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經濟學》教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0B/1C/wKhkGWZoxsKAGLVfAAJpC9kE4CU262.jpg)
![《微觀經濟學》教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0B/1C/wKhkGWZoxsKAGLVfAAJpC9kE4CU2622.jpg)
![《微觀經濟學》教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0B/1C/wKhkGWZoxsKAGLVfAAJpC9kE4CU2623.jpg)
![《微觀經濟學》教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0B/1C/wKhkGWZoxsKAGLVfAAJpC9kE4CU2624.jpg)
![《微觀經濟學》教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0B/1C/wKhkGWZoxsKAGLVfAAJpC9kE4CU262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微觀經濟學》教案
教學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全面系統(tǒng)地掌握《西方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
了解市場經濟運行的一般原理和政府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依據與方法、手段;幫
助學生利用所學到的經濟學知識解決真實世界中所遇到的各種復雜問題,并作出正確選
擇;同時也為進一步學習其它專業(yè)知識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教學重點和難點:
經濟學的定義,經濟學中若干基本假定;市場均衡,供求理論與政府政策;彈性,
*蛛網理論;基數(shù)效用論,序數(shù)效用論,消費者選擇;長期生產函數(shù),最優(yōu)投入組合,
規(guī)模經濟;完全競爭市場的需求曲線,完全競爭市場的短期均衡;完全壟斷市場,壟斷
競爭市場;完全信息博弈;分配理論;公共產品,公共選擇;*福利經濟理論。
宏觀部分:國民經濟循環(huán)體系與循環(huán)流量圖;國內生產總值的核算方法;兩部門模
型;均衡國民收入的決定;乘數(shù)原理;兩部門的IS曲線;LM曲線的定義及其推導;財
政政策;貨幣政策;通貨膨脹;失業(yè)的經濟學解釋;經濟周期的含義與類型。
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考核方法及實踐:
密切關注經濟學前沿及最新發(fā)展動態(tài)并引入到教學過程之中。教學方法上通過制作
課件、運用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教學平臺拓展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主要是課堂教授,
啟發(fā)式教學;安排二次社會實踐活動;二次總結、復習課采用多媒體教學。考核方法…
般以閉卷考試方式進行。
第一章導論
學習目標:通過講授要求學生了解經濟學的含義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掌握西方經
濟學的基本概念;了解西方經濟學的形成和發(fā)展及對西方經濟學的總體
認識。
講授難點:機會成本和生產的可能性邊界
講授重點:資源的稀缺性和人類欲望的無限性
§1、西方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一、什么是西方經濟學
Economy-----"經濟"一詞,起源于古希臘的家政管理(亞里士多德(Aristotes,
前384—前322年),古希臘著名哲學家和科學家,他的經濟思想主要見之于《政
治學》和《倫理學》。他認為,經濟一詞應包括兩個內容:一是研究家庭關系,除
夫妻關系外,主要是研究奴隸主與奴隸的關系;二是研究致富技術。
經濟:1、產出/投入的最優(yōu)化,致富之路;2、經幫濟世;3、生產關系
(1)經濟學的含義
經濟學是一門實踐性的社會科學,內容博大龐雜,分支眾多,研究者陣營強大,
因而難以有標準的定義。這里給出若干定義,以見其內涵。
定義一、經濟學是對經濟理論的研究和考察。
定義二、經濟學是“研究如何利用稀缺的資源以生產有價值的商品,并將它們分配
給不同的個人”的科學(薩謬爾森)。書P3頁
其他含義:“企事業(yè)的經營管理方法和經驗,對某一經濟部門或問題的集中研究成
果?!?/p>
二、西方經濟學基本概念
經濟學:研究社會如何利用稀缺資源以生產有價值的商品,并將它們分配給不
同的個人(的學科)一薩謬爾森?;蛘?,研究如何用盡可能少的支出,以取得所期
望的目的的原理或方法的科學。
經濟學的定義后隱含了經濟學的兩大核心思想,即物品是稀缺的,社會必須有
效率地利用他們的資源。
1.稀缺性:資源稀缺與無窮欲望的基本經濟矛盾
稀缺性指相對于人們無限的需要而言,再多的資源也是不夠的,稀缺的。資源
的稀缺性是相對的,相對與人們無限的需要,資源總是稀缺的。
但這并不否認人類的無窮欲望。沒有無窮的欲望人類社會和文明就不會進步,
但是也造成了很多問題,如污染,過度開發(fā)等,對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造成了威脅。
“人心不足蛇吞象”,“存天理,滅人欲?!?/p>
2.資源配置:經濟學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資源的稀缺性和欲望的無限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如何解決這個矛盾,就是
經濟學要研究的主要問題,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資源配置問題。
資源配置: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生產出最多的產品,最大限度的滿足人們
的需要。這個定義與經濟學的定義比較類似,因為經濟學研究的就是資源配置問題。
3、資源配置的四個基本經濟問題
資源配置是如何把資源分配于各種用途。一種資源有很多用途,如鋼鐵,可以
制造飛機、輪船、大炮等等。到底生產什么?怎樣進行選擇?選擇包括三個方面的
問題。
(1).生產什么,生產多少(What?)
一噸鋼鐵生產什么,汽車還是飛機?若生產飛機,生產多少最好?
(2).如何生產(How?)
用什么方法生產。如蔬菜,用大棚生產還是傳統(tǒng)的生產?是資本密集型生產,
還是資金、技術密集型生產?也要做出選擇。
(3).為誰生產(forwhom?)
是分配問題。生產出的產品分配給誰?
以上是由資源配置而產生的三個基本經濟問題。這三個問題如何解決,在不同
的經濟制度下,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4).何時生產(When?)
4、基本經濟問題的三種不同解決方式:三種經濟制度
(經濟制度與經濟體制的區(qū)別:在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中對此有明確的區(qū)分,經濟制
度指人類社會發(fā)展一定階段上占主要地位的生產關系的總和。也稱社會經濟結構。
如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經濟體制在一定的經濟制度下,生產關系的具體形式以及組
織管理和調節(jié)國民經濟的制度、方式、方法的總和。如市場經濟體制。但在西方經
濟學著作中,沒有非常明確的劃分,經濟制度和經濟體制經常通用,如薩繆爾森《經
濟學》中稱市場經濟為經濟制度。在我國強調二者的不同是為了說明市場經濟是一
種體制,社會主義制度中可以有這種體制而不改變社會主義制度。
(1).計劃經濟
生產資料國家所有,靠計劃當局的指令性計劃解決基本經濟問題。(分別說明
三種情況)計劃當局象管理一個大公司那樣管理一個國家的經濟運行。在生產力不
發(fā)達的情況下,計劃經濟有其必然性和優(yōu)越性,可以集中有限的資源實現(xiàn)既定的經
濟發(fā)展目標。但在生產力越來越發(fā)達以后,管理就會出現(xiàn)困難,漏洞也越來越多,
計劃經濟就無法有效地進行資源配置了。
(2).市場經濟
市場經濟:是一種主要由個人和私人企業(yè)決定生產和消費的經濟制度。(摘自
薩繆爾森《經濟學》)
市場經濟體制下三個經濟問題是如何解決的?廠商生產什么產品?取決于消費
者的貨幣選票,也就是取決于消費者的需求。如消費者喜歡史泰龍的動作片,好來
塢就要不停地的拍攝類似的動作片。如何生產?取決于不同生產者之間的競爭。在
市場競爭中,生產成本低,效率高的生產方法必然取代成本高的生產方法。如日本
的紡織工人每小時的工資在10美圓以上,中國的紡織工人每月只有兒百上千元人
民幣,在日本,紡織業(yè)應少雇工人,實行資本技術密集型的生產方式。而中國則適
宜勞動密集型的生產方式。這樣才能實現(xiàn)成本最低。為誰生產,是分配問題,市場
經濟中,分配的原則是按要素分配。(與按勞分配不同)。
市場經濟的運轉是靠市場價格機制的調節(jié)實現(xiàn)的。與計劃經濟不同。但市場經
濟也不是萬能的,市場機制也存在著缺陷,也存在“市場失靈”的現(xiàn)象,在最后一
章我們會專門學習這個問題。
純粹的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都各有其利弊,所以現(xiàn)實中的經濟制度大都是一種
混合的經濟制度。
(3)混合經濟
既帶有市場成分又有指令成分的經濟制度。經濟問題的解決既依賴于市場價格
機制,又有政府的調控和管制。如對于壟斷行為,政府就要干預。如美國和中國都
是混合經濟制度,只不過美國的市場成分多一些,中國的計劃成分多一些。
5、經濟思維方式(經濟活動準則):機會成本和生產可能性邊界
(1)機會成本:(廣義)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放棄的東西稱為機會成本
書例P3頁實現(xiàn)機會成本最小,是經濟活動行為方式的基本準則之一。
(2)生產可能性邊界:在一定的技術水平下把既定資嫄用于生產兩種產品的最大產量組
合點的曲線。書P4頁
6、資源利用
資源利用,就是人類社會如何更好地利用現(xiàn)有的稀缺資源,使之生產出更多的物品。
(1)為什么資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充分就業(yè)"(FullEmployment)問題。
(2)在資源既定的情況下,為什么產量有時高有時低?“經濟波動與經濟增長”
問題。
(3)商品社會貨幣購買力的變動對“大炮與黃油的矛盾”所引起的各種問題的解決都影
響很大。“通貨膨脹(緊縮)”(Inflation,Deflation)問題。
7、效率與最優(yōu)化
要想用有限的資源生產出最多的產品,在生產時必須做到有效率:在不使其他
人的境況變壞的前提下,--項經濟活動如果不再有可能增進任何人的經濟福利,那
么這項經濟活動就是有效率的,稱帕累托效率。
§2、西
西方經濟學的發(fā)展分為4個主要階段:
1.重商主義:經濟學的早期階段
15世紀一17世紀中期
2.古典經濟學(PoliticalEconomy):經濟學的形成時期
17世紀中期一19世紀70年代
(亞當?斯密:古典經濟學集大成者當?斯密(SmithAdam,1723-1790)英國倫
理學家,經濟學家,集重農學派和重商主義理論之大成而為古典政治經濟學理論體
系的創(chuàng)立者,主要著作為《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又名《國富論》。斯密
研究經濟問題的出發(fā)點是“經濟人”,即人的利己本性。繼承了英法古典經濟學家
把研究的重點從流通領域轉向生產領域的傳統(tǒng),同時批判了重商主義認為對外貿易
是致富源泉的錯誤觀點,也擺脫了“只有農業(yè)才創(chuàng)造財富”的重農主義的片面看
法。他系統(tǒng)地闡述了勞動價值論的基本原理,并據此提出了利潤和地租是勞動創(chuàng)造
的價值的一部分。他反對國家干預經濟,主張自由放任,其“看不見的手”的著名
論斷至今仍是經濟學家們熱烈爭論的話題之一。)
(美國的唐斯博士列舉了對世界產生重大影響的16部巨著中,其中有3部經濟
學著作:
《國富論》,亞當?斯密,1776年發(fā)表。他通常被認為是微觀經濟學的創(chuàng)始人。
回憶1776年還發(fā)生了什么大事?美國《獨立宣言》發(fā)表的那一年。二者在同一年
并非巧合,西方經濟學是為當時新興的資產階級服務的,是隨著資本主義制度的誕
生而誕生的。我國當時是清朝興旺時期,斯密在《國富論》中談到過中國,他當時
認為,中國的封建制度阻礙了經濟的發(fā)展,中國的經濟已經不可能再往高處走了。
后來的事實證明了他的預計是非常準確的。
《人口論》,馬爾薩斯,1798年發(fā)表,只有短短的5萬多字,在這部書中,馬
爾薩斯認為地球人口的增長是兒何增長,即以指數(shù)方式增長,而生產和生活資料則
是代數(shù)增長,若干年后,地球將人滿為患,此書一發(fā)表,立即引起恐慌,引起了人
們對此書的痛斥,但一旦出現(xiàn)人口危機,人們又大加贊賞。中國也有個“馬爾薩斯”
叫馬寅初,文革時任北大校長,他回浙江老家考察后,懷著焦慮的心情提出了他的
《新人口論》,希望提高人口質量,控制人口數(shù)量,否則,中國的人口問題將遺患
子孫。當時中國向蘇聯(lián)學習,鼓勵生育,人多力量大,人定勝天等一些唯心主義思
想的指導,使中國失去了控制人口數(shù)量的最佳時期。當時康生說馬寅初是中國的馬
爾薩斯,就被打倒了?,F(xiàn)在我們都是受害者。
《資本論》,大家都很熟悉,不再多講。以前我們把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奉若神
明,實際上,馬克思的經濟理論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只是一種普通的經
濟理論,也有它的時代局限性。所以不管是什么理論或是什么人,都不能神話,否
則就有愚民的嫌疑了。)
經濟學史上第一次革命:《國富論》出版
3.新古典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的形成與建立時期
19世紀70年代一20世紀30年代
經濟學史上的第二次革命:邊際革命。
邊際(marginal)
4.當代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的建立與發(fā)展時期
(1)凱恩斯革命時期:20世紀30年代一50年代
經濟學史上的第三次革命:凱恩斯革命
凱恩斯革命
(KeynesJohnMaynard,1883-1946,現(xiàn)代最有影響的英國資產階級經濟學家。
多次擔任英國政府要職,曾任英財政部高級官員,主要著作為《就業(yè)、利息和貨幣
通論》。針對資本主義社會周期性的經濟危機,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論,認為有效需
求不足是由于三大基本心理規(guī)律(消費傾向遞減規(guī)律-導致消費需求不足,資本邊
際效率遞減規(guī)律和流動偏好規(guī)律即容易流動的資產為人們所偏好因而喜歡以現(xiàn)金
形式保存一部分資產-導致投資需求不足);提出了投資“乘數(shù)”理論,認為如果
投資支出或政府支出有一定增加,必定導致國民收入成倍增加。據此,凱恩斯強調
實行國家宏觀調控,通過貨幣政策和財政政府刺激消費、投資和提高“資本邊際效
率,擴大商品與資本輸出政策,加之福利政策等,以調節(jié)國內階級利益矛盾、熨平
周期性經濟波動,促進資本主義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由凱恩斯開始,西方經濟學便分為
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而宏觀經濟學更多地涉及到社會經濟問題,涉及國家如
何管理社會經濟的問題和采取何種經濟政策促進實現(xiàn)社會經濟發(fā)展、解決社會中不
同利益矛盾實現(xiàn)社會穩(wěn)定問題。)
(2)凱恩斯主義發(fā)展時期:20世紀50、60年代
經濟學史上的第四次革命:斯拉伐革命
(3)自由放任思潮的復興時期:20世紀70年代以后
經濟學史上的第五次革命:貨幣主義革命
經濟學史上的第六次革命:理性預期革命
§3、西方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一、微觀經濟學
1、微觀經濟學:以單個經濟單位為研究對象,通過研究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
行為和相應的經濟變量單項數(shù)值的決定來說明價格機制如何解決社會資源的配置
問題。
核心問題:價格機制如何解決資源配置問題?
(1)研究的對象是單個經濟單位(居民與廠商,Households;Firm/
Businesses)的經濟行為。
(2)解決的問題是資源配置。
(3)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
價格是一只“看不見的手”。
(4)研究方法是個量分析。
2、微觀經濟學的三個基本假定
(1)市場出清(ClearingMarket):商品價格具有充分的靈活性,使市場的需求
與供給迅速到平衡,可以實現(xiàn)資源的充分利
用,不存在資源閑置或浪費。
(2)完全理性。個體最優(yōu)化行為起著關鍵的作用,它是“價格調節(jié)使整個社會的
資源配置實現(xiàn)最優(yōu)化”的前提。(經濟行為是理性的。西方經濟學家認為,人都是
自私的,他首先要考慮自己的經濟利益,在做出一項經濟決策的時,對各種方案進
行比較,選擇一個花費最少,獲利最多的方案。這樣的人就是“經濟人”,有理性
的經濟行為。理性的行為也可以表述為:產生最優(yōu)化的行為。一個經濟社會的三個
基本組織結構:(分析它們的理性經濟行為)
(1)消費者:花一定的收入進行消費,使自己獲得最大的滿足。即效用最大
化。
(2)生產者:利潤最大化。
(3)政府:對既定目標尋求最優(yōu)化決策。如政府建立社會保障體系,要尋求如
何以最少的投入讓絕大多數(shù)人享受最大的保障,如何做到公平等等。
問題:某位華僑捐資興建一所學校,是否符合“經濟人”假設?這種行為也是
合乎理性的。因為每個人追求的個人利益,不僅包括物質利益,同樣也有精神利益,
他捐資興建學校,雖然未獲經濟利益,但精神上得到了滿足,也是合乎理性的。理
性行為的含義可以延伸為:人在經濟生活中不會做與己無利(更準確地說是無益)
的事。
(3)完全信息。消費者和廠商可以免費、迅速、全面地獲得各種市場信息。(假
設從事經濟活動的主體對各種信息都充分了解。比如對于消費者來說,完全的信息
是指消費者了解欲購商品的價格、性能、使用后自己的滿足程度等等。
這兩個假設在現(xiàn)實中并非完全符合實際,能不能說假設就沒有意義呢?并非如
此,經濟分析做出假定,是為了在影響人們經濟行為的眾多因素中,抽出主要的、
基本的因素,在此基礎上,可以提出一些重要的理論來指導實踐。假設是理論形成
的前提和條件。但假設在大體上不違反實際。)
生產要誨的賺弓HWt
如圖所示,圖中的左、右兩個方框各表示公眾(消費者)和企業(yè)(廠商)。單
個消費者和單個廠商分別以產品的需求者和產品的供給者的身份出現(xiàn)在產品市場
上,又分別以生產要素的供給者和生產要素的需求者的身份出現(xiàn)在生產要素市場
上。圖中的上、下兩個橢圓各表示產品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圖中的實線、虛線各
表示需求關系和供給關系。消費者和廠商的經濟活動通過產品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
的供求關系的相互作用而聯(lián)系起來。消費者的經濟行為表現(xiàn)為在生產要素市場上提
供生產要素,如提供一定數(shù)量的勞動、土地等,以取得收入,然后,在產品市場上
購買所需的商品,進而在消費中得到最大的效用滿足。廠商的經濟行為表現(xiàn)為在生
產要素市場上購買所需的生產要素,如雇傭一定數(shù)量的工人、租用一定數(shù)量的土地
等,以進行生產,進而通過商品的出售獲得最大的利潤。
二、宏觀經濟學
1、宏觀經濟學:是以整個國民經濟為研究對象,通過研究經濟中各有關總量的決定
及其變化,來說明社會資源如何才能夠得到充分利用。
(1)研究的對象是整個經濟;
(2)解決的問題是資源利用;
(3)中心理論是國民收入理論;
(4)研究方法是總量分析。
2、宏觀經濟學的基本假定:
(1)市場機制是不完善的;
(2)政府有能力調節(jié)經濟,糾正市場經濟的缺陷。
主張:政府應該而且能夠調控一國經濟。
§4、西方經濟學研究的內容(略講)
實證經濟學與規(guī)范經濟學
NormativeEconomics
PositiveEconomics
?實證分析方法與工具
?經濟模型
1、實證經濟學:試圖超脫、排除一切價值判斷,只研究經濟本身的內在規(guī)律;并
根據這些規(guī)律,分析和預測人們經濟行為的效果。
實證經濟學要回答“是什么"(thewaythingsare;whatis)的問
題。
2、規(guī)范經濟學:以一定的價值判斷為基礎,提出某些標準作為分析處理經濟問題
的標準,
樹立經濟標準的前提,作為制定經濟政策的依據,并研究如何才能符
合這些標準。
規(guī)范經濟學要回答“應該是什么"(whatoughttobe)的問題。它往往
涉及到社會意義。
3、經濟模型:是用來描述所研究經濟事物的有關經濟變量之間相互關系的理論構
架。
經濟模型的形式:
?文字語言形式;
?兒何圖形形式;
?數(shù)學方程形式。
4、經濟模型的內生變量、外生變量和參數(shù)
(1)內生變量:在經濟模型中,模型(內部)所要決定(數(shù)值)的變量。
(2)外生變量:由經濟模型以外的因素所決定的已知變量。它是模型據以建
立的外部條件。
(3)(模型)參數(shù):數(shù)值通常不變的變量,也可以理解成可變的常數(shù)。
理論的形成
理論的表述方式(1)敘述法(口述法)
(2)列表法(算術表示法)
(3)圖形法(幾何表示法)
(4)模型法(代數(shù)表示法)
靜態(tài)分析、比較靜態(tài)分析和動態(tài)分析
(1)靜態(tài)模型。全部變量沒有時間先后上的差別,所有變量都屬于同一個
時期。
(2)動態(tài)模型。動態(tài)模型需要區(qū)分變量在時間上的先后差別(順序,時序),
研究不同時點上的變量之間的相互關系。主要是考慮模型中的變量所屬的時間。
靜態(tài)分析與靜態(tài)模型相聯(lián)系。它是根據既定的外生變量值來求得內生變量值
的方法。
目的:考察在既定的條件下,某一經濟事物在經濟變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實現(xiàn)
的均衡狀態(tài)的特征。
動態(tài)分析與動態(tài)模型相聯(lián)系。動態(tài)分析是在引進時間變化序列的基礎上,
研究不同時點上的變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狀態(tài)的形成和變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目的:考察在時間變化過程中的均衡狀態(tài)的實際變化過程。
比較靜態(tài)分析與靜態(tài)模型相聯(lián)系,研究外生變量變化對內生變量的影響方式,以及
分析、比較不同數(shù)值的外生變量下內生變量的不同數(shù)值的方法。目的:考察當原有
的條件發(fā)生變化時,原有的均衡狀態(tài)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并且比較分析新舊均衡狀態(tài)。
學西方經濟學的三個理由
為什么要學習西方經濟學,我的體會是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學習經濟學有助于了解你生活的世界,有許多經濟問題會使引
起你的好奇心。為什么市中心的房價高?航空公司往返機票低?為什么明星得到的
報酬高?為什么有時通貨膨脹,有時通貨緊縮?為什么現(xiàn)在工人下崗失業(yè)的
多?……這些問題恰恰是經濟學課程可以幫助你回答的問題。
第二個原因是,經濟學將使你精明地參與經濟,在你日常生活中你要做出許多
經濟抉擇,是升學還是就業(yè)?多少收入用于支出?多少用于儲蓄?多少用于投資?
你是一個公司老板你要決定對你的產品收取多高的價格,學習經濟學本身不會使你
富有,但它將給你一些有助于你努力致富的手段。
第三個原因是,它將使你更加理解經濟政策的潛力與局限性。為什么我們國家
要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為什么我們要實行再就業(yè)政策等。這些問題不僅是
北京中南海決策者們的事,也是我們老百姓牽掛的事。因此,經濟學可以運用到生
活中的許多方面。無論以后你閱讀報紙;管理企業(yè)、政府機關或者你就是一個普通
的消費者,你都會為你學習過經濟學而感到欣慰。
第二章供求理論
教學目的:明確需求與供給的?般原理及其內容,掌握彈性的一一般原理及主要類型,并
據此分析解決問題,總攬西方經濟學的理論體系。
教學要求:闡明需求與供給的一般原理,重點介紹需求、供給的概念、影響因素、需求
與供給的函數(shù)和圖像、以及需求變動和供給變動,最終運用供求原理研究市
場均衡,熟練掌握需求彈性、供給彈性的含義及相關計算。
本章重點和難點:需求與供給的-一般原理、需求價格彈性為教學重點。各種彈性的計算
以及運用供求原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是難點。
§1、需求
1.需求的概念
需求是指消費者在某一特定的時期內,在每一個價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夠購買的
商品數(shù)量。
分析:根據定義,需求是指既有購買欲望又有購買能力的有效需求。缺少這兩
個條件中任何一個都不能算作需求,而只是潛在需求。
2.影響需求的因素
一種商品的需求數(shù)量是由許多因素決定的。其中主要的因素有:該商品的價格、消費者
的收入水平、相關商品的價格、消費者的偏好和消費者對該商品的價格預期等。它們各
自對商品的需求數(shù)量的影響如下:
?商品的H身價格(P)。般說來,一種商品的價格越高,該商品的需求璇會越小。相反,價
格越低需求璇會越大。
.消費司的收入(I)o對于多數(shù)正常商品來說當消費者的收/冰¥據高時,就會增解寸商品的
需求量。相反,當消費者IW冰平下降時,就會減少對商品的需求量。
.相關商品㈣介格(互補品價格Px,替代相價格Py)o腎種商陋:身的介格僻身變而和它
相關的其它商品的價格發(fā)生變化時,這種商品本身的需求量也會發(fā)例匕
相關商品包括互補品和替代品。當…種商品的價格提高,其互補品的需求量就會減少。
相反,價格降低,其互補品的需求量就會增加。例如:當照相機的價格不變而膠卷的價
格上升時,膠卷的需求量會減少,照相機的需求量也會因此而減少。當一種商品的價格
提高,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就會增加。相反,價格降低,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就會減少。例
如:當豬肉的價格不變而雞蛋的價格上升時,雞蛋的需求量會減少,雞蛋的替代品如豬
肉的需求量就會增加。
?消費者的偏好(F)。由于廣告宣傳、新產品出現(xiàn)等原因,消費者的偏好可能發(fā)
生變化,從而影響商品的需求量。當消費者對某種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強時,該商
品的需求量就會增加。相反,偏好程度減弱,需求量就會減少。
?消費者對商品的價格預期(Pe)。當消費者預期某種商品的價格在下一期會上
升時,就會增加對該商品的現(xiàn)期需求量。當消費者預期某商品的價格在下一期會
下降時,就會減少對該商品的現(xiàn)期需求量。
一種商品的需求量可以看成是所有影響該商品需求量的因素的函數(shù)。即:
為簡化分析,假定其他條件保持不變,把一?種商品的需求量僅看成是該商品的價格的函
數(shù)。即:
其中,Q"表示商品的需求量。
3、需求的表達
商品的需求量和商品價格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可以分別用商品的需求表和需求曲線來表示。
商品的需求表是表示某種商品的各種價格和與各種價格相對應的該商品的需求數(shù)量之
間關系的數(shù)字序列表。
3例:
某商品的需求表
價格(元/公斤)市場需求量(噸)
1110
290
377.5
467.5
562.5
660
當價格為1元/公斤時',商品的市場需求量為110噸;當價格為2元/公斤時,商品的市
場需求量為90噸;依次類推,當價格漲到6元/公斤時,商品的市場需求量降至60噸。
需求曲線是表示商品的價格和需求量之間關系的曲線。如圖所示,橫軸0Q表示商品的
表示因變量Q。
需求曲線可以是直線型的,也可以是曲線型的。當需求函數(shù)為一元一次線性函數(shù)時,相
應的需求曲線是一條直線。當需求函數(shù)為非線性函數(shù)時,相應的需求曲線是一條曲線。
線性需求函數(shù)的通常形式為:
(a、B為常數(shù),且a、P>0)
以需求函數(shù)為基礎的需求表和需求曲線都反映了商品的價格變動和需求量變動二者之
間的關系,由需求法則來加以說明。需求法則即假定其他影響需求的因素不變的條件下,
商品的價格和需求量成反方向變動的規(guī)律。
4、需求定理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某商品的需求量與價格之間成反方向變動,即需求量隨著商
品本身價格的上升而減少,隨商品本身價格的下降而增加。注意:需求定理的假設條
件?如何理解?討論:需求定理的例外。
需求法則的例外情況包括:第一,以英國經濟學家吉芬而得名的“吉芬商品”,在特
定條件下當價格下跌時,需求量會減少;而價格上漲時,需求量反而增加。第二,某些
炫耀性消費的商品,如珠寶、文物、名畫、名車等。這類商品的價格已成為消費者地位
和身份的象征。價格越高,越顯示擁有者的地位,需求量也越大;反之,當價格下跌,
不能再顯示擁有者的地位時,需求量反而下降。第三,某些商品的價格小幅度升降時,
需求量按正常情況變動;大幅度升降時,人們會因不同的預期而采取不同的行動,引起
需求量的不規(guī)則變化,如證券、黃金市場常有這種情況。其需求曲線可能表現(xiàn)為其他不
規(guī)則形狀。5、需求量變動與需求變動
需求量的變動和需求的變動都是需求數(shù)量的變動,它們的區(qū)別在于引起這兩種變動的因
素是不相同的,而且,這兩種變動在幾何圖形中的表示也是不相同的。
需求量的變動是指在其它條件不變時,由商品的價格變動所引起的該商品的需求數(shù)量的
變動。在兒何圖形中,需求量的變動表現(xiàn)為商品的價格-需求數(shù)量組合點沿著同?條既
定的需求曲線的運動。如圖所示,隨著商品價格變動所引起的需求數(shù)量的變動,b點沿
著同一條既定的需求曲線運動到a點,又從a點運動到c點。
需求的變動是指在某商品價格不變的條件下,由于其它因素變動所引起的該商品的需求
數(shù)量的變動.在兒何圖形中,需求的變動表現(xiàn)為需求曲線的位置發(fā)生移動,表示整個需
求情況的變化。
§2、供給理論
1、供給(SUPPLY)函數(shù)
一種商品的供給是指生產者在一定時期內在各種可能的價格下愿意而且能夠提供出售
的該商品的數(shù)量。
分析:根據定義,供給是指既有提供出售愿望又有提供出售能力的有效供給。缺少
其中任何一個條件都不能算作供給。
一種商品的供給數(shù)量是由許多因素決定的。其中主要的因素有:該商品的價格、生產的
成本、生產的技術水平、相關商品的價格和生產者對該商品的價格預期等。它們各自對
商品的供給數(shù)量的影響如下:
?商品的自身價格(P)0一般說來,一種商品的價格越高,供給量就越大。相反,
商品的價格越低,供給量就越小。
?生產的成本(C)o在商品自身價格不變的條件下,生產成本增加會減少利潤,從
而使商品的供給量減少。相反,生產成本下降會增加利潤,從而使商品的供給量
增加。
?生產的技術水平(T)o在一般情況下,生產技術水平提高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會
增加利潤,,從而使商品的供給量增加。相反,生產技術水平降低,使商品的供
給量減少。
?相關商品的價格(互補品價格Px,替代品價格Py)。當一種商品本身的價格保持
不變,而和它相關的其它商品的價格發(fā)生變化時,這種商品本身的供給量也會發(fā)
生變化。
相關商品包括互補品和替代品。當一種商品的價格提高,其互補品的供給量就會增加。
相反,價格降低,其互補品的供給量就會減少。例如:當VCD機的價格不變而VCD碟的
價格上升時,VCD機的供給量就會隨VCD碟的供給量的增加而增加。當一種商品的價格
提高,其替代品的供給量就會減少。相反,價格降低,其替代品的供給量就會增加。例
如:當玉米的價格不變而小麥的價格上升時,小麥的耕種面積就會增加,而玉米的耕種
面積就會隨之減少。
?消費者對商品的價格預期(Pe)。當生產者預期某種商品的價格在下一期會上升
時,就會在制定生產計劃時增加對該商品的供給量。當生產者預期某商品的價格
在下一-期會下降時,就會在制定生產計劃時減少對該商品的供給量。
一種商品的供給量可以看成是所有影響該商品供給量的因素的函數(shù)。即:
(弓典……)
為簡化分析,假定其他因素均不發(fā)生變化,把一種商品的供給量僅看成是該商品價格的
函數(shù)。即:
其中,Q'表示商品的供給量。
2、供給表和供給曲線
商品的供給量和商品價格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可以分別用商品的供給表和供給曲線來表示。
商品的供給表是表示某種商品的各種價格和與各種價格相對應的該商品的供給數(shù)量之
間關系的數(shù)字序列表。
例:
某商品的供給表
價格(元/公斤)市場供給量(噸)
110
253
377.5
4100
5115
6122.5
當價格為1元/公斤時,商品的市場供給量只有10噸;當價格為2元/公斤時,商品的
市場供給量為53噸;依次類推,當價格漲到6元/公斤時,商品的市場供給量增加到122.5
噸。
供給曲線是表示商品的價格和供給量之間關系的曲線。如圖所示,橫軸0Q表示商品的
數(shù)量,縱軸0P表示商品的價格,曲線S表示供給曲線。
p
s
如同需求曲線,供給曲線可以是直線型的,也可以是曲線型的。當供給函數(shù)為一元一次
線性函數(shù)時,相應的供給曲線是一條直線。當供給函數(shù)為非線性函數(shù)時,相應的供給曲
線是一條曲線。線性供給函數(shù)的通常形式為:
(6、丫為常數(shù),且6、Y>0)
建立在供給函數(shù)基礎上的供給表和供給曲線都反映了商品的價格變動和供給量變動二
者之間的關系,由供給法則來加以說明。供給法則即假定其他影響供給因素不變的條件
下,商品的價格和供給量成同方向變動的規(guī)律。
4、供給定理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某商品的供給量與價格之間成同方向變動,即供給量隨著商
品本身價格的上升而增加,隨商品本身價格的下降而減少。
注意:供給定理的假設條件。
討論:供給定理的例外。
供給法則的例外情況有:第一,勞動,當工資增加到一定程度時,如果繼續(xù)增加,則勞
動的供給量不僅不會增加,反而會減少。第二,某些特殊商品,如土地、文物等,由于
受各種條件限制,其供給量是固定的,無論價格如何上升,其供給量也無法增加。
5、供給量變動與供給變動
供給量的變動和供給的變動都是供給數(shù)量的變動,它們的區(qū)別在于引起這兩種變動的因
素是不相同的,而月.,這兩種變動在幾何圖形中的表示也是不相同的。
供給量的變動是指在其它條件不變時,由商品的價格變動所引起的該商品的供給數(shù)量的
變動。在兒何圖形中,供給量的變動表現(xiàn)為商品的價格-供給數(shù)量組合點沿著同一條既
定的供給曲線的運動。如圖所示,隨著商品價格變動所引起的供給數(shù)量的變動,b點沿
著同?條既定的供給曲線運動到a點,又從a點運動到c點。
供給的變動是指在某商品價格不變的條件下,由于其它因素變動所引起的該商品的供給
數(shù)量的變動。在幾何圖形中,供給的變動表現(xiàn)為供給曲線的位置發(fā)生移動,表示整個供
給情況的變化。
§3市場均衡理論
一、均衡(Equilibrium)
均衡:在經濟學中,是指經濟中各種對立的、變動著的力量處于一種力量相當、相對
靜止、不再變動的狀態(tài)。
均衡:局部均衡與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Partial~)是就單個市場或部分市場的供求與價格之間的關系和均衡
狀態(tài)進行分析。
一般均衡(General是就一個經濟中所有市場的供求與價格之間的關系和均衡
狀態(tài)進行分析,強調市場之間的影響。
一種商品的均衡價格是指該商品的市場需求量和市場供給量相等時的價格。
均衡數(shù)量是指在均衡價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數(shù)量。
二、均衡價格的決定
均衡價格是在市場需求和供給這兩種力量的自發(fā)調節(jié)下形成的。從兒何上,一種商品市
場的均衡出現(xiàn)在該商品的市場需求曲線和市場供給曲線相交的交點(即均衡點)上。均
衡點上的價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即均衡價格和均衡數(shù)量。如圖所示,市場需求曲線D和市
場供給曲線S相交于E點,E點即均衡點。在均衡點E,均衡價格為7,均衡數(shù)量為②。
PA
除了幾何圖形外,均衡價格決定模型還可以被表示為三個聯(lián)立的方程:
Q*--3+r*P
其中,a、0、6、丫均為常數(shù),且均>0。
例:
某商品均衡價格的決定
價格(元/公斤)市場需求量(噸)市場供給量(噸)
111010
29053
377.577.5
467.5100
562.5115
660122.5
可見,該商品的均衡價格F為3元/公斤,均衡數(shù)量0為77.5噸。
三、均衡價格的變動
一種商品的均衡價格是由該商品的市場需求曲線和市場供給曲線的交點所決定的。因
而,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的位置移動都會使均衡價格發(fā)生變動。
(-)需求的變動對均衡價格的影響
需求的變動表現(xiàn)為需求曲線的位置發(fā)生移動。在商品價格不變的前提下,如果其他因素
變化引起需求增加,則需求曲線向右平移,如由下圖中的以曲線向右平移到D?曲線的位
置;反之,如其他因素變化引起需求減少,則需求曲線向左平移,如由下圖中的口曲線
向左平移到D3曲線的位置。由需求變動所引起的需求曲線的位置發(fā)生移動,表示在每一
個既定的價格水平需求量都增加或減少了。
在供給不變的前提下,需求增加,則需求曲線向右平移,從而使均衡價格和均衡數(shù)量都
增加,如下圖中的均衡點由日移至E,,相應,均衡價格由R上升至P2,均衡數(shù)量由《
增加至Qz;反之,需求減少,則需求曲線向左平移,從而使均衡價格和均衡數(shù)量都減少,
如下圖中的均衡點由日移至E:“相應,均衡價格由R下降至P:“均衡數(shù)量由“減少至
Q3O即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需求變動分別引起均衡價格和均衡數(shù)量的同向變動。
(-)供給的變動對均衡價格的影響
供給的變動表現(xiàn)為供給曲線的位置發(fā)生移動。在商品價格不變的前提下,如果其他因素
變化引起供給增加,則供給曲線向右平移,如由下圖中的Si曲線向右平移到尖曲線的位
置;反之,如其他因素變化引起供給減少,則供給曲線向左平移,如由下圖中的團曲線
向左平移到S3曲線的位置。由供給變動所引起的供給曲線的位置發(fā)生移動,表示在每一
個既定的價格水平供給量都增加或減少了。
在需求不變的前提下,供給增加,則供給曲線向右平移,從而使均衡價格下降和均衡數(shù)
量增加,如下圖中的均衡點由El移至Ez,相應,均衡價格由Pl下降至P2,均衡數(shù)量由
Qi增加至Q2;反之,供給減少,則供給曲線向左平移,從而使均衡價格上升和均衡數(shù)量
減少,如下圖中的均衡點由日移至E3,相應,均衡價格由R上升至P3,均衡數(shù)量由a
減少至Q”即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供給變動分別引起均衡價格的反向變動和均衡
數(shù)量的同向變動。
四、供求定理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需求變動分別引起均衡價格與均衡數(shù)量同方向變動;供給變
動分別引起均衡價格反方向變動,均衡數(shù)量同方向變動。
五、價格政策
單純依靠市場價格(供求關系)自發(fā)調節(jié),結果具有不完善性:
(1)供求關系所決定的價格在短期可能是合適的,在長期可能會對生產產生不利影響;
(2)由供求所決定的價格可能會產生負面影響。
因此,需要政府實施某些價格政策進行調整糾正。(糧食價格、車票價格)
1、支持價格:所謂“支持價格”P41頁;支持了誰?
是政府為了支持某一行業(yè)的發(fā)展,對該行業(yè)產品規(guī)定的高于市場均衡價格的最低價
格。如果政府認為由市場供求力量自發(fā)決定的某種產品的價格太低,不利于該行業(yè)的發(fā)
展,政府就可以對該產品實行支持價格。支持價格總是高于市場均衡價格。農產品生產
周期比較長,而且其需求的價格彈性比較小。過低的農產品價格會降低農戶的收益,
挫傷農民的積極性,谷賤傷農。因此,許多國家的政府對農產品實行支持價格。
為了實行支持價格需要政府:A.收購過剩商品,出口、援助、儲備、開發(fā)新用途;B.對
該產品生產實行產量限制。02-8
2、限制價格:P42頁;限制了誰?
是政府為了限制某些物品的價格而對其規(guī)定的低于市場均衡價格的最高價格。配給
制(憑票供應)排隊爭購、搭配、黑市交易、質量低劣化。(圖2—9)
3、政府稅收對均衡價格的影響.
政府對貨物交易征稅,如果是根據商品的銷售數(shù)量征稅,稱作從量稅;如果是根據商品
的銷售收入征稅,稱作從價稅。無論是從量稅還是從價稅,只是征稅時計算的方法不同
而已,對經濟活動的影響是相似的。
假定政府對廠商征收T單位從量稅,將使廠商的生產成本和供應成本相應提高,因此供
應曲線向左移動,SS線移動到S5,移動距離T,均衡點E移至E”銷售價格從0P。上
升至"Pi,銷售量0Q。減到OQi。這就是政府對廠商征收銷售稅的效應(圖2—10)。
假定政府是對消費者征收T量交易稅,將是消費者的收入相應減少,因此需求曲線向左
移動。DD線移動DD線,移動距離為T,均衡點E移至銷售價格為0P”銷售量為OQ,o
這就是政府對消費者征收交易稅的效應。(圖2—11)
因此,無論政府對交易征稅的對象是廠商還是消費者,對均衡的影響是一樣的。其凈價
格與均衡交易量相等。
最后我們看看交易稅的稅額是由誰負擔的。通過分析,我們得出兩個一般性結論:第
一,稅收抑制了市場活動。第二,買者與賣者分攤稅收負擔。
4、分析:(1)各種價格政策的利與弊?
(2)限制住房租金/價格是否能夠解決住房短缺問題?
(3)限制最低工資能否解決就業(yè)難的問題?
(4)對于某一產品市場,假定已往實施的是限制價格政策,那么,價格全面放
開是否一定能夠增加產量?
例:“逆潮流的白圭”
戰(zhàn)國時代,有位商人名叫白圭。白圭的經營方法與眾不同,總是逆潮流而行。有一
次,別的商人都在一窩蜂地拋售棉花,拼命地大減價。白圭卻拼命地買進棉花,甚至花
錢租地方存放棉花。賣完棉花,別的商人都搶著購進皮毛,白圭卻打開倉庫,把庫存的
皮毛一下子賣得精光。沒有兒天,有消息說今年棉花嚴重歉收,商人們心急火燎地到處
尋找棉花。白圭高價賣出全部庫存棉花,發(fā)了一筆大財。又過了一段時間,由于某種原
因,滿街的皮毛突然賣不出去了,價格降得越來越低,其他商人后悔不迭、血本無歸。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了白圭的事跡,贊揚了白圭“人棄我取,人取我予”的經營手
段。
分析:其他商人拼命拋售棉花,使棉花供給大增,價格下跌。白圭趁機低價大
量收購棉花。后棉花歉收,意味著供給大幅度減少,棉花價格自然大幅度上揚,白
圭因此而發(fā)了一筆財。當其他商人拼命收購皮毛時,皮毛需求大增,皮毛價格必然
上升。白圭拋出皮毛當然是有利可圖的。后來皮毛突然賣不出去了,表明需求大大
下降,與此同時其他商人手中的皮毛卻大大增加,即供給大大上升。因此,皮毛價
格大跌,其他商人從而血本無歸。
§4、彈性理論
一、彈性的概念與分類
當經濟變量之間存在函數(shù)關系時,彈性被用來表示作為因變量的經濟變量的相對變化對
于作為自變量的經濟變量的相對變化的反應程度。彈性的一般公式為:
彈性系數(shù)=因變量的相對變動/自變量的相對變動
彈性概念是就自變量和因變量的相對變動而言,因此,彈性數(shù)值與自變量和
因變量的度量單位無關。
設兩個經濟變量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為y.?/(£),AX、”各表示變量X、Y的變動量,e
表示彈性系數(shù),則弧彈性公式為:
AT
TATX
■——=__-____■---
AATr
~x
若經濟變量的變化量趨于無窮小,則彈性就等于因變量的無窮小的變動率與自變量的無
窮小的變動率之比。即點彈性公式為:
ATdY
rdYX
??hm-=-—-±--?-
IAATdXdXY
~T~X
二、需求價格彈性
需求價格彈性通常被簡稱為需求彈性。需求彈性用來表示在一定時期內一種商品的需求
量的相對變動對于該商品的價格的相對變動的反應程度。它是商品需求量的變動率與價
格的變動率之比。在通常情況下,由于商品的需求量和價格成反方向變動,陽為負
值,為使需求彈性系數(shù)是正值,以便于比較,在公式中加了一個負號。
(-)需求弧彈性
需求弧彈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線上兩點之間的需求量的相對變動對于價格的相對變動
的反應程度。即需求曲線上兩點之間的彈性。
設需求函數(shù)為Q76,曉、“各表示需求量和價格的變動量,a表示需求彈性
系數(shù),則需求弧彈性公式為:
&2
?「一亙--里?£
“竺AP0
~P
在計算同?條弧的需求弧彈性時,由于P和Q所取的基數(shù)值不同,因此,降價和漲價的
計算結果不同。如果僅是一般計算某--條弧的需求弧彈性,并未強調是作為降價或漲價
的結果,則為了避免不同的計算結果,通常取兩點的價格和需求量各自的平均值(中值)
來作為P和Q值。即需求弧彈性中點公式為:
0例:
某商品的價格由20元/件下降為15元/件(P=20,AP=15-20=-5),需求量由20
件增加到40件(Q=20,AQ=40-20=20),這時,該商品的需求彈性為:
也至?列?4
APQ-520
若將上例倒過來,即該商品價格由15元/件上升為20元/件(P=15,AP=5),需
求量由40件減少到20件(Q=40,AQ=-20),則該商品的需求彈性為:
ISPQ540
若運用中點公式計算,則該商品的需求彈性為:
.+.15+20
*MQi+Qi540+20"
~2~~2~
需求弧彈性可以分為以下五種類型:
1.富有彈性:ed>l,表示需求量的變動率大于價格的變動率。
如圖(a)中,A、B兩點間的需求弧彈性值為2.1。
2.缺乏彈性:ed〈l,表示需求量的變動率小于價格的變動率。
如圖(b)中,A、B兩點間的需求弧彈性值為0.6。
3.單?彈性:以=1,表示需求量的變動率等于價格的變動率。
P
如圖(c)中,A、B兩點間的需求弧彈性值為1。
4.完全彈性:ed=8,表示價格的變動,會引起需求量無限的變動。
(d)完全彈性
如圖(d)中,在既定的價格水平P=3,需求量是無限的。
5.完全無彈性:ea=O,表示在任何價格水平,需求量都固定不變。
如圖(e)中,在任何價格水平,需求量都固定不變,Q=30。
(-)需求點彈性
需求點彈性表示需求曲線上某一點上的需求量的無窮小的變動率對于價格的無窮小的
變動率的反應程度。即需求曲線上某一點的彈性。
設需求函數(shù)為也、斯各表示需求量和價格的無窮小的變動量,ed表示需
求彈性系數(shù),則需求點彈性公式為:
箜
?/_亙一絲?£
dPdPQ
例:
已知需求函數(shù)為Q=120-20P,則需求點彈性為:
--普康七期?忘事
這時,可求出任何價格水平的需求彈性系數(shù),如:
P2
?z-------------------0.5
當P=2時,6-P6-2
以此類推,當P=3時,當P=4時,2
線性需求曲線點彈性的五種類型如下:
1.富有彈性:ed>l,表示需求量的變動率大于價格的變動率
2.缺乏彈性:ed<l,表示需求量的變動率小于價格的變動率
3.單一彈性:&尸1,表示需求量的變動率等于價格的變動率
4.完全彈性:巳尸8,表示價格的變動,會引起需求量無限的變動
5.完全無彈性:以=0,表示在任何價格水平,需求量都固定不變
如圖(a)所示,在線性需求曲線的中點G,有ed=l;在線性需求曲線的中點以上部分
的任何一點如F,有ed>l;在線性需求曲線的中點以下部分的任何一點如C,有edVl;
在線性需求曲線與縱軸和橫軸的交點A和B,各有4=8和ed=0o
除如圖(b)和圖(c)所示兩種特殊形狀的線性需求曲線外,線性需求曲線上每一點的
圖(b)中,水平的需求曲線上的每一點的點彈性均為無窮大,即孰=8。
圖(c)中,垂直的需求曲線上的每一點的點彈性均為零,即已=0。
注意:需求彈性和需求曲線的斜率是兩個緊密聯(lián)系卻又不同的概念,必須嚴格區(qū)分。
需求曲線的斜率表示的是需求曲線在某點或某一段弧上的傾斜程度。就需求彈性的計
算而言,需求彈性等于需求曲線斜率的倒數(shù)值和相應的價格一需求量的比值的乘積。
三、需求彈性與銷售收入
廠商的銷售收入等于商品的價格與商品銷售量的乘積。假定商品銷售量等于商品需求
量,則RrPQ
其中,R表示銷售收入,P表示商品的價格,Q表示商品需求量。
分析價格變化對銷售收入的影響,則有:
空■空2?緣如f
dPdPdP*
由此可得以下結論:
?ed>l,降價會增加銷售收入,漲價會減少銷售收入,即價格與銷售收入成反向
變動。
?ed<l,降價會減少銷售收入,漲價會增加銷售收入,即價格與銷售收入成同向
變動。
?ed=l,價格變動對銷售收入沒有影響。
?兩種特殊情況:
ed=8,由于在既定價格下收益可以無限增加,廠商因而不會降價,漲價會使銷
售收入減少為零。
ed=0,價格變動會使銷售收入同比例同向變動。
四、需求彈性的影響因素
影響需求彈性的因素主要有:
一是商品的種類。生活必需品缺乏彈性,例如糧食;奢侈品富有彈性,例如裝飾品。
二是商品的替代性。易被其他商品所替代的商品富有彈性,例如某種點心;反之,不易
被其他商品所替代的商品缺乏彈性,例如食鹽。
三是商品的消費支出占消費者預算總支出的比重。支出占消費者總支出的比重越大的商
品,彈性越大;反之,彈性越小,例如火柴。
四是時間的長短。時■間越長,彈性越大;反之,彈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農業(yè)產業(yè)工人勞務合作合同示范
- 鄂爾多斯2024年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杭錦旗烏蘭牧騎引進3名專業(yè)技術人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英德市四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語文試題(含解析)
- 玉溪云南玉溪市司法局招聘編外人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煙臺2025年山東煙臺黃渤海新區(qū)教育體育局招聘高層次人才177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楚雄云南楚雄元謀縣消防救援局招聘9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杭州2025年上半年浙江杭州市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所屬九家事業(yè)單位招聘74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中國學校課桌椅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化工用電磁閥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黃桿皮頭鉛筆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商業(yè)銀行的風險審計與內部控制
- 2024項目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考試題及參考答案AB卷
- 2025年與商場合作協(xié)議樣本(5篇)
- 2024年12月青少年機器人技術等級考試理論綜合試卷(真題及答案)
- 網絡與社交媒體管理制度
- 2025年安徽碳鑫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寒假實踐特色作業(yè)設計模板
- 2024年福建漳州人才發(fā)展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JTGT F20-2015 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細則
- 馬曉宏_《法語》_第一冊復習(課堂PPT)
- 道路環(huán)衛(wèi)清掃保潔項目應急處置預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