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鼓的教案7篇_第1頁
小花鼓的教案7篇_第2頁
小花鼓的教案7篇_第3頁
小花鼓的教案7篇_第4頁
小花鼓的教案7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花鼓的教案7篇小花鼓的教案篇1

授課課型:

唱歌綜合課

設計思路:

?鳳陽花鼓》又名《鳳陽歌》,安徽民間小調。因最早流傳于鳳陽而得名,與花鼓燈、花鼓戲并稱“淮河三花”,享有“東方芭蕾”的美譽,并于20xx年評為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民族音樂發(fā)展史上的一朵美麗奇葩。

根據初一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本課主要以唱歌教學為主,并輔以體態(tài)律動、游戲來加強學生對音樂的關注。在整個教學中,我設計了我的身體會唱歌--感受作品--學唱歌曲--分析歌曲--歌曲處理--舞動課堂--拓展欣賞幾個環(huán)節(jié),本著“重導輕演”的原則,引領學生在重復、對比欣賞和學唱歌曲的過程中,通過發(fā)現、探究、合作、體驗等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本節(jié)課,我選用了鋼琴和雙條鼓作為課堂教學樂器,鋼琴主要用于歌唱教學,雙條鼓可使學生更近距離的感受鳳陽花鼓的藝術魅力。

我力求讓學生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加深學生對鳳陽花鼓這一藝術形式的感受和體驗,并熱愛我們的.民族音樂。

教學目標:

1、饒有興趣地背唱歌曲。

2、了解鳳陽花鼓的藝術表現形式(表演形式、曲式結構、節(jié)奏特點),加深學生對鳳陽花鼓的理解和體驗。

3、加強對民族五聲調式的認知。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感受鳳陽花鼓的藝術特點并饒有興趣的背唱歌曲。

2、教學難點:切分音、襯段部分的情緒特點和演唱。教學準備:

一、搜集有關鳳陽花鼓的錄像、圖片,并制作成多媒體課件,便于學生直觀地了解教學內容。

二、教師課堂樂器選用鋼琴和雙條鼓,能夠與學生靈活交流。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導入

1、我的身體會唱歌(打拍讀節(jié)奏或者節(jié)奏律動)

?設計意圖:考慮到學生未知的原有音樂知識水平,做了兩種方案。若學生知識水平淺一些,可做打拍讀節(jié)奏游戲,若學生知識水平較深,可以通過模仿擊打節(jié)奏,并融入身體律動來感覺節(jié)奏?!?/p>

2、切分音

切分音是本課的重難點之一,如何將復雜的切分音給學生講明白,一我本著“從前”的原則,在課的開始趁學生還比較精神集中的時候講解,二本著“從簡”的原則,只對本節(jié)課出現的一種比較常用的切分節(jié)奏進行講解。主要通過圖示和體態(tài)律動的方法加強學生對切分節(jié)奏的理解和體驗。

a.強拍與弱拍

b.切分節(jié)奏

3、誰的耳朵最靈?

由節(jié)奏向旋律遷移,引出本課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我的身體會唱歌、誰的耳朵最靈游戲,拉進師生距離,從感受節(jié)奏中了解作品特點,解決切分音,并由節(jié)奏開始向旋律遷移,通過感受旋律情緒導入本課課題,將新授的部分曲調作了一個有效的滲透?!?/p>

三、新授課程

1、鳳陽花鼓簡介

2、感受作品

(1)完整聆聽作品并談談你的感受?(2)帶著問題跟隨哼唱作品。

問題:你對哪一部分最感興趣?樂曲可以分為幾部分?【設計意圖:此曲旋律清新,簡單易學通過完整聆聽、哼唱作品,在感受作品的同時,使學生能基本常會歌曲?!?/p>

3、歌曲難點處理(1)切分節(jié)奏(2)小七度音程(3)“得兒”【設計意圖:通過圖示形象直觀的提示學生準確把握演唱情緒和風格】

4、分析作品

(1)誰的眼睛最亮?——主部a.五聲調式b.魚咬尾c.旋律特點【設計意圖:運用多媒體技術更形象直觀的讓學生通過發(fā)現、探

究找出旋律特點和民歌的幾種創(chuàng)作手法,夯實基礎】

(2)誰是記憶王?——襯部a.襯部旋律節(jié)奏特點b.歌詞的記憶

?設計意圖:本段歌詞有點“繞口令”式,因此如何讓學生通過形象思維快速準確記憶歌詞,直接影響到歌曲的演唱和表現,也是本課的重難點之一。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主要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通過討論、發(fā)現并展示成果,然后教師講解自己解決這一難題的過程,加深學生對歌詞的理解和記憶?!?/p>

5、歌曲背唱處理

(1)正確的演唱姿勢(2)飽滿的情緒

(3)跟著老師的手勢

6、雙條鼓講解及演示

7、舞動課堂

(1)感受鳳陽花鼓的藝術魅力。(2)體會花鼓藝人的辛酸苦樂。

?設計意圖:根據六年級學生特點,課的后半部分,注意力開始下降。通過身體律動的方式,再次引起學生對音樂的關注,并加深對鳳陽花鼓這一藝術形式的理解和體驗,感悟生活。】

四、拓展欣賞

1、《鳳陽花鼓》:“說鳳陽,到鳳陽……”

2、《打花鼓》

?設計意圖:學生們在余音繞梁中再次感受鳳陽花鼓的藝術魅力,進一步鞏固學生對鳳陽花鼓的認識,課雖終,思未了,趣不盡,情更濃?!?/p>

五、課堂小結

學生聽著《名揚花鼓》主題曲走出教室。

小花鼓的教案篇2

活動目標:

學說繞口令,在游戲中練習發(fā)音"花、畫、鼓、布、虎、補"。

通過教師快速、慢速的示范和圖片提供的線索,記憶兒歌內容。

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圖片若干、鼓的圖片、布的圖片、老虎的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傾聽繞口令教師出示一張小花鼓的圖片,問今天,我來說一個有關小花鼓的繞口令,你們一起聽聽說了些什么呢?

教師:你們聽見繞口令里說了什么呢?

2、教師用圖畫和"+"間隔的方法呈現繞口令。

教師:你們說說自己聽見了什么,我就記下什么哦。

教師:好像大家還沒有聽全呀,我們再來聽一聽吧!

3、幼兒觀察圖片教師:黑板上哪些圖是一樣的?

教師:圖上有幾個"鼓"?。坑袔讉€"虎"呢?有幾塊"布"呢?

教師:這些:"+"表示什么意思?

4、圖,邊慢速念繞口令。

教師:請大家邊看圖邊聽我念繞口令。

5、幼兒一邊看圖,一邊輕聲跟念。

6、教師逐步加快指圖的速度,幼兒快速跟念。

小百科:鼓是一種打擊樂器,在堅固的且一般為圓桶形的鼓身的'一面或雙面蒙上一塊拉緊的膜。鼓可以用手或鼓杵敲擊出聲。鼓在非洲的傳統(tǒng)音樂以及在現代音樂中是一種比較重要的樂器,有的樂隊完全由以鼓為主的打擊樂器組成。

小花鼓的教案篇3

設計意圖

?鳳陽花鼓》是安徽的一個典型的民間樂曲,為了讓孩子體驗到安徽的民歌民俗,特設計了這樣一個適合孩子的打擊樂活動,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能夠通過自己親手打奏出好聽的民歌,體驗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樂曲的喜慶氣氛和鳳陽花鼓的樂曲風格。

2.根據圖譜的提示及教師的引導,會用打擊樂器演奏樂曲。

3.演奏時能與同伴保持和諧一致,并體驗集體合作帶來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能根據圖譜的提示及教師的引導,會使用打擊樂器演奏樂曲。

難點:演奏時能與同伴保持一致,體驗合作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圖譜,碰鈴,鈴鼓,圓舞板若干。

2.幼兒已熟悉樂曲旋律。

3.《鳳陽花鼓》音樂。

活動過程

1.聽音樂,進一步感知音樂的節(jié)奏和情緒。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皇缀寐牭?音樂,請你們聽一聽。問:這首音樂聽起來怎么樣?。?/p>

小結:這首歡快的音樂叫《鳳陽花鼓》,鳳陽是我們安徽的一個地名,叫鳳陽縣,

?鳳陽花鼓》是我們安徽民間的一個非常著名的民歌。

2.結合圖譜,進一步理解音樂節(jié)奏。

(1)認識圖譜,嘗試徒手拍。

出示圖譜,問:這是什么呀?你們知道這個×代表什么嗎?

師:一個×代表著拍一次手,我們一起來伸出小手試試看。

(2)引導幼兒用肢體語言表現。

師:除了用拍手來表現節(jié)奏,還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現節(jié)奏呢?如果是拍肩膀我們應該怎么拍?拍腿呢?

出示圖譜:請小朋友看一看這個跟剛剛的圖譜有什么不一樣?他們分別代表著什么?一個小手和兩個小肩膀是什么意思呢?兩個小腿呢?這個圓圈呢?

(3)幼兒合作用動作演奏。

①分組練習。

②集體合作練習。

小結:我們演奏時,一定要看著老師手勢,看著圖譜,聽著指揮,這樣我們才能把音樂表現的很好聽。3.嘗試持樂器演奏。

(1)認識樂器,并學會使用。

師:我們用動作已經可以把我們的節(jié)奏演奏的很好了,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三種樂器(碰鈴,圓舞板,鈴鼓)有沒有小朋友知道他們是怎么使用的呢?圖譜上的圖片又代表什么樂器呢?

(2)合作練習。

小結:我們合作演奏最重要的就是聽音樂,看圖譜和手勢,圖譜上輪到你才可以演奏,沒有輪到你就不能發(fā)出聲音,否則我們演奏出來的音樂就一點也不好聽。

4.集體演奏。

活動總結

幼兒對于本次活動非常感興趣,也非常喜歡打擊樂活動,活動過程中幼兒能夠集中注意力聽清老師的要求與節(jié)奏,也學會了看懂手勢,但是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有些高控,應給予幼兒充分的自由選擇的權利,大膽讓幼兒選擇與嘗試。

小花鼓的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了解安徽民歌《鳳陽花鼓》的產生背景,能唱這首民間小調,并能根據歌曲的情緒選擇適當的地圖和節(jié)奏型為歌曲伴奏。

2、通過新舊兩首《鳳陽花鼓》的對比,感受不同的情緒及風格,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通過給以組為單位為《鳳陽花鼓》旋律進行加花,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和團結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歌曲中歌詞的改編以及感受不同的情緒及風格。

2、為旋律進行加花。

教學過程:

1、導入(課前播放下列兩首樂曲)

教師:同學們,剛才大家進教室的時候聽到的民歌它們的名字是什么,是什么地方的民歌?請同學們在地圖上找到相應的位置。(顯示中國地圖)

?太陽出來喜洋洋》(四川民歌)

?茉莉花》(江蘇民歌)

2、教師:每個民族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歌,今天我們學習一首安徽民歌《鳳陽花鼓》。

鳳陽是安徽省的一個普普通通的縣,卻有樣東西很出名,那就是“鳳陽花鼓”,(出示鳳陽花鼓的圖片)鳳陽花鼓又叫雙條鼓,最初表現為兩個人,一人擊鼓,一人口唱小調。歌詞都是較為悲切的內容,舊時鳳陽旱澇災荒不斷,許多人唱著花鼓,乞討為生,鳳陽花鼓成了討飯的象征。下面大家就來聽聽這首舊時的《鳳陽花鼓》。聽聽它在訴說什么?

3、音樂起: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教師:老師給你們一個調色盤你們會用什么顏色來表達這首歌曲的情緒?(學生討論1分鐘,請個別同學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教師總結:同學們說得真好?;疑梢源硇那楹鼙瘋谏梢源懋敃r社會很黑暗,棕黃、土黃表示環(huán)境很蕭條等等……

4、苦難的生活總會過去,美好的生活就在眼前,如今的鳳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改革開放以后,鳳陽花鼓的.形式和內容也隨之起了很大的變化。鳳陽花鼓成了人們自娛自樂的工具,凡遇到喜事,接待賓客,鳳陽人總要熱情的表演一番。它的形式也更加活潑多樣,氣氛更加熱烈歡快,鳳陽花鼓的名聲也越來越大,近年還走出國門,到國外表演,獲得外國友人的贊譽。

(1)教師讓學生再顏色來顯示鳳陽的變化。學生舉手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2)教師與學生為鳳陽今天的變化用歌聲表達(在原來的曲譜的基礎上改歌詞)

5、下面我們就懷著喜悅的心情唱唱這首新《鳳陽花鼓》

(1)現在請同學們跟老師的琴唱歌譜。

(2)好,同學們聽了也唱了,先想想看,我們用什么方式表現前奏和間奏鑼鼓點的特征(學生說了以后)現在我們在前奏和過門的時候有手拍節(jié)奏,歌唱的旋律用“l(fā)a”音哼唱全曲。

6、下面我們認識幾件地圖:

這是我們民族地圖,我們民族打擊樂器種類繁多,打擊樂器經常運用合奏方式演奏,它具有豐富的表現力,我國人民在節(jié)日和喜慶的場面喜歡用它來助興。

(1)邀請幾名學生到臺上拿自己喜歡的樂器,每個人依次向大家簡單介紹并演示自己手上樂器的演奏方法。

(2)請這幾位同學演奏自己介紹的打擊樂器,下面的同學演唱旋律并且用拍手、跺腳等方式共同來伴奏。老師要求同學們打出來的節(jié)奏要適合歌曲的節(jié)奏進行就可以了。

7、下面我想請同學們邊唱歌邊用選用打擊樂器來給歌曲伴奏。

教師:大家表演得真不錯,我們課本上還有一首《鳳陽花鼓》,旋律比較簡單,我們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自己去學一下。

小花鼓的教案篇5

活動內容名稱:

歌曲"擁軍花鼓"

活動目的:

1、讓幼兒感知民族的風格特點,唱準八分音符。

2、讓幼兒初步學會歌曲的唱法,學習齊唱、領唱的演唱方式。

3、向幼兒進行刻苦勤奮,不怕困難的教育。

活動重點:

理解歌曲的'內容,初步會演唱歌曲

活動難點:

教師與幼兒輪流領唱、齊唱的默契配合。

活動方式:

集體與個別相結合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鋼琴、錄音機、磁帶。

知識準備:

幼兒見過扭秧歌

活動過程:

導入

發(fā)聲練習:小朋友來唱歌,要求幼兒用最好聽的聲音演唱歌曲

律動:要求幼兒用優(yōu)美的動作進行表演。

展開

1、引導幼兒觀看秧歌舞——擁軍花鼓,

2、學習歌曲“擁軍花鼓”

3.幼兒欣賞歌曲一遍

請幼兒認真聽歌曲,聽一聽唱了些什么?

根據歌曲的節(jié)奏說歌詞兩遍

讓幼兒感受十六分音符的唱法,讓幼兒把這個節(jié)奏多練習幾遍,運用各種體態(tài)動作。

分段教唱歌曲,在幼兒熟悉了之后,提出大家有領唱領唱唱一句,教給幼兒領唱的方法。問幼兒:怎么領唱。引導幼兒說出:全體唱一句。

4、繼續(xù)練習領唱,讓幼兒有趣的唱歌。尤其是"哎嗨哎嗨約"字,唱的時候要有趣。多讓幼兒練習幾遍。

5、音樂游戲"風爺爺"

要求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做動作,培養(yǎng)幼兒游戲的興趣

結束幼兒在游戲中自然結束

小花鼓的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欣賞認識具有地方特色的名歌《鳳陽花鼓》的旋律,感受樂曲歡快、喜悅的情緒;

2、愿意隨音樂有節(jié)奏地模仿敲花鼓、物紅綢的動作表現樂曲的情緒;

3、嘗試和同伴一起合作表演樂曲;

4、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5、能根據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活動準備:

1、幼兒有一定的節(jié)奏經驗;

2、教學音樂、安徽名歌的舞蹈dvd;

3、紅綢、花鼓的數量為幼兒人數的一半、粉筆、黑板。

活動過程:

1、欣賞、認識音樂《鳳陽花鼓》,引導幼兒用語言和動作表現樂曲歡快、喜悅的.情感。

(1)、傾聽樂曲,引導幼兒用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

(2)、再次傾聽樂曲,引導幼兒用動作表達自己對樂曲的感受。

2、引導幼兒欣賞安徽名歌的舞蹈dvd,了解樂曲表演中經常用到的道具和樂曲

(1)、引導幼兒欣賞舞蹈dvd;

(2)、出示花鼓,引導幼兒隨a段音樂(1—8小節(jié))模仿敲花鼓;

(3)、演員又是怎么舞紅綢的?我們一起聽著b段音樂(9—15小節(jié))試一試。

3、引導幼兒完整地傾聽音樂,分紅綢和花鼓合作表現樂曲《鳳陽花鼓》。

教學反思:

演唱的形式如果能多樣些,給學生多一點表現和互相點評的機會,學生的主體性就能更好的體現。本堂課的教學目標之一是學唱《鳳陽花鼓》,了解安徽民歌風格。對于課堂效果是令人滿意的,但對于課堂形式還是有欠缺的。在教唱環(huán)節(jié)中演唱的形式只有全班唱,師生輪唱兩種,個別學生對歌曲的掌握沒有得到很好的展示,學生之間的交流不夠,所以導致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學生的主體性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

小花鼓的教案篇7

一、教學內容

1、唱《鳳陽花鼓》。

2、做用打擊樂器伴奏唱一唱創(chuàng)編旋律。

3、聽《黃楊扁擔》、《斑鳩調》。

4、八孔豎笛《波蘭圓舞曲》。

二、教學目的

1、了解安徽民歌《鳳陽花鼓》的產生背景,能背唱這首家喻戶曉的民間小調,并能根據歌曲情緒選擇適當的樂器和節(jié)奏型為歌曲伴奏。

2、通過唱一唱練習,熟悉另一首敘事性的《鳳陽花鼓》,運用對比手段感受兩首《鳳陽花鼓》的不同情緒及風格。

3、通過旋律創(chuàng)編練習,鞏固學生對拍號的理解,繼續(xù)培養(yǎng)創(chuàng)造的欲望。

4、通過欣賞,感受民歌的地方特色,熟悉民歌的旋律特點及其音調。在逐步積累民歌音調的同時,增長民族的感情。

5、孔豎笛:學會吹奏《波蘭圓舞曲》,初步做到節(jié)拍分明,起伏明顯,連音與斷音對比鮮明。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感受民歌的地方特色,增強熱愛民歌的思想感情。

2、進一步培養(yǎng)創(chuàng)編節(jié)奏的能力。

四、教具準備

錄音機、磁帶、卡片、八孔豎笛

五、課時安排

四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唱《鳳陽花鼓》教學目標:通過安徽民歌《鳳陽花鼓》,了解其產生背景,能背唱這首民間小調,并能根據歌曲情緒選擇適當的樂器和節(jié)奏型為歌曲伴奏。

教學重點、難點:背唱歌曲

教學準備:磁帶、錄音機、音響資料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

師:今天給大家?guī)硪皇住而P陽花鼓》(唱一唱的練習),快來欣賞我的精彩表演吧。從我的演唱中你感受到什么?大家都來學一學吧,和我一起表演。那你們快說說“鳳陽”這個地方?鳳陽是—————————省的一個普通的縣。鳳陽人有一絕活就是“鳳陽花鼓”?;ü氖且环N什么樣的表演方式呢?(花鼓片段)

二、感受不同的《鳳陽花鼓》

1、聽樂器演奏版本師:歷史上的鳳陽……(資料),就如老師剛演唱的《鳳陽歌》一樣凄涼,那你來聽聽這段旋律與《鳳陽歌》有什么不同?

2、交流師:這就是我們比較熟悉的《鳳陽花鼓》,想不想唱?

三、學唱《鳳陽花鼓》

教材分析:

?鳳陽花鼓》是安徽鳳陽地區(qū)的著名民歌。舊社會,鳳陽是一個有名的貧困縣,農閑時當地農民大多外出乞討謀生,乞討的手段之一就是打花鼓賣唱,通常由父親擊鼓,女兒歌唱,這種形式逐步演變成為民間歌舞的一種常見形式,已不用于賣唱了。歌曲為單樂段結構(4+4+2+5),最后5小節(jié)的“得兒另當飄一飄”,是歌曲的尾聲,生動地模擬了打擊樂器的聲響和演唱者身段的變化。如今的鳳陽縣已經擺脫了貧窮落后的面貌,向小康進軍,但這首《鳳陽花鼓》卻長久地流傳在民間,成為喜慶節(jié)日時經常表演的節(jié)目之一。

1、發(fā)聲練習師:不急不急,來,先唱唱這句旋律。(出示:歌曲最后五小節(jié))這句旋律中,感覺如什么?

2、兒童版本師:聽聽其他同學怎么演唱的,要挑戰(zhàn)嗎?

3、跟磁帶學唱

4、解決難點

(1)向學生介紹這首民歌產生的歷史背景。

(2)襯詞中“得兒”應連在一起發(fā)音,不要唱成兩個字。

(3)注意切分音節(jié)奏。

(4)我們學唱這首歌曲可將它作為民間喜慶節(jié)日演唱的小調來處理,因此可以唱的歡快、活潑些。

(5)用多種形式演唱。如:領唱齊唱、男女聲演唱等。

師:你想怎么來更好的表現歌曲呢?可以用哪些演唱形式?四、選擇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師:歷史上的鳳陽也不是每年都鬧饑荒,可總有人唱著《鳳陽花鼓》出走他鄉(xiāng),這又是何緣故?那現在你就是當初的鳳陽人,要到江南唱一翻花鼓了。你會選擇什么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打動人家呢?可現在沒有打擊樂器,你能用身邊的`東西代替嗎?來為歌曲伴奏。

五、總結下課

師:現在大家看到的就是cctv—8正播放的《名楊花鼓》中的片頭區(qū),它就是以《鳳陽花鼓》為素材的。感受是如何展現的?

六、作業(yè):

背唱《鳳陽花鼓》

七、教學后記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做用打擊樂器伴奏

唱一唱另外一首《鳳陽花鼓》

創(chuàng)編旋律

教學目標:

通過旋律的創(chuàng)編練習,鞏固學生對拍號的理解,培養(yǎng)創(chuàng)造的欲望,感受旋律的節(jié)奏變化。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拍號,創(chuàng)編節(jié)奏

教學過程:

一、常規(guī)練習

1、師生禮儀。

2、發(fā)聲練習。

二、用打擊樂器為《鳳陽花鼓》伴奏。

1、演唱歌曲,師生評議。

2、引導學生用合適的情緒演唱歌曲。(歡快、活潑)

3、出示節(jié)奏旋律,用打擊樂器伴奏。

4、教師應鼓勵學生多進行創(chuàng)作練習。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進行討論。根據歌曲情緒及表演需要設計不同的節(jié)奏型和伴奏樂器,全班共同表演,傾聽產生的效果,選出最佳方案。

5、在表演時,要提示學生注意演唱演奏音量的協和和互相配合,不可喧賓奪主。

三、唱一唱下面這首《鳳陽花鼓》,說說它表達的情緒與本課學唱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1、分析:

作為練習唱一唱《鳳陽花鼓》,敘事性較強,它的原詞是“說鳳陽,唱鳳陽,鳳陽本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個朱元璋,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戶人家賣田地,小戶人家賣兒郎,我家沒有兒郎賣,身背花鼓走四方?!睆母柙~內容來看,這首民歌的演唱形式雖是邊歌邊舞,但情緒卻是十分悲涼的。曲調采用商調式,旋律較平穩(wěn),略帶憂傷,和本課所學歌曲《鳳陽花鼓》情緒上有所不同。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進行對比、感受。作為視唱來唱時,仍應唱出賣藝人悲傷的心情,速度不要過快。

2、出示旋律:

1=4

先視唱旋律,再配上歌詞唱一唱。

3、引導學生體會這首《鳳陽花鼓》的情緒與速度。

四、創(chuàng)編旋律

要求:本課的創(chuàng)編旋律,既是對3/4拍知識的復習鞏固,也是對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良好訓練。需要創(chuàng)編的旋律為兩個樂句,有拍號要求和旋律音,創(chuàng)編只需加入節(jié)奏即可。

(一)雞毛信

師:大家知道“雞毛信”的故事吧。今天,我們得送份雞毛信,當然也有暗號了。(師拍打3/4的節(jié)奏)只有對方的暗號正確,我們才能將雞毛信交給他。

(師生互動,熟悉3/4)

(二)創(chuàng)編旋律

師:大家一定都很好奇這雞毛信里是什么內容吧。那現在請這四位小勇士給大家來看看。

1、出示

1)556116

2)56535——

3)335661

4)565321——

2、任務

師:其實我這也有一封雞毛信,上級要求當看到這四封雞毛信后,才能打開。

信的內容:請大家按照1)、2)、3)、4)各音的順序創(chuàng)編一個3/4的旋律。

也就是這些音就是這樣排列的,但是可以把這個四分音符的5改成八分音符,二分音符等等。大家能完成任務嗎?

3、小組合作完成

(1)教師先帶領學生復習3/4拍含義和學過的3/4拍節(jié)奏型。

(2)根據節(jié)奏型把練習中的節(jié)奏音進行組合,產生旋律。

(3)在視唱的基礎上加入節(jié)奏型的旋律創(chuàng)編。

師:還有其他的方案嗎?

4、選取其中板書演唱

(多唱并按照3/4強若規(guī)律拍手演唱)

五、作業(yè):

完成本課的練習。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聽《黃楊扁擔》《斑鳩調》教學目標:通過聽《黃楊扁擔》和《斑鳩調》,感受民歌的地方特色,熟悉民歌的旋律特點及其音調,逐步積累民歌,培養(yǎng)民族情懷。

教學重點、難點:感受民歌的不同風格特點

教學準備:磁帶、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復習《楊柳青》師:(唱《楊柳青》),這是什么歌的?是哪里的民歌?

二、欣賞《黃楊扁擔》《斑鳩調》

1、《黃楊扁擔》教材分析:

?黃楊扁擔》是四川東南部秀山花燈的典型傳統(tǒng)曲目,常在元宵節(jié)進行花燈歌舞表演或花燈戲中演唱。歌曲用“盤龍卷”、“插花鈕”、“獅子滾繡球”等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當地姑娘各種美麗的發(fā)飾,表現了元宵節(jié)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

1)初聽,感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