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yè)水文地質調查_第1頁
農業(yè)水文地質調查_第2頁
農業(yè)水文地質調查_第3頁
農業(yè)水文地質調查_第4頁
農業(yè)水文地質調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0第一節(jié)農業(yè)水文地質調查內容一、農田供水水文地質調查〔一〕澆灌定額與澆灌系數〔澆灌系數不全〕澆灌定額澆灌定額確實定常用的有三種方法,即豐產灌水閱歷法、澆灌試驗法和按水量平衡原理分析法。水量平衡原理分析法的計算可參考農田水利學的有關文獻。水文地質計算中,常承受閱歷法。不同地區(qū)、不同年份、不同農作物的澆灌定額是不同的,應結合當地狀況分析使用。我國北方地區(qū)幾種農作物的澆灌制度如表7-1-1、7-1-2。表7-1-1 湖北省水稻泡田定額及生育期澆灌定額調查成果表〔中等干旱年〕項項目旱田中稻一季晚稻雙季晚稻泡田定額〔m3/畝〕澆灌定額〔m3/畝〕70~80200~25080~100250~35070~80350~50030~60240~300總澆灌定額〔m3/畝〕270~330330~450420~580270~360表7-1-2 我國北方幾種旱作物的澆灌制度〔調查〕作物灌水次數生育期澆灌制度灌水定額1〔m3/畝〕澆灌定額2〔m3/畝〕備注小麥3~640~80200~300棉花2~430~4080~150干旱年份玉米3~440~60150~250注:1.一次灌水單位澆灌面積上的灌水量。各次灌水之和。2.澆灌入滲補給系數:澆灌水入滲補給地下水的量與澆灌水量之比。影響因素:土層質地,土層含水量,地下水埋深,澆灌定額,作物狀況和氣候條件等。計算方法:一般承受田間試驗法?!捕掣救蝿蘸侠黹_采地下水的意見,作為制訂地下水資源開采利用規(guī)劃與設計的依據。農業(yè)水文地質勘查,一般劃分為普查〔1:10萬、詳查〔1:5萬、勘探〔1:1萬、開采試驗〔1:2500~1000〕等階段?!踩持饕{查內容資料收集〔l〕氣象:氣溫、多年降水量、水面蒸發(fā)量等。水文:區(qū)內主要河流、湖泊等水系統(tǒng)形態(tài),多年平均徑流量等。地質-地貌:區(qū)域地質資料、相應比例尺的地質〔以第四系為主地貌圖、地質構造圖等。水文地質:已有的鉆孔與機井資料,抽水試驗資料以及水文地質報告和圖件等。農業(yè):耕地面積、作物種類及產量、土壤特征等。農田水利建設:水利設施類型、數量、輸水〔排水〕力量;水井類型、數量、提水設備、開采量;澆灌量、澆灌比例、澆灌定額及澆灌方式等。遙感解譯在開展水文地質調查之前,應先進展遙感水文地質解譯。解譯內容主要包括:地貌、地層巖性、水點、地表水體、土壤、植被、地面蒸發(fā)量、地質構造、水文地質特征等。遙感圖像室內水文地質解譯成果的野外驗證工作,可與水文地質調查同時進展。地質-水文地質調查水文地質調查在水文地質調查中,應依據工作階段逐村或逐鄉(xiāng)地進展農業(yè)與農田水利建設現狀調查。①農業(yè)現狀:土地類型、可耕地數量、種植構造、產量、需水量等。②農田水利建設現狀:水利工程類型、規(guī)模、蓄水與排水力量、實際引水量、澆灌面積、澆灌力量;水井類型、數量、提水設備及采水量、澆灌面積、澆灌定額及節(jié)水澆灌方法等。地質-地貌調查以路線調查為主,應在已有的地質一地貌圖件和遙感水文地質解譯成果根底上進展,主要內容有:巖性剖面。②以地層層序為根底,以巖性綜合體為單元,填制地質圖。③驗證和追索構造〔重點是斷層,確定其性質。④在第四系廣泛分布的地區(qū),應查明不同成因類型積存物的分布特征、物質組成、結實程度、含水層狀況以及接觸類系。特征;在山前平原地區(qū)應留意查明沖洪積扇分期與分布特征;在沖積平原地區(qū)應查明扇前凹地、湖泊及古〔故〕河道分布狀況;在濱海平原地區(qū)應重點了解海岸地貌和海岸帶變遷特征。水點調查水點調查是水文地質調查的重點。①通過搜集資料和實測,把握調查區(qū)內不同類型與深度地下水集水建筑物〔如管井、水井、坎兒井等〕的水井地層巖性剖面、井構造、水位、提水設備、水量、水質、用途等狀況。②觀測泉水的出露條件、巖層產狀、流量、水溫、水質,了解泉的動態(tài)變化與用途,爭論泉的成因類型,收集地表水體的水位、水量〔估算、水質及水的用途。排泄關系。④應在枯水期與豐水期進展統(tǒng)一的地下水水位測量。野外水文地質試驗。①簡易抽水試驗:穩(wěn)定流抽水要求一次降深〔不得小于1m〕及測定流量,穩(wěn)定后連續(xù)時間不少于2h。非穩(wěn)定流抽水,至少有一個深度一樣或相近、取水層位相當的觀測井,1m2~4h,抽水完畢后應恢復水位。②滲水試驗:一般挖潛坑揭露試驗目的層,承受單環(huán)法或雙環(huán)法做滲水試驗〔以雙環(huán)法為主2~4h方可完畢試驗。③水文地質參數試驗ⅰ.利用抽水試驗法,特別是帶觀測孔的單孔穩(wěn)定流抽水試驗和非穩(wěn)定流抽水試驗,求取含水層滲透系數、導水系數、潛水水位變動帶給水度、承壓水貯水〔釋水〕系數、越流系數等。ⅱ.在不同灌區(qū)、不同地下水位埋深、不同包氣帶巖性區(qū),選擇代表性地段布置澆灌水回滲試驗。依據當地澆灌方式和澆灌定額確定試驗灌水量,通過不同澆灌水量灌水過程中的地下水位升幅,承受水位升值法〔體積法〕或包氣帶水量均衡法等,求取灌水入滲系數。ⅲ.選擇典型地段布置降水入滲試驗。試驗區(qū)應不小于1km23~4眼分布較為均勻的潛水井,通過降水過程的地下水位升幅法或包氣帶水量均衡法,求取年降水入滲系數及一次降水入滲系數。ⅳ.通過對降水前后、抽水前后、灌水前后包氣帶土層含水率的測定,求取地下水位變動帶的給水度。ⅴ.在不同區(qū)段選擇代表性〔如地層巖性、地下水位埋深等〕井孔和大體垂直于地表水體的排孔〔單側具有3個以上的觀測井,觀測地下水位變幅。依據水位變幅和引起水位變化的主導因素,通過相關分析或承受有限差分法等,推求含水層給水度、降水入滲系ⅵ.每種參數應通過多種試驗方法求得,以相互印證、比照,綜合確定。在重要的農業(yè)區(qū),可在勘探與開采試驗階段,選擇典型地段開展“四水〔大氣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轉化試驗,求取有作物與無作物條件下的轉化量,為綜合利用水資源供給依據?!菜摹乘牡刭|調查重點在以沖積作用為主形成的積存平原地區(qū),應重點查明淺層地下水的水量與水質分帶。在有咸水分布地區(qū),應著重調查咸水與深層淡水的分布與埋藏條件。在地下水與地表水補給關系親熱的地區(qū),應查明它們之間的補排關系。在以沖積洪積作用為主形成的山間盆地、山間河谷、山前沖洪積扇等地區(qū),應在調查不同成因類型積存物地質特征的根底上,著重查明地下水補給條件與富水性。在黃土分布的黃土塬、河谷平原及丘間盆地等主要農業(yè)區(qū),應以地貌、地層巖性及水點調查為主要內容,查明地下水賦存條件與水量分布特征。在濱海地區(qū),應重點查明沉積物構造、海岸性質以及咸、淡水分布與埋藏條件。二、缺水區(qū)人畜飲用供水水文地質調查〔一〕目的任務和調查類型劃分目的任務凡現有水量不滿足人畜飲用需求或水質達不到飲用水標準的農業(yè)區(qū),均為缺水地區(qū)。規(guī)劃與設計供給依據。其根本任務是:以村莊為單位,調查缺水地區(qū)的根本經濟狀況、需水量、供水現狀、缺水緣由等。在充分搜集與分析已有區(qū)域地質-水文地質資料的根底上,重點查明缺水村莊及其四周地區(qū)的地質-水文地質條件。其中主要是可供開采利用含水層〔含水帶〕的分布與埋藏條件,以及地下水的水質和水量。對缺水村莊擬開采地下水的井點布局、井深、推測水位、水質、水量,以及成井工藝設計或規(guī)劃等提出意見。調查類型可分為丘陵山區(qū)基巖缺水區(qū)調查、平原與盆〔谷〕地邊緣缺水區(qū)調查、黃土缺水區(qū)調查、沙漠缺水區(qū)調查;紅層缺水區(qū)調查;濱海平原和沿海島嶼缺乏淡水區(qū)調查;地方病水質惡化區(qū)調查;其他缺水區(qū)調查。人畜飲用供水水文地段勘查工作,一般不分階段進展。〔二〕主要調查內容積性水文地質調查,并應有針對性地選用適宜的綜合物探方法,以取得最正確調查效果。具體調查掌握面積內全部的水點,實測井深、水位,選擇代表性水點進展抽水試驗與采集水樣。查明蓄水構造,包括地下水的補給、排泄與儲存條件,以及其它的控水邊界。在難以利用地下水源解決人畜飲用水問題的村莊,應調查提出引取地表水或蓄存降水等其它供水方案。對于地下水水質不符合飲用水質標準的地區(qū),應提出可行的改善水質措施和建議。水文地質調查重點黃土地區(qū):黃土塬區(qū)應重點調查有供水意義的上層滯水及第四紀黃土下部的含水層;黃土梁、峁區(qū)應重點調查支溝溝頭掌形地匯水范圍與蓄水條件;地方病分布水質不良區(qū)應留意調查爭論地方病與水土和地貌的關系,并重點查找淡水透鏡體;當黃土層中的地下水水量貧乏時,應著重查明下伏基巖含水層的富水條件。沙漠地區(qū):應重點調查風沙區(qū)可能集水地段的地下水賦存條件,查明沙丘中的淡水透鏡體,以及沙丘下部沖湖積層地下水的分布。丘陵山區(qū):丘陵山區(qū)缺水地段,多處于地下水補給區(qū)。在以裂隙水為主的地區(qū),分析地形、地貌對地下水的掌握作用;在花崗巖區(qū),應重視風化殼厚度與構造裂隙帶的分布的調查。巖溶水分布區(qū):應以查明巖溶含水層埋藏條件、巖溶發(fā)育程度及補給條件為調查重點。紅層分布區(qū):應以調查含水系統(tǒng)的水文地質特征,以及構造、巖脈、水系等控水因素,查找最正確蓄水構造為重點。三、土壤改進水文地質調查〔一〕沼澤地類型及鹽堿土的判別沼澤地類型沼澤地按植物類型可劃分為:木本沼澤,草本沼澤和苔蘚沼澤〔高位沼澤。我國的沼澤主要分布在東北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等地。沼澤地按土壤類型可分為:泥炭沼澤和潛育沼澤兩大類。沼澤地按土壤中水的來源可以分為:低位沼澤,由地表水或地下水補給,含有礦物質,又稱富養(yǎng)分沼澤;高位沼澤,由雨水補給而養(yǎng)分貧乏,又稱寡養(yǎng)分沼澤;中位沼澤,由雨水與地表水混合補給,又稱中養(yǎng)分沼澤。鹽漬土類型由于不同區(qū)域土壤含鹽量差異很大,因此在鹽漬土的判別上,依據區(qū)域特點的不同,對于干旱地區(qū)和非干旱地區(qū)的鹽土規(guī)定了不同的含鹽要求。具體要求是:鹽積層:為在冷水中溶解度大于石膏的易溶性鹽類富集的土層。它具有以下條件:15cm;②含鹽量。201EC〕≥30Ω/m;ⅱ.其它地區(qū)鹽土中,每千克土的含鹽量>10g1:1土水比浸提液的電導率〔EC〕≥15Ω/m;ⅲ.含鹽量〔g/kg〕與厚度(cm)乘積≥600,或電導率〔Ω/m〕與厚度〔cm〕的乘積≥900。堿土的判別堿土是一類特別的鹽土,其本質特征是土壤吸附的鈉離子比例超過肯定的閾值。堿化過程可以發(fā)生在土壤的積鹽過程,也可以發(fā)生在土壤脫鹽過程,或土壤的積鹽和脫鹽反復過程中。表示交換性鈉比例的鈉吸附比〔SAR〕是判別堿土的重要指標,表示為土壤飽和浸提液中鈉離子與鈣、鎂離子的相比照例:SAR=[Na]/{[Ca]+[Mg]}0.5[Na、[Ca[M]分別表示土壤中NCaMg的摩爾濃度〔升。①一般認為,當SAR大于13時,土壤具有“鈉質特性的標準不同。②其他指標,如交換性鈉飽和度EPS、電導率E〕和p標準,并且它們與SAR澆灌對土壤次生鹽漬化的影響人為活動從一開頭就影響著這些自然過程,導致了大量鹽漬土的產生和嚴峻的土地退化,即所謂的次生鹽漬化作用。不合理的澆灌、排水不良、農業(yè)技術的落后和鹽分可以有凈積澆灌水無論來自地表還是地下,都有肯定的礦化度,或多或少的含有可溶鹽。土壤鹽漬化包括鹽化和堿化。土壤鹽化是指可溶鹽類在土壤中的累積,特別是在土壤表層累積的過程。堿化是指土壤膠體被鈉離子飽和的過程,也常稱為鈉質化過程。鹽漬土鹽分積存的主要特征見表7-1-3。7-1-3 鹽漬土鹽分積存的主要特性引起鹽化和堿化的電解質/離引起鹽化和堿化的電解質/離子類型硝酸鈉鹽漬土的類型形成環(huán)境鹽土干旱和半干旱引起退化的主要負面性質作用〕改進方法引起堿性水解的鈉離子堿土半干旱、半潮濕、潮濕高pH,影響土壤物理性質鎂離子鈣離子〔如硫酸鈣〕亞鐵和鋁離子〔酸性硫酸鹽〕鎂質鹽、鎂質堿土石膏鹽土半干旱、半潮濕毒害效果、高滲透壓移去多余鹽分〔洗鹽〕化學改進降低pH化學改進、洗鹽化學改進酸性硫酸鹽土半干旱、干旱沉積物pH較高,毒害效果強酸性毒害作用施用石灰土壤的鹽化和堿化是全球農業(yè)生產和土壤資源可持續(xù)利用中存在的嚴峻問題。澆灌地區(qū)的土壤次生鹽漬化和堿化引起的土壤退化則更加突出。〔二〕根本任務在查明包氣帶與潛水水文地質條件的根底上,提出防治土壤鹽漬化、沼澤化及土地沙化的意見,作為制訂土壤改進規(guī)劃與設計的水文地質依據。〔三〕主要調查內容在已經發(fā)生土壤鹽漬化的地區(qū),要重點進展鹽漬化土壤調查。應在收集已有土壤分~潛水位深度內土體的巖性和土鹽分布特征:0~20cm、20~40〔或50〕cm、50~100cm、100cm~地下水水位土壤的性質及鹽分特征;潛水位埋深和潛水水化學特征;鹽漬化土壤分布區(qū)的作物生長狀況;典型地區(qū)的地下水臨界深度等;調查鹽漬化區(qū)地表鹽漬化程度〔分出輕、中、重,各取樣點的距離一般為100m~200,鹽漬化輕的地區(qū)為500m左右,鹽漬化程度變化較大的地區(qū),可縮短取樣距離;取土樣重量一般為0.5~1.0kg。已形成沼澤和產生土壤沼澤化的地區(qū),及依據地貌與地下水位埋藏條件可能發(fā)生沼澤化的地區(qū):進一步調查爭論地質—地貌條件,論證沼澤與沼澤化土壤形成的自然地理因素。查明淺層地層巖性構造,尤其是淤泥與泥炭層分布狀況。具體調查沼澤與沼澤化土壤分布區(qū)及其周邊地下水埋藏深度和地下水水化學特征。調查沼澤與沼澤化土壤分布區(qū)的植被及作物生長狀況。土地沙化與沙漠化的地區(qū)調查爭論地形地貌對土地沙〔漠〕化的影響。查明表層土壤的巖性與構造特征。了解土地沙〔漠〕化的進展過程。調查土地沙〔漠〕化對農業(yè)的影響。主要調查土地沙〔漠〕化對農田水利設施、農田、牧場等的影響,調查損失、破壞程度、進展歷史及進展趨勢?!菜摹痴{查重點在半干旱-半潮濕低平原區(qū),應以土壤鹽漬化調查為主。在嚴寒而潮濕的地區(qū),應以調查土壤沼澤化為重點。在溫和而潮濕的地區(qū),應著重查明潮泊、河網密集區(qū)由于地下水位過高、土地濕度過大而產生的濕地〔冷浸田〕分布狀況,及其排水條件。在土壤普遍鹽堿化的濱海平原地區(qū),應加強包氣帶鹽份的分帶調查。其次節(jié)農業(yè)水文地質調查根本技術要求一、調查區(qū)水文地質條件簡單程度分級〔編表〕〔組〕層次少,分布穩(wěn)定、水化學類型單一,地下水補給、徑流、排泄條件簡潔,含水層邊界條件清楚,土壤無鹽漬化、沼澤化、沙化,環(huán)境水文地質問題少。中等地區(qū):含水層〔組〕層次較少,分布較穩(wěn)定,水化學類型較單一,地下水補給、徑流、排泄條件較簡潔,含水層邊界條件較清楚,土壤鹽漬化、沼澤化、沙化較輕,環(huán)境水文地質問題較少。排泄條件與邊界條件簡單,土壤鹽漬化、沼澤化或沙化嚴峻,環(huán)境水文地質問題較多。二、主要技術指標不同簡單程度的各類勘查區(qū),在不同勘查階段的掌握工作量,可按表7-2-1執(zhí)行??辈轭愋秃唵纬潭绕沼^看點勘查類型簡單程度普觀看點查階 段〔1:10萬〕抽水試驗點采樣點鉆孔數詳觀看點查階 段〔1:5萬〕抽水試驗采樣點鉆孔數〔個〕〔個〕〔個〕〔個〕〔個〕點〔個〕〔個〕〔個〕簡潔15~203~46~103~430~406~812~160~8扇形積存平原中等20~254~510~124~640~508~1016~208~10簡單25~305~612~156~750~6010~1220~2410~12簡潔10~152~35~82~320~304~68~125~6山間平原中等15~203~48~103~430~406~812~167~8簡單20~254~510~124~540~508~1016~208~10簡潔17~223~48~103~435~457~914~187~9沖積平原中等22~274~510~124~545~559~1118~229~11簡單27~325~612~145~655~6511~1322~2611~14簡潔20~254~510~125~640~508~1016~209~10濱海平原中等25~305~612~146~750~6010~1220~2412~14簡單30~356~714~168~960~7012~1424~2813~15簡潔22~274~510~124~545~559~1118~229~11黃土高原中等27~325~612~145~655~6511~1322~2611~13簡單32~376~714~166~765~7513~1526~3013~15簡潔10~152~35~73~420~304~67~105~6巖溶谷地-平原中等15~203~47~94~530~406~810~138~10簡單20~254~59~115~640~608~1013~1610~12應充分利用已有資料,其中符合質量要求者,可計入有關掌握工作量指標。1:201:1050%~55%。1:2.51:545%~55%??碧诫A段與開采試驗階段,原則上結合開采利用與試驗需要部署工作量。觀看點總量中應有60%~70%用于水點調查,其余用于地質地貌調查。但對于土壤鹽漬化、沼澤化嚴峻或較嚴峻的地區(qū),應增加20%~30%觀看點。在環(huán)境水文地質問題嚴峻10%~28%觀看點。80%以上的鉆孔進展抽水試驗。采樣點以水質測試為主,其中應有30%以上進展水質全分析。在地下水遭到污10%的采樣點滿足地下水環(huán)境質量評價要求。鉆孔數應以解決供水主要目的層為主,后備含水層〔組〕或與目的合水層〔組〕水力聯(lián)系親熱的含水層段,可考慮占10%~20%的比例。對于土壤改進水文地質條件簡單的地區(qū),可適當增加10%~20%的鉆孔數。在環(huán)境水文地質問題較多的地區(qū),需要動用鉆探工10%~20%的鉆孔數。遙感水文地質解譯效果較好時,可削減30%~40%觀看點,但其中水點削減的數量,不宜越過10%~15%。在需要投入水文地質物探工作的地區(qū),應按有關物探方法標準執(zhí)行。人畜飲用供水水文地質勘查掌握工作量按表7-2-2執(zhí)行。7-2-2人畜飲用水水文地質調查每平方千米掌握工作量缺水區(qū)類型調查點〔個〕 抽水試驗點〔個〕采水樣點〔個〕丘陵山區(qū)6~8 0.2~0.30.2~0.3平原與盆〔谷〕地邊緣4~6 0.2~0.30.2~0.3黃土5~7 0.2~0.30.2~0.3沙漠4~60.1~0.20.1~0.2紅層4~60.1~0.20.1~0.2濱海平原與沿海島嶼3~50.2~0.30.3~0.4地方病區(qū)7~90.2~0.30.3~0.51:250001:50000比例尺,45%~50%。以缺水村莊為中心,掌握調查面積5~7km2。對于面積小于5km2的地區(qū),掌握工作量可適當增加。當相鄰的缺水村莊成片分布時,可統(tǒng)一部署調查工作。綜合物探應依據工作需要進展部署,以能最好地解決地質-水文地質問題為原則。三、綜合勘查技術要求地下水動態(tài)監(jiān)測、采樣與測試等,其工作布置及技術要求見第三篇有關章節(jié)。采樣與測試有其特別性應留意如下:水樣采集與水質分析為了查明地下水化學特征,為農田澆灌水質評價和居民生活飲用水源評價供給7-2-170%~80%采集水樣,對于調查區(qū)內全部的水文地質鉆孔及代表性地表水體,均應采集水樣。所采水樣的60%~70%用于水質簡分析。對于在水文地質調查重點地段的掌握性水點和重要的水文地質鉆孔中采集的水樣,應按《農田澆灌水質標準(GB5084—2023)要求,進展水質全分析。在城鎮(zhèn)四周利用污水澆灌的地區(qū)和工業(yè)污水排放點四周,地下水已經或馬上遭(GB5084—2023)和《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1993)所規(guī)定的工程,進展特地性水質分析。應在地方病區(qū)和居民集中的飲用水井中采集水樣,并按《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5749-2023〕進展水質分析。在打算開展大型井灌的地區(qū),或者已經大量開采地下水的井灌區(qū),進展詳查與勘探工作時,可對代表性地段和主要含水層系統(tǒng)的地下水,進展同位素測定,以分析判定地下水的年齡和補給、徑流條件。土樣采集與測試7-2-l20%~30%采集土樣,結合評價要求進展土的可溶鹽和顆粒分析,以及土的含水量分析。在鹽漬化土壤分布地區(qū),應依據土壤鹽漬化程度及作物受危害的狀況,采集土鹽分析樣品。在典型的自然與人工地質剖面上,應采集巖石鑒定和土的粒度分析樣品。在代表性鉆孔中,可分層采集擾動土樣,進展土的顆粒分析。在土壤改進水文地質條件比較簡單和簡單的地區(qū),應對鉆孔內的相應層段增加采集土樣,進展土的可溶鹽和含水量等分析。在沖積平原、濱海平原等以大量開采深層地下水為主的地區(qū),為了滿足初步評價與推測地面沉降之需,應在鉆孔內對主要開采段及上覆地層中的弱透水層和隔水層,采集典型原狀土樣,進展有關物理性質和力學指標的測試。在以地下水水源為主要緣由引起地方病的地區(qū),為了查明致病元素或離子的賦存條件,可在典型地段的水文地質鉆孔中,采集原狀土樣,進展土體壓出液的化學分析。四、特地水文地質試驗〔一〕特地水文地質試驗的目的和任務為了充分而合理地開發(fā)利用地下水資源,可在農業(yè)水文地質詳查或勘探的根底上,結合農業(yè)需要,針對影響地下水開發(fā)利用的關鍵水文地質問題,選定典型試驗階段,開展增大出水量、咸水利用改造、土壤改進、地下水人工調蓄等特地水文地質試驗工作,以指導或作為示范引導類似地區(qū)的工作。試驗地段、試驗工程和目標確實定,必需經過充分論證,并應有明確的針對性,避開重復試驗。試驗工程設施的布置,應滿足試驗的要求。試驗完畢后,應依據所取得的資料,提出專題報告?!捕吃龃蟪鏊吭囼瀕.困難的地區(qū),可因地制宜地開展增大出水量、提高地下水開采力量的試驗工作。在以粘性土為主,淺層〔一般深度28~30m〕的含水層厚度較小的地區(qū),可進展改革井型試驗,如構筑管井、大口井與輻射井相結合的地下水集水建筑物等。在山間河谷地帶含水層較薄而地下水水力坡度較大的地區(qū),可開展截取潛流的試驗工作。在缺水的黃土區(qū)和沙漠地區(qū),可依據水文地質條件,開展構筑垂直與水平相結合集水建筑物的試驗。2.增大出水量試驗的技術要求〔l〕應具體查明試驗地段的水文地質條件。應對所試驗的不同集水建筑物,進展水量與水位測定或小規(guī)模開采性抽水試驗。應計算評價試驗地段的允許開采量?!踩诚趟酶脑煸囼炘谒Y源緊缺而有大面積淺層咸水分布的地區(qū),可開展咸水利用與改造的試驗爭論,提出可行的途徑與方法。一般在咸水礦化度3~5g/L的地區(qū),應利用咸水直接對主要種植物進展生長期全過程與主要用水期的澆灌試驗。對礦化度大于5g/L的咸水分布區(qū),在有肯定地表水水源或其它淡水水源的條件下,應開展以抽咸補淡為主要形式的咸水改造試驗工作。對埋藏較深的咸水,可開展與下伏深層淡水混合開采利用的試驗工作。咸水利用改造試驗技術要求應具體查明試驗段的水文地質條件,并著重查明地下水水化學和地層土化學特征。在進展咸水利用澆灌試驗時,應依據試驗地段的條件,對不同礦化度、作物、土壤、灌量、澆灌時間等設置試驗比照工作。應定期對試驗地段的地下水水位與水質、土壤鹽份與含水量,以及作物生產狀況等進展監(jiān)測。在以抽咸補淡為主要形式的咸水改造試驗工作中,應依據水文地質條件和淡水相結合。應按試驗規(guī)模,對排咸補淡前后及其運行過程中的排水量、排咸量、補淡量進展定期監(jiān)測。還應在試驗地段設置肯定數量的觀測孔,對地下水水位、水質等進展監(jiān)測。在咸水與深層淡水混合開采利用試驗工作中,應在先完成室內多方案配比試驗的根底上,進展野外的地面與地下混合開來利用試驗。在地下混合開采時,應依據地層、含水層與水力特征。設計合理的水井構造,并且,應做到不使淡水含水層水質受到污染。咸水利用改造試驗工作,一般應連續(xù)進展3年以上。咸水利用改造試驗完畢后,應依據所取得的資料,提出專題報告?!菜摹雏}漬化土壤改進試驗l.在鹽漬化土壤大面積分布的平原地區(qū),可依據其成因類型與水文地質類型,選擇典型地段進展鹽漬化土壤改進試驗工作,以供給可行的改進措施。2.鹽漬化土壤改進試驗的技術要求〔l〕應具體查明試驗地段的潛水水文地質條件、土壤與包氣帶土化學特征,以及地下水臨界深度。應依據地區(qū)條件,以調控地下水水位為中心,以使土壤加速脫鹽為目標,選定合理的鹽漬化土壤改進試驗方案。一般對于濱海型鹽漬化土壤,宜承受沖洗鹽份、水利工程與農業(yè)生物措施相結合的試驗方案;對于內陸型鹽漬化土壤,宜承受以水文地質與水利工程為主要措施的試驗方案;對于內陸鹽漬化土壤與淺層咸水分布全都的地區(qū),宜承受同咸水利用改造相結合的試驗方案。在試驗地段應布置土壤水份、鹽份、養(yǎng)份、物理性質及地下水動態(tài)監(jiān)測工作,并應對農作物生長狀況與產量進展監(jiān)測與記錄。土壤鹽漬化改進試驗工作,一般應連續(xù)進展3年以上?!参濉痴訚苫寥栏倪M試驗l.在分布有大面積沼澤化土壤,并且防治難度較大的地區(qū),可選擇典型地段,開展沼澤化土壤改進試驗工作,提出可行的措施和方法。2.沼澤化土壤改進試驗技術要求〔l〕應具體查明地表下第一隔水層以上的水文地質條件,以及地表積水狀況。應依據沼澤化土壤的類型、地表積水狀況、地下水水位埋藏深度、排水出路等,選定合理的試驗方案,以到達排解或疏干沼澤地積水、降低和掌握地下水水位的目的。在試驗過程中,應對地下水動態(tài),以及土壤的含水量、鹽份、養(yǎng)份等進展定期監(jiān)測?!擦车叵滤斯ふ{蓄試驗l.在水資源緊缺并具有人工補給地下水條件的地區(qū),可選擇典型地段,開展地下水人工調蓄試驗工作,提出可行的人工補給地下水的方法與措施。2.地下水人工補給試驗技術要求應具體查明試驗地段回灌層的水文地質條件、入滲層透水性、地下庫容及回灌水源條件。并優(yōu)選出回灌層調蓄力量大、入滲層透水性強、進入地下庫容的水不致向下游流失、回灌水源充分的地段。地下水人工補給試驗類型與試驗方法,應遵循投入少、能取得最正確補給效果,以及技術可行的原則,合理地選定。在地下水人工調蓄試驗中,應對回灌水源的水量、回灌范圍、滲入量、滲入速度,以及相應的地下水水位、水質等變化,進展定期監(jiān)測與測試。在承受管井回灌時,應依據淤積與淤塞狀況,建立定期回揚制度。對于承受坑塘、渠道、河道、凹地等地面回灌的試驗地段,每次回灌前,應將底部的淤積物及固體污染物去除掉,使砂礫石層直接出露。回灌水源的水質,必需符合《農田澆灌水質標準》的要求。通過地下水人工補給試驗,應取得入滲系數、補給水集中范圍與凈補給量,以及回灌周期等數據。地下水人工補給試驗,一般應不少于3次。第四節(jié)地下水的合理開發(fā)和利用一、微咸地下水綜合開發(fā)利用我國寧夏、甘肅、內蒙古、陜西、河南、河北、山東等省區(qū)在微咸水澆灌和生產實踐中,都取得了豐富的閱歷并獲得高產,關鍵是把握好滿足作物對水分的需求與掌握鹽分危害的關系。農業(yè)方面大致有以下幾種方式:抗旱澆麥。在小麥拔節(jié)后,用礦化度3-5g/L的微咸水澆灌澆一、二次,每次澆水600-1050m310%-30%??购迪牟?。在小麥灌漿期澆12夏玉米、高粱的需要。10mm利用微咸水沖洗鹽堿土。微咸水及淡水混合使用進展?jié)补?,可增加水資源量。二、土壤水的利用技術提高土壤水系統(tǒng)調整力量技術施肥狀況影響土壤水的調整力量。施用有機肥、秸稈還田及合理耕作可以提高土壤系統(tǒng)儲存和調整土壤水的力量。長期施用有機肥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團聚度和透水性,增大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的儲水力量和調整庫容。合理密植充分利用深部土壤水技術小麥根系快速生長,蒸騰耗水強度大,可吸取利用中、下部土壤水。因此,該技術的原理促使小麥根深扎,促進小麥利用深部土壤水,提高土壤水利用率。優(yōu)化土壤水流淌模式技術主要包括小麥溝播掩蓋技術、小麥蓋膜穴播膜上灌技術、玉米起溝陪壟技術等。這些技術不僅可以改善土壤水分分布狀況,而且可以改善土壤中養(yǎng)分、鹽分、微生物及溫度等要素的時空分布,使其有利于作物的生長和產量提高。三、節(jié)水技術的推廣節(jié)水技術是指從水資源調配、輸配水、田間灌水和作物吸取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實行相應的節(jié)水措施,組成一個完整的節(jié)水澆灌技術體系,包括水資源優(yōu)化調配技術、節(jié)水澆灌工程技術、農藝及生物節(jié)水技術和節(jié)水治理技術。其中節(jié)水澆灌工程技術是該技術體系的核心,已相對成熟并得到普及,其它技術相對薄弱,急需加強爭論開發(fā)和推廣應用。澆灌水資源優(yōu)化調配技術雨洪利用技術。節(jié)水澆灌工程技術主要包括渠道防滲技術、管道輸水技術、噴灌技術、微灌技術等。改進地面澆灌技術地面澆灌并非“大水漫灌”,只要在土地平坦的根底上,承受合理的澆灌技術并加強治理70%以上。農藝及生物節(jié)水技術目前,農藝節(jié)水技術已根本普及,但生物節(jié)水技術尚待進一步開發(fā)。節(jié)水澆灌治理技術包括澆灌用水治理自動信息系統(tǒng)、輸配水自動量測及監(jiān)控技術,土壤墑情自動監(jiān)測技術、節(jié)水澆灌制度等。其中,輸配水自動量測及監(jiān)控技術承受高標準的量測設備,準時準通過數據采集、傳輸和計算機處理,實現科學配水,削減棄水。土壤墑情自動監(jiān)測技術采〔TDR〕等先進的土壤墑情監(jiān)測儀器監(jiān)測土壤墑情,以科學制定澆灌打算、實施適時適量的精細澆灌?!?S”技術應用、生物節(jié)水技術、土壤墑情自動監(jiān)測、低耗能大型自動噴灌機等。治理旱、澇、鹽、堿四大災難進展土壤改進可按以下4個根本方法:充分開發(fā)利用淺層地下水,合理掌握地下水位;進展井灌為主,攔蓄各類地表水;以渠灌為主,井渠結合、以渠養(yǎng)井、井灌井排,調控地下水水位;以排為主,建立排灌兩套系統(tǒng)。四、與農業(yè)開發(fā)有關的環(huán)境地質問題隨著傳統(tǒng)農業(yè)向現代農業(yè)的轉化,農業(yè)生產的現代化程度不斷提高,利用污水澆灌緩解水資源緊急,利用農藥、化肥、地膜等現代農業(yè)生產資料提高產量等,不行避開地也產生了很多環(huán)境問題?!惨弧澄鬯疂补鄬Φ刭|環(huán)境的影響(1)污灌區(qū)土壤中的重金屬Cu、Pb、Zn、Cd、As、石油類和有機物明顯高于背景值甚至嚴峻超過國家標準,且有隨著時間的增長呈漸漸加重的趨勢。〔2〕進入含水層,對淺層地下水水質造成肯定的影響。污灌區(qū)淺層地下水中NO-3、氯離子、總硬度、TD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