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 定位服務-編制說明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36/39/wKhkGWZP86-APMidAADYMWcKWAY847.jpg)
![地理信息 定位服務-編制說明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36/39/wKhkGWZP86-APMidAADYMWcKWAY8472.jpg)
![地理信息 定位服務-編制說明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36/39/wKhkGWZP86-APMidAADYMWcKWAY8473.jpg)
![地理信息 定位服務-編制說明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36/39/wKhkGWZP86-APMidAADYMWcKWAY8474.jpg)
![地理信息 定位服務-編制說明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36/39/wKhkGWZP86-APMidAADYMWcKWAY847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理信息定位服務》(征求意見稿)
編制說明
國家標準項目名稱:地理信息定位服務
國家標準項目編號:20212930-T-466
送審國家標準名稱:
(此欄送審時填寫)
報批國家標準名稱:
(此欄報批時填寫)
承擔單位:武漢大學
當前階段:征求意見□送審稿審查□報批稿報批
編制時間:2022年3月
《地理信息定位服務》
編制說明
一、工作簡況
1.任務來源
2021年8月24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以國標委發(fā)〔2021〕23號
文發(fā)布《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于下達第二批推薦性國家標準計劃的通
知》,正式批準國家標準計劃項目:地理信息定位服務,編號為20212930
-T-466。2021年8月30日,全國地理信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印發(fā)《關于
下達12項地理信息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項目及編報實施方案的通知》
(SAC/TC230/SEC〔2021〕12號),要求加強國家標準項目管理,加快開
展項目組織實施。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提出,由全國地理信息標準化技
術委員會SAC/TC230歸口。按計劃于2022年8月完成。武漢大學承擔編
制,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自然資源部測繪標準化研究所、清華大學、
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協(xié)作共同起草完成。
2.目的意義
定位服務在國民經濟建設和大眾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在移動互聯(lián)
網和信息時代,對推進和加深地理空間信息的社會化和智能化服務起著關
鍵基礎作用。目前室內外定位技術形式多樣,滿足不同應用的需求,迫切
需要制定具有共性特征的定位服務規(guī)范,從而減少和消除定位技術多樣和
數據異構造成的技術屏障,優(yōu)化技術應用的社會化和規(guī)?;б?,促進地
理信息產業(yè)的發(fā)展。
現(xiàn)代電子定位技術能夠快速準確地測量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間位置的坐
標,室內定位技術快速發(fā)展,多種定位技術共存,為泛在空間位置提供有
效的全空間定位技術。然而,國內外定位技術目前沒有表達位置信息的共
性結構,也沒有表達精度和可靠性的通用結構。本標準根據具有共性結構
的定位服務的需求,規(guī)定了通用的定位服務接口,該定位服務接口能夠提
供適用于目前主流定位技術的數據結構和操作方法,以使空間信息系統(tǒng)能
夠更高效、更具互操作性地使用定位技術。
2
基于地理信息開發(fā)與共享的需求,國際標準化組織地理信息技術委員
會(ISO/TC211)組織各國技術專家制定并于2004頒布了國際標準ISO19116
GeographicInformation—PositioningService(地理信息定位服務),
供各會員國采用和參考。此標準規(guī)定了一個通信接口的數據結構及其相關
操作,該接口實現(xiàn)了定位設備(包括提供定位的服務設備和使用定位的用
戶設備)之間的通信,使得用戶設備能夠接收來自于多種非特定定位技術
的定位信息,能夠獲取并明確解譯位置信息并整合成可靠的位置信息。該
標準化接口可用于許多以位置信息為核心的應用,例如測量、導航、智能
交通系統(tǒng)(ITS)和基于位置的服務(LBS)。在這一數據接口規(guī)范的引導下,
諸多參與定位數據采集、處理、存儲和應用等相關方,可以充分共享和重
用定位數據以及定位服務資源。GB/T28589—2012標準采用ISO19116:
2004版,推動了我國測繪地理信息相關領域的數據接口設計和開發(fā)的技術
進步,克服了定位導航軟件開發(fā)建設中因缺少規(guī)范指導導致數據應用面窄
的技術瓶頸。
隨著定位技術的發(fā)展,特別是在定位設備不斷豐富以及定位服務個性
化要求增加的發(fā)展趨勢下,原標準規(guī)范的使用受到一定局限,為此,ISO
修訂了此標準并發(fā)布了更新版本ISO19116:2019。ISO19116:2019主要
在以下幾方面做了改進:(1)增加了對定位結果可靠性的描述;(2)進一
步完善了定位服務的概念模型,適應新技術的發(fā)展;(3)將專門技術信息
與抽象概念模型分離,從而使其規(guī)范更加靈活和可用;(4)補充了我國北
斗定位方式,使定位服務適應性更加通用。通過對原版本的修訂,使得新
版本適應了技術的進步,也適用于更廣泛的應用。因此,迫切需要對標準
GB/T28589—2012進行修訂。
本標準對定位服務的模型、基本信息、可靠性模型和特定技術信息進
行了定義和描述。定位服務利用多種定位技術,為各種應用提供位置及與
位置相關的信息。雖然這些定位技術在很多方面有所區(qū)別,但它們都包含
一些通用的、重要的信息項和操作,例如定位數據、觀測時間和準確度等,
這些通用信息項和操作被廣泛地應用于相關領域。此外,還有一些僅用于
特定定位技術的信息項和操作,例如信號強度、幾何因子和原始觀測值,
這些特定信息項可能有助于正確地使用定位結果。因此,本標準不僅規(guī)定
了適用于所有定位服務的基本數據結構和操作,還描述了一些與特定定位
技術相關的數據結構和操作。
3
本標準適用于地理信息領域的標準和技術規(guī)范。
3.起草單位及主要起草人
1)承擔單位和協(xié)作單位
承擔單位(主編單位):武漢大學。
協(xié)作單位(參編單位):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自然資源部測繪標準
化研究所、清華大學、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
2)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工作
起草人:李霖、朱海紅、左辛凱、李思宇、王舒曼、黃全義、郭建坤、
劉小強、張傳明等。
4.主要工作過程
1)立項啟動
標準編制人員在完成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重點專項“全球位置信息疊加
協(xié)議與位置服務網技術(2017YFB0503700)”的課題一“基于混合云的泛在
位置感知與信息疊加協(xié)議(2017YFB0503701)”期間,充分認識了現(xiàn)有定位
服務模型,總結了主流的定位技術及數據接口技術,為《地理信息定位服
務》的制定提供了豐富的技術基礎。形成標準初稿后,組織了項目組內外
專家多次討論,最終形成申請國家標準立項的標準草稿,向全國地理信息
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交《(推薦性國家標準項目建議書)地理信息定位服
務》文件。《地理信息定位服務》標準編制組參加全國地理信息標準化技
術委員會組織的立項答辯,于2021年8月立項獲批。
本標準研制任務啟動后,主編單位積極開展啟動準備工作,邀請國內
有關單位專家參加本標準編制工作,進一步收集分析相關資料,完善標準
草案和標準實施方案,于2021年9月完成了實施方案編報。
2)起草階段
作為課題的研究任務,立項前標準編制工作組認真總結了“基于混合
云的泛在位置感知與信息疊加協(xié)議(2017YFB0503701)”課題研究成果,并
邀請國內有關單位的多名專家對通用定位服務接口的規(guī)范需求進行了分析,
為理解和翻譯國際標準ISO19116:2019工作奠定了基礎。
2020年4月起,標準編制工作組開始進行標準編制前的資料收集工作。
標準編制工作組收集了國內外近年發(fā)布實施的與地理信息定位服務相關的
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其他相關標準以及專利、文獻等。在對
4
相關標準和專利進行了充分、系統(tǒng)的研究基礎上,對相關行業(yè)和部門等進
行了廣泛深入的調研。
2020年8月—2021年8月,標準編制工作組針對ISO19116:2019原
稿進行了為期一年的翻譯工作,并將翻譯稿調整為國家標準格式,形成《地
理信息定位服務》第一次翻譯稿。
2021年8月—11月,標準編制工作組內部召開了多次會議,對標準草
案進行編研交流。項目組負責人與成員就第一次會議提出的修改意見進行
了討論,針對于修改意見對標準進行修改和完善,形成第一次討論稿。
2021年11月20日,召開“地理信息定位服務標準研制”研討會,
廣泛聽取行業(yè)內專家的意見與建議,對當前完成的標準草案進行修改完善。
2021年12月—2022年1月,根據行業(yè)內專家的意見與建議,形成《地
理信息定位服務》征求意見初稿,并完成編制說明。
3)征求意見
2022年1月—2022年3月,在《地理信息定位服務》征求意見初稿
的基礎上,征求行業(yè)內專家的意見與建議,并進一步修改征求意見初稿,
形成《地理信息定位服務(征求意見稿)》,并完成編制說明。
2022年3月,按照全國地理信息標準化技術文員會標準化工作管理規(guī)
定要求,編制組將征求意見稿發(fā)至標委會全體委員和部分單位,開始征求
有關單位及專家意見。
4)送審階段
5)報批階段
二、國家標準編制原則和確定國家標準主要內容的論據
1.編制原則
本標準編制遵循“獨立性、多方參與性、適用性”的原則,注重標準
的可操作性,在文本結構的編排上按GB/T1.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第
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規(guī)則》要求編寫。
1)獨立性原則。標準編制工作應獨立進行,不受單一利益方主導。
2)多方參與性原則。標準編制過程應盡可能吸收受標準影響的利益方
5
參與,并廣泛聽取領域內專家的意見和建議,對其觀點進行評判和記錄,
以此對標準內容進行改進和完善。
3)適用性原則。標準編制應保持公開客觀,各個階段的決策和決定都
應在各方“達成共識”的基礎上完成,保證標準的適用性。
4)規(guī)范性原則。注重編寫質量,盡可能做到科學、嚴謹、實用,標準
體例及文本編寫嚴格執(zhí)行GB/T1.1的要求。
2.確定國家標準主要內容的論據
本標準主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xiāng)規(guī)
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成果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和《標準化工作
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GB/T1.1—2020)等技術標準,并
結合我國地理信息定位服務的相關文獻作為論據。
引用的主要標準包括:
ISO/TS19103:2015地理信息概念模式語言(Geographic
information—Conceptualschemalanguage)
ISO19107:2003地理信息空間模式(Geographicinformation
—Spatialschema)
ISO19108:2002地理信息時間模式(Geographicinformation
—Temporalschema)
ISO19111:2007地理信息基于坐標的空間參照(Geographic
information—Spatialreferencingbycoordinates)
ISO19113:2002地理信息質量原則(Geographicinformation
—Qualityprinciples)
ISO19114:2003地理信息質量評價過程(Geographicinformation
—Qualityevaluationprocedures)
ISO19115:2003地理信息元數據(Geographicinformation—
Metadata)
參考的主要標準包括:
ISO6709:2008,Standardrepresentationofgeographicpoint
locationbycoordinates.
ISO/IEC16350:2015,Informationtechnology—Systemsand
softwareengineering—Applicationmanagement.
6
ISO19101:2002Geographicinformation—Referencemodel—
Part1:Fundamentals.
ISO19119:2016,Geographicinformation—Services.
ISO/TS19159-2:2016,Geographicinformation—Calibrationand
validationofremotesensingimagerysensorsanddata—Part2:
Lidar.
三、主要試驗(或驗證)的分析、綜述報告,技術經濟論證,預期的
經濟效果
(一)標準主要內容
《地理信息定位服務》共分9章和7個附錄:
1.范圍
規(guī)定了標準中涉及的部分,即本標準規(guī)定了一個通信接口的數據結構
及其相關操作,該接口實現(xiàn)了定位設備(包括提供定位的服務設備和使用
定位的用戶設備)之間的通信,使得用戶設備能夠獲取并明確解譯位置信
息,同時用戶設備還能夠通過一種可靠性度量來判斷定位結果是否滿足應
用的需求。定位的標準化接口能夠接收來自于多種非特定定位技術的定位
信息,并整合成可靠的位置信息。該標準化接口可用于以位置信息為核心
的應用,例如測量、導航、智能交通系統(tǒng)(ITS)和基于位置的服務(LBS)。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本標準涉及術語、質量評價、空間模式、UML語句、空間參照等信息,
與許多現(xiàn)行國際標準有關。因此,該部分將正文中直接引用的標準作為規(guī)
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定義了本標準中所使用的29個主要術語,包括“絕對準確度”、“準確
度”、“姿態(tài)”、“坐標”、“坐標轉換”、“坐標操作”、“坐標參照系”、“坐標
系”、“坐標變換”、“基準”、“高程”、“慣性定位系統(tǒng)”、“時刻”、“集成定
位系統(tǒng)”、“線性定位系統(tǒng)”、“地圖投影”、“測量精度”、“運動”、“運行狀
態(tài)”、“光學定位系統(tǒng)”、“性能指標”、“位置準確度”、“位置可靠性”、“定
位系統(tǒng)”、“相對位置”、“相對準確度”、“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不確定性”以
7
及“度量單位”。其他一些術語由于相關標準中已有定義,本標準未再列出。
4.符號、縮略語、向下兼容性和UML包
定義了本標準中所使用的34個主要符號和縮略語,包括“BDS”、“C/A”、
“CRS”、“DOP”、“DGPS”、“FOM”、“Galileo”、“GDOP”、“GIS”、“GLONASS”、
“GNSS”、“GPS”、“HDOP”、“Ln”、“LORAN-C”、“NADyy”、“NAVIC”、“NFC”、
“NMEA”、“PDOP”、“PPS”、“QZSS”、“RAIM”、“RINEX”、“RMS”、“RMSE”、
“RSSI”、“SI”、“SNR”、“SV”、“TDOP”、“UML”、“UTC”、“VDOP”。
本章說明了本標準的向下兼容性。
本章說明了本標準使用的UML來表達概念架構,列出了引用的UML包
以及UML包的縮寫和來源。
5.一致性
規(guī)定了本標準的一致性類,并規(guī)定任何聲明符合本標準的定位服務應
用或產品應當滿足附錄A中規(guī)定的抽象測試組描述的一致性要求。
6.定位服務模型
分為概述、定位服務類的靜態(tài)數據結構、定位服務的基本信息和擴展
信息三個部分。
“概述”中對定位服務模型作概要說明,描述了與定位服務進行通信
的數據應由4個類構成,以及這些類與其他國家標準中定義的元素的關系。
“定位服務類的靜態(tài)數據結構”中概要說明了定位服務的主要數據類,
以及這些類之間的關系。
“定位服務的基本信息和擴展信息”中介紹了定位服務的靜態(tài)數據結
構,包括基本信息和擴展信息。
7.基本信息的定義和描述
分為概述、系統(tǒng)信息、時段、觀測信息、質量信息、定位服務操作六
個部分。
“概述”中描述了定位服務提供的基本信息組成元素、操作和可靠性
類。
“系統(tǒng)信息”中描述了系統(tǒng)信息類的屬性和關聯(lián)。
“時段”中描述了時段類的屬性和關聯(lián)。
“觀測信息”中描述了觀測信息類的屬性和關聯(lián)。
8
“質量信息”中描述了質量信息類的屬性和關聯(lián)。
“定位服務操作”中描述了定位服務操作的定義、要求和應用。
8.定位結果的可靠性
介紹了定位結果可靠性的概念模型。
9.特定技術信息
定義了運行狀態(tài)模型,介紹了針對特定定位技術的擴展信息。
10.附錄A(規(guī)范性)
描述了本標準配套的一致性檢驗方法,包括概念模型的一致性檢驗、
定位服務要求的一致性檢驗和定位服務操作的一致性檢驗。
11.附錄B(資料性)
描述了定位服務的準確度報告,并提供了部分示例。
12.附錄C(資料性)
以GNSS定位技術為例,具體地描述了定位服務的概念。
13.附錄D(資料性)
以GNSS為例,提供了一個包含特定技術信息的定位服務示例。
14.附錄E(資料性)
描述了可靠性評價方法。
15.附錄F(資料性)
描述了一個擴展定位服務結果的示例。
16.附錄G(資料性)
描述了定位服務在實際問題中的五個具體應用示例。
(二)編輯性修改
本文件與ISO19116:2019(E)相比,根據我國國情,編輯性修改內容
如下:
1)增加了ISO1000、ISO19108、ISO19113和ISO19114標準(見
第2章);
2)增加了文檔中使用的UML包:CC(變換坐標)、EX(范圍)、RS(參
照系)、SC(空間坐標)、CS(坐標系)和TM(時間)(見第4章);
9
3)將GPS衛(wèi)星改為GNSS衛(wèi)星(見附錄E)。
(三)具體處理
1)標準中operationconditions應直譯為“操作條件”,但該術語的
定義為“影響定位系統(tǒng)確定坐標值的參數”,表達的是定位系統(tǒng)當前的運行
狀態(tài),如測量時的氣象條件、測量值的計算方法和約束條件、儀器結構缺
陷,以及光學測量系統(tǒng)中由觀測者個人習慣造成的誤差等,譯為“操作條
件”并不能準確表達該術語的定義。因此本標準將operationconditions
翻譯為“運行狀態(tài)”。
四、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程度,以及與國際、國外同類標
準水平的對比情況,或與測試的國外樣品、樣機的有關數據對比情況
1.標準的符合性和一致性
1)標準的符合性
本標準的編制符合現(xiàn)有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yè)標準規(guī)范。
2)標準的一致性
本標準與ISO19116:2019GeographicInformation—Positioning
Service等同采用。
2.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程度
等同采標。
3.與國際、國外同類標準水平的對比情況,或與測試的國外樣品、
樣機的有關數據對比情況
ISO在2004年推出ISO19116:2004Geographicinformation—
PositioningService,國內通過等同采標形成了GB/T28589—2012
國家標準。ISO于2019年12月出版標準二次修訂版。國內對該國際
標準修訂一直跟蹤并提出相關意見,2021年基于全國地理信息標準化
技術委員會的工作安排,國內對ISO19116:2019標準進行了標準主
體內容翻譯。
本文件代替GB/T28589-2012《地理信息定位服務》,與GB/T
28589-2012相比,除結構調整和編輯性改動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a)從正文中刪除了關于特定儀器的定義,并對相關內容進行了
10
修訂,在附錄D中進行說明。
(b)來源于已撤回的規(guī)范性引用文獻ISO19113、ISO19114和
ISO19115中的相關內容,已更新為ISO19115-1和19157。
(c)更改了術語條目,并與ISO/TC211中的其他現(xiàn)行標準進行
了統(tǒng)一。根據ISO/IEC導則第二部分,2018,刪除了未使用的術語條
目。
(d)更改了來源于規(guī)范性引用文獻ISO19111的相關內容,并按
照規(guī)定方法引用新版的19111:2019文件。
(e)在第6章中,本文件對定位服務操作的相關內容進行了修訂
和更新。
(f)在第7章中,本文件新增了定位服務基本信息中有關觀測信
息的相關內容。
(g)在第8章中,新增加了一套方便使用的、適配性強的結構,
用于衡量定位結果的可靠性。
(h)基于與模型相關的概念、與其他標準的一致性、以及特定技
術內容與抽象模型之間的獨立性,更新了所有的UML模型。
(i)本文件增加了五個資料性附錄文件:“定位服務概述”、“GNSS
運行狀態(tài)”、“可靠性評價方法”、“擴展定位服務結果的實例”和“用
例”。
(j)進行了重大的編輯性修訂,理清了文件的結構,糾正了錯誤,
并按照現(xiàn)行的ISO/IEC導則第2部分起草規(guī)范。
五、與有關的現(xiàn)行法律、法規(guī)和強制性國家標準的關系
本標準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成果管
理條例》相關規(guī)定、有關現(xiàn)行法律法規(guī)和強制性國家標準以及地理信息行
業(yè)現(xiàn)有的其他標準協(xié)調一致?;贗SO19116:2019的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對于已經采用為國家標準,本標準采標將直接引用國標,對于未采標的,
經研究引用國際標準。本標準共引用國家標準1項,國際標準5項。
六、重大分歧意見的處理經過和依據
無。
11
七、國家標準作為強制性國家標準或推薦性國家標準的建議
建議作為推薦性國家標準實施。
八、貫徹國家標準的要求和措施建議(包括組織措施、技術措施、過
渡辦法等內容)
暫無。
九、廢止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建議
此標準通過后,建議替代GB/T28589—2012《地理信息定位服務》。
十、其他應予說明的事項
無。
12
目次
一、工作簡況
二、標準編制原則和確定主要內容的論據
三、主要試驗(或驗證)的分析、綜述報告、技術經濟論證及預期的經濟效果
四、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程度及與國際、國外同類標準水平的對比(或與測
試的國外樣品、樣機的有關數據對比)
五、與有關的現(xiàn)行法律、法規(guī)和強制性標準的關系
六、重大分歧意見的處理經過和依據
七、標準作為強制性標準或推薦性標準的建議
八、貫徹標準的要求和措施建議
九、廢止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建議
十、其他應予說明的事項
1
《地理信息定位服務》
編制說明
一、工作簡況
1.任務來源
2021年8月24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以國標委發(fā)〔2021〕23號
文發(fā)布《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于下達第二批推薦性國家標準計劃的通
知》,正式批準國家標準計劃項目:地理信息定位服務,編號為20212930
-T-466。2021年8月30日,全國地理信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印發(fā)《關于
下達12項地理信息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項目及編報實施方案的通知》
(SAC/TC230/SEC〔2021〕12號),要求加強國家標準項目管理,加快開
展項目組織實施。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提出,由全國地理信息標準化技
術委員會SAC/TC230歸口。按計劃于2022年8月完成。武漢大學承擔編
制,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自然資源部測繪標準化研究所、清華大學、
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協(xié)作共同起草完成。
2.目的意義
定位服務在國民經濟建設和大眾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在移動互聯(lián)
網和信息時代,對推進和加深地理空間信息的社會化和智能化服務起著關
鍵基礎作用。目前室內外定位技術形式多樣,滿足不同應用的需求,迫切
需要制定具有共性特征的定位服務規(guī)范,從而減少和消除定位技術多樣和
數據異構造成的技術屏障,優(yōu)化技術應用的社會化和規(guī)?;б?,促進地
理信息產業(yè)的發(fā)展。
現(xiàn)代電子定位技術能夠快速準確地測量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間位置的坐
標,室內定位技術快速發(fā)展,多種定位技術共存,為泛在空間位置提供有
效的全空間定位技術。然而,國內外定位技術目前沒有表達位置信息的共
性結構,也沒有表達精度和可靠性的通用結構。本標準根據具有共性結構
的定位服務的需求,規(guī)定了通用的定位服務接口,該定位服務接口能夠提
供適用于目前主流定位技術的數據結構和操作方法,以使空間信息系統(tǒng)能
夠更高效、更具互操作性地使用定位技術。
2
基于地理信息開發(fā)與共享的需求,國際標準化組織地理信息技術委員
會(ISO/TC211)組織各國技術專家制定并于2004頒布了國際標準ISO19116
GeographicInformation—PositioningService(地理信息定位服務),
供各會員國采用和參考。此標準規(guī)定了一個通信接口的數據結構及其相關
操作,該接口實現(xiàn)了定位設備(包括提供定位的服務設備和使用定位的用
戶設備)之間的通信,使得用戶設備能夠接收來自于多種非特定定位技術
的定位信息,能夠獲取并明確解譯位置信息并整合成可靠的位置信息。該
標準化接口可用于許多以位置信息為核心的應用,例如測量、導航、智能
交通系統(tǒng)(ITS)和基于位置的服務(LBS)。在這一數據接口規(guī)范的引導下,
諸多參與定位數據采集、處理、存儲和應用等相關方,可以充分共享和重
用定位數據以及定位服務資源。GB/T28589—2012標準采用ISO19116:
2004版,推動了我國測繪地理信息相關領域的數據接口設計和開發(fā)的技術
進步,克服了定位導航軟件開發(fā)建設中因缺少規(guī)范指導導致數據應用面窄
的技術瓶頸。
隨著定位技術的發(fā)展,特別是在定位設備不斷豐富以及定位服務個性
化要求增加的發(fā)展趨勢下,原標準規(guī)范的使用受到一定局限,為此,ISO
修訂了此標準并發(fā)布了更新版本ISO19116:2019。ISO19116:2019主要
在以下幾方面做了改進:(1)增加了對定位結果可靠性的描述;(2)進一
步完善了定位服務的概念模型,適應新技術的發(fā)展;(3)將專門技術信息
與抽象概念模型分離,從而使其規(guī)范更加靈活和可用;(4)補充了我國北
斗定位方式,使定位服務適應性更加通用。通過對原版本的修訂,使得新
版本適應了技術的進步,也適用于更廣泛的應用。因此,迫切需要對標準
GB/T28589—2012進行修訂。
本標準對定位服務的模型、基本信息、可靠性模型和特定技術信息進
行了定義和描述。定位服務利用多種定位技術,為各種應用提供位置及與
位置相關的信息。雖然這些定位技術在很多方面有所區(qū)別,但它們都包含
一些通用的、重要的信息項和操作,例如定位數據、觀測時間和準確度等,
這些通用信息項和操作被廣泛地應用于相關領域。此外,還有一些僅用于
特定定位技術的信息項和操作,例如信號強度、幾何因子和原始觀測值,
這些特定信息項可能有助于正確地使用定位結果。因此,本標準不僅規(guī)定
了適用于所有定位服務的基本數據結構和操作,還描述了一些與特定定位
技術相關的數據結構和操作。
3
本標準適用于地理信息領域的標準和技術規(guī)范。
3.起草單位及主要起草人
1)承擔單位和協(xié)作單位
承擔單位(主編單位):武漢大學。
協(xié)作單位(參編單位):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自然資源部測繪標準
化研究所、清華大學、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
2)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工作
起草人:李霖、朱海紅、左辛凱、李思宇、王舒曼、黃全義、郭建坤、
劉小強、張傳明等。
4.主要工作過程
1)立項啟動
標準編制人員在完成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重點專項“全球位置信息疊加
協(xié)議與位置服務網技術(2017YFB0503700)”的課題一“基于混合云的泛在
位置感知與信息疊加協(xié)議(2017YFB0503701)”期間,充分認識了現(xiàn)有定位
服務模型,總結了主流的定位技術及數據接口技術,為《地理信息定位服
務》的制定提供了豐富的技術基礎。形成標準初稿后,組織了項目組內外
專家多次討論,最終形成申請國家標準立項的標準草稿,向全國地理信息
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交《(推薦性國家標準項目建議書)地理信息定位服
務》文件?!兜乩硇畔⒍ㄎ环铡窐藴示幹平M參加全國地理信息標準化技
術委員會組織的立項答辯,于2021年8月立項獲批。
本標準研制任務啟動后,主編單位積極開展啟動準備工作,邀請國內
有關單位專家參加本標準編制工作,進一步收集分析相關資料,完善標準
草案和標準實施方案,于2021年9月完成了實施方案編報。
2)起草階段
作為課題的研究任務,立項前標準編制工作組認真總結了“基于混合
云的泛在位置感知與信息疊加協(xié)議(2017YFB0503701)”課題研究成果,并
邀請國內有關單位的多名專家對通用定位服務接口的規(guī)范需求進行了分析,
為理解和翻譯國際標準ISO19116:2019工作奠定了基礎。
2020年4月起,標準編制工作組開始進行標準編制前的資料收集工作。
標準編制工作組收集了國內外近年發(fā)布實施的與地理信息定位服務相關的
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其他相關標準以及專利、文獻等。在對
4
相關標準和專利進行了充分、系統(tǒng)的研究基礎上,對相關行業(yè)和部門等進
行了廣泛深入的調研。
2020年8月—2021年8月,標準編制工作組針對ISO19116:2019原
稿進行了為期一年的翻譯工作,并將翻譯稿調整為國家標準格式,形成《地
理信息定位服務》第一次翻譯稿。
2021年8月—11月,標準編制工作組內部召開了多次會議,對標準草
案進行編研交流。項目組負責人與成員就第一次會議提出的修改意見進行
了討論,針對于修改意見對標準進行修改和完善,形成第一次討論稿。
2021年11月20日,召開“地理信息定位服務標準研制”研討會,
廣泛聽取行業(yè)內專家的意見與建議,對當前完成的標準草案進行修改完善。
2021年12月—2022年1月,根據行業(yè)內專家的意見與建議,形成《地
理信息定位服務》征求意見初稿,并完成編制說明。
3)征求意見
2022年1月—2022年3月,在《地理信息定位服務》征求意見初稿
的基礎上,征求行業(yè)內專家的意見與建議,并進一步修改征求意見初稿,
形成《地理信息定位服務(征求意見稿)》,并完成編制說明。
2022年3月,按照全國地理信息標準化技術文員會標準化工作管理規(guī)
定要求,編制組將征求意見稿發(fā)至標委會全體委員和部分單位,開始征求
有關單位及專家意見。
4)送審階段
5)報批階段
二、國家標準編制原則和確定國家標準主要內容的論據
1.編制原則
本標準編制遵循“獨立性、多方參與性、適用性”的原則,注重標準
的可操作性,在文本結構的編排上按GB/T1.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第
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規(guī)則》要求編寫。
1)獨立性原則。標準編制工作應獨立進行,不受單一利益方主導。
2)多方參與性原則。標準編制過程應盡可能吸收受標準影響的利益方
5
參與,并廣泛聽取領域內專家的意見和建議,對其觀點進行評判和記錄,
以此對標準內容進行改進和完善。
3)適用性原則。標準編制應保持公開客觀,各個階段的決策和決定都
應在各方“達成共識”的基礎上完成,保證標準的適用性。
4)規(guī)范性原則。注重編寫質量,盡可能做到科學、嚴謹、實用,標準
體例及文本編寫嚴格執(zhí)行GB/T1.1的要求。
2.確定國家標準主要內容的論據
本標準主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xiāng)規(guī)
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成果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和《標準化工作
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GB/T1.1—2020)等技術標準,并
結合我國地理信息定位服務的相關文獻作為論據。
引用的主要標準包括:
ISO/TS19103:2015地理信息概念模式語言(Geographic
information—Conceptualschemalanguage)
ISO19107:2003地理信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3八年級數學上冊 第13章 全等三角形13.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4角邊角說課稿 (新版)華東師大版
- 2024年四年級品社下冊《怎樣到達目的地》說課稿2 蘇教版
- 2025鋼質門小型鋼結構制作及安裝合同
- 2025個人電路出租合同書
- 2025公司經理勞動合同
- 道路邊坡加固維修施工方案
- 交通圍欄銷售合同范本
- 農業(yè)營銷合作合同范本
- 保溫鋼結構合同范本
- Sara's Medicine(說課稿)-2023-2024學年麗聲北極星分級繪本四年級上(江蘇版)
- 全過程造價咨詢服務的質量、進度、保密等保證措施
- 縣城屠宰場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 25學年六年級數學寒假作業(yè)《每日一練》
- 2025高考數學一輪復習-第8章-第3節(jié) 圓的方程【課件】
- 人文關懷在護理工作中的體現(xiàn)
- 2025年1月八省聯(lián)考高考綜合改革適應性測試-高三生物(陜西、山西、寧夏、青海卷) 含解析
- 環(huán)保行業(yè)深度研究報告
- 開工第一課安全培訓內容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課件
- 《公路養(yǎng)護安全培訓》課件
- 公益捐助活動影響力評估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