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高一年級上冊期末通關(guān)(中圖版)地理試題1(解析版)_第1頁
2023-2024學年高一年級上冊期末通關(guān)(中圖版)地理試題1(解析版)_第2頁
2023-2024學年高一年級上冊期末通關(guān)(中圖版)地理試題1(解析版)_第3頁
2023-2024學年高一年級上冊期末通關(guān)(中圖版)地理試題1(解析版)_第4頁
2023-2024學年高一年級上冊期末通關(guān)(中圖版)地理試題1(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

期末通關(guān)(中圖版0。

試卷總分:100分考試范圍:中圖(2019)必修第一冊

一、單選題(共40題,每題1.5分,共60分)

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天體M可能是()

①水星②火星③天王星④金星⑤木星⑥土星⑦海王星

A.②⑥B.④⑤C.③⑦D.①④

2.與地球相比,天體M沒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①沒有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和水②沒有堅硬的地表③距日較近,表面溫度較高④體積和

質(zhì)量很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圖中包含的天體系統(tǒng)有()

A.1級B.2級C.3級D.4級

k答案』1.D2.C3.B

k解析由圖可知,圖中M位于地球與太陽之間,為地內(nèi)行星,可能是水星或金星。故

D正確,ABC錯誤。故選:D?

2.由圖可知,圖中M為地內(nèi)行星,M距太陽較近表面溫度較高,沒有液態(tài)水存在,也沒有

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故沒有生命的存在。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o

3.由圖可知,圖中的天體由太陽、地內(nèi)行星M、地球及其衛(wèi)星月球,因此圖中包括太陽系、

地月系2級天體系統(tǒng)。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o

4.范圍大、持續(xù)時間長的海霧一般為平流霧,是溫度較高的暖空氣移動到溫度較低的海面

上生成的。下圖為“某海域水溫、氣溫月平均分布圖”。據(jù)此完成下題。

A.春、夏季B.夏、秋季C.春、秋季D.冬、春

K答案XA

K解析》根據(jù)材料并結(jié)合圖中數(shù)據(jù)可知,4-8月氣溫大于水溫,符合平流霧生成的條件,

氣溫最高出現(xiàn)在8月份,說明該海域位于北半球,3-4-5月是北半球的春季,6-7-8月是北

半球的夏季,故該海域海霧多出現(xiàn)于春、夏季。A正確,BCD錯誤;故選A。

下圖為太平洋8月份表層水溫分布(單位:。C)及部分海域的洋流流向示意圖。據(jù)此完

成下面小題。

5.圖中屬于暖流的是()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④

6.關(guān)于甲洋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A.受其影響,潮汐現(xiàn)象多發(fā)B.受其影響,沿岸氣候暖濕

C.受其影響,形成大漁場D.海水污染物難以凈化

(答案』5.B6.C

K解析X5.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①為千島寒流、②為阿拉斯加暖流、③為加利福尼亞寒流、

④為東澳大利亞暖流、因此②④為暖流,B正確;A、C、D錯誤。

6.根據(jù)所學知識可以判斷甲為自較高緯流向較低緯的寒流,為秘魯寒流,潮汐現(xiàn)象與天體

引力有關(guān),跟洋流的關(guān)系不大,A錯誤;由于該洋流是寒流,對沿岸氣候有降溫減濕作用,

B錯誤;秘魯寒流屬于上升補償流,將營養(yǎng)物質(zhì)帶至表層,在此處形成世界型大漁場,C正確;

由于洋流,會促進海水運動,加速污染物的凈化,D錯誤。故正確選項為C。A、B、D錯誤。

7.從北極上空俯視,地、月兩者之間的相對位置如①②③④圖所示,陰影部分代表黑夜。

讀圖,對于地球上的觀察者來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①時夜晚能見到圓月B.②時能觀賞天文大潮

C.③時有可能發(fā)生日食D.④時月相見于下半月

[答案》D

K解析]讀圖可知,①時,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陽之間,月亮的亮面背對地球,因此夜晚不

能見到月亮,A錯誤;②時日、地、月三者連線垂直,此時是天文小潮的現(xiàn)象,B錯誤;③

時地球位于太陽和月球中間,地球擋住了射向月球的光,可能發(fā)生月食,C錯誤;④時月球

亮面朝東,下半月見于東方天空,為下弦月,D正確。故選D。

“保護性耕作法”是指對耕地實行免耕或淺耕措施,并在糧食收割時及時將作物稈粉碎

后歸還農(nóng)田,或者將莊稼茬子留在田地過冬。下表示意某地實驗前后冬春季節(jié)刁關(guān)實驗資料。

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土壤水分土壤空氣土壤有機質(zhì)大氣懸浮質(zhì)大氣水分

25.518.6

實驗前6.3%0.7%14.6%

%%

23.516.734.5

實驗后3.2%3.4%

%%%

8.實驗結(jié)果反映了實行“保護性耕作法”能夠()

A.提高土壤孔隙度B.降低土壤水分

C.增強土壤透氣性D.提高土壤肥力

9.“保護性耕作法”最適宜優(yōu)先推廣的國家是()

A.烏茲別克斯坦B.英國C.泰國D.巴西

(答案』8.D9.A

[解析X8.對比保護性耕作法實驗前后,可以看出實行“保護性耕作法”后,土壤水分含

量增加、大氣水分增加,增加了土壤水分,但沒有信息體現(xiàn)土壤孔隙度的變化,AB錯誤;

有機質(zhì)含量增加、土壤空氣含量下降,提高土壤肥力,降低土壤透氣性,C錯誤,D正確。

故選Do

9.實行“保護性耕作法”可以增加土壤水分、肥力,利于提高大氣水分,降低空氣中的懸

浮質(zhì),四個國家中烏茲別克斯坦深居內(nèi)陸,氣候干旱,采用“保護性耕作法”利于其土壤的

保護及大氣質(zhì)量改善,A正確;英國、泰國、巴西都是全年多雨的,無需提高土壤中的水分

含量,BCD錯誤。故選A。

圖a為我國某地景觀剖面示意圖,圖b為該地四個采樣點的土壤剖面圖。甲地的塔頭藁

草是一種濕地的標志性植物,塔頭是由沼澤地里各種苔草的根系死亡后再生長,再腐爛,再

生長,周而復始,并和泥灰碳長年累月纏結(jié)而形成的草墩。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0.該地最有可能位于()

A.甘肅省B.海南省C.西藏自治區(qū)D.黑龍江省

11.甲地的土壤剖面圖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10.D11.B

(解析X10.讀圖可知,該地500m有闊葉林和針葉林,說明降水較多,能生長森林;針葉

林說明緯度較高,氣候較寒冷,位于針葉林闊葉林過渡地區(qū),而且河谷處有沼澤分布,說明

位于中國東北地區(qū),D對;甘肅省氣候干旱,沒有闊葉林,海南省熱帶季風氣候,500m海

拔高度上,不可能有天然針葉林;西藏自治區(qū)主要是高寒草甸、草原為主,ABC錯。故選D。

11.②土壤剖面枯枝落葉層和腐殖質(zhì)層較厚,缺失淋溶層,甲地為塔頭耋草,該植被為濕生

草甸植被,腐殖質(zhì)層和枯枝落葉層較厚,濕生環(huán)境缺失淋溶層,符合②土壤分層,B正確;

①③④的枯枝落葉層和腐殖質(zhì)層太薄,而且此地是沼澤,ACD錯;故選B。

下圖是我國主要氣象災害分布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西1匕地區(qū):干旱、東1匕地區(qū):暴雨、

冰直、暴雨等洪澇、低溫凍害等

華北地區(qū):干旱,

暴雨、洪澇等

£江中下游地區(qū):

暴雨、洪澇、伏

西南地區(qū):晨雨旱、臺區(qū)等

干旱、低溫凍害,

冰雹、臺

華南地區(qū):暴雨,

干旱、低溫凍害,

冰雹、自岡等

12.我國分布最廣泛的氣象災害是()

A.臺風B.洪澇C.干旱D.凍害

13.華南地區(qū)緯度較低,但也會受到低溫凍害的影響,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①春季多陰雨②梅雨提前③農(nóng)事活動較早④冷空氣勢力強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4.為減輕圖中各種自然災害可能帶來的損失,下列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A.建立災情監(jiān)測預報系統(tǒng)B.建立健全保險救災體系

C.修筑水庫和分洪工程D.禁止在災害多發(fā)區(qū)居住

K答案U12.C13.B14.D

K解析》12.讀圖可知,我國西北、東北、西南、華南、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和華北地區(qū)都有

干旱發(fā)生,相對臺風、洪澇和凍害而言,干旱在我國的分布是最廣泛的。C正確,ABD錯誤。

所以選C。

13.我國華南地區(qū)緯度位置較低,春季我國冷鋒活躍,鋒面雨帶進入該地,多陰雨天氣,地

面獲得太陽輻射少,會出現(xiàn)低溫的狀況,①正確;春季,亞洲高壓仍然強大,經(jīng)常有較強冷

空氣南下至我國華南地區(qū),給華南地區(qū)帶來低溫凍害,④正確;農(nóng)事活動較早,屬于人類活

動,不屬于自然原因,③錯誤;我國的梅雨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且出現(xiàn)在夏初,與

華南地區(qū)關(guān)聯(lián)度不大,②錯誤。所以選B。

14.建立災情監(jiān)測預報系統(tǒng)、建立健全保險救災體系,可以有效地減輕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

AB不合題意;修筑水庫和分洪工程,可以有效防治洪澇和干旱,可以減輕自然災害帶來的

損失,C不合題意;圖中自然災害在我國分布廣泛,許多人口密集地區(qū)自然災害尤為頻發(fā),

因此禁止在災害多發(fā)區(qū)居住不現(xiàn)實,D符合題意。所以選D。

某中學組織野外考察,下圖為學生繪制的“地質(zhì)災害景觀示意圖”。據(jù)此完成下列各題。

15.反映泥石流現(xiàn)象的是()

A.aB.bC.cD.d

16.下列各圖中,正確表示引發(fā)泥石流因子的是()

發(fā)

A.

發(fā)

發(fā)

C.D.

A

k解析力15.泥石流是在坡度較陡的溝谷中形成的飽含石塊和泥土的特殊洪流,圖中反映

泥石流現(xiàn)象的是c,C正確。a、b、d三處地表物質(zhì)穩(wěn)定,不能反映泥石流現(xiàn)象,ABD錯誤。

故選Co

16.植被覆蓋率越低,對地表的保護性越差,越容易發(fā)生泥石流,A正確。土壤含水量越大,

越容易發(fā)生泥石流,B錯誤。坡度越大,地表物質(zhì)越不穩(wěn)定,越容易發(fā)生泥石流,C錯誤。

風化程度越高,碎屑物越多,越容易發(fā)生泥石流,D錯誤。故選A。

圖a是臺風衛(wèi)星云圖,圖b是“我國沿海某城市在一次臺風天氣過程中的風向和風力變

化圖”。風桿(長線段)上繪有風尾(短線段)的一方指向風的來向。每一道風尾表示風力

2級,一個風旗表示風力8?12級。圖c是廣東省臺風風暴潮分布示意圖。

17.通過對臺風的監(jiān)測,分析多幅衛(wèi)星云圖可以獲得臺風的()

①中心位置②造成的降水范圍

③移動方向④登陸地區(qū)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8.圖b中11日12時的風向和風力是()

A.西北風6級B.西風10級C.西風6級D.東北風10級

19.圖c中,風暴潮災害嚴重的岸段位于()

A.惠州南部、汕尾南部、揭陽東南部B.陽江南部、廣州南部、珠海東南部

C.湛江東部、中山東部、汕頭東北部D.茂名南部、東莞西部、潮州東南部

20.接到臺風預警后,臺風登陸范圍內(nèi)的居民應()

A.駕船出海,躲入臺風眼

B.到海濱浴場游泳,搏擊風浪

C.待在向風的窗戶旁,觀察臺風變化過程

D.加固建筑物,以減輕狂風暴雨的破壞

21.近年來,我國南方沿海出現(xiàn)“填海造房風”。所建“海景房”面臨風險最小的災害是

()

A.臺風引發(fā)風暴潮B.寒潮造成冰凍

C.海岸受侵蝕后退D.地表下沉塌陷

R答案』17.D18.B19.C20.D21.B

k解析』17.通過對臺風的監(jiān)測,分析多幅衛(wèi)星云圖可以獲得臺風的中心位置、可能造成

的降水范圍、臺風的移動方向和登陸地區(qū),①②③④對。故選D。

18.根據(jù)材料信息可知,風桿(長線段)上繪有風尾(短線段)的一方指向風的來向。每一

道風尾表示風力2級,一個風旗表示風力8~12級。讀圖b可知,11日12時的風向是西風,

有一個風旗,表明風力為8?12級,結(jié)合選項可知,B正確,A、C、D錯誤。故選B。

19.根據(jù)所學,并結(jié)合圖c,可知風暴潮災害嚴重的岸段位于湛江東部、中山東部、汕頭東

北部,C正確?;葜菽喜俊⑸俏材喜?、揭陽東南部、陽江南部、茂名南部等地,風暴潮較輕,

A、B、D錯誤。故選C。

20.臺風過境會帶來狂風、暴雨、風暴潮,因此接到臺風預警后,臺風登陸范圍內(nèi)的居民應

加固建筑物,以減輕狂風暴雨的破壞,D正確。接到臺風預警后,應駕船進入港灣,躲避臺

風,A錯誤。海邊的人們應馬上離開海濱浴場,到安全地區(qū),B錯誤。室內(nèi)的人們應遠離向

風的窗戶旁,以免臺風攜帶硬物雜碎玻璃,使人受傷,C錯誤。故選D。

21.近年來,我國南方沿海出現(xiàn)“填海造房風”。南方距離冬季風源地較遠,且受地形阻擋,

因此寒潮較少,所建“海景房”面臨風險最小的災害是寒潮造成的冰凍,B正確。南方沿海

地區(qū)是臺風登陸的重點地區(qū),建“海景房”容易受到臺風引發(fā)的風暴潮影響,沿海地區(qū)海浪

侵蝕作用顯著;海岸易遭到侵蝕而后退;填海造房,地基沉降不均勻,可能會導致地表下沉

塌陷,都會影響房屋的安全性,A、C、D錯誤。故選B。

下圖為某地區(qū)的等高線地形圖,該地在某一次暴雨時形成了多處的崩塌地(圖中陰影部

分)。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22.下列對圖示區(qū)域的相關(guān)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最低海拔可能為265米

B.甲、乙間水平距離約為8千米

C.丙處可以察看到①處崩塌地

D.甲乙丙丁四處,乙處暴雨后采樣含沙量最大

23.對①②③④四處崩塌地的描述,正確的是()

A.①地形成的高差最大B.②崩塌地坡度最小

C.③地崩塌物的體積量最小D.④地崩塌物落向南方

K答案U22.D23.D

(解析X22.根據(jù)等高線圖可知,圖中最低位于圖輻的西側(cè),海拔高度為240?260米之間,

A錯誤;甲、乙水平距離約為12千米,B錯誤;丙和①處崩塌地之間有山脊分布,丙不能看

到①處崩塌地,C錯誤;甲乙丙丁四處中,②③滑坡體,以及東部的滑坡體都處在乙河谷的

上游,暴雨后,碎屑物質(zhì)被流水搬運入河流到乙處,乙處含沙量大;甲河谷位于滑坡體上游,

丙和丁河谷及兩側(cè)山坡沒有滑坡體,因此甲丙丁四處暴雨后河流含沙量增加較少。D正確。

故選D。

23.讀圖可知,③處崩塌地,穿過的等高線條數(shù)最多,因此③地形成的高差最大;A錯誤;

①處等高線最稀疏,因此①處坡度最小,B錯誤;無法判斷崩塌物的體積量,因此C錯誤;

④處的崩塌物滑落(從高往低)方向大致向南,D正確。故選D。

2022年7、8月份.我國北方許多城市因連續(xù)性的強降水天氣出現(xiàn)了嚴重的城市內(nèi)澇現(xiàn)

象,對居民的生產(chǎn)和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我國北方某城市借用地理信息技術(shù)中的空間疊加

分析,在城市尋找一地作為雨澇救災物資儲備基地。下圖是三個獨立的圖層。據(jù)此完成下面

小題。

海積

3

22

1

1

3

12

1

拔2T人

水口

3

13

1

13

2

1甲

升2

增2增

2

22

1

2

高13

深1乙多

1

1

2

1

11

11丙

21

屬于

技術(shù)

址的

地選

備基

資儲

災物

行救

加進

間疊

用空

.利

24

統(tǒng)

導航系

球衛(wèi)星

B.全

感技術(shù)

A.遙

技術(shù)

字虛擬

D.數(shù)

系統(tǒng)

理信息

C.地

擇在

應選

基地

物資

救災

雨澇

25.

D.丁

C.丙

乙地

B.

甲地

A.

A

25.

C

24.

案X

K答

相互關(guān)

之間的

及彼此

的分布

空間上

事物在

析地理

可以分

的疊加

同圖層

通過不

24.

析》

(解

照片

段的

同波

拍不

就是

。遙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