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04古詩文閱讀(兩年真題)-解析版-2021-2022年浙江省五年級上學(xué)期語文期末試卷分類匯編_第1頁
專題04古詩文閱讀(兩年真題)-解析版-2021-2022年浙江省五年級上學(xué)期語文期末試卷分類匯編_第2頁
專題04古詩文閱讀(兩年真題)-解析版-2021-2022年浙江省五年級上學(xué)期語文期末試卷分類匯編_第3頁
專題04古詩文閱讀(兩年真題)-解析版-2021-2022年浙江省五年級上學(xué)期語文期末試卷分類匯編_第4頁
專題04古詩文閱讀(兩年真題)-解析版-2021-2022年浙江省五年級上學(xué)期語文期末試卷分類匯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專題04古詩文閱讀學(xué)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文言文閱讀(2022·浙江臺州·五年級期末)小古文閱讀。讀書三要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xué)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恒者/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咀⑨尅浚凵w]句首的發(fā)語詞。[士人]讀書人。[恒]恒心。[足]滿足。[斷]斷然,一定。1.給下面加點的字詞選擇正確的意思。(1)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A.下游

B.指卑微的低位

C.卑鄙齷齪(2)有識則知學(xué)問無盡()A.知識

B.記住

C.見識2.作者為了說明“有識則知學(xué)問無盡”舉了兩個典故,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清代曾國藩說讀書“志”“識”“恒”三者缺一不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你覺得其中最重要的是哪個字?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B

C

2.

河伯觀海

坐井觀天

3.有識“有識”是讀書的目的和益處,“有志”“有恒”是為了“有識”,是做到“有識”的條件和基礎(chǔ)?!窘馕觥?.本題考查文言字詞的解釋。這種題型考查的都是重要的字詞,需要識記。作答時,可以結(jié)合整句話的意思來理解加點字詞的含義?!坝兄緞t斷不甘為下流”翻譯為:有志氣則絕對不會甘心居于下等。下流:指卑微的低位,下等,劣等?!坝凶R則知學(xué)問無盡”翻譯為:有見識則知道學(xué)無止境。識:見識。2.本題考查了選段的作者和選文運用的典故,注意平時的積累和對文章的理解。結(jié)合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即可概括作答。3.本題考查對文章重點內(nèi)容的理解。解答本題要把握“有志”“有識”“有恒”三者之家的關(guān)系。文章講述的是讀書的用處,“有識”是讀書的目的和益處,“有志”“有恒”是為了“有識”是做到“有識”的條件和基礎(chǔ)。所以三者中“有識”最為重要?!军c睛】譯文:知識分子讀書,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識見,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則絕對不甘心處于底層。有識見,則知道學(xué)問是沒有窮盡的,不敢以一點點所得為滿足;比如用河伯的眼光看大海,用井底之蛙的角度來窺測天空,這都是沒有見識的緣故。有恒心,則絕對沒有辦不成的事情。這三個方面,缺一都不行。(2022·浙江杭州·五年級期末)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xí)。夫①學(xué)者,所以求益②耳,見人讀數(shù)十卷書,使自高大,凌忽③長者,輕慢同列④。人疾之⑤如仇敵,惡之如鴟梟⑥。如此以學(xué)自損,不如無學(xué)也?!咀⑨尅竣俜颍壕涫装l(fā)語詞,沒有實際意思。②求益:求得長進(jìn)。③凌忽:欺得:輕視。④同列:同輩。⑤疾之:痛恨他。⑥鷗梟(chī

xiāo);兩種惡鳥。4.文中有一句話具體寫出了“以學(xué)自損”的表現(xiàn),請用“______”在文中劃出來。5.本文的觀點是“____________”(用文中句子回答),下面出自(論語)中的話與這一觀點意思最接近的一項是()A.誨人不倦

B.知之為知之

C.學(xué)而不厭

D.不恥下問【答案】4.見人讀數(shù)十卷書,便自高大,凌忽長者,輕慢同列。

5.

如此以學(xué)自損,不如無學(xué)也。

C【解析】4.本題考查了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耙詫W(xué)自損”的意思是用學(xué)習(xí)到的東西來損害自己,具體表現(xiàn)是:讀數(shù)十卷書,便自高大,凌忽長者,輕慢同列。5.本題考查了對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本文通過一些青年人讀了一些書,就驕傲自大,目中無人,說明了這這樣用學(xué)習(xí)到的知識來損害自己,還不如不要學(xué)習(xí)。由此告訴我們學(xué)習(xí)要永不滿足,做人要謙虛,不要驕傲自滿。故本文的觀點是“如此以學(xué)自損,不如無學(xué)也”。意思是像這樣讀了書卻自我貶損,還不如不學(xué)。A.誨人不倦:教導(dǎo)人特別耐心,從不厭倦。B.知之為知之: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這才是真正的智慧。C.學(xué)而不厭:學(xué)習(xí)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xué)。D.不恥下問:向比自己地位。低、知識少的人請教,不覺得恥辱。故與這一觀點意思最接近的是“學(xué)而不厭”,故選C。【點睛】參考譯文:學(xué)習(xí)是為了使自己增加知識,我看見有人才讀數(shù)十卷書,便妄自尊大,不尊敬長者,輕蔑怠慢同行;人們都像恨仇敵一樣對待他,像憎惡鴟梟一樣討厭他。像這樣讀了書卻自我貶損,還不如不學(xué)。(2021·浙江·瑞安市崇文學(xué)校五年級期末)閱讀。荀子談讀書①君子曰:學(xué)不可以已②。故不積跬(kuī)步③,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qí)驥(jì)④一躍,不能十步;駑(nú)馬⑤十駕,功在不舍。鍥(qiè)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lòu)⑥?!咀⑨尅竣兕}目為編者所加。②【已】停止。③【跬步】本指半步,也被用于形容極近的距離。④【騏驥】千里馬的別稱。⑤【駑馬】資質(zhì)較差、不出眾的馬。⑥【鐃】雕刻。6.給句中的加點字選擇正確的意思。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故:______(A.舊的,過去的

B.緣故,原因

C.所以,因此)至:______(A.極,最

B.到達(dá)

C.至于)7.“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边@句話的理解正確的是(

)A.如果刻幾下就停下來了,那么腐爛的木頭也折不斷。如果舍不得刻下去,那么金石也可以雕刻。B.如果刻幾下就停下來了,那么腐爛的木頭也刻不斷。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8.荀子告訴我們的讀書方法是(

)(多選題)A.邊讀邊思考 B.日積月累 C.學(xué)會提問 D.堅持不懈9.你還知道哪些與讀書有關(guān)的名言警句?寫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6.

C

B

7.B

8.BD

9.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解析】6.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肮什环e跬步,無以至千里。”句意:所以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達(dá)到千里之遠(yuǎn);不積累細(xì)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故:所以;至:到。7.本題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譯能力。文言翻譯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內(nèi)容,翻譯注意直譯,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nèi)容根據(jù)上下文補充,這樣才能做到不丟分。平時訓(xùn)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本湟鉃椋海ㄈ绻┛處紫戮屯O聛砹?,(那么)腐朽的木頭也刻不斷。(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8.本題考查文章內(nèi)容的概括能力。解答時需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作答。從“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笨梢钥闯鲕髯訌娬{(diào)讀書的方法是:日積月累。從“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可以看出荀子的讀書方法是:要堅持不懈。9.本題考查古詩名句的積累。根據(jù)平時的閱讀積累,寫出有關(guān)讀書的古詩句兩句即可。如:“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讀書時”“讀書不覺春已深,一寸光陰一寸金”等?!军c睛】參考譯文:君子曰:學(xué)不可以已。所以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達(dá)到千里之遠(yuǎn);不積累細(xì)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駿馬一跨躍,也不足十步遠(yuǎn);劣馬連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幾下就停下來了,(那么)腐朽的木頭也刻不斷。(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2021·浙江嘉興·五年級期末)閱讀。蝴蝶泉①(山麓)有樹大合抱②,倚崖而聳立,下有泉,東向③漱④根竅⑤而出,清洌可鑒⑥(jiàn)。泉上大樹,當(dāng)四月初,即發(fā)花如蛺蝶,須翅栩然⑦,與生蝶⑧無異。又有真蝶千萬,連須鉤足,自樹巔倒懸而下,及于泉面,繽紛絡(luò)繹,五色煥然⑨。游人俱從此月,群⑩而觀之,過五月乃已?!咀⑨尅竣俟?jié)選自《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作者是明代的徐霞客。蝴蝶泉,在云南蒼山神摩山麓。②合抱:張開兩臂合圍。多形容樹木等的粗大。③東向:向東。④激:用水清洗。泉水自樹的根部流出,就好像在替樹根梳洗一樣。⑤窮;原指洞穴,窟窿,這里指根窟。⑥可鑒:可以當(dāng)鏡子照。⑦須翅相然;觸須和翅膀都栩栩如生。⑧生蝶:活的蝴蝶。⑨煥然:光彩奪目的樣子。⑩群:成群結(jié)隊。10.聯(lián)系上下文,猜測加點字的意思。游人俱從此月,群而觀之,過五月乃已。俱:_________已:_________11.短文描寫了哪些景物?請按文中的描寫順序補充完整。樹→()→()→蝴蝶12.請用“_________”畫出文中描寫蝴蝶的一個句子?!敬鸢浮?0.

停止

11.

12.又有真蝶千萬,連須鉤足,自樹巔倒懸而下,及于泉面,繽紛絡(luò)繹,五色煥然?!痉治觥孔g文:向南走二里,經(jīng)過第二個峽谷的南邊,有村莊在大路的右邊,名叫波羅村。在它西邊的山腳下有蝴蝶泉這樣的異景,我聽說這事已經(jīng)很久了,直到現(xiàn)在才得到當(dāng)?shù)厝说闹更c,于是(我)讓仆人挑著擔(dān)子,先前往三塔寺,(投宿)何巢阿所住宿的僧舍。而我獨自從村子南邊往西山腳疾行。走了半里,看見淙淙流動的清泉,沿著它逆流朝西邊走了半里,就到了山腳下。(在云南蒼山神摩山麓)有一棵一個人合抱這么粗的大樹,靠著山崖高高地聳立,樹下有一泓泉水,自樹的根部的小洞中涌出向東流去,(泉水)清澈如鏡。東面不遠(yuǎn)處,又有一棵小樹,樹下也有一個小泉,也自樹的根部向東流去。兩眼泉匯合成一丈見方的池沼,這就是剛才逆流的上游了。泉上這棵大樹每年農(nóng)歷四月初開花,花形如蝴蝶,觸須和翅膀都栩栩如生,與真的蝴蝶沒什么不一樣的,那成千上萬的真蝴蝶又須尾相銜,從樹頂?shù)怪鴳覓於?,直垂至水面,五彩繽紛,絡(luò)繹不絕。游人都從那個月開始,成群結(jié)隊前來觀看,一直過了農(nóng)歷五月才停歇。10.本題考查字詞解釋,注意聯(lián)系上下文分析?!坝稳司銖拇嗽拢憾^之,過五月乃已。”意思是游人都是從這個月(四月)結(jié)伴而來觀賞這樣的異景,一過了五月就不看了。結(jié)合句子可知,“俱”的意思是都?!耙选钡囊馑际峭V埂?1.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注意仔細(xì)閱讀文章作答。從文章中的“(山麓)有樹大合抱②,倚崖而聳立,下有泉”及“(山麓)有樹大合抱,倚崖而聳立,下有泉”“又有真蝶千萬,連須鉤足”可知描寫的景物依次有“樹”“泉”“花”“蝴蝶”。12.本題考查尋找文章中的關(guān)鍵句子,注意仔細(xì)閱讀文章作答。文章中描寫的蝴蝶的句子是“又有真蝶千萬,連須鉤足,自樹巔倒懸而下,及于泉面,繽紛絡(luò)繹,五色煥然”,意思是那成千上萬的真蝴蝶又須尾相銜,從樹頂?shù)怪鴳覓於?,直垂至水面,五彩繽紛,絡(luò)繹不絕。(2021·浙江·諸暨榮懷小學(xué)五年級期末)閱讀。疑鄰竊斧有人亡其斧者,疑其鄰之子。視其行步,竊斧也;顏色,竊斧也;言語,竊斧也;動作態(tài)度,無為而不竊斧也。俄而,掘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復(fù)見其鄰人之子,動作態(tài)度,無似竊斧者。13.根據(jù)文意,給下面語句中的帶點詞語選擇合適的解釋。(1)有人亡其斧者,疑其鄰之子。()A.遺忘

B.丟失

C.逃亡

D.損壞(2)俄而,掘其谷而得其斧。()A.不久

B.突然

C.而且

D.果然14.用自己的話說說下面語句的意思。他日復(fù)見其鄰人之子,動作態(tài)度,無似竊斧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亡其斧者,疑鄰竊斧后,對鄰居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很多變化。文中是怎樣具體描寫的,請用橫線劃出有關(guān)的語句來。16.和這則文言短文的文體屬于同一類的是(

)A.大鬧天宮 B.拔苗助長 C.女媧補天 D.大禹治水17.這則短文想要表達(dá)的意思是(

)A.鄰居之間要友好相處,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就傷了和氣。B.丟了東西不能亂懷疑人,要及時報案。C.丟東西事小,冤枉人事大,沒有真憑實據(jù),不能隨便懷疑人。D.我們在生活中不要帶著自己的成見看待別人?!敬鸢浮?3.

B

A

14.后來再見到鄰居家的兒子,感覺他的動作、神態(tài)等,都不像偷斧頭的人。

15.視其行步,竊斧也;顏色,竊斧也;言語,竊斧也;動作態(tài)度,無為而不竊斧也。

16.B

17.D【分析】譯文參考:從前有個丟了一把斧子的人。他懷疑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觀察那人走路的樣子,像是偷斧子的人;看那人的臉色神色,也像是偷斧子的人;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一不像偷斧子的人。突然,丟斧子的人在山谷里挖水溝時,掘出了那把斧子,再留心察看鄰居家的兒子,就覺得他走路的樣子,不像是偷斧子的;他的臉色表情,也不像是偷斧子的人。13.考查對字詞的解釋。(1)有人亡其斧者,疑其鄰之子:從前有個丟了一把斧子的人。他懷疑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亡指丟。(2)俄而,掘其谷而得其斧:突然,丟斧子的人在山谷里挖水溝時,掘出了那把斧子。俄而指突然。14.考查對句子的翻譯能力,這類題要注意結(jié)合直譯和意譯兩種方法進(jìn)行翻譯,如果語句不通順還要適當(dāng)注意調(diào)整。他日復(fù)見其鄰人之子,動作態(tài)度,無似竊斧者:后來再見到鄰居家的兒子,感覺他的動作、神態(tài)等,都不像偷斧頭的人。15.考查對文章的理解。結(jié)合“視其行步,竊斧也;顏色,竊斧也;言語,竊斧也;動作態(tài)度,無為而不竊斧也。”可以看出。16.考查對文章的理解?!耙舌徃`斧”屬于寓言故事,要告訴我們:在生活中不要帶著自己的成見看待別人的道理。A項,屬于神話故事。B項,屬于寓言故事。C項,屬于神話故事。D項,屬于神話故事。17.這道題主要考查學(xué)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概括能力。學(xué)生在解答此類型的題目時,要注意找出文章的主要介紹對象和主要事件,準(zhǔn)確理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蘊含的道理。結(jié)合“他日復(fù)見其鄰人之子,動作態(tài)度,無似竊斧者?!笨梢钥闯鲆嬖V我們:在生活中不要帶著自己的成見看待別人。(2020·浙江·淳安縣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五年級期末)文言文閱讀。宋濂嗜學(xué)余幼時即嗜學(xué)。家貧,無從致①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②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注釋:①致:得到。

②逾:超過。)18.【想一想】你能用現(xiàn)在哪個詞來換加點詞呢?嗜學(xué)()

弗之怠()

因得遍觀群書()19.【說一說】我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下面這句話的意思。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理一理】這篇小古文緊扣“嗜”字,寫了宋濂的哪幾件事?【答案】18.

喜歡

放松

于是

19.抄寫完了,趕快送還借的書,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

20.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分析】譯文:我小時候就特別喜歡讀書。家里貧窮,沒有辦法買書來讀,常常向藏書的人家去借,(借來)就親手抄寫,計算著日子按時送還。天很冷時,硯臺里的墨水結(jié)成堅硬的冰,手指(凍得)不能彎曲和伸直,也不因此放松。抄寫完了,趕快送還借的書,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人家都愿意把書借給我,于是我能夠閱讀很多書。18.本題考查字詞解釋。嗜學(xué):喜愛讀書。嗜:喜愛。弗之?。杭础案サ≈?,賓語前置,不懈怠,不放松抄寫。?。悍潘伞R虻帽橛^群書:于是能夠閱讀很多書。因:于是。19.本題考查句子翻譯。方法:(1)在讀通順的前提下,利用聯(lián)系上下文,借助注釋及關(guān)鍵字詞等方法進(jìn)行翻譯。(2)原則: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jié)合,以直譯為主。(3)方式:直譯和意譯①直譯:按原文表達(dá)的大意來翻譯。方法:對:對譯,逐字逐句翻譯。比如:“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翻譯為收沒天下的武器,把它們集中到咸陽。留:保留基本詞匯、專有名詞,如年號、人名、地名、朝代等。比如:“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翻譯為太守是誰呢?他就是廬陵郡的歐陽修。②意譯:用意譯將文中的比喻、借代、用典等翻譯出來,使文意更通順。比如:翻譯“秋毫不敢有所近?!敝弊g:連秋天里野獸的毫毛也不敢接近。意譯:連最小的東西都不敢占有?!颁洰?,走送之,不敢稍逾約?!狈g:抄寫完了,趕快送還借的書,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20.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本文主要講述宋濂小時候家徒四壁,連一本可以拿來讀的書都買不起,但是宋濂十分好學(xué),對讀書有特別的喜愛。于是小時候就常常能看到小宋濂奔波在鄰里鄰?fù)?,忙著向周圍的人借書,但是看一遍不過癮怎么辦,小宋濂對書籍的喜愛已經(jīng)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不如把每一本書都抄寫下來吧,為了趕上還書的日期,即便是大雪紛飛的日子,硯臺都結(jié)了厚厚的冰,小宋濂也不敢有一絲怠慢。主要寫了:宋濂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走送之三件事。(2022·浙江·金華市婺城區(qū)教育局教研室五年級期末)閱讀。少年中國說(節(jié)選)故今日之責(zé)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jìn)步則國進(jìn)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fēng)塵吸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fā)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21.“履”用音序查字法,應(yīng)先查大寫字母____,再查音節(jié)____;用部首查字法,應(yīng)先查____部,再查____畫?!奥摹痹谧值渲杏羞@些解釋:①鞋;②踩,踏;③腳步;④履行。它在“地履其黃”一詞中應(yīng)選第____種解釋。22.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他分別用紅日、黃河、______、______、鷹隼、______、干將來贊美少年中國。23.下面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A.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B.故今日/之/責(zé)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C.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24.“河出伏流,一瀉汪洋”象征著(

)A.少年中國的突然崛起。B.少年中國的沖天氣勢。C.少年中國的發(fā)展無可限量。25.結(jié)合全文,說說少年中國和中國少年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1.

L

12

22.

梁啟超

乳虎

奇花

23.A

24.C

25.他們之間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因為少年承擔(dān)著使國家繁榮昌盛的重任,少年強才能中國強。而國家強大又可以為少年的成長提供強有力的保障,中國強所以少年強?!窘馕觥?1.本題考查的是查字典?!奥摹弊x音是lǚ,應(yīng)先查大寫字母L,再查音節(jié)lü;用部首查字法,應(yīng)先查“尸”,筆順是:橫折、橫、撇、撇、撇、豎、撇、橫、豎、橫折、橫、橫、撇、橫撇/橫鉤、捺。所以除去部首外再查12畫。本題中“地履其黃”意思是意思是腳踏著大地。所以“履”的意思是踩,踏。22.本題考查的是作家作品以及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本段文字是出自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根據(jù)原文的內(nèi)容“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fēng)塵吸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fā)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v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可以得出他分別用紅日、黃河、龍、乳虎、鷹隼、奇花、干將來贊美少年中國。23.本題考查的是詩歌的朗讀停頓。結(jié)合詩歌的內(nèi)容可以得出朗讀停頓不正確的是A項,“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意思是少年勝過歐洲,我國家就勝過歐洲。少年稱雄于世界,我國家就稱雄于世界。多以斷句應(yīng)該是“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4.本題考查的是對詩歌的理解和分析。結(jié)合詩歌的內(nèi)容“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意思是河水的流動是按照已經(jīng)形成的河道流動,一旦洪水滔天,一瀉千里,就是一片汪洋大海。這個象征的意義就指的這種澎湃激情,值得這一種,勢不可擋的氣勢。河出伏流,一瀉汪洋的意思是,河水的流動是按照已經(jīng)形成的河道流動,一旦洪水滔天,一瀉千里,就是一片汪洋大海。25.本題考查的是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少年中國就像中國少年一樣,生機勃勃,充滿活力,正處于蓬勃發(fā)展之中,擁有光輝的未來;中國少年也如同發(fā)展的少年中國,敢想敢做,前途無限。少年中國只有在中國少年的帶領(lǐng)下,才能明智、富足、強盛、獨立、自由、進(jìn)步。圍繞這個方面回答即可。二、詩詞曲鑒賞(2021·浙江·麗水市蓮都區(qū)教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