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陽樓》教學設(shè)計-2024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1頁
《登岳陽樓》教學設(shè)計-2024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2頁
《登岳陽樓》教學設(shè)計-2024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3頁
《登岳陽樓》教學設(shè)計-2024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4頁
《登岳陽樓》教學設(shè)計-2024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登岳陽樓》

一、教學目標:

了解詩歌背景和作者生平,理解詩歌的主旨。

學習詩歌中精美的描寫,體會作者的情感。

培養(yǎng)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教學重點:

理解詩歌中意象的運用和意境的營造。

掌握詩歌的節(jié)奏和韻律,感受其音樂美。

三、教學難點:

深入理解詩歌中的情感和意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過詩歌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yǎng)。

四、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通導入:我國是詩的國度,從先秦詩經(jīng)的起源到唐詩宋詞的鼎盛,優(yōu)秀的詩人層

出不窮。從三歲開蒙到現(xiàn)在,我們認識了不少詩人,比如?

(生分享)

王國維認為有四位無人能比,他們是戰(zhàn)國屈原、東晉陶潛、宋代蘇軾和唐朝杜甫。

在詩人璀璨的唐代,為何杜甫能脫穎而出呢?通過今天的學習,希望同學們能有一個答案

結(jié)合杜甫的生平簡介,請你給杜甫貼標簽:

預設(shè):少陵野老、與李白"大李杜"、"詩史"、"詩圣”......

帶著這些標簽朗讀《登岳陽樓》,看看能否在這首詩中找到這些標簽的印記。

(生朗讀全詩)

(一)解詩

活動一:師生共同解決詩中重難點字詞,翻譯全詩。

圻:分裂;乾坤:指日、月;戎馬:指戰(zhàn)爭;憑軒:依靠欄桿;涕泗流:眼淚禁不住得流

活動二:跟隨詩人的情感變化賞樓景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師:從首聯(lián)中能獲得哪些信息?詩人此時的心情如何?

預設(shè):早就聽聞洞庭湖的盛名,可見詩人對洞庭湖向往已久。如今終于登上了岳陽樓,可見

詩人此時的心情高興激動。

師:除此了高興激動之外,還能從"今""昔"之中讀出詩人怎樣的情感?

補充背景:768年,57歲的杜甫,距離生命的結(jié)束僅有兩年。聽說中原收復要回家,結(jié)果走

到半路又有兵變,又沿著湘江逆流而上,輾轉(zhuǎn)反側(cè),一路從公安漂泊到岳陽,最后病死在湘

江。此時的他左臂已經(jīng)殘廢麻木,患有嚴重的肺病,一只眼睛還瞎掉了,僅靠藥物維持生命。

師:杜甫晚年真是凄慘無比。結(jié)合背景,在此時登岳陽樓心境如何?

明確:仍舊對岳陽樓洞庭湖美景充滿期待與向往。但經(jīng)歷了"昔"與"今"之間漫長的時間距離。

天在變、地在變、國在變、人也在變。所以詩人的心境中還多了分歷盡滄桑的平靜。

師:登高能讓我們的視野變得開闊,心情得到舒展。自古就有"登高必賦"的文化,杜甫登上

岳陽樓賦了什么呢?

"吳楚東南瓊,乾坤日夜浮"

(請一名學生描繪洞庭湖景)

師:這兩句緊扣上聯(lián)的"水"字,雖沒出現(xiàn)水字,卻是專門寫洞庭水。詩人站在岳陽樓上,向

東南方向極目眺望,只見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頭,而吳地則被擠向了遠遠的東邊,

楚地則被遠遠地擠向了西邊、南邊。這景象,就好像洞庭湖水向東南伸展,把本來連在一起

的吳地和楚地,一下子分裂成為兩塊。

師:如果這是一道古詩鑒賞題,要求你賞析頷聯(lián)寫景的句子,你會從哪方面作答?

煉字角度:"圻"和"浮"字用得很好,富有動態(tài)感。寫出了洞庭水宏闊的境界。的洞庭湖水既

能夠割裂大地,也能夠浮動乾坤。體現(xiàn)了水面的寬闊與湖水的力量。

手法角度:運用了夸張、想象的修辭手法。吳楚東南地勢廣闊,乾坤日月更是浩瀚無窮,使

用夸張手法渲染洞庭湖水的寬闊有力。人的視野是有限的,杜甫又借助想象,把本來看不到

的吳楚大地和整個乾坤四際融進了畫面。從而構(gòu)成了一個想象的吳地楚地被裂開,整個乾坤

被浮動的廣闊無垠的畫面。

師:面對這樣境界廣闊、氣魄宏大的景象。杜甫內(nèi)心是無比震撼的。像這樣大的宏觀意象、

氣魄在中國古代詩歌中也是很少見的。登樓觀景之后,杜甫寫了什么?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p>

明確:沒有得到親朋好友的一字音信,年老體衰只剩下一頁孤舟。關(guān)山以北戰(zhàn)爭烽火仍未止

息,憑窗遙望胸懷家國涕淚交流。登上岳陽樓抒發(fā)人生的感嘆。朗讀背誦:通過集體朗讀、

個人朗讀、背誦等形式,讓學生熟悉詩歌內(nèi)容,感受其韻律和節(jié)奏。同時,糾正學生的發(fā)音

和語調(diào),使其更加準確流暢。

背景透視:介紹杜甫創(chuàng)作《登岳陽樓》時的背景和情境,讓學生了解杜甫當時的生活狀態(tài)和

心境。通過背景知識的介紹,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歌的主旨和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

《登岳陽樓》的創(chuàng)作背景是唐代宗大歷二年(767年),當時杜甫五十七歲,處境艱難,凄

苦不堪,年老體衰,患肺病及風痹癥,左臂偏枯,右耳己聾,只能靠飲藥維持生命。在這樣

的背景下,杜甫于大歷三年(768年)離開夔州(今重慶奉節(jié)),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

泊,來到岳陽(今屬湖南)。他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陽樓,憑軒遠眺,面對煙波浩渺、壯闊無

垠的洞庭湖,詩人發(fā)出由衷的禮贊;繼而想到自己晚年漂泊無定,國家多災多難,又不免感

慨萬千,于是寫下了這首詩。因此,可以說《登岳陽樓》是杜甫在生命最后時刻創(chuàng)作的經(jīng)典

之作,充分體現(xiàn)了其深沉的人文關(guān)懷和博大的胸懷。

文本探究

1提問:洞庭水在詩歌中有什么象征意義?

引導:洞庭湖的浩渺與壯闊,可以引發(fā)對宇宙、人生、命運的深沉思考。

學生活動:討論洞庭水所代表的意境和情感。

2提問:岳陽樓在杜甫心中有何特殊意義?

引導:岳陽樓是杜甫眺望家鄉(xiāng)的唯一通道,也是他抒發(fā)情感的載體。

學生活動:探討岳陽樓在詩歌中的角色和象征意義。

3提問:這兩個意象描述了怎樣的景象?

引導:描述了岳陽樓的壯麗景色和作者的廣闊視野。

4提問:1.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滄波這些意象如何表達作者的悲涼心境?

引導:通過描繪自己年老、環(huán)境荒涼,表達出作者的悲憤與無奈。

5討論這些意象如何與作者的情感相呼應。

歸納:《登岳陽樓》這首詩中,杜甫巧妙地運用了多個意象,營造出一種獨特的意境,使得

詩歌情感豐富、寓意深遠。

首先,我們要理解什么是意象。簡單來說,意象就是通過具體的形象或者景象來表達情感或

者意念。在詩歌中,意象是構(gòu)成意境的重要元素。通過對意象的描繪和解讀,我們可以更好

地理解詩歌的內(nèi)涵和作者的情感。在《登岳陽樓》中,杜甫主要運用了以下幾個重要的意象:

洞庭水:這個意象代表了廣闊無垠的自然景色,同時也在文化和歷史上有重要地位。洞庭湖

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有著"八百里洞庭"之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fā)源地之一。它既代表著杜甫

對自然美景的贊美,也象征著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岳陽樓:作為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

樓,岳陽樓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杜甫登上岳陽樓,俯瞰洞庭湖,既是為

了欣賞美景,也是為了追尋文化之源,表達對歷史的敬仰。吳楚、乾坤日月:這些意象代表

著中國的東南部和整個天地,展示了杜甫寬闊的視野和胸懷。吳楚之地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

要區(qū)域,乾坤則代表著天地之間的一切事物。這些意象的使用,使詩歌的意境更加宏大、壯

麗。孤舟:這個意象表達了杜甫孤獨、漂泊無依的情感。他身患重病、年老體弱,只能依靠

一葉孤舟漂泊在江湖之上。這個意象也反映了杜甫對人生無常、命運多舛的感慨。關(guān)山北:

這個意象代表著北方邊境的戰(zhàn)爭和烽火。它反映了杜甫對國家安危的關(guān)切和憂慮,也表達了

他對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苦難的深深同情。通過這些意象的運用,杜甫成功地營造出一種深沉、

悲壯的意境。這種意境既包括了對自然美景的贊美,也涵蓋了對國家命運和個人遭遇的憂慮

與感慨。它體現(xiàn)了杜甫深厚的人文關(guān)懷和博大的胸懷,也使《登岳陽樓》這首詩成為中國古

代詩歌中的不朽之作。

課堂小結(jié):師:我為什么說杜甫是最愛哭的文人呢?據(jù)統(tǒng)計,在杜甫一千余首詩歌中,出現(xiàn)

"眼淚”這一意象的詩就有190余首。請同學們打開大腦百度,輸入關(guān)鍵詞"杜甫"、"眼淚"。

搜索到了哪些杜甫哭泣流淚的詩?杜甫的眼淚味誰而流?

(生分享)

1.擔憂社稷淚

《春望》"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這是在什么境遇下流下的什么淚?

境遇:安史之亂,國破家亡。杜甫顛沛流離,漂泊無依。流下憂國憂民淚

《西閣口號》"社稷堪流涕,安危在運籌。"杜甫時刻憂慮國家的前途命運,為國家社稷拋灑

血淚

2.悲憫黎明淚

《哀江頭》"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因安史之亂曲江由原來的繁盛走向衰敗,

別人都在匆忙逃命,但杜甫卻會停留下來,為曲江哭泣為黎明蒼生哭泣

《兵車行》"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千云霄?!睍r代的塵埃落在每一個人頭上都是一座大

山,國家動亂生靈涂炭,杜甫為天下黎民百姓痛哭流涕

3.慨嘆英雄淚

《蜀相》"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在哭諸葛亮躊躇滿志功業(yè)未成,在悲嘆他人

的同時又怎能不為自己流淚

《詠懷古跡》"悵懷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悲嘆才子宋玉的郁郁不得志,感慨自己

同樣的遭遇

杜甫作為一個很有政治抱負的人物,但沒能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上無以報效國家,下無以照顧

妻兒。在年老的時候回顧一生《登高》"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是他內(nèi)心的一種

寫照,他雖然沒說他在哭,但內(nèi)心一定在流淚。

總結(jié):在"哭"中我們看到了杜甫豐富的情感意蘊,看到了他悲天憫人的天性,看到他對蒼生萬

物滿懷的深情,對社會不公充滿的激憤,對國家安危的萬分憂慮。

對于一個愛國愛民勝過愛自己的詩人來說,看到國家百姓遭受痛苦比自己親歷痛苦更難以接

受。"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杜甫將此匯于淚中匯于筆間傾灑而出,讓我們跨越

時代看到了一個憂國憂民兼濟天下的"詩圣"。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杜甫的筆下淚水漣漣,唯一的解

釋是他對這個祖國,對這片土地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愛得深沉和熱烈。

師:現(xiàn)在同學們能回答為什么王國維會認為唐代所有詩人中,杜甫是最偉大的哪個嗎?不僅

是王國維,就連英國BBC紀錄片《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杜甫》誰才是我國最偉大的詩人?

明確:一個是豪放浪漫,一個是深沉現(xiàn)實。性格是重要因素,時代是最大的原因。李白生于

盛唐上升期,他抬頭看到的是藍天白云,是大鵬展翅;杜甫生于晚唐衰退期,他低頭看到的

是崎嶇小路,是苦難民眾。他不想化身大鵬遨游四海,他想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李白是一個讓人羨慕的人,但杜甫是一個讓你很敬佩的人。他是人間的人,是行走在地上的

人。無論他生活在一個怎樣的困窘之中,他從來沒有忘記對于國家和人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