了各式各樣的工人?!蛱爝€在技術學校學習的小姑娘們,今天已經成為新式精密機械的管理者了?!@個母親工廠將很快的哺育出來大群的子女工廠?!蹇d于《人民畫報》(1953年2月號)有刷減結合所學知識,以“時代風貌”為題寫一則歷史短文。(12分)(要求:表述成文,敘述完整;立論正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條理清晰。)19.(15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貿易霸權之路20世紀上半期,經歷了來自國內和國外的壓力與調整后,美國通過簽署法案或協(xié)定的方式,完成了自身從貿易實力的積累到貿易權力的生成、再到貿易霸權的轉變。階段法案措施簡介第一階段1913年《安德伍德-西蒙斯關稅法案》大幅下調關稅當時歐洲各國對那些既非自己殖民地范圍內,又未與自己簽署貿易協(xié)定的國家,普遍施行高貿易壁壘的政策。美國在1913年仍只滿足于對西半球的統(tǒng)治權,常因此原因遭受貿易歧視,主動給予他國貿易優(yōu)惠,借以換取他國對自己的平等待遇。第二階段1930年《霍利-斯穆特關稅法案》大幅調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