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期中試卷第6頁(共13頁)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期中試卷八年級物理(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8個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小題3分,共24分)1.如圖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時,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卻向后移動。該現(xiàn)象說明了()A.力能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B.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有關(guān) D.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guān)2.共享單車是節(jié)能環(huán)保的交通工具。關(guān)于小馬同學騎共享單車上學的情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車加速前進時,速度越快,慣性越大B.下坡時不用蹬車,車繼續(xù)滑行是因為受到慣性作用C.騎車行駛過程,突然剎車,身體由于慣性會向前傾D.剎車停止后,車的慣性消失3.下列情形與大氣壓強無關(guān)的是()A.高原上用普通鍋不易煮熟米飯 B.用吸管吸飲料C.“玉兔”號在月球上留下“足跡” D.馬德堡半球?qū)嶒?.下列關(guān)于物理現(xiàn)象的解釋,說法正確的是()A.小球在空中下落得越來越快,是因為小球受到的重力越來越大B.教室天花板上靜止的電燈受到平衡力的作用C.小孩從滑梯上自行下滑,是因為他受到慣性力的作用D.人用力推車,車未動,是因為推力小于摩擦力5.物理興理小組的同學對如圖所示的現(xiàn)象進行討論,其中錯誤的是()甲乙丙丁A.圖甲中的實驗說明液體壓強與液體的深度有關(guān)B.圖乙中對瓶內(nèi)沸騰的水停止加熱,倒置后,向瓶底澆冷水,瓶內(nèi)的水會重新沸騰C.圖丙中用吸管喝飲料時,杯里的飲料是被嘴的“吸力”吸上來的D.圖丁中洗手池下方排水管的U形“反水彎”利用了連通器原理6.如圖所示,長方體木塊b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塊a放在木塊b上面,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木塊b受到的重力與地面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B.如果拿下木塊a,若拉力F不變,木塊b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C.如果拉力F變大,木塊b將加速運動,此時木塊a對木塊b的摩擦力向右D.如果撤去拉力F,木塊b將減速運動,此時木塊b對木塊a的摩擦力向左eq\a\vs4\al(第6題圖)eq\a\vs4\al(第7題圖)7.如圖所示,a、b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兩個均勻圓柱體,已知底面積Sa=3Sb,高度hb=2ha,對地面的壓強為pa=pb,圓柱體密度分別ρa和ρb,對地面的壓力分別為Fa和Fb。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ρa=ρb,F(xiàn)a=Fb B.ρa=2ρb,F(xiàn)a=3FbC.ρa=eq\f(1,2)ρb,F(xiàn)a=eq\f(1,3)Fb D.ρa=eq\f(1,3)ρb,F(xiàn)a=3Fb8.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有底面積為S,重為G1的薄壁容器,容器裝有密度為ρ、深度為h、重為G2的某種液體,設(shè)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p1,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為p2,下列選項正確的是()A.p1=eq\f(G2,S) B.p1=ρghC.p2=eq\f(G1,S) D.p2=eq\f(G1,S)+ρgh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9.甲圖中,小鐵球從斜面上滾下沿直線運動,當經(jīng)過磁體附近時方向發(fā)生了改變,此現(xiàn)象說明力可以;乙圖中,放有磁體的兩個小車用細線相連,剪斷細線后,小車向相反的方向運動,此現(xiàn)象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的。10.生活中處處有科學,下雨天,老師常會提醒學生小心地滑,原因是路面有雨水,鞋底和路面之間變得光滑,減小,容易摔倒。學生進入教室前,甩動雨傘,傘上的雨水就會被甩出,原因是雨水具有。11.電燈通過電線掛在天花板上處于靜止狀態(tài),燈對電線的拉力和電線對燈的拉力是一對,電線對燈的拉力和燈所受的重力是一對。12.被國外媒體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港珠澳大橋已經(jīng)通車運營,以在大橋上行駛的客車為參照物,橋邊的欄桿是(選填“運動”或“靜止”)的,客車緊急剎車時,乘客由于具有慣性而突然向車輛的(選填“前方”或“后方”)傾倒。13.如圖甲所示,飲料從吸管上升到嘴里,是因為空氣中存在;如圖乙所示,對吸管A吹氣,管B中的水會上升,是因為流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選填“大”或“小”)。第13題圖第14題圖14.如圖,容器中裝有深度為10cm,質(zhì)量為60g的水,已知容器的質(zhì)量為30g,底面積為5cm2,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為Pa,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是Pa。(ρ水=1×103kg/m3,g取10N/kg)15.如圖所示,當勻速向左水平拉動木板M,待木塊N穩(wěn)定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F,此時木塊N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是向(選填“左”或“右”);當由慢到快向左水平拉動木板M,待木塊N穩(wěn)定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會(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F。16.一遙控小電動車在平直的路面上做直線運動,其速度v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已知在4~8s內(nèi)小車受到的牽引力恒為10N,則在4~8s內(nèi)小車受到的合力為N;在0~4s內(nèi)小車受到的摩擦力(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N。第16題圖第17題圖17.圓柱形實心均勻物體A、B高度相同,質(zhì)量分別為mA、mB,密度分別為ρA、ρB。兩物體重疊后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圖甲、乙所示,在圖甲中,物體B對桌面的壓力為F1,壓強為p1;在圖乙中,物體A對桌面的壓力為F2,壓強為p2,則F1∶F2=;p1∶p2=。18.如圖是a、b兩種不同物質(zhì)質(zhì)量和體積的關(guān)系圖象,則a、b兩種物質(zhì)密度之比為,如果用質(zhì)量相等的上述兩種物質(zhì)分別制成甲、乙兩個底面積不同、高度相同的實心圓柱體,并將它們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則甲、乙兩圓柱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之比為。三、作圖、實驗及探究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31分)19.(9分)(1)如圖所示,某同學用已校零的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則此彈簧測力計的量程為,分度值為,圖中所測力的大小為N。(2)如圖,小翔站在滑板車上水平向左運動,不再蹬地后,最終會停止下來。將小翔和滑板車看作一個物體,請畫出此過程中該物體所受力的示意圖(力的作用點畫在重心O點上)。(3)用力踢出的足球,在草地上運動,如圖所示,請畫出運動中的足球受到的彈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圖。19—(3)題圖20.(10分)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鋪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布,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如圖1所示,觀察和比較小車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離。圖1圖2(1)為了使小車滑到水平面時的初速度相同,實驗時應(yīng)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的________滑下,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是(選填“微小量放大”“模型”或“控制變量”)法。(2)小車到達水平面后會繼續(xù)向前運動是因為小車具有。(3)實驗中改變小車所受阻力大小,是通過改變來實現(xiàn)的。(4)比較甲、乙、丙三次實驗,發(fā)現(xiàn)阻力越小,小車滑行的距離就越(選填“遠”或“近”),說明小車運動的速度改變得越(選填“快”或“慢”)。(5)伽利略對類似的實驗進行了分析,并進一步推測: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車在運動時不受阻力,則小車將在水平面上做。說明運動的物體(選填“需要”或“不需要”)力來維持。(6)牛頓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頓第一定律。該定律___。A.能用實驗直接驗證B.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所以不能確定這個定律是否正確C.是在大量經(jīng)驗事實的基礎(chǔ)上,通過進一步的推理概括得出的(7)通過上面的探究后,小明再思考如下的問題,如圖2所示,擺球從A點由靜止釋放擺到右側(cè)最高點C時,如果擺球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則擺球?qū)ⅲㄟx填“往回擺”“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21.(6分)在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中:(1)此實驗是根據(jù)原理測出摩擦力大小的。(2)小明剛開始拉木塊時,他的水平拉力逐漸增大,但木塊仍靜止,木塊所受的摩擦力(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木塊被拉動,且越來越快,小明讀出某一時刻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3N,他認為這時摩擦力的大小為3N,他操作中的錯誤是。(3)改正錯誤后,小明完成了探究過程,比較乙、丙兩次實驗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__。(4)在圖甲、圖乙實驗中,假如把木板換成海綿,拿掉彈簧測力計,會發(fā)現(xiàn)(選填“甲”或“乙”)圖中海綿凹陷得更深。說明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作用效果與有關(guān)。22.(6分)(綏化中考)某同學用下列器材探究“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1)他向圖甲的U形管內(nèi)注入適量的紅墨水,紅墨水靜止時,U形管兩側(cè)液面高度。(2)圖乙壓強計通過U形管兩側(cè)液面的來反映橡皮膜所受壓強的大小,用手指按壓橡皮膜發(fā)現(xiàn)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靈活,說明該裝置(選填“漏氣”或“不漏氣”)(3)他把探頭放入水面下6cm處,探頭受到水的壓強是Pa;繼續(xù)向下移動探頭,會看到U形管兩側(cè)液面的高度差變大,說明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與液體的有關(guān)。(4)為了檢驗“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與液體密度有關(guān)”這一結(jié)論,他用圖丙的裝置,在容器的左右兩側(cè)分別裝入深度相同的不同液體,看到橡皮膜向左側(cè)凸起,則(選填“左”或“右”)側(cè)液體的密度較大。四、綜合應(yīng)用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5分)23.(12分)如圖所示,一平底、平口的圓柱形青花瓷筆筒放在水平桌面上,筆筒高度為0.11m,筒內(nèi)深度為0.10m。筆筒開口向上放置時,筆筒對桌面產(chǎn)生的壓強為8.1×102Pa;筆筒開口向下放置時,筆筒對桌面產(chǎn)生的壓強為4.05×103Pa。求:(1)筆筒內(nèi)注滿水時,水對筆筒底部產(chǎn)生的壓強;(2)筆筒開口向上和開口向下放置時,筆筒與桌面的接觸面積之比;(3)青花瓷筆筒材質(zhì)的密度。24.(13分)實心圓柱體甲和長方體乙分別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密度為0.6×103kg/m3,質(zhì)量為12kg、底面積為4×10-2m2;乙的質(zhì)量為5.4kg,邊長分別為0.1m、0.2m、0.3m。(g取10N/kg)(1)求乙的密度;(2)求甲直立時對水平地面的壓強;(3)若在甲的上方水平截去一段并疊放在乙的正上方后,甲剩余圓柱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恰好等于此時乙對水平地面壓強的最小值,求甲截去的高度。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期中試卷八年級物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8個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小題3分,共24分)1.B2.C3.C4.B5.C6.D7.B8.B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9.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相互10.摩擦力慣性11.相互作用力平衡力12.運動前方13.大氣壓小14.1000180015.左等于16.0等于17.1∶1eq\f(mAρB,mBρA)18.2∶12∶1三、作圖、實驗及探究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31分)19.(1)0~5N0.2N2.8N(2)如下圖:(3)如下圖:20.(1)同一高度控制變量(2)慣性(3)水平面的粗糙程度(4)遠慢(5)勻速直線運動不需要(6)C(7)靜止21.(1)二力平衡(2)變大沒有使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3)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4)乙壓力大小22.(1)相平(2)高度差不漏氣(3)600深度(4)右四、綜合應(yīng)用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5分)23.解:(1)水對筆筒底部產(chǎn)生的壓強:p=ρ水gh1=1.0×103kg/m3×10N/kg×0.10m=1×103Pa。(2)由p=eq\f(F,S)得,筆筒開口向上放置時,筆筒與桌面的接觸面積為S1=eq\f(F,p1)=eq\f(G,p1)=eq\f(G,8.1×102Pa),筆筒開口向下放置時,筆筒與桌面的接觸面積為S2=eq\f(F,p2)=eq\f(G,p2)=eq\f(G,4.05×103Pa),接觸面積之比:eq\f(S1,S2)=eq\f(\f(G,8.1×102Pa),\f(G,4.05×103Pa))=eq\f(4.05×103Pa,8.1×102Pa)=eq\f(5,1)。(3)筆筒的體積:V筒=S2h1+S1h2=0.1S2+0.01S1筆筒的質(zhì)量:m筒=eq\f(G,g)=eq\f(F,g)=eq\f(p1S1,g)=eq\f(8.1×102Pa,10N/kg)S1=81S1,筆筒材料的密度:ρ=eq\f(m筒,V筒)=eq\f(81S1,0.1S2+0.01S1)=eq\f(81×5S2,0.1S2+0.01×5S2
最新文檔
- 人民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第七課《生命之間》配套聽課評課記錄
- 湘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2章2.1.2冪的乘方與積的乘方(第1課時)聽評課記錄
- 人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1.2.1《有理數(shù)》聽評課記錄
- 冀教版數(shù)學九年級上冊《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聽評課記錄1
- 《兩漢的科技和文化》聽課評課記錄1(新部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
- 蘇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期末復(fù)習口算練習題三
- 湘教版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小結(jié)練習》聽評課記錄
- 聽評課記錄數(shù)學二年級
- 小學生營養(yǎng)餐飯?zhí)霉ぷ魅藛T聘用合同范本
- 人員派遣租賃協(xié)議書范本
- (正式版)FZ∕T 80014-2024 潔凈室服裝 通 用技術(shù)規(guī)范
- 新起點英語二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材料投放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報告(定量論文)8700字】
- 剪映專業(yè)版:PC端短視頻制作(全彩慕課版) 課件 第3章 短視頻剪輯快速入門
- 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qū)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下學期一模歷史試題
- 帶狀皰疹與帶狀皰疹后遺神經(jīng)痛(HZ與PHN)
- 漢密爾頓抑郁和焦慮量表
- 風電場事故案例分析
- 前列腺癌的診斷與治療
- 人教版八年級數(shù)學初中數(shù)學《平行四邊形》單元教材教學分析
- EPC項目設(shè)計及施工的配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