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下冊-第10課 唐雎不辱使命(分層作業(yè))(解析版)_第1頁
九年級語文下冊-第10課 唐雎不辱使命(分層作業(yè))(解析版)_第2頁
九年級語文下冊-第10課 唐雎不辱使命(分層作業(yè))(解析版)_第3頁
九年級語文下冊-第10課 唐雎不辱使命(分層作業(yè))(解析版)_第4頁
九年級語文下冊-第10課 唐雎不辱使命(分層作業(yè))(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10課《唐雎不辱使命》分層作業(yè)基礎(chǔ)鞏固1.下列選項字音、字形不正確的一項是(

)A.唐?。╦ū)

要離(yāo)以頭搶地(qiǎng)B.怫然(fú)

韓傀(guī)免冠徒跣(xiǎn)C.休祲(jìn)色撓(náo)白虹貫日(hóng)D.縞素(gǎo)寡人(guǎ)寡人諭矣(yù)【答案】A【解析】A.睢--雎,以頭搶地(qiǎng)---qiāng。2.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同“措”)B.請廣于君(增廣、擴充)C.流血五步,天下縞素(白色喪服)D.長跪而謝之曰(道歉)【答案】C【解析】縞素,白色喪服,這里用作動詞,指穿上白色喪服。3.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安陵君其許寡人

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B.而君逆寡人者

學(xué)而時習(xí)之C.夫?qū)VT之刺王僚也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D.徒以有先生也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答案】C【解析】C項都是取消句子獨立性,A.表示祈使語氣/代詞,指鵬鳥。B.表轉(zhuǎn)折,但是、卻/表順接,并且。D.因為/憑借4.下面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本文記述了發(fā)生在戰(zhàn)國末期的一場外交抗?fàn)?。面對秦王居高臨下的易地要求,安陵君言辭委婉,不敢拒絕,有失明君風(fēng)度。B.本文句式豐富多彩:有長有短,有整有散,有疑問,有陳述,有判斷。如“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句式整齊,讀起來鏗鏘有力。C.本文采用多種形式的對比和襯托來刻畫人物,在充滿矛盾、緊張激烈的場面中,重點塑造了唐雎這一不畏強暴、敢于斗爭、不辱使命的“士”的形象。D.本文以對話為主,人物語言形象而富有個性。如唐雎在羅列專諸、聶政、要離的壯舉后,以“與臣而將四矣”暗示秦王:自己將效法三人行刺,血拼到底?!敬鸢浮緼【解析】“有失明君風(fēng)度”與文意不符。5.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1)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敬鸢浮浚?)安陵君從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保衛(wèi)它,即使是方圓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換,何況僅僅是五百里呢?(2)平民發(fā)怒,也不過脫掉帽子,光著腳,用頭撞地罷了?!窘馕觥勘绢}考查句子翻譯。翻譯時要注意句子中重點字詞的翻譯,如“雖”“易”“直”“布衣”“免”“搶”。6.在《唐雎不辱使命》中找出表稱謂的詞,并加以解釋。(1)寡人:諸侯對自己的謙稱,相當(dāng)于“我”。(2)君:對別人的尊稱,相當(dāng)于“您”。(3)臣:我(4)吾:我(5)公:相當(dāng)于“先生”,對別人的尊稱。(6)先生:對別人的尊稱,相當(dāng)于“您”。能力提升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7—9題。陳寔,東漢人也,為人仁愛。時歲饑民餒,有盜夜入其室,棲于梁上。寔陰見之,乃起整衣,呼兒孫起,正色訓(xùn)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xí)以成性,遂至于斯。”兒孫曰:“孰也?”寔指梁上盜曰:“梁上君子者是也?!北I大驚,自投于地,叩頭歸罪。寔徐諭之曰:“視君狀貌,不似惡人,宜省己為善?!睂佒湄?,乃令人與之絹二匹。自是一縣無復(fù)盜者。7.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①時歲饑民餒

②棲于梁上③自投于地,叩頭歸罪

④寔徐諭之曰8.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xí)以成性,遂至于斯。你是否贊同文中陳寔對待盜賊的做法?為什么?【答案】7.①饑餓;②躲藏;③承認;④告誡,告訴。8.品行不好的人本性不一定是壞的,(壞)習(xí)慣會(慢慢使人)形成(不好的)品性,于是到了這樣的地步。9.示例1:贊同。陳寔對盜賊的寬容教化,最終讓整個縣城沒有盜賊,說明這種做法是可取的。示例2:反對。陳寔對盜竊行為的寬容,不利于維護法律的公平正義。拓展延伸閱讀【甲】【乙】兩篇選文,完成10-14小題?!炯住壳赝跏谷酥^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說。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鼻赝踉唬骸疤熳又?,伏尸百萬,流血千里?!碧砌略唬骸按笸鯂L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碧砌略唬骸按擞狗蛑玻鞘恐?。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蓖Χ?。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保ㄟx自《戰(zhàn)國策·魏策》)【乙】(聶政)遂西至濮陽①,見嚴仲子②曰:“前所以不許仲子者,徒以親在。今親不幸③,仲子所欲報仇者為誰?嚴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韓相傀??猪n君之季父④也,宗族盛,兵衛(wèi)設(shè),臣使人刺之,終莫能就。今足下幸而不棄請益具車騎壯士以為羽翼?!闭唬骸绊n與衛(wèi),中間不遠,今殺人之相,相又國君之親,此其勢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無生得失⑤,生得失則語泄,語泄則韓舉國而與仲子為仇也,豈不殆哉!”遂謝車騎人徒,辭,獨行仗劍至韓。韓適有東孟之會,韓王及相皆在焉,持兵戟而衛(wèi)者甚眾。聶政直入,上階刺韓傀。韓傀走而抱哀侯,聶政剌之,兼中哀侯,左右大亂。聶政大呼,所殺者數(shù)十人。因自皮面抉眼⑥,自屠出腸,遂以死。(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注釋】①濮陽:春秋時期屬于衛(wèi)國。②嚴仲子:春秋韓國大夫,與韓相俠累(名傀)結(jié)仇,逃往濮陽。后與聶政結(jié)識,在聶政母親生日時給予重金,聶政雖不受,但許身為友。③不幸:指聶政母親去世。④季父:最小的叔父。⑤得失:這墾指差錯。⑥抉眼:指聶政挖出自己的眼睛。10.用“/”給【乙】文中的畫線句劃分停頓(劃兩處)。今足下幸而不棄請益具車騎壯士以為羽翼。1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1)免冠徒跣

()

(2)彗星襲月

()

(3)徒以親在

()

(4)遂謝車騎人徒()12.下列句中加點詞語含義、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持兵戟而衛(wèi)者甚眾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因自皮面抉眼C.以君為長者

仲子所欲報仇者為誰D.今吾以十倍之地

遂以死1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2)語泄則韓舉國而與仲子為仇也,豈不殆哉!14.研讀【甲乙】兩文,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比較唐睢和聶政人物形象的異同?!敬鸢浮?0.今足下幸而不棄/請益具車騎壯士/以為羽翼。11.(1)光著(2)掃過(3)只(4)謝絕

12.B13.(1)大王給予恩惠,用大片的土地交換小的土地,很好。(2)機密一泄露,則韓國全國便會和仲子結(jié)仇,這豈不危險嗎!14.相同:機智勇敢,不畏強暴。不同:唐雎忠誠,擅長言辭,具有高超的說話技巧。聶政孝順,具有俠義精神,不畏死?!窘馕觥?0.本題考查文言斷句技巧:把握文章翻譯,根據(jù)分句意思斷。今足下幸而不棄(現(xiàn)在幸蒙足下不棄)/請益具車騎士(請允許我加派一些可以做您幫手的車騎壯士)/以為羽翼(作為助手一同去)。11.本題考查文言實詞。(1)免冠徒洗:摘掉帽子光著腳。徒,光著(2)彗星襲月:費星的尾巴掃過月亮。襲,掃過(3)徒以親在:是因為我母親尚在世。徒,只是。(4)遂謝車騎人徒:于是謝絕了車騎隨從。謝,謝絕12.本題考查一詞多義。A.連詞,表轉(zhuǎn)折/連詞,表并列;B.于是/于是;C.當(dāng)作/是;D.介詞,用,拿/連詞,不譯;故選B。13.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要求:完整,流暢,準確。注意:(1)加,給予?;?,恩惠。以,用。易,交換。甚,很。善,好。(2)語泄,機密泄漏。則,那么。舉國,全國。豈,難道。殆,危險。哉,語氣詞,嗎。14.(1)相同:結(jié)合甲文“秦王不說。安陵君因使唐使于秦”“秦王佛然怒,謂唐日: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對日:“臣未嘗聞也?!钡染渥涌芍?,面對強國秦王的怒火,唐唯冷靜從容應(yīng)對,據(jù)理力爭,看出他不畏強暴、勇敢。面對秦王的威脅和壓迫,唐唯舉出聶政等刺客的事例,用同歸于盡來威脅秦王,看出他的聰明。結(jié)合乙文“韓與衛(wèi),中間不遠,今殺人之相,相又國君之親,此其勢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無生得失,生得失則語泄,語泄則韓舉國而與仲子為仇也,豈不殆哉!”“遂謝車騎人徒,辭,獨行仗劍至韓”等句子可知,聶政和嚴仲子分析了形勢,認為人多容易泄密所以決定一人前去刺殺,看出聶政的聰明和勇敢。故唐睢和聶政的共同點是機智聰明,不畏強暴,勇敢。(2)不同。結(jié)合甲文“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授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編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等句子可知,唐睢為了自己的祖國,與泰王周旋,看出了他對祖國的忠誠。唐勝用三寸不爛之舌和無畏的勇氣迫使秦王改變命令,看出唐睢善于言辭的形象。結(jié)合乙文“前所以不許仲子者,徒以親在可知,這里看出了聶政的孝順,結(jié)合乙文“聶政大呼,所殺者數(shù)十人。因自皮面抉眼,自居出腸,遂以死”可知,聶政為了嚴仲子的仇,獨身前往為其報仇,聶政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為了讓韓國不知道是嚴仲子派人來報仇,寧愿自己劃傷自己的臉,弄瞎自己的眼睛,看出他的俠義精神,看出他的勇敢無畏。唐睢此行目的是為了國家,表現(xiàn)了其對祖國的忠誠,表現(xiàn)了他的長于言辭的形象。而聶政此行是為了個人,表現(xiàn)了其孝順和俠義精神。這是他們不同之處。乙文參考譯文:聶政,軹邑深井里人。聶政殺了人,為了躲避仇敵,于是和母親、姐姐一起到了齊國,以屠宰為業(yè)。隔了很久,濮陽嚴仲子在韓哀侯朝中供職,與韓相俠累結(jié)下怨仇。嚴仲子怕俠累殺他,逃離韓國,訪求能向俠累報仇的人。嚴仲子來到齊國,齊國有人談到聶政,說他是個有勇氣有膽量的人,因為避仇而隱身在屠戶中間。嚴仲子登門拜訪,來往幾次,然后備下酒席,親自向聶政母親敬酒。

過了很久,聶政的母親去世了。埋葬已畢,在除去喪服之后,聶政說道:“唉!我聶政不過是個市井小民,鼓刀屠宰;而嚴仲子是諸侯的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